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夯振动影响与构筑物安全距离研究 被引量:64
1
作者 方磊 经绯 刘松玉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9-32,共4页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强夯地基工程的实践 ,对不同夯击能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时所产生的地面振动进行了现场监测 ... 强夯地基处理技术是一种常见、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 ,但由于其施工时的噪音、振动等对周围建筑物和环境的影响而限制了它的作用 .通过对某高速公路强夯地基工程的实践 ,对不同夯击能下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时所产生的地面振动进行了现场监测 ,经过对这些实测振动资料的深入分析 ,认为当强夯所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衰减到 0 1g时 ,对建筑物几乎没有危害 .同时得出当强夯夯击能为 1 5,2 0 ,2 5和 3 0MN·m时 ,其对构筑物的安全距离分别为 1 4,1 7 5,1 8 7和 1 9 5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振动 夯击能 安全距离 构筑物 地基
下载PDF
强夯参数对夯击效果影响的室内模型试验 被引量:21
2
作者 冯世进 胡斌 +1 位作者 张旭 水伟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7-1153,共7页
为了研究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和强夯过程中土体的变形规律,专门设计了半模试验箱和用于测试动应力的微型土压力盒,采用半圆形夯锤,进行强夯法加固粉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分析夯击次数、落距、能级和锤径等参数变化时,土体内部动应力和位移... 为了研究强夯法的加固机理和强夯过程中土体的变形规律,专门设计了半模试验箱和用于测试动应力的微型土压力盒,采用半圆形夯锤,进行强夯法加固粉土地基室内模型试验.分析夯击次数、落距、能级和锤径等参数变化时,土体内部动应力和位移的变化规律,研究各种参数变化对强夯加固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能级一定时,单击夯沉量和影响深度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累积夯沉量和影响深度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不同能级作用下,随着落距的增大,影响深度总体是在不断地减小;夯坑深度和影响深度都随着能级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影响深度与夯坑深度比值介于3~4之间;影响深度随着锤径的增大而减小,影响宽度则随着锤径的减小而有所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室内试验 粉土 能级 锤径
下载PDF
强夯地基处理夯沉量及夯击能量耗散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颜波 林沛元 +2 位作者 于海涛 李海洋 丁庆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249-252,共4页
利用强夯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建立单点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岩土体变形的结构耗散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夯击能对提高回填土层开放系统有序性和稳定性的贡献,探讨了夯击能对系统的有... 利用强夯试验的第一手数据,建立单点夯沉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模型,揭示了单击夯沉量随夯击次数的变化规律;基于岩土体变形的结构耗散理论,从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夯击能对提高回填土层开放系统有序性和稳定性的贡献,探讨了夯击能对系统的有效进化作用随夯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单击夯沉量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的变化规律可分为两个阶段;②初始回填松散土层厚度对单击夯沉量曲线收敛所需的夯击数有影响,但对其收敛值的影响基本可忽略;③随着系统有序度和稳定性的提高,夯击能用于保持并提高系统自身有序度和稳定性的能量减少,向外发散传递的能量增加,系统趋于某个与夯击能对应的相对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单击夯沉量 夯击数 夯击能 能量耗散
下载PDF
强夯的物质点法模拟及其能量转化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芮瑜 孙玉进 宋二祥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208-1216,共9页
提出大应力范围内的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适用于分析强夯等作用下的土体变形问题。对刚柔接触算法进行了修正,用物质点法结合提出的本构模拟了强夯过程。与其他数值模拟将荷载假设为三角形应力波作为输入荷载不同,通过输入夯锤与土体... 提出大应力范围内的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适用于分析强夯等作用下的土体变形问题。对刚柔接触算法进行了修正,用物质点法结合提出的本构模拟了强夯过程。与其他数值模拟将荷载假设为三角形应力波作为输入荷载不同,通过输入夯锤与土体的碰撞速度实现加载。模拟结果与承德机场4标段某处试验数据进行了对照,吻合较好。提出强夯过程中的能量转化率的概念,对能量转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为研究强夯问题提供了新视角。模拟分析表明,能量转化率的提高不总意味着每击夯沉量的提高,因为能量在较大范围的扩散可能导致高能量转化率下的低夯沉量;剪切变形过程中吸收较多的塑性应变能,可能会使体积压缩变形吸收的塑性应变能向局部集中。通过数值模拟还发现,重锤低落时的能量转化率高于轻锤高落,一般可产生更大的夯沉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密度相关土体本构模型 物质点法 能量转化率 塑性应变能
下载PDF
强夯施工对周围环境振动影响分析及施工方案优化 被引量:13
5
作者 靳国礼 金刚 +2 位作者 任正为 孙元贵 刘德林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75-78,共4页
根据某工程回填碎石土强夯施工过程引起的地面振动速度实时监测和分析,得到碎石土地基强夯施工时的振动速度衰减和传播特点,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保证了已有建筑的安全,试验过程中得到的振动速度传播规律可用于分析碎石土地基强夯处理的... 根据某工程回填碎石土强夯施工过程引起的地面振动速度实时监测和分析,得到碎石土地基强夯施工时的振动速度衰减和传播特点,并通过优化施工方案,保证了已有建筑的安全,试验过程中得到的振动速度传播规律可用于分析碎石土地基强夯处理的环境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击能 振动速度 距离 衰减
下载PDF
强夯法处理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的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涛 魏婷 +1 位作者 张超 乔世范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8-124,共7页
以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强务加固工程为背景,对强务法的主要参数设计、强务试验和强务加固岩溶地基效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2000kN·m、4000kN·m务击能进行强务试验,并对务坑的每击务沉量、总务沉量及务坑周围地面隆起变... 以娄新高速公路岩溶塌陷地基强务加固工程为背景,对强务法的主要参数设计、强务试验和强务加固岩溶地基效果进行分析。分别采用2000kN·m、4000kN·m务击能进行强务试验,并对务坑的每击务沉量、总务沉量及务坑周围地面隆起变形量和影响范围进行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在4000kN·m务击能下最佳务击次数为11击,务实效率达到90%以上,远高于2000kN·m务击能的务实效率,可以有效地加固岩溶塌陷地基。强务后动力触探击数明显增加,1~12m变化明显,表明4000kN·m务击能的影响深度达到了12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强夯法 夯击能 动力触探
下载PDF
砂土地基强夯室内模型试验及加固特性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王锃 郑凌逶 +2 位作者 罗嗣海 谢新宇 FRIEDEMANN Sandig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7394-7400,共7页
为了获取德国莱比锡砂土地基强夯加固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模型试验装置及量测系统,制备3种相对密实度的砂土进行了强夯室内模型试验,每组试验进行24击强夯。强夯过程中测量夯锤速度、位移、动态力、能量释放时间变化,结合PIV(particle i... 为了获取德国莱比锡砂土地基强夯加固特性,采用自行设计的模型试验装置及量测系统,制备3种相对密实度的砂土进行了强夯室内模型试验,每组试验进行24击强夯。强夯过程中测量夯锤速度、位移、动态力、能量释放时间变化,结合PIV(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技术分析强夯后砂土颗粒位移结果,得到水平方向和深度方向的有效加固范围发展特性。结果表明:第6、12、18、24击的速度时程曲线在快速下降阶段基本重合,击数越高回弹速度越高、持续时间越短,体现为能量释放时间的不同;对于ID0.4、ID0.5、ID0.7试验组,从第6击到第24击的强夯能量释放时间分别下降38.9%、34.7%、31.4%,在第24击的夯锤位移回弹比分别达到65.3%、67.1%、69.0%;砂土相对密实度越高,夯锤冲击力越大,第6、12、18、24击之间的差别越小;随着夯击次数的增加,夯锤动态力峰值逐渐提高、上行曲线斜率变小,冲击行程逐渐缩短;ID0.4、ID0.5、ID0.7试验组分别在第20、18、15击后,水平方向有效加固范围增长大于深度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法 粒子图像测速法 速度传感器 能量释放 有效加固范围
下载PDF
强夯能量利用率反演及加固影响范围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文思强 李云鹏 马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85-192,共8页
强夯法具有高效的地基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但加固地基的同时会对周围工程结构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振动危害。以能量转换原理为基础,近似将夯击能分为振动波能和土体塑性功两部分,通过建立的强夯椭球体分区加固模型,导出塑性功计算格式,... 强夯法具有高效的地基处理能力而被广泛应用,但加固地基的同时会对周围工程结构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振动危害。以能量转换原理为基础,近似将夯击能分为振动波能和土体塑性功两部分,通过建立的强夯椭球体分区加固模型,导出塑性功计算格式,提出利用监测强夯夯坑深度变化信息来反演强夯能量利用率的反演方法,并导出了相应的反演公式。依据加固压实区和加固影响区椭球体分布假设和夯坑深度变化监测结果,给出了强夯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大小的计算思路和方法。以北京园博园回填土地基强夯加固工程为背景,利用现场监测试验信息对强夯能量利用率和加固范围及影响范围进行了反演分析和计算。分析表明,文中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反演出强夯能量利用率和计算出强夯加固范围和影响范围,且可利用分析结果能够方便地估算地基强夯加固时的有效夯击次数,进行加固方案设计等。通过分析结果与现场地基测试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能量利用率 反演 塑性功 加固模式
下载PDF
不同能级强夯处理软弱地基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董俊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56-60,64,共6页
依托广西钦州港区某大型工程地基处理实践,基于强夯前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夯后静载荷试验,对不同能级强夯加固处理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处理后软弱区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 依托广西钦州港区某大型工程地基处理实践,基于强夯前后多道瞬态面波测试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及夯后静载荷试验,对不同能级强夯加固处理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现场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加固处理后软弱区域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仍不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区外各能级区经过强夯处理后,地基承载力和土体工程特性得到明显改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和压缩模量基本满足设计要求;2 000,3 000,6 000,8 000,10 000,12 000 k N·m能级有效加固深度分别约为2.5,4.0~6.0,6.0~8.0,7.0~10.0,8.0~11.0,8.0~13.0 m;建议对软弱区域根据基坑开挖深度采取相应的加固处理措施。结论以期为类似工程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不同能级 处理效果 软弱地基土
下载PDF
水库工程坝基强夯振动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璇 许彩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19年第6期236-239,244,共5页
在某公益性水库工程坝基强夯施工过程中,通过试验对比确定了夯击次数、夯击振动能量的均一性,以及减震沟对振动能量的衰减作用;监测夯击产生的地面振动,给出地表振动峰值速度与夯击距离的关系,依据国家标准评价了振动对周围地表构筑物... 在某公益性水库工程坝基强夯施工过程中,通过试验对比确定了夯击次数、夯击振动能量的均一性,以及减震沟对振动能量的衰减作用;监测夯击产生的地面振动,给出地表振动峰值速度与夯击距离的关系,依据国家标准评价了振动对周围地表构筑物产生结构性破坏的影响距离,分析了振动能量衰减规律与减震沟的隔振效果,提出了强夯施工的安全距离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振动监测 振动能量衰减 减震沟
下载PDF
应用相似理论研究强夯地基加固深度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抚民 李晓路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 CAS 2004年第1期40-44,共5页
分析了Menard公式修正法中折减系数的变化特点,探讨了一些影响强夯加固深度的因素,应用相似理论方法建立了强夯加固深度的相似准则,由此给出了估算强夯地基加固深度的公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式把夯能与土的阻抗耗能结合起来,不仅可考... 分析了Menard公式修正法中折减系数的变化特点,探讨了一些影响强夯加固深度的因素,应用相似理论方法建立了强夯加固深度的相似准则,由此给出了估算强夯地基加固深度的公式.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该式把夯能与土的阻抗耗能结合起来,不仅可考虑夯能大小问题,而且可考虑土类土性问题、锤径影响问题,能取得很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固深度 强夯 相似理论 夯能 地基加固 折减系数
下载PDF
强夯法在建筑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姬冬蝶 《山西建筑》 2016年第18期72-73,共2页
结合阳煤集团寿阳乙二醇项目的地质条件,从夯击步数、夯击能、夯点布置、强夯施工等方面,阐述了强夯法在该工程地基处理中的应用,指出强夯法能显著改善地基承载力,消除地基的不均匀沉降。
关键词 强夯法 地基处理 夯击能 夯点
下载PDF
戈壁细粉砂土地质组合锤强夯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13
作者 马庆平 徐安雄 赵俊 《建筑与装饰》 2024年第6期151-153,共3页
青海省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项目选矿系统工程总承包项目建筑安装工程位于青海省西部东昆仑西段,柴达木盆地南缘,属东昆仑山脉的分支,地形切割深,拟建场地是山间大滩,地质为戈壁细粉砂土,具有湿陷性。根据详细地勘资料及设计多方案比选,... 青海省夏日哈木镍钴矿采选项目选矿系统工程总承包项目建筑安装工程位于青海省西部东昆仑西段,柴达木盆地南缘,属东昆仑山脉的分支,地形切割深,拟建场地是山间大滩,地质为戈壁细粉砂土,具有湿陷性。根据详细地勘资料及设计多方案比选,选择采用强夯法处理该地质的地基最为合适,实践证明,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当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也适用。青海夏日哈木镍钴矿选矿项目经过现场试夯及实践验证了其可靠的适用性。本文对此展开详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壁地质 强夯法 组合锤 夯击能 点夯击 满夯
下载PDF
夯击能应用于高填土地基的一些探讨 被引量:4
14
作者 涂齐亮 王清 +1 位作者 李振 夏玉斌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4期395-399,共5页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对填土及软土地基进行夯击加固时 ,夯击能的选取不仅与填土层的厚度有关 ,而且与填土层下覆土质的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南方某港口填土地基加固工程实例 ,对在高填土地层中夯击能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探... 大量工程实践表明 ,对填土及软土地基进行夯击加固时 ,夯击能的选取不仅与填土层的厚度有关 ,而且与填土层下覆土质的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结合南方某港口填土地基加固工程实例 ,对在高填土地层中夯击能的使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当填土层的下卧层分别为坚硬土层和软弱土层、以及当填土层的填料分别为粗颗粒料和含水量较高的粘性土等细粒填料时 ,填土层加固的机理 ,制定了在不同条件下选取夯击能的标准 ,并根据现场检测资料 ,评价了该场地的地基加固效果 ,进一步验证了所确定夯击能标准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夯击能 软土 地基处理 填土 工程地质条件 加固机理
下载PDF
强夯法在块石回填土中的应用与效果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国忠 金泳 《丽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3-77,共5页
强夯法具有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易行、有效缩短工期及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通过某厂区采用强夯法处理回填土地基的工程实例,介绍了该方法在以块石为主要填料地基中的处理效果。
关键词 块石填料 强夯法 夯击能量 加固深度 浅层平板载荷试验 重(Ⅱ)动力触探试验 强夯地基
下载PDF
基于能量法的强夯频域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能刚 赵雷 方浩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3224-3228,共5页
强夯分析一般基于时域,利用能量方法,在频域中对强夯作用下地基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与计算。由于地基模态密集,提出以能量响应信息的收敛作为模态截断的判断指标,建立能量范数和能量判据,计算强夯动力响应的模态截断阶数。根据能量方程研... 强夯分析一般基于时域,利用能量方法,在频域中对强夯作用下地基动力响应进行研究与计算。由于地基模态密集,提出以能量响应信息的收敛作为模态截断的判断指标,建立能量范数和能量判据,计算强夯动力响应的模态截断阶数。根据能量方程研究强夯过程中地基应变能和动能的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量的夯击能都转变为波动能量,可以认为除了表层土直接受夯锤的冲击力作用外,深层土主要是受波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强夯 能量法 模态截断 能量判据
下载PDF
强夯加固地基的设计控制参数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洪波 陈海楼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在工程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强夯加固地基的各项设计控制参数:最佳夯击能、有效加固深度以及夯后承载能力的确定方法和计算公式。
关键词 强夯 控制参数 最佳夯击能 加固深度 承载能力
下载PDF
强夯法地基加固机理分析与现场应用研究
18
作者 李英鸽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强夯法被普遍应用于地基处理,由于强夯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强夯理论远落后于工程实践,不同条件下强夯法地基处理效果的差别很大。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基于梅纳公式和文克尔地基模型,并结合贵阳市人才路项目,探究了不同夯击能对有效加... 强夯法被普遍应用于地基处理,由于强夯地基处理的复杂性,强夯理论远落后于工程实践,不同条件下强夯法地基处理效果的差别很大。通过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基于梅纳公式和文克尔地基模型,并结合贵阳市人才路项目,探究了不同夯击能对有效加固深度与夯击沉降量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的不断增大,最小有效加固深度与最大有效加固深度均线性增大,但最小有效加固深度相较于最大有效加固深度增加较平缓;实际工程中应选择4000~6000kN·m夯击能的施工夯锤,以保证施工效率和有效加固深度预测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法 夯击沉降量 有效加固深度 夯击能
下载PDF
基于FLAC软件模拟强夯加固吹填砂地基 被引量:4
19
作者 朱本明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65,共5页
基于港区陆域吹填项目,采用FLAC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了不同夯能、夯击次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对强夯前后杨氏模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吹填砂厚度和下卧软土层分布对夯能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下卧松散砂层,可适当... 基于港区陆域吹填项目,采用FLAC软件建立三维模型,模拟了不同夯能、夯击次数对强夯效果的影响,对强夯前后杨氏模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表层吹填砂厚度和下卧软土层分布对夯能的大小起着决定作用。对于下卧松散砂层,可适当加大夯击能量和夯击次数(7~8击),增加其处理深度和效果;而对于下卧软黏土层,可以适当减小夯击能量并增加夯击次数,以提高加固效果。夯击之后,表层吹填砂的杨氏模量有较大的提高,从原来的10 MPa提高到20~4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 FLAC 夯能 吹填砂
下载PDF
大规模挖填方地基强夯设计及现场试验分析
20
作者 王浩然 赵世新 钱叶宇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9期203-205,共3页
强夯法是山区工程地基加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保障贵州山区某大规模削峰填谷场地平整工程建设质量,文章分别开展强夯置换和强夯加固施工参数设计及现场试验检测分析。在系统开展夯击能、夯锤尺寸、落距、夯点间距、夯击次数、最后... 强夯法是山区工程地基加固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为保障贵州山区某大规模削峰填谷场地平整工程建设质量,文章分别开展强夯置换和强夯加固施工参数设计及现场试验检测分析。在系统开展夯击能、夯锤尺寸、落距、夯点间距、夯击次数、最后两击夯沉量和间隔时间等施工参数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地基静载试验、现场密实度等地基检测试验对夯击效果进行验证,确定该工程适用的施工参数,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夯法 夯击能 施工参数 地基检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