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 被引量:15
1
作者 付奕 窦祖林 +3 位作者 丘卫红 林夏妃 黄小静 廖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7-952,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 目的:探讨动态姿势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姿势控制能力的量化评价。方法:选取28例符合入选标准的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平衡仪训练组(n=14)和传统训练组(n=14)。平衡仪训练组根据动态姿势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的训练方案进行个性化的平衡功能训练;传统训练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两组训练时间均为20min/次,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势平衡仪中的感觉组织能力试验(SOT),稳定极限测试(LOS)及徒步走测试进行准确客观的量化评估。结果:平衡仪训练组SOT测试中的EOSS、ECSS、SVSS条件下的平衡指数及LOS测试结果中患者EPE和DCL,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徒步走测试中平衡仪训练组的步长与步速治疗前后比较及与传统训练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传统训练组组内各项参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动态姿势平衡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姿势控制能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根据变化的任务重建感觉(特别是前庭系统)和运动系统的能力,同时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衡训练 姿势控制 感觉运动控制 脑卒中
下载PDF
乳酸动力学和运动训练 被引量:13
2
作者 席新 冯炜权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CSSCI 1996年第1期42-49,共8页
乳酸动力学的研究是对乳酸代谢动态平衡内在各种因素的综合。对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分析,从动态的角度定量分析乳酸的产生和消除的结果,目的在于为训练方法的制定和训练效果的评定提供理论依据,把血乳酸指标应用水平提高一步。
关键词 乳酸动力学 动态平衡 运动训练
原文传递
基于训练大数据的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型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刘鑫 韩宇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2-57,共6页
在传统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水库水量平衡计算时水库弃水量巨大,造成大量可利用的水资源被浪费。系统梳理水资源配置模型,分析得到水库弃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配置模型存在“水源分割”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传统的模型进行改进... 在传统的水资源配置过程中,水库水量平衡计算时水库弃水量巨大,造成大量可利用的水资源被浪费。系统梳理水资源配置模型,分析得到水库弃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水资源配置模型存在“水源分割”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传统的模型进行改进,增强模型全局统筹能力,提出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型,建立区域水资源的全局理念,切实有效地做到区域水资源的统筹管理、统筹调度、统筹配置,实现水资源配置动态平衡的目标。使用机器学习的思想,通过训练大数据使模型自主学习,通过交叉验证最终求解出模型的最佳参数组合。改进湖北漳河水库灌区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使24座大中型水库年均弃水量减少1080.54万m3,研究区年均缺水量减少126.58万m3。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型统筹考虑全部供水源的供水能力,减少了水库的弃水量和区域的缺水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水资源高效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配置 水资源动态配置模型 动态平衡 机器学习 训练大数据 交叉验证
下载PDF
10周空中瑜伽训练对啦啦操队员动态平衡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成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4期-,共4页
应用实验研究法探索空中瑜伽训练是否可以有效促进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动态平衡性能.依据实验前后所测数据对比,采用对照分组法将24位接受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时间为10 w.实验前后进行星状伸展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实验组受试... 应用实验研究法探索空中瑜伽训练是否可以有效促进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动态平衡性能.依据实验前后所测数据对比,采用对照分组法将24位接受实验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时间为10 w.实验前后进行星状伸展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实验组受试者的平衡能力在实验后得到很明显的提高,而对照组受试者的动态平衡能力变化不明显,部分受试者出现平衡能力下降的现象.可见空中瑜伽训练对改善技巧啦啦操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具有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瑜伽 动态平衡 技巧啦啦操 星状伸展平衡 悬吊训练
下载PDF
核心训练和中等强度持续训练对肥胖女生平衡能力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宇 刘瑞峰 《福建体育科技》 2020年第4期47-49,54,共4页
目的:研究核心训练和中等强度跑步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华中师范大学肥胖女大学生为样本,通过体脂测试,选取年龄在20-24岁,体脂百分比大于24,无运动禁忌症19名肥胖女大学生。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核心训练组1... 目的:研究核心训练和中等强度跑步训练对肥胖女大学生平衡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以华中师范大学肥胖女大学生为样本,通过体脂测试,选取年龄在20-24岁,体脂百分比大于24,无运动禁忌症19名肥胖女大学生。将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核心训练组10人,中等强度训练组9人,进行为期6周的运动干预。干预前后对两个组分别进行单脚闭眼站立平衡测试和动态平衡测试。结果:六周运动干预后,核心训练组在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中都有明显改善(P<0.05),中等强度训练组在动态平衡中有明显改善(P<0.05)。在减脂方面,两组无明显效果。结论:核心训练组的平衡能力的效果更好,而MICT组的仅在动态平衡干预效果显著。两种训练都不能满足肥胖人群的减脂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平衡 静态平衡 核心训练 中等强度持续训练
下载PDF
上肢肌肉疲劳对散打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影响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徐菁 曾锦树 +3 位作者 陈浩 王国宇 马国东 徐飞 《湖北体育科技》 2021年第5期430-434,共5页
目的通过评价散打运动员上肢递增负荷后下肢优势腿Y平衡测试的变化,探讨上肢肌肉疲劳对下肢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8名散打运动员利用手摇式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测试,第1级负荷从50%最大功率开始,每2min递增,每级递增负荷分别对应... 目的通过评价散打运动员上肢递增负荷后下肢优势腿Y平衡测试的变化,探讨上肢肌肉疲劳对下肢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8名散打运动员利用手摇式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测试,第1级负荷从50%最大功率开始,每2min递增,每级递增负荷分别对应60%、70%、80%、90%最大功率,进入最后一级功率测试时全力摇车至力竭(要求90%最大功率至少坚持1min)。运动员在递增负荷前和运动后即刻用血乳酸分析仪测试血乳酸,用Y平衡测试评价动态平衡能力。结果1)运动员上肢递增负荷后BLa浓度显著高于运动前,分别为7.98±0.98mmol/L和1.95±0.29mmol/L(p<0.001)。2)上肢肌肉疲劳后,YBT前方伸展距离显著降低(分别为p=0.014,ES=0.63);YBT总体平衡能力降低,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现实意义(p=0.241,ES=0.43)。YBT后内侧方和后外侧方的伸展距离与运动前无显著差异(分别为p=0.276,ES=0.21;p=0.198,ES=0.23)。结论YBT在散打运动员中重测信度高,可用于有效评价运动员的动态平衡能力。上肢疲劳对散打运动员动态平衡能力有消极影响且呈现出方向特异性,说明针对散打运动员上肢进行抗疲劳训练,对保持或提高下肢和整体的动态平衡能力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打运动员 上肢肌肉疲劳 动态平衡 运动训练
下载PDF
动态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曹祚 王璐 +2 位作者 王翔 蒋天裕 张立宁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1年第12期1385-1394,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动态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1980-01至2020-01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动态平衡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1980-01至2020-01并追溯相关参考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数据,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包括3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常规康复训练,动态平衡训练可显著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FAAM-ADL得分[MD=0.71,95%CI(0.36,1.06),P<0.01],SEBT-A评分[MD=0.37,95%CI(0.10,0.63),P=0.006]以及SEBT-PM评分[MD=5.91,95%CI(3.05,8.77),P<0.00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不稳面平衡训练是改善患者SEBT-A以及SEBT-PM评分的主要方式,敏感性分析提示结果稳健可靠。结论渐进性跳跃稳定平衡训练方法和不稳定面平衡训练为主的平衡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自我报告的踝关节功能和动态平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踝关节不稳 动态平衡训练 渐进性跳跃稳定平衡训练 动态平衡能力
下载PDF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8
作者 黄小静 窦祖林 +2 位作者 丘卫红 付奕 廖迪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29-1034,1038,共7页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 目的:探讨使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2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10)和对照组(n=10)。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平衡功能训练,30min/d;治疗组根据动态姿态平衡仪评估结果采用内置的训练方案进行平衡功能训练,20min/d。两组训练时间均为5d/周,共2周。在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动态姿态平衡仪中的感觉整合能力试验(SOT)、Berg平衡量表(BB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结果:两组受试对象的SOT指数、BBS和TUGT得分在治疗前后均有明显差异,但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SOT测试的闭眼、平台沿矢状面旋转(ECSS)、平台与视窗沿矢状面旋转(SVSS)程序下,治疗后的平衡指数与运动策略较对照组均有显著的改善(P<0.05)。结论:利用动态姿态平衡仪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传统训练方法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平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姿态平衡仪 平衡训练 脑卒中 视觉反馈
下载PDF
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12
9
作者 于小明 周欢霞 +2 位作者 王宏林 蒋黎明 詹青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2例帕金森病患者被随机分入常规平衡训练组(对照组)和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组(研究组),每组均21例。训练前以及... 目的::探讨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应用于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康复中的疗效。方法: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42例帕金森病患者被随机分入常规平衡训练组(对照组)和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组(研究组),每组均21例。训练前以及训练6周后对2组患者的动静态平衡功能进行评估,并进行Berg平衡量表的评估。结果::训练6周后,研究组的静态平衡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的前后方向评分的改善并不显著(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的动态平衡整体、向前、向前左和向前右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以及对照组治疗后(P值均<0.05),但向左和向右评分的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并不显著(P值均>0.05);对照组仅向左和向右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值均<0.05)。治疗后,研究组的Berg平衡量表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P值均<0.05)。结论::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训练效果的能力显著优于常规的平衡训练,其中向前、向左、向右、向前左和向前右这5个方向上平衡功能的改善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平衡 Biodex动静态平衡测试和训练系统
原文传递
感觉统合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双任务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锋 吴雪萍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7-343,共7页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双任务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39名老年人被随机分到控制组(C组)、普通力量训练组(ST组)和感觉统合力量训练组(SIST组)。C组进行日常活动,ST和SIST组受试者分别进行16周的ST和SIST训练,每周3次,每... 目的:研究感觉统合力量训练对老年人双任务动态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39名老年人被随机分到控制组(C组)、普通力量训练组(ST组)和感觉统合力量训练组(SIST组)。C组进行日常活动,ST和SIST组受试者分别进行16周的ST和SIST训练,每周3次,每次45min。3组同时在试验前、第8周、第16周进行双任务动态平衡能力测试和等速力量测试。测试指标包括DT(dual-task)10m行走时间、DT-TUGT(dualtask-time up and go test),膝关节(60°/s)屈、伸肌峰力矩(PT)、屈/伸肌力比(H/Q)。结果:在训练第8周和第16周时,同C组相比,ST、SIST组膝关节(60°/s)屈、伸PT都出现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PT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Q随着训练时间逐渐集中,至第16周时2组都已经相对集中,且与ST组相比,SIST组的H/Q更加集中。在训练第8周时,ST和SIST组DT-10m行走时间和DT-TUGT测试结果明显减少,且2组趋势相似。同C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2组之间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训练到第16周时,同C组相比,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组之间相比,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T和SIST都能提高老年人双任务动态平衡能力,而SIST干预效果优于ST。其原因是对训练对老年人认知功能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与传统的身体单任务练习相比,被试更有兴趣参与SIST练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双任务动态平衡能力 感觉统合训练 力量训练
下载PDF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及步行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艳明 喇高燕 +4 位作者 舒伟 宋为群 杜巨豹 孙丽 马佳妮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49-95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 目的:观察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仪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2020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康复训练及动静态平衡仪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音乐的节律性刺激治疗,共治疗8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8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改良Barthel指数(MBI)、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定及满意度调查,以组内和组间比较治疗前后平衡功能、步行功能及PDQ-39的变化,并对两组患者的康复训练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8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有所改善(P<0.05),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PDQ-39及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基于音乐节律性刺激疗法 动静态平衡仪训练 平衡功能 步行功能
下载PDF
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莉 刘俊英 +4 位作者 贾亮 赵青云 高艺媛 刘重梅 贾晓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1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邢台市第五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式不同分为神经肌电促通组、动静态平衡训练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6例。神经肌电促通组给予神经肌电促通治疗,动静态平衡训练组给予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组给予神经肌电促通联合动静态平衡训练,各组均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8周后的躯干控制能力[动态坐位平衡、静态坐位平衡、协调评分及躯干损伤评定量表(TIS)总分]、平衡能力[Berg平衡量表(BBS)]、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下肢部分(FMA-LL)]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3组动态坐位平衡、静态坐位平衡、协调评分以及TIS总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且联合组以上评分均显著高于神经肌电促通组、动静态平衡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3组的BBS评分、FMA-LL评分、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增加,且联合组的BBS评分、FMA-LL评分、ADL评分均显著高于神经肌电促通组、动静态平衡训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静态平衡训练组的BBS评分高于神经肌电促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神经肌电促通组与动静态平衡训练组的FMA-LL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电促通仪结合动静态平衡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躯干控制、平衡能力,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神经肌电促通仪 动静态平衡训练 躯干控制能力 平衡能力 肢体运动功能
下载PDF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齐素兰 邓祖丽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04-107,共4页
目的分析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接受动态姿态平... 目的分析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肢体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2年8月-2013年8月在该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观察组(56例)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对照组(56例)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平衡功能、肢体功能、血清学指标水平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后的综合评分指数、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UGT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后1及3个月的上下肢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后的血清Ca M、LP、s Fas、Hcy和Hs-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有助于提升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肢体功能,优化血清学指标水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动态姿态平衡仪训练 肢体功能 血清学指标
下载PDF
机械动力牵拉法辅助平衡功能强化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赵云丹 姜振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24期48-50,55,共4页
目的探讨机械动力牵拉法辅助平衡功能强化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机械动力牵拉法辅助平衡功能强化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平衡功能强化训练,观察组采用机械动力牵拉法辅助平衡功能强化训练,两组均训练6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1.64±0.30)分低于对照组的(2.76±0.52)分,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后足评分(85.13±4.20)分、足踝能力评估量表评分(82.68±8.02)分、平衡量表评分(42.51±3.89)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2.26±4.14)分、(72.13±7.75)分、(36.72±3.61)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中的心理功能评分(81.50±3.41)分、躯干功能评分(76.83±3.11)分、社会功能评分(82.34±3.7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0.34±3.57)分、(68.72±3.05)分、(71.52±3.84)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动力牵拉法辅助平衡功能强化训练可有效缓解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加速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机械动力牵拉法 平衡功能强化训练 踝关节功能
原文传递
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改善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艳明 陈晨 +4 位作者 徐冬雪 宋为群 霍速 杜巨豹 申钰涵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8年第4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静态... 目的探讨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作用。方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动静态平衡训练及四肢联动训练,干预疗程为4周。两组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均进行Berg平衡量表(BBS)、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评定,以组内和组间比较康复治疗前后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经过4周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BBS,TUGT,MBI均有所改善(P<0.01),而试验组的BBS,TUGT,MB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动静态平衡训练联合四肢联动训练能够提高帕金森病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态平衡训练 四肢联动训练 帕金森病 平衡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
下载PDF
Biodex平衡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动静态平衡和跌倒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蕊 侯雪婷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年第34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究Biodex平衡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动静态平衡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281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的301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早期康复训练,... 目的探究Biodex平衡训练系统对脑梗死偏瘫患者动静态平衡和跌倒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接受康复治疗的281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的301例患者为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早期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Biodex平衡训练系统进行平衡功能训练。比较两组动、静态平衡检测结果[足底压力中心总轨迹长(COPD)、COPD-X、COPD-Y、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平衡能力、步行能力和跌倒风险。结果干预后,两组的COPD、COPD-X、COPD-Y均缩小,TUGT计时均缩短,BBS、FAC、MFES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Biodex平衡训练系统能有效增强脑梗死偏瘫患者的动静态平衡,改善其下肢稳定性,降低跌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偏瘫 动静态平衡 跌倒风险 Biodex平衡训练系统
下载PDF
针灸联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肌肉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志东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19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肌肉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肌肉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采用动静平衡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灸,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MAS、FMA、BI评分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MAS中肘关节评分(1.39±0.03)分、腕关节评分(1.62±0.05)分、膝关节评分(1.05±0.01)分、踝关节评分(1.26±0.1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53±0.17)分、(2.38±0.13)分、(1.93±0.18)分、(1.98±0.31)分,FMA中上肢功能评分(51.14±2.26)分、下肢功能评分(30.13±2.12)分、BI评分(69.83±4.58)分均高于对照组的(48.29±2.11)分、(28.06±2.05)分、(65.36±4.33)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动静平衡康复训练可减轻中风后偏瘫患者肌肉痉挛程度,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偏瘫 针灸 动静平衡康复训练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