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层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殷赵民 滕汉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7-311,共5页
针对低频隔振问题,基于动力反共振原理设计加工了一种双层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建立了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模型,研究了双层液压式隔振器隔振性能和隔振频率的影响因素,加工了液压式隔振器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扫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 针对低频隔振问题,基于动力反共振原理设计加工了一种双层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建立了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模型,研究了双层液压式隔振器隔振性能和隔振频率的影响因素,加工了液压式隔振器原理样机并进行了扫频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叠加方式能显著影响第二个共振点的位置,进而影响隔振效果;相比于单频动力反共振隔振器,通过叠加而成的双层隔振器可以通过调节参数显著提高隔振性能与隔振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隔振 动力反共振 传递率
下载PDF
基于动力反共振结构的周期细直梁纵向局域共振带隙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扭扭 张振果 +1 位作者 徐时吟 华宏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42-147,共6页
引入动力反共振结构,构建了一种具有低频局域共振带隙的新型细直梁周期结构。基于传递矩阵法和Bloch理论推导了无限周期细直梁纵向振动弹性波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有限周期细直梁纵向振动传输特性的数值模型,仿真结果... 引入动力反共振结构,构建了一种具有低频局域共振带隙的新型细直梁周期结构。基于传递矩阵法和Bloch理论推导了无限周期细直梁纵向振动弹性波能带结构的理论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了有限周期细直梁纵向振动传输特性的数值模型,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通过分析局域共振带隙与共振子等效质量和等效刚度的关联,阐述了动力反共振周期结构对细直梁纵向振动的隔振机理,给出了局域共振带隙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与采用弹簧质量为局域共振子的细直梁周期结构相比,应用动力反共振结构能够实现更低的带隙初始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共振 细直梁 声子晶体 动力反共振 传递矩阵法
下载PDF
组合式液弹隔振器传递特性分析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邓景辉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188,共7页
液弹隔振器作用在直升机主传递通道上,能大幅降低旋翼传递到机身的振动载荷,是一种直接有效的隔振方式,在国外已被广泛研究并实现工程应用。根据动力反共振原理建立了组合式液弹隔振器模型,并基于广义Lagrange方程推导了其动力学方程。... 液弹隔振器作用在直升机主传递通道上,能大幅降低旋翼传递到机身的振动载荷,是一种直接有效的隔振方式,在国外已被广泛研究并实现工程应用。根据动力反共振原理建立了组合式液弹隔振器模型,并基于广义Lagrange方程推导了其动力学方程。研究了液弹隔振器传递特性随参数的变化规律,并据此针对某民用直升机振动特性完成液弹隔振器主要参数设计。制作隔振器原理样件并开展组合式液弹隔振器传递特性试验,采用扫频方式考察液弹隔振器在不同激励频率及激振位移幅值下的位移传递率。结果表明,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在3种激振幅值下,所设计的隔振器在反共振点仅有30%的位移传递率,表明组合式液弹隔振器具有较好隔振效率。理论分析显示液弹隔振器隔振效果受到多种设计参数的综合影响,针对特定隔振频率,需统筹完成隔振器参数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弹隔振器 动力反共振 参数影响分析 位移传递率 隔振试验
下载PDF
新型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邓雨河 龙新华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3期11-14,29,共5页
针对低频隔振问题,基于动力反共振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对惯性质量、负载等与隔振频率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隔振器的体积刚度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 针对低频隔振问题,基于动力反共振原理设计制作了一种新型液压式动力反共振隔振器。根据不同的试验条件,对惯性质量、负载等与隔振频率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考虑隔振器的体积刚度对动力学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的隔振器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隔振系统的频率特性。基于试验结果,从理论和试验两方面阐述了调节隔振器反共振频率的方法,提出了兼顾隔振效果的合理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隔振 动力反共振 试验研究 惯性质量 模型修正
下载PDF
共振转换器的动力反共振隔振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3
5
作者 储炜 赵耀 +1 位作者 张赣波 袁华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22-230,共9页
共振转换器是一种有效的动力反共振隔振装置。文章建立了共振转换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共振转换器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表达式,以此作为理论预测依据分析了其动力反共振隔振特性,并且讨论了相关参数影响,最后介绍了共振转换器在船舶轴系... 共振转换器是一种有效的动力反共振隔振装置。文章建立了共振转换器的动力学模型,推导了共振转换器隔振系统的力传递率表达式,以此作为理论预测依据分析了其动力反共振隔振特性,并且讨论了相关参数影响,最后介绍了共振转换器在船舶轴系纵向减振方面的应用。仿真结果表明,共振转换器具有液压放大效应和反共振机制,在反共振条件下力传递率可以降低至极低水平,选择低粘度和低密度的流体介质可以提高隔振效果。轴系试验台测试结果显示,共振转换器在隔离宽带振动的同时,还可有效地消减轴系纵向振动的低频共振峰,具有很大的实船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转换器 动力反共振隔振 力传递率 轴系纵向减振
下载PDF
基于惯容器的动力反共振隔振器隔振特性分析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翔 殷学吉 +1 位作者 李天匀 张玲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318-1322,共5页
基于一种新型惯性元件——惯容器,设计一种新型动力反共振隔振器,研究该隔振器的低频线谱隔振性能,为舰船动力设备的低频线谱隔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借鉴。考虑隔振基础的非刚性,建立了此种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 基于一种新型惯性元件——惯容器,设计一种新型动力反共振隔振器,研究该隔振器的低频线谱隔振性能,为舰船动力设备的低频线谱隔振研究提供新思路和理论借鉴。考虑隔振基础的非刚性,建立了此种隔振器的动力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和振动传递特性,讨论了相关元件参数(弹簧刚度,阻尼系数,惯容值等)对隔振器隔振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并联惯容器后可使隔振器的固有频率降低,使得隔振器具有更低的隔振频段;同时可形成一个反共振频率,当激振频率在该反共振频率附近时具有优良的隔振性能,从而实现良好的低频线谱隔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容器 动力反共振 振动控制 隔振效果 线谱
下载PDF
驱动系统弹性架悬对机车动力学性能影响机理 被引量:8
7
作者 姚远 张开林 +1 位作者 罗世辉 张红军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81-487,共7页
为了阐明机车驱动系统弹性架悬对改善机车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的机理,建立具有10自由度的驱动系统弹性架悬的机车单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的驱动系统悬挂形式和参数,对机车横向稳定性和轮对轮轴横向力的影响,并从动力吸振角度解释... 为了阐明机车驱动系统弹性架悬对改善机车的横向动力学性能的机理,建立具有10自由度的驱动系统弹性架悬的机车单转向架横向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的驱动系统悬挂形式和参数,对机车横向稳定性和轮对轮轴横向力的影响,并从动力吸振角度解释这一现象。结果表明:驱动系统相对构架横向及摇头振动转移了构架的振动能量,减小了构架的蛇行运动幅值,从而提高了机车横向稳定性并减小轮轴横向力;当驱动系统横向悬挂频率接近于轮对蛇行运动频率时,机车横向动力学性能最佳;驱动系统较小的横向悬挂阻尼,有利于提高机车的横向稳定性和减小轮轨动作用力,当阻尼比为0.2~0.3时,弹性架悬显著减小了轮轴横向力。最后利用反共振理论给出了驱动系统横向悬挂刚度的选取原则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车 驱动系统 弹性架悬 动力吸振 反共振理论
下载PDF
动力吸振技术工作原理及其在鱼雷减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曹银萍 石秀华 《机电一体化》 2009年第2期73-75,79,共4页
详细阐述了无阻尼单自由度动力减振器基于反共振的减振原理以及其参数对减振频带的影响,分析了多自由度动力减振器如何实现质量的优化过程说明了该减振技术在鱼雷上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无阻尼动力减振器 反共振 鱼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