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0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发展木结构房屋的前景分析 被引量:75
1
作者 费本华 王戈 +1 位作者 任海青 余雁 《木材工业》 2002年第5期6-9,共4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木质结构房屋的发展状况。结合实际国情分析了我国发展木结构房屋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 ,认为目前我国发展木结构建筑的市场潜力很大 ,但真正的开发需要一个过程 ,尚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关键词 发展 前景分析 木结构房屋 建筑 住宅 中国
下载PDF
建筑空间本质的哲学反思 被引量:14
2
作者 邓波 王彦丽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7-70,90,共5页
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是以笛卡尔三维直角坐标系为背景,从牛顿经典力学的物理空间概念中演生出来的,它指的是经人建造的,从几何化的物理虚空分划出来的部分。传统建筑没有这样的空间概念,它的空间概念的本质是场所。海德格尔从地点与空间... 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是以笛卡尔三维直角坐标系为背景,从牛顿经典力学的物理空间概念中演生出来的,它指的是经人建造的,从几何化的物理虚空分划出来的部分。传统建筑没有这样的空间概念,它的空间概念的本质是场所。海德格尔从地点与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来论述的建筑空间的思想,在本质上与古希腊的空间概念更为接近。建筑的本质在于人的栖居,这种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超越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传统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空间 场所精神 设计思想 空间经验
下载PDF
木结构房屋的发展状况及问题 被引量:21
3
作者 范宏 陈成意 《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29-32,共4页
介绍了木质结构房的特点及优势 ,结合实际国情分析了我国发展木结构房屋存在的问题 ,认为应该抓住机遇 ,解决存在的问题 ,发展木结构房屋 .
关键词 木结构房屋 建筑 住宅
下载PDF
海德格尔的栖居之思 被引量:18
4
作者 余平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8-44,共7页
"人之栖居"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旋律。海德格尔由存在本身而入思栖居,从而揭示出栖居的本质就是栖居的真正困境;在对此困境的倾听中,海德格尔进而由栖居思入"筑造"。在栖居着的筑造中,让物自身自由地涌出和收回... "人之栖居"乃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主旋律。海德格尔由存在本身而入思栖居,从而揭示出栖居的本质就是栖居的真正困境;在对此困境的倾听中,海德格尔进而由栖居思入"筑造"。在栖居着的筑造中,让物自身自由地涌出和收回;在筑造着的栖居中,让四相一体安居在物中,这便是海德格尔栖居之思在存在的深度上向我们发出的质朴劝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德格尔 栖居 栖居的困境 筑造 四相一体
下载PDF
关注老年人居住质量 被引量:13
5
作者 常怀生 《新建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17,共3页
就《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编制与施行;论述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养老观念的变化.现有老年设施、老年人体能心态特征与老化进程等老年人建筑设计相关问题。
关键词 老年人住宅 建筑设计 居住质量 老年设施
下载PDF
部分住宅和地下空间氡浓度的监测及防护措施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于水 王功鹏 +2 位作者 骆亿生 樊飞跃 刘国廉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5-200,共6页
本文概括地介绍了采用测量累积氡浓度的固体径迹图像分析方法。在一些住宅和地下空间内布放CR-39固体径迹探测器,对氡浓度进行了测量,对所测结果进行了评价,并针对实际情况采取了降低氡浓度的防护措施。
关键词 住宅 地下空间 监测 固体径迹探测器 降氡措施
下载PDF
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13
7
作者 钱海兰 王君俏 +2 位作者 沈王琴 缪爱凤 郁艳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1期4-8,共5页
目的了解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155例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采用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 目的了解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155例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家庭照顾者,采用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总分为(54.91±10.45)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的自我效能、患者的纽约心脏病协会(the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照顾者的文化程度是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居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生存质量因照护任务而受损,尤其对于自我效能差、文化水平低、所照顾患者心功能差的照顾者更应给予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照顾者 居家 生存质量 社区
下载PDF
迈向实用主义启蒙的社会人类学? 被引量:11
8
作者 柯尔斯顿.哈斯特普 谭颖 朱晓阳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44-57,共14页
通过学科史的回顾,文章力图论证一次新的学科转向的可能性。此种转向的理论倾向是实用主义的,也即,在认识到社会世界的复杂性之后,仍然相信某种普适性理解的可能;同时,作者提出地志学转向作为具体进路。地志学转向力图恢复人类学对于世... 通过学科史的回顾,文章力图论证一次新的学科转向的可能性。此种转向的理论倾向是实用主义的,也即,在认识到社会世界的复杂性之后,仍然相信某种普适性理解的可能;同时,作者提出地志学转向作为具体进路。地志学转向力图恢复人类学对于世界物质性的关注,强调: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在经验中是融合的,个人是栖居在特定世界中的。此种实用主义味道的地志学既克服了现象学把人类学简化为琐碎故事、直觉体验的弊端,从而保证了"彻底解释"的可能,也充分地承认了现象学所强调的身体感知、意念投射对于理解社会的那种浮现性质的重要地位。此种转向既是一种社会本体论,又是一种认识论,同时也是对民族志和田野工作的重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地志学 彻底解释 栖居
下载PDF
诗意人世中栖居的儿童哲学 被引量:9
9
作者 郑敏希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3期60-66,共7页
儿童哲学的实践活动因其对儿童思维能力的促进在当代的教育活动中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对其进行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儿童哲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基于当代哲学的发展所提出的一种哲学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 儿童哲学的实践活动因其对儿童思维能力的促进在当代的教育活动中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在对其进行研究与推广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儿童哲学不仅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基于当代哲学的发展所提出的一种哲学实践活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考与理论探索。从其产生的背景来看,儿童哲学符合当代哲学面向人的感性生活的现实要求;从其对“思考”的立场以及实践活动中使用的方法来看符合存在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哲学 思考 栖居
下载PDF
乡村:作为一种批判和思想的力量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冬 《建筑师》 2017年第6期100-108,共9页
当代中国建筑学与当代中国乡村有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互动中,中国当代建筑学自身不断地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的力量。文章以时间线索为脉络,解析了自1950年代至今建筑界介入"乡村"的四个历史阶段中,... 当代中国建筑学与当代中国乡村有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种互动中,中国当代建筑学自身不断地获得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的力量。文章以时间线索为脉络,解析了自1950年代至今建筑界介入"乡村"的四个历史阶段中,建筑学在实践及理论话语方面的流变,探讨了乡村以及乡土建筑作为一种"反思"的力量,对当代中国建筑学现代性建构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建筑学 乡土建筑 民居 乡村营造
下载PDF
栖居与生态——“诗意地栖居”的生态意蕴解读 被引量:6
11
作者 吴承笃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63-69,共7页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深层病因在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家园的沦丧。贯穿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栖居理论对人的本真存在和家园意识有着独特的见解。真正的栖居将人的存在置于天地人神的四重整体之中,呵护人与万物回归... 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深层病因在于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所导致的人类生存家园的沦丧。贯穿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栖居理论对人的本真存在和家园意识有着独特的见解。真正的栖居将人的存在置于天地人神的四重整体之中,呵护人与万物回归其本己的自由。通过对"诗意地栖居"这一命题的阐释,海德格尔指出了人类向存在家园的复归之途,为生态存在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居 生态 海德格尔 “诗意地栖居”
下载PDF
市场经济条件下住房的供给与需求──房地产市场理论研究之一
12
作者 刘显广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48-54,共7页
住房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特殊商品。显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与住房制度的改革,城镇住房也必然要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一项最为重要的特殊商品。中国的住房供给与需求也必将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 住房是人们生活中的一项最为重要的特殊商品。显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与住房制度的改革,城镇住房也必然要成为中国城镇居民的一项最为重要的特殊商品。中国的住房供给与需求也必将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因此,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供给与需求毫无疑问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根据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了住房价格、家庭结构、家庭收入等方面对住房需求的影响,对住房供给进行了理论探讨,并根据效用函数原理进行了相应的模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住房 效用函数 供给 需求 房地产市场
下载PDF
基于聚落分形同构研究的村镇人居空间设计——以楚雄地区彝族传统聚落为例 被引量:8
13
作者 郑婉琳 王志刚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30-137,共8页
传统聚落及民居凝结着在地居民的经验智慧,是在地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彝族民居中的火塘、厦子等典型空间的功能属性逐渐湮灭,其精神属性也无从归属,加剧传统地区建筑特色的日渐消退。将分形同构应用于楚雄彝族聚... 传统聚落及民居凝结着在地居民的经验智慧,是在地文化的主要体现形式。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彝族民居中的火塘、厦子等典型空间的功能属性逐渐湮灭,其精神属性也无从归属,加剧传统地区建筑特色的日渐消退。将分形同构应用于楚雄彝族聚落空间定性分析,通过探究实例中空间形式在不同尺度和层级上的相似性,以及形式背后的社会文化不同层级间存在的相似特征,进而归纳出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宗教习俗的高度一致性,并总结出基于这种分形同构的楚雄地区彝族聚落空间秩序定性分析方法,选取李方村重新构建承载集体记忆的各层级人居空间,探索分形同构视角下营造新型民居及聚落的可能性,为现代地域建筑特色的探索创作提供更多思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民居 楚雄 彝族 分形同构 空间秩序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苗族传统民居的热适应性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欢欢 杨柳 邓仁碧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0-53,共4页
传统民居包含着一种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有机关系,然而其中原始的被动式设计手法仅为对环境的有限控制,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缺陷。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其设计策略,对于传统民居的发展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黔东... 传统民居包含着一种建筑与周围生态环境和谐共生的有机关系,然而其中原始的被动式设计手法仅为对环境的有限控制,存在着一些技术性缺陷。如何客观分析和评价其设计策略,对于传统民居的发展和现代建筑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黔东南地区郎德苗寨传统民居的实地调研,初步探讨了苗寨传统民居与当地环境的适应关系以及存在的不足。而后,选取当地1栋典型民居进行了室内热环境测试,定量分析了室内热环境及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苗族 民居建筑 生态设计 热适应性
原文传递
剧变的草原与牧民的栖居——一项来自内蒙古的环境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雯 《开放时代》 CSSCI 2010年第11期134-150,共17页
"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是人类学的传统困境,近30年来西方环境人类学的发展力图超越上述困境,其中,英国人类学家英戈尔德提出的"栖居的视角"尤为引人注意。本文将"栖居的视角"运用于20世纪8... "自然"与"文化"的二元对立是人类学的传统困境,近30年来西方环境人类学的发展力图超越上述困境,其中,英国人类学家英戈尔德提出的"栖居的视角"尤为引人注意。本文将"栖居的视角"运用于20世纪80年代草畜承包制度和市场机制引入后发生剧变的内蒙古草原,主要关注B嘎查蒙古族牧民"牧业惯习"的断裂、延续和再造,理解他们在动态历史过程中与其生活世界的整体关联方式,或者说,他们如何实现一种"矛盾的栖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栖居 惯习 整体论 环境人类学
原文传递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of the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Based on Regional Climate
16
作者 Qin Lai Wei Liu Xing Li 《Journal of 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Planning Research》 2023年第2期50-68,共19页
As a typical building with ethnic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west Chi-na, its construction skills contain rich local ecological wisdom.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limatic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 As a typical building with ethnic and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southwest Chi-na, its construction skills contain rich local ecological wisdom.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climatic and geomorphological features of the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area shows that the thermal mass effect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passive adjustment strategy of residential dwelling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ves of traditional dwellings in Meigu County, analyzing the wisdom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thermal mass effect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at the macro (village), moderate (courtyard), and micro (building unit) levels. Based on this analysis, the study summarizes the “genetic factor library” of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Yi residential dwellings. Finally, the measured data of the residential thermal environment and the simulation data of Ecotect software are used to study and judge the logic behind it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isdo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radi-tional dwellings of the Yi nationality in Liangshan have six aspects of local en-vironmental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thermal mass effects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The winter thermal environment of the house is comfortable, and the heat is sufficient;Rammed earth materials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have more potent, powerful, and robust thermal mass effects performance than stone slabs and wooden boa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mate Adaptability Liangshan Yi Nationality Traditional dwelling Ecological Intelligence
下载PDF
栖居的方法:论《琦君书信集》中的空间互动
17
作者 祁玥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62-69,共8页
论文以《琦君书信集》为研究对象,试图以“空间”为方法考察书中整理辑录的信件,关注其呈现出的、相对于出版作品的个体“内面”景观,从“交互”、“转化”与“存在”三个层面解析琦君如何借由书信处理内外关系,并在陌生的异乡建构起心... 论文以《琦君书信集》为研究对象,试图以“空间”为方法考察书中整理辑录的信件,关注其呈现出的、相对于出版作品的个体“内面”景观,从“交互”、“转化”与“存在”三个层面解析琦君如何借由书信处理内外关系,并在陌生的异乡建构起心灵得以栖居的精神世界。具体地,正是以书信为媒,她得以将旅居美国孤独困苦、身心俱疲的窘境,与远方温暖熟悉的文学世界相连,将未能在陌生新家中得到满足的情感投诸笔端,于纸面方寸构筑的私密精神空间——现实的“诺亚方舟”——中获得慰藉。同时,面对家庭内部“无法可解”的亲子问题,她亦通过书信,将愧疚转化为对外部儿童文学事务的热忱,以书写、翻译、出版等方式试图有所作为,纾解内心的无力感,并将思考进一步扩及文学对广大青年的影响上。最后,书信于往返间不断推进着自我反思,不仅是精神栖居的空间,更形塑着她晚年进退有道的生存辩证法,并最终努力抵达为人为文——“存在”——的“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琦君书信集》 空间关系 栖居
下载PDF
建筑展览的“厚度”(上)——重读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 被引量:3
18
作者 史永高 仲德崑 《新建筑》 2006年第1期82-86,共5页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背景的简要回顾,文章再次审视了1927年于德国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在对其总图嬗变背后所体现的争执、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最终结果与目标设定之间差异的阐述中,对这一展览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呈现,并通过... 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背景的简要回顾,文章再次审视了1927年于德国举办的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在对其总图嬗变背后所体现的争执、主要单体建筑的设计以及最终结果与目标设定之间差异的阐述中,对这一展览进行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呈现,并通过这种呈现集中展示了展览对于早期现代建筑的重要性,揭示了住宅在社会剧烈变动时期的重要作用和核心地位,并由此对照了现代建筑及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年代 魏森霍夫住宅博览会 展览 居住 建筑师
下载PDF
“Chineseness”:A Discussion on Cases Related to Tulou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19
作者 Guanyan Xiao 《Journal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24年第3期20-25,共6页
The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concept of“Chineseness”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a strategic tool for creating distinctive styles rooted in Chinese identity.It serves not only to distinguish projects from mar... The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concept of“Chineseness”in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a strategic tool for creating distinctive styles rooted in Chinese identity.It serves not only to distinguish projects from market-driven trends but also to establish a pivotal position in the global architectural landscape.“Chineseness”among 24 identified keywords represents a practical strategy embraced by many young architects with international exposure.The traditional Chinese dwelling,a symbol of familial and cultural essence,particularly in the context of home culture,is a primary inspiration for contemporary architects.The research adopts a case study approach,focusing on Tulou-related cases from the last fifteen years,encompassing various building types.The Tulou,a mountain-dwelling with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s,is introduced,reflecting ancient Chinese philosophies in its architectural principles.The case studies,including URBANUS’s“Tulou Collective Housing 2008”and Chengdu’s“Tulou Theater,”demonstrate how Tulou prototypes can be creatively adapted.These designs not only replicate forms but also capture the communal spirit inherent in traditional dwellings.“Stepped Courtyards”by OPEN Architecture reinterprets Tulou typology for a staff dormitory,emphasizing community awareness.In conclusion,the concept of“Chineseness”emerges as a prominent topic,showcasing the dynamic and adaptable na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al expressions.The cases illustrate the evolving interse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modern architecture,offering insights into the future trajectory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The interrelated keywords highlight the nuanced and evolving nature of“Chineseness”in architectural pract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NESS Tulou Contemporary Chinese Architecture Cultural identity Traditional dwelling
下载PDF
芦山M7.0级地震中砖混结构民居震害特征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杨永强 公茂盛 +3 位作者 谢礼立 戴君武 王涛 金波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68-70,93,共4页
依据芦山地震中不同烈度区内28个抽样点的震害调查资料,分析了砖混结构民居在本次地震中的破坏特征。首先,统计了不同烈度区内不同破坏等级房屋的建筑面积,给出了砖混结构民居的破坏比例;其次,总结了砖混结构民居的震害特征,给出了不同... 依据芦山地震中不同烈度区内28个抽样点的震害调查资料,分析了砖混结构民居在本次地震中的破坏特征。首先,统计了不同烈度区内不同破坏等级房屋的建筑面积,给出了砖混结构民居的破坏比例;其次,总结了砖混结构民居的震害特征,给出了不同烈度区内砖混结构民居在本次地震中的典型破坏形态,据此指出了震区砖混结构民居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以震害实例说明了其造成的严重后果;最后,对比了汶川地震前后建造的砖混结构民居,发现新建房屋的抗震措施普遍优于汶川地震前建造房屋的抗震措施,其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山地震 砖混结构 民居 震害特征 破坏等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