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种绿化植物滞尘的微观测定 被引量:85
1
作者 贾彦 吴超 +2 位作者 董春芳 李常平 廖慧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47-4553,共7页
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7种绿化植物叶片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及对叶表粉尘粒径进行分析统计,并采用电镜观测研究叶表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种植物中,叶表布满沟状组织的杜鹃花、女贞树与叶表布满气孔且排列无序的桂花树滞尘能力较强,... 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7种绿化植物叶片滞尘能力进行测定及对叶表粉尘粒径进行分析统计,并采用电镜观测研究叶表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7种植物中,叶表布满沟状组织的杜鹃花、女贞树与叶表布满气孔且排列无序的桂花树滞尘能力较强,叶表密布极细沟状组织的红桎木与紫叶李滞尘能力较差;通过沟状组织、气孔等结构滞尘的叶片,滞尘能力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且波动较小,而通过叶表面和纤毛滞尘的叶片,滞尘能力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且波动较大;叶表沟状组织可以增加叶表粗糙度而增强滞尘能力,沟壑通过粉尘颗粒粒径筛选并滞着粉尘,沟壑较窄的叶片适合滞着粒径较小的粉尘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植物 微观测定 滞尘能力 叶表结构 粉尘粒径
下载PDF
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重金属粒径效应及其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56
2
作者 方凤满 蒋炳言 +1 位作者 王海东 谢宏芳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93-1202,共10页
对芜湖市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1个地表灰尘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粒径分布效应及其细粒径灰尘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9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 对芜湖市区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21个地表灰尘样品中重金属含量的粒径分布效应及其细粒径灰尘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9种重金属含量的变化范围较大,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Cd的平均值是土壤背景值的30倍以上。Zn、Cd、Pb、Co、Ni、Cu含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最大,Mn在高新技术开发区最大,Cr、V在中心城区最大。不同重金属的粒径分布效应差异较大,大部分重金属在160~200目粒径段的含量最高。重金属主要富集在〈75μm粒径级别上,富集比例约为50%,大小顺序依次为:Cd〉Cu〉Zn〉Cr〉Ni〉Pb〉Co〉V〉Mn。手-口摄入途径是儿童对细粒径地表灰尘重金属暴露的主要途径。不同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大小依次为:Pb〉Cr〉Mn〉V〉Cu〉Cd〉Co〉Ni〉Zn,均不构成明显的风险,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各重金属叠加风险指数达1.266,存在非致癌风险。Cr、Cd、Co和Ni致癌风险均低于风险阈值,不会对人体造成健康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灰尘 重金属 粒径分布 富集比例 健康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煤矿综放工作面高压雾化降尘对粉尘颗粒微观参数影响规律分析 被引量:54
3
作者 周刚 聂文 +1 位作者 程卫民 王昊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53-2059,共7页
喷嘴高压雾化降尘是综放工作面首要防尘方法。对于喷雾前后粉尘浓度的降低情况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喷雾前后尘粒的粒度、粒径分布、形状系数、比表面积等颗粒微观参数的变化情况。采用显微颗粒图像分析法对生产现场喷雾降尘前后各主要作... 喷嘴高压雾化降尘是综放工作面首要防尘方法。对于喷雾前后粉尘浓度的降低情况研究较多,而忽视了喷雾前后尘粒的粒度、粒径分布、形状系数、比表面积等颗粒微观参数的变化情况。采用显微颗粒图像分析法对生产现场喷雾降尘前后各主要作业地点的粉尘进行了微观参数测定。结果表明:喷雾降尘前后,各采样点的D10,D25,D50,DP,XNL,XNS一般在1.0~7.0μm之间小幅度变化,但D75,D90,D100,XNV,XLS,XLV,XSV,XPV却在3.3~56.8μm之间大范围变化;粉尘粒度变化与喷嘴雾化效果的关系为雾化效果越好,粉尘粒度则变得越大,反之亦然;喷雾降尘对粉尘的形状系数和比表面积影响较小;雾化降尘前后,工人主要作业区域呼尘所占比例及其4种粒级频率分布、累计分布较大幅度降低;除粉尘浓度外,还应将粉尘粒度及不同粒径粉尘颗粒的频率分布与累计分布的变化情况作为考核喷嘴雾化降尘效果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粉尘 综放工作面 粒度 粒径分布 形状系数 显微颗粒图像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特征及其来源探析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春华 岑况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6-1012,共7页
对北京市2005年4月和11月2次采集的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呈双峰分布特征,第一众数为45~100μm,第二众数为5~20μm,平均粒径分别为75μm(春季)和100μm(秋季);峰态中等偏窄且不对称,分选差,属轻亚... 对北京市2005年4月和11月2次采集的街道灰尘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街道灰尘粒度呈双峰分布特征,第一众数为45~100μm,第二众数为5~20μm,平均粒径分别为75μm(春季)和100μm(秋季);峰态中等偏窄且不对称,分选差,属轻亚粘土到中亚粘土,与黄土和现代尘暴降尘的粒度分布模式相似;街道灰尘沉积是由大气环流对远、近不同距离粗细颗粒物的混合搬运的结果,应是风积作用的继续.街道灰尘样品秋季平均粒径较大,且有由北西至南东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春季样品无此变化特点.道路及建筑物工地附近样品呈现大于250μm的第三众数,可以看出大规模的建设对街道灰尘的贡献.在适当的大气动力条件下,北京市街道灰尘颗粒有60%~80%可以进入大气悬浮搬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市 街道灰尘 粒度特征 灰尘来源
下载PDF
北京2002年3月20~21日尘暴过程的降尘量与降尘粒度特征 被引量:41
5
作者 王赞红 夏正楷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5-99,共5页
本文对 2 0 0 2年 3月 2 0~ 2 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尘暴过程进行了降尘量和降尘粒度的研究。通过对分时段监测取得的 1 3组降尘样品进行降尘量和粒度测定 ,结合风速变化情况 ,可将本次尘暴分为尘暴前期和尘暴后期两个过程。降尘量... 本文对 2 0 0 2年 3月 2 0~ 2 1日发生在北京地区的一次尘暴过程进行了降尘量和降尘粒度的研究。通过对分时段监测取得的 1 3组降尘样品进行降尘量和粒度测定 ,结合风速变化情况 ,可将本次尘暴分为尘暴前期和尘暴后期两个过程。降尘量和粒度参数值在尘暴前期和后期都呈现不同特征。结论认为 ,风速是降尘量变化的重要因素。当风速进一步增大时 ,降尘量反而有所下降。说明北京地区尘暴降尘量除受本地风速影响外 ,还与粉尘浓度等特征有关。尘暴降尘的粒度基本呈双峰态分布。本次尘暴初始降尘主要为细粒径颗粒 ,尘暴前期降尘粒径随风速而变化 ,尘暴后期降尘粒径基本维持在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暴过程 风速 降尘量 降尘粒度
下载PDF
北京城区公园及其邻近道路国槐叶面尘分布与重金属污染特征 被引量:46
6
作者 戴斯迪 马克明 +2 位作者 宝乐 张田 张地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4-162,共9页
叶面尘可以反映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为了探究城市公园环境和道路环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差异,同时采集了北京市12座公园及邻近道路的国槐(Sophora japonica)叶面尘,对比分析其滞尘量、粒径分布、重金属含量的差异,... 叶面尘可以反映一段时间、一定区域内空气颗粒物的污染状况.为了探究城市公园环境和道路环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差异,同时采集了北京市12座公园及邻近道路的国槐(Sophora japonica)叶面尘,对比分析其滞尘量、粒径分布、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并探讨了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行道树国槐滞尘量显著高于公园国槐(p=0.041),但后者富集了更多粒径范围在2~20μm之间的颗粒物.叶面尘中的重金属污染程度表现为Cu>Pb>Zn>Cr>Ni>Mn,其中,Cu、Pb和Zn达到中度污染水平,公园国槐叶面尘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一般高于行道树国槐.公园国槐叶面尘重金属主要来源于交通排放,其次来自土壤母质,小部分来自工业排放和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等;行道树国槐叶面尘重金属最重要的来源是交通排放,其次是非特定源(工业排放、化石燃料燃烧排放、地面灰尘的二次扬尘及土壤母质等).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严格控制交通排放是缓解北京城市灰尘污染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叶面滞尘量 粒径分析 重金属 源解析
原文传递
现代尘暴降尘与非尘暴降尘的粒度特征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赞红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06-610,共5页
据搬运风力大小和源区差别将大气降尘分为尘暴降尘和非尘暴降尘。选择典型尘暴和非尘暴天气搜集两类降尘,并对其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两类降尘物除外观色泽不同外,粒度特征差别明显。总体上看粒径为5-6准和> 8准的颗粒物是大气降... 据搬运风力大小和源区差别将大气降尘分为尘暴降尘和非尘暴降尘。选择典型尘暴和非尘暴天气搜集两类降尘,并对其进行粒度测定。结果表明:两类降尘物除外观色泽不同外,粒度特征差别明显。总体上看粒径为5-6准和> 8准的颗粒物是大气降尘的较稳定组分。尘暴降尘粒度比非尘暴降尘偏粗,分选更差。典型非尘暴降尘粒度频率曲线呈近似正态分布。尘暴降尘呈现双峰态粒度分布特征,其原因是远近距离共同搬运和强烈气流对粗细颗粒的混合搬运共同作用。现代尘暴和非尘暴降尘粒度分布曲线与黄土—古土壤的十分相似,说明现代降尘是地质时代风尘活动的继续,现代风积作用仍在进行。但现代尘暴和非尘暴降尘与黄土—古土壤的粒度参数存在差异,表明降尘堆积物受到环境改造作用的影响,黄土化过程使降尘堆积物丧失一部分风成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特征 尘暴 非尘暴 降尘
下载PDF
呼和浩特市施工扬尘排放因子和粒径分布 被引量:38
8
作者 黄玉虎 蔡煜 +3 位作者 毛华云 盛亮 秦建平 闫静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30-235,共6页
按照四维通量法模型要求的施工扬尘排放因子监测方案,2008-2009年对呼和浩特市9个建筑工地和5个背景点进行降尘监测,得出施工降尘量(ΔDF)年均值为31.7t/(km2.30d).采用微孔均匀沉积式碰撞采样器(MOUDI-110)分别采集施工现场大气和工地... 按照四维通量法模型要求的施工扬尘排放因子监测方案,2008-2009年对呼和浩特市9个建筑工地和5个背景点进行降尘监测,得出施工降尘量(ΔDF)年均值为31.7t/(km2.30d).采用微孔均匀沉积式碰撞采样器(MOUDI-110)分别采集施工现场大气和工地道路积尘(≤75μm)经实验室再悬浮后的颗粒物,结果表明,施工现场大气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峰值不确定,再悬浮颗粒物粒径分布呈双峰分布,峰值粒径范围在3.2-5.6μm和10-18μm,PM2.5:PM10:TSP=0.21:0.53:1,施工扬尘是PM2.5的来源之一.呼市施工扬尘PM10排放因子(以建设用地面积表示)为0.133kg/(m2.30d),是美国CARB排放因子的1.42倍,春夏秋冬4季排放因子的比值为1:0.76:0.38:0.36.2006年呼市建筑施工扬尘PM10排放量为2595 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工扬尘 四维通量 粒径分布 排放因子
下载PDF
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施春红 欧盛南 金龙哲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2期1-5,共5页
对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采用滤膜称重法测定粉尘浓度;样品经过液相分散法处理后,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测定粉尘的分散度,并利用数码相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对计数工作进行改进.通过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了巷... 对矿井粉尘运移规律性进行了较系统的测定与研究.采用滤膜称重法测定粉尘浓度;样品经过液相分散法处理后,采用显微镜观察法测定粉尘的分散度,并利用数码相机和图像处理软件对计数工作进行改进.通过对测定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归纳,得出了巷道沿程及断面上的粉尘浓度及分散度的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粉尘浓度 分散度 运移规律
下载PDF
采掘工作面喷雾降尘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小涛 隋金君 +1 位作者 曲宝 郑磊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47-250,共4页
通过对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粉尘产尘工序和产尘地点进行分析,确定了采、掘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的组成和形式。在实验室对采、掘面生产时的粉尘粒度分布和G型高压喷嘴在不同喷雾压力条件下的雾粒分布进行了测定,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试验结... 通过对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粉尘产尘工序和产尘地点进行分析,确定了采、掘工作面喷雾降尘系统的组成和形式。在实验室对采、掘面生产时的粉尘粒度分布和G型高压喷嘴在不同喷雾压力条件下的雾粒分布进行了测定,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试验结果,得到了最佳喷雾降尘工作压力。采用设计的喷雾降尘系统后,在最佳工作压力条件下,取得了理想的降尘效果,可为其他矿井的粉尘防治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喷雾降尘 粒度分布 工作面
下载PDF
碳酸盐对密闭空间粉尘爆炸压力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1
作者 伍毅 袁旌杰 +1 位作者 蒯念生 黄卫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96,共5页
为了预防和缓解工业粉尘爆炸并研究惰性粉尘对粉尘爆炸的惰化作用,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装置内,针对高爆镁粉和高灰分煤粉,选用碳酸钙(Ca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钾(KHCO3)等3种碳酸盐作为惰化剂,讨论惰化剂浓度、粒径及点火能... 为了预防和缓解工业粉尘爆炸并研究惰性粉尘对粉尘爆炸的惰化作用,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装置内,针对高爆镁粉和高灰分煤粉,选用碳酸钙(Ca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氢钾(KHCO3)等3种碳酸盐作为惰化剂,讨论惰化剂浓度、粒径及点火能量对最大爆炸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惰化剂粒径越小,浓度越高,对粉尘爆炸的惰化作用越强;粉尘爆炸的净升压与点火能量无关,点火头主要起引燃作用;当惰化剂浓度递增至60%时以上,粉尘爆炸压力急剧下降,直至不爆。此外,CaCO3的抑制效果明显优于NaHCO3、KHCO3,故推荐采用CaCO3来控制粉尘爆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爆炸压力 惰化剂浓度 粒径 点火能量
下载PDF
综采工作面高压喷雾降尘技术参数确定方法 被引量:28
12
作者 郑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55-58,共4页
针对国内煤矿普遍错误地以为雾化效果越好降尘效果越好的问题,指出了高压喷雾降尘技术应该以粉尘性质为依据,合理选择喷雾参数。以晓南矿W3709综采工作面为例采用了理论计算及实验室试验的方法,进行了W3709综采工作面粉尘特性分析,确定... 针对国内煤矿普遍错误地以为雾化效果越好降尘效果越好的问题,指出了高压喷雾降尘技术应该以粉尘性质为依据,合理选择喷雾参数。以晓南矿W3709综采工作面为例采用了理论计算及实验室试验的方法,进行了W3709综采工作面粉尘特性分析,确定了最佳喷雾粒径范围为50~70μm;将根据喷雾粒径确定的喷嘴直径1 mm与压力12 MPa应用于W3709综采工作面,降尘效率在原有降尘措施基础上提高了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采工作面 粉尘粒径 雾粒粒径 喷嘴选型
下载PDF
高原矿井掘进工作面截割粉尘污染效应及通风控尘参数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蒋仲安 杨斌 +2 位作者 张国梁 曾发镔 王亚朋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46-2157,共12页
为降低高原矿井掘进工作面开挖过程的粉尘污染,改善工作面整体施工环境,根据海拔上升环境参数的变化,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黏性流体及粒子运动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掘进机动态截割煤岩时粉尘的污染效应,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颗粒物... 为降低高原矿井掘进工作面开挖过程的粉尘污染,改善工作面整体施工环境,根据海拔上升环境参数的变化,运用数值模拟软件对黏性流体及粒子运动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研究掘进机动态截割煤岩时粉尘的污染效应,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颗粒物的扩散及沉降特性,并根据颗粒物的扩散特性对高原矿井掘进工作面通风“控尘”及“排尘”参数进行确定。结果表明:截割落岩形成的粉尘受截割头运动和掘进工作面涡流的影响,粒子主要沿截割臂向回风侧方向运动,截割左侧岩体时涌向司机工作区的粉尘明显多于右侧,且以粒径在40μm以下的颗粒为主。受海拔上升环境参数改变的影响,流体性质会发生变化,导致颗粒受力情况和运动轨迹改变,扩散距离变小,沉降加快,其中对PM 5以上的微粒影响较为明显;虽然海拔上升流体携带粉尘的能力减弱,导致掘进工作面沿程粉尘质量浓度下降,但粉尘沉积量会增多,存在二次飞扬的风险。在掘进工作面安装压入式“附壁控尘风筒”后,会在掘进工作面形成顺时针旋转涡流风幕,可将产生的粉尘有效的控制在掘进工作面前段,而另一侧的“除尘风机”会将掘进工作面聚集的粉尘及时排出。当附壁风筒径轴风量比m≥0.7、压抽比n<1时,在“射流、汇流以及旋转风幕”的作用下,能使距掘进工作面20 m之后的区域粉尘质量浓度降低70%以上,有效的降低了高原矿井掘进过程中粉尘对人员和机械设备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污染 截割粉尘 掘进工作面 高原矿井 粒径分布 附壁风筒 径轴风量比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粉尘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6
14
作者 庞杰文 谢建林 +2 位作者 李川田 郝永江 菅洁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8-83,共6页
为了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采煤工作面布置测点进行粉尘质量浓度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并分析其浓度及特征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煤和移架作为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移架的产粉尘质量浓度更大,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更高;工... 为了掌握大采高综采工作面的粉尘分布特征,在采煤工作面布置测点进行粉尘质量浓度和粉尘分散度测定,并分析其浓度及特征粒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采煤和移架作为工作面的主要尘源,移架的产粉尘质量浓度更大,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更高;工作面大于10μm的粉尘分散度最大,在粉尘中占主要比例。小于10μm的粉尘分散度为16.32%~41.16%;从采煤机到工作面进风口,粉尘中位粒径依次减小,呼吸性粉尘所占比例依次增加,主要粒径的分布范围更加集中,索太尔平均粒径依次减小,比表面积依次增加;采煤工作面工作人员的接触粉尘以粒径小于10μm的粉尘为主,所占比例为61.36%,中位粒径为7.68μm,主要粉尘粒径分布范围为1.74~20.39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综采工作面 粉尘质量浓度 分散度 特征粒径 降尘
下载PDF
煤粉粒径对粉尘爆炸影响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5
作者 何琰儒 朱顺兵 +3 位作者 李明鑫 吴倩倩 曹元 周征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8,共6页
为分析煤粉粉尘的爆炸特性,利用20 L爆炸球测试装置与Fluent软件,试验研究煤粉粒径、质量浓度对煤粉云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环境温度为293~303 K时,点火能量为10 k J,粒径为26,73和115μm等3种粉尘云的最大爆... 为分析煤粉粉尘的爆炸特性,利用20 L爆炸球测试装置与Fluent软件,试验研究煤粉粒径、质量浓度对煤粉云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试验环境温度为293~303 K时,点火能量为10 k J,粒径为26,73和115μm等3种粉尘云的最大爆炸压力均随着粉尘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升后降,在350 g/m3处达到最大值。同一粉尘质量浓度下,最大爆炸压力、爆炸指数均随着粒径的减小而增大。在60~120 ms时间内,粒径为26μm、质量浓度为350 g/m3的粉尘颗粒在球体内能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60 ms左右扩散达到相对均匀状态。爆炸后,燃烧最高温度为2 060 K,未燃区温度由300 K上升至375 K。粒径为26μm的煤粉尘云爆炸危险性等级为Ⅱ级,粒径为73和115μm的煤粉尘云爆炸危险性等级为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粒径 爆炸压力 点火延迟 数值计算 湍流
下载PDF
芜湖市区春季地表灰尘中汞和砷的空间及粒径分布规律 被引量:24
16
作者 方凤满 张志明 +1 位作者 陈文娟 杨丁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871-1877,共7页
以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于2008年春季对其地表灰尘中汞和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粒径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汞、砷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1.477mg·kg-1、3.... 以芜湖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研究区域,于2008年春季对其地表灰尘中汞和砷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在粒径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芜湖市区地表灰尘中汞、砷含量范围分别为0.011~1.477mg·kg-1、3.533~169.368mg·kg-1,平均值分别为0.230、15.371mg·kg-1,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1.9和1.5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灰尘中汞含量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较高,而砷则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出现高值区;;汞属于空间中相关,说明其变异主要受随机或人为因素的影响;;砷属于空间强相关,说明其变异主要受土壤母质、土地利用方式等因素影响;;研究区地表灰尘汞和砷含量大体上呈随粒径减小而增加的趋势;;不同粒径上汞和砷含量的富集比例随粒径减小呈增加的趋势,汞和砷在>200目粒径上的平均富集比例分别为63.5%和55.8%,说明汞更容易富集在细小颗粒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灰尘 克里格插值 空间分布 粒径分布
原文传递
城市植物叶面尘粒径和几种重金属(Cu、Zn、Cr、Cd、Pb、Ni)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24
17
作者 王会霞 石辉 +3 位作者 李秧秧 张雅静 杜红霞 杜衡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0-174,共5页
为研究城市植物叶面尘粒径及重金属元素(Cu、Zn、Cr、Cd、Pb、Ni)的分布规律和污染特征,以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面尘为研究对象,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原子... 为研究城市植物叶面尘粒径及重金属元素(Cu、Zn、Cr、Cd、Pb、Ni)的分布规律和污染特征,以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大叶女贞(Ligus-trum lucidum)和小叶女贞(Ligustrum quihoui)叶面尘为研究对象,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叶面尘重金属质量比,并探讨了叶面尘重金属的可能来源。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和小叶女贞叶面尘粒径小于50μm。前者叶面尘粒径累积曲线呈双峰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峰值从大到小为相对清洁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交通枢纽区、商业区;后者呈单峰分布,平均粒径和粒径峰值由大到小为工业区、居住文教区、交通枢纽区、商业区和相对清洁区。不同功能区叶面尘中Cu、Zn、Cr、Cd、Pb、Ni有明显的富集,其质量比分别为(325.5±72.6)mg/kg、(3 965.6±1 112.9)mg/kg、(349.2±149.3)mg/kg、(35.3±6.8)mg/kg、(1 182.0±355.1)mg/kg、(324.1±129.5)mg/kg,为陕西省土壤背景值的7.9~20.8、29.7~77.9、2.6~11.1、262.8~489.4、26.4~71.8和6.9~18.9倍。不同功能区2物种叶面尘各重金属质量比差异显著(p<0.001),物种间差异不显著(p>0.05)。叶面尘中Zn、Pb、Ni、Cr的质量比以工业区最高,Cu、Cd以交通枢纽区最高,其次为商业区,居住文教区和相对清洁区负荷最低。研究认为,叶面降尘中的重金属可能来自外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 不同功能区 叶面降尘 重金属 粒径 污染源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室内外灰尘中重金属的粒径和季节变异特征及人体暴露评估 被引量:22
18
作者 曹治国 余刚 +6 位作者 吕香英 王梦蕾 李琦路 冯精兰 闫广轩 余浩 孙剑辉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2-1278,共7页
于2012年采集了4类分别来自于北京市办公室、宾馆、大学生宿舍和道路的灰尘样品,探究Cu、Zn、Cr、Pb、Cd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在灰尘中的粒径分布规律.不同重金属在灰尘中的粒径分布规律呈现出不同特征,道路灰尘中重金属元素更易于在细... 于2012年采集了4类分别来自于北京市办公室、宾馆、大学生宿舍和道路的灰尘样品,探究Cu、Zn、Cr、Pb、Cd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在灰尘中的粒径分布规律.不同重金属在灰尘中的粒径分布规律呈现出不同特征,道路灰尘中重金属元素更易于在细颗粒物上富集.分别于2012年3-8月和2012年3-12月对北京市一座办公楼内的2间办公室进行了每周1次和每2周1次的灰尘样品采集,发现Cu、Zn、Cr、Pb、Cd和Ni等6种重金属元素在灰尘中的含量随季节变化总体保持稳定,但Cr和Pb含量的波动性较其它4种重金属显著.地积累指数法显示,Zn、Cu和Pb在所测灰尘样品中污染程度较高,且Zn在办公室和宾馆灰尘中达到了中度污染水平.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结果显示,6种重金属在4类灰尘中的非致癌健康风险值都远小于1,即风险可以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尘 重金属 粒径 季节 风险
原文传递
基于外环状电荷感应原理的粉尘浓度测量 被引量:21
19
作者 赵恩彪 隋金君 +2 位作者 王自亮 李智 颜鸽来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16,24,共3页
介绍一种粉尘浓度测量的新方法——电荷感应法。基于外环状电荷感应测量原理,设计了试验测量装置,建立了试验平台,对粉尘浓度与感应电流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尘浓度与其产生的感应电流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Im|=4.15... 介绍一种粉尘浓度测量的新方法——电荷感应法。基于外环状电荷感应测量原理,设计了试验测量装置,建立了试验平台,对粉尘浓度与感应电流的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粉尘浓度与其产生的感应电流呈线性关系,关系式为|Im|=4.15×10-4u0.93C;风速、粉尘粒径对电荷法测量粉尘浓度有影响,风速越大、粒径越小,产生的感应电流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感应 粉尘浓度 感应电流 风速 粒径
下载PDF
大叶女贞叶面结构对滞留颗粒物粒径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王会霞 石辉 +2 位作者 张雅静 段骏 王彦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8-262,共5页
为分析叶面微结构对滞留颗粒物粒径的影响,以分布较广的常绿植物——大叶女贞为研究对象,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湿法)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叶面微结构;并用图像处理软件(图像法)分析叶面颗粒物的粒... 为分析叶面微结构对滞留颗粒物粒径的影响,以分布较广的常绿植物——大叶女贞为研究对象,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湿法)测定叶面尘的粒径分布,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叶面微结构;并用图像处理软件(图像法)分析叶面颗粒物的粒径特征,探讨不同测定方法对叶面颗粒物粒径分布的可能影响。结果表明,大叶女贞叶面滞留颗粒物粒径呈双峰分布,湿法测定的颗粒物粒径范围为0.4-52.6μm,粒径峰值为18.9μm、36.2μm,粒径均值为8.8μm;图像法测定的颗粒物粒径范围为0.4-27.8μm,粒径峰值为17.5μm、27.8μm,粒径均值为7.2μm。叶表面分布有大量的突起和凹陷,凹陷直径介于0.6-30μm,直径小于2.5μm和10μm的凹陷约占到总量的50%和80%。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主要滞留在叶表的凹陷结构中,有少量粒径大于10μm的颗粒物滞留在突起之上。PM2.5和PM10的体积分数仅占滞尘总量的17.9%和50.4%(湿法)、16.8%和45.9%(图像法),但数量多于大粒径颗粒物,这与小粒径的颗粒在个数上占优势、但大粒径的颗粒则对叶面滞留颗粒物的质量(或体积)贡献较大有关。叶背面颗粒物附着密度较正面小,PM2.5等颗粒物多分布在气孔周围,有少量颗粒物沉积在气孔上,从而堵塞气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生态学 叶面降尘 粒径 叶面微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