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昏时段颜色对驾驶人空间判识距离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都厚 刘浩学 赵炜华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5,共5页
随机选取了32名驾驶人,在黄昏时段获得了驾驶人对红色与绿色障碍物的判识距离,分析了环境照度对判识距离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不同深度距离下环境照度与判识距离的数学模型,定量比较了红色与绿色障碍物判识距离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 随机选取了32名驾驶人,在黄昏时段获得了驾驶人对红色与绿色障碍物的判识距离,分析了环境照度对判识距离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不同深度距离下环境照度与判识距离的数学模型,定量比较了红色与绿色障碍物判识距离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外界环境照度的下降,判识距离逐渐增大;绿色与红色障碍物相比,距离判识差异显著,绿色障碍物判识距离大于红色障碍物判识距离;判识距离与照度的对数可用一元三次函数拟合,拟合度大于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交通安全 黄昏 驾驶人 环境照度 判识距离 判识差异
下载PDF
The dawn−dusk asymmetry in 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during geomagnetic storms at high latitude
2
作者 GuanChun Wei JianYong Lu +2 位作者 Fen Tang JingYuan Li Meng Sun 《Earth and Planetary Physics》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356-367,共12页
Utilizing observations by the 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Broadband Emission Radiometry(SABER)instrument,w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the dawn-dusk asymmetry in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within the high-latitude mes... Utilizing observations by the 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Broadband Emission Radiometry(SABER)instrument,we quantitatively assessed the dawn-dusk asymmetry in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within the high-latitude 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MLT)during the main phase of geomagnetic storms in this study.An analysis of five geomagnetic superstorm events indicated that during the main phase,negative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were more prevalent on the dawn side than on the dusk side in the high-latitude MLT region.Results of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54 geomagnetic storm events also revealed a notable disparity in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between the dawn and dusk sides.At high latitudes,38.2%of the observational points on the dawn side exhibited negative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less than−5 K),whereas on the dusk side,this percentage was only 29.5%.In contrast,at mid-latitudes,these proportions were 34.1%and 36.5%,respectively,showing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We also conducted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disturbances at different altitudes,which revealed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warming disturbances with altitude.Conversely,the proportion of cooling disturbances initially rose with altitude,reaching a peak around 105 km,and subsequently decreased.These temperature disturbance differences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day-night asymmetry in vertical wind disturbances during storm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WN dusk asymmetry SABER(Sounding of the Atmosphere using Broadband Emission Radiometry) geomagnetic storms mesosphere and lower thermosphere
下载PDF
The Effect of Sun Elevation on the Twilight Stages in Malaysia
3
作者 Yasser Abdel-Fattah Abdel-Hadi Amir Hussein Has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22年第1期7-29,共23页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determining the altitude of the sun under the horizon to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true and pseudo dawn and dusk. In 2007 and 2008, the Sky Quality Meter (SQM) was used in four regi... This study is concerned with determining the altitude of the sun under the horizon to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 of the true and pseudo dawn and dusk. In 2007 and 2008, the Sky Quality Meter (SQM) was used in four regions in Malaysia to measure the brightness at night, pseudo dawn, true dawn, true dusk and pseudo dusk. The measurements were taken when the device was directed to the position of sunrise and sunset at the horizontal angle of the sunrise or sunset and at five degrees above the horizon during the entire monitoring period. The altitude of the sun for the true dusk was found to be -14.38&deg;± 0.91&deg;and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pseudo dusk was found to be -14.86&deg;± 0.91&deg;and the end of the pseudo dusk is -17.8&deg;± 0.7&deg;, while for the beginning of the true dawn it was found to be -14.19&deg;± 0.52&deg;(for high confidence -14.71&deg;) and for the pseudo dawn was found to be -18.62&deg;± 0.82&deg;. The light magnitude of the full night after the pseudo dusk was found to be 20.77 ± 0.93 mag./arcsec<sup>2</sup>, while it was found to be 22.17 ± 0.1 mag./arcsec<sup>2</sup> before the pseudo da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LIGHT Light Magnitude Altitude of the Sun Beginning of the True dusk Beginning of the True Dawn Pseudo dusk Pseudo Dawn Full Night SQM
下载PDF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解“婚”说“昏” 被引量:1
4
作者 唐启翠 《安康师专学报》 2001年第4期40-43,共4页
自汉以来 ,亲迎之礼何以“昏以为期”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四种观点 ,它们都力图证明“昏以为期”在婚礼定制中的合理性 ,且都有自己立论的依据 ,但细研之 ,每种解释都不免有某种个案性和臆测性。本文作者注意到亲迎时间在文献记载中比... 自汉以来 ,亲迎之礼何以“昏以为期”众说纷纭。大致说来有四种观点 ,它们都力图证明“昏以为期”在婚礼定制中的合理性 ,且都有自己立论的依据 ,但细研之 ,每种解释都不免有某种个案性和臆测性。本文作者注意到亲迎时间在文献记载中比较模糊 ,而在婚俗调查资料中则有较大的分歧。因而进一步分析爱情诗词中黄昏意象后 ,认为不管黄昏具有怎样的原型意义 ,幽期密约的情人选择的也许只是“日入群动静”这一时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 "昏" 时空意义 婚姻 习俗
下载PDF
西周金文人名用字补释二则
5
作者 王强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5-49,共5页
本文讨论了西周金文中的几个人名用字。义叔簋之,过去著录及文字编的释读皆欠妥当,其字可拆分为左右两部分,左旁从詹鄞鑫先生意见应是捪的表意初文,右旁为夕,整个字应该分析为从夕捪声,极有可能是为晨昏之昏所造的专字。保利艺术博物馆... 本文讨论了西周金文中的几个人名用字。义叔簋之,过去著录及文字编的释读皆欠妥当,其字可拆分为左右两部分,左旁从詹鄞鑫先生意见应是捪的表意初文,右旁为夕,整个字应该分析为从夕捪声,极有可能是为晨昏之昏所造的专字。保利艺术博物馆所藏两西周铜盨的器主之字写作,各种著录及文字编多误析为两字,本文首先肯定了其为一字应释作敢的意见,进而分析其形体下部为"弁",是在甲骨文敢字基础上所作的变形音化。最后讨论了盖铭多出的■字,认为是器主伯敢之名,从名字相因角度怀疑可读作击杀的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金文 人名
原文传递
空间距离判识误差研究
6
作者 李都厚 刘浩学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5,共5页
为研究黄昏时段环境照度下降对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的影响,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试验选用32名驾驶员,在实际道路环境的不同照度中,判识不同深度距离红色障碍物的空间"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对判识特征值和环境照... 为研究黄昏时段环境照度下降对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的影响,进行了实际道路试验。试验选用32名驾驶员,在实际道路环境的不同照度中,判识不同深度距离红色障碍物的空间"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对判识特征值和环境照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障碍物判识距离随照度变化的数学模型,定量比较黄昏与白天的距离判识值差异及相关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外界环境照度的下降,驾驶员距离判识值逐渐增大,判识距离与照度的对数符合一元三次函数拟和,其拟和度大于0.9;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的主观判识均大于白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昏 交通安全 环境照度 判识距离 判识差异
下载PDF
黄昏时段驾驶员对红绿色障碍物空间距离判识差异
7
作者 刘浩学 晏远春 +2 位作者 曾诚 赵炜华 赵建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72-176,共5页
为研究黄昏时段不同颜色引起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差异的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黄昏环境照度变化的实际道路中,对不同深度距离下红、绿色障碍物的空间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进行判识。比较人在三维空间中对红、绿色障碍物距离判识结果,... 为研究黄昏时段不同颜色引起驾驶员空间距离判识差异的变化规律,选用32名驾驶员,在黄昏环境照度变化的实际道路中,对不同深度距离下红、绿色障碍物的空间绝对距离和相对距离进行判识。比较人在三维空间中对红、绿色障碍物距离判识结果,获得判识距离差异特征值。对所获得的试验结果,运用BP神经网络模拟距离判识差异随照度和深度距离不同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三维空间,红、绿色障碍物黄昏时段距离判识差异显著,绿色障碍物判识距离大于红色,BP网络可以很好地拟合距离判识差异变化规律;随着外界环境照度的下降,红、绿颜色引起的距离判识值差异均增大,其中绝对距离差异增加明显;随着空间深度方向距离增加,判识差异也增大,其中相对距离判识差异增加量较绝对距离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安全工程 黄昏 驾驶员 环境照度 距离判识差异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利用黄昏时段,提高幼儿交往主动性的行动研究
8
作者 龙红芝 左莉 姜漫 《河西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87-89,共3页
从幼儿长远的发展来看,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交往主动性相对较差是我们这个日托、寄宿混合幼儿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在黄昏时段幼儿的情绪波动最大,在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从幼儿长远的发展来看,交往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也是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之一。幼儿交往主动性相对较差是我们这个日托、寄宿混合幼儿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而在黄昏时段幼儿的情绪波动最大,在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改善黄昏时段幼儿园的活动和环境,来改善幼儿的在园情绪和交往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主动性。研究结果显示:幼儿在与客人、教师、同伴等不同群体交往方面的主动性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在矛盾冲突的主动解决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昏时段 交往主动性 情绪 幼儿
下载PDF
《荀子·劝学》注商二则
9
作者 邬文清 徐秀芝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108-109,共2页
本文对《荀子·劝学》的“鼠石鼠五技而穷”和“尸鸠在桑,其子七兮”的古代传注的今人译注做了商榷。
关键词 《荀子·劝学》 "Shi鼠" "五技" "穷" "尸鸠" "旦" "下" "暮" "上" 注释
下载PDF
论李商隐诗歌中的黄昏意象
10
作者 马明洁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60-63,共4页
李商隐诗歌中的黄昏意象包含多种主题及文化意义,展示出了黄昏意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以及黄昏与人世感悟、理性思考之间的联系。李商隐将其思想中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投射在了这些黄昏意象之上,同时,李商隐诗歌中意象密度的安排,也体... 李商隐诗歌中的黄昏意象包含多种主题及文化意义,展示出了黄昏意象与作者情感之间的联系,以及黄昏与人世感悟、理性思考之间的联系。李商隐将其思想中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投射在了这些黄昏意象之上,同时,李商隐诗歌中意象密度的安排,也体现出了他个人的诗学追求与精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商隐 黄昏 意象密度
下载PDF
Dusk in the Maple Forest Worries and Hopes Of Being
11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2001年第5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MAPLE dusk in the Maple Forest Worries and Hopes Of Being
下载PDF
思辩“黑浪潮”新古典派音乐
12
作者 夏天然 张宪平 《北方音乐》 2010年第10期12-14,共3页
Darkwave音乐流派众多,"新古典派"最为独特,它创作成熟又不断推陈出新,成果分量颇重。思辩"黑浪潮"新古典音乐的产生和特点,深层解读其代表作品,可以发现,"黑浪潮"新古典音乐独树一帜,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 思辩 黑浪潮 新古典派 《STOA》 《Not A SECOND Time》 dusk And VOID Became Alive》
下载PDF
在轨航天器地气光环境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原育凯 陈宏宇 吴会英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为得出定量化的遥感观测地气光环境数据,建立了简化的航天器地气光分布计算模型,首先将航天器及其各类运行轨道归纳到统一的照明模式中,地气光的分布主要考察航天器轨道面与地球晨昏面的夹角,然后考察航天器在每轨中的具体相位,以建立... 为得出定量化的遥感观测地气光环境数据,建立了简化的航天器地气光分布计算模型,首先将航天器及其各类运行轨道归纳到统一的照明模式中,地气光的分布主要考察航天器轨道面与地球晨昏面的夹角,然后考察航天器在每轨中的具体相位,以建立照度的几何传递关系;随后考察太阳辐照经地表后,最终到达航天器遥感观测载荷的光照度.计算结果能反映地气光在载荷观测方向2π半球视场内的分布情况,根据分布随空间变化的具体量级,对不同的离轴角进行照度积分,可转化为对观测仪器的地气光抑制能力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大气 遥感观测 晨昏面
下载PDF
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隐含的两个问题--关于教育成长主题和典型化 被引量:11
14
作者 陈思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9-60,共12页
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读到许多从单篇散文里很难读出来的新元素。其贯穿始终的教育成长主题、童年记忆为核心的散文连缀形式以及典型化的创作手法所带来的细节虚构,都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艺术作品。它不... 作为整本书的《朝花夕拾》,可以让我们读到许多从单篇散文里很难读出来的新元素。其贯穿始终的教育成长主题、童年记忆为核心的散文连缀形式以及典型化的创作手法所带来的细节虚构,都成就了一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艺术作品。它不是一部仅供研究者研究参考的文献资料汇编,也不是一部散漫随意的回忆性散文结集,《朝花夕拾》在原创艺术上有着不容忽视的独立完整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朝花夕拾》 “整本书”阅读 教育成长主题 细节虚构 艺术真实 典型化手法
下载PDF
防霾口罩呼吸阻力的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秋新 童亮 +3 位作者 陈芬 蔡美元 向金童 吴炯 《工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1-95,共5页
通过对8种常用类型防霾口罩的实验测试,采用回归曲线分析方法得出了防霾口罩呼吸阻力随使用时间的变化函数形式,同时也通过实验数据统计给出了各种类型口罩的建议使用时长,建议N90和N95无纺布防霾口罩在空气轻度污染下使用时长不超过11~... 通过对8种常用类型防霾口罩的实验测试,采用回归曲线分析方法得出了防霾口罩呼吸阻力随使用时间的变化函数形式,同时也通过实验数据统计给出了各种类型口罩的建议使用时长,建议N90和N95无纺布防霾口罩在空气轻度污染下使用时长不超过11~12 h,中度污染下不超过8~10 h;而棉布为面料的N95口罩在轻度污染下使用时长不超过7 h,中度污染下不超过6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霾口罩 呼吸阻力 使用时长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以稻壳灰为原料生产高模数水玻璃及活性炭的一种新工艺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福龙 刘宏 +4 位作者 陈鹏刚 刘景茂 陈耐生 张锡礼 腾爱君 《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本文提出了由稻壳灰制高模数的水玻璃和活性炭的新工艺。采用碱浸、调整循环方法制取了高模数的水玻璃(也可制备各种低模数水玻璃)和吸附性能良好的活性炭。
关键词 稻壳灰 活性炭 硅酸钠
下载PDF
振打技术在除尘设备中的应用和发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康元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1997年第2期8-14,共7页
首先综述了瞬时振打与冲击振动技术在高效除尘设备——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中的应用。其次扼要地阐明了电除尘器捕尘极板振打清灰的机理、特征和难点;介绍了振打清灰效果的评定标准以及振打清灰故障检测与分析方法;说明了振打清灰技... 首先综述了瞬时振打与冲击振动技术在高效除尘设备——电除尘器与布袋除尘器中的应用。其次扼要地阐明了电除尘器捕尘极板振打清灰的机理、特征和难点;介绍了振打清灰效果的评定标准以及振打清灰故障检测与分析方法;说明了振打清灰技术在我国的发展与目前国际上二个主要的振打清灰型式——侧向挠臂锤振打清灰与顶部振打清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除尘器 布袋除尘器 振打清灰 冲击振动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的暮愁主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瞿明刚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7,共7页
“暮愁”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主题是指人们在日入的酉时与黄昏的戌时至人定的亥时之前这一时段的时间悲情体验。中国文学暮愁主题形成的心理背景是人类原始心理中的日神崇拜。中国文人日暮愁情形成的原因是日暮当归、黄昏闲暇、暮色迷茫... “暮愁”作为中国文学的一个主题是指人们在日入的酉时与黄昏的戌时至人定的亥时之前这一时段的时间悲情体验。中国文学暮愁主题形成的心理背景是人类原始心理中的日神崇拜。中国文人日暮愁情形成的原因是日暮当归、黄昏闲暇、暮色迷茫与日暮的文化象征。暮愁的触媒主要有光色系列的古道斜阳、日暮远帆、日暮落红、斜阳芳草等意象以及音响系列的夕阳疏钟、日昏胡笳、落日鸣蝉与暮天孤雁等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暮愁 主题 文化背景 心理背景 中国 文学 时间敏感点 天象 人事 触煤 光色 音响
下载PDF
穿越黄昏的精神行吟——中国古典诗歌的黄昏意象论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唐瑛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3-166,共4页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然意象中,黄昏意象颇为突出。作为一个自然时令,黄昏所代表的生命意蕴,在诗人眼中,特具社会人生的隐喻。本文认为,黄昏意象起源于对温馨、圆满的渴望,发展于诗人们找不到人生的归依,类化于诗人之普遍不得意。从该意... 在中国古典诗歌的自然意象中,黄昏意象颇为突出。作为一个自然时令,黄昏所代表的生命意蕴,在诗人眼中,特具社会人生的隐喻。本文认为,黄昏意象起源于对温馨、圆满的渴望,发展于诗人们找不到人生的归依,类化于诗人之普遍不得意。从该意象在古典诗歌中的形成,我们可管窥出自然意象在古诗中嬗变的清晰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典诗歌 黄昏意象 起源 发展 类化
下载PDF
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建略 曾凡鹏 +1 位作者 黄石标 陈冬莲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6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液体复苏,维持有效血容量;低潮气量通气,6m L/kg;氢化可的松,20~40mg/d,肌注;... [目的]观察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8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液体复苏,维持有效血容量;低潮气量通气,6m L/kg;氢化可的松,20~40mg/d,肌注;根据细菌培养结果给予抗生素,达到血液透析指征高通量血液透析,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38例三黄泻心汤(黄连6g,黄芩12g,大黄6g,甘草生12g,肉桂3g,乳香制、没药制各l0g,白及9g,大枣10g),150m L/次,2次/d,口服或鼻饲(昏迷或吞咽困难);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8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尿肾损伤分子-1、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IL-18、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8d),判定疗效。[结果]A-PACHEⅡ评分、NGAL、Kim-1、Cys C、IL-18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三黄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三焦热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急性肾损伤 神昏 三焦热盛 三黄泻心汤 液体复苏 氢化可的松 血液透析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含量 尿肾损伤分子-1 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IL-18 中药复方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