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1
1
作者 申红芳 肖洪安 +2 位作者 郑循刚 廖西元 陈金发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7,共5页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投入与农业总产值在整个研究期间内(1986—2003年)是不协整的;而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把研究期间分为1985—1995和1996—2003年两个阶段,在各分阶段上两者是协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双向因果... 协整检验的结果表明,农业科研投入与农业总产值在整个研究期间内(1986—2003年)是不协整的;而通过引入虚拟变量,把研究期间分为1985—1995和1996—2003年两个阶段,在各分阶段上两者是协整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两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农业科技投入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但农业总产值的增加并没有明显地促进农业科研投入的增加,反映出我国农业科研投入机制还存在深层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投入 单整检验 协整检验 虚拟变量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下载PDF
基于林层哑变量的湖南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飞虎 屠维亚 +5 位作者 朱光玉 王忠诚 胡松 卢侃 陈昊泓 赵书阁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 【目的】基于栎类天然次生林林层分异现象,分析林层效应对林分断面积生长的影响,以林层效应为哑变量建立栎类天然次生林断面积生长模型,为更有效地经营管理湖南栎类天然林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基于湖南省内设置的栎类固定样地51块,以调查的样地数据,从6个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备选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通过国际林联(IUFRO)的优势高划分、全树高聚类与光竞争高度法划分林层后,以最优模型分别对全林分及主林层、次林层断面积进行拟合,选出最优林层划分方法;根据林层划分结果,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的林层断面积生长模型。【结果】3种林层划分方法的划分结果均能满足国标(GBT 26424—2010)的要求;断面积生长模型的最优形式为Schumacher形式的模型,林分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25 5,各林层断面积模型的确定系数(R^2)均在0.95以上,栎类林最优林层划分方法为国际林联(IUFRO)法,根据其划分结果构建的断面积生长模型的确定系数(R^2)为0.972 1,采用林层效应作为哑变量构建断面积模型有效提升了模型精度,与不分层的全林分断面积模型相比,确定系数(R^2)提高了4.94%,平均绝对误差(MAE)降低了10.23%,总相对误差(TRE)降低了1.19%。【结论】构建含林层效应哑变量模型解决了林层效应对断面积生长预估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建模工作量,提高了模型的精度与适用性,对栎类林的林分生长收获与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层划分 断面积生长模型 哑变量 栎类
下载PDF
基于种源和气候效应的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盖军鹏 陈东升 +1 位作者 贾炜玮 王政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60,共10页
【目的】研究遗传效应和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树高生长的影响,为开展精准立地质量评价和制定合理的经营方案提供支持。【方法】基于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5~18年生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数据,以Logistic作为基本理论生... 【目的】研究遗传效应和气候变化对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树高生长的影响,为开展精准立地质量评价和制定合理的经营方案提供支持。【方法】基于湖北省建始县长岭岗林场5~18年生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数据,以Logistic作为基本理论生长模型,将体现遗传效应的种源变量和气候变量引入,以重复作为随机效应的随机参数,构建基于遗传和气候效应的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模型,并分析遗传效应和气候变化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温度和降水是影响该地区树高生长的主要气候因子,引入种源哑变量和气候变量后,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于基础模型;以重复作为随机效应构建的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拟合效果(R^(2)_(adj)=0.8203)优于考虑遗传和气候因素的生长模型(R^(2)_(adj)=0.8062)及Logistic基础模型((R^(2)_(adj)=0.7989);不同种源树高生长均符合“慢—快—慢”的生长规律,但达到速生点的时间t0不同,各时间节点上不同种源树高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遗传和气候效应对日本落叶松树高生长存在一定的影响,构建基于遗传和气候效应的混合模型,能有效提高模型的拟合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源 气候变化 树高生长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哑变量 日本落叶松
原文传递
帽儿山不同种源人工红松的生长差异性
4
作者 范迎新 贾炜玮 +2 位作者 李凤日 李丹丹 张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5-1743,共9页
为分析红松树高的生长规律,筛选生长优良种源,本研究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种源234株人工红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对种源进行分组,结合Gompertz、Korf、Richards、Logistic、Schumacher基础模型构建树高生长方程,对比选出最优基... 为分析红松树高的生长规律,筛选生长优良种源,本研究利用帽儿山实验林场的26个种源234株人工红松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差异对种源进行分组,结合Gompertz、Korf、Richards、Logistic、Schumacher基础模型构建树高生长方程,对比选出最优基础模型,将种源分组作为哑变量引入基础模型,根据确定系数(R^(2))、均方根误差(RMSE)、赤池信息准则(AIC)、模型预估精度(F_(P))对模型进行综合评价,构建基于帽儿山林场红松生长的最优树高生长方程。结果表明:26个种源的生长性状值在区组间具有显著差异,而在种源间树高和胸径表现为差异显著。综合考虑不同生长性状指标所划分的4组种源生长量分别为A组(五营、鹤北、临江、东方红、桦南、露水河、方正)>B组(爱辉三站、凉水、铁力、清河)>C组(乌伊岭、沾河、亮子河、白河、柴河、草河口、八家子)>D组(桶子沟、大石头、汪清、和龙、延寿、大海林、小北湖、穆棱)。4组的最优基础树高生长模型为Gompertz模型,引入哑变量后模型的拟合精度(R^(2)=0.9353)高于基础模型(R^(2)=0.9303),模型预测精度也有一定的提升。各组种源树高生长曲线均符合“S”形变化规律,但各组存在明显差异,以A组种源表现最好。不同种源的红松生长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差异,含种源分组哑变量的人工红松树高生长模型能有效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反映不同种源红松的树高生长差异,可以为红松人工林的选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松 种源 生长差异 种源分组 哑变量
原文传递
闽中毛竹立地质量评价及分级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天磊 范少辉 +2 位作者 刘广路 申景昕 吴昌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8-57,共10页
【目的】毛竹立地质量评价是揭示毛竹生长与其立地因子间的关系的重要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是科学培育毛竹林的基础。【方法】对福建省永安市毛竹林的胸径、竹高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分析,采用引入哑变量分级的方法,建立了毛竹的竹高-胸径曲线... 【目的】毛竹立地质量评价是揭示毛竹生长与其立地因子间的关系的重要方法,对其进行研究是科学培育毛竹林的基础。【方法】对福建省永安市毛竹林的胸径、竹高进行了大样本调查分析,采用引入哑变量分级的方法,建立了毛竹的竹高-胸径曲线模型;探讨了毛竹胸径与其立地的气候因子、地形地貌因子及土壤因子间的关系,构建了回归模型。【结果】1、拟合毛竹竹高-胸径曲线的最优模型为逻辑斯蒂模型,引入哑变量分级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精度。引入哑变量分级的方法与未分级的方法相比,分级后模型的决定系数由0.548提高到0.901。依据模型实验区毛竹林可以分为5个立地等级。2、主成分分析表明,实验区影响毛竹生长的最重要气候因子为1月均温和出笋期降水量。3、对福建省毛竹胸径起影响的地形地貌因子重要性排序为:土层厚度>坡位。可以用线性模型拟合胸径-地形地貌因子线性模型:D=0.119×(Pos)+0.803×(Thc)+8.136(R2=0.554)。4、在土壤因子中,重要性排序为:全氮>有机质>碱解氮。【结论】采用引入哑变量分级的方法可显著提高毛竹立地质量评价的精度,1月均温、出笋期降水、土层厚度、坡位、坡度、全氮、有机质、碱解氮是与毛竹生长相关的主要气候和立地因子。研究结果为毛竹立地质量评价及生产潜力预估模型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竹高-胸径模型 哑变量 立地因子
下载PDF
回归分析在殷墟墓葬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米同乐 戴书田 《数理统计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9,共3页
数理统计方法,在我国考古学中的应用,目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本文试用回归方法,建立殷墟墓葬分期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确定出墓葬分期的预测区间。
关键词 墓葬分期 多元线性回归 殷墟墓葬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