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瘟抗体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袁明龙 杨永纪 +2 位作者 诸奎龙 吴骏良 施明军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0-143,共4页
将鸭瘟粗提病毒经SephadexG2 0 0柱层析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 ,以健康鸭IgG提纯后免疫羊 ,制备羊抗鸭IgG ,并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建立了检测鸭瘟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经对不同血清样品的检测 ,表明... 将鸭瘟粗提病毒经SephadexG2 0 0柱层析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 ,以健康鸭IgG提纯后免疫羊 ,制备羊抗鸭IgG ,并用过碘酸钠法进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 ,建立了检测鸭瘟病毒抗体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经对不同血清样品的检测 ,表明此方法特异性高 ,重复性好 ,操作简便 ,适于大批鸭群抗体水平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为合理免疫和科学预防提供了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ELISA 抗体检测 诊断
下载PDF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鸭瘟抗体的研究和应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2 位作者 廖德惠 陈孝跃 钟妮娜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79-381,共3页
应用提纯的鸭瘟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用于检测鸭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高(与鸭病毒性肝炎等13种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100%但其敏感性... 应用提纯的鸭瘟病毒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用于检测鸭瘟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试验结果表明,该法特异性高(与鸭病毒性肝炎等13种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与血清中和试验的符合率为100%但其敏感性比血清中和试验至少要高1000倍,且重复性好,结果可靠,用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大约经6小时即可获得结果,是一种适合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进出口鸭对鸭瘟的检疫和对鸭群进行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的敏感、快速、准确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且简便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 ELISA 检测 鸭瘟 抗体
下载PDF
一种新型鸭瘟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 被引量:10
3
作者 刁有祥 吕桂霞 +3 位作者 郑福英 杨杰华 陈庆普 刘悦竹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6-139,共4页
从2000年起.山东省的潍坊、临朐、昌乐、昌邑、沂源等饲养肉鸭集中的地区发生一种同鸭瘟症状、剖检变化相似的疾病.但该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发病率较低。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鸭脏器中获得1株病毒,病毒粒子直径80~2... 从2000年起.山东省的潍坊、临朐、昌乐、昌邑、沂源等饲养肉鸭集中的地区发生一种同鸭瘟症状、剖检变化相似的疾病.但该病主要侵害1月龄以下的雏鸭.成年鸭发病率较低。从自然感染该病典型病死鸭脏器中获得1株病毒,病毒粒子直径80~200nm,呈圆形.有囊膜。进一步试验鉴定,该病毒核酸类型为DNA,ELD50为10^-3.46/0.2mL,对樱桃谷鸭胚、番鸭胚、麻鸭胚及SPF鸡胚的致死率分别为100%、90%、20%和0%。该病毒对氯仿、乙醚、酸碱处理敏感,56℃ 30min能使病毒灭活,该病毒无血凝活性.不能凝集“O”型人、鸡、鸭、鹅、猪、小鼠、豚鼠、绵羊等的红细胞。血清学试验表明,该病毒与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雏番鸭细小病毒阳性血清、小鹅瘟阳性血清之间无中和作用,而能部分中和鸭瘟病毒阳性血清,表明该分离株与传统鸭瘟病毒呈部分相关性。初步确定该病毒为疱疹病毒属疱疹病毒科成员。鉴于该病用传统的鸭瘟疫苗不能预防.故现暂定名为“新型鸭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病原 新型鸭瘟病毒
下载PDF
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的研究 Ⅴ.规模化养鸭中对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免疫程序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2 位作者 陈孝跃 钟妮娜 赖为民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599-603,共5页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 本文报道了在规模化养鸭中应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防制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适用的免疫程序。试验采用了测定血清中相应抗体液度以及免疫鸭抵抗鸭瘟强毒攻击的能力和免疫鸭的下一代雏鸭抵抗鸭肝炎病毒强毒攻击的能力来进行判定。试验结果表明,种鸭鸭瘟鸭病毒性肝炎的免疫防制,使用鸭瘟鸭病毒性肝炎二联弱毒疫苗首次免疫的适宜时间为28-30日龄,二免时间为产蛋前即23-24周龄.这样在60周龄内可使种鸭不发生鸭瘟和下一代雏鸭不发生鸭病毒性肝炎。对于1-30日龄阶段的小鸭鸭瘟和鸭病毒性肝炎的防制主要是依靠母源抗体和环境的隔离、消毒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病毒性肝炎 免疫程序 鸭病 疫苗
下载PDF
雏鹅感染鸭瘟的诊断及防治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老七 牛桂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94-2294,2296,共2页
用患病雏鹅的肝、脾、肾作病料分离病毒,经致病性试验、被动免疫试验、中和试验证明了分离病毒为鸭瘟病毒;并用此病毒研制成油乳剂灭活苗,结果表明该油乳剂灭活苗对鹅的鸭瘟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关键词 鸭瘟 诊断 防治 油乳剂灭活苗
下载PDF
鸭瘟强毒与疫苗毒的囊膜糖蛋白序列比较 被引量:10
6
作者 姜甜甜 张大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7,共5页
2011年,2个免疫过鸭瘟疫苗的樱桃谷北京鸭种鸭群发生鸭瘟。为了解该病发生是否与鸭瘟病毒(Anatid herpes-virus 1,AnHV1)变异有关,从发病场采集4份病死鸭的肝脏样品,用PCR检测和病毒分离进行了鉴定,并经UL2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1株AnHV1... 2011年,2个免疫过鸭瘟疫苗的樱桃谷北京鸭种鸭群发生鸭瘟。为了解该病发生是否与鸭瘟病毒(Anatid herpes-virus 1,AnHV1)变异有关,从发病场采集4份病死鸭的肝脏样品,用PCR检测和病毒分离进行了鉴定,并经UL2测序和序列分析确定1株AnHV1分离株(W1)具有强毒株的分子特征。在此基础上,测定并比较了W1株和3株AnHV1弱毒疫苗的囊膜糖蛋白序列。结果显示,分离株W1株与3株弱毒疫苗株之间gB、gC、gD、gG、gH、gM、gN和gL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gE、gI和gK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结果表明,相对于我国养鸭生产中常用的弱毒疫苗株,分离株W1株的囊膜糖蛋白序列未发生明显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瘟病毒 囊膜糖蛋白
下载PDF
鸭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杨晓燕 罗薇 +1 位作者 杨发龙 党志胜 《四川畜牧兽医》 2002年第8期32-33,共2页
鸭瘟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鸭、鹅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目前已有多种诊断方法用于鸭瘟的诊断。本文就鸭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病毒分离 病毒鉴定 血清学 鸭瘟 诊断
下载PDF
鸭瘟病毒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赵军 杨孝朴 宋晓育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19,共4页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对水禽养殖业产生严重危害。国内外对鸭瘟病毒的产生及危害均有报道。从鸭瘟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持续性感染、黏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免疫抑制几...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传播迅速,发病率与死亡率高,对水禽养殖业产生严重危害。国内外对鸭瘟病毒的产生及危害均有报道。从鸭瘟病毒的主要抗原蛋白、持续性感染、黏膜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免疫抑制几个方面论述了鸭瘟病毒与宿主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免疫作用,旨在为鸭瘟疫苗设计与研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瘟病毒 免疫学
下载PDF
鸭瘟灭活疫苗种毒筛选及生产用种毒种子批的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范书才 李虹 +1 位作者 朱良全 康凯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58-461,共4页
本研究通过鸭胚(DE)传代,建立了鸭瘟病毒(DPV)AV1221株的鸭胚适应毒。通过与其他2株DPV(AV1222株鸡胚毒和AV18株鸭胚毒)免疫原性、毒力等特性的比较,选择AV1221株DE2代鸭胚毒作为制苗用种毒,NJ株D5代鸭肝组织毒作为检验用强毒。使用鸭胚... 本研究通过鸭胚(DE)传代,建立了鸭瘟病毒(DPV)AV1221株的鸭胚适应毒。通过与其他2株DPV(AV1222株鸡胚毒和AV18株鸭胚毒)免疫原性、毒力等特性的比较,选择AV1221株DE2代鸭胚毒作为制苗用种毒,NJ株D5代鸭肝组织毒作为检验用强毒。使用鸭胚对AV1221株DE2毒进行了连续6次传代。对DE2代~DE7代冻干种毒的鉴定结果表明:未发现细菌、霉菌、支原体和外源病毒污染;病毒含量为每0.2mL含104.38~105.25ELD50;能够被DPV抗血清中和;制成灭活疫苗,免疫成鸭后均能够产生完全保护。依据试验结果建立了能够满足疫苗生产所需的生产用种毒的种子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瘟病毒 灭活疫苗
下载PDF
江西部分地区种鸭坦布苏病毒病及鸭瘟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海琴 方绍培 +9 位作者 谭美芳 曾艳兵 黄江南 季华员 张帆帆 谭佳 陈小连 康昭风 杨群 韦启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状况。【方法】2020—2021年从江西省的11个规模化种鸭场采集血清样品1233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水平。【结果】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 【目的】调查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状况。【方法】2020—2021年从江西省的11个规模化种鸭场采集血清样品1233份,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水平。【结果】鸭坦布苏病毒病抗体的总阳性率为61.1%,阳性率最高的为E场(80.4%),11个种鸭场中有8个场的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鸭瘟抗体的总阳性率为80.5%,抗体阳性率较高的为I场(90.8%)和H场(88.8%),11个种鸭场中有2个场的鸭瘟抗体阳性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不同季度调查结果显示第四季度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抗体阳性率最高,第一季度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抗体阳性率均未达到国家合格率标准。【结论】江西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种鸭场的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免疫水平不容乐观。尤其是鸭坦布苏病毒病免疫水平较低,建议当地种鸭场加强鸭坦布苏病毒病和鸭瘟的免疫,定期监测抗体水平,优化免疫程序,以提高整个鸭群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鸭 鸭坦布苏病毒病 鸭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免疫水平
下载PDF
安宁河流域鸭瘟、鸭霍乱综合防制研究Ⅰ.鸭瘟母源抗体测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亚刚 刘内生 +9 位作者 岳华 汤承 袁圣蓉 马蓉 李建 余琼 蒋朝龙 李志忠 杨新智 马正忠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2-124,共3页
本试验测定了母鸭免疫后不同时期所产雏鸭的母源抗体及其卵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1)1~4周龄雏鸭血清中均含母源抗体,在1~3周内可获得不同程度保护。5~8d为母抗高峰期,保护率100%(6/6),3~4d和10~14... 本试验测定了母鸭免疫后不同时期所产雏鸭的母源抗体及其卵黄吸收情况。结果表明:(1)1~4周龄雏鸭血清中均含母源抗体,在1~3周内可获得不同程度保护。5~8d为母抗高峰期,保护率100%(6/6),3~4d和10~14d的保护率83.3%(5/6),20d后保护率不到50%。(2)同居感染结果,5日龄保护80%(4/5),10日龄保护40%(2/5),15日龄20%(1/5),20,25日龄均无存活。(3)正常情况(脐带收得好)下,出壳72h卵黄吸收率达84.8%,120h吸收率95.1%,172h几乎全部(98.9%)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 鸭瘟 霍乱 母源抗体 综合防治 疫苗
下载PDF
鸭瘟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肖瑞琪 汪铭书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88,共5页
鸭瘟是危害养鸭业的严重传染病,由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与其他病原引起的传染病具有相似之处且常伴随继发感染,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鸭瘟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分子生物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 鸭瘟是危害养鸭业的严重传染病,由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高、传播速度快、与其他病原引起的传染病具有相似之处且常伴随继发感染,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因此快速准确的诊断方法对鸭瘟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从分子生物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两方面综述了近年来鸭瘟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多种PCR诊断方法、其他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及常用血清学诊断方法,以期为鸭瘟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 血清学诊断方法
下载PDF
河南省一例番鸭源小鹅瘟病毒株的鉴定及VP1基因序列分析
13
作者 于静 张明宇 +2 位作者 肖娜 辛长勋 马振乾 《家禽科学》 2023年第8期54-58,I0011,共6页
为确定河南某鸭场发病番鸭的致病原因,采集该鸭场患病鸭的小肠组织病料作为检测样品,采用PCR的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VP1基因序列的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病原VP1基因与小鹅瘟病毒同源性最高,最高为99.8%,且位于进化树同一分... 为确定河南某鸭场发病番鸭的致病原因,采集该鸭场患病鸭的小肠组织病料作为检测样品,采用PCR的方法对病原进行检测分析,同时进行VP1基因序列的测序比对。结果表明,该病原VP1基因与小鹅瘟病毒同源性最高,最高为99.8%,且位于进化树同一分支,而与经典番鸭细小病毒的同源性为81.4%~87.8%。因此,确定该病由小鹅瘟病毒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 小鹅瘟 序列分析
下载PDF
DHV-Ⅰ和DEV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肖韩 刘海燕 +2 位作者 苏世博 赵丽丽 陈洪岩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9-175,共7页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能够鉴别诊断DHV-I和DE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NCBI中I型鸭肝炎病毒和鸭肠炎病毒的保守序列,采用Beacon Designer 7.5软件,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用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接着,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其... 为建立快速特异的能够鉴别诊断DHV-I和DEV的荧光定量PCR方法,根据NCBI中I型鸭肝炎病毒和鸭肠炎病毒的保守序列,采用Beacon Designer 7.5软件,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和2条用不同荧光基团标记的TaqMan探针。接着,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验证其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该方法特异性好,对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禽网状内皮增生病毒、禽呼肠弧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鸭甲肝病毒3型9种病毒检测,均无荧光信号。而且其灵敏度高,对DHV-I和DEV的最小检出量均为200拷贝。利用所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江苏徐州采集的166份肛拭子进行检测,检出I型鸭肝炎病毒13份(阳性率为7.8%),鸭肠炎病毒75份(阳性率为45%)。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DHV-I和DEV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鸭肝炎病毒 鸭肠炎病毒 双重荧光定量
原文传递
一株鸭瘟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书林 陈夏冰 +9 位作者 钱运国 张大丙 杨文海 何斌 金尔光 童伟文 叶胜强 刘武 陶弼菲 陈洁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4644-4646,共3页
从湖北省武汉市某种鸭场送检的死亡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变化特征初步诊断为鸭瘟病毒感染。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提取病毒核酸DNA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416 bp的目的片... 从湖北省武汉市某种鸭场送检的死亡鸭肝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剖检病理变化特征初步诊断为鸭瘟病毒感染。根据Gen 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提取病毒核酸DNA进行PCR扩增,得到大小约为416 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表明与Gen Bank上公布的鸭瘟病毒UL6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达到99%。鸭胚感染试验表明,感染的鸭胚在第四天开始死亡,并出现典型的鸭瘟病毒感染症状。上述结果表明,该种鸭场种鸭死亡是由鸭瘟病毒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鸭瘟病毒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人工感染鸭瘟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彭广能 郭万柱 +4 位作者 程安春 汪铭书 陈孝跃 钟妮娜 汪开毓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50,共6页
用从自然病例中分离鉴定的鸭瘟病毒-乐山株(DPV-LS株)人工感染四川麻鸭,成功复制出鸭瘟(DP),并对其病理组织学和宿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病毒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试验组鸭出现高热、神萎、不食、腹泻,剖解见食道、小肠、泄殖腔... 用从自然病例中分离鉴定的鸭瘟病毒-乐山株(DPV-LS株)人工感染四川麻鸭,成功复制出鸭瘟(DP),并对其病理组织学和宿主细胞超微结构变化及病毒的形态结构进行观察。试验组鸭出现高热、神萎、不食、腹泻,剖解见食道、小肠、泄殖腔及各实质器官出血;组织学变化表现为各脏器出血、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血管内皮受损,纤维素样坏死。超微病理学变化:肝细胞、网状细胞、上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的胞浆内粗面内质网严重扩张、核糖体脱落、空泡化,线粒体肿胀、嵴紊乱或断裂甚至形成空洞;胞核染色质浓集于核的周围,核形不整、核膜扩张或消失,核仁消失。同时在心、肝、脾、食道、泄殖腔、小肠的细胞内观察到了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病毒粒子,成熟病毒粒子具有疱疹病毒的典型形态结构,呈球形或近似球形,直径150-200nm,位于核膜间隙及胞浆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病理组织学 超微结构 病毒形态
下载PDF
鸭瘟活疫苗滴鼻诱导的黏膜免疫效果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爱欣 李颖异 +4 位作者 蒋文灿 胡欣 李鑫 曾晓慧 白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57-1162,共6页
为评价鸭瘟活疫苗滴鼻诱导的黏膜免疫效果,本实验将84羽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一免滴鼻组与一免肌注组(仅免疫一次鸭瘟活疫苗)、二免滴鼻组与二免肌注组(首免后7 d加强免疫一次鸭瘟活疫苗)、对照组免疫后每隔7 d采样采用ELISA测... 为评价鸭瘟活疫苗滴鼻诱导的黏膜免疫效果,本实验将84羽21日龄雏鸭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一免滴鼻组与一免肌注组(仅免疫一次鸭瘟活疫苗)、二免滴鼻组与二免肌注组(首免后7 d加强免疫一次鸭瘟活疫苗)、对照组免疫后每隔7 d采样采用ELISA测定雏鸭呼吸道(鼻、气管)及消化道(腺胃、十二指肠、直肠)黏膜中IgA、IgG、IgM抗体水平。另30羽21日龄雏鸭采用上述方式免疫鸭瘟活疫苗35 d后进行100 LD_(50)鸭瘟Chv株强毒攻击。结果显示,两种免疫方式刺激鸭体内产生的3种抗体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其中滴鼻组鸭Ig A抗体水平于免疫后21 d达到峰值,较肌注组峰值早7 d出现,该峰值在两组鸭的鼻、气管、十二指肠相接近(p>0.05);IgG于免疫后14 d达到峰值,雏鸭各组织器官该抗体水平在滴鼻与肌注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IgM于免疫后7 d达到峰值,二免滴鼻组鸭的胃、直肠该抗体峰值显著高于肌注组,且仅气管该抗体水平显著低于肌注组(p<0.01),其余组织器官该抗体水平或者与肌注组持平或者显著高于肌注组(p<0.05)。攻毒结果显示二免后滴鼻组保护率由83.33%提升至100%,肌注组均实现完全保护。本研究结果表明鸭瘟活疫苗滴鼻免疫可以诱导产生与肌注近同等水平的保护力,但也存在一次免疫不确实的风险,二次免疫能够优化滴鼻免疫的效果,为滴鼻免疫在鸭病防治上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黏膜免疫 IGA IGG IGM
下载PDF
信阳地区肉鸭H5N1亚型禽流感(Re-6株)及鸭瘟免疫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琨 陈宏智 +4 位作者 刘涛 王瑞 马超锋 张昱琼 胡积霞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0-133,共4页
为了解河南信阳地区肉鸭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鸭瘟防疫情况,应用HI和ELISA方法对信阳地区91家规模化鸭场的3 653份血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平均合格率为68.2%,其中潢川县最高,为78.7%,新县最低,为52.5%;鸭... 为了解河南信阳地区肉鸭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鸭瘟防疫情况,应用HI和ELISA方法对信阳地区91家规模化鸭场的3 653份血样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平均合格率为68.2%,其中潢川县最高,为78.7%,新县最低,为52.5%;鸭瘟抗体平均合格率为58.9%,最高的为潢川县的72.6%,最低的为淮滨县的44.4%;禽流感和鸭瘟的平均抗体合格率均低于国家70%的群体合格标准。建议当地要加强对肉鸭禽流感和鸭瘟的免疫,以提高对整个鸭群的保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 鸭瘟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下载PDF
基于原核表达鸭瘟病毒gC蛋白建立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检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徐超 王超群 +2 位作者 段志刚 张子宏 李轲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509-1514,共6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建立鸭瘟血清的SPR检测方法。PCR扩增鸭瘟g C基因全长,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诱导、表达、纯化鸭瘟g C蛋白,将其作为捕获蛋白偶联芯片,建立了鸭瘟的SPR检测方... 本研究旨在应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建立鸭瘟血清的SPR检测方法。PCR扩增鸭瘟g C基因全长,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诱导、表达、纯化鸭瘟g C蛋白,将其作为捕获蛋白偶联芯片,建立了鸭瘟的SPR检测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实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SPR方法仅与鸭瘟阳性血清有明显反应,而对鸭流感病毒、番鸭细小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小鹅瘟病毒、马立克病毒、鸭源沙门菌和鸭源大肠杆菌等血清为阴性反应;倍比稀释鸭瘟阳性血清,SPR的灵敏度可达0.1?g;对留存的19份疑似鸭瘟血清的SPR检测与商业化ELISA的检测结果完全一致。上述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稳定性好、样品免标记等特点,适用于鸭瘟血清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 原核表达 gC蛋白 表面等离子共振 检测
原文传递
应用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人工感染雏鸭体内DEV NP基因表达水平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颖 夏梦 +3 位作者 殷俊磊 杜海燕 周碧君 文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3-707,共5页
为阐明DEV的感染与致病机理,更深入地研究病原与鸭体的相互关系。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NP(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转录物进行定量,以检测NP基因在雏鸭体内各... 为阐明DEV的感染与致病机理,更深入地研究病原与鸭体的相互关系。将鸭肠炎病毒(DEV)强毒GZ株经腿部肌肉注射感染15日龄雏鸭后,应用建立的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方法对NP(病毒核衣壳蛋白)基因转录物进行定量,以检测NP基因在雏鸭体内各组织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NP基因在所检组织中均有表达,感染后3 h即可在肝、脾、脑、胸腺、肾和肺6种组织中检测到NP基因的表达;感染后6 h,除上述组织外还可在十二指肠和盲肠检测出;感染后10 h又可在胸肌和心肌等检测出。不同受检组织检出量有所不同,且在感染后30或48 h达到高峰,持续至96 h,之后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NP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雏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