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机插秧田间育秧秧苗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2
1
作者 于林惠 丁艳锋 +2 位作者 薛艳凤 凌启鸿 袁钊和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8,共6页
为明确影响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该文以镇稻6217为材料,研究了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施用旱秧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较低时,秧苗个体性状优势明显,但盘根性差,不利于起秧机插;播量过高时,秧苗素质... 为明确影响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因素,该文以镇稻6217为材料,研究了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施用旱秧壮秧剂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量较低时,秧苗个体性状优势明显,但盘根性差,不利于起秧机插;播量过高时,秧苗素质弱,不利于机插后的返青活棵。水分运筹中,旱育较水育更有利于健壮秧的形成,同时有助于延长秧龄、增加秧龄弹性。施用旱秧壮秧剂在短期内可起到培肥的效果,但用量不宜超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插稻 育秧 播种量 旱育秧 旱秧壮秧剂 秧苗素质
下载PDF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 被引量:71
2
作者 宋云生 张洪程 +9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朱聪聪 孙圳 杨大柳 王惟清 刘俊 吴爱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22,共12页
为探讨适宜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新技术,促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文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二次化控组合施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 为探讨适宜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新技术,促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文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二次化控组合施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而趋劣。高播量处理秧苗群体通风透光受限,穴钵内个体竞争激烈,秧苗素质较差;低播量处理苗质各性状得到优化,但钵体成球度差,难以配套插秧机田间正常栽插作业,且基本苗偏少、漏插率高。偏大穗型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适宜的播量为45-60 g/盘,平均每孔成苗3-4株。2)秧田水分管理下,旱育钵苗群体带蘖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湿润秧有一定优势。旱育方式推迟水稻群体茎蘖滞增期,叶片叶绿素降解率低、持绿能力较强,该试验条件下适栽秧龄可延长至35 d。3)二次化学调控中,通过多因子正交试验对秧苗充实度进行分析,确定了二次化控最优组合。表明适量、适时二次化控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效控制苗高,增加秧苗整齐度。在具体调控措施上,认为播量45 g/盘、旱育方式下,每100 kg底土拌入0.5 kg壮秧剂,2叶期每盘施多效唑0.06 g,钵苗秧苗素质表现最佳。该研究可为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试验 叶绿素 钵苗机插 播种量 旱育秧 化控 秧苗素质
下载PDF
水稻钵苗机插旱育秧配套技术及综合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宋云生 张洪程 +2 位作者 郭保卫 朱聪聪 蒋晓鸿 《作物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4,共6页
为促进水稻钵苗机插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江苏及同类地区稻(油)麦两熟制条件下单季水稻钵苗的壮秧标准。并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钵苗机插旱育秧技术规程,包括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机械播种和秧田管理等。同时介绍了钵盘育秧... 为促进水稻钵苗机插栽培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本文提出了江苏及同类地区稻(油)麦两熟制条件下单季水稻钵苗的壮秧标准。并根据生产实践总结了钵苗机插旱育秧技术规程,包括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机械播种和秧田管理等。同时介绍了钵盘育秧注意事项,综合探讨了育秧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应对农艺措施。可为水稻生产上机插钵苗培育壮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壮秧标准 技术规程 旱育秧 钵苗机插
原文传递
水稻旱育秧种衣剂促苗防病综合效应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何忠全 何明 +7 位作者 彭化贤 吴鸿 彭炜 杨光超 吴上涌 叶元刚 吴飞 张天泽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541-544,共4页
】1993~1997年,对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旱育秧种衣剂1~8号,进行了室内和田间促苗、防病等综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种子,按常规方法浸种、催芽,其发芽势为87.41%,发芽率为91.86%,清... 】1993~1997年,对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研制的旱育秧种衣剂1~8号,进行了室内和田间促苗、防病等综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种子,按常规方法浸种、催芽,其发芽势为87.41%,发芽率为91.86%,清水对照分别为86.50%和90.75%,种衣剂对种子发芽无不利影响。田间出苗率,包衣种比对照出苗率提高16.77%~24.48%,秧苗单株分蘖数增加16.00%~33.60%,秧苗鲜重增加33.26%,增产8.72%。小区试验表明,8种旱育秧种衣剂对防治旱秧立枯病、青枯病的效果差异较大。其中,种衣剂6号的防效最好,达79.77%~92.25%,大田防效为7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种衣剂 促苗 防病 水稻
下载PDF
水稻水旱秧产量及其构成比较试验
5
作者 李之林 肖立中 张建国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44-48,共5页
1996年早晚两季采用两个水稻品种试验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育秧和旱育秧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旱育秧比水育秧每hm2增产稻谷293.0~729.0kg,增产幅度为4.9%~12.6%.增产的主要原因... 1996年早晚两季采用两个水稻品种试验比较了不同施氮水平下水育秧和旱育秧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差异.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旱育秧比水育秧每hm2增产稻谷293.0~729.0kg,增产幅度为4.9%~12.6%.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显著增加.在旱育稀植条件下,植株高度明显增高,有效分蘖期提前结束.但其他产量性状未见有明显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育秧旱育秧 产量 产量构成 水稻 氮肥
下载PDF
江苏省旱育秧及抛栽稻田病虫演变规律和防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肖英方 顾正远 +4 位作者 张存政 陈明亮 王善璞 陈海新 孙广仲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8年第5期551-556,共6页
对江苏省旱育秧和抛栽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表明,旱秧田主要地下害虫为蝼蛄、蚯蚓。恶苗病、苗稻瘟发病率分别是水秧田的0.91~2.15倍和5倍,青枯和立枯病明显上升,而1代螟虫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抛秧田... 对江苏省旱育秧和抛栽田病虫演变特征及防治对策研究表明,旱秧田主要地下害虫为蝼蛄、蚯蚓。恶苗病、苗稻瘟发病率分别是水秧田的0.91~2.15倍和5倍,青枯和立枯病明显上升,而1代螟虫产卵量、螟害率明显轻于水秧田。抛秧田发生病虫种类相同,但纹枯病、螟虫、卷叶螟发生明显重于常规栽插田,稻飞虱发生轻于常规手栽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育秧 抛栽稻 防治对策 稻田 病虫演变规律
下载PDF
旱稻抗旱性鉴定方法与指标研究——旱稻苗期抗旱性 被引量:25
7
作者 王育红 姚宇卿 +4 位作者 张灿军 吕军杰 张洁 王聪慧 李俊红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4-137,164,共5页
选取旱稻苗期10个抗旱指标: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株高、叶片萎蔫度、叶片抗衰度及根部性状等,采用抗旱总级别法,确定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次序为N422s/R8272>郑旱6号>旱稻110>巴西陆稻>旱稻277>旱稻8号>郑旱7号>辽优30... 选取旱稻苗期10个抗旱指标: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株高、叶片萎蔫度、叶片抗衰度及根部性状等,采用抗旱总级别法,确定品种抗旱性强弱的次序为N422s/R8272>郑旱6号>旱稻110>巴西陆稻>旱稻277>旱稻8号>郑旱7号>辽优3072>郑州早粳,这与生产实际情况相符,说明用抗旱总级别法对旱稻的抗旱性进行评价是科学的。分析了各指标与抗旱性的相关性,筛选出旱稻苗期抗旱性鉴定评价指标有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叶片萎蔫度、根长、根干重、根冠比、根基粗等,参考指标有生物量和干旱后新生根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稻 反复干旱 抗旱性 抗旱总级别 苗期
下载PDF
新式旱育秧苗根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林鉴钊 陶春娘 +4 位作者 何礼健 江立庾 徐建云 韦善清 何龙飞 《广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19,共5页
对杂交稻汕优桂99新式旱育、传统旱育和半水育3种秧苗的根数、根长、根毛长度、宽度、密度进行考察,并对根的解剖结构,如根半径、皮层厚度、中柱大小、导管数、导管直径等进行观察、测量。经计算发现:根的总吸收面积、输水组织的横... 对杂交稻汕优桂99新式旱育、传统旱育和半水育3种秧苗的根数、根长、根毛长度、宽度、密度进行考察,并对根的解剖结构,如根半径、皮层厚度、中柱大小、导管数、导管直径等进行观察、测量。经计算发现:根的总吸收面积、输水组织的横切面是新式旱育秧的最大,但皮层厚度则反之。表明新式旱育秧苗根系具有自身调节能力以适应环境变化,能够通过生长和形态结构的改变,实现水分的高效吸收和快速运输,这是新式旱育秧苗素质好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旱育秧苗 解剖学 籼稻
原文传递
水稻无盘抛秧剂对旱育秧苗的综合效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黄年生 张洪熙 +3 位作者 戴正元 李爱宏 张小祥 余玲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26-531,共6页
无盘抛秧剂包衣稻种进行旱地育苗是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方式的核心技术。本研究采用无盘抛秧剂包衣种子,分析无盘旱育秧苗与塑盘旱育秧苗、常规旱育秧苗生理机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无盘抛秧剂包衣层具有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特点,能增... 无盘抛秧剂包衣稻种进行旱地育苗是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方式的核心技术。本研究采用无盘抛秧剂包衣种子,分析无盘旱育秧苗与塑盘旱育秧苗、常规旱育秧苗生理机能的差异。结果表明:无盘抛秧剂包衣层具有吸水速度快、吸水量大的特点,能增加秧苗根部土壤含水量,并起到蓄水保水作用;与塑盘旱育秧苗和常规旱育秧苗相比,无盘旱育秧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增加11.2%-21.0%、光合速率增加5.0%~29.2%、植株伤流量增加32.3%~72.7%、植株相对含水率提高3.88~14.29个百分点、植株可溶性糖增加30.2%~49.8%、植株含氮量增加19.1%~39.4%、植株根SOD活性提高26.0%~47.6%、植株叶SOD活性提高23.3%~35.7%。无盘旱育秧苗素质明显提高,抛栽后发根早、发根多、立苗速度快,为本田期水稻健壮生长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盘抛秧剂 旱育秧苗
下载PDF
水稻旱栽钵苗移栽适宜条件研究初报
10
作者 辛淑荣 杨正涛 +3 位作者 荐世春 郑东峰 边文范 张昌爱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64-67,共4页
对土壤含水率、钵苗埋深、钵苗高度对水稻旱栽秧苗成活率及其长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秧苗成活率及长势随着钵苗移栽时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85%与100%的土壤含水率对钵苗成活率和长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钵苗埋深2 cm时其成... 对土壤含水率、钵苗埋深、钵苗高度对水稻旱栽秧苗成活率及其长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秧苗成活率及长势随着钵苗移栽时土壤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85%与100%的土壤含水率对钵苗成活率和长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钵苗埋深2 cm时其成活率较高;在相同土壤含水率及埋深条件下,钵苗高15 cm时秧苗成活率及长势最好。因此最适水稻旱栽秧苗移栽条件为:土壤含水率85%、钵苗埋深2 cm、钵苗高度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旱栽秧 土壤含水率 钵苗埋深 钵苗高度 秧苗成活率 秧苗长势
下载PDF
杂交稻旱秧抛栽秧龄对分蘖及产量的影响
11
作者 朱训永 《南京农专学报》 1997年第1期25-27,共3页
通过对旱秧抛栽不同秧龄分蘖发生及其产量的比较,结果为:(1)对分蘖的发生。单株分蘖总量以秧龄40d为多,有效分蘖数以秧龄35d为多,无效分蘖数以秧龄50d为多。(2)产量比较。秧龄35d的产量最高,秧龄40d的产量次之。综合上述结论... 通过对旱秧抛栽不同秧龄分蘖发生及其产量的比较,结果为:(1)对分蘖的发生。单株分蘖总量以秧龄40d为多,有效分蘖数以秧龄35d为多,无效分蘖数以秧龄50d为多。(2)产量比较。秧龄35d的产量最高,秧龄40d的产量次之。综合上述结论可初步认为,旱秧秧龄在35~40d时是大田抛栽适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水水稻 旱育秧 秧龄 抛秧 分蘖 产量
下载PDF
四川盆地水稻生态适应性栽培对策与高产栽培技术途径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家国 谭中和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3期16-21,共6页
针对四川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四川水稻生态适应性栽培对策:抗灾避灾高产稳产的旱育秧技术;避高温伏旱和耐迟栽的栽培技术以及充分利用晚秋光热资源,提高全年生产力的复种技术。同时,本文总结了大面积高产(7.5t/ha)和超高产... 针对四川的生态特点,提出了四川水稻生态适应性栽培对策:抗灾避灾高产稳产的旱育秧技术;避高温伏旱和耐迟栽的栽培技术以及充分利用晚秋光热资源,提高全年生产力的复种技术。同时,本文总结了大面积高产(7.5t/ha)和超高产(9.0t/ha)的基本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产途径 旱育秧 避高温伏旱 耐迟栽 复种技术
下载PDF
Preliminary Study on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Dry-cultivated Rice Seedling Planting
13
作者 Shurong XIN Xiuying YU +5 位作者 Zhengtao YANG Shichun JIAN Dongfeng ZHENG Wenfan BIAN Hongtao SHAN Chang ai ZHANG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8年第5期23-25,28,共4页
The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pot seedling buried depth, and pot seedling height on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of dry planted seedlings were researched by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 The effects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pot seedling buried depth, and pot seedling height on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of dry planted seedlings were researched by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eedling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were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fter pot seedling transplanting, 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of seedlings with 85% and 100%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Pot seedling buried depth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survival rate, and when the pot seedlings were buried 2 cm deep, the seedlings showed high survival rate and excellent growth. Under the same condi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and buried depth, seedlings with pot seedling height of 15 cm had the best survival rate and growth. Therefore,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for dry-cultivated rice seedling planting were soil moisture content of 85%, pot seedling buried depth of 2 cm, and pot seedling height of 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cultivated rice seedling planting Soil moisture content Pot seedling buried depth Pot seedling height seedlings survival rate seedling growt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