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杭嘉湖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特征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王江飞 周柯锦 +8 位作者 汪小泉 邓靖 吴柳芳 马晓雁 钟晓 蒲凤莲 施丽莉 陈江 蒋彩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54-2763,共10页
通过2013年9月-2014年8月杭嘉湖地区杭州、嘉兴和湖州3个典型站点大气氮、磷沉降数据,探讨了杭嘉湖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目标地区内大气氮、磷沉降通量水平较高,分别为4950.74-5585.80,65.25-69.72kg/(km^2·a)... 通过2013年9月-2014年8月杭嘉湖地区杭州、嘉兴和湖州3个典型站点大气氮、磷沉降数据,探讨了杭嘉湖地区大气氮、磷沉降的污染特征.结果表明,目标地区内大气氮、磷沉降通量水平较高,分别为4950.74-5585.80,65.25-69.72kg/(km^2·a);直接降入水域中的氮、磷素分别为6038.4,77.8t,分别相当于农业源的氮、磷入河量的39.6%和5.9%.氮沉降以湿沉降形式为主,磷沉降以干沉降形式为主;氮、磷湿沉降通量主要受降雨量影响,且随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磷沉降存在时空差异性,大气氮干沉降通量以杭州、嘉兴地区为较高,大气磷干沉降通量以嘉兴地区为最高,大气氮湿沉降通量则以湖州、嘉兴地区为较高,大气磷湿沉降以湖州地区最高;时间尺度上,氮沉降夏秋两季最高,磷沉降以秋冬两季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嘉湖 氮素沉降 磷沉降 干湿沉降 反向云团轨迹
下载PDF
大气氮沉降的基本特征与监测方法 被引量:39
2
作者 宋欢欢 姜春明 宇万太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99-610,共12页
大气氮沉降主要以干湿沉降两种形式将有机和无机形态的氮带入生态系统,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大量活性氮素进入大气,高排放量导致氮沉降通量急剧上升,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风险,因此,对大气氮沉... 大气氮沉降主要以干湿沉降两种形式将有机和无机形态的氮带入生态系统,是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加强,使得大量活性氮素进入大气,高排放量导致氮沉降通量急剧上升,引起一系列的环境风险,因此,对大气氮沉降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总结了大气氮沉降的组分、过程、时空变异及生态效应,归纳了目前采用的干湿沉降的监测手段、临界负荷计算方法及污染物来源解析方法等,展望了氮沉降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氮沉降 干湿沉降 生态效应 临界负荷 监测方法
原文传递
珠三角大气多环芳烃(PAHs)的干湿沉降 被引量:18
3
作者 叶兆贤 张干 +3 位作者 邹世春 李军 祁士华 刘国卿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研究大气有机污染物的沉降作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沉降为例,使用被动采样器,于珠江三角洲代表性地段(包括香港)系统布设了13个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点,分季节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研究(200104-200204)。结果显示,扣... 为研究大气有机污染物的沉降作用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大气中多环芳烃的沉降为例,使用被动采样器,于珠江三角洲代表性地段(包括香港)系统布设了13个大气干湿沉降采样点,分季节进行了为期1年的连续观测研究(200104-200204)。结果显示,扣除挥发性较高的萘后,珠江三角洲大气中总多环芳烃(∑PAH)的干湿沉降通量在85ng/(m2·d)(香港)和1114ng/(m2·d)(广州)之间,平均通量为463ng/(m2·d)。各采样点沉降通量均表现出冬季略高于夏季的特点。主成分分析结果揭示了在区内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水、热因子的不同组合是控制大气PAH干湿沉降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干湿沉降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珠江口大气氮磷干湿沉降通量及其污染特征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中颖 李开明 +1 位作者 林文实 刘爱萍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3-57,共5页
为准确核定入海污染负荷和系统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观测了珠江口地区大气氮磷的干湿沉降通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异规律、化学组成特征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珠江口地区大气总氮和总磷的平均月沉降通量分别约为299.00、4.12kg... 为准确核定入海污染负荷和系统实施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观测了珠江口地区大气氮磷的干湿沉降通量,并分析了其时空变异规律、化学组成特征以及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珠江口地区大气总氮和总磷的平均月沉降通量分别约为299.00、4.12kg/km2,其中湿沉降通量占总沉降通量的60%以上。干沉降和湿沉降通量均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变异规律,前者的季节性变化主要受农业活动氮磷挥发的影响,而后者与年内降雨量分布以及季风作用下降雨云团来源的关系更为密切;沉降负荷的空间分布规律基本与不同区域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特点相一致。由于不同污染来源和季风气候的影响,氮沉降化学组成的季节差异特征也较为明显,氨氮在秋冬季沉降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春夏季,而有机氮则与之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干湿沉降 珠江口
下载PDF
大气氮沉降监测方法及中国不同地理分区氮沉降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5
作者 梁亚宇 李丽君 +3 位作者 刘平 白光洁 吕薇 普锦成 《山西农业科学》 2018年第10期1751-1755,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大气活性氮排放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多地大气活性氮沉降量已经超过临界值。活性氮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畜牧家禽排放以及农业氮肥挥发、交通废气的排放等。沉降到生态系统的氮一部分可作为营...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近年来大气活性氮排放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研究表明,我国多地大气活性氮沉降量已经超过临界值。活性氮来源于化石燃料燃烧、畜牧家禽排放以及农业氮肥挥发、交通废气的排放等。沉降到生态系统的氮一部分可作为营养源提供给农作物,而过量的氮沉降会对生态系统及空气环境产生诸多消极作用。我国对地区大气活性氮监测的研究越来越多,主要是对农田、城市、水体及森林生态系统氮沉降情况的监测。重点阐述活性氮干湿沉降的研究方法及我国不同地理分区大气活性氮干湿沉降的时空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监测方法 地理分区 干湿沉降
下载PDF
西安市城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干湿沉降 被引量:11
6
作者 袁宏林 范雅文 王晓昌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58-1364,共7页
为了确定大气干湿沉降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及干、湿沉降对大气中污染物去除的相对贡献,选择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4—10月在东、西、南、北各区域的一环路和二环路均设采样点,共采集了302个大气干、湿沉降样品。降雨... 为了确定大气干湿沉降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主要特征及干、湿沉降对大气中污染物去除的相对贡献,选择西安市城区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4—10月在东、西、南、北各区域的一环路和二环路均设采样点,共采集了302个大气干、湿沉降样品。降雨样品经过液液萃取,降尘样品经过超声萃取,使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36种POPs的含量,仅PCB157未检出。结果表明,干、湿沉降样品POPs沉降通量分别为458.78 kg/a和1846.90 kg/a,其中的多环芳烃(PAHs)、多氯联苯(PCBs)和有机氯农药(OCPs)分别占总量的47%-77%、16%-42%和5%-12%。就POPs的空间分布而言,南郊〉北郊〉东郊〉西郊,大气中POPs主要由燃油污染贡献。就POPs的存在特征而言,降雨〉降尘〉径流,湿沉降是大气环境中POPs的主要排除方式。经SPSS分析晴天数、TOC与POPs的相关性得到r〉0.7,因此晴天数和TOC是大气中POPs干湿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沉降 持久性有机物 沉降通量
原文传递
太湖大气氮、磷干湿沉降特征 被引量:10
7
作者 许志波 杨仪 +3 位作者 卞莉 蔡琨 张悦 丁铭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9年第4期37-42,共6页
于2018年1—12月,采集太湖湖滨及湖面共计9个点位600多个干湿沉降样品,估算了N、P干、湿沉降率以及全太湖2018年N、P干、湿沉降通量。结果表明,2018年太湖TN和TP月湿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61.2和7.1 kg/(km^2·月),TN和TP月干沉降率均... 于2018年1—12月,采集太湖湖滨及湖面共计9个点位600多个干湿沉降样品,估算了N、P干、湿沉降率以及全太湖2018年N、P干、湿沉降通量。结果表明,2018年太湖TN和TP月湿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61.2和7.1 kg/(km^2·月),TN和TP月干沉降率均值分别为103.6和4.5 kg/(km^2·月)。TN和TP年干沉降率空间分布规律为:湖面之上开阔水域处的TN和TP年干沉降率大于其他湖滨点位,TN和TP总沉降通量为7 702和333 t/a。2018年相比于2002—2003年,TN和TP总沉降通量分别降低了22.6%和5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沉降 干、湿沉降 总磷 总氮 沉降通量 太湖
下载PDF
燃煤电厂周边土壤中汞的分布和累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司徒高华 王飞儿 +3 位作者 何云峰 俞洁 王昊 蔡武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19-428,共10页
汞(Hg)是唯一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燃煤电厂作为最重要的人为Hg排放源之一,其释放的Hg可随大气环流运输和转化,并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局域、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Hg污染。研究燃煤电厂... 汞(Hg)是唯一以气态形式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有毒重金属污染物。燃煤电厂作为最重要的人为Hg排放源之一,其释放的Hg可随大气环流运输和转化,并通过干湿沉降进入到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造成局域、区域和全球范围内的Hg污染。研究燃煤电厂排放的Hg在大气中的沉降规律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特点,对于深入了解燃煤电厂Hg排放的生态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燃煤电厂Hg排放污染土壤的途径,分析了电厂周围土壤Hg的浓度水平和空间分布特点,总结了影响土壤Hg分布的主要因素,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干湿沉降 分布 累积
下载PDF
重庆市近郊大气无机氮、硫沉降特征及其来源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何瑞亮 蒋勇军 +4 位作者 张远瞩 段世辉 王正雄 王家楠 范佳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6173-6185,共13页
以重庆市近郊中梁山槽谷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和沉降仪获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大气无机氮、硫沉降数据和降水δ15N-NO3-、δ18O-NO3-和δ34S-SO42-、δ18O-SO42-数据,通过离子浓度比值、同位素值和气团后向轨迹探讨了研究区大气中氮... 以重庆市近郊中梁山槽谷为研究区,利用气象站和沉降仪获取2017年5月-2018年4月的大气无机氮、硫沉降数据和降水δ15N-NO3-、δ18O-NO3-和δ34S-SO42-、δ18O-SO42-数据,通过离子浓度比值、同位素值和气团后向轨迹探讨了研究区大气中氮、硫沉降变化特征及其来源。结果表明:(1)大气DIN总沉降量为19.99 kg/hm2,干、湿沉降量分别占11%和89%;大气S总沉降量为32.62 kg/hm2,干、湿沉降量分别占13%和87%。大气氮、硫湿沉降量与降水量均呈正相关(n=12,P<0.01),氮、硫干湿沉降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2)降水NH+4-N/NO3--N比值介于0.45-2.2之间,雨季(5-10月)NH+4-N/NO3--N>1,旱季(11-次年4月)NH+4-N/NO3--N<1,表明雨季氮主要来源于农业源,旱季来源于工业和交通源;降水NO3-/SO42-比值介于0.1-1.25之间,平均值为0.63,表明硫来源以固定污染源(燃煤)为主。(3)大气降水δ15N-NO3-、δ18O-NO3-值分别为-3.8‰-3.9‰(平均值为0.4‰±2.6‰)和58.7‰-98.7‰(平均值为76.1‰±14.3‰),夏季偏负,冬季偏正;降水δ34S-SO42-和δ18O-SO42-变化范围分别为1.3‰-3.2‰(平均值为2.3‰±1‰)和5.3‰-8.5‰(平均值为7.1‰±1.6‰),大气降水中NO3-和SO42-主要来源于当地的化石燃料燃烧,同时受到周边污染物的远距离传输影响。(4)气团后向轨迹表明影响研究区氮、硫干湿沉降来源的主要因素是东亚季风,北东-南西走向的川东平行岭谷大地貌格局加剧了季风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无机氮、硫 干、湿沉降
下载PDF
汞矿区大气汞的流通量与汞干湿沉降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谭红 何锦林 +1 位作者 花金兰 赵亚民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8,共5页
应用Flux Chamber技术评价汞矿、矿渣及附近土壤表面汞的流通量,结果表明:土壤表面汞的流通量平均为173.5ng·h^(-1)·m^(-2),矿渣平均为236.6ng·h^(-1)·m^(-2),原矿平均为70ng·h^(-1)·m^(-2).用Moss Bag... 应用Flux Chamber技术评价汞矿、矿渣及附近土壤表面汞的流通量,结果表明:土壤表面汞的流通量平均为173.5ng·h^(-1)·m^(-2),矿渣平均为236.6ng·h^(-1)·m^(-2),原矿平均为70ng·h^(-1)·m^(-2).用Moss Bag方法评价矿区大气汞的总沉降为3800±600μg·m^(-2)·a^(-1),干沉降占总沉降的4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量 干湿沉 大气环境 矿区 土壤污染
下载PDF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在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薛永刚 龚平 +1 位作者 王小萍 姚檀栋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78-287,共10页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具有环境持久性和半挥发性,可以在区域及全球范围内传输和分布。森林植被和林下土壤富含有机质,森林生态系统因此成为POPs主要的储存库之一。植被叶片可快速吸附大气POPs,并通过叶片凋落、雨水冲刷和干沉降等过程加强或加速大气POPs向地面的沉降,并使森林土壤成为POPs的"汇",从而形成所谓的"森林过滤效应",进而影响POPs在全球的分布。进入森林的POPs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将经历一系列的环境过程。本文简要介绍了森林过滤效应的特征和影响因素,综述了叶片对大气POPs的吸附、叶片凋落和干湿沉降、POPs在土壤中的迁移和损失等3个主要环境过程的研究进展,报道了松针、树皮和苔藓作为被动采样器反映的森林POPs空间分布趋势。最后,提出了森林POPs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并指出未来中国森林POPs研究的可能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 森林过滤效应 凋落物 干湿沉降 空间分布
原文传递
用 Moss Bag 富集研究汞矿附近元素汞的沉降 被引量:8
12
作者 谭红 何锦林 何听涛 《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71-72,共2页
应用MossBag监测元素汞的干湿沉降.结果表明:矿区大气汞浓度200—1135ng·m-3时汞的湿沉降为1700μg·m-2·a-1;干沉降987μg·m-2·a-1.而当距矿区67km,大气汞... 应用MossBag监测元素汞的干湿沉降.结果表明:矿区大气汞浓度200—1135ng·m-3时汞的湿沉降为1700μg·m-2·a-1;干沉降987μg·m-2·a-1.而当距矿区67km,大气汞浓度3.4—4.0ng·m-3时,其干沉降21μg·m-2·a-1,湿沉降33μg·m-2·a-1,湿沉降占总沉降61%—63%,干沉降占37%—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 干湿沉降 汞矿区
下载PDF
N、P通过大气干湿沉降方式向大亚湾输入量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邹伟 王珩瑜 高建玲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43-846,共4页
首次在大亚湾设置了一个大气干、湿沉降监测站点进行采样,主要分析估算各营养物质通过大气干、湿沉降的通量,初步探讨N、P的沉降对大亚湾的影响,并与营养盐随河流输入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亚湾的干、湿沉降都是以N为主,N沉降主... 首次在大亚湾设置了一个大气干、湿沉降监测站点进行采样,主要分析估算各营养物质通过大气干、湿沉降的通量,初步探讨N、P的沉降对大亚湾的影响,并与营养盐随河流输入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大亚湾的干、湿沉降都是以N为主,N沉降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3~8月),P的沉降较为平稳,只有6月和9月稍高;湿沉降是大气沉降的主要方式;大亚湾属于低营养海域,虽然营养盐随大气沉降输入的总通量小于河流输入量,但是其中硝酸盐和总P大气沉降输入的作用尤为重要,分别为河流输入量的568.27%和84.09%。其中P为海域营养盐的主要限制因子,富含P的大气沉降到表层海水中,对浮游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沉降 沉降通量 大亚湾
原文传递
大气—水—土壤界面汞交换研究方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4
作者 方凤满 王起超 《农业环境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1-383,共3页
综述了近20年来汞在大气—水—土壤界面交换的研究方法现状,包括大气汞的干湿沉降及水、土壤汞释放的测定方法,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 大气-水-土壤 研究方法 界面交换 干湿沉降 释放 远景 污染物质
下载PDF
Major Ions in Atmospheric Deposition in Lake Kivu Basin
15
作者 Mashimango Bagalwa Jackson Gilbert Mwanjalolo Majaliwa +2 位作者 Katcho Karume Sarah Akello Frank Kansiim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AS 2023年第3期185-205,共21页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ajor ion composition and sources in wet and dry deposition samples collected over 15 months (Dec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9) at four stations representing four different land use/cover typ...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major ion composition and sources in wet and dry deposition samples collected over 15 months (December 2017 to February 2019) at four stations representing four different land use/cover types on the western side of Lake Kivu basin in D.R. Congo. The samples were collected every 13 days for dry deposition and two to three times per month for wet deposition. Samples were analyzed for major ionic components (Cl<sup>-, NO<sub>-</sub>3</sup>, SO<sub>2-</sub>4</sup>, Na<sup>+</sup>, K<sup>+</sup>, NH<sub>+</sub>4</sup>, Ca<sup>2+</sup>, CO<sub>2-</sub>3</sup>, HCO<sub>-</sub>3</sup> and Mg<sup>2+</sup>).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and pH were analyzed immediately in the field while major ion measurements were in the laboratory. Results showed the pH of both the dry and the wet depositions were higher than what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based on equilibration with atmospheric CO<sub>2</sub> (pH > 5.6) at all four sites, with conductivity less than 50 μS/cm. The neutralization process in dry and wet atmospheric deposition is due to Ca<sup>2+</sup>, NH<sub>+</sub>4</sup>, HCO<sub>-</sub>3</sup> and CO<sub>2-</sub>3</sup>. The anion: cation ratio in dry deposition was close to 1 for Iko and Bukavu, and it was greater than 1.0 (1.1 - 1.2) for Lwiro and Goma in wet deposition. The dominant anions in wet deposition were SO<sub>2-</sub>4</sup> and NO<sub>-</sub>3</sup>, found around the rural area near cement factory and the urban area near active volcanoes, respectively. The most abundant cation was Na+ followed by K<sup>+</sup>. The enrichment factor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suggest that the main sources of Ca<sup>2+</sup>, Na<sup>+</sup> and Mg<sup>2+</sup> were disintegration of soil processes, aeolian suspension of soil and volcanic ash, biomass burning and the cement/lime factory around the Lake Kivu bas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and wet deposition Major Ions Lake Kivu
下载PDF
三峡库区腹地秋末冬初大气干湿沉降化学组成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玉荧 张六一 +3 位作者 杨复沫 高敏 黄怡民 龙娟 《环境科学导刊》 2018年第4期34-39,共6页
为了解三峡库区腹地秋末冬初大气干湿沉降化学组成特点,采集了万州(城区)和高阳(郊区)两个监测点2015年10—12月的降水和降尘样品,测定了样品的pH、电导率和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K^+、Na^+、Ca^(2+)、Mg^(2+)、F^-、Cl^-、NO_3^-、SO_4^(... 为了解三峡库区腹地秋末冬初大气干湿沉降化学组成特点,采集了万州(城区)和高阳(郊区)两个监测点2015年10—12月的降水和降尘样品,测定了样品的pH、电导率和主要水溶性离子组分(K^+、Na^+、Ca^(2+)、Mg^(2+)、F^-、Cl^-、NO_3^-、SO_4^(2-))。结果表明:万州和高阳湿沉降pH的加权均值为5.79和5.73,平均电导率为45.67μS/cm和25.11μS/cm,湿沉降酸化程度较弱。湿沉降中SO_4^(2-)为主要阴离子,Ca^(2+)和NH_4^+为主要的阳离子,万州和高阳的平均浓度为229.01μeq/L和104.49μeq/L。万州和高阳的[SO_4^(2-)]/[NO_3^-]值分别为6.28和2.61,说明万州和高阳主要为硫酸型污染。由于各个月份降雨量不同,离子组分在时空上存在着不同,总体表现为12月>11月>10月,总体的污染程度是万州城区>高阳郊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雨 干湿沉降 组成特征 三峡库区
下载PDF
抚仙湖、星云湖周边磷化工对湖面大气干、湿沉降总磷入湖量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金星 陆娅 +2 位作者 靳澍清 刘红 李荫玺 《环境科学导刊》 2010年第6期39-42,共4页
对抚仙湖、星云湖湖面大气干、湿沉降TP量进行了布点监测,通过监测的结果,计算两湖通过湖面大气沉降方式向湖泊输入的总磷量。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湖周边磷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湖面沉降对星云湖总磷污染负... 对抚仙湖、星云湖湖面大气干、湿沉降TP量进行了布点监测,通过监测的结果,计算两湖通过湖面大气沉降方式向湖泊输入的总磷量。并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得出结论:两湖周边磷化工企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通过湖面沉降对星云湖总磷污染负荷贡献是明显的,而对抚仙湖总磷污染负荷贡献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工 干湿沉降 总磷入湖量 影响 抚仙湖 星云湖
下载PDF
城市湖泊总磷对干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污染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尹珩 周超群 +3 位作者 郭文思 湛德 代晓颖 陈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8,共5页
随着对水污染的深入治理,干湿沉降、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逐步成为城市湖泊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通过对武汉市东湖流域连续4个月干湿沉降和2场次地表径流的监测,分析了湖泊水体总磷(TP)对干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东湖湿沉... 随着对水污染的深入治理,干湿沉降、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逐步成为城市湖泊最重要的污染源之一。通过对武汉市东湖流域连续4个月干湿沉降和2场次地表径流的监测,分析了湖泊水体总磷(TP)对干湿沉降和地表径流污染的响应。结果表明,东湖湿沉降TP累积通量远大于干沉降TP累积通量,这可能与降水的洗尘作用有关;低强度降雨地表径流TP质量浓度为0.74~1.59 mg/L,高强度降雨地表径流TP质量浓度为0.95~5.82 mg/L,初期地表径流TP浓度大于后期地表径流;湖泊TP浓度变化与风速、湿沉降TP通量、降雨量紧密相关,当降雨量小于20 mm时,风速是造成湖泊中TP变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当降雨量超过20 mm时,湖泊TP变化与湿沉降TP通量变化较为一致。点源污染防治与大气污染治理、城市道路清洁、城市绿化、沉水植物生态恢复等的协调治理,将是未来城市湖泊TP污染防治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沉降 地表径流 总磷 响应
下载PDF
新疆大气氮沉降监测研究进展浅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伟 《干旱环境监测》 2020年第1期25-31,共7页
通过对新疆12个监测点氮沉降研究结果发现,无机活性氮浓度(p NH 4+、p NO 3-、NH 3、NO 2)在不同生态系统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氮沉降通量变化随人为干扰程度呈递增趋势。总结了当前新疆大气氮沉降监测研究进展,包括主要监测方法、不同... 通过对新疆12个监测点氮沉降研究结果发现,无机活性氮浓度(p NH 4+、p NO 3-、NH 3、NO 2)在不同生态系统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氮沉降通量变化随人为干扰程度呈递增趋势。总结了当前新疆大气氮沉降监测研究进展,包括主要监测方法、不同生态系统大气氮素干沉降的时空差异性分析、大气氮素干湿沉降通量估算。对大气氮素干湿沉降通量的整体估算、不同生态系统的监测常态化等还存在不足,未来评估氮沉降的综合气候效应、定量临界负荷以及生态系统对氮沉降通量急剧增加的响应是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氮沉降 干湿沉降 沉降通量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大气中多氯联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1043-11045,11050,共4页
对国内外关于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大气中PCBs浓度的测定、气-粒分配、干-湿沉降和气-水交换、气-土交换等方面对国内外近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通过国内外对比,对我国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并对我... 对国内外关于大气中多氯联苯(PCBs)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从大气中PCBs浓度的测定、气-粒分配、干-湿沉降和气-水交换、气-土交换等方面对国内外近来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括。通过国内外对比,对我国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阐述,并对我国以后的大气PCBs研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氯联苯 气一粒分配 气一水交换 气一土交换 干一湿沉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