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抑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潘婕 刘增援 +6 位作者 梁政 吴永继 宋剑武 孙燕杰 徐素萍 黄凯 司红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080-3086,共7页
为了探究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赤芍水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 为了探究赤芍水提物与抗菌药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与微量棋盘法来测定各抗菌药与赤芍水提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及二者联合作用后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结果显示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旋氧氟沙星、磷霉素、痢菌净、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加替沙星、阿米卡星、头孢他啶、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氟苯尼考、阿奇霉素、头孢噻肟、利福平联合作用后的FICI分别为0.27、2.50、1.02、1.01、3.00、0.28、1.02、1.02、1.02、2.02、1.02、0.75、0.56、0.75、0.50、3.00、0.75、0.38。结果表明赤芍水提物与头孢曲松钠、磷霉素、氟苯尼考、利福平联合作用时有协同作用;与林可霉素、头孢噻呋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联合作用时有相加作用;与阿莫西林、左旋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阿奇霉素联合作用时有颉颃作用;与环丙沙星、诺氟沙星、痢菌净、克林沙星、磺胺间甲氧嘧啶、阿米卡星联合作用时表现为无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芍 水提物 耐药大肠杆菌 分级抑菌浓度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魏思敏 汪培嘉 +3 位作者 田启明 陶娅 刘明江 李金贵 《中国兽药杂志》 2019年第9期1-6,共6页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合对临床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ARS与7种抗生素分别对6株临床分离E.coli的敏感性;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ARS分别与... 探讨青蒿琥酯(Artesunate,ARS)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合对临床耐药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ARS与7种抗生素分别对6株临床分离E.coli的敏感性;采用棋盘稀释法测定ARS分别与7种抗生素联合对耐药E.coli的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判定联合抑菌效应;采用平皿打孔法测定ARS预处理对抗生素抑菌圈直径的影响。结果显示,单独使用ARS无明显抑菌作用,但当ARS≥512μg/m L时,与抗生素联用可显著降低抗生素MIC值,其中除链霉素FIC指数为0.6,表现为相加作用外,其余抗菌药FIC指数均小于0.5,表现为协同效应。使用512μg/m L和1024μg/m L ARS前处理耐药E.coli仅增加链霉素和黏菌素的抑菌圈直径。结果表明,ARS本身不具有抑菌活性,但与受测试抗生素同时使用可显著增加抗生素对耐药E.coli的抗菌效果,而ARS预处理对受测试抗生素的增敏效果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抗生素敏感性 耐药大肠杆菌
下载PDF
五倍子水提液与抗生素联合对耐药大肠杆菌的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云超 魏思敏 +1 位作者 田启明 李金贵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9-105,共7页
为探讨五倍子水提液(Galla chinensis extract,GCE)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用对耐药大肠杆菌(E.coli)的体内外抑制效果,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GCE和不同抗生素联用对临床分离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 为探讨五倍子水提液(Galla chinensis extract,GCE)与临床常用抗生素联用对耐药大肠杆菌(E.coli)的体内外抑制效果,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GCE和不同抗生素联用对临床分离E.coli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棋盘稀释法进行联合药敏试验,计算GCE和抗生素联用时的分级抑菌浓度(fraction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FIC),判定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采用E.coli感染模型小鼠进一步验证GCE与抗生素联合应用的体内效果。结果表明:GCE对E.coli标准菌株和多重耐药菌株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MIC范围为4~8 mg/mL;GCE与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合的FIC小于0.5,表现为协同抑菌作用;在E.coli耐药菌株(MC02)动物感染模型中,与单独用药相比,GCE与阿莫西林联合可明显提高感染小鼠的存活率和增重,并减轻肠道病变。提示GCE可增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对耐药菌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提取物 抗生素 协同 耐药大肠杆菌 抗菌作用
下载PDF
五味子对禽源大肠杆菌临床分离株抗生素敏感性的影响
4
作者 陶娅 江苏 +4 位作者 胡婧婧 魏思敏 伯若楠 刘明江 李金贵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研究五味子水煎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临床常用6种抗生素联合对临床分离6株耐药大肠杆菌(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南五味子水煎液(SRD)、北五味子水煎液(SCD)以及6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禽源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 研究五味子水煎液的体外抗菌活性及与临床常用6种抗生素联合对临床分离6株耐药大肠杆菌(E.coli)的作用效果。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南五味子水煎液(SRD)、北五味子水煎液(SCD)以及6种抗生素对临床分离禽源E.coli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微量棋盘法测定SCD与6种抗生素联合对E.coli的分级抑菌浓度指数(FICI);平板计数法测定SCD以及SCD与CEF联合对E.coli ATCC25922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SCD对6株耐药菌的MIC均为64 mg·mL^(-1),SRD对其中5株的MIC为128 mg·mL^(-1),对另一株的MIC>128 mg·mL^(-1);SCD与头孢噻呋(CEF)联用时对5株菌的FIC≤0.5,呈协同作用;与恩诺沙星(ENR)联用时对6株菌的FIC>2,呈拮抗作用;与卡那霉素(KAN)、链霉素(STR)、氨苄西林(AMP)和多西环素(DOX)联合时主要呈相加作用;SCD能抑制E.coli生长速度,使其生长量明显降低,且相较于单独处理,1/4MIC SCD与1/4MIC CEF联合处理的抑菌效果更明显。综上,SCD的抗菌活性强于SRD,且能明显增强禽源临床分离耐药E.coli对CEF的敏感性而呈现协同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抗生素 耐药大肠杆菌 体外抗菌活性
下载PDF
人β防御素-2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及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剑 陈新年 +2 位作者 李娟 陈逸轩 陈文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04-706,711,共4页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的COS-7细胞株,并检测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重组hBD2真核表达载体pCMV-hBD2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筛选稳定表达hBD2单克隆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后...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人β防御素2(hBD2)的COS-7细胞株,并检测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活性。方法将重组hBD2真核表达载体pCMV-hBD2通过脂质体转染COS-7细胞,筛选稳定表达hBD2单克隆细胞株;经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稳定转染后目的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用微量稀释法检测稳定转染后细胞培养上清液对耐药大肠埃希菌的抗菌作用。结果筛选出稳定表达hBD2的COS-7细胞株,检测到目的基因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均有表达,且其表达产物使耐药大肠埃希菌存活率降至15%。结论建立了稳定表达hBD2的COS-7细胞株,其表达产物对耐药大肠埃希菌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Β防御素-2 稳定表达 耐药大肠埃希菌 抗菌活性
下载PDF
多药耐药大肠杆菌对不同消毒剂的抗性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薛京昌 徐晓怡 王小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5期6852-6855,共4页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大肠杆菌对不同消毒剂的抗力水平,为临床上合理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及悬液定量杀菌实验分别测定临床分离出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 目的:研究多药耐药大肠杆菌对不同消毒剂的抗力水平,为临床上合理选择消毒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营养肉汤稀释法及悬液定量杀菌实验分别测定临床分离出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消毒剂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不同作用时间消毒剂对菌株的杀灭率,并与大肠杆菌标准株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消毒剂对多药耐药大肠杆菌的MIC值不同,洁芙柔消毒凝胶的MIC值为2.8±1.9,绿莎新爱尔施牌消毒片的MIC值为2583.4±1107.2,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的MIC值为144.6±86.9,安尔碘II型皮肤消毒剂的MIC值为16.1±7.7。4种常用消毒剂对多要耐药大肠杆菌的MIC值均高于标准菌,绿莎新爱尔施牌消毒片及爱护佳免洗手消毒液的MIC值与标准大肠杆菌较为接近。另外,4种常用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对标准大肠杆菌和多药耐药大肠杆菌作用5min的杀灭率均能打到100%,标准大肠杆菌的被杀灭率略高于多药耐药大肠杆菌。结论:多药耐药菌株对消毒剂的抗性日益受到关注,使用时调整浓度、加强消毒剂科学管理对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药耐药大肠杆菌 消毒剂 抗性
原文传递
苦豆子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志君 崔生玲 +4 位作者 张雯 张宝锁 邵倩 杨奇 张为民 《中国兽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10-16,共7页
为探究苦豆子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本研究以从蛋鸡粪便样本中分离的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苦豆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生... 为探究苦豆子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本研究以从蛋鸡粪便样本中分离的1株多重耐药大肠杆菌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苦豆子提取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以及与抗菌药物联用的抑菌效果,并测定了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生物被膜以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苦豆子提取物MIC为125 mg/mL,与头孢噻呋联用呈现协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1/2MIC和MIC的苦豆子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菌株的生长;不同浓度苦豆子提取物对菌株生物被膜具有一定程度的抑制和清除作用,1/2MIC和MIC组可极显著降低菌株的运动能力(P<0.01)。表明苦豆子提取物对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体外抑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提取物 多重耐药大肠杆菌 体外抑菌
下载PDF
柴芩通淋片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耐药逆转作用
8
作者 周金鹤 杨伟峰 +2 位作者 王毅 童倩 何忠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901-1905,1933,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通淋片(chaiqintonglin,CQTL)在连续用药后对临床分离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柴芩通淋片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 目的:研究中药柴芩通淋片(chaiqintonglin,CQTL)在连续用药后对临床分离泌尿系感染大肠埃希菌耐药特性的影响。方法:首先微量稀释法分别测定柴芩通淋片及临床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而后用1/4 MIC浓度的柴芩通淋片对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进行连续用药5代,分别检测5次用药后20株耐药大肠埃希菌对各类常用抗生素药物敏感性变化,选择前后药物敏感性变化显著的细菌观察菌落形态并进行连续10代培养,通过测定常用抗生素MIC值变化情况判断其是否具有稳定遗传特性。结果:常用抗生素MIC值测定结果表明20株菌均为多重耐药菌株,柴芩通淋片在0.24 g/mL时为20株中9株菌的最低抑制耐药菌株浓度。经过1/4 MIC柴芩通淋片对20株大肠埃希菌连续作用后,其中3株出现对头孢他啶敏感性恢复。对出现头孢他啶敏感性恢复的菌株连续空白培养10代,其MIC值未发生变化。结论:经过1/4 MIC柴芩通淋片连续作用后,可恢复部分临床大肠埃希菌对头孢他啶药物敏感性作用,其耐药性的恢复具有稳定遗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离耐药大肠埃希菌 柴芩通淋片 耐药逆转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