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放研究 被引量:42
1
作者 高斐 王东凯 +3 位作者 罗立 徐松林 刘莱 徐飒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057-1059,共3页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热敏型材料制备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根据胶凝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左氧氟... 目的:制备左氧氟沙星热敏型眼用凝胶,并对其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热敏型材料制备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根据胶凝温度筛选泊洛沙姆407的最佳处方浓度,采用无膜溶出模型对该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进行考察。结果:左氧氟沙星检测浓度线性范围为3~11μg/ml(r=0.9991,n=6),回收率为99.62%;泊洛沙姆407在处方中的最佳浓度为18%;药物释放呈零级动力学特征,释放量取决于凝胶溶蚀量。结论:该制剂制备方法简单,用药剂量易于控制,极具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泊洛沙姆407 热敏型眼用凝胶 体外释放 无膜溶出模型
下载PDF
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张华 齐宪荣 张强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99-303,共5页
目的 研究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考察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分布、包封率和加速实验稳定性 ;建立脂质体中柔红霉素含量测定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方法 ;考察脂质体在Hepes缓冲液 (... 目的 研究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药剂学性质及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方法 考察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的形态和粒径分布、包封率和加速实验稳定性 ;建立脂质体中柔红霉素含量测定的可见分光光度法和HPLC方法 ;考察脂质体在Hepes缓冲液 (pH 7 5 )和大鼠血清中的体外释放行为。考察脂质体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结果 制备的柔红霉素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高 ( >85 % )、稳定性好 ,平均粒径为 5 6 3nm ,体外释放慢 ;长循环脂质体的T1 2 α和AUC分别是注射剂的 17 6和 96倍。结论 制备的长循环脂质体包封率较高 ,药剂学性质稳定 ,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优于注射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循环脂质体 柔红霉素 包封率 体外释放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半固体脂质纳米粒的制备和体外释药特性 被引量:20
3
作者 西娜 侯连兵 +3 位作者 王春霞 阎玺庆 蒋青锋 郭丹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的半固体脂质纳米粒(HCPT-SSLN),初步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HCPT-SSLN;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ξ电位;考察其混悬液和冻干粉的物理稳定性;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HCPT-... 目的:制备羟基喜树碱的半固体脂质纳米粒(HCPT-SSLN),初步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方法:采用乳化蒸发-低温固化法制备HCPT-SSLN;用激光粒度仪测定其粒径和ξ电位;考察其混悬液和冻干粉的物理稳定性;用透析法考察其体外释药性质。结果:HCPT-SSLN纳米粒平均粒径为130.5nm,载药量为2.51%,包封率为79.19%,ξ电位为-33.1mV;室温(25℃)和4℃下放置6个月,纳米粒冻干粉和混悬液外观、粒径及包封率无明显变化;体外释药规律符合Weibull方程lnln[1/(1-Q)]=0.263 3lnt+0.050 9(R2=0.948 5)。结论:制备的HCPT-SSLN包封率高,稳定性好,大小均匀,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半固体脂质纳米粒 体外释药
下载PDF
盐酸尼卡地平定时释放片研究 被引量:14
4
作者 齐美玲 王鹏 +1 位作者 郑俊民 张汝华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710-715,共6页
目的:以盐酸尼卡地平为模型药对定时释放片的体内外定时释放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用干压包衣技术制备盐酸尼卡地平定时释放片。用时间参数t0 1 和t0 8 对各因素( P E G6000 用量、乙基纤维素粘度、衣层厚度、片硬度... 目的:以盐酸尼卡地平为模型药对定时释放片的体内外定时释放效果进行研究。方法:用干压包衣技术制备盐酸尼卡地平定时释放片。用时间参数t0 1 和t0 8 对各因素( P E G6000 用量、乙基纤维素粘度、衣层厚度、片硬度等) 对药物释放的影响进行评价。通过溶蚀试验确定药物释放机理。用 H P L C 法对5 名志愿者进行了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在体外,药物在(65 ±03) h 开始释放,在(80 ±03) h 药物释放完全;在人体内,定时释放片和普通片的tm a x 分别为(83 ±04) h 和(13 ±04) h ,tla g 分别为(64 ±03) h 和(04 ±004) h , 定时释放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36 % ±88 % 。结论:盐酸尼卡地平定时释放片在体内外具有显著的定时释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时释放片 盐酸尼卡地平 药理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的研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王成伟 唐星 姚家荣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45-249,共5页
目的制备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并优化其处方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聚卡波菲用量、卡波沫用量、pH值、甘油用量、液体石蜡用量、山嵛酸甘油酯用量及不同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 ,与国外产品进行残差平方和、拟合度、区分因... 目的制备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并优化其处方与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 ,考察了聚卡波菲用量、卡波沫用量、pH值、甘油用量、液体石蜡用量、山嵛酸甘油酯用量及不同工艺对释放度的影响 ,与国外产品进行残差平方和、拟合度、区分因子和相似因子比较 ,确定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的处方工艺 ,并考察了其初步稳定性。结果优化所得处方工艺为 :聚卡波菲用量0 5 % (w) ,卡波沫用量 1% (w) ,甘油用量为 5 % (w) ,液体石蜡用量为 5 % (w) ,山嵛酸甘油酯用量为 1% (w) ,pH值为 4 5 ,选用工艺 1。 结论按优化处方工艺制得的壬苯醇醚阴道用缓释凝胶稳定 ,与国外产品比较具有相似的释放度 ,且以复合模式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壬苯醇醚 凝胶剂 阴道给药系统 正交设计 释放度
下载PDF
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体外释药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蔡铮 侯世祥 +3 位作者 宋相容 杨兆祥 郑瑀 赵斌斌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0-762,共3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与机制。方法:采用扩散池法考察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的释药规律,并用无膜溶出法研究其释放机制。根据鼻腔释药环境的特点,设计了动态扩散池法,考察该原位凝胶的黏附性对释药的影响。结... 目的:研究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与机制。方法:采用扩散池法考察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的释药规律,并用无膜溶出法研究其释放机制。根据鼻腔释药环境的特点,设计了动态扩散池法,考察该原位凝胶的黏附性对释药的影响。结果: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的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模型,其溶蚀度较小且与释放度无明显相关性。与天麻素溶液剂相比,其鼻用原位凝胶能延长释药时间,增加释药量。结论: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主要通过扩散而非溶蚀方式释药,在鼻腔内的释药量可因其黏附性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离子敏感 鼻用原位凝胶 去乙酰结冷胶 体外释药
下载PDF
快速膜乳化法制备载紫杉醇聚乳酸类微球 被引量:18
7
作者 曾烨婧 王连艳 +1 位作者 马光辉 马润宇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8-575,共8页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空白微球,比较了3种方法所制微球的均一性.采用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制备的PLA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1.022和0.987μm,多分散系数分别为0.133和0.145,而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的PLA微球平... 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制备了聚乳酸(PLA)空白微球,比较了3种方法所制微球的均一性.采用均质乳化法和超声法制备的PLA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1.022和0.987μm,多分散系数分别为0.133和0.145,而快速膜乳化法制备的PLA微球平均粒径为0.906μm,多分散系数为0.005.在此基础上,采用快速膜乳化法制备了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和聚(乳酸-聚乙二醇)二嵌段共聚物(PELA)载紫杉醇微球,平均粒径分别为0.906,0.987和1.015μm,多分散系数均为0.005,载药率分别为3.89%,4.93%和3.18%,包埋率分别为63.2%,71.6%和51.3%,在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60d后,PLGA微球的药物释放率为83.87%,PLA微球为50.25%,PELA微球为4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膜乳化 聚乳酸类微球 均一性 载药率 体外释放
下载PDF
米托蒽醌聚乳酸缓释毫微粒冻干针剂的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超群 廖工铁 张志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29-231,共3页
选择含1%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作释药介质,用动态透析系统和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的体外释药特性。高分子量聚乳酸毫微粒的释药速度明显慢于低分子量的聚乳酸毫微粒。通过选择适宜分子量的聚乳酸制备毫微粒可... 选择含1%维生素C的生理盐水作释药介质,用动态透析系统和分光光度法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乳酸毫微粒冻干针剂的体外释药特性。高分子量聚乳酸毫微粒的释药速度明显慢于低分子量的聚乳酸毫微粒。通过选择适宜分子量的聚乳酸制备毫微粒可控制其释药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托蒽醌 聚乳酸缓释 毫微粒 体外释药 抗癌药
下载PDF
中药醒鼻温敏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褚克丹 李煌 +3 位作者 郑健 徐伟 谢伟容 张小琴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822-2825,共4页
目的:研制中药醒鼻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188,PEG6000调节胶凝温度,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处方,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体外释放曲线。结果:醒鼻温敏凝胶在3233℃胶凝,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 目的:研制中药醒鼻温敏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以泊洛沙姆188,PEG6000调节胶凝温度,并采用正交试验筛选处方,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体外释放曲线。结果:醒鼻温敏凝胶在3233℃胶凝,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醒鼻温敏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鼻温敏凝胶 鼻黏膜给药 体外释放度
原文传递
活性元宫型药铜365宫内节育器体外释放吲哚美辛的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高洁 李瑛 +1 位作者 刘建平 顾萱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602-605,638,共5页
目的:建立国产活性元宫型药铜365宫内节育器中吲哚美辛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以模拟宫腔液为释放介质,控制温度(37.0±0.1℃),匀速磁力搅拌,控制速度为70r/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及释放量。结果:吲哚美辛的吸收度... 目的:建立国产活性元宫型药铜365宫内节育器中吲哚美辛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方法:以模拟宫腔液为释放介质,控制温度(37.0±0.1℃),匀速磁力搅拌,控制速度为70r/min,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药物含量及释放量。结果:吲哚美辛的吸收度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吲哚美辛的释放于d3达到平衡。结论:建立的吲哚美辛释放度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铜宫内节育器 吲哚美辛 模拟宫腔液 体外释放
下载PDF
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的体外释放和大鼠的在体吸收 被引量:12
11
作者 罗德凤 叶建涛 +1 位作者 张毅珊 刘德育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923-926,共4页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Rd-SLN)的体外释药特性、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和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透析法测定Rd-SLN体外释药速率;通过大鼠在体分段肠回流实验,研究Rd-SLN的肠道吸收行为;建立血浆样品中人参皂苷Rd的HPLC分...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Rd固体脂质纳米粒(Rd-SLN)的体外释药特性、在大鼠肠道的吸收和体内药物动力学行为。方法采用透析法测定Rd-SLN体外释药速率;通过大鼠在体分段肠回流实验,研究Rd-SLN的肠道吸收行为;建立血浆样品中人参皂苷Rd的HPLC分析方法,在大鼠灌胃给药后测定不同时间的血药浓度,观察Rd-SLN在体内的吸收和药动学特征。结果Rd-SLN具有缓释特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Rd-SLN与人参皂苷Rd对照溶液的吸收率差异没有显著性;在回肠和结肠段,Rd-SLN与对照溶液的吸收率差异有显著性。Rd-SLN在回肠段的吸收率高于其它肠段。与对照组相比,Rd-SLN组的血药浓度水平维持时间更长,其Cmax、MRT、AUMC和AUC均明显增加。结论Rd-SLN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其在回肠的吸收优于其他肠段,并且能明显提高人参皂苷Rd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RD 固体脂质纳米粒 体外释药 肠吸收 药物动力学 血药浓度
下载PDF
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体外释放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2
作者 王岚 刘颖 冯年平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50-356,共7页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经典体外释放方法、透析法、室扩散法、流池法、基于体外脂解模型的体外释放研究方法等体外测定方法在药物释放特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 通过查阅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整理并分类,介绍了近年来有关经典体外释放方法、透析法、室扩散法、流池法、基于体外脂解模型的体外释放研究方法等体外测定方法在药物释放特性评价中的应用进展。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类药物传递系统,评价脂质纳米粒的指标主要有粒径、Zeta电位、载药量、体外释放、稳定性等。药物释放是影响药物进入体内发挥药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体外释放是评价脂质纳米粒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控制制剂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如何建立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体外释放方法使其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则需要科学工作者进一步研究优化,促进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纳米粒给药系统 药物释放 体外释放实验
原文传递
依托泊苷鼻用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放度考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杨亚兰 杜青 敦洁宁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研制依托泊苷鼻黏膜给药壳聚糖微球,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甲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微球,对微球的粒径、形态及体外释药进行研究。结果:微球的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46.9±0... 目的:研制依托泊苷鼻黏膜给药壳聚糖微球,对微球的制备方法及体外释放度进行考察。方法:以壳聚糖为载体,甲醛为交联剂,采用乳化交联固化法制备微球,对微球的粒径、形态及体外释药进行研究。结果:微球的外观圆整,平均粒径为(46.9±0.7)μm,78.4%的微球粒径在30~70μm范围内,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模型。结论:依托泊苷壳聚糖微球制备工艺简单、稳定,包封率高,药物释放符合鼻腔给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托泊苷 壳聚糖微球 鼻腔给药 体外释药
下载PDF
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的制备及其体外释放度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吴杏梅 《中国药业》 CAS 2008年第16期49-50,共2页
目的研制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泊洛沙姆188及聚乙二醇6000调节胶凝温度,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并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体外释放曲线。结果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在32~33℃胶凝... 目的研制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并考察其体外释药行为。方法以泊洛沙姆407为凝胶材料,泊洛沙姆188及聚乙二醇6000调节胶凝温度,正交试验法优选处方,并采用数学模型拟合体外释放曲线。结果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在32~33℃胶凝,体外释药行为符合Higuchi方程。结论盐酸格拉司琼鼻用温敏型凝胶处方设计合理,可进一步研究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格拉司琼 温敏型凝胶 鼻黏膜给药 体外释放度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外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0
15
作者 赵永星 华海婴 梁文权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64-867,共4页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纳米粒(ORI-Nps),考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界面沉淀法制备ORI-Nps,并对其形态、粒径、ξ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特征和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制备的ORI-Nps为类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1... 目的:制备冬凌草甲素纳米粒(ORI-Nps),考察其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界面沉淀法制备ORI-Nps,并对其形态、粒径、ξ电位、包封率、载药量、体外释药特征和抗肿瘤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制备的ORI-Nps为类球形,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101.5nm;ξ电位为-29.8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6.84%和92.25%;体外释药缓慢;对Eca-109细胞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结论:制备的ORI-Nps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粒径均匀,体外释药具有缓释特点,体外抗肿瘤作用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纳米粒 体外释药 细胞毒性
下载PDF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积雪草苷阳离子脂质体的处方 被引量:12
16
作者 任翔 刘琨 张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2272-2275,共4页
目的:优化积雪草苷阳离子脂质体的处方,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以积雪草苷与磷脂质量比(药脂比,X_1)、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X_2)、D-甘露糖质量浓度(X_3)为因素,采用星点设... 目的:优化积雪草苷阳离子脂质体的处方,并对其体外释药特性进行考察。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脂质体;以包封率、载药量为指标,以积雪草苷与磷脂质量比(药脂比,X_1)、胆固醇与磷脂质量比(X_2)、D-甘露糖质量浓度(X_3)为因素,采用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以十二烷基硫酸钠为介质,采用透析袋法考察加入1%十八胺所制阳离子脂质体的体外释药特性,并与积雪草苷的溶液及普通脂质体进行比较。结果:最优处方为X_10.07、X_20.17、X_30.03 g/ml,所得积雪草苷脂质体的包封率为(75.529±1.071)%、载药量为(2.539±0.029)%(n=3),与预测值的偏差分别为-0.217%与0.205%;脂质体加入1%十八胺后其电位由-5.6 m V变为20.8 m V,证实形成阳离子脂质体。积雪草苷溶液、普通脂质体、阳离子脂质体的体外累积释药率分别为89.13%(12 h)、87.58%(72 h)、94.46%(72 h),后者释药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所得积雪草苷阳离子脂质体包封率较高,可持续72 h释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雪草苷 阳离子脂质体 处方优化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 体外释药
下载PDF
尼莫地平聚乳酸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药剂学性质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莉 张韵慧 +2 位作者 崔颖 晋兴华 李培凡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4-198,共5页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聚乳酸缓释微球,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蒸发萃取法制备微球,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分析验证含药微球的形成,对制备的尼莫地平微球的粒径、载药... 目的:制备尼莫地平聚乳酸缓释微球,并对其药剂学性质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溶剂蒸发萃取法制备微球,正交实验设计考察影响制备工艺的因素,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表面形态,红外光谱分析验证含药微球的形成,对制备的尼莫地平微球的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等性质及体外释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尼莫地平聚乳酸微球的最佳制备工艺稳定,微球形态圆整,粒径分布适宜,药物确已被包裹于微球中。优化工艺制得的微球平均粒径为(61.7±0.46)μm,载药量为(53.2±0.8)%,包封率为(86.2±0.6)%,体外释放符合Higuchi方程,Q=17.708t1/2-0.9758(r=0.9954),t1/2=8.29d。结论:本实验获得了较理想的尼莫地平聚乳酸微球,其体外释药特性符合长效制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聚乳酸 微球 体外释放
下载PDF
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及处方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丹参 梅艳飞 +1 位作者 宋晓敏 庄忠宝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21-1326,共6页
目的制备pH依赖-酶触型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并优化筛选微丸的制备处方。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丸芯,以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以丸芯包衣后的释药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包衣增重的筛选,最终得到能够在... 目的制备pH依赖-酶触型大黄结肠靶向微丸,并优化筛选微丸的制备处方。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丸芯,以载药量、包封率和释放度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对丸芯处方进行优化。以丸芯包衣后的释药性能为评价指标,进行包衣增重的筛选,最终得到能够在结肠释放药物的大黄微丸。结果以2%海藻酸钠-果胶溶液、0.7%壳聚糖溶液、1%CaCl_2溶液、pH6.0的壳聚糖-CaCl_2溶液,投药量4∶1(大黄-辅料)的处方制备丸芯,肠溶包衣增重30%,得包衣微丸。该微丸在人工胃液2h和小肠液3h的累积释放率分别为2.01%和8.72%,在人工结肠液中4h累积释放率为92.58%。结论确定了大黄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剂处方,初步实现了结肠靶向释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pH依赖-酶触型 结肠靶向微丸 处方优化 体外释放
原文传递
辛芷离子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的研制及体外释药评价 被引量:11
19
作者 卓玉娟 刘新 +1 位作者 喻录容 张桂平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的中药鼻腔给药系统剂型—原位凝胶。方法:采用去乙酰结冷胶为材料制备辛芷离子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研究不同浓度去酰基结冷胶原位凝胶的黏度特性,采用扩散池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并用无膜溶出法研究其释药机制。结... 目的:开发一种新型的中药鼻腔给药系统剂型—原位凝胶。方法:采用去乙酰结冷胶为材料制备辛芷离子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研究不同浓度去酰基结冷胶原位凝胶的黏度特性,采用扩散池法考察其体外释药规律,并用无膜溶出法研究其释药机制。结果:辛芷离子敏感型鼻用原位凝胶的黏度随去酰基结冷胶的浓度增加而增大,其释药量随结冷胶的浓度增加而减少,其释药符合一级释药模型,其溶蚀度较小且与释放率无明显相关性(r=0.986)。结论:应用去酰基结冷胶可成功制备离子敏感型中药鼻用原位凝胶,为中药鼻腔给药提供了一种新剂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酰基结冷胶 离子敏感型 原位凝胶 体外释药
原文传递
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的体外释药特征和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魏元锋 张宁 +1 位作者 林晓 冯怡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0-1155,共6页
本文评价了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Da Chuanxiong Fang multiunit drug delivery system,DCXFMDDS)体内外释药特点。以已知的有效成分阿魏酸(ferulic acid,FA)与洋川芎内酯I(senkyunolide I,SI)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比较了DC... 本文评价了大川芎方多元释药系统(Da Chuanxiong Fang multiunit drug delivery system,DCXFMDDS)体内外释药特点。以已知的有效成分阿魏酸(ferulic acid,FA)与洋川芎内酯I(senkyunolide I,SI)为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比较了DCXFMDDS与大川芎片的体外释药特征,以及与大川芎方效应组分(Da Chuanxiong Fang active fraction,DCXFAF)的大鼠体内药动学特征。结果表明,DCXFMDDS中FA在体内外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而SI在体内外均能快速释药,两种物质体外释药特征及其机制均不相同,但体内吸收程度(以AUC表征)均好于DCXFAF组。DCXFMDDS改变了不同化学成分在体内外释药特征,可能是其起效快、药效好、药效维持时间长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川芎方 多元释药系统 阿魏酸 洋川芎内酯Ⅰ 体外释放度 药代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