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透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5
1
作者 苑振亭 陈大为 +2 位作者 徐晖 丁平田 张汝华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83-685,共3页
目的 研究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的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将蛇床子有效部位制成饱和生理盐水溶液 ,采用Valia Chien扩散池考察了土荆芥油、薄荷醇和月桂氮酮 (Azone) 3种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经离体鼠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 应... 目的 研究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的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将蛇床子有效部位制成饱和生理盐水溶液 ,采用Valia Chien扩散池考察了土荆芥油、薄荷醇和月桂氮酮 (Azone) 3种渗透促进剂对蛇床子素经离体鼠皮渗透性的影响。结果 应用土荆芥油、薄荷醇和Azone为渗透促进剂 ,药物的稳态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 ,增渗倍数分别为 3.0 9,3.4 1及4 .38;药物的表观扩散系数分别提高为 1.10 ,2 .18及 6 .30倍 ,但表观分配系数却分别降低为 0 .30 9,0 .341及 0 .4 38倍。结论  3种渗透促进剂的作用机制主要为改变角质层的通透性 ,减低了药物经皮肤渗透的阻力 ,提高了药物在皮肤角质层的扩散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促进剂 蛇床子素 透皮吸收 土荆芥油 薄荷醇 月桂氮ZHUO酮
下载PDF
口服药物吸收中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坤 孙进 何仲贵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6-192,共7页
目的综述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对药物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依据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工作,查阅国内外30篇相关文献,并结合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膜通透性和首过作用等生物药剂学性质是影响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 目的综述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对药物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依据本课题组在该领域的工作,查阅国内外30篇相关文献,并结合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膜通透性和首过作用等生物药剂学性质是影响药物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的主要因素。结论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显著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在药物结构设计、制剂处方设计、临床合理用药及口服给药系统开发中应重视评价药物的生物药剂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药剂学性质 口服药物 溶解性 稳定性 膜通透性 首过作用
下载PDF
超常量扩张促进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内利多卡因的渗透作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云景 张琳西 +3 位作者 杨力 郭树忠 白汝芬 文爱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315-316,共2页
目的探讨超常量扩张对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内利多卡因的渗透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常量扩张组和超常量扩张组,注入2%的盐酸利多卡因后将扩张囊置入生理盐水中,分别于2、8、24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囊外的药物浓度。结果扩张器对利多卡因... 目的探讨超常量扩张对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内利多卡因的渗透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常量扩张组和超常量扩张组,注入2%的盐酸利多卡因后将扩张囊置入生理盐水中,分别于2、8、24h取样,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囊外的药物浓度。结果扩张器对利多卡因有渗透作用,超常量扩张组各个时间点渗透到扩张囊外的利多卡因浓度大于常量组。结论超常量扩张可增加利多卡因的渗透性,在患者注水过程中可减轻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常量扩张 皮肤软组织扩张器 利多卡因 药物渗透
下载PDF
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优化及其药物渗透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洋洋 黄聪 +3 位作者 王彩君 肖娟兰 刘昌孝 何新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19年第8期1544-1550,共7页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 PAMPA)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改进,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 目的基于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nalysis, PAMPA)对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rug dissolution and absorption simulating system,DDASS)的生物膜系统进行改进,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氢氯噻嗪为工具药进行渗透性考察,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药物渗透性考察方法,以期进一步提高DDASS系统对药物渗透性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并对药物体内吸收百分率进行预测。方法以疏水性半透膜为载体,将1%大豆卵磷脂和0.1%胆固醇的正十二烷溶液涂于疏水性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上制备人工渗透膜,以人工渗透膜取代DDASS中的大鼠肠管,以BCS I类药单硝酸异山梨酯,BCS II类药奥美拉唑和BCS III类药氢氯噻嗪为工具药考察其在DDASS系统中经人工渗透膜的表观渗透系数(Papp),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对上述3种药物的有效渗透系数(Peff)的测定,验证人工渗透膜对药物BCS归类的准确性。结果单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和氢氯噻嗪基于PAMPA优化DDASS法测得Papp分别为(3.644±0.291)×10^-6、(2.391±0.020)×10^-6、(0.129±0.032)×10^-6cm/s;上述药物基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测得Peff分别为(37.69±2.67)×10^-5、(33.72±5.02)×10^-5、(14.37±1.66)×10^-5cm/s。三者的体内吸收百分率预测值分别为95.36%、65.76%、5.61%,与Papp呈正相关。结论基于DDASS优化PAMPA法对3种不同BCS分类药物渗透性的考察结果与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结果一致,均证明单硝酸异山梨酯与奥美拉唑为高渗透性药物,氢氯噻嗪为低渗透性药物,符合FDA对三者的BCS分类。表明基于DDASS优化PAMPA法考察药物渗透性,结果准确,简单方便,节约资源,体内吸收百分率预测值具有参考价值,为仿制药申请生物等效性豁免及为创新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体外预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溶出/吸收仿生系统(DDASS) 平行人工膜渗透分析法(PAMPA) 药物渗透性 药物吸收预测
原文传递
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的研制及大鼠体内药效学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援 许实波 +3 位作者 朱良 陈颖 陈丽琼 马争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72-775,共4页
目的 研制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并评价其经皮吸收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浇铸法制备格列美脲控释贴剂,以正交方法优化成膜骨架材料配比,设计最佳基质控释系统;首次建立格列美脲贴剂体外透皮速率常数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不... 目的 研制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并评价其经皮吸收对正常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方法 浇铸法制备格列美脲控释贴剂,以正交方法优化成膜骨架材料配比,设计最佳基质控释系统;首次建立格列美脲贴剂体外透皮速率常数的HPLC测定方法,考察不同基质组成及二元复合透皮吸收促进剂对药物透皮吸收的影响;按照胰岛素类及降血糖药的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进行降血糖试验和糖耐量试验,评价贴剂对正常大鼠经皮给药后的降血糖作用。结果 药剂学研究表明,当成膜骨架材料配比为改性PVA-PVP-乳糖=20:2:1,透皮促进剂氮酮和油酸以3%浓度按2:1比例合用时,贴剂的体外透皮速率常数最大;对正常大鼠的药效学研究显示,该贴剂能明显减少给药次数,显著降低正常大鼠空腹血糖(P<0.01),显著增加糖耐量(P<0.001),降糖作用明显。结论 格列美脲凝胶骨架控释贴剂可以经皮肤给药达到显著的降糖药效,血药浓度平稳,给药次数减少,患者依从性提高,因此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列美脲 凝胶骨架控释贴剂 透皮吸收 透皮给药系统 糖耐量试验 降血糖作用
下载PDF
Peptide-drug conjugates(PDCs):a novel trend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argeted therapy,hype or hope? 被引量:5
6
作者 Chen Fu Lifeng Yu +3 位作者 Yuxi Miao Xinli Liu Zhaojin Yu Minjie Wei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498-516,共19页
Peptide-drug conjugates(PDCs)ar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argeted therapeutics drug after 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with the core benefits of enhanced cellular permeability and improved drug selectivity.Two drugs ... Peptide-drug conjugates(PDCs)are the next generation of targeted therapeutics drug after 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s),with the core benefits of enhanced cellular permeability and improved drug selectivity.Two drugs are now approved for market by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and in the last two years,the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have been developing PDCs as targeted therapeutic candidates for cancer,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metabolic diseases,and so on.The therapeutic benefits of PDCs are significant,but poor stability,low bioactivity,lo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ime,and slow clinical development process as therapeutic agents of PDC,how can we design PDCs more effectively and what i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PDCs?This review summarises the components and functions of PDCs for therapeutic,from drug target screening and PDC design improvement strategies to clinical applications to improve the permeability,targeting,and stability of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PDCs.This holds great promise for the future of PDCs,such as bicyclic peptide-toxin coupling or supramolecular nanostructures for peptide-conjugated drugs.The mode of drug delivery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PDC design and current clinical trials are summarised.The way is shown for future PDC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PTIDE drug LINKER Targeted therapy Stability permeability
原文传递
外翻肠囊法评价及比较5种药物大鼠肠透膜能力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晓颖 苏湲淇 +3 位作者 甘晓玲 龚萍 段春燕 张亚红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704-1706,共3页
目的:考察外翻肠囊法在评价及比较多种药物肠透膜能力方面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按外翻肠囊法制备大鼠肠吸收离体模型,测定西酞普兰、布洛芬、酮洛芬、氯霉素、盐酸地尔硫5种药物的累积吸收率,并与该5种药物经脂质体毛细管电泳(LCE... 目的:考察外翻肠囊法在评价及比较多种药物肠透膜能力方面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方法:按外翻肠囊法制备大鼠肠吸收离体模型,测定西酞普兰、布洛芬、酮洛芬、氯霉素、盐酸地尔硫5种药物的累积吸收率,并与该5种药物经脂质体毛细管电泳(LCE)法所测得的脂水分配系数(logP)排序结果比较。结果:5种药物在大鼠小肠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吸收,累积吸收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西酞普兰>盐酸地尔硫>布洛芬>酮洛芬>氯霉素,与LCE法测定结果一致。结论:外翻肠囊法可评价及比较多种药物的肠透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翻肠囊法 大鼠 药物 累积吸收率 肠透膜能力
原文传递
用改进的理论溶剂化方程预测药物的经皮渗透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傅旭春 戴宇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 :预测药物经过人体表皮的渗透系数。方法 :用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 AM1法计算量子化学参数 ,用改进的理论溶剂化方程模型建立药物透过人体表皮的渗透系数的回归方程式。结果 :36个非电解质化合物透过人体表皮的渗透系数 (P)和分子... 目的 :预测药物经过人体表皮的渗透系数。方法 :用半经验自洽场分子轨道 AM1法计算量子化学参数 ,用改进的理论溶剂化方程模型建立药物透过人体表皮的渗透系数的回归方程式。结果 :36个非电解质化合物透过人体表皮的渗透系数 (P)和分子体积 (V)、氢键酸度 (Σα2 H)、氢键碱度 (Σβ2 H)和极化率指数 (πI)等理论参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 ,回归方程式为 :log P=- 6 .790 +1.5 71V+0 .15 5 0 πI- 1.2 95 Σα2 H - 2 .4 85 Σβ2 H (n=36 ,r=0 .9777)。结论 :可以用改进的理论溶剂化方程预测药物的经皮渗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设计 经皮吸收 渗透系数 氢键 AML
下载PDF
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Caco-2细胞模型与溶出度试验考察国产盐酸曲美他嗪片的生物等效性 被引量:4
9
作者 鲍实 吕晓君 +1 位作者 吕振兴 姜红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39-446,共8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Caco-2细胞模型和溶出度试验,对国产盐酸曲美他嗪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基于Caco-2单层细胞膜模型考察盐酸曲美他嗪的渗透性,获得其表观渗透系数P_(app);第二步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曲线来比较10家国... 目的: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结合Caco-2细胞模型和溶出度试验,对国产盐酸曲美他嗪生物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首先基于Caco-2单层细胞膜模型考察盐酸曲美他嗪的渗透性,获得其表观渗透系数P_(app);第二步采用HPLC法测定溶出曲线来比较10家国产企业与原研生产的盐酸曲美他嗪片在5种不同pH条件下体外溶出行为的差异;最后采用Gastrol Plus^(TM)软件,导入本试验实测P_(app),通过该软件转化为P_(eff)值,建立准确的体外溶出曲线与体内药动学曲线之间的相关性模型,基于该模型预测国产盐酸曲美他嗪片的药动学曲线,对其生物等效性进行体内外相关的研究。HPLC测定法:C_(18)柱,以0.287%无水庚烷磺酸钠-甲醇(55∶4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1 nm,流速1.0 mL·min^(-1);溶出度方法:分别以0.05 mol·L^(-1)盐酸溶液,pH 1.2、pH 4.0、pH 6.8缓冲盐溶液和水为溶出介质,桨法50 r·min^(-1),溶出体积900 mL,分别考察片剂在上述5种溶出介质中5,10,5,20,30,45,60,90 min取样的溶出曲线。结果:盐酸曲美他嗪的表观渗透系数P_(app)值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反而下降,属于中等渗透的药物;不同pH的溶出介质对盐酸曲美他嗪片的溶出行为无区分性;但在每种溶出介质中,国外原研片剂溶出较慢,与国产片剂的溶出行为存在明显差异,多数国产片剂快速溶出;采用Gastrol Plus^(TM)软件从药物在体内具有不同释放速率时的体内吸收情况与通过体外溶出曲线模拟体内吸收情况两个方面进行模拟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国产盐酸曲美他嗪片与原研片剂在体内能够生物等效。结论:尽管国产盐酸曲美他嗪片的体外溶出曲线与原研片剂存在差别,但体内生物等效的可能性极大。Gastrol Plus^(TM)软件能够预测口服固体制剂与原研制剂的生物等效性,可在一致性评价工作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曲美他嗪 一致性评价 生物等效性 Caco-2单层细胞膜模型 渗透性 溶出曲线
原文传递
Nanotechnology-based delivery systems to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in cancer
10
作者 Harsh Patel Jiaxin Li +5 位作者 Letao Bo Riddhi Mehta Charles R.Ashby Shanzhi Wang Wei Cai Zhe-Sheng Chen 《Medical Review》 2024年第1期5-30,共26页
Cancer nanomedicine is defined as the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aterial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ancer therapeutics that can overcome the impediments and restrictions of traditional chemotherapeutics.Mult... Cancer nanomedicine is defined as the application of nanotechnology and nanomaterials for the formulation of cancer therapeutics that can overcome the impediments and restrictions of traditional chemotherapeutics.Multidrug resistance(MDR)in cancer cells can be defined as a decrease or abrogation in the efficacy of anticancer drugs that have different molecular structure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is one of the primary causes of therapeutic failure.There have been success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ncer nanomedicine to overcome MDR;however,relatively few of these formulations have been approved by the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ncer.This is primarily due to the paucity of knowledge about nanotechnology and the fundamental biology of cancer cells.Here,we discuss the advances,types of nanomedicines,and the challenges regarding the translation of in vitro to in vivo results and their relevance to effective therap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TECHNOLOGY multidrug resistance drug delivery systems nanoformulations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原文传递
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崔冬雪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18-720,共3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血脑屏障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过程的一道难题。血脑屏障既可以保护大脑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维持脑部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限制了药物进入脑部发挥其治疗作用。本文概述了目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而血脑屏障成为治疗神经系统疾病过程的一道难题。血脑屏障既可以保护大脑不受外界有害物质的侵害,维持脑部内环境的稳定,同时也限制了药物进入脑部发挥其治疗作用。本文概述了目前已被证实能改善药物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方法,如化学修饰,制剂改造,联合用药等,系统综述了有关提高药物血脑屏障透过率的思路及研究方法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通透性
原文传递
多成分药物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的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董玲 项佳媚 +3 位作者 王耘 邬瑞光 唐明敏 孙墨涵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4484-4488,共5页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中的渗透性评价主要指向肠吸收问题,相对于单一成分药物,在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构建中... 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BCS)中的渗透性评价主要指向肠吸收问题,相对于单一成分药物,在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MMBCS)构建中,多成分环境下的某单一成分吸收代谢受到多成分体系的影响而更为复杂,亟需适当的数学模型进行描述。作者团队在借鉴已有单成分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多成分药物肠吸收代谢数学算法,提出参数P影响(多成分环境下某一单成分的吸收代谢相对于其单成分环境下的吸收代谢相对变化率)来反映多成分体系对其中某一单成分的吸收代谢影响,突出了多成分环境下药物肠吸收代谢的特点,为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的构建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生物药剂学分类系统 多成分药物 数学算法 肠吸收代谢 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白桦脂酸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及转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美慧 陈旺 +5 位作者 帅丽霞 詹雁 谭镭 阮佳 邓黎 徐超群 《中药药理与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6-79,共4页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在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中的摄取与转运机制。方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进行验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样品中白桦脂酸含量,同时考察白桦脂酸浓度和转运体抑制剂维拉帕米、丙磺舒对其在Caco-2细胞中... 目的:研究白桦脂酸在人结直肠腺癌细胞(Caco-2细胞)中的摄取与转运机制。方法:建立Caco-2细胞模型并进行验证,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测定样品中白桦脂酸含量,同时考察白桦脂酸浓度和转运体抑制剂维拉帕米、丙磺舒对其在Caco-2细胞中的摄取及转运的影响。结果:Caco-2细胞模型建立成功,LC-MS可以准确测定样品中白桦脂酸含量,白桦脂酸250、175、100μg/mL组转运实验表观渗透系数Papp(AP→BL)分别为1.40×10^(-7)、1.38×10^(-7)、1.31×10^(-7)cm/s(P>0.05),外排率(ER)均小于1.5;摄取实验单位质量蛋白药物摄取量分别为0.857、0.781、0.661μg/mg(P<0.05)。结论:白桦脂酸跨膜渗透性差,摄取转运机制主要为被动扩散,无明显外排现象,转运体抑制剂维拉帕米、丙磺舒对其摄取转运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CO-2细胞 白桦脂酸 药物摄取 表观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药物通透性在新药发现和开发阶段的评估策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文倩 韩静静 +2 位作者 张贤 徐润泽 杨劲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79-1285,共7页
通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准确及高效地评估药物通透性至关重要。工业界通常将平行人工膜渗透技术(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 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作为早... 通透性是影响口服药物生物利用度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因此,新药研发的早期阶段,准确及高效地评估药物通透性至关重要。工业界通常将平行人工膜渗透技术(parallel artificial membrane permeability assay, PAMPA)和Caco-2细胞模型作为早期评估方法,目前,尤斯灌流大鼠模型也被广泛的应用。本篇综述首先总结了人体内单次灌注技术(in vivo single-pass perfusion technique, Loc-I-Gut)的数据—金标准,然后着重介绍了三种体外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操作、效率、与人体内有效通透性(effectiv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Peff)数据和人体吸收分数(fraction absorbed, Fa)的相关性,以期为在新药发现和开发的不同阶段使用正确的通透性方法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药物 通透性 平行人工膜渗透技术 CACO-2 尤斯灌流 有效通透性 吸收分数
原文传递
iRGD decorated liposomes:A novel actively penetrating topical ocular drug delivery strategy 被引量:3
15
作者 Hai Huang Xiaorong Yang +8 位作者 Huili Li Hansi Lu James Oswald Yongmei Liu Jun Zeng Chaohui Jin Xingchen Peng Jiyan Liu Xiangrong Song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3105-3109,共5页
Ocular drug delivery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hat is limited by poor corneal retention and permeation,resulting in low ocular bioavailability(<5%).Worse still,the most convenient and safe route of ocular dr... Ocular drug delivery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 that is limited by poor corneal retention and permeation,resulting in low ocular bioavailability(<5%).Worse still,the most convenient and safe route of ocular drug administration,topical administration results in a drug bioavailability of less than 1%.iRGD modified drug delivery strategie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cancer therapy,however active targeting iRGD platforms for ocular drug delivery have yet to be explored.Herein,an iRGD modified liposomes was developed for ocular drug delivery via topical administration.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RGD modified liposomes could prolong the corneal retention time and enhance corneal permeability in an iRGD receptor mediated manner.These findings provided a novel strategy for topical ocular drug delivery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erior ocula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ular drug delivery iRGD decorated liposomes active corneal permeability topical drops
原文传递
吡哌酸缓释微囊的体外溶出特性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毛磊 张汝华 《沈阳药学院学报》 CSCD 1990年第4期237-239,共3页
考察了不同主药含量、不同粒径的吡哌酸缓释微囊的药物溶出特性及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探讨了微囊中吡哌酸含量对微囊结构、半数测出时间T_(50)及药物渗透性的影响与因不同pH介质中由于药物溶解度不同而引起的溶出行为的改变。证... 考察了不同主药含量、不同粒径的吡哌酸缓释微囊的药物溶出特性及在不同pH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探讨了微囊中吡哌酸含量对微囊结构、半数测出时间T_(50)及药物渗透性的影响与因不同pH介质中由于药物溶解度不同而引起的溶出行为的改变。证实了微囊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其结构与药物含量有关,药物渗透性及T_(50)^(1/2)与药物含量存在线性相关性,药物溶出因微囊粒径减小、药物于介质中溶解度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哌酸 缓释微囊 溶出行为
下载PDF
4种细胞毒性药物对不同材质手套的穿透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邹东岑 徐帆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毒性药物对不同材质手套的经时穿透性,为细胞毒性药物调配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模拟临床配置条件,调配环磷酰胺、表柔比星、依托泊苷与甲氨蝶呤溶液,利用LC-MS/MS法对3 h内不同药物的渗透进行检测,研究其对... 目的研究4种不同类型的细胞毒性药物对不同材质手套的经时穿透性,为细胞毒性药物调配职业防护提供依据。方法模拟临床配置条件,调配环磷酰胺、表柔比星、依托泊苷与甲氨蝶呤溶液,利用LC-MS/MS法对3 h内不同药物的渗透进行检测,研究其对低密度聚乙烯手套与橡胶手套经时穿透性。结果环磷酰胺与依托泊苷对低密度聚乙烯手套与橡胶手套可穿透,而表柔比星与甲氨蝶类对低密度聚乙烯手套与橡胶手套不可穿透。环磷酰胺穿透性强于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及依托泊苷对橡胶手套的穿透性较低密度聚乙烯手套更强。接触时间与手套层数对高浓度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对手套的透过性不具相关性。结论表柔比星与甲氨喋呤对手套的穿透性弱,环磷酰胺与依托泊苷对手套穿透性强。初步推断细胞毒性药物手套穿透性与其醇溶性成正相关。高浓度环磷酰胺与依托泊苷在手套上滞留时间大于5 min后一层和三层手套均穿透。浓度对手套穿透性影响显著,当药物浓度稀释倍数超过1000倍时,几无穿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药物 手套 渗透性 液质联用技术 环磷酰胺 依托泊苷 表柔比星 甲氨蝶呤 低密度聚乙烯 橡胶
原文传递
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的构建及其中药活性成分跨膜转运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施艺玮 蔡颖 +2 位作者 何晓莉 洪战英 柴逸峰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02-808,共7页
构建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该芯片模型由垂直交叉的两层通道及单层聚碳酸酯膜组成,采用原代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能模拟血管剪切应力。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芯片上细胞生长... 构建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应用于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研究。该芯片模型由垂直交叉的两层通道及单层聚碳酸酯膜组成,采用原代人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并能模拟血管剪切应力。通过活/死细胞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芯片上细胞生长状态,细胞生长状态良好,且在动态培养下细胞间黏附连接蛋白结构完整;考察该芯片模型对荧光示踪剂和3种模型药物的渗透性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荧光示踪剂和模型药物的渗透性与文献报道一致,芯片上P-gp表达和功能正常,表明该血脑屏障芯片模型具有完整的结构和功能。将构建成功的芯片模型应用于6种中药活性成分跨血脑屏障渗透性评价,采用HPLC-MS/MS法测定跨膜转运液中的药物浓度,获得各成分的P;结果。延胡索甲素P_(app)为(4.51±1.90)×10^(-7)cm·s^(-1)、延胡索乙素P_(app)为(9.10±6.59)×10^(-7)cm·s^(-1)、欧前胡素P_(app)为(9.38±2.53)×10^(-7)cm·s^(-1),而异欧前胡素、黄芩苷和绿原酸浓度低于定量限,推测其在芯片模型上渗透性较低。本研究成功构建血脑屏障微流控芯片模型,屏障功能更加完善且更接近生理环境,有望作为一种新的体外药物渗透性评价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微流控芯片 中药活性成分 药物渗透性 表观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聚己内酯埋植剂的制备及药物通透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超 王海 +5 位作者 庞丽云 肖宝 张琳华 孔德领 马桂蕾 孙洪范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279-282,共4页
目的制备聚己内酯(PCL)长效药物缓释制剂,优化药物缓释效果,并研究PCL埋植剂的药物通透性.方法 合成分子质量为(8~16)×104 u含有普朗尼克F68的PCL,用挤出法制备不同壁厚的PCL长效缓释埋植剂.将左炔诺孕酮(LNG)装入PCL管封装... 目的制备聚己内酯(PCL)长效药物缓释制剂,优化药物缓释效果,并研究PCL埋植剂的药物通透性.方法 合成分子质量为(8~16)×104 u含有普朗尼克F68的PCL,用挤出法制备不同壁厚的PCL长效缓释埋植剂.将左炔诺孕酮(LNG)装入PCL管封装,制成LNG药囊.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NG的释放效果,考察PCL的分子质量及PCL管壁厚度对LNG通透性的影响.结果 当PCL分子质量为(8~16)×104u时,对LNG通透性无显著影响.PCL管壁厚在0.20~0.40 mm时,对LNG通透性亦无显著影响;当壁厚小于0.15 mm时,LNG通透性显著提高.结论 PCL埋植剂对LNG具有通透性,可通过改变PCL管壁厚度增加药物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内酯 药物通透性 左炔诺孕酮
原文传递
Nanomedicine-based multimodal therapies:Recent progress and perspectives in colon cancer
20
作者 Yu-Chu He Zi-Ning Hao +1 位作者 Zhuo Li Da-Wei Gao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3年第4期670-681,共12页
Colon cancer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annually increasing incidence.Convention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re unsatisfactor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targeting and severe toxic sid... Colon cancer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annually increasing incidence.Conventional chemotherapeutic drugs are unsatisfactory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because of their lack of targeting and severe toxic side effects.In the past decade,nanomedicines with multimodal therapeutic strategies have shown potential for colon cancer because of their 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high accumulation at tumor sites,co-loading with different drugs,and combination of various therapies.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advances in research on various nanomedicine-based therapeutic strategies including chemotherapy,radiotherapy,phototherapy(photothermal therapy and photodynamic therapy),chemodynamic therapy,gas therapy,and immunotherapy.Additionally,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s,limitations,improvements,and future of the above therapies are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on cancer NANOMEDICINE drug permeability drug retention Multimodal therapies Therapeutic mechanis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