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中替来他明和唑拉西泮及其代谢物的GC-QTOF-MS鉴定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思阳 龚飞君 +4 位作者 连茹 盛振海 徐金伦 孙文娟 郑水庆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581-585,共5页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QTOF-MS)鉴定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样品中替来他明和唑拉西泮及其代谢物组分。方法取受害人尿样,经液液萃取后浓缩供GC-QTOF... 目的利用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GC-QTOF-MS)鉴定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样品中替来他明和唑拉西泮及其代谢物组分。方法取受害人尿样,经液液萃取后浓缩供GC-QTOF-MS检测。通过精确质量数的测定确认碎片离子的分子式,以鉴定相关物质。结果实际案件尿样中检出替来他明、唑拉西泮、3种替来他明代谢物和2种唑拉西泮代谢物。结论 GC-QTOF-MS提供丰富准确的碎片离子质量数信息,可用于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中替来他明和唑拉西泮及其代谢物的定性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性犯罪 替来他明 唑拉西泮 气相色谱 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法 药物辅助
下载PDF
头发中氯硝西泮的分段分析在药物辅助犯罪案件中的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航 向平 沈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目的通过分段分析头发中的氯硝西泮,对药物辅助犯罪案件中受害人的摄药频度及摄药史进行推断。方法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技术联合超声浴技术,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6名不同案件中受害人的头发分段分析,并测定各头发段中的氯硝西泮及7-氨... 目的通过分段分析头发中的氯硝西泮,对药物辅助犯罪案件中受害人的摄药频度及摄药史进行推断。方法采用液氮冷冻研磨技术联合超声浴技术,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6名不同案件中受害人的头发分段分析,并测定各头发段中的氯硝西泮及7-氨基氯硝西泮的含量。结果 6名受害人的部分头发段中均检出氯硝西泮及其代谢物7-氨基氯硝西泮,且头发中药物峰值浓度的出现时间与受害人自述摄药时间相一致。结论头发分段分析可提供摄药频度与摄药时间信息,在药物辅助犯罪案件中具有独特的证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氯硝西泮 头发 化学 分析 药物辅助犯罪
下载PDF
药物辅助犯罪案件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检测分析
3
作者 翟文娅 武丽娜 +2 位作者 阳硕 沈保华 施妍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452-456,464,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血液中右美托咪定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并过滤后,在Allure PFP Propyl液相色谱柱上分离,等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右美托咪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血液中右美托咪定定性定量检测方法。方法血液经乙腈沉淀蛋白并过滤后,在Allure PFP Propyl液相色谱柱上分离,等度洗脱。采用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对右美托咪定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检出限为0.2 ng/mL,定量限为0.5 ng/mL,在0.5~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该方法准确度为90.34%~112.67%,提取回收率为50.05%~91.08%,无明显的基质效应。结论该方法样品前处理简单、选择性好,适用于血液中右美托咪定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够为涉右美托咪定的药物辅助犯罪案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化学 药物辅助犯罪 右美托咪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血液
下载PDF
Evidentiary discrepancies in sexual assault casework within the US
4
作者 Chinyere M.Williams 《Forensic Sciences Research》 CSCD 2021年第4期189-194,共6页
In recent years,a significant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have discovered up to 200000 unsubmitted sexual assault kits(SAKs)in the US.While the public outcry was largely directed towards DNA analysis,the SAKs also contai... In recent years,a significant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have discovered up to 200000 unsubmitted sexual assault kits(SAKs)in the US.While the public outcry was largely directed towards DNA analysis,the SAKs also contained biological specimens specifically designated for toxicological analysis.Due to the sensitivity of analytes in potential drug facilitated sexual assaults,the preserv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specimens is crucial in providing accurate toxicological measurements.The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unsubmitted SAKs have identified subjective law enforcement officer(LEO)rationale for the unsubmitted kits,however the impact on toxicological specimens has not been examined.This brief review of policies and guidelines with respect to forensic specimens has identified potential sources of evidentiary degradation,despite the use of chemical preservatives.With respect to temperature-controlled environments,the variation in SAK submission policies established throughout the US are potentially detrimental to the preservation of toxicological evidence.Degradation as a result of time-delayed collection and poorly maintained storage temperatures plays a crucial role for/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oxicological results.This review finds these delays can be addressed through modernisation of facilities;electronic tracking of unsubmitted SAKs;mandated transfer of biological evidence within 72 h;and documentation of temperature within the chain of custody or other records.Without identifying the range of temperatures in which the evidence was exposed,forensic toxicologists may unintentionally provide erroneous interpretations of toxicological analyses-potentially casting doubt on the survivor’s recall of events and negatively impacting future sexual assault investig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nsic sciences forensic toxicology drug-facilitated sexual assault DFSA chemical submission SANE SART
原文传递
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中新型苯二氮幕卓类策划药2-氯地西泮的鉴定 被引量:19
5
作者 向平 沈保华 +5 位作者 严慧 施妍 刘伟 沈敏 吴何坚 卓先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3期248-252,共5页
目的利用高分辨质谱等技术鉴定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中涉及的不在常规检测范围的、完全未知的新型策划药,解决实际案例中的证据问题。方法实际案例中缴获的乳白色液体经提取后使用LC-QE、~1H-NMR和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通过LC-QE获得未... 目的利用高分辨质谱等技术鉴定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中涉及的不在常规检测范围的、完全未知的新型策划药,解决实际案例中的证据问题。方法实际案例中缴获的乳白色液体经提取后使用LC-QE、~1H-NMR和GC-MS等方法进行分析。通过LC-QE获得未知化合物的精确质量数和同位素离子峰簇特征,结合~1H-NMR的质子数确定元素组成为C_(16)H_(12)Cl_2N_2O。通过GC-MS分离、分析同分异构体2-氯地西泮和4-氯地西泮。结果乳白色液体中检出新型苯二氮菒卓类策划药2-氯地西泮,为案件的侦查和定性提供直接证据。结论 LC-QE、~1H-NMR和GC-MS等多种方法联合应用可进行未知、新型精神活性物质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苯二氮菒卓类 策划药 2-氯地西泮 药物辅助性犯罪 LC-QE
下载PDF
基于微分段技术分析单根头发中42种精神活性物质 被引量:1
6
作者 纪佼佼 徐多麒 +2 位作者 向平 严慧 沈敏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单根头发微分段技术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对42种精神活性物质在0.4 mm头发节段中的检测进行验证。方法将每根头发剪成0.4 mm长的片段,超声提取,并在含二硫苏糖醇的提取液中浸泡。流动相A为含20 mmol/L乙酸铵、0.1%甲酸...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单根头发微分段技术的LC-MS/MS分析方法,并对42种精神活性物质在0.4 mm头发节段中的检测进行验证。方法将每根头发剪成0.4 mm长的片段,超声提取,并在含二硫苏糖醇的提取液中浸泡。流动相A为含20 mmol/L乙酸铵、0.1%甲酸、5%乙腈的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单根头发中42种精神活性物质在各自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检出限为0.2~10 pg/mm,最低定量限为0.5~20 pg/mm,日内、日间精密度为1.5%~12.7%,日内、日间准确度为86.5%~109.2%,提取回收率为68.1%~98.2%,基质效应为71.3%~111.7%。应用该方法对单次服用唑吡坦28 d的志愿者头发样本进行分析,5根头发中唑吡坦的检出位置位于近根端1.08~1.60 cm,浓度范围为0.62~20.5 pg/mm。结论单根毛发微分段分析技术可应用于药物辅助性犯罪案件的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毒物分析 精神活性物质 微分段 单根头发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唑吡坦 药物辅助性犯罪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毛发中7种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的含量
7
作者 郑新勇 曹广生 +3 位作者 王辰雪 刘宸 李旭阳 宋昕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5-1430,共6页
由于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具有用量小、药效强、体内代谢快和含量低等特点,很难在受害人的血液和尿液中检出,而毛发具有检出时效长、易获取和易保存的优势,因此提出了题示方法.取剪至1~2 mm的毛发20 mg,加入1 m L含内标(1μg.L^(... 由于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具有用量小、药效强、体内代谢快和含量低等特点,很难在受害人的血液和尿液中检出,而毛发具有检出时效长、易获取和易保存的优势,因此提出了题示方法.取剪至1~2 mm的毛发20 mg,加入1 m L含内标(1μg.L^(-1)阿普唑仑Gd5)提取剂,于-50℃预冷5min,冷冻研磨两次,每次90s,中间间隔60s,并离心5min,取上清液浓缩至干,用100μL甲醇复溶,经0.22μm有机滤膜过滤.滤液在Acquity UPLCHSST3色谱柱上进行分离,经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下同)甲酸溶液G含0.1%甲酸的乙腈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ESI+)扫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特征离子定性,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7种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瑞马唑仑、科纳唑仑、氟阿普唑仑、氟溴唑仑、玻玛唑仑、依替唑仑、溴替唑仑)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500pg.mg^(-1),检出限(3S/N)为0.11~0.35pg.m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90.2%~104%,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试验所得相对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6)分别为1.7%~4.7%和2.9%~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苯二氮[艹卓]类策划药物 药物辅助犯罪 毛发 超高效液相色谱G串联质谱法
下载PDF
毛发分析前沿——头发微样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沈敏 严慧 +1 位作者 徐多麒 纪佼佼 《中国司法鉴定》 2023年第5期22-30,共9页
毛发分析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和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头发分段分析对于摄毒时间和摄毒模式的评估仍存在较大的误差,由此以单根头发或单根头发毫米或亚毫米分段的头发微样技术得以提出、开发和研究,并以其独特的方法策略... 毛发分析在司法鉴定实践中具有重要的证据作用和应用价值。然而传统的头发分段分析对于摄毒时间和摄毒模式的评估仍存在较大的误差,由此以单根头发或单根头发毫米或亚毫米分段的头发微样技术得以提出、开发和研究,并以其独特的方法策略和信息特点较为精准地表征单根头发中外源性物质的分布情况和浓度高峰位置。通过主题搜索对国际上涉及头发微样技术的相关研究报道进行综述,包括头发微分段分析的方法学研究、摄毒时间评估研究、头发中毒物分布研究、毒物进入头发机制研究、毛根中毒物动力学研究等,并对头发微样技术的局限性和应用前景作出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物学 毛发分析 头发微分段分析 分布 药物辅助犯罪
下载PDF
单次摄药毛发分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孙其然 沈敏 向平 《中国司法鉴定》 2008年第3期31-37,共7页
"迷药犯罪"是指对被害人下药后实施性侵犯、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单次摄入的镇静催眠类或迷幻类药物在体内迅速代谢,故难以用血液、尿液检测等常规方法来提供摄药证据,而毛发分析的长检测窗特点在解决这类案件时具有重要的... "迷药犯罪"是指对被害人下药后实施性侵犯、抢劫、诈骗等犯罪行为。单次摄入的镇静催眠类或迷幻类药物在体内迅速代谢,故难以用血液、尿液检测等常规方法来提供摄药证据,而毛发分析的长检测窗特点在解决这类案件时具有重要的价值。单次摄药的毛发分析要求检测方法有很高的灵敏度,需要用二级质谱检测器进行分析,且从头发采样、去污、水解、提取、分析的各环节均应注意防止污染,避免出现假阳性结果。采集的头发必须进行分段分析,除检测对应案发时间的头发段外,还应把其它头发段的检测结果作为对照,据此对分析结果作出严谨、科学的解释。目前已建立了31种镇静催眠药、6种苯丙胺类衍生物、GHB、硫喷妥及其代谢物戊巴比妥以及乙醇代谢物EtG等的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案件的毛发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次摄药 毛发分析 迷药犯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