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流微电网下垂控制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97
1
作者 朱珊珊 汪飞 +2 位作者 郭慧 王奇丰 高艳霞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2-84,共13页
为了解决分布式能源发电问题,微电网成为可选方案之一被提出。相较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更加适合目前的很多分布式电力设备。为了保证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就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其中如何解决能量管理底层控制... 为了解决分布式能源发电问题,微电网成为可选方案之一被提出。相较于交流微电网,直流微电网更加适合目前的很多分布式电力设备。为了保证直流微电网的稳定运行,就需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能量管理策略。其中如何解决能量管理底层控制中的电流分配问题,成为实现直流微电网系统中各组成单元可靠运行的关键。下垂控制作为典型的实现电流分配的方法,被广泛地研究和讨论。传统的下垂控制存在固有的局限性,因此需要二次控制通过补偿的方法进行改进。该文对不同的改进下垂控制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和技术分析。最后,对比和总结了各种改进下垂控制的技术特点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趋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微电网 下垂控制 二次控制 补偿方法 通信方式
下载PDF
基于下垂特性的逆变器并联技术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杨淑英 张兴 张崇巍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7-10,80,共5页
本文分析了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而对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进行了设计。针对用一阶惯性环节滤除功率纹波的不足,本文在功率计算中引入了二阶振荡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控性及其动态性能。虚拟阻抗的引入,减少了逆变器输出阻抗对并... 本文分析了基于下垂特性控制的基本原理,进而对逆变器及其并联系统进行了设计。针对用一阶惯性环节滤除功率纹波的不足,本文在功率计算中引入了二阶振荡环节,提高了系统的可控性及其动态性能。虚拟阻抗的引入,减少了逆变器输出阻抗对并联系统的影响。最后本文通过对两台基于DSP TMS320F2407A的1kVA单相PWM逆变器的并联实验,验证了此控制方案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联络线并联 下垂特性 振荡环节 虚拟阻抗
下载PDF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改进下垂控制策略 被引量:25
3
作者 吴杰 王志新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241-250,共10页
电压源型变流器技术发展日臻成熟,电压等级及容量不断提高,已成功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展现出高电压、大容量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用的发展态势。本文结合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强... 电压源型变流器技术发展日臻成熟,电压等级及容量不断提高,已成功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并展现出高电压、大容量和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用的发展态势。本文结合世界首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针对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强非线性和多端协调等技术难点,提出采用改进下垂控制方法,即通过多个换流站同时采用定电压控制方式运行,暂态过程中,采用定电压控制的换流站退出时系统仍能正常运行,保持直流网络功率平衡。通过检测直流网络电压和动态改变平滑切换控制器输出值,即由切换控制器选择定功率控制输出有效或定电压控制器输出有效,在无需站间通信情况下,实现定电压控制换流站和定功率控制换流站之间的相互转换,相对于传统采用单点电压控制的多端系统,具有较好的灵活性。此外,针对采用定电压控制的换流站完全退出的极端工况,设计反步电压控制器,有效地减小了暂态过电压程度,与下垂控制策略结合,能较好地实现系统直流电压的稳定控制,充分发挥其多端协调功能,提高系统抗干扰性能。仿真结果证明了所采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柔性直流输电 下垂控制 反步法 协调控制
下载PDF
基于时变相量小信号模型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14
4
作者 高范强 王平 +4 位作者 李耀华 李子欣 朱海滨 胜晓松 董贯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75-84,共10页
在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中,下垂控制器的参数会影响功率均分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准稳态相量的小信号模型来辅助设计下垂控制器。然而,交流信号的准稳态相量在分析动态响应较快的逆变器并联系统时会受到局限。以使用下垂... 在逆变器无线并联系统中,下垂控制器的参数会影响功率均分的动态响应和稳定性。传统的方法是利用准稳态相量的小信号模型来辅助设计下垂控制器。然而,交流信号的准稳态相量在分析动态响应较快的逆变器并联系统时会受到局限。以使用下垂控制的400 Hz逆变器并联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该系统基于时变相量的小信号模型。理论分析表明,传统的小信号模型在设计并联系统参数时有局限性。与传统的模型相比,所建立的基于时变相量的小信号模型考虑了下垂调节的暂态过程,解释了传统模型扩大了系统参数选择范围的原因,并对并联系统的参数提供了更加精确的选择范围。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该小信号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相量 小信号模型 下垂控制 400Hz逆变 并联控制
下载PDF
分层控制在微网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守平 侯朝勇 +1 位作者 王坤洋 惠东 《电网与清洁能源》 2013年第6期39-45,共7页
针对微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控制方法,通过弱通信通道来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控制,该控制方法兼有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的特点,可以提高微网的智能性和灵活性。提出的分层控制主要包括三层:基于下垂控制理论的初级控制,对初级控制产生的偏... 针对微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分层控制方法,通过弱通信通道来实现上层对下层的控制,该控制方法兼有分散控制和集中控制的特点,可以提高微网的智能性和灵活性。提出的分层控制主要包括三层:基于下垂控制理论的初级控制,对初级控制产生的偏差进行调节恢复的次级控制和负责管理微网与外部配电系统之间联接的三级控制。通过对某个微网系统的分层控制实验,验证了分层控制方法能较好地实现对微网的控制,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直流微网 交流微网 分布式电源 下垂理论 分层控制
下载PDF
微电网的分层控制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黎金英 艾欣 邓玉辉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共6页
微电网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自身的不稳定性将导致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分层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将分层控制分为三层,每一层独立完成自身的控制任务,通过通信通道向下层传达命令,且传达命... 微电网技术具有许多优点,然而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自身的不稳定性将导致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困难。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分层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将分层控制分为三层,每一层独立完成自身的控制任务,通过通信通道向下层传达命令,且传达命令过程中不会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基于下垂控制方法,微电网分层控制的第一层为分布式电源和负荷控制,第二层为在第一层控制信号基础上的频率和电压幅值控制,第三层为微电网功率和主网功率控制。利用Matlab/simulink对微电网接入主电网进行建模仿真,结果表明分层控制方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微电网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电源 微电网 并网运行 下垂控制 分层控制
下载PDF
变流器外特性下垂并联控制方法的分析、设计和性能比较 被引量:5
7
作者 韦统振 李耀华 朱海滨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9,共5页
外特性下垂并联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负载电流前馈方式和减弱电压控制环方式。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了这两种方式的实用设计方法,并对其动、静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减弱电压控制环方式单位输出阻抗的带宽约等于电压环带... 外特性下垂并联控制方法主要有两种实现形式:负载电流前馈方式和减弱电压控制环方式。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给出了这两种方式的实用设计方法,并对其动、静态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减弱电压控制环方式单位输出阻抗的带宽约等于电压环带宽,而负载电流前馈方式下则约为电压环带宽的一半。如果负载电流通过观测器得到,则带宽最差情况下将下降到电压环带宽的三分之一。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流器 外特性下垂并联控制方法 并联运行
下载PDF
全周期自适应及针对参数不一致的并联下垂法控制策略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杰 王磊 +2 位作者 杜会卿 刁利军 刘志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50-57,9,共8页
辅助逆变器并联是今后列车辅助逆变器发展趋势之一。对于辅助逆变器而言,有功下垂幅值,无功下垂频率相比传统的下垂法更有优势。但是这种下垂法也存在动态响应慢、下垂系数受限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缺点,提出一种全周期自适应的改进下垂... 辅助逆变器并联是今后列车辅助逆变器发展趋势之一。对于辅助逆变器而言,有功下垂幅值,无功下垂频率相比传统的下垂法更有优势。但是这种下垂法也存在动态响应慢、下垂系数受限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缺点,提出一种全周期自适应的改进下垂法,结合无需大延迟低通滤波器的新功率计算方法,能极大提升并联逆变器的动态响应。另外,还提出一种结合输出阻抗压降和锁相环两种补偿方法的综合补偿策略,能有效解决并联逆变器参数不一致时提高下垂系数后的电压跌落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充分验证上述理论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辅助逆变器 谐振控制器 下垂法 并联
下载PDF
逆变器多层控制无线并联技术 被引量:4
9
作者 华明 胡海兵 +4 位作者 邢岩 张岳明 张伟 刘凯 杨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6期33-39,共7页
研究逆变器无互联线冗余并联系统,针对传统无互联线下垂控制的不足,借鉴电力系统中应用于功率调度的分层控制方法,提出多层控制方法。第1层为改进的PQ下垂算法,对系统的频率及初始相位同时进行调节,以兼顾提高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第2... 研究逆变器无互联线冗余并联系统,针对传统无互联线下垂控制的不足,借鉴电力系统中应用于功率调度的分层控制方法,提出多层控制方法。第1层为改进的PQ下垂算法,对系统的频率及初始相位同时进行调节,以兼顾提高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第2层控制检测系统交流母线电压的频率及幅值,以补偿下垂控制损害的负载调整率;第3层控制检测交流母线电压相位,实施直接同步调节,减小投入并联瞬间的冲击并避免动态相位失步。详细分析控制原理及各层控制之间的关系协调,并给出采用常规数字信号处理器的实现方法。由2台三相逆变器组成的并联系统的实验结果表明,多层控制无线并联方法实现了逆变器并联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具有好的动态和稳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变器 并联运行 下垂控制 多层控制 均流
下载PDF
Asymmetrical Fault Current Calculation Method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nalysis of Droop-Controlled Inverters 被引量:1
10
作者 Huimin Zhao Zhikang Shuai +3 位作者 Jun Ge An Luo Weimin Wu Z.John Shen 《CSEE Journal of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 SCIE EI CSCD 2024年第2期562-573,共12页
Since the fault dynamic of droop-controlled inverter is different from synchronous generators (SGs), protection devices may become invalid, and the fault overcurrent may damage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reaten th... Since the fault dynamic of droop-controlled inverter is different from synchronous generators (SGs), protection devices may become invalid, and the fault overcurrent may damage power electronic devices and threaten the safety of the microgrid. Therefore, it is imperative to conduct a comprehensive fault analysis of the inverter to guide the design of protection schemes.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droop control strategy, existing literatures have simplified asymmetric fault analysis of droop-controlled inverters to varying degrees. Therefore, accurate fault analysis of a droop-controlled inverter is needed. In this paper, by analyzing the control system, an accurate fault model is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a calculation method for instantaneous asymmetrical fault current is proposed. In addition, the current components and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are analyzed. It was determined that fault currents are affected by control loops, fault types, fault distance and nonlinear limiters. In particular, the influences of limiters on the fault model, fault current calculation and fault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dynamics of the control loop cannot be ignored, the fault type and fault distance determine fault current level, and part of the limiters will totally change the fault current trend. Finally, calc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verify the correctness of the proposed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ymmetrical fault analysis droop control fault current calculation method LIMITER transient fault characteristics
原文传递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Simultaneous Voltage and Frequency Restoration of Autonomous AC Microgrids
11
作者 Farahnaz Ahmadi Yazdan Batmani Hassan Bevrani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4年第4期1194-1202,共9页
In an autonomous droop-based microgrid,the system voltage and frequency(VaF)are subject to deviations as load changes.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control methods aimed at correcting system frequency deviations at... In an autonomous droop-based microgrid,the system voltage and frequency(VaF)are subject to deviations as load changes.Despite the existence of various control methods aimed at correcting system frequency deviations at the secondary control level without any communication network,the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these methods and their abilities to simul-taneously restore microgrid VaF have not been fully investigated.In this paper,a multi-input multi-output(MIMO)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ler(MRAC)is proposed to achieve VaF restoration while accurate power sharing among distributed generators(DGs)is maintained.The proposed MRAC,without any communication network,is designed based on two methods:droop-based and inertia-based methods.For the microgrid,the suggested design procedure is started by defining a model reference in which the control objectives,such as the desired settling time,the maximum tolerable overshoot,and steady-state error,are considered.Then,a feedback-feedforward con-troller is established,of which the gains are adaptively tuned by some rules derived from the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Through some simulations in MATLAB/SimPowerSystem Tool-box,the proposed MRAC demonstrates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 microgid communication-free secondary control droop-based method inertia-based method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ler(MRAC) simultaneous voltage and frequency restoration
原文传递
变流器参数不一致下的无互联线并联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杰 李耀华 +2 位作者 刁利军 王磊 刘志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7,共6页
城轨交通辅助变流器无互联线并联系统易受参数不一致影响,使得并联系统无法准确均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均流现象,指出输出阻抗不一致是输出不均流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增大比例下... 城轨交通辅助变流器无互联线并联系统易受参数不一致影响,使得并联系统无法准确均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深入分析了不均流现象,指出输出阻抗不一致是输出不均流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种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增大比例下垂系数,减弱参数不一致的影响,使得并联系统均流,但同时也引起了输出电压跌落;其次通过Park变换得到各相电压幅值并与额定电压进行比较,补偿输出电压幅值。通过以上两步措施,有效解决不均流问题。论文进行了大量仿真和实验,充分验证所提理论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辅助逆变器 下垂法 并联 均流
下载PDF
微电网并离网控制方法对比及场景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含 孙绍华 《电工电气》 2020年第11期23-27,共5页
在微电网控制策略中,下垂控制很难在扰动情况下使系统无差运行,电力系统易失去稳定性。而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控制方法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使得逆变器能够具有与模拟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特性。介绍了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发... 在微电网控制策略中,下垂控制很难在扰动情况下使系统无差运行,电力系统易失去稳定性。而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的微电网控制方法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特性,使得逆变器能够具有与模拟同步发电机类似的外特性。介绍了下垂控制与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的基本原理,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实验平台,搭建微电网下垂控制系统与新型虚拟同步发电机控制系统来进行控制策略仿真对比,验证了虚拟同步发电机相较于下垂控制技术具有更高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下垂控制 虚拟同步发电机 方法对比 场景分析
下载PDF
改进的并联逆变器小信号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军 陈杰 +2 位作者 邱瑞昌 徐春梅 刘志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4-40,共7页
为了进一步对辅助并联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需建立一个涵盖并联逆变器各个控制参数的模型。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建立的小信号模型所能分析的控制参数极为有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联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建立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小... 为了进一步对辅助并联系统稳定性进行分析,需建立一个涵盖并联逆变器各个控制参数的模型。然而采用传统方法建立的小信号模型所能分析的控制参数极为有限,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并联逆变器小信号模型建立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建立的小信号模型除了能分析下垂参数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之外,还能分析逆变器输出阻抗、负载、功率计算方法、低通滤波器截止频率等各参数对系统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这种方法,对并联逆变器系统性能和稳定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逆变器 小信号模型 下垂法 并联
下载PDF
基于下垂控制的微电网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首聪 顾后生 《控制与信息技术》 2020年第2期41-48,共8页
多逆变器并联运行能有效提高微电网系统容量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效。文章借鉴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采用下垂控制进行多逆变器的柔性互联,以实现无互联通信下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功率主动分配,满足逆变器即插即用功能要求。文章介绍了电... 多逆变器并联运行能有效提高微电网系统容量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效。文章借鉴同步发电机的运行原理,采用下垂控制进行多逆变器的柔性互联,以实现无互联通信下多逆变器并联运行的功率主动分配,满足逆变器即插即用功能要求。文章介绍了电压电流双环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其控制参数和阶跃响应之间的关系;针对低压微电网阻性特点,设计了虚拟阻抗环节,以满足下垂控制感性要求,并增强并联逆变器功率均分效果;运用特征值法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进行了相关数值仿真验证。最后搭建物理实验平台,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器 下垂控制 虚拟阻抗 特征值法 并联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主电流控制的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改进
16
作者 范璟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22年第1期114-119,127,共7页
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之间的负载电流分配关系到系统可靠性;针对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主电流控制的改进下垂方法;该方法利用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的算法,根据下垂法的负载调节特性自适应地调整每个变换器的参考电压;与传统... 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之间的负载电流分配关系到系统可靠性;针对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提出了一种基于主电流控制的改进下垂方法;该方法利用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的算法,根据下垂法的负载调节特性自适应地调整每个变换器的参考电压;与传统的下垂法不同,在所有变换器的内环控制器中使用其中一个并联变换器的电流反馈信号,以避免并联变换器控制回路的时延差异;研究结果显示,该算法保证了负载均流与下垂法的负载调节特性一致,在并联变换器参数失配的情况下对该算法进行了测试,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电流控制 并联DC-DC升压变换器 下垂法 负载均流
下载PDF
一种UPS无互连线并联均流控制技术研究
17
作者 段善旭 刘邦银 +1 位作者 林新春 康勇 《电源世界》 2008年第10期46-49,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频率和电压下垂均流控制的无互连线并联UPS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输出功率与两台UPS之间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差和幅值差的关系,给出了系统的数字控制方案,在采用TMS320F240控制的两台3kV·A的UPS上进行实验验证了理...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频率和电压下垂均流控制的无互连线并联UPS系统。从理论上分析了输出功率与两台UPS之间的输出电压的相位差和幅值差的关系,给出了系统的数字控制方案,在采用TMS320F240控制的两台3kV·A的UPS上进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间断电源 无互连线并联 均流 下垂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电流解耦下垂法的中频逆变器并联控制系统研究
18
作者 张培峰 李敏远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47-351,共5页
逆变器的无互联线并联控制系统中传统的下垂法存在功率均分程度和电压幅值控制精度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响应速度也较慢。对于400 Hz中频逆变器,低调制比更增加了相位控制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下垂控制法。... 逆变器的无互联线并联控制系统中传统的下垂法存在功率均分程度和电压幅值控制精度之间相互制约的矛盾,响应速度也较慢。对于400 Hz中频逆变器,低调制比更增加了相位控制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下垂控制法。该方法在电流解耦的基础上加入了滞后补偿环节,弥补了由于数字控制引起的滞后,用解耦之后的有功电流和无功电流对相位和幅值进行下垂控制,提高了幅值的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新型并联控制系统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频逆变器 电流解耦 无线并联 下垂法
下载PDF
时变相量下基于陷波滤波算法的下垂控制方法改进
19
作者 魏卿 吕智林 +1 位作者 许柳 孟泽晨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2-18,共7页
传统下垂控制中忽略了功率测量对电压频率有差控制的重要性,功率的测量往往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来获得,由于低通滤波器低频极点的存在,导致带宽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在响应速度与功率纹波抑制之间做出权衡;孤岛逆变器运行系统中,下垂参数... 传统下垂控制中忽略了功率测量对电压频率有差控制的重要性,功率的测量往往通过一阶低通滤波器来获得,由于低通滤波器低频极点的存在,导致带宽受到限制。因此必须在响应速度与功率纹波抑制之间做出权衡;孤岛逆变器运行系统中,下垂参数的选取对于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响应有着很大的影响,传统准静态相量忽略了系统中动态变化的成分,理论上稳定的控制参数可能导致实际运行系统的不稳定。基于此引入了陷波滤波算法建立了感性系统下时变相量小信号模型,给出了更为精确的参数选择范围,在分析系统动态过程的基础上解释了准静态模型下稳定区域增大的原因。陷波滤波算法改善了功率纹波抑制效果和系统响应速度,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合理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陷波滤波器 时变相量 小信号模型 下垂控制
下载PDF
基于改进下垂法的微电网逆变器并联控制技术 被引量:95
20
作者 姚玮 陈敏 +2 位作者 牟善科 高明智 钱照明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80,94,共5页
分析了典型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环流模型,并针对传统下垂法控制的微电网并联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调节下垂系数控制法,有效减小了微电网负荷突变等情况下母线电压幅值及... 分析了典型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环流模型,并针对传统下垂法控制的微电网并联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幅值和频率的不稳定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自调节下垂系数控制法,有效减小了微电网负荷突变等情况下母线电压幅值及频率的波动。同时,根据并联逆变器的输出无功功率调节自身输出阻抗,抑制微电网中逆变器之间的无功功率环流,减少由于无功功率环流引起的系统设备容量和线路损耗增加等问题,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仿真和实验均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网 逆变器 并联 环流 PQ下垂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