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疏浚泥固化处理土基本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90
1
作者 朱伟 张春雷 +1 位作者 高玉峰 范昭平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561-1565,共5页
针对海洋疏浚泥传统抛填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将疏浚泥进行固化处理后转化为土材料进行使用的方法,并对疏浚泥固化后作为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通过对大亚湾海洋疏浚泥不同水泥掺加量和龄期的各种试验,得到了固化土的无... 针对海洋疏浚泥传统抛填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将疏浚泥进行固化处理后转化为土材料进行使用的方法,并对疏浚泥固化后作为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质进行了试验.通过对大亚湾海洋疏浚泥不同水泥掺加量和龄期的各种试验,得到了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水泥掺加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明确了固化土破坏应变随水泥掺加量呈乘幂减小的规律,并对固化系数和最小水泥掺加量等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简单的推求公式.结果表明,淤泥经固化处理后能够满足作为普通填方土材料的需要,而且可以根据工程的需要设计出经济合理的固化方法,为实际工程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固化土 力学性质 固化系数 最低添加量
下载PDF
中国疏浚淤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进展 被引量:98
2
作者 张春雷 管非凡 +1 位作者 李磊 黄英豪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99,共5页
随着我国疏浚工程的广泛开展,短期内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是一种高含水率并含有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如何对其进行处理以及处理后的出路一直困扰着相关的管理和施工单位。在分析疏浚淤泥处理难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世界上常用... 随着我国疏浚工程的广泛开展,短期内产生了大量的疏浚淤泥。疏浚淤泥是一种高含水率并含有污染物的固体废物,如何对其进行处理以及处理后的出路一直困扰着相关的管理和施工单位。在分析疏浚淤泥处理难点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世界上常用的疏浚淤泥处理处置技术,分析了疏浚淤泥的海洋和陆地处置方法,将疏浚淤泥资源化利用的填海造陆技术、物理脱水技术、固化技术和热处理建材化处理技术的原理、效果、优缺点、经济性、适用性等。最后对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适合我国的疏浚淤泥资源化处理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处理 处置 资源化 进展
原文传递
河湖疏浚底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9
3
作者 林莉 李青云 吴敏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88,共9页
我国河湖众多,底泥污染状况严重,环保疏浚是治理污染河湖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将河湖疏浚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是今后必然的选择。在对我国河湖底泥污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 我国河湖众多,底泥污染状况严重,环保疏浚是治理污染河湖的重要措施。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提出和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将河湖疏浚底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是今后必然的选择。在对我国河湖底泥污染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系统综述了底泥脱水减量化、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和余水处理中各项技术的适用性和优缺点,并总结了不同类型污染底泥的处理处置途径,最后提出了河湖疏浚底泥治理的研究展望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污染类型 减量化 无害化处理 资源化利用
下载PDF
废弃淤泥作为再生资源的固化技术与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41
4
作者 陈萍 张振营 +1 位作者 李小山 崔旸 《浙江水利科技》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阐述了淤泥的工程特性,指出资源化处理的可行途径,并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3类处理技术(即物理脱水固结、高温烧结和化学固化)及其各自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淤泥的资源化技术应根据淤泥组份、污染程度、待处理淤泥量、处理后的应用... 阐述了淤泥的工程特性,指出资源化处理的可行途径,并着重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常用的3类处理技术(即物理脱水固结、高温烧结和化学固化)及其各自存在的优缺点。提出淤泥的资源化技术应根据淤泥组份、污染程度、待处理淤泥量、处理后的应用目的、污控标准等,并结合当地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采取经济有效的、合理的固化处理技术。废弃淤泥资源化的处置和利用既可节约资源,又可保护环境,将成为一个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兴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淤泥 资源化 固化技术 工程应用
下载PDF
底泥环保资源化利用及其风险评价 被引量:41
5
作者 薄录吉 王德建 +2 位作者 颜晓 彭小兰 冉景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17-1024,共8页
随着水体底泥疏浚工程的增多,底泥的处置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且日益重要的问题。从底泥的污染类型及危害、污染底泥修复技术、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底泥利用的风险评估四个方面,综述了底泥在国内外的利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底... 随着水体底泥疏浚工程的增多,底泥的处置已经成为不容忽视且日益重要的问题。从底泥的污染类型及危害、污染底泥修复技术、底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底泥利用的风险评估四个方面,综述了底泥在国内外的利用现状和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底泥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填方材料、污水处理材料和能源回收)以及底泥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目的是实现底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的同时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有效型、环境友好型的底泥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资源化利用 风险评价
原文传递
西五里湖疏浚底泥资源化处理的二次污染问题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李磊 朱伟 +1 位作者 赵建 陈刚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针对疏浚底泥常规处理方法的不足,采用固化处理方式对西五里湖重污染水体疏浚底泥进行处理.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疏浚泥直接堆放和经固化处理两种情况下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处理可以减缓疏浚泥中污... 针对疏浚底泥常规处理方法的不足,采用固化处理方式对西五里湖重污染水体疏浚底泥进行处理.结合室内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疏浚泥直接堆放和经固化处理两种情况下的二次污染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固化处理可以减缓疏浚泥中污染物的溶出速率,对周围环境的二次污染远远小于未经处理的疏浚泥,但是要注意选择二次污染小的固化材料;渗透系数是控制疏浚泥二次污染的重要因素,降低渗透系数可以减少疏浚泥的二次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泥 固化处理 二次污染 渗透系数
下载PDF
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被引量:31
7
作者 武博然 柴晓利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5-342,共8页
通过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使其作为路基回填土得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复配CaO、Al_2O_3、聚合氯化铝(PAC)、CaSO_4制备CAS型和MCAS型固化剂,当聚丙烯酰胺(PAM)、MCAS3/1/4(CaO、PAC、CaSO_4复配摩尔比3∶1∶4)投加量分别占含水率90%底... 通过疏浚底泥固化改性使其作为路基回填土得以安全处置与资源化利用。复配CaO、Al_2O_3、聚合氯化铝(PAC)、CaSO_4制备CAS型和MCAS型固化剂,当聚丙烯酰胺(PAM)、MCAS3/1/4(CaO、PAC、CaSO_4复配摩尔比3∶1∶4)投加量分别占含水率90%底泥湿重的0.2%、1%时,室温养护7d后,固化底泥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09.56kPa,液限小于50%,塑性指数为15.67,HJ/T299标准方法测定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体相关限值,符合路基回填用土性能要求。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MCAS固化剂固化底泥中有单硫型/多硫型铝酸三钙晶体3CaO·Al_2O_3·xCaSO_4·xH_2O生成,这种非水溶性晶体是促进固化底泥体系力学强度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侧限抗压强度 塑性指数 疏浚底泥 固化/稳定化 路基回填
原文传递
疏浚土扩散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1
8
作者 徐宏明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37,共4页
在潮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 ,进一步建立了疏浚土扩散数学模型 ,并利用该模型对黄骅港海区疏浚土水抛后的扩散过程进行了模拟 ,从而为黄骅港工程环境评价工作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黄骅港 数学模型 疏浚土扩散 生态环境影响
下载PDF
疏浚底泥的园林绿化应用 被引量:19
9
作者 范志明 张虎元 +1 位作者 王宝 冯蕾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089-1091,共3页
疏浚底泥具有陆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或人造土壤,应用于园林绿化。底泥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底泥用作人造土壤应用于园林绿化的客土置换,可以避免因... 疏浚底泥具有陆地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富含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可以用作土壤改良剂或人造土壤,应用于园林绿化。底泥用作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底泥用作人造土壤应用于园林绿化的客土置换,可以避免因客土置换引起的采土区水土流失问题,且易实现质量控制,是底泥园林绿化应用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园林绿化 土壤改良 人造土壤
下载PDF
新型复合絮凝剂对疏浚底泥脱水和重金属固化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郭利芳 迟姚玲 赵华章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9-334,共6页
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在实验室考察3种化学调节剂(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一种自配的复合絮凝剂(S003))对实际污染河流底泥的脱水效果。结果表明,使用PFS和PAM处理后,泥饼含水率分别为60.22%和64.77%;用S003处理后,泥饼的含水... 模拟实际工程条件,在实验室考察3种化学调节剂(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和一种自配的复合絮凝剂(S003))对实际污染河流底泥的脱水效果。结果表明,使用PFS和PAM处理后,泥饼含水率分别为60.22%和64.77%;用S003处理后,泥饼的含水率为52.67%;与PFS和PAM相比,S003处理的脱水速度更快,具有更好的除浊效果。S003优良的脱水效果主要是由于其含有的无机成分的骨架作用和有机成分的桥接作用,使底泥形成多孔结构的大絮体,加快底泥沉降速度,提高了底泥过滤性能。此外,受污染的疏浚底泥经S003固化后,固化体中Cr, Cu, Zn, Ni, Pb和Cd的浸出浓度分别减少55.8%, 92.1%, 89.2%, 61.4%, 34.2%和56.3%。研究结果表明, S003对底泥具有高效的脱水作用和重金属良好的稳定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化学调节 脱水 重金属 固化
下载PDF
碱渣、海湾泥和粉煤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黄明勇 路福平 郭育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48-753,共6页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利用本地储量很大的碱渣、海底淤泥和粉煤灰做为园林绿化种植基质的可行性。比较分析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海湾泥具备滨海海涂地的土壤特征,粘粒含量高,含盐量高,钠、氯离子占离子总量的...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探索利用本地储量很大的碱渣、海底淤泥和粉煤灰做为园林绿化种植基质的可行性。比较分析海湾泥、粉煤灰和碱渣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海湾泥具备滨海海涂地的土壤特征,粘粒含量高,含盐量高,钠、氯离子占离子总量的绝对优势,含有较高的有机质和全氮;粉煤灰呈碱性,全盐含量较低,含有一定量的N、P、K和锰、铁、锌等微量元素;碱渣含有丰富的活性钙离子、多种植物所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和13%以上全盐含量。通过对3种物质的化学性质、矿物组成以及物理性质分析可知,它们单独存在时,均不能满足植物的生长,组合使用则可降低海湾泥容重,改善质地,有利于海湾泥脱盐,防止其脱盐碱化和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具有“优势互补”的效应。3种物质中,Cd、Cr、Hg、Pb等重金属含量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而As在海湾泥和粉煤灰中的含量较高,但按照适宜比例掺拌后的基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渗滤水的重金属含量也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植物年生长周期内还原糖、淀粉、蔗糖以及总碳水化合物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该介质对植物生理代谢没有特殊的影响,可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长,是一种适宜于植物生长的新型种植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 海湾泥 粉煤灰 种植介质
下载PDF
太湖西岸典型区域沉积物的硫铁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吴松峻 汪旋 +3 位作者 季秋忆 王明玥 赵艳萍 王国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50-960,共11页
以太湖西岸聚藻区、清淤区和开阔水域3种典型区域为对象,对沉积物中硫铁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沉积物中铁还原均比硫还原活跃,硫铁氧化还原菌的分布表明硫铁循环主要集中于0~15 cm表层沉积物.开阔水域未发现明显硫离子(dS^2-)... 以太湖西岸聚藻区、清淤区和开阔水域3种典型区域为对象,对沉积物中硫铁的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各区域沉积物中铁还原均比硫还原活跃,硫铁氧化还原菌的分布表明硫铁循环主要集中于0~15 cm表层沉积物.开阔水域未发现明显硫离子(dS^2-)释放与酸性可挥发性硫化物(AVS)沉积,硫还原较弱;二价铁离子(dFe^2+)平均浓度为dS^2-的5.2倍,说明沉积物仍以铁还原为主导.清淤区硫酸盐还原菌(SRB)相对丰度与dS^2-含量均为所有区域中最低,且未见明显dFe^2+释放,表明清淤抑制了硫铁还原的进行.聚藻区表层沉积物SRB相对丰度达到2.7%,且出现dS^2-和AVS的显著升高,说明沉积物中发生着强烈的微生物硫还原.在表层沉积物也出现了明显的dFe^2+释放,反映出强烈的铁还原,但沉积物中铁还原菌(FeRB)的平均丰度仅为0.6%,这一数值与其他区域相似,显然无法解释聚藻区与其他区域巨大的dFe^2+差异,因此微生物铁还原并不是铁还原的主要途径.考虑到硫铁化合物的沉积与Fe(Ⅲ)氧化物的消耗一致,沉积物中的铁还原是由ΣS^2-诱导的化学铁还原主导. dFe^2+平均浓度为dS^2-的4.8倍,监测培养沉积物的dS^2-、dFe^2+变化所得的铁还原速率是硫还原速率的7.4倍,说明铁还原仍比硫还原活跃.但由于AVS的沉积对ΣS^2-的消耗,真实硫还原速率应高于测量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还原 化学铁还原 三价铁氧化物 聚藻区 清淤区 开阔水域 太湖
下载PDF
临时海洋倾倒区对所在海域及其周边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姜重臣 刘蔚秋 郑西来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8-91,共4页
2003年5-6月份期间大亚湾临时海洋倾倒区接纳了约50万m3的疏浚泥。倾倒过程中,水体分层被扰乱,海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增加,同时,疏浚泥中部分污染物的溶出对海水水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倾倒活动改变了浮游植物的水环境,使浮游植物的种数减... 2003年5-6月份期间大亚湾临时海洋倾倒区接纳了约50万m3的疏浚泥。倾倒过程中,水体分层被扰乱,海水中悬浮物的含量增加,同时,疏浚泥中部分污染物的溶出对海水水质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倾倒活动改变了浮游植物的水环境,使浮游植物的种数减少,多样性和均匀度降低。倾倒活动结束后一个月内,海区水质状况和浮游植物的情况基本得到恢复。疏浚泥倾倒对海区沉积物环境的影响则由疏浚泥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倒区 疏浚泥 水质 沉积物
下载PDF
河道疏浚底泥农业利用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杨丹 范欣柯 +2 位作者 刘燕 刘勇 聂翔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5-239,共5页
为探索河道疏浚底泥的农业利用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的河道疏浚底泥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底泥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但同时重金属含量也增加。底泥... 为探索河道疏浚底泥的农业利用可行性,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比例的河道疏浚底泥添加对土壤理化性质及玉米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浚底泥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但同时重金属含量也增加。底泥与土壤添加比例达到1∶2时,玉米苗期的根长、株高、生物量、叶绿素及地上部分植株中累积的C、P含量显著提高;混合比例达到1∶1时,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远高于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水平,但全量Cd含量超过《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二级标准,植株体内C、P含量下降,叶绿素含量也低于对照。因此,河道疏浚底泥添加能显著提高土壤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生长,但添加比例不宜超过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混合基质 叶绿素 养分累积
下载PDF
疏浚底泥改良土壤理化性质促进芦苇快速定植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黄翔峰 王志 +3 位作者 叶广宇 李双强 李世阳 刘佳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261-4268,共8页
采用盆栽实验考察了湖泊疏浚底泥和河道疏浚底泥不同利用方式下对土壤基底性质的改良进而促进水生植物芦苇快速定植扩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湖泊底泥在竹炭改良利用方式下(L-A实验组)可提高芦苇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最高可达(3.06±... 采用盆栽实验考察了湖泊疏浚底泥和河道疏浚底泥不同利用方式下对土壤基底性质的改良进而促进水生植物芦苇快速定植扩繁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湖泊底泥在竹炭改良利用方式下(L-A实验组)可提高芦苇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最高可达(3.06±0.36) m^-2·d^-1,在与绿化土壤混合利用方式下(L-M实验组)可提高芦苇株高,最高达(155.5±0.7) cm;而河道底泥在与绿化土壤混合利用方式下(R-M实验组)芦苇的单位面积分蘖数增长率和株高效果最优,分别可达(4.76±0.18) m^-2·d^-1和(139.5±3.5) cm.分析原因发现,施加底泥可以明显降低土壤容重,并提高有机质和磷含量,从而促进芦苇分蘖数增长率的提高.基底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群落中Micrococcaceae(微球菌)的丰度也显著提高,进一步证实了施加底泥可以改良基底理化性质从而促进芦苇快速定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疏浚底泥 竹炭 定植 分蘖
原文传递
水泥处理的河道淤泥作为交通工程填料的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丁佩民 申刚 《公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研究经过水泥掺和处理的河底沉积淤泥作为交通工程填料的工程性质 ,对 3种不同含水量 (分别为90 % ,130 %和 170 % )的淤泥在 3种不同掺合比 (分别为 9% ,11%和 13% )的水泥处理后形成的 9种不同的水泥土试样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 为研究经过水泥掺和处理的河底沉积淤泥作为交通工程填料的工程性质 ,对 3种不同含水量 (分别为90 % ,130 %和 170 % )的淤泥在 3种不同掺合比 (分别为 9% ,11%和 13% )的水泥处理后形成的 9种不同的水泥土试样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包括土的物理性质指标试验、击实试验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等。为了更好地了解淤泥在水泥处理前后的物理化学性质变化 ,做了 X射线衍射试验。结合试验结果 ,着重讨论了水泥土的工程性质及含水量水平和水泥掺合比以及养护时间对水泥土工程性质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沉积淤泥 水泥 含水量 掺和比 击实验 无侧限强度试验 X射线衍射 交通工程填料 工程性质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材料在河道原位生态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田旭 何贵堂 +4 位作者 王铁 孙即梁 李默挺 董家晏 季福志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7期176-181,共6页
“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in-situ riv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是一种创新型的疏浚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制备生态护岸的技术。在黑臭河道、湖泊岸线治理工程中,具有投资小、治理效率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显著优势。针对河... “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in-situ river ecological remediation,ISER)”是一种创新型的疏浚底泥原位生态修复制备生态护岸的技术。在黑臭河道、湖泊岸线治理工程中,具有投资小、治理效率高和生态效益好的显著优势。针对河湖积於严重、岸坡坍塌和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利用ISER技术对河湖底泥进行改良和生态修复。生态修复后的底泥资源化用于制备生态护岸、护坡,并在该生态护岸上配种鸢尾、美人蕉等挺水植物,对河岸生态景观进行重构和优化,构建一套村镇级中小河道原位利用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成套技术体系。通过崇明区示范工程应用,ISER河道疏浚底泥制备生态护岸技术能有效解决示范工程河段河岸侵蚀、岸坡坍塌、引排不畅、硬质护岸生态功能缺失等问题,并使岸坡生态景观有效改善,为建设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底泥 原位固化 生态护岸 资源化利用 河道生态治理
下载PDF
生物淋滤法对疏浚淤泥中镉去除率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铮 吴燕 +1 位作者 刘禹杨 刘银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85-690,共6页
针对疏浚淤泥黏粒含量高、呈弱碱性的特性,采用疏浚淤泥和城市污水厂污泥共同驯化培养硫细菌接种液,研究生物淋滤过程对高污泥浓度的疏浚泥浆中镉的去除率、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硫粉和FeSO4.7H2O共同用于生物淋滤能... 针对疏浚淤泥黏粒含量高、呈弱碱性的特性,采用疏浚淤泥和城市污水厂污泥共同驯化培养硫细菌接种液,研究生物淋滤过程对高污泥浓度的疏浚泥浆中镉的去除率、脱水性能和沉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底物硫粉和FeSO4.7H2O共同用于生物淋滤能有效脱除淤泥中镉,同时可显著改善淤泥的脱水和沉降性能.当硫粉浓度为5g/L,FeSO4.7H2O浓度为15g/L,接种量为20%时,淋滤效果最好,淤泥中镉去除率达到88.68%,在此条件下,淤泥的离心脱水率和滤饼含水率分别为75%和33.47%,最终沉降距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淤泥 生物淋滤 脱水性能 沉降性能
下载PDF
襄阳护城河清淤底泥资源化制备种植土工艺设计 被引量:11
19
作者 石稳民 黄文海 +6 位作者 罗金学 邱震寰 薛强 秦雄 梁亚楠 姚雯 李思洁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96,共6页
针对清淤工程产生的大量脱水泥饼的消纳难题,襄阳护城河清淤项目经调研比选设计了一套利用清淤底泥制备绿化种植土的工艺系统。该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100 t/d,以秸秆粉为主要添加材料,采用强化搅拌+快速堆肥工艺制备绿化种植土。结果表明... 针对清淤工程产生的大量脱水泥饼的消纳难题,襄阳护城河清淤项目经调研比选设计了一套利用清淤底泥制备绿化种植土的工艺系统。该工程设计处理规模为100 t/d,以秸秆粉为主要添加材料,采用强化搅拌+快速堆肥工艺制备绿化种植土。结果表明,淤泥基绿化种植土主要性能指标达到《绿化种植土壤》(CJ/T 340—2016)规范要求,栽植试验效果良好,可满足鱼梁洲中心公园绿化建设种植土需求。该工程总投资为304.40万元,单位直接处理成本为25.7元/t,实现了脱水泥饼的资源化再利用,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可为类似工程脱水泥饼消纳问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淤底泥 资源化 种植土 工艺设计
原文传递
海砂和电石渣对吹填土理化性状的影响及水盐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柯丽丽 黄明勇 +1 位作者 苏德荣 邹桂梅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2-95,101,共5页
以吹填土、海砂、电石渣为材料,采用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吹填土:海砂:电石渣=0.55:0.40:0.05比例的混合基质淋洗脱盐下的水盐动态,脱盐后基质的理化性质,以确定是否适合做园林绿化土壤。结果表明:基质的水盐运移可分为盐峰的形成、下移和消... 以吹填土、海砂、电石渣为材料,采用土柱模拟实验研究吹填土:海砂:电石渣=0.55:0.40:0.05比例的混合基质淋洗脱盐下的水盐动态,脱盐后基质的理化性质,以确定是否适合做园林绿化土壤。结果表明:基质的水盐运移可分为盐峰的形成、下移和消失3个阶段;脱盐深度与各层淋洗水量呈直线相关关系(y=0.0028x-3.2675(R2=0.9124))提供了淋洗定额的参考价值;脱盐后0-60cm和60-140cm深度的土层,盐分离子组成分别为Ca2+-HCO3-、SO42-型和Ca2+-SO42-型;通体质地为细砂土,通气透水性强;也没有脱盐碱化的现象;基质肥力水平较低。可见3种材料采用该比例做园林绿化基质是可行的,但是脱盐后培肥等配套措施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吹填淤泥 电石渣 水盐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