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金戏曲发展的文物考察 被引量:5
1
作者 元鹏飞 王海燕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22,57,共5页
长期以来 ,在中国戏曲史的研究中 ,对宋金时期戏曲发展状况的认识 ,基本上没能超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所论的内容。宋金戏曲文物的发现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资料 ,使人们对宋金戏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宋金戏曲文物问世的情况及其所... 长期以来 ,在中国戏曲史的研究中 ,对宋金时期戏曲发展状况的认识 ,基本上没能超出王国维《宋元戏曲史》中所论的内容。宋金戏曲文物的发现 ,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资料 ,使人们对宋金戏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由宋金戏曲文物问世的情况及其所展示的形态、内容等可以看出 ,宋金时期的戏曲表现形式丰富多样 ,并且处于发展变化中 ;其中北宋杂剧的演变最具有典型意义。而文物中所见到的戏曲表演场所 ,则透露了成熟戏曲形态演进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金戏曲 文物考察 形态 演出 场所 发展路径
下载PDF
周贻白与20世纪中国戏曲史演出形态的建构
2
作者 陈杰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3-90,共8页
周贻白是继王国维、吴梅、齐如山之后的又一位治中国戏曲史的大家。基于演出形态角度的戏曲史考察,构成了周贻白戏曲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这种演出形态主要包括戏曲扮演和其他参与演剧形态的元素两个部分。周贻白以演出形态为视角来建构... 周贻白是继王国维、吴梅、齐如山之后的又一位治中国戏曲史的大家。基于演出形态角度的戏曲史考察,构成了周贻白戏曲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这种演出形态主要包括戏曲扮演和其他参与演剧形态的元素两个部分。周贻白以演出形态为视角来建构中国戏曲史,使得其戏曲史研究别具一格、特征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演出形态 戏曲扮演 戏曲文物 场上艺术
下载PDF
历史文物的戏剧呈现——《国家宝藏》与文物戏剧的文化诠释
3
作者 李光柱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0-75,共6页
《国家宝藏》以中国博物馆体系为依托,以对戏剧手段的应用而成为文物戏剧的主要舞台,为考察文物戏剧的舞台实践和审美特征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国家宝藏》塑造了文物戏剧的形态特征,凸显了文物戏剧创作和实践上的媒体属性;而文物戏剧的... 《国家宝藏》以中国博物馆体系为依托,以对戏剧手段的应用而成为文物戏剧的主要舞台,为考察文物戏剧的舞台实践和审美特征提供了丰富的样本。《国家宝藏》塑造了文物戏剧的形态特征,凸显了文物戏剧创作和实践上的媒体属性;而文物戏剧的审美特征表现为对历史理性的深度挖掘。《国家宝藏》中的文物戏剧以其广泛的题材和全面的体系,初步勾画出中国叙事体系的轮廓,并以极其直观的方式展现出中国文化的丰富肌理,蕴含丰富的阐释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物戏剧 博物馆戏剧 《国家宝藏》 历史理性
下载PDF
嘉绒藏戏“且索”的文化内涵、功能价值与旅游开发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陈光军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6期133-139,共7页
嘉绒藏戏是戏剧百花苑中的活化石,嘉绒藏戏"且索"内涵丰富,价值突出,以其独特性、惟一性在傩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种种原因,该遗产传承弥艰,保护亦难,开发力度不够,所在地游客到访率低,... 嘉绒藏戏是戏剧百花苑中的活化石,嘉绒藏戏"且索"内涵丰富,价值突出,以其独特性、惟一性在傩戏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是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因种种原因,该遗产传承弥艰,保护亦难,开发力度不够,所在地游客到访率低,停留时间短,旅游收入非常有限,亟需加强保护与加快旅游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绒藏戏“且索”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开发 丹巴儿基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