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盆地浅水背景河湖交互特征及其模式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超 朱红涛 +3 位作者 牛成民 杜晓峰 刘强虎 孙中恒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71-1782,共12页
通过对现代鄱阳湖盆中沉积体系发育与湖盆季节性湖岸线迁移变化耦合关系研究,结合对新近纪馆陶组时期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沉积岩性、沉积序列及沉积构造等解剖,提出陆相湖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基于对浅水湖盆鄱阳湖随季节更替引... 通过对现代鄱阳湖盆中沉积体系发育与湖盆季节性湖岸线迁移变化耦合关系研究,结合对新近纪馆陶组时期渤海湾盆地渤东地区沉积岩性、沉积序列及沉积构造等解剖,提出陆相湖盆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基于对浅水湖盆鄱阳湖随季节更替引起的湖平面变化分析,识别出洪-平-枯水线,划分河控主体区(A区)、河湖交互区(B区)和湖泊主体区(C区)3个沉积单元.其中,A区发育河道砂,骨架水系特征明显;B区发育朵状砂,水体分隔作用强烈;C区发育湖泥和席状砂,存在多个分隔的沉积中心.基于所建立的河湖交互沉积模式,在渤东地区新近纪馆陶组浅水背景古湖盆进行实践应用,有效分析了研究区河湖交互单元划分和沉积特征.浅水背景河湖交互沉积模式的建立,对陆相坳陷盆地、克拉通盆地、断陷盆地缓坡带、断坳转换期等类似浅水湖盆背景沉积体系类型识别、砂体预测具有一定参考和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坳陷湖盆 浅水背景 河湖交互模式 鄱阳湖 渤东地区 沉积学
原文传递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物质聚集及层序充填动力学特征——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2
作者 倪新锋 陈洪德 +1 位作者 韦东晓 赵俊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2-19,共8页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具有坡度陡、构造活动强烈、物近源、多物源、相变快等特点。勘探实践表明,与拗陷湖盆陡坡带相关的各类砂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极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 陆相拗陷湖盆陡坡带具有坡度陡、构造活动强烈、物近源、多物源、相变快等特点。勘探实践表明,与拗陷湖盆陡坡带相关的各类砂体,由于具有良好的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和油气运移条件,是油气聚集成藏的极有利场所。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纪时期为典型的内陆大型拗陷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纪延长期时在西缘逆冲带的影响下处于陡坡带,该区有两种物质聚集模式,一是从长10-长7退积型三角洲模式,二是从长6-长1进积型三角洲模式。并且在盆地形成演化过程中,伴随着基准面的升降变化,不同相区、不同时期可容纳空间和沉积物供应之间的比值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表现为不同的地层充填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拗陷湖盆 陡坡带 物质聚集 层序充填动力学 陇东地区
下载PDF
塔北地区黄山街组湖盆滩坝砂体沉积模式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武 仲米虹 +1 位作者 田建华 邹梦君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9-303,共5页
查明陆相拗陷湖盆滩坝砂体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该类型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上三叠统黄山街组湖侵—高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发育的滩坝砂体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指出,... 查明陆相拗陷湖盆滩坝砂体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对该类型盆地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对塔里木盆地塔北地区上三叠统黄山街组湖侵—高位体系域沉积时期发育的滩坝砂体进行了详细分析后指出,研究区滩坝砂体发育坝主体、坝侧缘、坝间、滩砂和湖湾泥5种微相,每种微相沉积特征差异明显。平面上滩坝砂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的西北部和东北部,其中西北部居主导地位,其他地区则零星孤立分布。滩坝砂体的形成与研究区特殊的地貌背景、水动力环境、湖平面变化以及沉积物供给条件密切相关。在对滩坝砂体沉积特征、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拗陷湖盆滩坝砂体沉积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北地区 黄山街组 拗陷湖盆 滩坝砂体 主控因素 沉积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