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洱源地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1
作者 曹颖 钱佳威 +1 位作者 黄江培 周青云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2-183,共22页
云南洱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北地区中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多条断裂交会穿过,且地热活动活跃,显示出很强的断裂构造特征。地区内地震活动频繁,2013年以来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发生了多个5级以上地震。文中利用云南区域固... 云南洱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滇西北地区中部,区内地质构造复杂,多条断裂交会穿过,且地热活动活跃,显示出很强的断裂构造特征。地区内地震活动频繁,2013年以来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发生了多个5级以上地震。文中利用云南区域固定台网和滇西北密集台阵记录的2008年1月1日—2023年7月20日发生在洱源地区的地震走时数据,采用波速比模型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云南洱源及其周边区域的地壳三维V_(P)、V_(S)和V_(P)/V_(S)模型及地震重定位结果。结果表明:1)在龙蟠-乔后断裂以东,维西-乔后-巍山断裂、红河断裂和鹤庆-洱源断裂交会处聚集了大量小地震,缺乏中强地震。从现有的层析成像结果分析认为浅层发生的部分小地震可能与地热流体无直接关系,而从浅层向深层逐渐变高的V_(P)/V_(S)值可能暗示深部存在流体,深部流体可能在循环流动过程中逐渐渗透到浅层岩石中,并与部分密集小地震的发生有关。2)2013年以来发生的4个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维西-乔后-巍山断裂西侧,并呈NNW-SSE走向分布,表明川滇块体西边界断裂系统的地震危险性有所增大。3)2013年3月3日和4月17日发生的洱源地震序列主要位于低V_(P)、低V_(S)和低V_(P)/V_(S)值的异常体内。一般而言,如存在流体,则V_(S)比V_(P)下降得更快,从而导致高V_(P)/V_(S)值,而低V_(P)/V_(S)则表明低V_(S)并非由流体所致。因此,现有的成像证据表明地震序列所处区域并不存在流体,从而推断地震序列的发生与流体无直接关系。空间上与洱源地震序列接近的2017年3月27日M_(S)5.1漾濞地震序列也具有相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因此也可能与流体无直接联系。2016年5月18日发生的M_(S)5.1云龙地震序列的主震和部分余震主要位于高V_(P)、高V_(S)和V_(P)/V_(S)相对高值区内,高V_(S)表明并非因存在流体而导致出现相对高的V_(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洱源地区 双差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VP/VS
下载PDF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reservoirs and surrounding areas in the lower Jinsha River
2
作者 Changzai Wang Jianping Wu +4 位作者 Lihua Fang Yaning Liu Jing Liu Yan Cai Poren Li 《Earthquake Science》 2023年第1期64-75,共12页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are rich in hydropower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 high mountains,deep valleys,and swift currents in this area.This region also features complex tectonic structures and frequent eart...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are rich in hydropower resources because of the high mountains,deep valleys,and swift currents in this area.This region also features complex tectonic structures and frequent earthquakes.After the impoundment of the reservoirs,seismic activity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locatio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and surrounds,thus providing seismological support for subsequent earthquak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work in reservoir areas.In this study,we selected the data of 7.670 seismic events recorded by the seismic networks in Sichuan.Yunnan,and Chongqing and the temporary seismic arrays deployed nearby.We then applied the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 method to this data,to obtain the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earthquake locations in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Jinsha River and surround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Jinsha River basin has a complex lateral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Seismic events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transition zones between high-and low-velocity anomalies,and seismic events are particularly intense in the Xiluodu and Baihetan reservoir areas.Vertical cross-sections through the Xiangjiaba and Xiluodu reservoir areas revealed an apparent high-velocity anomaly at approximately 6 km depth:this high-velocity anomaly plays a role in stress accumulation,with few earthquakes distributed inside the high-velocity body.After the impoundment of the Baihetan reservoir,the number of earthquakes in the reservoir area increased significantly.The seismic events in the reservoir area north of 27°N were related to the enhanced activity of nearby faults after impoundment:the earthquakes in the reservoir area south of 27°N were probably induced by additional loads(or regional stress changes),and the multiple microseismic events may have been caused by rock rupture near the main faults under high pore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different tomography downstream of the Jinsha River earthquake location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reservoir earthquakes
下载PDF
玉树地震震源区速度结构与余震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33
3
作者 王长在 吴建平 +1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072-4083,共12页
利用玉树震区21个应急流动地震台站和青海省地震台网固定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2010年4月14日至6月15期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得到了玉树地震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定位结果揭示余震主要沿NW向成窄带... 利用玉树震区21个应急流动地震台站和青海省地震台网固定地震台站的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2010年4月14日至6月15期间发生的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得到了玉树地震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重定位结果揭示余震主要沿NW向成窄带状分布在断层的两侧,表明脆性破裂应力释放主要集中于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在西北端,余震偏离玉树—甘孜断裂分布,在SW向也有分布,推测可能与南西向次级断裂有关.双差层析成像得到的速度结构在浅部与地表地质构造相一致,中上地壳的速度结构显示巴颜喀拉地块为高速异常,羌塘地块为低速异常.玉树地震余震分布与特定的速度结构存在相关性:主震发生在高低速过渡带偏高速体的一侧,余震主要分布在高速体外围,高速体内部几乎没有余震分布.一般说来,中上地壳的高速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强度,可以积累较强的孕震能量.主震发生后,高速体内积累的弹性能量向周边释放,可能是导致高速体周边余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树地震 双差层析成像 地震重定位 玉树 甘孜断裂
下载PDF
门源地区地壳三维体波速度结构及地震重定位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左可桢 陈继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788-2801,共14页
本文使用甘肃、青海数字地震台网及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记录到的门源地区地震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参数.结合地质构造背景,研究了门源MS6.4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 本文使用甘肃、青海数字地震台网及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记录到的门源地区地震的P波和S波到时资料,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该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参数.结合地质构造背景,研究了门源MS6.4地震孕育发生的深部介质环境及该地区速度结构与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反演之后地震的走时残差均方根显著降低,重定位后的地震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与断层位置有关的条带状分布.门源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存在明显的不均匀性,浅层P波和S波速度结构与地表地质构造及地形特征密切相关.研究区内地震活动性与地壳速度结构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地震主要分布在高速异常区域及其边缘.门源MS6.4地震震中附近的P波和S波速度结构表现出明显的高速异常,且在震源区下方存在P波低速层,这种特殊的构造条件可能是导致此次地震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地震 双差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重定位
下载PDF
2009年姚安地震序列定位及震源区三维P波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王长在 吴建平 +1 位作者 房立华 王未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33,270,共11页
利用2009年7月9日姚安MS6.0地震序列的到时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了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经过资料选取,共有873次余震事件参加了反演.重定位结果显示,姚安地震余震序列呈WNW向条带状分布,大部分地震的... 利用2009年7月9日姚安MS6.0地震序列的到时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进行了重定位,并反演了震源区的三维速度结构.经过资料选取,共有873次余震事件参加了反演.重定位结果显示,姚安地震余震序列呈WNW向条带状分布,大部分地震的震源深度集中在3—12km之间.从余震的深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推测,姚安MS6.0地震震源区的应力分布经过3次调整,开始的40个小时,应力从下向上调整;随后的20个小时,余震散布在3—23km深度范围内,应力在较大深度范围内调整;从第60个小时之后,12km以下的应力调整结束,主要是浅部应力释放.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姚安主震发生在低速体与高速体的过渡区域,余震主要分布在高低速过渡带及高速体一侧.结合重定位结果,推测在这一高低速过渡带附近存在隐伏断层,走向大约为N65°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安余震 双差层析成像 地震定位 地壳结构
下载PDF
太原盆地及周边地区双差层析成像 被引量:15
6
作者 王长在 吴建平 +3 位作者 杨婷 王未来 范莉苹 房立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963-974,共12页
山西断陷带位于鄂尔多斯与华北地块交汇处,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强震活动带之一,尤其是断陷盆地中部区域,6级以上地震频发.本研究旨在揭示忻定盆地中南部、太原盆地及临汾盆地中北部交汇处的深部结构特征,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探讨该区域... 山西断陷带位于鄂尔多斯与华北地块交汇处,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强震活动带之一,尤其是断陷盆地中部区域,6级以上地震频发.本研究旨在揭示忻定盆地中南部、太原盆地及临汾盆地中北部交汇处的深部结构特征,分析盆地的形成和演化,探讨该区域孕震环境.利用山西地震台网观测数据以及固定地震台站融合流动台站得到的地震数据,共7455个地震事件,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了太原盆地及周边地区的三维P波速度结构及精定位结果.层析成像结果显示,忻定盆地、太原盆地的中上地壳为明显的低速异常,被高速的石岭关隆起隔开,深部结构特征相对简单.太原盆地、临汾盆地及灵石隆起之间的深部结构特征较为复杂,反映了两个盆地演化过程的复杂性.穿过忻定盆地的速度剖面显示,在中地壳存在明显的低速异常体,且大部分地震都发生在该低速体上方;穿过太原盆地北部的剖面显示,该区域在20~25km深度范围内有较密集的地震分布,并勾画出交城断裂呈犁形的断层特征;穿过太原盆地中部的剖面显示,太原盆地自西向东沉积层逐渐减薄;穿过临汾盆地的剖面揭示,汾东断裂在浅部倾角较陡,随深度增加倾角逐渐变小,倾向向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原盆地 双差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地震定位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上地壳三维速度结构的双差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吴海波 申学林 +2 位作者 王杰 赵凌云 陈俊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802-2814,共13页
本文利用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遥测台网22个子台在2009年初至2016年底期间记录的2093个地震事件直达P、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三峡水库库区及近邻地区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并讨论了库水渗透对速度结构的影响和库区... 本文利用三峡水库诱发地震遥测台网22个子台在2009年初至2016年底期间记录的2093个地震事件直达P、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了三峡水库库区及近邻地区上地壳P波三维速度结构,并讨论了库水渗透对速度结构的影响和库区地震活动与速度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上地壳存在着明显的沉积盖层与结晶基底层的双层结构,两个层的深度与P波速度结构与前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黄陵背斜西侧当前仍然存在较明显的低速异常区.上地壳浅表层P波速度结构横向差异变化较大,0~5km深度层P波高速区主要分布在秭归盆地及周缘,8km深度层高速区主要分布在周家山—牛口断裂东侧至仙女山断裂中段西侧一带,8km内的高低速区分布与11km深度层比较存在明显差异.与三峡水库蓄水前与蓄水初期比较,当前库区上地壳沉积盖层内的P波速度结构受到蓄水渗透的影响较明显,主要表现为0~8km深度内秭归盆地及周缘的水库近岸区存在较大范围高速区,这一现象可能与库水长期渗透改变了上地壳沉积盖层内岩层孔隙裂隙的物理性质从而使地震P波速度增加有关.三峡库区地震事件重新定位后显示,较大地震事件主要分布在P波高速区或高低速区交界地带,而低速区内通常很少发生地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速度结构 双差定位 层析成像 P波高速区
下载PDF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S6.0地震震源区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12
8
作者 孙权 裴顺平 +5 位作者 苏金蓉 刘雁冰 薛晓添 李佳蔚 李磊 左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6-53,共18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自2015年以来地震活动性持续增长,并相继发生了数次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2019年6月17日的长宁MS6.0地震则是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强震,且震后相继发生了一系列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给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自2015年以来地震活动性持续增长,并相继发生了数次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2019年6月17日的长宁MS6.0地震则是其中震级最大的一次强震,且震后相继发生了一系列M5.0及以上的中强地震,给当地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危害.研究此次大震的地下结构和发震机制有助于理解该区地震异常活跃的机理,并为今后开展防震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基于这个出发点,本文收集了长宁地震区的丰富地震走时资料,利用双差地震成像方法对长宁地震序列进行了重定位,并获得了研究区内的三维P波和S波速度及波速比结构.结果显示,长宁地震序列主要沿着白象岩—狮子滩背斜轴部展布.长宁地震区在6 km深度附近呈现出明显的低速、高波速比异常结构,指示着可能存在流体.研究区内的速度结构在6 km之上横向不均一性较强,速度异常结构整体呈NW-NWW向展布;而在7.5~12 km横向不均一性则较弱,速度异常结构整体呈NNE或SN向展布.这种速度结构特征可能指示着该区6 km之上基本为沉积层,而7.5 km之下则基本为结晶基底,上下存在解耦.研究区内绝大多数地震事件震级较小,且集中分布在6 km以浅,表明该区绝大多数事件受沉积层结构的控制.相较于白象岩—狮子滩和双河背斜区,长宁背斜在6 km之上呈现更为明显的高速结构,对应较强的力学性质,可能阻挡了本次长宁地震的东南向破裂而使其表现出明显的单向破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宁MS6.0地震 双差地震成像 地震重定位 三维速度结构
下载PDF
海原弧形构造区地壳三维精细速度结构成像 被引量:11
9
作者 莘海亮 曾宪伟 +1 位作者 康敏 高级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97-914,共18页
利用海原弧形构造区及周围区域地震台网1970—2015年期间记录的天然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构造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震源位置进行联合反演,获得了高分辨率的三维VP、VS以及VP/VS模型,分析讨论了速度、波速比分布... 利用海原弧形构造区及周围区域地震台网1970—2015年期间记录的天然地震到时数据,采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对构造区地壳三维速度结构与地震震源位置进行联合反演,获得了高分辨率的三维VP、VS以及VP/VS模型,分析讨论了速度、波速比分布与强震发生以及断裂等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区域内地震主要沿断裂呈弧状展布,速度在横向分布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波速比变化范围为1.60~1.80,平均值约为1.70.大型断裂诸如海原—六盘山断裂带、青铜峡—固原断裂带等位于高速与低速的过渡带,断裂两侧地震波速差异较大.研究区内历史强震多处于高低速过渡区域,海原强震下方下地壳存在低速、高导薄弱层(25~30 km深度),推测原因主要为流体作用所致.依据相对较低的速度与波速比分布推测研究区地壳主要组成成分为酸性的长英质.速度剖面显示地壳可分为上、下两层,上、下地壳厚度变化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薄,减薄幅度相近;结合前人研究结果推测构造区地壳增厚模式可能主要为上、下地壳共同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原弧形构造区 双差层析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波速比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壳及上地幔顶部速度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夏思茹 石磊 +1 位作者 李永华 郭良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194-3206,共13页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71个固定台站与418个流动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事件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近震走时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S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P、S波速度模型较已... 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东北缘71个固定台站与418个流动台站记录到的天然地震事件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近震走时数据进行反演,获得了研究区高分辨率的三维P、S波速度结构和地震重定位结果.研究结果表明,本文给出的P、S波速度模型较已有的全球模型能更好的解释体波走时与面波相速度观测资料.松潘—甘孜和祁连构造带下方20~40 km深度范围表现为显著的P、S波低速异常,其中松潘—甘孜地块的壳内低速层可能与地壳部分熔融有关,而祁连构造带的壳内低速层则可能与地壳增厚有关.精定位后的岷漳6.7级地震和九寨沟7.0级地震震源深度都位于脆性的上地壳.两个地震的震源区地处不同块体的边界,均处在高、低速过渡带.震源区的壳内低速层可能处于部分熔融或易于蠕变的状态,脆性上地壳更容易积累应变能,从而导致地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东北缘 双差层析成像 低速层分布 岷漳和九寨沟地震
下载PDF
濮阳地震集中区双差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吕子强 郑建常 +3 位作者 张刚 张书建 于澄 颜启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60,共6页
利用2000~2013年濮阳地震集中区的地震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进行精定位,并反演了濮阳地震集中区的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小震震源主要位于聊城—兰考主干断裂上,优势深度集中在4~15 km之间,与断层的产状吻合;濮阳... 利用2000~2013年濮阳地震集中区的地震观测数据,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地震进行精定位,并反演了濮阳地震集中区的三维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小震震源主要位于聊城—兰考主干断裂上,优势深度集中在4~15 km之间,与断层的产状吻合;濮阳地震集中区的速度结构与地质构造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地震大部分发生在高速异常体内,高速异常体内的脆性介质往往是应力最为集中的地方,这可能是导致濮阳地震集中区小震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速度结构 重定位 濮阳地震集中区
下载PDF
四川威远及邻区中小地震活动特征及地壳精细结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广宝 吴庆举 +1 位作者 张雪梅 张瑞青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983-3996,共14页
利用2019年以来在四川荣县—威远布设的密集地震台站,以及部分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近震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重定位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中小地震多数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与已知地表断... 利用2019年以来在四川荣县—威远布设的密集地震台站,以及部分固定台站记录到的近震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高分辨率的浅层地壳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重定位结果显示,研究区内中小地震多数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与已知地表断层的分布无明显关联.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2~5 km深度之间.研究区中小地震活动与速度结构变化具有相关性,在5 km以浅,地震多分布在S波高速异常区;在7~10 km深度范围,地震多发生在P波和S波的高、低速异常转换带.综合重定位和速度剖面结果,推测研究区内沉积层厚度约4~6 km,而一些中强地震多发生在结晶基底顶部.在研究区深部,黄桷坡断层以北地震区比荣县地震区具有更高的P波速度,在相似的应力状态下,力学性质更强的黄桷坡断层以北地区更难以破裂,可能是该地区更晚发生地震的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荣县—威远地区 双差层析成像 地震活动 速度结构
下载PDF
松原前郭地震区孕震构造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洪丽 刘财 +2 位作者 田有 吴兆营 朱洪翔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97-1607,共11页
本文选取2013年10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松原市周边17个地震台记录到的515个地震事件的2926条P波和2665条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成像方法联合反演松原地震区震源参数和中上地壳(0~25 km)高分辨率三维体波速度和波速比结构,进而利用O′Connel... 本文选取2013年10月到2018年12月期间松原市周边17个地震台记录到的515个地震事件的2926条P波和2665条S波到时数据,采用双差成像方法联合反演松原地震区震源参数和中上地壳(0~25 km)高分辨率三维体波速度和波速比结构,进而利用O′Connell-Budiansky理论估计了该区岩石介质的裂缝密度和饱和度参数.重定位后的震源参数精度有了显著提高.松原震区P波和S波的速度、波速比结构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匀特性,主要表现为低P波、低S波、低波速比结构,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松原震群区浅地表区域(<5 km)整体表现为低P波、低S波和高波速比结构,而岩石介质的裂缝密度和饱和度表现为高值.浅层高波速比、高裂缝密度和高饱和度结构可能与流体有关;从区域构造出发表明松原地震发震构造与东北地区的区域构造应力场密切相关.松原震区的三维精细速度和高精度震源位置信息为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壳结构、孕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中国东北 松原地震 速度结构 孕震构造
下载PDF
2019年四川威远东两次M_(S)>5.0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及震源区体波速度结构
14
作者 张栓 江国焰 +3 位作者 许才军 雷兴林 苏金蓉 林学楷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43,共16页
自2015年以来,四川威远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强度显著增强,其中2019年9月8日和12月18日在威远东发生了M_(S)5.4和M_(S)5.2地震,刷新了威远地区有记录以来历史地震震级上限.本文利用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期间威远及邻区25个流动台和17个固定... 自2015年以来,四川威远及邻区的地震活动强度显著增强,其中2019年9月8日和12月18日在威远东发生了M_(S)5.4和M_(S)5.2地震,刷新了威远地区有记录以来历史地震震级上限.本文利用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期间威远及邻区25个流动台和17个固定台记录到的5638次M_(L)≥1.2地震Pg和Sg波到时以及连续波形资料,采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威远东这两次地震序列的重定位结果和震源区浅层地壳高分辨率三维体波速度结构.重定位结果显示震源区地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3~4 km.基于两次M_(S)>5.0地震震后10天余震序列空间展布,本文推测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均为NNE走向且倾向SE(倾角40°左右)的盲冲断层.三维体波速度结构反演结果揭示:震源区V_(P)异常变化较V_(S)异常变化显著,V_(P)/V_(S)比背景值普遍低4%~10%.在深度小于5 km的浅层内,地震多分布在V_(P)低速异常和V_(S)弱高速异常以及二者的高低速异常过渡带内;在5~7 km深度范围,地震基本上都发生在V_(P)低速异常区.上述速度结构特征揭示震源区附近可能发育着富含气体的孔隙和裂缝且存在流体活动.此外,2019年11月7日以后的地震活动具有明显的流体扩散驱动地震迁移特征,沿两次地震发震断层走向和倾向的流体扩散系数分别为1.5 m~2·s^(-1)和0.1 m~2·s^(-1).两次地震的发生机理很可能是流体扩散引起的孔隙压力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威远东 M_(S)>5.0地震 双差层析成像 地震活动特征 体波速度结构
下载PDF
Three dimensional velocity model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s at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15
作者 Jianping WU Yan CAI +5 位作者 Wei WANG Weilai WANG Changzai WANG Lihua FANG Yaning LIU Jing LIU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2268-2290,共23页
The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CSES)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South China Block,and Indian Plate and has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 and intense crustal deformation,making it one of th... The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CSES)is loc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the Tibetan Plateau,South China Block,and Indian Plate and has complex geological settings and intense crustal deformation,making it one of the most seismically active areas in Chinese mainland.A high-resolution,three-dimensional(3D)crust-mantle velocity structure is crucial for understanding seismotectonic environments,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mechanisms,and deep dynamic processes.We first constructed a high-vertical-resolution 3D initial velocity model using the joint inversion of receiver functions and surface waves and then obtained a 3D P-and S-wave velocity model(CSES-VM1.0)with the highest lateral resolution of 0.25°for the CSES using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Owing to the limitations of the Sn observation data,the resolution of the S-wave velocity model in the lower crust and upper mantle was reduced,making it closer to the initial model provided by joint inversion.A comparison with explosive-source seismic data showed that the synthetic P-wave first-arrival travel times of the new model were closer to the observations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velocity models.The velocity cross-sections across the source areas of the 2022 Lushan MS6.1 and Ludian MS6.8 earthquakes reveal that the former earthquake occurred near a weak contact zone between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Sichuan Basin,and the rupture of the latter earthquake occurred in a granitic area,with the northern end blocked by rigid high-velocity bodies.A clear high-velocity anomaly zone is distributed along the western margin of the Yangtze Block,revealing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Neoproterozoic intermediate-basic intrusions.This high-velocity zone significantly controls the morphology of fault zones and influences the rupture processes of major earthquakes.Two northeast-southwest and north-south trending high-velocity anomalies were found near Panzhihua,potentially related to Neoproterozoic and Middle-Late Permian intermediate-basic intrusions.The imaging results reveal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a Seismic Experimental Site Yangtze Block Velocity model double-difference tomography
原文传递
冀南地区速度结构层析成像分析
16
作者 王时 周依 +1 位作者 王思思 刘晓磊 《地震科学进展》 2024年第8期506-514,522,共10页
克拉通的破坏是地球物理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经由中国地震台网查询得知,近年来冀南地区中小地震相较以往频繁发生,为了探查冀南地区地壳结构不稳定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记录到的P波到时资料,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定位,并利... 克拉通的破坏是地球物理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经由中国地震台网查询得知,近年来冀南地区中小地震相较以往频繁发生,为了探查冀南地区地壳结构不稳定的原因,本文基于中国地震台网记录到的P波到时资料,对研究区的地震进行精定位,并利用P波的震相数据对地壳速度结构进行双差层析成像:发现精定位后的震源主要分布在地壳5~15 km深度,主要集中在断层附近;在速度结构方面,地震走时残差均方根的总体均值由0.81 s下降至0.36 s,地震更容易发生在高速区的边缘过渡带上;在邯郸和邢台等地区的壳幔结合处存在低速异常区,莫霍面和上地幔可能受到岩浆等热流物质上涌,侵入地壳,发生化学反应,导致岩石圈的减薄破坏,致使地壳结构趋于不稳定状态,进而对浅层地震的孕育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差层析成像 岩石圈破坏 三维速度结构 冀南地区
下载PDF
利用双差走时成像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壳速度结构
17
作者 武振波 邹昆 +3 位作者 苏金蓉 滑玉琎 李萍萍 徐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1-888,共18页
青藏高原东缘断裂密布,强震频发,是研究高原侧向挤出及深部孕震环境的理想实验室.为了解龙门山次级块体及其西界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基于四川地震台网64个宽频带地震台在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记录的... 青藏高原东缘断裂密布,强震频发,是研究高原侧向挤出及深部孕震环境的理想实验室.为了解龙门山次级块体及其西界龙日坝断裂带在青藏高原东缘隆升过程中的作用,我们基于四川地震台网64个宽频带地震台在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记录的震级≥3.0地震事件波形,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揭示了四川盆地及青藏高原东缘的地壳速度结构.结果表明:夹持于龙门山断裂带(LMSF)与龙日坝断裂带(LRBF)之间的龙门山次级块体,相对东侧龙门山断裂带和四川盆地呈现明显的低速特征.结合该区域的低阻、低密度结构特征,以及块体内部、特别是龙日坝断裂带现今地震活动缺乏,我们推测这是因为该块体“相对较软”,不易脆性破裂产生地震,在青藏高原东缘与扬子块体西缘强烈相互作用过程中,该块体主要通过地壳缩短增厚和地表隆升吸收板块挤压造成的累积应变能.依据本文获得的速度等值线变化特征及已有地球物理剖面探测结果,推测龙日坝断裂带为深部向南东倾斜且向下切入基底,该断裂倾角较陡,主要以走滑运动调节应变能,而东侧龙门山断裂带倾角较缓,表现为逆冲运动导致的地壳缩短是其调节应变能的主要形式.此外,据本文多条速度剖面及已有电性剖面、重力异常的联合约束,我们推测鲜水河、安宁河断裂带均以较大倾角向南东倾斜,至少延伸至中下地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东缘 双差层析成像 龙门山次级块体 龙日坝断裂带
下载PDF
2022年东台地震序列区域速度结构和精确定位
18
作者 于悦颖 李正楷 +7 位作者 杨云 康清清 钱佳威 王俊菲 瞿旻 周昱辰 李迎春 许田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7-644,共18页
2022年江苏东台接连发生数十次小地震,其中,震级最大的M_(S)3.0地震导致震中附近震感明显。为探究该地区近期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文中收集了2008—2022年的地震走时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苏北盆地的速度结构和地震位置进行了联合... 2022年江苏东台接连发生数十次小地震,其中,震级最大的M_(S)3.0地震导致震中附近震感明显。为探究该地区近期地震相对活跃的原因,文中收集了2008—2022年的地震走时资料,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对苏北盆地的速度结构和地震位置进行了联合反演,获得了震中区P波三维速度结构和地震精确定位结果,并结合断裂分布、震源机制解和当地工业活动等资料,对地震序列可能的发震机制和发震构造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1)重定位后,地震序列总体呈近SN向带状展布,发震优势深度在11~16km,与已探明的断裂带缺乏明显联系。结合震源机制结果推测,序列下方可能存在NNE-SSW向隐伏构造。2)震中区下方速度分布具有明显的非均匀性特征,15km深度处存在纺锤状P波高速异常体,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表现出从该异常体向远处扩散的发震特点。3)震中区附近现存多处工业活动,其中五烈—时堰—溱东作业点、地震序列和深部高速异常三者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且作业时间和发震时间相近。由此推断,此次地震序列的发生与深部非均匀速度结构有关,震中附近的工业活动可能改变了区域应力状态,导致了能量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台地震序列 双差层析成像 地震精定位 P波速度结构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阿拉善左旗M_S5.8地震前后地震活动性分析和重定位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同利 刘敏 +2 位作者 李红谊 崔博闻 钟世军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038-2047,共10页
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39.78°N,106.34°E)发生MS5.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喜马拉雅Ⅱ期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北段的34个流动台站连续观测数据,首先以中国地震局台网... 2015年4月15日15时39分,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39.78°N,106.34°E)发生MS5.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km.本文通过收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喜马拉雅Ⅱ期布设在南北地震带北段的34个流动台站连续观测数据,首先以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目录给出的138个地震事件作为模板,采用匹配定位方法(Match&Locate)对阿拉善左旗MS5.8地震前后(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小震进行了检测和识别,检测后给出的地震事件高达1688个,相比于台网地震目录的地震事件数目增加了10倍多.然后利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tomoDD)对研究区域内阿拉善MS5.8地震前后(2015-01-01-2015-07-31)1级以上的地震序列进行重定位,重定位后的结果显示:主震震中为39.8023°N、106.4388°E,震源深度为20.597km,余震序列展布优势方向为NEE方向,且在深度方向呈近垂直分布,结合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和震源机制解分析,认为该次地震事件为一次走滑型事件,其发震断裂可能是一条近E-W向的隐伏断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左旗 地震检测 双差层析成像 重定位 地震序列
下载PDF
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地壳三维速度结构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仁昱 陈继锋 +1 位作者 尹欣欣 李少华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2-248,共17页
文中收集了2009年1月—2019年1月青海、甘肃固定地震台网及野外流动观测台阵记录的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参数,分析了共和1990年4月26日MW6.4地震孕育发... 文中收集了2009年1月—2019年1月青海、甘肃固定地震台网及野外流动观测台阵记录的青海共和及周边地区的P波和S波到时数据,应用双差层析成像方法反演了该地区地壳的三维速度结构和震源位置参数,分析了共和1990年4月26日MW6.4地震孕育发生的地质构造背景与该地区速度结构和地震活动性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共和地区的地壳速度结构呈现出明显的横向不均匀性,共和主震位于共和盆地正下方区域的低速异常体内,主震的SW侧为高速异常,该异常从地下向NE向上逆冲至近地表处,推测35.95°N处即为哇玉香卡-拉干隐伏断裂。共和主震发生在水平NE向构造应力作用下,由走向NWW、倾向SSW的隐伏断层的滑动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和地震 双差层析成像 三维速度结构 地震重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