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干缩裂隙动态变化的优势流入渗模型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实
陈瑾
罗易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62,共10页
为解决定量评估干缩裂隙优势流的难题,基于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将开裂土体分为裂隙两侧基质域、裂隙底部基质域与裂隙域三部分,结合Green-Ampt入渗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干缩裂隙动态变化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探讨了降雨强度、裂...
为解决定量评估干缩裂隙优势流的难题,基于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将开裂土体分为裂隙两侧基质域、裂隙底部基质域与裂隙域三部分,结合Green-Ampt入渗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干缩裂隙动态变化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探讨了降雨强度、裂隙初始面积率及裂隙深度对土体两域积水时间、优势流入渗量及入渗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缩裂隙产生的优势流入渗量占总降水量的73.4%~91.4%,入渗深度为裂隙深度的3.1~7.2倍;降雨强度增大将缩短土体基质域积水时间,增大优势流入渗深度;降雨过程中干缩裂隙面积率减小使优势流入渗量减小;裂隙初始面积率增大使两侧基质域入渗量减小,优势流入渗量增大但入渗深度减小;裂隙深度增大使裂隙域积水时间延后,优势流入渗深度增大;模型计算结果与干缩裂隙实际入渗规律相符,同时避免了为裂隙域赋水力学参数带来的误差与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缩裂隙
优势流
双孔隙域
GREEN-AMPT入渗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干缩裂隙动态变化的优势流入渗模型
被引量:
1
1
作者
程实
陈瑾
罗易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工程管理系
湖北经济学院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湖北省地质实验测试中心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出处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45,62,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2177166)
湖北省地质局科研项目(KJ2023-42)
+1 种基金
安徽省2018年度交通运输科技进步计划项目(2018030)
安徽交通控股集团交通科技攻关项目(JKKJ-2017-20)。
文摘
为解决定量评估干缩裂隙优势流的难题,基于双孔隙域入渗理论,将开裂土体分为裂隙两侧基质域、裂隙底部基质域与裂隙域三部分,结合Green-Ampt入渗模型,提出了一种考虑干缩裂隙动态变化的优势流入渗模型,并基于该模型探讨了降雨强度、裂隙初始面积率及裂隙深度对土体两域积水时间、优势流入渗量及入渗深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干缩裂隙产生的优势流入渗量占总降水量的73.4%~91.4%,入渗深度为裂隙深度的3.1~7.2倍;降雨强度增大将缩短土体基质域积水时间,增大优势流入渗深度;降雨过程中干缩裂隙面积率减小使优势流入渗量减小;裂隙初始面积率增大使两侧基质域入渗量减小,优势流入渗量增大但入渗深度减小;裂隙深度增大使裂隙域积水时间延后,优势流入渗深度增大;模型计算结果与干缩裂隙实际入渗规律相符,同时避免了为裂隙域赋水力学参数带来的误差与不便。
关键词
干缩裂隙
优势流
双孔隙域
GREEN-AMPT入渗模型
Keywords
desiccation
cracks
preferential
flow
double
pore
domain
model
Green-Ampt
infiltration
model
分类号
TV443.1 [水利工程—水工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干缩裂隙动态变化的优势流入渗模型
程实
陈瑾
罗易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