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弹工艺对原液着色涤纶DTY颜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詹莹韬 李顺希 +2 位作者 钱江莲 孙露萍 占海华 《合成纤维》 CAS 2019年第12期20-23,共4页
以军绿色色母粒与聚酯切片为原料,制备了原液着色涤纶拉伸变形丝(DTY),探讨了加弹工艺对原液着色涤纶DTY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十字截面纤维的明度值、饱和度、色调角均大于六叶与三叶截面纤维的相应值;第一热箱温度... 以军绿色色母粒与聚酯切片为原料,制备了原液着色涤纶拉伸变形丝(DTY),探讨了加弹工艺对原液着色涤纶DTY颜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十字截面纤维的明度值、饱和度、色调角均大于六叶与三叶截面纤维的相应值;第一热箱温度对颜色变化不明显,随着D/Y比与拉伸倍数的增大,纤维的明度值有增加趋势,颜色变浅;而随着网络压力的增大,纤维的明度值和饱和度均下降,纤维颜色变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DTY 加弹工艺 原液着色 颜色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干法纺丝制备黑色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于斌 赵莹 阮洋 《合成技术及应用》 2020年第4期43-46,共4页
采用干法纺丝工艺,制备了黑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考察了双螺杆工艺、预拉伸温度、后拉伸工艺参数等对纤维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溶解温度在170~190℃内,转速在130~160 r/min内,预拉伸温度较白色冻胶丝温度(117~119℃)... 采用干法纺丝工艺,制备了黑色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考察了双螺杆工艺、预拉伸温度、后拉伸工艺参数等对纤维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螺杆溶解温度在170~190℃内,转速在130~160 r/min内,预拉伸温度较白色冻胶丝温度(117~119℃)升高3℃下,能够满足正常生产及产品色泽方面的要求。经过后纺三级拉伸温度及拉伸比分配试验,最终确定后纺拉伸温度分别为138.0℃、145.5℃、147.0℃,拉伸倍率分别为4.5、1.3、1.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原液着色 干法纺丝 黑色纤维
下载PDF
基于Matlab的原液着色间位芳纶力学性能与拉伸工艺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陈蕾 王彦 +3 位作者 于俊荣 诸静 刘兆峰 胡祖明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3年第2期1-3,9,共4页
为了考察颜料粒子的加入对原液着色间位芳纶制备工艺的影响,实验主要基于矩阵实验室(Matlab)矩阵分析法研究了各阶段拉伸倍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拟合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用Matlab语言编程将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可视化显示,最后在此... 为了考察颜料粒子的加入对原液着色间位芳纶制备工艺的影响,实验主要基于矩阵实验室(Matlab)矩阵分析法研究了各阶段拉伸倍数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拟合了二者之间的关系,用Matlab语言编程将力学性能数据进行了可视化显示,最后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拉伸工艺的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位芳纶 原液着色 拉伸工艺 力学性能 矩阵分析软件
下载PDF
原液着色莫代尔纤维毛巾的开发
4
作者 颜鸿 毛雷 《山东纺织经济》 2016年第10期35-36,共2页
分析了原液着色纤维材料的加工优势和纯棉毛巾产品存在的问题,对原液着色莫代尔纤维毛巾的生产技术要点进行了探讨,并通过测试对比认为该产品满足了纺织行业节能减排的绿色生产需求。
关键词 原液着色 环保 节能 毛巾 柔软
下载PDF
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纤维生产工艺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冰灵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5-50,共6页
通过牵伸倍数、假捻速比、热箱温度、第二超喂率、网络气压和网络喷嘴直径等工艺条件的优化,将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预取向丝(94.44 dtex/68F)加工成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弹力丝(77.78 dtex/68F)。结果表明:牵伸倍数1.38,假捻速比1.58,热箱温... 通过牵伸倍数、假捻速比、热箱温度、第二超喂率、网络气压和网络喷嘴直径等工艺条件的优化,将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预取向丝(94.44 dtex/68F)加工成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弹力丝(77.78 dtex/68F)。结果表明:牵伸倍数1.38,假捻速比1.58,热箱温度170℃,第二超喂率-3.80%,网络气压0.08 MPa,网络喷嘴直径1.2 mm,可得到断裂强度为3.72 c N/dtex、卷曲收缩率为17.71%、卷曲稳定度为40.39%的原液着色黑色锦纶6弹力丝,弹性佳、黑度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锦纶 锦纶6弹力丝 生产工艺 卷曲收缩率 卷曲稳定度
下载PDF
原液着色车用聚酯纤维的开发及其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吴双全 《针织工业》 2015年第11期6-9,共4页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用纺织产品向着高性能、多功能、差别化和个性化以及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基于车用聚酯纤维产业的发展机遇,重点介绍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的关键技术,包括色母粒造粒技术和色母粒注射添加与分散技术,工艺流程以及...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车用纺织产品向着高性能、多功能、差别化和个性化以及环保健康的方向发展。基于车用聚酯纤维产业的发展机遇,重点介绍原液着色聚酯纤维的关键技术,包括色母粒造粒技术和色母粒注射添加与分散技术,工艺流程以及产品优势与不足分析。并阐述原液着色车用聚酯纤维在汽车内饰纺织品领域中的应用及纤维发展趋势,如功能性聚酯纤维、差别化聚酯纤维和可再生聚酯纤维等。原液着色车用聚酯纤维具有生产工艺简单、绿色环保、节能降耗,产品颜色均匀、稳定性好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汽车座椅、扶手、车顶、立柱遮阳板等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聚酯纤维 车用内饰纺织品 关键技术 生产工艺 纺前原液着色技术
下载PDF
高品质原液着色特黑缝纫线用涤纶短纤维强度的提升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文强 闻继善 庄洋 《高科技纤维与应用》 CAS 2019年第6期18-21,共4页
为了改善原液着色特黑缝纫线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稳定优异的强后纺生产工艺,提升原液着色特黑缝纫线产品的生产稳定性,提高短纤单纤强度,从而稳定生产高品质的原液着色特黑涤纶短纤维产品。先后经过对原液着色特黑涤纶短纤维产品... 为了改善原液着色特黑缝纫线生产工艺中存在的问题,寻求稳定优异的强后纺生产工艺,提升原液着色特黑缝纫线产品的生产稳定性,提高短纤单纤强度,从而稳定生产高品质的原液着色特黑涤纶短纤维产品。先后经过对原液着色特黑涤纶短纤维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研究和总结,从熔体工艺指标开始着手,通过对熔体黏度、母粒黏度、母粒添加量等进行改进并试验,结合试验数据和检测分析结果看,提升熔体和母粒黏度,保证纺丝熔体黏度在0.600~0.610 dL/g对特黑缝纫线用涤纶短纤维产品的生产稳定性较为合适;适当调高纺丝温度约5℃对纺丝的运行改善有非常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纤维 特黑缝纫线用短纤维 熔体黏度 色母粒
下载PDF
有色高强丙纶长丝生产与技术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杨胜旺 《合成技术及应用》 1999年第1期49-50,共2页
论述了在国产二步法[1]生产装置上纺制有色高强丙纶长丝的生产技术特点。
关键词 有色纤维 高强力 聚丙烯纤维 生产技术 纺丝
下载PDF
原液着色对聚丙烯腈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焉瑞安 朱新军 +1 位作者 张玉梅 王新厚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10,16,共5页
为促进原液着色腈纶后道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采用X射线、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原液着色腈纶的结晶、取向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颜料的加入对腈纶的结晶取向结构以... 为促进原液着色腈纶后道产品的开发和推广,采用X射线、扫描电镜等测试方法对原液着色腈纶的结晶、取向及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对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的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颜料的加入对腈纶的结晶取向结构以及形态结构都有一定影响,而且这种结构的变化与颜料结构密切相关。同时发现,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制备的腈纶其物理机械性能均得到显著改善,纤维的耐热性增强,而吸湿性能则变化不大,其整体性能优于常规腈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 腈纶 结构 性能
下载PDF
原位法连续聚合聚酯/炭黑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9
10
作者 邱志成 李鑫 +3 位作者 李志勇 王颖 金剑 武术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21,共7页
为开发高黑度的细原液着色聚酯纤维,采用原位法连续聚合制备出炭黑质量分数为2%~3%的聚酯/炭黑(简称原位法PET/炭黑)体系,对其流变行为、结晶行为和炭黑分散形态等进行了表征,并制备了高速纺长丝。结果表明:原位法连续聚合使炭黑以直径... 为开发高黑度的细原液着色聚酯纤维,采用原位法连续聚合制备出炭黑质量分数为2%~3%的聚酯/炭黑(简称原位法PET/炭黑)体系,对其流变行为、结晶行为和炭黑分散形态等进行了表征,并制备了高速纺长丝。结果表明:原位法连续聚合使炭黑以直径小于1μm的粒子簇团形式均匀分散在聚酯基体中;炭黑含量较低时的流变行为与PET相似,当炭黑质量分数达到3%时,原位法PET/炭黑熔体的表观黏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快速降低;熔融结晶过程中,炭黑作为高效异相成核剂,显著加快了聚酯结晶速率,同时,聚酯与炭黑的良好相互作用,导致有更多的结晶缺陷,与PET相比,出现了熔融双峰,且高温熔融峰峰顶温、结晶度均降低,这与母粒法PET/炭黑体系明显不同。因为原位法保证了良好的炭黑分散性,原位法PET/炭黑可以稳定制备出炭黑质量分数为3%、单丝线密度为0.52 dtex、断裂强度≥3.31 cN/dtex的长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原液着色 聚酯纤维 炭黑 结晶行为 流变行为
下载PDF
着色PMIA纤维结构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立起 陈蕾 +4 位作者 诸静 潘婉莲 于俊荣 刘兆峰 胡祖明 《合成纤维》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19,24,共4页
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着色纤维,并对其进行了机械性能、染色深度、热失重、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原液着色PMIA纤维的机械性能受颜料加入量的影响很小;颜料含量为3%时就能赋予PMIA原... 采用原液着色的方法,通过湿法纺丝制备了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着色纤维,并对其进行了机械性能、染色深度、热失重、红外光谱分析测试。结果表明:原液着色PMIA纤维的机械性能受颜料加入量的影响很小;颜料含量为3%时就能赋予PMIA原液着色纤维较好的染色深度;原液着色PMIA纤维的起始分解温度较未着色PMIA纤维有所降低,但二者在失重率15%的温度及550℃的重量保持率相似,都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纤维 原液着色 结构与性能
下载PDF
175 dtex原液着色涤纶预取向丝的制备工艺
12
作者 张国仙 蔡晓芬 +1 位作者 王国良 王海英 《合成纤维》 CAS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采用特殊工艺共混改性路线和在线添加黑母粒技术,研制开发175 dtex原液着色涤纶预取向丝(POY)。对切片和黑母粒的干燥工艺、过滤、纺丝的油嘴选型、冷却条件、卷绕成型等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175 dtex原液着色涤纶POY的最佳制备工... 采用特殊工艺共混改性路线和在线添加黑母粒技术,研制开发175 dtex原液着色涤纶预取向丝(POY)。对切片和黑母粒的干燥工艺、过滤、纺丝的油嘴选型、冷却条件、卷绕成型等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175 dtex原液着色涤纶POY的最佳制备工艺,制得的产品综合性能良好,满足后道客户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预取向丝 原液着色 黑母粒 工艺
下载PDF
原位聚合法聚酰胺6/炭黑复合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
13
作者 李睿 王梦柯 +4 位作者 于春晓 郑晓頔 邱志成 李志勇 武术方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8,共8页
为开发高黑度的原液着色聚酰胺6(PA6)纤维,将经原位聚合法制备的炭黑质量分数为1.0%~3.0%的系列PA6/炭黑(PA6/CB)复合材料进行熔融纺丝制备PA6/CB复合纤维,并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热性能、晶型结构以及纤维的力学性能、取向度、色度... 为开发高黑度的原液着色聚酰胺6(PA6)纤维,将经原位聚合法制备的炭黑质量分数为1.0%~3.0%的系列PA6/炭黑(PA6/CB)复合材料进行熔融纺丝制备PA6/CB复合纤维,并对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热性能、晶型结构以及纤维的力学性能、取向度、色度值和色牢度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原位聚合法引入的炭黑在原液着色PA6/CB复合材料和纤维中分散均匀;炭黑在基材中起异相成核作用,添加炭黑的PA6/CB复合材料的结晶度和结晶温度均得到提高;炭黑可提升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并可促进PA6形成热力学性能更稳定的α晶型;随着炭黑质量分数的提高,PA6/CB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先提高后逐渐下降,当炭黑质量分数为1.0%时达到最大,为4.07 cN/dtex;PA6/CB复合纤维的取向度均高于纯PA6纤维;炭黑质量分数越高,PA6/CB复合纤维的颜色越黑,但其质量分数超过2%后纤维的黑度提升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位聚合 聚酰胺6 炭黑 熔融纺丝 原液着色 聚酰胺6/炭黑复合纤维
下载PDF
颜料改性对色母粒过滤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文骁 王永华 +1 位作者 孙伟辰 魏庭龙 《染料与染色》 CAS 2018年第3期32-35,19,共5页
本文简要介绍了聚酯纤维(PET)原液着色的技术现状。讨论了颜料表面改性后对PET原液着色母粒的过滤性及耐温性影响。
关键词 原液着色 色母粒 过滤性 颜料改性
原文传递
有色高收缩涤纶毛条的研制
15
作者 邓贤 《合成技术及应用》 1996年第1期50-54,共5页
就生产有色高收缩涤纶毛条的工艺路线进行了比较.从主要纺丝工艺对收缩性的影响优选了物理改性祛的生产工艺,研制了满足精纺要求的有色高收缩涤纶毛条.
关键词 高收缩 毛条 聚酯纤维 工艺 纺丝
下载PDF
原液着色涤/粘胶/超仿棉聚酯纤维混纺织物整理工艺研究
16
作者 张战旗 齐元章 +2 位作者 张艳 宋琳 王辉 《纺织导报》 CAS 2019年第9期74-76,共3页
文章基于原液着色纤维面料的整理工艺,选用原液着色涤/粘胶及超仿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通过连续退煮工艺改善面料手感及色彩鲜艳度;通过经纬两种纱线的不同特性使面料呈现花灰效果;通过组织规格设计和液氨丝光整理,开发出柔软蓬松、色牢... 文章基于原液着色纤维面料的整理工艺,选用原液着色涤/粘胶及超仿棉聚酯纤维混纺面料,通过连续退煮工艺改善面料手感及色彩鲜艳度;通过经纬两种纱线的不同特性使面料呈现花灰效果;通过组织规格设计和液氨丝光整理,开发出柔软蓬松、色牢度高、穿着舒适的无甲醛免烫涤/粘胶/超仿棉原液着色混纺面料,面料色牢度达到4级,免烫性达到3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液着色 超仿棉 无甲醛免烫
下载PDF
单片机在纺织材料回潮率检测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建君 李晓峰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05年第1期109-111,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回潮率快速测试仪存在的各种缺陷,通过大量的实验取得了各种纤维的交流信号响应值U和回潮率W真值。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不同品种纤维回潮率值W与电测值U的回归方程,并以此为依据,利用单片机及其数据处理功能,设... 针对目前我国纺织行业纤维回潮率快速测试仪存在的各种缺陷,通过大量的实验取得了各种纤维的交流信号响应值U和回潮率W真值。用回归分析方法获得不同品种纤维回潮率值W与电测值U的回归方程,并以此为依据,利用单片机及其数据处理功能,设计以单片机为核心的通用智能型纤维回潮率快速测试仪,用以更新我国纺织企业的纤维水分测试技术,提高纺织产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机 纺织纤维 回潮率 通用性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绿色纤维发展现状与应用前景 被引量:19
18
作者 万殊姝 沈兰萍 郭晶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0-33,共4页
综述生物质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3类绿色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生物质化学纤维包括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物理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原液着色纤维的常见品种包括原液着色... 综述生物质化学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和原液着色纤维3类绿色纤维的研发现状和发展前景。生物质化学纤维包括生物质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循环再利用纤维的制备工艺包括物理回收法和化学回收法;原液着色纤维的常见品种包括原液着色再生纤维素纤维、原液着色聚酯纤维、原液着色腈纶纤维等。通过分析各纤维的优势与研究现状,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多从原料到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绿色纤维 生物质化学纤维 循环再利用纤维 原液着色纤维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多组分色纺纱的生产实践
19
作者 张会青 杨艳明 李莎莎 《上海纺织科技》 2024年第7期29-31,共3页
采用小比例原液着色纤维与本色莫代尔纤维、海藻纤维混纺开发喷气涡流纺浅麻灰纱。探讨色纺纱的关键工艺参数配置,分析成纱中纤维的混合均匀性及混色效果。针对海藻纤维强度较低的特点和小比例色纤维混合不匀导致色差等问题,设计了合理... 采用小比例原液着色纤维与本色莫代尔纤维、海藻纤维混纺开发喷气涡流纺浅麻灰纱。探讨色纺纱的关键工艺参数配置,分析成纱中纤维的混合均匀性及混色效果。针对海藻纤维强度较低的特点和小比例色纤维混合不匀导致色差等问题,设计了合理的工艺路线,通过混棉机的称重系统精准控制纤维的混纺比。经实测,色纺纱纤维的混纺比准确,混合均匀,着色纤维分布控制较好,混纺纱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成纱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纺纱 色纺纱 海藻纤维 原液着色纤维 莫代尔纤维 喷气涡流纺 工艺参数
原文传递
原液着色涤纶交织混色织物的颜色预测模型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启正 朱炜婧 +1 位作者 金肖克 祝成炎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6-62,68,共8页
为准确预测色纱交织后形成的空间混合颜色,对以往圆柱形纱线的织物几何结构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织物几何结构模型中纱线压扁系数的计算方法;在现有有色纤维混合和色纱交织混合颜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带经验系数和中间函数... 为准确预测色纱交织后形成的空间混合颜色,对以往圆柱形纱线的织物几何结构模型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织物几何结构模型中纱线压扁系数的计算方法;在现有有色纤维混合和色纱交织混合颜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带经验系数和中间函数的新模型用于原液着色涤纶交织混色织物的颜色预测,并提出采用牛顿迭代确定经验系数的方法。为检验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设计并织造了单组纬显色和双组纬显色,4种经纬密度组合以及32种组织结构共288块原液着色涤纶长丝交织混色织物。研究结果表明:与以往固定形式的颜色预测模型相比,新模型的预测精度良好;在不同场合下,新模型可调整经验系数,以适用于不同类型色纱交织混合颜色的更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织物 原液着色涤纶 交织混色 空间混色 颜色预测 颜色模型 织物几何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