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6年来内蒙古东胜矿区潜在蒸散发的时程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宁婷婷 刘文兆 +1 位作者 林文 韩晓阳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82,共6页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发量(ET0),研究东胜矿区1957-2012年潜在蒸散发量的演变趋势,并就其时间变化序列进行频率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区ET0年均值为1 128.1mm,线性变化趋势为0.9mm/(10年),经Mann-Kendall检... 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发量(ET0),研究东胜矿区1957-2012年潜在蒸散发量的演变趋势,并就其时间变化序列进行频率分析和小波分析。结果表明:该区ET0年均值为1 128.1mm,线性变化趋势为0.9mm/(10年),经Mann-Kendall检验增加趋势不明显,但2003年可认为是突变点。ET0的多年月均值为94.0mm,12月份最小,5月份最大。ET0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冬季最小,春秋次之,夏季最大;频率分析得出该区56年来的最大值(1 284.9mm)属于300年一遇,而50年一遇的ET0为1 243.2mm,10年一遇的ET0为1 197.1mm;小波分析发现,该区ET0在25~30年较大尺度上的周期最明显,经历了7个升高-降低的循环交替,震荡主周期为28年,平均周期为11.5年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区 潜在蒸散发 变化趋势 重现期 小波分析
下载PDF
东胜矿区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指标体系及资源分级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静 秦云虎 +4 位作者 王双美 何建国 朱士飞 霍超 马荣 《中国煤炭》 2018年第6期91-95,122,共6页
煤质指标中水分、灰分、硫分、哈氏可磨性指数、成浆浓度和煤灰熔融性对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有一定的影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调研收集资料和采样测试数据,分析研究煤质指标对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的影响,确定影响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的... 煤质指标中水分、灰分、硫分、哈氏可磨性指数、成浆浓度和煤灰熔融性对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有一定的影响。依据国家相关标准、调研收集资料和采样测试数据,分析研究煤质指标对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的影响,确定影响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的主要煤质指标,建立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指标体系。在东胜矿区以往勘查钻孔的煤质化验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采样测试分析的水分、灰分、硫分、哈氏可磨性指数、煤灰熔融性等煤质指标数据,依据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用煤评价指标体系对东胜矿区进行资源量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区 水煤浆气流床 煤质 指标体系 资源量分级
下载PDF
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及类型划分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浩森 胡社荣 +1 位作者 徐方 席晋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4-117,共4页
通过系统分析煤矸石堆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揭示出东胜矿区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水分含量、残煤含量及其氧化性能、碳质沉积岩与外来可燃物,以及矸石堆的堆积方式和堆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将矸石堆自燃分为高硫助燃、... 通过系统分析煤矸石堆自燃的主要影响因素,并结合现场调查,揭示出东胜矿区矸石堆自燃的控制因素:水分含量、残煤含量及其氧化性能、碳质沉积岩与外来可燃物,以及矸石堆的堆积方式和堆积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将矸石堆自燃分为高硫助燃、水分催化、残煤氧化和外来可燃物导燃4种类型。这一研究成果,对加深东胜矿区煤矸石堆自燃的研究和治理的认识,甚至对其他煤矿区矸石堆自燃的认识和治理,有一定的参考或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区 煤矸石堆自燃 控制因素 类型划分
下载PDF
基于同位素-水化学的东胜矿区地下水循环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朱谱成 耿新新 +2 位作者 马琳娜 陈立 王贵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7-52,共6页
为实现采煤条件下东胜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牛川上中游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采用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技术开展了东胜矿区地下水循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第四系地层与浅层延安组地层水力联系良好... 为实现采煤条件下东胜矿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牛川上中游区为例,通过现场调查,采用水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技术开展了东胜矿区地下水循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第四系地层与浅层延安组地层水力联系良好,降水经表层松散砂层和裂隙发育的延安组地层入渗补给地下水;区域地下水循环可概化为浅、中、深3层水流系统,在采煤活动影响下,研究区水循环条件发生强烈改变;采煤活动破坏了隔水层,增强了地层的垂直入渗能力,加大了参与中层水循环地下水的比例,使得主要依赖浅层水流系统排泄的河川径流量大为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水循环 水化学 同位素 东胜矿区 (牛孛)牛川
下载PDF
东胜矿区浅埋煤层综采条件下岩移参数规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陈凯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88-194,共7页
为了研究东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基于已获得的东胜矿区内12个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基础上,利用Matlab与SPSS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胜矿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法地表移动... 为了研究东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及其特点,基于已获得的东胜矿区内12个工作面地表移动规律研究基础上,利用Matlab与SPSS的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东胜矿区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角值参数和概率积分法地表移动变形的计算参数与地质采矿条件之间的关系,建立了东胜矿区地表移动参数与相关地质采矿条件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边界角、移动角、裂缝角与基岩厚度和采厚的比值相关性较大;下沉系数与采厚和基岩厚度相关性较好;水平移动系数与松散层厚度和基岩厚度相关性较好;主要影响角正切与采厚和基岩厚度相关性较好;而拐点偏移系数与地质采矿条件无显著关系,但存在变化范围为0.04~0.37,对东胜矿区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参数可以进行预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区 地表移动参数 地质采矿条件 回归分析
下载PDF
东胜矿区典型区水环境现状及预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本军 曹建光 张立才 《中国煤田地质》 2007年第A02期51-53,76,共4页
以《晋陕蒙能源基地(东胜—准格尔矿区)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课题为基础,选取东胜矿区典型区水环境调查与评价部分,论述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中水体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思路,查明了该典型区内河流、地下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揭示了... 以《晋陕蒙能源基地(东胜—准格尔矿区)矿区环境地质问题专题调查》课题为基础,选取东胜矿区典型区水环境调查与评价部分,论述了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调查中水体质量的评价方法和思路,查明了该典型区内河流、地下水环境质量污染现状,揭示了煤矿开采、加工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程度。调查过程中取得的大量基础数据,对于分析区域水环境质量、制定其保护措施提供了宝贵的依据,对于指导矿山水环境质量调查、分析矿区水环境发展趋势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调查 评价 东胜矿区
下载PDF
内蒙古东胜矿区地面塌陷监测研究
7
作者 苑宏超 乔振龙 +2 位作者 肖振霞 王玺 李玉刚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20期189-190,共2页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历史悠久,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东胜矿区能源基地众多、储量大。东胜矿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 内蒙古自治区矿产资源丰富,矿山开采历史悠久,资源的开发利用对自治区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东胜矿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东胜矿区能源基地众多、储量大。东胜矿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井工矿山矿业开发逐年加大,引发的地面塌陷(沉陷)地质灾害也在逐年增加。对东胜矿区矿山进行合理的地面塌陷监测,布置合理的监测网,提出地面塌陷发育特征,为以后科学可行的治理方案和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胜矿区 地面塌陷监测 塌陷发育规律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田开发区建设对植被影响的调查 被引量:42
8
作者 侯庆春 汪有科 杨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4年第4期127-137,共11页
文中论述了神府一东胜矿区植被现状及其开矿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因素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作用,通过资料分析,认为近期内不会导致植被大面积死亡,而使土地沙化。但是,确实存在着由于植被破坏而引起土地沙化的潜在威胁,应当引起人们的密切... 文中论述了神府一东胜矿区植被现状及其开矿过程中引起的环境因素变化对植被的影响作用,通过资料分析,认为近期内不会导致植被大面积死亡,而使土地沙化。但是,确实存在着由于植被破坏而引起土地沙化的潜在威胁,应当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作者建议应在神府东胜矿区进一步开展植被建造的系统研究及其演变的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煤田 矿区环境 植被建设 植被盖度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4
9
作者 杨选民 丁长印 《煤矿环境保护》 2000年第1期69-72,共4页
在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从分析矿区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入手,针对矿区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对于矿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神府东胜 矿区 生态环境 环境问题
下载PDF
基于遥感生态指数的神东矿区1995-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蕊 陈国清 +3 位作者 李玮贤 蒙荣 王明玖 郭洋楠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3-151,共9页
[目的]分析神东矿区1995—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变化特征,为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95—2020年6期Landsat 5 TM及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用干度指标(NDSI)、绿度指标(NDVI)、热度指标(LST)、湿度... [目的]分析神东矿区1995—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时变化特征,为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1995—2020年6期Landsat 5 TM及Landsat 8 OLI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选用干度指标(NDSI)、绿度指标(NDVI)、热度指标(LST)、湿度指标(WET)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SEI)。运用重分类将RSEI分为5级,按照重心迁移方法分析RSEIⅠ—Ⅴ等级的重心迁移情况,并分析RSEI的空间变化规律,实现利用RSEI对神东矿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的动态监测和评价。[结果]①神东矿区在1995—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提升,其中呈上升趋势的面积占矿区总面积的42.22%,绿度、干度指标对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影响较大。②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各级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耕地为主,且生态环境质量变化受耕地、草地面积变化影响较大。③矿区生态环境质量主要以Ⅱ,Ⅲ级为主,Ⅰ级、Ⅱ级和Ⅴ级迁移幅度较大且重心整体向矿区西南、西北方向迁移。[结论]1995—2020年神东矿区生态环境质量呈现总体上升态势,受植被生长情况和人类活动因素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遥感生态指数 生态环境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包气带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发旺 宋亚新 +2 位作者 赵红梅 么红超 马彦超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8-182,共5页
通过对比采煤前和采煤塌陷过程中及稳定后包气带结构的变化,详细研究了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包气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煤塌陷前,包气带组成岩性主要为风积砂岩和萨拉乌苏组粗砂岩,相对较薄,包气带组成介质层序较清晰,各... 通过对比采煤前和采煤塌陷过程中及稳定后包气带结构的变化,详细研究了神府—东胜矿区采煤塌陷对包气带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煤塌陷前,包气带组成岩性主要为风积砂岩和萨拉乌苏组粗砂岩,相对较薄,包气带组成介质层序较清晰,各岩性介质颗粒排列有序、均一,包气带内部结构以孔隙为主;在采煤发生后的塌陷非稳定阶段,塌陷裂隙贯通含水层,使地下水大量渗漏,同时产生大量贯穿地表的裂隙,引起岩土孔隙性发生变化,使得塌陷区包气带变厚,在一定深度上结构不均,浅部包气带结构转化为以裂隙为主;到塌陷稳定阶段,包气带结构变化趋于稳定,厚度增加,但在地表以下仍存在一些断续的裂缝(隙),使塌陷区包气带形成以孔隙为主,间夹断续裂隙的特殊包气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气带 采煤塌陷阶段 神府-东胜矿区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不同下垫面产流产沙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强 李占斌 +2 位作者 鲁克新 王民 穆军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共3页
针对神府东胜矿区煤田开采过程中所引发的严重新增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矿区不同下垫面降雨人渗、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雨强条件下,不同类型下垫面对人渗速率的影响差异... 针对神府东胜矿区煤田开采过程中所引发的严重新增水土流失问题,采用野外模拟降雨实验的研究方法,对神府东胜矿区不同下垫面降雨人渗、侵蚀产沙规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雨强条件下,不同类型下垫面对人渗速率的影响差异性较大,稳渗率大小顺序为扰动地面〉原状地面〉非硬化路面;在降雨过程中不同类型下垫面的径流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大,其大小顺序为非硬化路面〉扰动地面〉原状地面;不同类型下垫面的侵蚀产沙高峰期均出现在降雨初期的0~20min内,此后侵蚀产沙均下降并趋于稳定.并且不同类型下垫面间的侵蚀产沙量差别不大;非硬化路面的径流含沙量一直稳定在较低水平,而其它类型下垫面的径流含沙量降雨初期很大而后急剧下降,并逐渐接近于非硬化路面的径流含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矿区 下垫面 径流量 入渗率 含沙量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高强度开采顶板涌水特征及防治技术 被引量:11
13
作者 许峰 靳德武 +3 位作者 杨茂林 王世东 黄欢 党亚堃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2-80,共9页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煤炭开采顶板水害威胁问题,以神府−东胜矿区为研究对象,统计了50个工作面的涌水量数据,总结了不同煤−水组合下5种典型的工作面顶板涌水特征:动态补给主导的持续增长型;“动−静”储量共同作用的先增后稳型;微涌水持续稳... 针对我国西部矿区煤炭开采顶板水害威胁问题,以神府−东胜矿区为研究对象,统计了50个工作面的涌水量数据,总结了不同煤−水组合下5种典型的工作面顶板涌水特征:动态补给主导的持续增长型;“动−静”储量共同作用的先增后稳型;微涌水持续稳定性;水文地质条件差异化局部凸显型以及静储量主导先增后减型。针对每种涌水规律,分析了其成因机制,并提出相应的水害防治思路及措施:当工作面受侧向补给较强时,根据实际水文地质条件可采用帷幕截流措施为主、疏水降压措施为辅的防治手段;当工作面受顶板含水层静储量补给为主时,可提前疏水降压,削峰平谷;当工作面受顶板含水层局部富水区域或采空区涌水补给时,可有针对性地采取疏放、注浆治理等综合措施,消除局部水患等。研究成果对于受顶板水害威胁的西部矿区水害防治工作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府−东胜矿区 煤炭开采 顶板水害 涌水规律
下载PDF
神府东胜煤矿沉陷区沙棘生态修复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徐双民 《国际沙棘研究与开发》 2007年第3期8-9,24,共3页
在神东煤矿沉陷区沙棘种植试验的基础上,对试验种植的沙棘人工林的萌蘖和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初步调查结果显示在地处毛乌素沙地的神东煤矿沉陷区,沙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关键词 毛乌素 神东矿区 沉陷区 沙棘 种植
下载PDF
神府─东胜矿区侵蚀环境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学田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1999年第2期81-87,共7页
在分析环境因子特点及其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的基础上,将神府-东胜矿区侵蚀环境概括为不稳定性、脆弱性、多种侵蚀营力复合侵蚀和人类活动影响深刻四个方面,并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 土壤侵蚀 侵蚀环境 矿区 地质
下载PDF
采场顶板O-X型垮落空气冲击灾害预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彦斌 宋选民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0-816,共7页
神东矿区煤层地质赋存特点是浅埋深、薄基岩及厚煤层,工作面长度大和推进距离远。开采实践中,均发生过采场顶板大面积垮落的空气冲击灾害。依据采场顶板初次来压的O-X型垮落模式,采用顶板关键块体的回转下沉理论,建立了采场顶板O-X型垮... 神东矿区煤层地质赋存特点是浅埋深、薄基岩及厚煤层,工作面长度大和推进距离远。开采实践中,均发生过采场顶板大面积垮落的空气冲击灾害。依据采场顶板初次来压的O-X型垮落模式,采用顶板关键块体的回转下沉理论,建立了采场顶板O-X型垮落的空气冲击灾害的耦合模型,用数值差分解法研究了顶板O-X型垮落过程中巷道空气冲击灾害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与顶板自由落体模型和整体切落耦合模型相比,空气冲击灾害时间延长。2)巷道口附近最大的空气冲击灾害发生在顶板垮落结束前,距顶板垮落结束尚有0.21 s的时差。3)距离出口越远,冲击风流速度越低,空气冲击灾害威胁愈小。4)在巷道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时刻,冲击风速大小不同,在选定密闭墙位置的情形下,可按最大临界流速设计给定材料结构的抗冲击墙厚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东矿区 顶板O-X型垮落 空气冲击 灾害预测
原文传递
神府—东胜矿区未来降水变化及其对侵蚀产沙的影响预测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学田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4,22,共4页
神府—东胜矿区开发对入黄泥沙的影响是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该文利用矿区60年代以来的降水资料进行谐波分析,预测未来15a降水量的变化和年内变化。结果表明:未来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增加6%左右,且年际波动性增大,年内分布更... 神府—东胜矿区开发对入黄泥沙的影响是普遍关心的问题之一。该文利用矿区60年代以来的降水资料进行谐波分析,预测未来15a降水量的变化和年内变化。结果表明:未来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增加6%左右,且年际波动性增大,年内分布更加集中,洪水量和输沙量有增大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变化 侵蚀 产沙 趋势预测 水土流失
下载PDF
东胜矿区深部直罗组氧化还原环境与砂岩型铀矿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宋洪柱 王东东 +4 位作者 刘建强 江涛 亓增刚 朱能闯 冯婷婷 《中国煤炭地质》 2015年第7期55-61,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古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较为发育,铀矿化主要发育于层间氧化带氧化前锋附近(灰绿色砂体与灰色砂体的过渡部位)。通过对测井资料的解释发现,东胜矿区深部西南部乌审旗西南和北部杭锦旗附近直罗...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中侏罗统直罗组下段古层间氧化型砂岩铀矿较为发育,铀矿化主要发育于层间氧化带氧化前锋附近(灰绿色砂体与灰色砂体的过渡部位)。通过对测井资料的解释发现,东胜矿区深部西南部乌审旗西南和北部杭锦旗附近直罗组下段砂体中也存在放射性异常。通过对东胜深部矿区50多个钻孔的数据统计与分析,重现了直罗组下段(下亚段、上亚段)的古层间氧化-还原砂体的分布。古氧化带大致呈NW-SE向展布,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北部;放射性异常主要出现在氧化-还原过渡带部位。研究区目的层砂体内放射性异常总体呈现出厚度较小(下亚段异常层平均厚度2.67 m、上亚段异常层平均厚度2.33 m)、埋深较大(下亚段异常层平均埋深1 025 m、上亚段异常层平均埋深921 m)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氧化还原条件 古层间氧化带 直罗组 东胜深部
下载PDF
东胜矿区近50年地表干湿状况时程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宁婷婷 刘文兆 +1 位作者 韩晓阳 林文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9-105,共7页
内蒙古东胜矿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露天煤矿开采背景下,研究近50年该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的基础上,以其与降水量的比值作为干燥指数指标,分析内蒙古东胜矿... 内蒙古东胜矿区地处生态环境脆弱区,在全球气候变化和露天煤矿开采背景下,研究近50年该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在采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潜在蒸散量的基础上,以其与降水量的比值作为干燥指数指标,分析内蒙古东胜矿区1957—2012年地表气候干湿状况和其时程变化趋势,以及频率分布特征和周期特征,并用全导数的方法探讨引起该区地表干湿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研究区干燥指数的多年平均值为3.2,上升幅度为0.004/a;2)除夏季有逐渐变干的趋势外,其他季节都呈现出变湿的趋势,但变化都不显著;3)在18-25年和7-12年尺度上地表干湿变化周期最明显,震荡主周期为12年;4)干燥指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重现期都超过了50年,1998年可以认为是一个突变年;5)引起干燥指数变化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最高气温,其次是降水量和风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指数 突变检验 重现期 东胜矿区
下载PDF
半干旱地区矿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评价——以神府-东胜矿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佳 曹雪峰 +2 位作者 王玺圳 行仙峰 徐荣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8-185,共8页
[目的]评价2000—2020年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变化情况,探讨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半干旱地区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生态功能提升途径,为半干旱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中... [目的]评价2000—2020年神府—东胜矿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功能变化情况,探讨矿区生态系统功能现状和存在问题,总结半干旱地区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生态功能提升途径,为半干旱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区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和风力侵蚀模型,基于栅格像元计算不同时期(2000,2010和2020年)神府—东胜矿区土壤保持量,评价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植被覆盖度、不同矿井土壤保持量的时空变化。[结果]①神府—东胜矿区潜在土壤侵蚀量为3.76×10^(6) t/a,矿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量由2000年的2.30×10^(6) t增长到2010年的3.17×10^(6) t,矿区生态系统减少风蚀量作用显著增加。②2000—2020年,矿区耕地、沙地和裸土地面积持续减少,园林草地面积持续增加。园林草地土壤保持量由1.18×10^(6) t/a增加到2.78×10^(6) t/a。③矿区植被由低覆盖度向中高覆盖度转变。2020年,中覆盖度和中高覆盖度林地土壤保持量占矿区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总量的67.12%。④治理程度不同的矿井土壤保持量均明显提高。[结论]2000—2020年,神府—东胜矿区土壤保持功能显著提升。半干旱地区生产建设项目可以通过实施有效的生态措施,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探索生态经济实现路径,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改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地区 神府—东胜矿区 土壤保持功能 生产建设项目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