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江苏宿迁220kV变电站隔震设计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志浩
赖振锋
+1 位作者
林康立
杨鹏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8,43,共8页
为解决变电站抗侧刚度较小,大型设备会放大地震作用的问题,对宿迁220kV变电站结构分别采用分部设计和一体化设计两种方法进行隔震设计,对支座参数确定原则、地震波选取规则、楼层响应以及非比例阻尼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
为解决变电站抗侧刚度较小,大型设备会放大地震作用的问题,对宿迁220kV变电站结构分别采用分部设计和一体化设计两种方法进行隔震设计,对支座参数确定原则、地震波选取规则、楼层响应以及非比例阻尼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应采用实际地震作用下迭代得到的支座参数,以迭代得到的隔震层阻尼比作为结构阻尼比选取地震波更合理,一体化设计方法可以在实现中震弹性目标要求的同时将构件进行优化,提高结构经济性,变电站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特性较强,且对其楼层响应结果影响较大,实际隔震设计中不可忽略非比例阻尼影响,高烈度地区的变电站更宜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分部设计方法
一体化设计方法
非比例阻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分布参数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凌云
刘文
孙睿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168,共8页
基于分布参数体系并结合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特点,介绍考虑非比例阻尼的基础隔震分布参数剪切型悬臂梁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通过此模型,研究固定支座、比例阻尼隔震和非比例阻尼隔震模型的动力特征,并采用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
基于分布参数体系并结合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特点,介绍考虑非比例阻尼的基础隔震分布参数剪切型悬臂梁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通过此模型,研究固定支座、比例阻尼隔震和非比例阻尼隔震模型的动力特征,并采用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部设计方法、比例阻尼隔震和非比例阻尼隔震下模型的响应。结果表明:复振型分解方法和实振型分解方法在求解隔震结构的动力特征方面差别较小;隔震层对高阶振型周期的影响有限,但可有效降低结构高阶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分部设计方法与非比例阻尼方法计算的楼层剪力分布结果差异较小;采用包含隔震层的整体模型分析时,建议采用考虑非比例阻尼特征的复振型分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隔震
非比例阻尼
剪切型悬臂梁
动力特征
分部设计方法
原文传递
柱底是铰接还是固接?——对隔震后上部结构柱底约束的讨论
3
作者
鲁风勇
苏毅
张志强
《江苏建筑》
2019年第1期49-52,共4页
文章针对隔震后上部结构计算模型中柱底是铰接还是固接的问题,通过对非隔震模型、支座平衡力系、固接与铰接的差异等研究,建议柱底应该采用固接。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整体计算方法,以真实反映隔震结构的实际效能,提高隔震结构设计计算的...
文章针对隔震后上部结构计算模型中柱底是铰接还是固接的问题,通过对非隔震模型、支座平衡力系、固接与铰接的差异等研究,建议柱底应该采用固接。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整体计算方法,以真实反映隔震结构的实际效能,提高隔震结构设计计算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震
分部设计法
铰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苏宿迁220kV变电站隔震设计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志浩
赖振锋
林康立
杨鹏程
机构
国网江苏电力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徐州勘测设计分公司
广州大学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苏州海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出处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2-58,43,共8页
文摘
为解决变电站抗侧刚度较小,大型设备会放大地震作用的问题,对宿迁220kV变电站结构分别采用分部设计和一体化设计两种方法进行隔震设计,对支座参数确定原则、地震波选取规则、楼层响应以及非比例阻尼影响规律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应采用实际地震作用下迭代得到的支座参数,以迭代得到的隔震层阻尼比作为结构阻尼比选取地震波更合理,一体化设计方法可以在实现中震弹性目标要求的同时将构件进行优化,提高结构经济性,变电站隔震结构非比例阻尼特性较强,且对其楼层响应结果影响较大,实际隔震设计中不可忽略非比例阻尼影响,高烈度地区的变电站更宜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
变电站
分部设计方法
一体化设计方法
非比例阻尼
Keywords
substation
divisional
design
method
integrated
design
method
nonclassical
damping
分类号
TU311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分布参数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彭凌云
刘文
孙睿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工程抗震与结构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出处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58,1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738001)。
文摘
基于分布参数体系并结合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特点,介绍考虑非比例阻尼的基础隔震分布参数剪切型悬臂梁模型的建立及求解过程。通过此模型,研究固定支座、比例阻尼隔震和非比例阻尼隔震模型的动力特征,并采用振型分解时程分析方法,对比分部设计方法、比例阻尼隔震和非比例阻尼隔震下模型的响应。结果表明:复振型分解方法和实振型分解方法在求解隔震结构的动力特征方面差别较小;隔震层对高阶振型周期的影响有限,但可有效降低结构高阶振型的振型参与系数;分部设计方法与非比例阻尼方法计算的楼层剪力分布结果差异较小;采用包含隔震层的整体模型分析时,建议采用考虑非比例阻尼特征的复振型分解方法。
关键词
基础隔震
非比例阻尼
剪切型悬臂梁
动力特征
分部设计方法
Keywords
base
isolation
non-proportional
damping
shear
cantilever
beam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division
design
method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原文传递
题名
柱底是铰接还是固接?——对隔震后上部结构柱底约束的讨论
3
作者
鲁风勇
苏毅
张志强
机构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江苏建筑》
2019年第1期49-52,共4页
文摘
文章针对隔震后上部结构计算模型中柱底是铰接还是固接的问题,通过对非隔震模型、支座平衡力系、固接与铰接的差异等研究,建议柱底应该采用固接。并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整体计算方法,以真实反映隔震结构的实际效能,提高隔震结构设计计算的准确度。
关键词
隔震
分部设计法
铰接
Keywords
isolation
division
design
method
hinge
分类号
TU352.1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江苏宿迁220kV变电站隔震设计方法研究
王志浩
赖振锋
林康立
杨鹏程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础隔震框架结构的分布参数动力模型及地震响应规律的研究
彭凌云
刘文
孙睿
《工业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
原文传递
3
柱底是铰接还是固接?——对隔震后上部结构柱底约束的讨论
鲁风勇
苏毅
张志强
《江苏建筑》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