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道缩扩比对半波纹微通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曹卫华 张锁程 +1 位作者 朱继元 孙文骏 《半导体光电》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3,共6页
为探究流道缩扩比对半波纹微通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缩扩比的半波纹微通道模型,并对各通道内的层流流动(200<Re<1000,Re为雷诺数)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半波纹微通道的压降和努塞尔数随着流道缩扩... 为探究流道缩扩比对半波纹微通道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缩扩比的半波纹微通道模型,并对各通道内的层流流动(200<Re<1000,Re为雷诺数)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半波纹微通道的压降和努塞尔数随着流道缩扩比的减小而增大;与光滑微通道相比,半波纹微通道具有更优的传热性能但压降损失也更高;引入η作为综合性能指标,发现减小流道缩扩比是提高半波纹微通道综合换热能力的有效方式,且当Re>490时,其综合换热能力均优于光滑微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道缩扩比 半波纹微通道 流动特性 传热特性
下载PDF
流道缩扩比对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磊 雒伟伟 +2 位作者 王会社 黄家骅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05-209,共5页
本文以1+1/2对转涡轮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流道缩扩比对高出口马赫数涡轮叶栅性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流道缩扩比能减弱甚至消除尾缘内伸波,从而提升叶栅的... 本文以1+1/2对转涡轮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某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结果表明,流道缩扩比对高出口马赫数涡轮叶栅性能有重要影响,合理的流道缩扩比能减弱甚至消除尾缘内伸波,从而提升叶栅的性能。文中综合考虑了叶栅流道周向以及径向两个方向的扩张因素后选择了叶栅流道缩扩比,进行1+1/2对转涡轮高压动叶叶型优化设计,数值计算表明所设计的涡轮高压动叶性能有一定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转涡轮 高压动叶 高出口马赫数 缩扩比
原文传递
燃烧室工作过程对冲压发动机性能潜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军 白菡尘 柳森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12,30,共7页
用准一维分析方法,在相同的入流条件下,假设将当量比为1的燃料热量全部添加到气流中,研究了燃烧室工作过程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特征马赫数的增加,在相同飞行马赫数下,亚声速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减小,而双模态燃烧室所需扩... 用准一维分析方法,在相同的入流条件下,假设将当量比为1的燃料热量全部添加到气流中,研究了燃烧室工作过程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特征马赫数的增加,在相同飞行马赫数下,亚声速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减小,而双模态燃烧室所需扩张比逐渐增大;亚声速燃烧室出现所需最小扩张比和最大比冲的特征马赫数分别是1和0,双模态燃烧室在最小特征马赫数时所需扩张比最小,获得的比冲最大,且与亚声速燃烧室能获得的最大比冲相差不大,在飞行马赫数4、5、6时,差值分别为5%、4%、3%;特征马赫数在亚声速范围内变化时发动机比冲的曲线比较平缓;壁面摩擦系数的变化对燃烧室所需扩张比的影响大于对比冲的影响。直连式实验获得的等截面燃烧室极限加热量数据证明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压发动机 准一维方法 工作过程 性能 扩张比
下载PDF
文丘里管扩张段湿气流动特性与结构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徐英 王雅丹 +1 位作者 张涛 汪晶晗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72-1279,共8页
对文丘里管扩张段加速压降和摩阻压降进行理论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针,对管径50 mm,节流比0.55的长喉颈文丘里,从扩张角度和扩张段形状入手设计了4种结构,寻找适合湿气流动且能提高文... 对文丘里管扩张段加速压降和摩阻压降进行理论分析,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数值模拟方法针,对管径50 mm,节流比0.55的长喉颈文丘里,从扩张角度和扩张段形状入手设计了4种结构,寻找适合湿气流动且能提高文丘里前后差压比值K对液相体积含率LVF线性辨识能力的最优结构。模拟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表明差压比值K随扩张角度增加而增大,但难以实现线性辨识。扩张段采用椭圆弧结构,可通过减小加速压降增大摩阻压降提高K值对液相的分辨能力。同时必须保证扩张段与后直管段平缓连接,从而确保湿气流动形态稳定。椭圆弧结构与直线结构平缓相接的扩张段模型在保证湿气流动稳定前提下,将差压比K与LVF的线性度由原先的1.5%拓宽到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 扩张段 湿气 加速压降 摩阻压降 差压比值 液相体积含率
下载PDF
角锥棱镜阵列式反射镜反光性能及其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真 郑筠 +3 位作者 魏尚辰 赵阿民 杨颍 张晓捷 《计量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09-115,共7页
角锥棱镜阵列式反射镜由角锥棱镜列阵构成,是用光学塑料注塑制造的。本文论述了这种反射镜反射光发散角的形成和反射光有效通光口径与入射角的关系等理论,提出了应从制造和使用角度考虑分别用单项参数(反射率、反射光半发散角、反射... 角锥棱镜阵列式反射镜由角锥棱镜列阵构成,是用光学塑料注塑制造的。本文论述了这种反射镜反射光发散角的形成和反射光有效通光口径与入射角的关系等理论,提出了应从制造和使用角度考虑分别用单项参数(反射率、反射光半发散角、反射光强度的均匀性)和综合参数(逆反系数、反射强度)来评定其反光性能,同时还提出了对各项参数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锥 棱镜 反射镜 反射光 发散角
下载PDF
椭圆缩放管换热性能数值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慧君 李东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2-58,共7页
为提高换热器性能,建立了不同长短轴比和扩缩比的椭圆缩放管几何模型,在雷诺数为12000~22000的范围内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场协同数、努塞尔数、综合换热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椭圆缩放管的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在扩缩比相同时,场协同数随... 为提高换热器性能,建立了不同长短轴比和扩缩比的椭圆缩放管几何模型,在雷诺数为12000~22000的范围内进行了数值模拟,以场协同数、努塞尔数、综合换热系数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椭圆缩放管的换热性能。结果表明:在扩缩比相同时,场协同数随着长短轴比的增加而增加,长短轴比为2时,场协同效果最好,在研究范围内,当雷诺数小于16000,长短轴比为2、扩缩比为1∶3时综合换热系数最大;雷诺数超过16000时,扩缩比为1∶1的综合换热能力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性能 椭圆缩放管 数值模拟 场协同理论 长短轴比 扩缩比
下载PDF
单环调节轴对称收扩喷管全包线推力特性数值分析
7
作者 张瑞霞 许羚 +1 位作者 巩亚南 夏子龙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2-87,共6页
为了研究单环调节轴对称收扩喷管的全包线推力系数变化规律,采用经模型试验验证的数值仿真方法,对该类型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因素、面积比设计方法和全包线推力特性开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非加力状态下,喷管常用落压比为3~4,处于低落... 为了研究单环调节轴对称收扩喷管的全包线推力系数变化规律,采用经模型试验验证的数值仿真方法,对该类型喷管推力系数的影响因素、面积比设计方法和全包线推力特性开展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在非加力状态下,喷管常用落压比为3~4,处于低落压比状态,喷管推力系数在面积比为1.1~1.2时较优;在加力状态下,喷管常用落压比为4~8,推力系数在面积比为1.3~1.5时较优。基于包线内结构可达目标,开展推力特性全局优化,优化后在非加力状态下,喷管推力系数为0.959~0.992;在加力状态下,喷管推力系数为0.956~0.993;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包线内喷管实际使用落压比区间逐渐右移,推力系数先增大后减小。编制了单环调节轴对称收扩喷管推力特性的快速分析程序,可实现全包线推力性能点群的高效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环调节 收扩喷管 推力特性 落压比 面积比 快速分析程序
下载PDF
S弯收扩喷管过膨胀状态下流动分离特性研究
8
作者 王明新 周莉 +2 位作者 史经纬 张诣 王占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1-82,共12页
为了研究S弯收扩喷管过膨胀状态下的流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了不同落压比(NPR)下S弯收扩喷管内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在落压比为2.0时,喷管内发生非对称分离,出现非对称的双“λ”激波结构,喷流整体向上偏转,上侧出现限制性流动分离RSS,... 为了研究S弯收扩喷管过膨胀状态下的流动分离特性,数值模拟了不同落压比(NPR)下S弯收扩喷管内的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在落压比为2.0时,喷管内发生非对称分离,出现非对称的双“λ”激波结构,喷流整体向上偏转,上侧出现限制性流动分离RSS,下侧出现自由性流动分离FSS,并产生三维分离涡,喷流出现明显的三维效应。随着落压比从高度过膨胀状态下开始增加,喷管下侧保持FSS不变,喷管上侧RSS逐渐向后移动,直至与外界大气相连,转变为FSS,之后随着落压比增加,上下侧分离结构逐渐对称。推力矢量角随着落压比的增加先增加,后在极小的落压比变化范围内快速降低,直至变为0°,之后保持0°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收扩喷管 过膨胀状态 流动分离 落压比 推力矢量角
下载PDF
缩扩比对微型跨音轴流涡轮性能的影响研究
9
作者 孙湘林 夏晨 陈锦文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4期56-59,共4页
微型涡轮面临高负荷、跨音速流动的技术挑战,为满足高性能微型发动机的发展需要,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缩扩比及其径向分布规律对微型跨音轴流涡轮性能及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获得了较佳的缩扩比取值范围及合适的径向分布规律。实... 微型涡轮面临高负荷、跨音速流动的技术挑战,为满足高性能微型发动机的发展需要,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对缩扩比及其径向分布规律对微型跨音轴流涡轮性能及流动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研究,获得了较佳的缩扩比取值范围及合适的径向分布规律。实验结果表明:对二维叶型而言,通过局部调整吸力面喉道后内伸波入射点前的型线曲率,使缩扩比处于1.04~1.08范围内,可使波前马赫数降低3.4%,并有效抑制内伸波反射,转子总压损失系数最大可降低14.1%;对三维叶片而言,选择两端大、中间小的“C型”缩扩比径向分布规律可使所研究的微型涡轮级效率提升0.45%,流量增大0.66%,并在宽落压比范围内仍保持较高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跨音轴流涡轮 型线曲率调整 缩扩比 缩扩比径向分布规律
下载PDF
不同结构参数缩放管传热综合性能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志静 王大成 冯敏 《压力容器》 2013年第11期37-41,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肋高和扩缩比的先扩后缩型和先缩后扩型两类缩放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管内流体流动状况、传热及阻力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先扩后缩型缩放管的传热综合性能比先缩后扩型缩放管好;通过比较,得到肋高e=1.0、扩缩...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肋高和扩缩比的先扩后缩型和先缩后扩型两类缩放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管内流体流动状况、传热及阻力性能。模拟结果表明:先扩后缩型缩放管的传热综合性能比先缩后扩型缩放管好;通过比较,得到肋高e=1.0、扩缩比γ=2的缩放管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数值模拟 传热综合性能 肋高 扩缩比
下载PDF
S弯收扩喷管流动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莉 孟钰博 王占学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3-113,F0002,共12页
为了研究S弯收扩喷管的流动机理,数值模拟了不同喷管落压比(NPR)和S形收敛管道出口面积比(A_(72)/A_(8))对S弯收扩喷管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弯收扩喷管处于高度过膨胀状态时,随着NPR升高,非对称分离逐渐转变为对称分离,λ型激波... 为了研究S弯收扩喷管的流动机理,数值模拟了不同喷管落压比(NPR)和S形收敛管道出口面积比(A_(72)/A_(8))对S弯收扩喷管内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S弯收扩喷管处于高度过膨胀状态时,随着NPR升高,非对称分离逐渐转变为对称分离,λ型激波转变为马赫盘结构,气动性能下降,推力矢量角减小;随着NPR继续上升,激波从喷管内移动到喷管出口边缘,并逐渐转变为膨胀波,气动性能上升,推力矢量角减小至0°后保持不变。在完全遮挡高温部件的低可探测准则的约束下,出口面积比A_(72)/A_(8)的变化主要对S弯收扩喷管收敛段的流动特性产生显著影响,体现在S弯收扩喷管内的局部加速及二次流分布。S弯收扩喷管的气动性能随着A_(72)/A_(8)增大而提高,但当A72/A8增大至1.8时,第一弯管道出口上壁面发生流动分离,气动性能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弯收扩喷管 流动特性 气动性能 喷管落压比 出口面积比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缩放管性能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秋华 江楠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1年第6期14-17,共4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缩放管进行了研究,从管内流动状况、传热与阻力性能以及综合性能等方面分析了肋高和扩缩比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肋高越大,缩放管的传热性能越好,但同时管内阻力损失也越大;扩缩比越小,缩放管的...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具有不同结构参数的缩放管进行了研究,从管内流动状况、传热与阻力性能以及综合性能等方面分析了肋高和扩缩比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肋高越大,缩放管的传热性能越好,但同时管内阻力损失也越大;扩缩比越小,缩放管的传热性能越好,且扩缩比越接近1,管内阻力损失越小;在研究范围内,肋高e=0.8,扩缩比γ=1的缩放管综合性能最好,其综合性能指数η=1.03~1.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放管 肋高 扩缩比 传热与阻力性能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涡轮发动机可调收扩喷管最优面积比计算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吉利 杜桂贤 《航空发动机》 2013年第2期62-65,共4页
为了分析影响可调收扩喷管最优面积比的因素及其对最优面积比的影响程度,应用MATLAB软件对特定结构喷管的推力系数进行了最优值求解,得到了特定状态下喷管面积比的最优解(对应最大推力系数)。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喷管,特定结构的可调喷管... 为了分析影响可调收扩喷管最优面积比的因素及其对最优面积比的影响程度,应用MATLAB软件对特定结构喷管的推力系数进行了最优值求解,得到了特定状态下喷管面积比的最优解(对应最大推力系数)。不同于传统的固定喷管,特定结构的可调喷管推力系数最大值并非对应完全膨胀状态,而是对应略微欠膨胀的状态。给出了使用这一优化结果的可调收扩喷管推力系数与使用1维等熵完全膨胀公式计算的推力系数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最优面积比的喷管具有更大的推力系数且对最优面积比影响较大的因素是可用落压比和喉道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扩喷管 最优面积比 影响因素 计算分析 涡轮发动机
下载PDF
超声速气固两相流在不同压强比下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建国 金英子 金羲东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3期354-358,共5页
使用FLUENT中的DPM(离散相)模型对不同压强比下的气固两相流在超声速喷管中的流动、分布等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两相流在喷管壁上的压力分布波动较大;在较小压强比条件下,固体颗粒的速度分布较均匀;当压强比增加时,固体颗... 使用FLUENT中的DPM(离散相)模型对不同压强比下的气固两相流在超声速喷管中的流动、分布等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两相流在喷管壁上的压力分布波动较大;在较小压强比条件下,固体颗粒的速度分布较均匀;当压强比增加时,固体颗粒的速度分布在径向上呈中间高,边界低的曲线状;大的压强比能获得较高的颗粒速度和激波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 气固两相流 悬浮流动 缩放喷嘴 压强比
下载PDF
收扩喷管设计对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气动与红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宇恒 吉洪湖 +1 位作者 程稳 李基权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5-94,共10页
为了研究双S形二元收扩排气系统的气动与红外辐射特性,基于一个基准加力型轴对称排气系统,设计了三种带正尾向全遮挡收扩喷管的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喉道与出口的中心线偏径比差,(S_(8)-S_(9))/D=0.26~0.3,和喉道... 为了研究双S形二元收扩排气系统的气动与红外辐射特性,基于一个基准加力型轴对称排气系统,设计了三种带正尾向全遮挡收扩喷管的双S形二元排气系统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喉道与出口的中心线偏径比差,(S_(8)-S_(9))/D=0.26~0.3,和喉道至出口的宽度扩张比,(W_(9)-W_(8))/D=0.1~0.36,对排气系统气动与红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三种双S形二元收扩排气系统,相比基准轴对称排气系统,在尾向0°~15°角域内红外辐射强度平均降幅在73.4%以上,在上方、下方和侧方90°探测角降幅在60.3%以上,红外辐射强度降幅随(S_(8)-S_(9))/D的减小而上升,随(W_(9)-W_(8))/D的增大而上升,且对(S_(8)-S_(9))/D的敏感较高。三种排气系统的推力系数随(S_(8)-S_(9))/D与(W_(9)-W_(8))/D的降低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S形二元收扩喷管 红外辐射 中心线偏径比差 宽度扩张比 涡扇发动机
下载PDF
变截面微管道内声速点位置及临界压比 被引量:1
16
作者 丁英涛 何枫 +2 位作者 姚朝晖 沈孟育 王学芳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050-2055,共6页
等直 收缩 扩张 等直 (SCDS)变截面微管道主要应用于微型空间推进器和微型气体涡轮机等微器件中 ,研究其内流动特性对指导上述两种微器件的设计和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用硅微加工技术在硅片上制作出矩形截面三维SCDS微管道 ... 等直 收缩 扩张 等直 (SCDS)变截面微管道主要应用于微型空间推进器和微型气体涡轮机等微器件中 ,研究其内流动特性对指导上述两种微器件的设计和性能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采用硅微加工技术在硅片上制作出矩形截面三维SCDS微管道 ,喉部宽度为 16 μm ,深度为 2 0 μm ,收缩比为 1 6 2 5∶1 实验测量了不同进出口压比条件下微管道内氮气的流量特性 .实验设定进出口压比值范围为 1 0— 4 0 ,由此出口体积流量范围为 0— 0 12mL s,流动的特征雷诺数小于 35 0 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 ,采用有限体积法对其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 .数值模拟结果发现两点不同于常规流动的特异现象 :其一为最早出现声速点不在最小截面喉部附近 ,而是移到出口截面附近 ,即声速点的位置发生变化 ;其二为在进出口压比达到 4 0时 ,SCDS微管道内部流场才出现声速点 ,即临界压比值 (这里将管道内部首次出现声速点时对应的当地点压力与进口压力的比值定义为临界压比 )发生变化 .将其原因归结为表面效应 (表面积与体积比值S V)的影响 ,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两点特异现象与S V值之间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直-收缩-扩张-等直变截面微管道 声速点位置 临界压比 表面积与体积比值 气体涡轮机
原文传递
SOFIM柴油机气波增压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纪常伟 韩爱民 +2 位作者 马慧 赵勇 李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将SOFIM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改造成气波增压中冷柴油机。匹配气波增压器的柴油机需重新设计进、排气管,根据气波增压的要求,采用进气均匀性更好、总管容积更大的进气管及中央出口渐扩式排气管,采用变频电机优化增压器转子与曲轴间的传动... 将SOFIM涡轮增压中冷柴油机改造成气波增压中冷柴油机。匹配气波增压器的柴油机需重新设计进、排气管,根据气波增压的要求,采用进气均匀性更好、总管容积更大的进气管及中央出口渐扩式排气管,采用变频电机优化增压器转子与曲轴间的传动速比,使得在整个发动机工况内均能实现较高的增压比。试验结果表明,气波增压柴油机的动力性和排放性能在低转速下优于原机,在中高转速下比原机差,通过设计容量更大的进、排气管及进一步优化速比可改善气波增压柴油机在高工况下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FIM柴油机 气波增压 涡轮增压 排气管设计 渐扩式排气管 最佳速比
下载PDF
发散点光源照明下的零位光栅的设计
18
作者 邬玉亭 胡玉禧 储伟 《工具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1-43,共3页
本文推导了发散点光源照明下的零位光栅设计公式,实验证明理论计算可行。
关键词 发散点光源 零位光栅 光通比 计量光栅
下载PDF
两种气动推力矢量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
19
作者 张建东 王占学 +1 位作者 刘增文 蔡元虎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6-209,共4页
对两种收扩喷管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激波矢量控制技术和喉部偏移控制技术,进行了流场计算和性能比较。本研究中,喷管进口至喉部几何型面固定,扩张段长度为定值,二次流喷射位置、角度保持不变,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喷管膨胀比不同时的... 对两种收扩喷管推力矢量控制技术:激波矢量控制技术和喉部偏移控制技术,进行了流场计算和性能比较。本研究中,喷管进口至喉部几何型面固定,扩张段长度为定值,二次流喷射位置、角度保持不变,采用CF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喷管膨胀比不同时的流场。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喉部偏移控制技术适用于膨胀比小于1.5的收扩喷管,而激波矢量控制技术适用于膨胀比大于1.5的收扩喷管。喉部偏移控制技术的特点在于其可以限制喷管主流流量,影响主、次流流量比的主要因素为二次流与主流的总压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扩喷管 流动控制 膨胀比 推力矢量
下载PDF
Effects of the mixing degree upstream of the diverging area on the pollutant al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braided river
20
作者 Jun ZOU Jian-min ZHANG Chang-yuan L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733-744,共12页
The mixing degree upstream of the diverging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llutant al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raided rivers,but the effect remains unclear at present.In this paper,physical ... The mixing degree upstream of the diverging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pollutant al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braided rivers,but the effect remains unclear at present.In this paper,physical model tests were designed to study the effect on the pollutant flux ratio with six branching forms and a series of longitudinal discharge distance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mixing degree upstream of the diverging area,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longitudinal discharge distance,notably affected the pollutant flux ratio.The lower the mixing degree,the larger was the deviation of the pollutant flux ratio from the discharge ratio.Moreover,a linear relationship was attained between the dimensionless mixing degree and the dimensionless deviation of the pollutant flux ratio from the discharge ratio.Consideration of different branching angles or different water layers or different branches did not affect this tren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urther demonstrated that the intercept and slope of the aforementioned linear relationship depended on the branching angle and exhibited an opposite monotonicity with a symmetric branch angle as the dividing point.These results help toward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pollutant transport in complicated braided rivers,and provide a new approach to predicting the pollutant flux ratio of braided riv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xing degree upstream diverging area Longitudinal distance Deviation of pollutant flux ratio Standard deviation Linear relationship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