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锦鸡儿属植物资源研究——分布及分种描述 被引量:110
1
作者 牛西午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07-133,共27页
记录了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资源分布,并对该属66种植物(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树锦鸡儿、黄刺条、锦鸡儿、红花锦鸡儿、密叶锦鸡儿、鬼箭锦鸡儿、毛掌叶锦鸡儿、白毛锦鸡儿、甘蒙锦鸡儿、... 记录了锦鸡儿属(CaraganaFabr.)植物的资源分布,并对该属66种植物(小叶锦鸡儿、柠条锦鸡儿、中间锦鸡儿、树锦鸡儿、黄刺条、锦鸡儿、红花锦鸡儿、密叶锦鸡儿、鬼箭锦鸡儿、毛掌叶锦鸡儿、白毛锦鸡儿、甘蒙锦鸡儿、矮锦鸡儿、繁花锦鸡儿、矮脚锦鸡儿、狭叶锦鸡儿、毛刺锦鸡儿、柄荚锦鸡儿、秦晋锦鸡儿、北京锦鸡儿、南口锦鸡儿、五台锦鸡儿、昆仑锦鸡儿、库车锦鸡儿、短叶锦鸡儿、变色锦鸡儿、二色锦鸡儿、白皮锦鸡儿、青甘锦鸡儿、川西锦鸡儿、云南锦鸡儿、猫耳锦鸡儿、陕西锦鸡儿、长爪锦鸡儿、甘肃锦鸡儿、扁刺锦鸡儿、青海锦鸡儿、二连锦鸡儿、弯枝锦鸡儿、昌都锦鸡儿、楔翼锦鸡儿、高山锦鸡儿、藏北锦鸡儿、尼泊尔锦鸡儿、沦江锦鸡儿、吉隆锦鸡儿、文县锦鸡儿、粗刺锦鸡儿、西藏锦鸡儿、刺锦鸡儿、粉刺锦鸡儿、草原锦鸡儿、阿拉套锦鸡儿、伊犁锦鸡儿、阿尔泰锦鸡儿、镰叶锦鸡儿、中亚锦鸡儿、邦卡锦鸡儿、绢毛锦鸡儿、白刺锦鸡儿、多叶锦鸡儿、新疆锦鸡儿、刺叶锦鸡儿、粗毛锦鸡儿、准噶尔锦鸡儿、吉尔吉斯锦鸡儿)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锦鸡儿属 植物资源 分布 分种描述
下载PDF
鹅掌楸在中国的自然分布及其特点 被引量:73
2
作者 郝日明 贺善安 +1 位作者 汤诗杰 伍寿彭 《植物资源与环境》 CSCD 1995年第1期1-6,共6页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 鹅掌楸(Liriodendronchinense(Hemsl.)Sarg.)星散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海拔450~1800m阔叶林中。依其自然地理区域,鹅掌楸在我国西部,从北由大巴山,经武陵山、大娄山,伸向云贵高原东部,形成一条东北.西南走向分布带,在东部和中南部,有5个各自以中、低山为中心,被平原相间隔的“岛”状分布。较大种群多分布在我国西部。与北美鹅掌楸(L.tulipiferaL.)在北美洲的分布相比,鹅掌楸为星散间断分布,天然更新不良,在自然群落中多为偶见种。中国东部和西部鹅掌楸在形态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别,西部种群在花被片颜色,叶片裂片变化及同工酶等方面表现出与北美鹅掌楸有更多的相似特性。因而推论,现存鹅掌楸属的这两个对应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掌楸 种群 分布区
下载PDF
伊犁河谷山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环境解释 被引量:85
3
作者 徐远杰 陈亚宁 +4 位作者 李卫红 付爱红 马晓东 桂东伟 陈亚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2-1154,共13页
结合对新疆伊犁河两岸科古琴山南坡(河谷北坡)和乌孙山北坡(河谷南坡)94个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DCCA(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排序法,分析了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广义可加模型拟合植物群落总体... 结合对新疆伊犁河两岸科古琴山南坡(河谷北坡)和乌孙山北坡(河谷南坡)94个样地的调查资料,采用DCCA(detrended canonical correspondence analysis)排序法,分析了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广义可加模型拟合植物群落总体多样性指数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曲线,探讨了伊犁河谷山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调查的94个样地中,共出现259种植物,其中,草本植物的种类极其丰富,多达235种,木本植物的种类极其有限;垂直结构完整的植物群落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河谷北坡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受海拔、坡度、坡向以及土壤全氮、全钾、有机质、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较大,而在河谷南坡,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主要受坡度、海拔、有效磷含量和土壤含水量等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河谷北坡,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与Shannon-Wiener指数与海拔呈明显的双峰曲线关系,Simpson指数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呈不对称的单峰格局,而河谷南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随海拔均呈双峰格局,尽管Patrick丰富度指数不甚明显。山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是由海拔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格局 伊犁河谷 山地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原文传递
我国珍稀特有植物珙桐的现状及其保护 被引量:74
4
作者 贺金生 林洁 陈伟烈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13-221,共9页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已有的资料,研究了我国珍稀特有植物珙桐(Davidiainvlucrata)及珙桐林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保护策略。珙桐天然分布在我国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 本文根据野外调查和已有的资料,研究了我国珍稀特有植物珙桐(Davidiainvlucrata)及珙桐林的天然分布特点,分布区的自然环境概况,群落的区系特点,群落学特征及保护策略。珙桐天然分布在我国的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水平分布呈不连续状。在垂直带谱上,属于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范围。组成珙桐林的种子植物以北温带和东亚分布属占优势,物种组成不仅比较丰富,而且含有较多古老、特有和稀有成分。以珙桐为优势种、共优种的群落全都是混交林,可以分为以珙桐等落叶树种为优势种的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以常绿树种为优势种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根据调查,初步定为10个群落类型,并认为对珙桐及其群落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物种保护 珍稀植物
下载PDF
不同生境条件下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与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7
5
作者 尉秋实 王继和 +2 位作者 李昌龙 庄光辉 陈善科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91-598,共8页
对阿拉善荒漠区不同生境出现的3种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的生态格局、密度特征、形态格局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态格局。在流动和半固定风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 对阿拉善荒漠区不同生境出现的3种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种群的生态格局、密度特征、形态格局和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沙冬青种群因生境异质性而形成了各自的生态格局。在流动和半固定风沙地上,种群呈均匀分布,在半固定及砾质沙地、冲积洪积坡地和古河床上,种群呈集群分布。2)单株生长状况因种群密度和区域环境特点而形成了不同的形态格局。种群密度按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和砾质沙地交错带→冲积洪积砾质坡地的次序依次减小,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群密度与个体高度、幅度间、个体高度与幅度间的相关性不同。3)种群年龄结构因生境异质性形成了各自的年龄格局。在流动沙地上,种群内中、老龄个体数分布较均匀,但缺少幼龄个体,种群走向老龄化。半固定和砾质沙地交错带的种群内不但幼龄个体极少,而且种群内不同龄级个体数的分布不均匀,种群趋于衰退。砾质坡地上的种群内不同高度级和幅度级的个体数分布极不均匀,种群严重退化。4)3种生境中以沙冬青为优势种组成单优群落,种群内均出现严重断代现象,表现为老龄个体多,幼龄、中龄个体极少,种群缺乏后备资源的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境 沙冬青 种群 分布格局 濒危植物 动态特征 密度特征
下载PDF
中国梅花鹿地史分布、种和亚种的划分及演化历史 被引量:65
6
作者 郭延蜀 郑惠珍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68-179,共12页
对中国梅花鹿地史分布、种和亚种的划分及其演化历史作了系统的研讨。认为从早更新世至现代 ,东亚季风区的梅花鹿应是一个多向度种 ,中国的梅花鹿可划分为 9个亚种。指出梅花鹿可能在上新世晚期发源于我国的华北地区 ,更新世期间曾广泛... 对中国梅花鹿地史分布、种和亚种的划分及其演化历史作了系统的研讨。认为从早更新世至现代 ,东亚季风区的梅花鹿应是一个多向度种 ,中国的梅花鹿可划分为 9个亚种。指出梅花鹿可能在上新世晚期发源于我国的华北地区 ,更新世期间曾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中、华南、西南和青藏区的东部 ,全新世后其分布区急剧地缩减与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有关 ,但更主要的是受冰期后人类活动的影响。同时揭示了梅花鹿的演化谱系和我国野生梅花鹿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地史分布 亚种 演化 中国
下载PDF
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Ⅰ.区系特征和物种分布 被引量:54
7
作者 宁应之 沈韫芬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9,共5页
研究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区系特征和物种分布。结果表明,鞭毛虫以波豆虫类和变形鞭毛虫类种类最多,其次为金滴虫类和无色眼虫类。肉足虫以有壳种类占优势,其中又以表壳目种类最多。纤毛虫最重要的3个类群为下毛目、肾形目和前... 研究中国典型地带土壤原生动物区系特征和物种分布。结果表明,鞭毛虫以波豆虫类和变形鞭毛虫类种类最多,其次为金滴虫类和无色眼虫类。肉足虫以有壳种类占优势,其中又以表壳目种类最多。纤毛虫最重要的3个类群为下毛目、肾形目和前口目,其中又以下毛目种类最丰富。凋落物层的种类多于0~5cm土壤层,其原因在于凋落物层具有比0~5cm土壤层更为优越的生态环境条件。290种原生动物中,中热带分布有72种,北热带106种,亚热带168种,暖温带116种,温带108种,高寒带73种。分布于各地带的物种的多少与各地带样点的土壤类型及土质密切相关。物种分布情况及区系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原生动物的大多数种类既非广泛分布的,其分布受地理地带的限制;也非随遇的,因小生境不同,种类分布有很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地带 土壤原生动物 区系特征 物种分布
下载PDF
四川卧龙亚高山林线生态交错带群落的种多度关系 被引量:45
8
作者 石培礼 李文华 +1 位作者 王金锡 刘兴良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84-389,共6页
以盖度作为物种多度指标 ,用描述物种多度分布的模型 :断棍分布、几何级数分布、对数级数分布和截尾对数正态分布研究了卧龙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附近草本群落的种 -多度分布关系。结果表明 ,截尾对数正态分布和对数级数分布能较好... 以盖度作为物种多度指标 ,用描述物种多度分布的模型 :断棍分布、几何级数分布、对数级数分布和截尾对数正态分布研究了卧龙巴郎山岷江冷杉林线交错带附近草本群落的种 -多度分布关系。结果表明 ,截尾对数正态分布和对数级数分布能较好地拟合交错带附近群落的种 -多度分布 ,截尾对数正态分布模型更适合交错带群落 ,对数级数分布较好地适合亚高山草甸群落。对数级数分布的参数 α和对数正态分布的参数 λ是反映群落结构特征内在性质的量 ,可以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数运用 ,它们能较好地反映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上述两个参数值的变化趋势表明 ,由岷江冷杉林到林线交错带 ,物种多样性逐渐增加 ,并在林线交错带出现峰值 ;经林线向林外草甸多样性逐渐降低 ,但亚高山草甸仍比岷江冷杉林内草本群落拥有更高的物种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线交错带 种-多度关系 物种多样性 巴郎山
下载PDF
中国红树林湿地:分布、种类组成及其保护 被引量:59
9
作者 杨盛昌 陆文勋 +1 位作者 邹祯 李思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7年第4期301-310,共10页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过去的50年中,中国红树林曾遭到极大的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红树林分布现状,对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及红树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详细叙述,并就红树植物分类体系进行讨... 红树林作为重要的海岸湿地类型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过去的50年中,中国红树林曾遭到极大的破坏。本文简要介绍了世界红树林分布现状,对中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及红树植物种类组成进行详细叙述,并就红树植物分类体系进行讨论,认为中国红树植物种类应为38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3科15属27种,半红树植物有9科11属11种;对中国红树林的保护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以期为红树林的研究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红树林 分布 种类组成 保护区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对南京春季杂草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1
10
作者 林金成 强胜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5-592,共8页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是目前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植物之一。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春季有空心莲子草分布的不同生境下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目的是研究空心莲子草对杂... 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是目前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外来植物之一。利用样方法调查了南京市春季有空心莲子草分布的不同生境下杂草的种类和分布情况,用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目的是研究空心莲子草对杂草群落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南京市春季有空心莲子草分布的样点杂草有36科142种,其中禾本科、菊科、蓼科最多;影响空心莲子草及伴生杂草分布、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水分条件和人为干扰强度。依据这两个因素的不同,可将样点划分为4个聚类群,比较了各聚类群物种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各聚类群里随着空心莲子草重要值的升高,Simpson优势度指数也逐步上升,表明空心莲子草的优势度得到加强;Shannon_Wei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逐渐下降,说明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持续降低,原来的优势种危害加大,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影响群落结构,使物种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杂草分布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空心莲子草入侵对乡土植物群落组成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9
11
作者 郭连金 徐卫红 +2 位作者 孙海玲 乐婉 梁煜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37-142,共6页
系统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对江西省上饶市郊区乡土植物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个有空心莲子草入侵的样方,并在与之相距5 m处选取等面积的没有或有很少空心莲子草植株的20个样方作为对照... 系统研究了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入侵对江西省上饶市郊区乡土植物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个有空心莲子草入侵的样方,并在与之相距5 m处选取等面积的没有或有很少空心莲子草植株的20个样方作为对照,应用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指数和Alatalo均匀度指数分析了空心莲子草入侵乡土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变化格局。结果表明:1)所有样方中共计出现59种植物,隶属于29科,在试验样方中出现的物种数量和种类都低于在对照样方中出现的物种数量和种类。2)试验样方和对照样方的物种重要值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表明在空心莲子草入侵的胁迫下,群落物种格局发生了变化。3)分析了空心莲子草重要值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的关系。当空心莲子草重要值小于29.7时,乡土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都随空心莲子草重要值的增加而增加,而空心莲子草重要值大于29.7时,各项指数都随重要值的增加而减小,当空心莲子草重要值大于64.3时,各项指数急剧下降。表明空心莲子草的入侵可影响乡土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产生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当空心莲子草入侵量达到一定的阈值,将导致乡土植物多样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杂草分布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环境因子对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6
12
作者 任学敏 杨改河 +4 位作者 王得祥 秦晓威 刘振学 赵双喜 白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05-613,共9页
对太白山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糙皮桦(Betula utilis)混交林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排序法分析了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的关系,偏CCA评估了各个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GAM拟合了物种丰富度对各个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壤p... 对太白山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糙皮桦(Betula utilis)混交林及其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采用CCA排序法分析了环境因子与物种分布的关系,偏CCA评估了各个环境因子的重要程度,GAM拟合了物种丰富度对各个环境因子的响应。结果显示,土壤pH、海拔、岩石盖度对物种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其影响强度为:海拔>岩石盖度>pH,其它环境因子(土壤有机质、全N、全P含量和坡度)影响不显著(P>0.05)。GAM拟合结果表明,土壤pH、岩石盖度、海拔和全N含量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主要环境因子(P<0.01),物种丰富度随pH值升高而增加,随岩石盖度和海拔升高而减小,而随全N含量的变化较为复杂;土壤有机质、全P含量和坡度对物种丰富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物种分布及多样性是由海拔、岩石盖度和土壤pH值为主的多种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分布 CCA 环境因子 物种多样性 GAM 巴山冷杉-糙皮桦混交林
下载PDF
中国苎麻的起源、分布与栽培利用史 被引量:45
13
作者 朱睿 杨飞 +5 位作者 周波 李熠 林娜 杨阳 杜光辉 刘飞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2期258-266,共9页
苎麻是中国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通过对中国苎麻出土文物、古籍记载和起源中心分析,指出苎麻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根据苎麻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分布,归纳出苎麻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四川和贵州等省区,并可被分为5个组群;基... 苎麻是中国重要的韧皮纤维作物。通过对中国苎麻出土文物、古籍记载和起源中心分析,指出苎麻起源于中国的云贵高原;根据苎麻种质资源在中国的分布,归纳出苎麻属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广东、四川和贵州等省区,并可被分为5个组群;基于对古籍资料的分析,提出中国苎麻栽培的历史可分为秦汉以前、秦汉至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4个时期,总结了中国古代苎麻栽培技术以及中国苎麻向世界的传播;回顾了中国古代对苎麻的利用,包括纤维利用、药用、食用和饲用。研究分析苎麻在中国的起源、分布和物种资源,全面论述中国苎麻的栽培与利用历史,为保持和进一步拓展中国苎麻这一传统优势特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起源 分布 物种资源 利用历史
下载PDF
外来入侵植物在中国的分布及入侵能力研究进展 被引量:43
14
作者 黄乔乔 沈奕德 +3 位作者 李晓霞 程汉亭 宋鑫 范志伟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77-985,共9页
以近十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外来植物入侵为背景,综述关于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和入侵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不同起源地的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区域不一样,在控制了起源地的作用后,入侵植物主要分布... 以近十几年来备受关注的外来植物入侵为背景,综述关于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和入侵能力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研究需要加强的几个方面。不同起源地的入侵植物在我国分布区域不一样,在控制了起源地的作用后,入侵植物主要分布在经济较发达、人为活动较多的省份或地区(大尺度),以及干扰较严重的生境(小尺度)。入侵能力强的多年生植物常有强大的无性繁殖能力、高光合速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强化感作用、以及适应异质生境的能力;起源于美洲的入侵能力强的1年生植物常能产生大量的易传播的种子、可自交亲和、强化感作用等;起源于欧亚大陆的入侵能力强的1年生植物常与作物非常相似,在农田中危害严重。未来需要研究干扰促进入侵的机制、化感作用与野外实际情况相结合研究、化感物质通过改变土壤微生态环境间接促进入侵的机制研究、1年生和多年生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与其物种特性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强对弱入侵性外来植物的预警研究。这些研究不仅能使我们深入理解外来植物发生入侵和危害的规律,也可为入侵植物的防控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分布 入侵能力 干扰 物种特性 化感 防控
下载PDF
蔬菜花期蓟马的种群动态与空间分布研究 被引量:41
15
作者 蒋兴川 李志华 +4 位作者 曹志勇 和淑琪 李正跃 刘建业 桂富荣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28-1636,共9页
西花蓟马是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有关西花蓟马入侵对本地蓟马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及优势种影响的报道较少。对云南省昆明市近郊蔬菜花期的蓟马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蔬菜上的蓟马种类主要是西花蓟马Fra... 西花蓟马是近年来在我国局部地区暴发成灾的重要外来入侵害虫,有关西花蓟马入侵对本地蓟马种群动态、空间分布及优势种影响的报道较少。对云南省昆明市近郊蔬菜花期的蓟马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研究表明,蔬菜上的蓟马种类主要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花蓟马F.intonsa(Trybom)、棕榈蓟马T.palmi(Karny)和端大蓟马Megalurothrips distalis(Karny);不同蔬菜上的蓟马优势种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辣椒和茼蒿上的蓟马优势种为西花蓟马;韭菜、茄子和四季豆上的蓟马优势种分别为花蓟马、棕榈蓟马和端大蓟马。各蔬菜上的蓟马种群数量以花期为多,盛花期达最大值,其中茄子花上的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最高,为14.93头/朵。利用聚集度指标进行空间分布检测表明,不同蔬菜上蓟马成虫的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且聚集程度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可为深入探讨西花蓟马对本地蓟马的竞争取代机制积累资料,同时为西花蓟马的综合治理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蓟马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聚集分布型 优势种
原文传递
黄浦江江水和沉积物中汞的分布和形态特征 被引量:36
16
作者 丁振华 王文华 +2 位作者 刘彩娥 汤庆合 庄敏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2-66,共5页
黄浦江江水的总汞、溶解态汞和颗粒汞含量变化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0.4±0.44)ng/mL、(0.27±0.42)ng/mL和(0.13±0.10)ng/mL,江水中汞以溶解态汞为主.黄浦江沉积物的总汞含量为70.52ng/g^387.30ng/g,平均汞含量为(204.03&#... 黄浦江江水的总汞、溶解态汞和颗粒汞含量变化较大,其平均值分别为(0.4±0.44)ng/mL、(0.27±0.42)ng/mL和(0.13±0.10)ng/mL,江水中汞以溶解态汞为主.黄浦江沉积物的总汞含量为70.52ng/g^387.30ng/g,平均汞含量为(204.03±97.41)ng/g.江水和沉积物中汞的沿江分布具有中游高,上游和下游低的特征,西渡—南浦大桥江段汞含量为整个黄浦江最高的江段,汞的分布特征与两岸工农业布局相一致.沉积物总汞与有机质显著相关,沉积物中高汞含量的地点都在高水汞点的下游,与河流的动力沉积特点一致.沉积物中汞以可交换态、腐殖酸结合态、残渣态为主,少量为碳酸盐结合态.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中可交换态汞具有两端高中间低的特点,而残渣态汞与此相反.在剖面方向上,沉积物中的汞主要集中在残渣态,少量为腐殖酸结合态,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随着深度增加残渣态所占比例不规则增加.愈接近长江口,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愈容易被重新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浦江 江水 沉积物 分布 形态
下载PDF
群落中物种多度格局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6
17
作者 张金屯 《农村生态环境》 CSCD 1997年第4期48-54,共7页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生态学研究中对其重视不够;多度格局研究早在30年代就开始,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得到了重要发展;现已建立了多种多度格局模型,它们各有所长;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对群落结构... 物种多度格局是群落结构的重要内容,但在目前的生态学研究中对其重视不够;多度格局研究早在30年代就开始,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得到了重要发展;现已建立了多种多度格局模型,它们各有所长;多度格局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结合,对群落结构研究更具意义;在多度格局研究中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度格局 群落结构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广西红树林资源与保护 被引量:33
18
作者 张忠华 胡刚 梁士楚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79,282,共6页
广西的红树林现有面积为8 374.9 hm2,分布于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红树植物有1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5种,无瓣海桑为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建群种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簕和银叶树8种,主... 广西的红树林现有面积为8 374.9 hm2,分布于北海市、钦州市和防城港市。红树植物有15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1种,半红树植物5种,无瓣海桑为人工引种。红树林的建群种主要有白骨壤、桐花树、秋茄、红海榄、木榄、海漆、老鼠簕和银叶树8种,主要群落可划分为8个群系,15个群落类型。红树林是广西的优势海洋资源之一,其动植物资源潜力大,生态景观旅游价值高,同时是良好的生态养殖场所。如何合理利用红树林资源,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分布与种类 生态功能 保护 广西
下载PDF
厦门中华白海豚的分布和数量 被引量:31
19
作者 刘文华 黄宗国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95-101,141,共8页
1994~1999年在厦门海域进行84航次中华白海豚船只跟踪和照像,记录392只次.设20个监视站,进行239个月的逐日观察,记录 12 624只次.整个厦门海域 700 km2均有中华白海豚分布,它可溯河至近淡水的河道... 1994~1999年在厦门海域进行84航次中华白海豚船只跟踪和照像,记录392只次.设20个监视站,进行239个月的逐日观察,记录 12 624只次.整个厦门海域 700 km2均有中华白海豚分布,它可溯河至近淡水的河道,但不游出外海.厦门西港和同安湾口内的近岸最多,跃出海面的次数有明显的季节差异,4~5月最多.厦门海域中华白海豚数量估计不足100只,仅40只左右有确切记录.种群数量目前仍有减少趋势,因而应就地和迁地保护并举,加强对这种国家一级保护物种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白海豚 分布 数量 珍稀物种 厦门市 海域
下载PDF
地形对澜沧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丰富度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32
20
作者 张昌顺 谢高地 +3 位作者 包维楷 陈龙 裴厦 范娜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767-2774,共8页
在澜沧江源区进行了大范围的植物群落调查,应用回归拟合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对高强度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55个样地275个1m&... 在澜沧江源区进行了大范围的植物群落调查,应用回归拟合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研究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对高强度人为干扰和全球气候变化条件下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物种丰富度及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55个样地275个1m×1m的小样方中,共出现150种植物,在1m2样方内物种数最多为27种,最少的仅为3种;(2)利用曲线方程进行拟合,物种丰富度分别与海拔和坡度有极显著的相关性,但与坡向和坡位没有显著的关系;(3)CCA第一轴基本上反映了植物群落所处环境的坡度的梯度变化,第二轴基本上反映了坡位的梯度变化,第三轴反映了地形因子的综合作用;(4)按影响程度大小,在高强度人为干扰和全球变化条件下,影响该区域高寒草甸植物种类组成和结构的地形因子从大至小依次为坡度、坡位、海拔和坡向,反映出坡度是影响源区高寒草甸水土条件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源区 高寒草甸 分布格局 物种丰富度 地形 典范对应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