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38
1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2 位作者 田思泉 钱卫国 刘必林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96-707,共12页
研究大范围环境变化对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对指导渔业科学生产、掌握资源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5—2009年我国鱿钓船鱿钓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0~200 m垂直水温(15 m水层温度T15,50 m水层温度T50,100 m水层温度T100,200 m... 研究大范围环境变化对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对指导渔业科学生产、掌握资源变动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5—2009年我国鱿钓船鱿钓生产数据,结合表温(SST)、0~200 m垂直水温(15 m水层温度T15,50 m水层温度T50,100 m水层温度T100,200 m水层温度T200)等资料,研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2006和2009年10—12月受厄尔尼诺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79°W^84°W、10°W^17°S海域,最适SST为19~22℃;2007年10—12月受拉尼娜影响,作业渔场分布在81°W^85°W、10°W^14°S海域,最适SST为17~20℃,中心渔场作业范围相比厄尔尼诺年份向北偏移1°~2°,平均SST降低2℃。各层水温分布表明,2007年10—12月T15和T50水温均明显高于2006年10—12月,最大温度差值为6~9℃;T100和T200温度差别较小,最大温度差值为1℃。水温垂直结构结果表明,2006年10—12月作业渔场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流,主要分布在外洋水与沿岸水交汇处;2007年10—12月的沿岸一侧形成了势力强劲的上升流,作业渔场主要分布在上升流等温线密集交汇处。此外,由于受上升流的加强使栖息水层营养盐丰富,更有利于茎柔鱼索饵,导致茎柔鱼渔场分布也出现一定转移。研究表明,秘鲁外海中心渔场位置的变化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具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场分布 表温 水温垂直结构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和水温结构的关系 被引量:28
2
作者 胡振明 陈新军 周应祺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0-777,共8页
分布在东南太平洋海域的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是我国鱿钓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研究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的水平、垂直结构等关系,是探索渔场形成机制及其规律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年1—12月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 分布在东南太平洋海域的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头足类,是我国鱿钓船队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研究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的水平、垂直结构等关系,是探索渔场形成机制及其规律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2006年1—12月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渔捞记录、表温(SST)和5~180m垂直水温等资料,用3种方法计算SST的水平梯度(Dmax,Dsquare和Dmean),用ArcGIS9.0和Sufer8.0软件分析绘制单船平均日产量(CPUE)和SST、SST水平梯度关系的分布图、水温垂直结构分布图,分析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水温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年中心渔场分布在80~85°W、10~17°S,SST为18~28℃,产量分布呈现明显的空间变化。其中,6—8月为全年最高产时期,其中心渔场分布在81~83°W、12~13°S,相应的SST为18~23℃。SST水平梯度与渔场分布关系密切,水平梯度Dsquare和产量的拟合度为最优(P〈0.001),中心渔场相应的Dsquare为0.6~1.7℃。水温垂直结构分析认为,6-8月通常在81°W、12~13°S附近形成上升流中心,中心渔场基本位于上升流冷水团边缘81°30′~02°30′W。研究认为,该渔场因上升流而形成,主要分布在上升流引起冷水与外洋暖水的交汇区,与SST、SST水平结构、水温垂直结构关系极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表温 表温水平梯度 水温垂直结构 渔场分布 秘鲁外海
下载PDF
南海外海灯光罩网主要渔场分布及变动研究——基于广西渔船的生产监测统计 被引量:26
3
作者 邹建伟 陈立峰 +2 位作者 林蒋进 陆植府 杨伯华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4,共7页
广西灯光罩网渔船是开发南海外海的主要力量之一。文章采用广西渔船船位监控系统记录的2013年2月~5月广西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生产数据,计算各渔区捕捞努力量占同期外海总捕捞努力量的比例作为渔区生产集中程度的指标,据此将渔区... 广西灯光罩网渔船是开发南海外海的主要力量之一。文章采用广西渔船船位监控系统记录的2013年2月~5月广西灯光罩网渔船在南海外海的生产数据,计算各渔区捕捞努力量占同期外海总捕捞努力量的比例作为渔区生产集中程度的指标,据此将渔区按渔船生产集中程度归类为作业高密集区、密集区、低密集区和生产外围区等4类。结果表明,高密集区和密集区的捕捞努力量占总量的2/3以上,构成渔船在南海外海的主要渔场。主要渔场范围包括27个渔区,多分布于南沙海区北部海域,太平岛周围海域是生产集中程度最高的区域。同时分析了灯光罩网主要渔场分布变动情况,讨论当前南海外海渔业开发的态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南海外海渔业生产管理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分布 季节变动 灯光罩网 南海外海
下载PDF
东、黄海围网渔场鲐鱼参鱼产量的年际变动 被引量:19
4
作者 崔科 陈新军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9,共9页
根据1998~2002年我国主要渔业公司灯光围网船在东、黄海的生产统计资料,利用MarineExplorer4.0软件进行渔场分布绘制和年际比较,利用空间距离聚类法对南、北两大渔场的产量重心年际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产量渔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2... 根据1998~2002年我国主要渔业公司灯光围网船在东、黄海的生产统计资料,利用MarineExplorer4.0软件进行渔场分布绘制和年际比较,利用空间距离聚类法对南、北两大渔场的产量重心年际变化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产量渔场主要集中在南部的26°~28°N、122°~124°E和北部的32°~38°N、123°~125°E海域。年际间渔场分布及其产量重心有所变动,北部渔场分布范围较大。渔场产量重心分布变化与海洋环境条件存在明显的关系,1998年6~7月由于沿岸冲淡水势力较强,造成了7月份围网渔场产量重心明显向东偏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场产量重心 渔场分布 鲐鲹鱼 空间距离聚类法 东、黄海
下载PDF
印度洋西北海域鸢乌贼渔场分布与海面高度的关系 被引量:20
5
作者 邵锋 陈新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8-92,共5页
根据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鸢乌贼(Sym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调查的数据,并结合海面高度,利用Marine explorer 4.0软件对渔获量分布及其与海面高度图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高渔获量的中心渔场... 根据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鸢乌贼(Sym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调查的数据,并结合海面高度,利用Marine explorer 4.0软件对渔获量分布及其与海面高度图进行了叠加分析。结果表明,高渔获量的中心渔场大多分布在海面高度HSS≤0的附近海域,在HSS≥0的附近海域有一定的渔获量。研究认为,中心渔场分布在冷暖涡的交汇处,但是渔场的中心偏向于HSS≤0的冷水涡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鸢乌贼(Symlectoteuthis oualaniensis) 渔场分布 海面高度 印度洋西北海域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分布与表温及表温距平值关系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振明 陈新军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62,共7页
根据2006年6~11月我国远洋船队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及其表温(SST)、表温距平值(SSTA)数据,利用GIS软件ArcGIS9.0,对各月平均日产量(CPUE)和SST、SSTA关系的分布图进行绘制并分析,计算作业渔场重心。结果表明,6~8月的产量和CPUE比其他月... 根据2006年6~11月我国远洋船队秘鲁茎柔鱼生产统计及其表温(SST)、表温距平值(SSTA)数据,利用GIS软件ArcGIS9.0,对各月平均日产量(CPUE)和SST、SSTA关系的分布图进行绘制并分析,计算作业渔场重心。结果表明,6~8月的产量和CPUE比其他月份高。6~11月作业渔场在80°W^85°W,10°S^15°S,渔场重心在81°W^84°W,11°S^14°S。产量主要集中在12°~14°S海域,约占年总产量的72.72%,与2004-2005年有较大差异。6月作业渔场的SST为21~23℃,7、8月分别为19~21℃和18~20℃,9~11月为18~21℃。6月作业渔场的SSTA为0.1~0.2℃,7、8月分别为0.5~0.7℃,9~11月分别为0.2~0.6℃、1.0~1.4℃和0.4~0.7℃。研究认为,茎柔鱼渔场分布与SST、SSTA关系密切,可作为寻找中心渔场的海洋环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场分布 表温 表温距平值 秘鲁外海 K-S检验
下载PDF
长江径流对河口及邻近海区渔业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赵传絪 陈渊泉 +2 位作者 邵泽民 王幼槐 沈新强 《水产学报》 CAS 1988年第4期315-326,共12页
根据对近年调查资料的分析,本文试就长江径流变化对邻近海区理化环境的影响、对河口及邻近海区的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以及渔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长江径流的变化关系到邻近海区温、盐度和冲淡水的分布,并且存在着较强的相关;不少经... 根据对近年调查资料的分析,本文试就长江径流变化对邻近海区理化环境的影响、对河口及邻近海区的浮游动物的数量分布以及渔业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讨论.长江径流的变化关系到邻近海区温、盐度和冲淡水的分布,并且存在着较强的相关;不少经济鱼类的渔场正位于浮游动物总生物量高区,而近海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与长江径流量之间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径流量的变化不仅改变渔场位置,而且影响海区渔获量的变化。文中着重讨论了长江口、舟山和鱼山渔场的带鱼、鲐鲹鱼的分布;渔场形成,渔获量的大小与径流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径流 河口 邻近海区 渔业 理化环境 浮游动物
下载PDF
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分布与水温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8
8
作者 沈新强 樊伟 崔雪森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10-14,共5页
根据卫星遥感获取的海表水温和多年来我国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生产统计资料 ,探讨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5 0°E以西的柔鱼渔场 ,中心位置位于 4 1°N、14 6°E附近 ,渔场表层水温范围在 10~ 1... 根据卫星遥感获取的海表水温和多年来我国在西北太平洋的柔鱼生产统计资料 ,探讨西北太平洋柔鱼渔场与水温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5 0°E以西的柔鱼渔场 ,中心位置位于 4 1°N、14 6°E附近 ,渔场表层水温范围在 10~ 19℃之间 ,中心渔场表层水温为 13~ 18℃ ;15 0~ 16 0°E之间的柔鱼渔场 ,中心位置位于 4 2°0 0′N、15 5°0 0′E附近 ,渔场表层水温范围为 14~ 2 1℃ ,中心渔场表层水温约为 15~ 2 0℃。温度场特征分析显示 ,柔鱼中心渔场分布与冷水锋面、冷暖水切变锋面和暖水舌锋的变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太平洋 柔鱼(Ommastrephes bartrami) 渔场分布 水温
下载PDF
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时空分布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徐冰 陈新军 +1 位作者 钱卫国 田思泉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3-47,共5页
秘鲁外海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种类,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根据2003—2004年和2006—2009年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统计和海洋表面温度(SST)等资料,使用空间距离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各年间渔场时空分... 秘鲁外海茎柔鱼是重要的经济性种类,掌握其渔场时空分布规律有助于资源的合理利用。本文根据2003—2004年和2006—2009年我国鱿钓船在秘鲁外海的生产统计和海洋表面温度(SST)等资料,使用空间距离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其各年间渔场时空分布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年产量重心的分布都存在一定差异,产量重心在经度上随月份整体上呈现向西移动的趋势,在纬度方向上1~6月整体上呈向北移动的趋势,7~12月则表现出向南移动的趋势。聚类分析表明,2003、2006和2008年;2004、2007和2009年空间分布格局各为一类。空间距离分析表明,2006和2009年产量重心差异最大,其中前者平均产量重心为82°23′W、12°53′S,后者为81°47′W、14°27′S,南北相差约1.5个纬度。研究认为,渔场分布的月间变化是由茎柔鱼南北洄游所引起的,年间渔场分布差异与SST等海洋环境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柔鱼 渔场时空分布 表温 秘鲁外海
下载PDF
2000年5~7月北太平洋海域水温分布及柔鱼渔场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洪生 陈新军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34-39,共6页
对 2 0 0 0年 5~ 7月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鱿钓探捕调查所获的不同深度海水温度和柔鱼渔获量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西经调查水域的 1 74°W和 1 71°W附近 ,1 0 0m ,2 0 0m和 3 0 0m水温分布均形成明显的暖水舌 ,其特征水... 对 2 0 0 0年 5~ 7月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鱿钓探捕调查所获的不同深度海水温度和柔鱼渔获量等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在西经调查水域的 1 74°W和 1 71°W附近 ,1 0 0m ,2 0 0m和 3 0 0m水温分布均形成明显的暖水舌 ,其特征水温依次为 1 0~ 1 1℃ ,9~ 1 0°C及 8~ 9°C ;在东经调查水域 ,表层以下各层水温较往年有所偏低 1~ 2度。分析结果还表明 ,西经调查水域的中心渔场均处在暖水舌前锋一侧 ,中心渔场形成的水温指标为 :表层 1 3~ 1 4°C ,1 0 0m水层 1 0~ 1 1°C、2 0 0m水层 9~ 1 0°C及 3 0 0m水层 8~ 9°C ;在东经调查水域 ,调查期间没有形成中心渔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温分布 柔鱼渔场 北太平洋 2000年 海域水温
下载PDF
东、黄海鲐鯵鱼渔场与海洋环境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飞 钱伟国 田思泉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4-71,共8页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鯵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鯵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鯵鱼高产(2000t)区域主要在122~125°E、26... 根据2000~2004年7~12月东、黄海鲐鯵鱼生产统计以及表层温度和盐度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数理统计方法,对鲐鯵鱼产量分布及作业渔场与表层温度、盐度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鲐鯵鱼高产(2000t)区域主要在122~125°E、26~28°N和123~125°E、32~38°N之间的海域。整个渔场的产量分布呈南部和北部高而中部低的态势。南北渔场汛期差异明显,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8~9月份,北部渔场高产期集中在10~11月份,且北部渔场高产期的产量比南部渔场高出22.7%。鲐鯵鱼适温范围为9.5~29.5℃,最适范围为28.5~29.5℃;适盐范围为30.9~34.4,最适范围为32.8~34.2。经非参数统计K-S检验结果是可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鲐鯵鱼 产量分布 渔场 海洋环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