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埋深工作面自燃“三带”分布规律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伟崇 吴筱 +1 位作者 聂伟雄 王宁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8-131,共4页
以青龙寺煤矿浅埋深5-2010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对其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开采后,根据采空区内压力分布情况,将采空区垮落带划分为自然堆积区、破碎堆积区和重新压实区,这三... 以青龙寺煤矿浅埋深5-20101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理论研究和现场实测对其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面开采后,根据采空区内压力分布情况,将采空区垮落带划分为自然堆积区、破碎堆积区和重新压实区,这三区与采空区自燃"三带"存在基本对应关系。根据采空区"三带"测试结果,得出当工作面最小安全推采速度为9.5 m/d。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可采用注浆防灭火、注氮防灭火、堵漏防灭火和喷洒阻化剂等防灭火技术措施,减少向采空区内漏风量,降低采空区遗煤周围氧气浓度,进而保证工作面安全回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深 煤层自燃 采空区 数值模拟 “三带”分布
下载PDF
采空区瓦斯抽采与煤自燃共生灾害特征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司俊鸿 张九零 +1 位作者 程根银 褚廷湘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5,共5页
针对高瓦斯易自燃矿井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问题,研究了瓦斯抽采与煤自燃共生灾害特征及致灾机理,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漏风量供氧对煤自燃氧化的影响规律,在某矿S1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监测实验,得出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 针对高瓦斯易自燃矿井采空区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问题,研究了瓦斯抽采与煤自燃共生灾害特征及致灾机理,采用程序升温实验的方法,分析了漏风量供氧对煤自燃氧化的影响规律,在某矿S1工作面进行了现场监测实验,得出了瓦斯抽采条件下采空区CH4体积分数、O2体积分数及温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和漏风量的增加,CH4浓度逐渐增加,O2浓度逐渐降低,CO的出现温度为110~130℃,在温度大于300℃时解吸量呈现出指数增长趋势;随着采空区深度的增加,CH4浓度呈现出浅部增加较大深部趋于稳定的趋势,O2从20.8%逐渐减小到7.7%,温度从22.3℃逐渐升高到24.3℃;划分了瓦斯抽采采空区“三带”分布,工作面散热带宽度为85m,氧化带为85~210m,窒息带为210m以后,其中氧化带宽度增加是非瓦斯抽采采空区的2倍以上。研究成果对瓦斯与煤自燃共生灾害的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自燃 共生灾害 “三带”分布
下载PDF
U+L型通风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付现 李树生 张海庆 《中州煤炭》 2011年第1期77-79,92,共4页
突出矿井自燃煤层采用U+L型通风方式的采煤工作面,将会使采空区自燃三带重新分布,通过采用数学模型解算、取气分析等综合技术,可以准确地划分出采空区水平和垂直自燃三带的范围,指导工作面安全、科学地开展防灭火工作。
关键词 U+L型通风方式 采空区 自燃 三带划分
下载PDF
正行煤矿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邢真强 何启林 彭伟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7,11,共4页
为了加强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以正行煤矿1504综放工作面为例,采取计算机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得出该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的"三带"分布情况,为该... 为了加强对综放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规律的研究,以正行煤矿1504综放工作面为例,采取计算机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得出该综放工作面采空区的"三带"分布情况,为该综采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操作上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三带”分布规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8.8m大采高工作面覆岩三带分布特征及分层沉降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杨俊哲 胡博文 王振荣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2-48,共7页
煤层开采后受采动影响,顶板覆岩会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采空区覆岩三带的观测研究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对覆岩三带的观测研究多限于中、小采高工作面,对一次采全高超大采高工作面仍是空白。针对这一问题,以... 煤层开采后受采动影响,顶板覆岩会形成垮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采空区覆岩三带的观测研究对煤矿安全生产至关重要,但目前国内外对覆岩三带的观测研究多限于中、小采高工作面,对一次采全高超大采高工作面仍是空白。针对这一问题,以上湾煤矿首个8.8 m超大采高1240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钻探、孔内电视、地球物理测井等多种手段综合分析了超大采高工作面采空区覆岩三带分布特征,确定了三带发育高度。同时,本次研究还通过在采前孔安装布置分层沉降监测设备持续对12401工作面覆岩沉降情况进行了监测,综合分析了采空区分层沉降的特征及规律。研究表明:12401工作面垮落带高度为33.20~33.25 m,冒采比为3.91;导水裂隙带高度为118.08~132.83m,裂采比为13.91~15.65;弯曲下沉带距离地表39.17~48.92 m。研究发现:工作面覆岩从下沉到稳定经历了2次快速沉降,覆岩分层沉降相对地表最大下沉量为1.618 m,地表最终下沉量为4.706 m,下沉系数为0.5;随着采空区范围的增大,本区覆岩运动主要受到下部和上部2层关键层共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8m超大采高 三带分布特征 分层沉降 关键层
下载PDF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综采工作面自燃“三带”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宁 何帅印 高彬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324-328,335,共6页
通过对采空区现场监测、取样分析,得出进风侧、回风侧氧浓度分布、温度等参数,依据自燃"三带"划分方法对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安全推进速度。同时基于COMSOL软件对采空区氧浓... 通过对采空区现场监测、取样分析,得出进风侧、回风侧氧浓度分布、温度等参数,依据自燃"三带"划分方法对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工作面采空区自燃"三带"进行了划分,确定了安全推进速度。同时基于COMSOL软件对采空区氧浓度与漏风分布进行了"三带"数值模拟,验证其可靠性。结果显示:由于"两道"漏风的存在,浅埋深工作面采空区进风侧、回风侧自燃氧化升温带较宽。同时,通过对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分析了采空区氧浓度分布规律,掌握了浅埋深近距离煤层工作面采空区"三带"分布特征,对矿井防灭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三带”分布 数值模拟 浅埋深近距离煤层
下载PDF
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时突出及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叶青 冯涛 +1 位作者 林柏泉 贾真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67-171,共5页
在综述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时各种因素在延时突出中的作用,并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石门揭煤过程中巷道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整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掘进工作面附近暴... 在综述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机理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石门揭煤过程中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时各种因素在延时突出中的作用,并从空间和时间的角度,对石门揭煤过程中巷道煤与瓦斯延时突出整个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根据掘进工作面附近暴露煤体的"三区"分布规律及其与延时突出的关系;提出先采用钻孔抽放石门突出煤层瓦斯等措施分阶段释放煤与瓦斯突出动力源;再用注液冻结技术增强揭开煤体的强度、增加集中应力区和卸压区的长度来防止被揭开煤体发生流变而导致延时突出的防突技术;以及在揭煤后采取迅速支护防止空顶和冒落等防治措施。研究成果为开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快速安全揭煤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门揭煤 延时突出 “三区”分布 煤体流变 冻结技术
下载PDF
浅埋深易自燃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
8
作者 尚存久 杨腾龙 +1 位作者 张有刚 王帅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85-190,共6页
为厘清浅埋深、易自燃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通过预埋高压胶管、高强度钢管防护测温光纤和监测束管的方式,动态监测沿空留巷采空区氧气和温度变化特征,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判定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范围。结果表明:31... 为厘清浅埋深、易自燃煤层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特征,通过预埋高压胶管、高强度钢管防护测温光纤和监测束管的方式,动态监测沿空留巷采空区氧气和温度变化特征,借助数值模拟软件,判定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范围。结果表明:31116沿空留巷采空区架间测点氧气浓度随工作面推进整体呈下降趋势,回风巷测点氧气浓度受隅角漏风干扰出现局部反升趋势,基于光纤测温数据,温度变化不能作为锦界煤矿沿空留巷采空区自燃“三带”划分的依据,受风流运移和局部漏风影响,31116采空区氧气浓度回风侧略高于进风侧,最终得到31116采空区进风侧氧化带范围为140.4~313.3 m,中部201.2~351.6 m,回风侧153.2~328.1 m,依据采空区遗煤量、地质特点等因素,综合判定工作面正常生产条件下最小推进速度为3.3 m/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采空区遗煤 “三带”分布 氧气浓度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凤凰山矿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司爱忠 《山西焦煤科技》 2014年第9期14-17,共4页
根据凤凰山矿151309工作面现场数据,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该工作面采空区在不同通风量情况下三带的分布情况;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理论及其划分主指标,结合该工作面现场"三带"的观测数据,在配风量为1 300 m3/min时... 根据凤凰山矿151309工作面现场数据,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该工作面采空区在不同通风量情况下三带的分布情况;根据采空区自燃"三带"理论及其划分主指标,结合该工作面现场"三带"的观测数据,在配风量为1 300 m3/min时,分析了采空区O2浓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采空区三带的分布情况,与模拟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拟结果的正确性,为后期采空区自燃的防治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凰山矿 采空区 自燃“三带” 数值模拟 三带分布
下载PDF
W形与U形通风方式的气体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夏收 郭临明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4期146-148,共3页
在总结店坪煤矿9-204和9-211回采工作面通风、瓦斯、CO、CO2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W形和U形通风方式工作面漏风量、瓦斯浓度和气体成分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W形通风方式工作面漏风程度低,不会导致工作面上、下隅角瓦斯集聚;... 在总结店坪煤矿9-204和9-211回采工作面通风、瓦斯、CO、CO2现场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W形和U形通风方式工作面漏风量、瓦斯浓度和气体成分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W形通风方式工作面漏风程度低,不会导致工作面上、下隅角瓦斯集聚;无论哪种通风方式9#煤层采空区均未发生自燃,采空区距工作面50 m位置均进入氧化带;U形通风方式采空区氧化程度略高于W形通风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形通风 U形通风 采空区 三带划分
下载PDF
基于不同漏风源浅埋煤层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宋博 王大鹏 +3 位作者 李雨成 李治刚 刘安秀 刘红威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8-44,共7页
为解决浅埋自燃煤层采空区因地表及工作面漏风而自燃的难题,以沙坪煤矿1818工作面为例,利用SF_(6)示踪法检测采空区地表漏风通道和风速,利用FLUENT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漏风源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特征,并通过现场束管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为解决浅埋自燃煤层采空区因地表及工作面漏风而自燃的难题,以沙坪煤矿1818工作面为例,利用SF_(6)示踪法检测采空区地表漏风通道和风速,利用FLUENT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漏风源采空区自燃“三带”分布的特征,并通过现场束管测试结果对比分析浅埋煤层采空区地表漏风对自燃“三带”分布的影响,同时限定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确保工作面的安全生产。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漏风风速为0.06~0.30 m/s,漏风通道多且复杂;相比于工作面单一漏风源,有地表漏风存在时,自燃危险性加大;限定工作面最小推进速度为1.24 m/d。因此,多漏风源煤层开采条件下自燃“三带”分布的确定对浅埋藏自燃煤层采空区遗煤自燃预测预报及预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自燃煤层 采空区 自燃“三带”分布 数值模拟 多漏风源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的矿井通风系统优化指标体系建立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雨成 郑义 +1 位作者 高军军 黄旭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1-94,108,共5页
为使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高效、经济运行,通过现场测试获取通风系统参数,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文献沉淀法沉淀出858个指标,通过指标新增、删除、合并,建立包含20个指标的初步指标体系。对初步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KMO大... 为使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高效、经济运行,通过现场测试获取通风系统参数,依据国家相关标准,采用文献沉淀法沉淀出858个指标,通过指标新增、删除、合并,建立包含20个指标的初步指标体系。对初步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KMO大于0. 7且Bartlett球形检验值小于0. 001,指标信息具有重叠现象。使用因子分析法对初步指标体系进行指标约简,从5个方面确立了由16个指标组成的矿井通风系统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矿井风阻标准度和风机运转稳定性系数2个新增指标,并首次定量给出了通风系统三区阻力分布合理度和风机运行合理度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风系统优化 因子分析 指标体系 三区阻力分布合理度 矿井风阻标准度
下载PDF
8.8m超大采高工作面煤自燃防治经验探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玉福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8,共7页
超大采高工作面煤自燃监测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温度等,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现有研究大多未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手段及数据分析方法单一。针对该问题,以上湾煤矿采高为8.8 m的12401工作面为例,通过煤自燃实验... 超大采高工作面煤自燃监测数据包括气体浓度、温度等,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现有研究大多未考虑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研究手段及数据分析方法单一。针对该问题,以上湾煤矿采高为8.8 m的12401工作面为例,通过煤自燃实验、现场“三带”实测及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式,分析煤自燃火灾过程中气体浓度与温度之间的关联关系,总结采空区内因火灾发火规律和特征。建立地面钻孔注氮模型,反演了采取注氮措施前后O_( 2)浓度场、CO浓度场、温度场和“三带”分布变化规律;针对高温异常区域,根据数值模拟结果选取注氮位置,采用地面与井下一起注氮的方式降低火灾危险性。研究结果表明:CO可作为预测煤自燃的指标气体,CO_( 2)和CH_( 4)不能作为指标气体,C_( 2)H_( 6),C_( 2)H_( 4),C_( 2)H_( 2),H_( 2)可作为辅助指标气体;采取注氮措施后,氧化升温带的宽度大大减小,CO体积分数明显降低,最高点温度迅速下降,惰化效果显著;高温异常区域CO体积分数及温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验证了注氮位置的合理性和注氮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8 m超大采高工作面 煤自燃 火灾监测 “三带”分布规律 注氮位置
下载PDF
煤矿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的相似模拟研究
14
作者 马荣振 徐良骥 高双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以淮南某煤矿181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分析受采动影响的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的上覆岩层依次发育成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通过对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五个参数的动态... 以淮南某煤矿1811(1)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利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分析受采动影响的上覆岩层的移动变形规律。结果表明,受采动影响的上覆岩层依次发育成冒落带、裂隙带、弯曲带。通过对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水平变形五个参数的动态曲线分析,总结上覆岩层的力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材料模拟 覆岩移动 “三带”分布规律 移动变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