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峡库区神农溪不同时期溶解氧与叶绿素a垂向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田盼 宋林旭 +3 位作者 纪道斌 李亚莉 杨凡 郭亚丽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共8页
为探究三峡库区支流水环境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2018年2月(高水位期)和7月(汛期)对三峡水库典型一级支流——神农溪回水区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对比了神农溪不同时期的溶解氧和叶绿素a等指标垂向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其垂向分... 为探究三峡库区支流水环境的垂向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采用2018年2月(高水位期)和7月(汛期)对三峡水库典型一级支流——神农溪回水区水质监测数据,分析和对比了神农溪不同时期的溶解氧和叶绿素a等指标垂向分布特征,讨论了影响其垂向分布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神农溪高水位期与汛期的溶解氧含量在0~12 m和0~6 m水体分层现象明显,其表层水体的溶解氧饱和度(S_(DO))分别为104.04%和171.96%,已经达到过度饱和状态(S_(DO)>100%);中层水体溶解氧浓度存在分层现象,底层水体溶解氧浓度较稳定,无分层现象。高水位期与汛期的叶绿素a含量在0~10 m水体分层现象明显,表层水体的叶绿素a浓度整体上表现为中度富营养化(5μg/L<Chl-a<20μg/L)。Pearson分析表明,神农溪高水位期与汛期水体中的溶解氧与水温、浮游植物、pH值垂向分布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说明影响溶解氧垂向分布的部分可能因素是水温分层和浮游植物的生命活动。叶绿素a与水温和pH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电导率和浊度存在显著负相关性,表明水温分层、水体电导率和光强对浮游植物在垂向上的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神农溪 溶解氧 叶绿素A 分布特征
下载PDF
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的电流和能量负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国锋 惠康 +1 位作者 务孔永 郭洁 《电力学报》 2021年第6期505-511,共7页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在雷击、短路故障下顺利泄放电流且具有尽可能低的电位抬升,接地体必须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小的接地阻抗和持久的抗腐蚀性。运行中,由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截面、通流能量密度选择不合理,导致故障下通流不... 为了保证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在雷击、短路故障下顺利泄放电流且具有尽可能低的电位抬升,接地体必须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小的接地阻抗和持久的抗腐蚀性。运行中,由于输电线路杆塔接地体截面、通流能量密度选择不合理,导致故障下通流不足熔断等事故,造成严重的系统安全运行事故。通常,对于杆塔接地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降低接地电阻方面,对其通流能力的考量较少;其次,不同电压等级线路,线路不同故障位置、不同故障类型等对杆塔接地体的通流要求不同。为了研究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对杆塔接地体的通流要求,首先,调研了不同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重要参数,从中选取了输电线路典型参数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TP-EMTP电磁暂态仿真软件,搭建了110 kV~1000 kV交流输电系统的仿真模型;其次,选取了输电线路较为常见的雷击以及短路故障作为研究对象,沿输电线路均匀选取11个杆塔作为故障发生点,仿真计算了在输电线路不同杆塔位置处发生接地故障、雷击杆塔时注入接地体的电流和能量负荷特性,获得了故障下不同位置杆塔接地体通流特性的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发生单相接地短路时,流经杆塔接地体的电流及能量随着电压等级、输送能量的升高而增大;雷击变电站出口处杆塔时,注入接地体的电流和能量最小;同一电压等级输电线路,不同位置杆塔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流经杆塔接地体的电流以及能量沿杆塔均呈现∪型分布,流经线路中间位置杆塔接地体的电流及能量最小;雷击不同位置杆塔时,注入杆塔接地体的雷电流绝对值呈现∩型分布,能量呈现∩型分布。由此可知,杆塔短路故障或遭雷击位置不同,注入杆塔接地体的电流和能量差异很大,接地体截面和布置结构应采用差异化设计。研究成果对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线路位置杆塔接地体差异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塔接地体 注入电流 通流能量 能量负荷 沿线分布特性
下载PDF
基于ISCCP和CMORPH-AWS资料的中国南方地区云与降水关系分析
3
作者 范思睿 王维佳 陈勇航 《干旱气象》 2022年第4期613-623,共11页
探究中国南方地区不同高度云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可了解云在降水中的作用和反馈机制并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ISCCP)中D系列卫星观... 探究中国南方地区不同高度云量的时空变化及其与降水的关系,可了解云在降水中的作用和反馈机制并为空中云水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和依据。利用国际卫星云气候计划(International Satel⁃lite Cloud Climatology Project,ISCCP)中D系列卫星观测云数据集12 a(1998—2009年)资料,详细分析了中国南方地区总云量、低云量、中云量、高云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中国自动站(automatic weather station,AWS)降水数据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NOAA)气候预测中心(Climate Prediction Center,CPC)MORPHing technique(CMORPH)卫星反演降水产品融合的格点降水产品(CMORPH-AWS)分析了云量与降水强度、降水次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中国南方地区总云量和中云量空间分布类似,高值中心位于四川盆地、贵州、重庆交接处,低值中心位于云南地区;高云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西部,表现为由西向东逐渐减少的分布特征;低云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的东南部,表现为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2)在季节变化上,总云量和高云量为夏季多、冬季少,总云量高值中心随季节位移,高云量随季节变化,中云量和低云量为冬季多夏季少,季节性变化小。(3)随着总云量和高云量的增多,降水强度增大、月降水次数减小;随着中云量增多,月降水次数增加、降水强度无明显变化。(4)随着层积云、层云云量的增加,降水强度和月降水次数减小;随着高积云、高层云、深对流云云量的增加,降水强度增加但月降水次数减小。总体而言,中国南方地区云量和降水关系密切,特别是总云量和高云量对降水强度和降水次数影响较大,中云量仅对降水次数影响较大,层积云、层云、高积云、高层云、深对流云云量对降水强度和降水次数影响较大,卷云、卷层云云量仅对降水强度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和降水 ISCCP云资料 CMORPH-AWS融合降水产品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