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策略 被引量:214
1
作者 姜保国 龙奎元 +2 位作者 张殿英 傅中国 陈建海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118-1121,共4页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也是容易受到忽视的骨折,治疗不当会产生明显的功能受限。我们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是常见骨折,也是容易受到忽视的骨折,治疗不当会产生明显的功能受限。我们根据桡骨远端骨折的AO分型,对不同骨折类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并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价治疗效果,进而提出对此骨折的治疗方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适用于AO分型中A型和B1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普通AO板钉固定的手术指征主要有3点:①AO分型中的A型骨折手法复位失败者,②AO分型中的B型骨折关节面移位明显者,③AO分型中的C1、C2型和部分C3型骨折。LCP板钉固定适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的桡骨远端骨折和AO分型中的C2、C3型骨折。外固定架固定适用于粉碎性而无法行板钉固定的桡骨远端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 外固定架 手法复位 板钉固定
原文传递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7
2
作者 邓迎生 王秋根 +5 位作者 张秋林 纪方 蔡晓冰 唐昊 吴剑宏 汪方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5期377-379,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背侧不稳定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3
3
作者 沙良宽 陈庆玉 +2 位作者 孙灵通 董斌 李利昕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3-687,共5页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将符合选择标准的12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钢板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3月-2013年3月,将符合选择标准的122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和钢板组(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每组6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身高、身体质量指数、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及受伤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根据改良McBride评分系统评定)及并发症发生率;摄腕关节X线片观察骨折复位质量,包括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关节面台阶(根据Knirck等分级标准分级)。结果 钢板组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8个月。外固定组共4例(6.5%)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钉道感染2例,桡神经感觉支神经炎2例;钢板组共5例(8.2%)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1例,腕管综合征2例,肌腱断裂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X线片示两组骨折均愈合,钢板组愈合时间显著长于外固定组(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尺偏角及桡骨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钢板组掌倾角大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腕关节功能及关节面台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外固定支架或掌侧锁定钢板治疗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外固定治疗具有创伤较小、住院时间较短、并发症轻、骨折愈合较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掌侧Henry入路锁定钢板对桡骨远端骨折Cooney腕关节评分和腕关节活动范围的影响 被引量:34
4
作者 蒋贵成 王晨光 董辉钊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0年第13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从Cooney腕关节评分和腕关节活动范围的变化观察掌侧Henry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中国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按手术入路... 目的从Cooney腕关节评分和腕关节活动范围的变化观察掌侧Henry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8月中国解放军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86例,按手术入路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0)。研究组患者采用Henry入路的锁定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患者采用背侧入路的锁定钢板内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来评价)和术后2周、6个月的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Cooney腕关节评分结果的优良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01,P=0.024);其中评价为优的比率(73.9%)也明显高于对照组(5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753,P=0.017)。术后2周,两组患者腕关节各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腕关节背伸(55.2±7.4°vs.69.5±5.4°)、掌屈(71.3±11.5°vs.54.5±10.2°)、桡偏(20.1±3.2°vs.15.1±3.5°)、尺偏(38.9±7.1°vs.32.3±7.5°)和前臂旋前(84.3±13.5°vs.75.3±12.7°)和前臂旋后(74.6±10.5°vs.69.4±12.2°)度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4、7.873、5.872、4.962、3.572,P<0.05)。结论从Cooney腕关节评分和腕关节活动范围的变化来看,掌侧Henry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桡骨远端骨折能获得更好的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Henry入路 锁定钢板 Cooney腕关节评分 腕关节活动范围
下载PDF
不同掌侧入路在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33
5
作者 王新武 罗元标 +1 位作者 林宗锦 王新标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43-1146,共4页
目的 比较桡骨远端Henry入路、经桡侧腕屈肌腱入路与直接掌侧入路在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6-09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109例桡骨远端骨折,3... 目的 比较桡骨远端Henry入路、经桡侧腕屈肌腱入路与直接掌侧入路在桡骨远端骨折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3-07—2016-09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109例桡骨远端骨折,37例采用桡骨远端Henry入路(A组),39例采用桡侧腕屈肌腱入路(B组),33例采用直接掌侧入路(C组)。比较3组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正中神经损伤发生率、桡动静脉及其分支损伤发生率,术后12个月时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结果 10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8个月,平均16.2个月。B组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较A组和C组短,而A组骨折显露时间、手术时间较C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12个月时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腕关节功能Gartland-Werle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正中神经损伤发生率高于A组和B组,A组桡动静脉及其分支损伤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桡侧腕屈肌腱入路与直接掌侧入路、Henry入路相比,术中无需解剖显露神经血管,故骨折显露时间及手术时间均较短,桡动静脉及其分支损伤发生率、正中神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桡侧腕屈肌腱入路 Henry入路 直接掌侧入路 锁定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2
6
作者 丁富军 龚景海 顾国明 《临床骨科杂志》 2015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比较应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24例)和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 目的比较应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24例)和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48例获得随访,时间6~24(13.19±4.31)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均少(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在掌倾角、尺偏角:C1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骨折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术后24周影像学比较中:C2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影像学上有更好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更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C3型骨折外固定支架具有更好的牵张力,更能有效避免桡骨远端关节面继发性塌陷。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钢板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被引量:32
7
作者 朱乐银 印文彩 +1 位作者 乔高山 夏建忠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根据Gartland-Wefley腕关节评分标...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并植骨治疗。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愈合。根据Gartland-Wefley腕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估:优18例,良5例,可2例。结论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掌侧入路斜T形钢板内固定辅以植骨,既能使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又有利于术后早期手和腕部的功能康复锻炼,是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掌侧钢板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0
8
作者 周孜辉 高伟 +1 位作者 王秋根 李凡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一2008年9月收治6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支架组27例,锁定钢板组35例。外固定支架手术在必要时可作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锁定钢板组根据...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6年5月一2008年9月收治6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外固定支架组27例,锁定钢板组35例。外固定支架手术在必要时可作小切口行有限内固定,锁定钢板组根据骨折块位置采用掌侧或背侧入路。[结果]62例患者随访时间13—40个月,平均17个月。两组术后1年腕关节Sarmiento^[2]标准评定的优良率和腕关节活动范围无统计学差异,外固定支架组术后1年握力的恢复显著优于锁定钢板组。外固定支架组出现2例钉道感染,锁定钢板组有1例发生肌腱激惹。[结论]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对于桡骨远端骨折没有一种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外固定支架应在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上拥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原文传递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1
9
作者 张文财 阳晟 +2 位作者 程英雄 曹烈虎 苏佳灿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0年第5期405-407,共3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掌侧LCP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55例,允许患者手术后活动腕关节。分别在手术后的第5周、3个月、6个月、1年后进行随访。术前... 目的回顾性研究掌侧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利用掌侧LCP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55例,允许患者手术后活动腕关节。分别在手术后的第5周、3个月、6个月、1年后进行随访。术前术后标准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测量掌倾角、尺倾角、径向长度、尺骨差异、关节面落差。采用改良Gartland和Werley评分标准评定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并采用上肢功能评定表问卷调查。结果经摄X线片复查显示,本组患者术后1年桡骨径向差异平均9mm,平均掌倾角22°,尺倾角平均1°,关节面平均落差0mm。通过1年的随访,根据系统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为100%,腕关节活动度良好,上肢功能评定表评分平均为6分,显示了患者高度的满意度。无感染病例以及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肌腱断裂、肌腱炎、神经损伤或内固定失败等。结论对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掌侧钢板 径向长度 尺骨差异
原文传递
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谭平先 叶淦湖 +3 位作者 侯之启 任绍东 周国新 周植森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应用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6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其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7例(钢板组),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 目的探讨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2008年10月期间应用钢板与外固定架固定治疗6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其中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27例(钢板组),闭合性骨折23例,开放性骨折4例;骨折按AO分型:B型17例,C型10例。平均手术时间86 min(60~120 min),术中应用止血带,术后前臂石膏托制动3周后活动腕关节功能锻炼。闭合复位外固定架35例(支架组),闭合性骨折28例,开放性骨折7例;骨折按AO分型:B型21例,C型14例。平均手术时间52 min(35~80 min)。术后8~12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活动腕关节。结果所有病人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个月(6~18个月)。两组患者在骨性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3个月随访时钢板组腕关节屈曲、背伸、桡偏活动度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钢板内固定对早期恢复腕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外固定架,但长期临床疗效两者无明显的差异,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钢板 外固定
原文传递
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王贤芳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10期617-61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 目的 探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于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5例桡骨远端骨折的老年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对照组采用经掌侧入路普通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术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桡腕关节面平整度参数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尺偏角、掌倾角和桡腕关节面平整度等影像学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桡骨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优良率(P〈0.05)。结论 经掌侧入路斜T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功能恢复时间短、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 掌侧入路 老年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 被引量:26
12
作者 吴卫东 朱晓东 +1 位作者 蒋富贵 朱立帆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1期70-71,共2页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其中5例做了植骨。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9(13.0±3.9)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1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治疗。其中5例做了植骨。结果21例均获随访,时间6~19(13.0±3.9)个月,患者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平均9.6°±3.7°;尺偏角平均21.4°±2.3°;桡骨短缩≥2mm2例,其余皆<2mm;关节面移位均<1mm。用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14例,良5例,中1例,差1例。结论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和促进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锁定加压接骨板
下载PDF
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疗效比较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明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将其分为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其中,内固定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均(42.30±3.10)岁;按AO分型:C1型12例,C2... 目的比较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1例,将其分为内固定组与外固定组。其中,内固定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22~67岁,平均(42.30±3.10)岁;按AO分型:C1型12例,C2型17例,C3型3例。外固定组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24~66岁,平均(41.53±3.70)岁;按AO分型:C1型11例,C2型14例,C3型4例。采用腕关节活动度、X线片测量指标及GARTLAND-WERLEY评分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内固定组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22.1±1.5)个月;外固定组12~36个月,平均(25.3±2.0)个月。X线片均显示两组骨折全部愈合。两组患者尺偏角、桡骨高度、腕关节背伸、掌屈、尺偏、桡偏、旋前、旋后等腕关节活动度及GARTLAND-WERLEY评分均无明显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内固定组掌倾角(12.05±3.01)°明显优于外固定组(7.05±2.9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7,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9.4%)明显小于外固定组(24.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580,P=0.006)。钢板内固定组伤口感染2例,正中神经损伤1例;外固定组钉道感染3例,固定松动2例,碗关节僵硬2例。结论钢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钢板内固定固定可靠,未发生固定松弛现象,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外固定架
下载PDF
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5
14
作者 郑一舟 李唯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 探讨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至2012年间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58例61侧患腕,其中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组28侧... 目的 探讨采用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至2012年间就诊的桡骨远端骨折合并桡尺远侧关节损伤患者58例61侧患腕,其中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组28侧,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组33侧.采用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价,并分析其原因.结果 术后随访4~ 36个月,平均21.5个月,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组优良率92.86%,掌侧钢板内固定组优良率87.88%.结论 桡尺远侧关节失稳型桡骨远端骨折运用掌侧锁定钢板加横向克氏针内固定能有效减轻术后腕关节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固定器 克氏针 桡尺远侧关节失稳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锁定钢板
原文传递
掌侧钢板固定治疗不稳定的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5
15
作者 唐昊 王秋根 +7 位作者 张秋林 纪方 邓迎生 吴剑虹 汪方 汤旭日 谢杨 官正茂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1681-1683,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 [目的]初步探讨掌侧钢板(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固定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掌侧LCP结合克氏针撬拨、植骨等技术治疗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35例,比较研究手术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活动范围等,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经随访9-24个月(平均17个月),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获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优20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不稳定、背侧移位桡骨远端骨折,掌侧LC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止复位丢失、减少结构性植骨、避免肌腱激惹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内固定 掌侧钢板
下载PDF
外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对比疗效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王坤堂 王迪 +1 位作者 杜滨 吕尚军 《创伤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425-429,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LCP组)患者38例,外固定支架治疗组(EF组)3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6.25岁。术后复查患肢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并计算LCP组... 目的对比分析外固定支架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LCP组)患者38例,外固定支架治疗组(EF组)30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6.25岁。术后复查患肢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观察并计算LCP组和EF组的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计算患者腕关节的功能恢复得分。结果术后LCP组和EF组桡骨高度值分别为(9.40±0.52)mm、(9.20±0.50)mm;掌倾角值分别为(9.35±0.60)°、(9.27±0.71)°;尺偏角值分别为(20.40±0.78)°、(21.30±0.73)°,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LCP组和EF组腕关节改良GW评分分别为(3.51±1.17)分、(5.36±1.58)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2个月LCP组和EF组腕关节改良GW评分,分别为(2.86±1.01)分、(3.12±1.00)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LCP组短期内关节功能恢复较EF组好,远期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接骨板 外固定
下载PDF
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 被引量:23
17
作者 唐佩福 黄鹏 +7 位作者 崔庚 梁雨田 陶笙 郭义柱 张群 梁向党 杨明玉 王岩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6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加压钢板(T-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9月~2005年11月经掌侧入路T-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9例。男3例,女6例,年龄52~74岁,平均63.5岁。按AO... [目的]探讨掌侧入路“T”形锁定加压钢板(T-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的初期疗效。[方法]总结2003年9月~2005年11月经掌侧入路T-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性骨折9例。男3例,女6例,年龄52~74岁,平均63.5岁。按AO分类标准:B2型2例,B3型1例,C1型2例,C2型3例,C3型1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所有病例均采取掌侧入路,术中不显露背侧组织,骨缺损严重者置入人工骨(Osteoset)。[结果]9例全部获得随访,平均10.7个月(6~17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全部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7周。1例骨缺损严重,术中置入人工骨(Osteoset)。所有病例均无感染、骨不连、钢板松动、腕管综合征、正中神经炎等并发症。术后功能康复时间6~29周,平均12.5周。术后第1d开始被动活动腕关节,1周后主动活动,功能锻炼。按改良的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7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为88.9%。[结论]经掌侧入路T-LCP治疗桡骨远端背侧不稳定骨折,内固定可靠,允许早期功能锻炼,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内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不稳定
下载PDF
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21
18
作者 周海涛 项舟 +1 位作者 胡炜 伍晓靖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6-220,共5页
目的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B型2例,C型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 目的探讨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9例桡骨远端骨折,按AO分型:B型2例,C型7例。均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结合外固定架手术治疗。术后随访桡骨长度、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活动范围。结果9例分别随访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均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良好。按照Gart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优8例,良1例。术后腕关节活动范围背伸平均为45°,掌屈为54°,尺偏为88°,桡偏为27°;前臂旋前为88°,旋后为82°。所有病例均无内固定松动、骨折移位、针道感染、肌腱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可良好维持骨折处对位对线,恢复关节面的平整;结合外固定架可以防止术后骨折再塌陷,维持桡腕关节间隙正常位置,保护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不稳定性 T形钢板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结合锁定钢板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徐荣华 霍维玲 +1 位作者 李凤雷 赵耀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4年第5期460-461,共2页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LCP)及外固定架结合LCP治疗AO分型中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8—2011-10对49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取LCP(LCP组)及外固定架结合LCP固定(外固定架组),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植骨。结果所有骨折均于3个月...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LCP)及外固定架结合LCP治疗AO分型中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7-08—2011-10对49例C3型桡骨远端骨折分别采取LCP(LCP组)及外固定架结合LCP固定(外固定架组),根据骨缺损情况适当植骨。结果所有骨折均于3个月内愈合,LCP组24例,GW评分:优16例、良4例、可4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14例、良8例、可2例。外固定架组25例:GW评分:优22例、良3例;Batra放射学评分:优23例、良2例。结论对C3桡骨远端骨折,2种方法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相对于单纯LCP固定,外固定架结合LCP能取得更高的解剖复位率及临床疗效优良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架 锁定加压钢板
原文传递
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0
20
作者 倪博文 肖红强 陈康 《创伤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8月威海市立医院治疗96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 目的探讨两种手术入路方式对C型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6年1月—2017年8月威海市立医院治疗96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随机分为掌侧入路组和背侧入路组,各48例;随访12~33个月,平均17.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情况、不同时间点X线片参数、术后8周及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及术后12个月与术前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两组术前、术后及术后12个月的X线片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入路组术后8周腕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0.83%,明显高于掌侧入路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其中两组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掌侧入路组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背侧入路组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入路影响C型桡骨远端骨折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术的疗效,掌侧入路手术后早期腕关节旋前功能受影响,背侧入路手术后远期并发症较多,宜选用低切迹锁定加压接骨板并尽早拆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接骨板 克氏针 内固定 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