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4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分形相关位移测量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侯振德 秦玉文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0-214,共5页
本文从分形理论出发提出了图像分形相关位移测量的新方法。较之 2 0世纪 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像素的灰度相关为基础的数字散斑相关法 ,分形相关法更充分地利用了散斑图的相关性特征 ,有着更深入的发展潜力。为了验证理论与方法的可靠性 ... 本文从分形理论出发提出了图像分形相关位移测量的新方法。较之 2 0世纪 80年代发展起来的以像素的灰度相关为基础的数字散斑相关法 ,分形相关法更充分地利用了散斑图的相关性特征 ,有着更深入的发展潜力。为了验证理论与方法的可靠性 ,进行了验证性实验并和数字散斑相关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测试结果显示 ,测试精度至少可达 0 .0 6个像素。最后讨论了这一方法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 数字散斑 分形维数 相关性 位移测量 像素 灰度 图像处理
原文传递
基于光学鼠标传感器的中远距离微位移测量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3
2
作者 黄辉 傅惠南 库才高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12年第6期18-20,共3页
在单晶金刚石弹性研磨过程中,测量研磨盘浮动的涡流传感器与盘面的距离较小,不利于研磨盘的调整。为了提高测量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鼠标传感器ADNS3080的中远距离的微位移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原理,对测量系统的光路、显示窗口、数... 在单晶金刚石弹性研磨过程中,测量研磨盘浮动的涡流传感器与盘面的距离较小,不利于研磨盘的调整。为了提高测量距离,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学鼠标传感器ADNS3080的中远距离的微位移测量方法,分析了测量原理,对测量系统的光路、显示窗口、数据的存储、测量软件部分进行了设计。并通过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实现中远距离微位移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测量 光学鼠标传感器 中远距离 微位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多级分解的数字散斑相关搜索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简龙晖 马少鹏 +2 位作者 张军 金观昌 姚学锋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80-682,共3页
为提高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测量精度和计算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级分解的数字散斑相关搜索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离散正交小波技术对图像滤波去噪同时进行多级分解,从最低的一级开始进行相关搜索计算,然后逐级回溯。与传统的相... 为提高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测量精度和计算速度,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多级分解的数字散斑相关搜索方法。该方法利用二维离散正交小波技术对图像滤波去噪同时进行多级分解,从最低的一级开始进行相关搜索计算,然后逐级回溯。与传统的相关搜索方法相比,该方法可提高运算速度至少1个数量级并提高测量精度,有更强的适用性,可以对大位移、有噪声的图像进行数字相关位移场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多级分解 数字散斑相关搜索方法 变形测量 图像 滤波 去噪
原文传递
人体脂肪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陆瑞芳 成志强 +4 位作者 庄小陶 赖凯华 王在民 李静 胡江婷 《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文以上海划船运动员为对象(男41名、女31名)用排水法,皮褶厚度法和体围测量法测定体脂含量,求得回归方程并对三种测量方法比较。 1.体脂与人体测量指标的回归方程 男≥19岁 F(%)=-5.0550-1.4078X_7+0.5970X_8 ≤18岁 F(%)=-64.3668+... 本文以上海划船运动员为对象(男41名、女31名)用排水法,皮褶厚度法和体围测量法测定体脂含量,求得回归方程并对三种测量方法比较。 1.体脂与人体测量指标的回归方程 男≥19岁 F(%)=-5.0550-1.4078X_7+0.5970X_8 ≤18岁 F(%)=-64.3668+0.8293X_8 女≥19岁 F(%)=-36.4334+0.7898X_9 ≤18岁 F(%)=-66.5345-1.8139X_2+1.4359X_9 X_7:肩胛骨下角皮褶厚度 X_7:前臂围 x_8:腹围 X_9:臀围 2.排水法、皮褶厚度测量和体围测量法测定体脂含量的比较。男运动员三种方法所得体脂含量无显著差别(P>0.05)。女运动员三者所得体脂含量有显著差别(P<0.05),其中排水法与体围测量所得体脂含量相似(P>0.05),而皮褶厚度法所测得体脂含量与另二种测定方法测得的体脂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所以,划船队运动员的体脂测量,可采用简便、易行,误差较小的体围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脂 皮褶厚度 运动员 排水法
下载PDF
基于退相关DIC的疲劳裂纹全局动态测量方法 被引量:8
5
作者 程斌 李得睿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40-1050,I0004,共12页
工程材料和结构在反复荷载长期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开裂,疲劳裂纹测量对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和工程问题分析都至关重要,但现有方法无法实现高精度的疲劳裂纹全局动态测量.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合理利... 工程材料和结构在反复荷载长期作用下容易发生疲劳开裂,疲劳裂纹测量对于开展科学试验研究和工程问题分析都至关重要,但现有方法无法实现高精度的疲劳裂纹全局动态测量.本文基于数字图像相关(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技术,合理利用DIC的退相关效应,提出一种疲劳裂纹全局动态测量及可视化方法.该方法首先在相机采集得到的裂纹图像内,建立具备拓扑关系的目标点云结构,并运用DIC亚像素算法得到裂纹区域位移场,再基于零均值归一化互相关(zero-mean 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ZNCC)计算结果剔除退相关的DIC目标点(灭点).进一步通过“三生点”算法提取得到裂纹离散边界,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将离散边界拟合为连续裂纹边界,实现裂纹形态的几何重构,最终自动计算得到裂纹长度和宽度的动态变化过程.该方法原理清晰、理论简单,易于实现.开展数值模拟和钢节点疲劳试验,对相关算法和图像采集参数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疲劳裂纹边界的数字化重构误差在0.5个像素内,基于重构结果计算得到的裂纹长度和宽度误差分别为0.46像素和0.08像素(类同于0.06 mm和0.01 mm),并成功实现了对疲劳试验裂纹扩展形态的精细化动态测量及可视化.研究成果证明了DIC技术用于疲劳裂纹全局动态测量及可视化的有效性,并在测量精度、效率、成本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可在实验室测量和工程现场测试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场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 退相关 疲劳裂纹重构 全局动态测量
下载PDF
直线式时栅位移传感器原理与结构 被引量:7
6
作者 彭东林 陈锡侯 +2 位作者 张天恒 陈自然 郑方燕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75,78,共4页
在已研制成功的圆时栅的基础上,开展了比圆分度应用范围更广的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研究。直线式时栅基于直线电机原理建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作为直线式时栅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提出了直线式时栅的机械结构型式,同时研究了增量式时... 在已研制成功的圆时栅的基础上,开展了比圆分度应用范围更广的直线式时栅传感器的研究。直线式时栅基于直线电机原理建立物理模型与数学模型,作为直线式时栅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依据。提出了直线式时栅的机械结构型式,同时研究了增量式时栅的信号处理电路及软件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块测量精度高于现有直线式传感器的中高档水平,具有较好的工艺性且成本低于现有中低档直线式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栅 时间序列 位移传感器 测量精度 建模
下载PDF
双目视觉DIC测量系统的离面位移测量精度 被引量:6
7
作者 冯秀 陈旭 +3 位作者 徐楠 陈凡秀 谢欣 杨连祥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7-462,共6页
采用离面位移测量精度达到10nm~20nm的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验证了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的离面位移测量精度。分别用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和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同时测量了平板离面位移,并对所测量的位移最大值进行... 采用离面位移测量精度达到10nm~20nm的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验证了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的离面位移测量精度。分别用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和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同时测量了平板离面位移,并对所测量的位移最大值进行了分析处理及比较。结果表明,双目视觉数字散斑相关测量系统的物体离面位移分布云图与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的结果基本相同,且两者位移均方根相差为2.76μm~3.56μm,相对误差为4.59%~7.60%。因此,当被测量物体的离面位移大于4μm时,双目视觉Q400测量系统精度可达到电子散斑干涉测量系统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 电子散斑干涉 位移 测量精度
下载PDF
光学相干层析及其在实验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董博 潘兵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094-2105,共12页
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的层析成像方法,具有非侵入和快速成像等优点,可用于透明和半透明生物组织和材料内部微米级分辨率和毫米级深度的层析成像.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或位相测量等技... 光学相干层析(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干涉原理的层析成像方法,具有非侵入和快速成像等优点,可用于透明和半透明生物组织和材料内部微米级分辨率和毫米级深度的层析成像.与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或位相测量等技术相结合之后, OCT还可作为一种弹性成像方法,用于载荷作用下物体内部位移与应变的全场测量,且灵敏度可分别达到纳米级和微应变级.目前, OCT弹性成像已广泛应用于眼角膜、皮肤、肿瘤、高聚物、复合材料等多种生物组织与非生物材料的测试,为定量评价组织与材料内部微观力学特性的分布提供有效的实验手段.本文在介绍OCT成像原理、位移与应变场重构方法的基础上,总结了OCT在实验力学中的典型应用,并探讨了该方法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 实验力学 弹性成像 位移场测量 应变场测量
原文传递
非连续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在裂纹重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汤文治 肖汉斌 邹晟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01-1109,共9页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位移测量方法,在力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限于标准方法对图像变形的连续性要求,这种高效的测量方法在断裂力学领域的推广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采用引入子区分离数学模型,代替...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作为一种新的非接触式位移测量方法,在力学工程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受限于标准方法对图像变形的连续性要求,这种高效的测量方法在断裂力学领域的推广受到了限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采用引入子区分离数学模型,代替标准方法的连续模型,来对非连续区域进行精确识别和匹配的非连续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研究子区被裂纹等非连续分割后原始像素点的位移情况,并引入裂纹张开向量用以表征被分割子区的主区和副区的位移关系;从而建立子区分离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并且为所提出的模型设计相应的图像相关算法;然后将所提出的非连续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应用于重构平板拉伸试验开裂过程中图像的位移.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所提出的非连续数字图像相关方法解决了图像相关法在非连续区域失效的问题,提高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位移测量的正确率,特别是能够准确重构裂纹面及附近的位移场,其测量精度能够达到亚像素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场测量 非连续数字图像相关 子区分离模型 裂纹重构 裂纹张开向
下载PDF
基于阀芯位移软测量的数字阀智能驱动方法研究
10
作者 姚静 杨帅 +3 位作者 殷航 王运昌 王文静 丘铭军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5-166,共12页
针对数字阀在目前驱动方法控制下存在动态响应慢、静态线性可控区间小、电能损耗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阀芯位移软测量的数字阀智能驱动方法。建立数字阀机理模型,分析数字阀动态响应过程,得到驱动电压和阀入口压力是影响数字阀响应... 针对数字阀在目前驱动方法控制下存在动态响应慢、静态线性可控区间小、电能损耗较高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阀芯位移软测量的数字阀智能驱动方法。建立数字阀机理模型,分析数字阀动态响应过程,得到驱动电压和阀入口压力是影响数字阀响应速度的关键参数;建立阀芯位移软测量模型,通过有限元仿真和试验修正温度对位移软测量模型的影响,精度达到92.04%;基于关键参数对数字阀动态响应的影响规律,提出一种智能驱动方法,阀芯位移软测量值作为多级工作阶段精准切换的条件,维持阶段驱动信号智能调节以适应压力的变化;搭建数字阀性能测试试验平台,验证智能驱动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较单电压驱动方法,智能驱动方法下阀芯启闭时间最高缩短43.9%,占空比-流量特性曲线线性区间最高提升20%,饱和区间均在10%以内,电能损耗降低66%。该智能驱动方法有效提高了数字阀的动静态特性,降低了线圈电能损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阀 位移软测量 动态响应 智能驱动方法 节能
原文传递
数字图像相关位移场测量的误差补偿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中宁 罗远新 +1 位作者 王勇勤 郭平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9-67,共9页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位移场测量的误差大小与算法的迭代次数通常成反比,要获得较低的误差,必须增加迭代次数,从而增加了计算量;而非迭代的方法误差相对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选择基于非迭代光...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位移场测量的误差大小与算法的迭代次数通常成反比,要获得较低的误差,必须增加迭代次数,从而增加了计算量;而非迭代的方法误差相对较大。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误差补偿方法。选择基于非迭代光流法的位移场测量方法为算法模型,详细分析了该算法本身存在的截断误差,以模拟散斑图的位移测量值及其误差为数据集,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误差预测模型对测量结果进行补偿。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补偿后的位移测量误差相较原来总体下降了50%左右,测量误差的统计分布也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光流法 位移场测量 神经网络 误差补偿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散斑图像大变形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萧红 李成南 冯明驰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15-127,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大变形的散斑图像位移场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一个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测量大变形位移场。为训练该模型,构建了符合真实情况的包含多种类型的散斑图像和复杂大变形位移场... 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复杂大变形的散斑图像位移场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注意力机制和深度可分离卷积改进一个现有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用于测量大变形位移场。为训练该模型,构建了符合真实情况的包含多种类型的散斑图像和复杂大变形位移场的数据集并提出了新的损失函数。该方法与传统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以及最新的深度学习方法分别在自建数据集和公开数据集上进行了对比实验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模型参数量最小的情况下取得了最高的平均精度,位移场计算速度也远超传统方法,能够满足大变形位移场的实际实时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 大变形位移场 深度学习 位移场测量
原文传递
基于二维剪切散斑干涉的无人机缺陷检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于淼 唐小军 +1 位作者 杨耀东 吴思进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2期5-10,共6页
传统的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但用于大曲率的无人机机头检测时,其所得到的缺陷二维坐标值难以精确转换为曲面的表面距离,导致应用不方便。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二维光源移动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无人... 传统的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复合材料无损检测技术,但用于大曲率的无人机机头检测时,其所得到的缺陷二维坐标值难以精确转换为曲面的表面距离,导致应用不方便。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二维光源移动数字剪切散斑干涉技术的无人机缺陷检测方法,利用该技术在一次检测过程中同时获得离面位移梯度分布和表面形貌,然后融合所得到的2种参数,快速定位缺陷并测量缺陷离特定位置的表面距离,因此实现无人机机头内部缺陷的快速检测和精确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无损检测 缺陷检测 数字剪切散斑干涉 位移梯度测量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离面位移测量系统的光路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晓芳 贺顺忠 +2 位作者 蒋诚志 张宵元 陈林才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87-291,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激光多普勒离面位移测量系统的新型参考式光路结构 ,能够较好地完成产生多普勒频移和拾取该信号的功能 ,采用相位光栅作为光学混频元件 ,提高了测量的信噪比并充分利用光能。本文阐述了实现差拍应满足的条件及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激光多普勒离面位移测量系统的新型参考式光路结构 ,能够较好地完成产生多普勒频移和拾取该信号的功能 ,采用相位光栅作为光学混频元件 ,提高了测量的信噪比并充分利用光能。本文阐述了实现差拍应满足的条件及方法。实验表明 ,该光路结构能有效实现被测物的离面位移测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考型光路 离面位移 差拍 激光多谱勒 位移测量
下载PDF
数码摄影测量技术在填充墙框架抗震试验中的应用
15
作者 林超 郭子雄 +1 位作者 黄群贤 叶勇 《华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19-323,共5页
将数码摄影测量(DP)技术引入填充墙框架受力全过程的位移场测量,研究DP技术应用于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试验研究的可行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P技术的测量结果与传统位移计所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DP技术进一步得到在不同位移幅值下填充... 将数码摄影测量(DP)技术引入填充墙框架受力全过程的位移场测量,研究DP技术应用于填充墙框架结构抗震试验研究的可行性.数据分析结果表明:采用DP技术的测量结果与传统位移计所测结果吻合良好.通过DP技术进一步得到在不同位移幅值下填充墙的剪切滑移破坏情况及框架柱的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摄影测量 非接触测量 填充墙框架 抗震试验 位移场测量
下载PDF
DSD—3型振动及动静态位移遥测仪
16
作者 唐新建 杨永胜 《岩土力学》 EI CSCD 1994年第1期65-73,共9页
叙述了一种超小型结构尺寸差动变压器作为传感元件的位移遥测仪和测量系统的研制设计、特点和性能。该仪器系统测振频率范围宽(0—20kHz),抗干扰能力强。实验、试验结果以及实际使用表明。
关键词 位移遥测仪 研制设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图像相关分析的砂土模型试验变形场量测 被引量:89
17
作者 李元海 朱合华 +1 位作者 上野胜利 望月秋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6-41,共6页
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出现为砂土模型试验变形场非接触量测法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条简便经济而且实用的途径,在模型试验观测面上,不再需要布置嵌入式量测标志点或描画网格,直接用数码相机在试验各阶段拍摄照片,然后对照片序列进行图像相关... 高分辨率数码相机的出现为砂土模型试验变形场非接触量测法的研究开发提供了一条简便经济而且实用的途径,在模型试验观测面上,不再需要布置嵌入式量测标志点或描画网格,直接用数码相机在试验各阶段拍摄照片,然后对照片序列进行图像相关分析,即可得出模型试验的变形场分布。利用图像匹配技术追踪模型上点的位移,借用FEM常用的等参单元的概念进行图像校准和应变计算,采用双线性插值技术可以实现微小变形量测,并提出同时用平移和旋转搜索方法,以适应砂土模型的变形特点。精度检验试验结果表明,一个像素以下的平移量测标准方差达到0.19个像素,数值试验表明,15°旋转刚体变形量测,非旋转搜索和旋转搜索的标准方差分别为0.49和0.08个像素。最后给出一个在砂土地基承载力离心机模型试验中的应用实例,分析结果包含砂土模型位移场、最大剪应变场和体积应变场的分布图。结果表明这一方法使得砂土模型局部化变形、剪切带和渐进破坏过程的量化分析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土 模型试验 图像分析 等参单元 变形量测 地基承载力
下载PDF
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散斑图的质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83
18
作者 潘兵 吴大方 夏勇 《实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20-129,共10页
在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物体表面变形时,被测物体表面必需覆盖有灰度随机分布的散斑场,该散斑场作为试件表面变形信息的载体随试件一起变形。在实际情况下,不同的散斑场会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灰度分布特征,并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测量... 在利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物体表面变形时,被测物体表面必需覆盖有灰度随机分布的散斑场,该散斑场作为试件表面变形信息的载体随试件一起变形。在实际情况下,不同的散斑场会显示出完全不同的灰度分布特征,并对数字图像相关方法的测量结果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如何定量评价散斑图的优劣是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中一个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该方法的使用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基于最近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基本理论研究的进展,本文提出平均灰度梯度这一新参数用于散斑图质量的评价。为证实该参数的有效性,本文对五幅明显不同的散斑图进行了精确平移,并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测量的位移与预加的平移量进行比较,分析了位移测量结果的均值误差和标准差。结果显示位移测量结果的均值误差和标准差均与散斑图的平均灰度梯度有关,一个好的散斑图应该具有较大的平均灰度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相关 散斑 位移测量
下载PDF
基于微波雷达的位移/距离测量技术 被引量:61
19
作者 陈伟民 李存龙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51-1265,共15页
微波雷达在民用领域是一种重要的距离测量技术,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根据微波雷达的测距原理,微波雷达可分为干涉雷达、脉冲超宽带雷达、调频连续波雷达、步进频率连续波雷达,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距离/位移测量原理,分析... 微波雷达在民用领域是一种重要的距离测量技术,几十年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根据微波雷达的测距原理,微波雷达可分为干涉雷达、脉冲超宽带雷达、调频连续波雷达、步进频率连续波雷达,详细阐述了它们各自的距离/位移测量原理,分析了各自的适用领域及其优缺点,系统地总结了微波雷达测距技术的研究发展状况,讨论了其在未来位移测量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雷达 位移测量 测距 干涉 脉冲 频率
下载PDF
基于双光栅尺的高速高精度位移测量方法 被引量:32
20
作者 节德刚 刘延杰 +2 位作者 孙立宁 陈智超 蔡鹤皋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077-108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尺的高速高精度位移测量方法。在分析光栅尺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探讨双光栅尺信号的切换合成;通过对莫尔条纹电子细分计数脉冲切换误差的分析,研究减小切换合成误差的方法;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设计信号处理电路,...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光栅尺的高速高精度位移测量方法。在分析光栅尺测量原理的基础上,探讨双光栅尺信号的切换合成;通过对莫尔条纹电子细分计数脉冲切换误差的分析,研究减小切换合成误差的方法;采用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设计信号处理电路,并通过逻辑、时序仿真,验证了本方法的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在光栅尺移动速度>1m/s时,具有10 nm分辨率,可满足新一代运动定位系统对高速高精度位移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测量 双光栅尺 切换合成 FPG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