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保护层开采对下部特厚煤层移动变形规律及保护效果考察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徐刚 王磊 +1 位作者 金洪伟 王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6-41,共6页
选取海石湾煤矿特厚煤层612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为了确定上保护层开采对下部特厚煤层6124工作面的影响,运用FLAC 3D 软件对上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被保护层被保护区域位移沿垂直方... 选取海石湾煤矿特厚煤层6124工作面为研究对象,为了确定上保护层开采对下部特厚煤层6124工作面的影响,运用FLAC 3D 软件对上保护层开采后被保护层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被保护层被保护区域位移沿垂直方向呈“拱形”分布,被保护层最大位移变化量为354 mm,变化范围在160~354 mm之间;被保护层被保护区域的应力变化呈“V”形分布,被保护层最大拉应力变化量为0.489 MPa,变化范围在0.314~0.489 MPa之间,最大压应力变化量为31.3 MPa,变化范围在25.8~31.3 MPa之间;实施上保护层开采后,煤层瓦斯抽采率提高了39.5%,残余瓦斯含量降到7.16 m^3 /t,残余瓦斯压力降到0.58 MPa,该参数的确定为海石湾煤矿特厚高瓦斯煤层的合理开采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相似模拟 位移变化 应力变化 保护效果
下载PDF
基于监测数据对基坑工程变形规律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宁伟 王新玲 韩旭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56-1065,共10页
目的为解决基坑开挖时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对基坑工程的变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规律.方法以营口某深基坑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整理现场得到的桩顶位移、地表沉降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对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及墙后土... 目的为解决基坑开挖时结构的安全与稳定问题,对基坑工程的变形进行分析,找出影响规律.方法以营口某深基坑工程实例为研究背景,整理现场得到的桩顶位移、地表沉降及深层土体水平位移等监测数据,对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及墙后土体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位移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支护结构相同的挡墙坑角处变形最小,中间位置变形最大,并且基坑变形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变大.开挖深度较大的软土地区基坑周边深层土体水平位移曲线类型大致表现为抛物线形,其最大水平位移大致为(2.0~10.0)×10-4hd,通常发生在基坑工程底部附近.结论深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与竖向位移变化趋势一致,表明二者的产生条件和影响因素大致相同.坑底部下面土体的水平位移对于坑底隆起有着直接影响,支护结构的强度越低,坑底部隆起的增强区域的范围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数据 位移变化 土体沉降 坑底隆起 变形规律
下载PDF
基于采场结构参数优化后的充填体强度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3
作者 徐路路 张钦礼 冯如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3期421-432,共12页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能够有效控制岩体位移,改善围岩应力分布状态,提高采场稳定性。为确定高尔奇铅锌矿采场最优结构参数,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状态,建立5种采场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考虑顶板、间柱和充... 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能够有效控制岩体位移,改善围岩应力分布状态,提高采场稳定性。为确定高尔奇铅锌矿采场最优结构参数,根据矿山地质条件和矿体赋存状态,建立5种采场结构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数值模拟,综合考虑顶板、间柱和充填体柱的拉应力、压应力及位移变化,引入安全系数对各模拟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拉应力在模型边界发生应力集中现象;压应力侧帮靠近采场两端处发生压应力集中现象;随着空区跨度的增大,位移量呈逐步增大趋势;综合安全、经济和技术等因素,最终优选出的采场结构参数为75.0 m×6.0 m×1.8 m。但由于矿山自身条件制约,矿山过渡阶段拟采用的采场结构参数:矿房为75.0 m×3.5 m×1.8 m,矿柱为75.0 m×6.0 m×1.8 m。为确定与之匹配的充填体强度,再次进行数值模拟,确定最佳充填体强度范围为1.2~1.4 MPa。矿山过渡阶段的实践表明,该方案提供了安全的作业条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对于类似矿山开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数值模拟 充填体强度 ANSYS仿真模拟 应力分布 位移变化
下载PDF
基于FLAC^(3D)的边坡开挖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9
4
作者 孙海军 刘念 《工程建设》 2021年第1期20-24,共5页
基于城市边坡稳定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地层组合的边坡地质条件,本文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对比分析开挖前后塑性破坏发展趋势、边坡稳定系数变化规律、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变化情况;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某一安全系数下,... 基于城市边坡稳定的重要性,结合实际地层组合的边坡地质条件,本文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对比分析开挖前后塑性破坏发展趋势、边坡稳定系数变化规律、水平位移和竖向沉降变化情况;结合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分析某一安全系数下,边坡内的应力场、应变场、塑形区的变化,并基于库伦摩尔判定准则,确定边坡的极限平衡状态和潜在滑移面的位置;通过布置监测点,检测在某一安全系数下,滑动面不同位置的应力、应变、滑动横竖向位移的变化曲线,并绘制不同位置上的应力、应变、位移变化曲线;通过数值模拟与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模拟分析该边坡在开挖前后各个位置潜在的危险程度,为相似边坡工程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稳定系数 位移变化 不平衡力 库伦摩尔判定准则
下载PDF
深部高应力双巷掘进巷道围岩稳定性及控制 被引量:7
5
作者 张守宝 皇甫龙 +2 位作者 王超 李晓斌 李强 《中国矿业》 2022年第2期104-112,共9页
内蒙古自治区葫芦素煤矿13号煤层埋藏较深,煤层处于高应力环境中,区段准备巷道采用双巷掘进的方式。针对辅助运输巷道围岩变形严重以及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通过对巷间煤柱分别在不同阶段建立力学模型以及结合葫芦素煤矿的地质条件,对巷... 内蒙古自治区葫芦素煤矿13号煤层埋藏较深,煤层处于高应力环境中,区段准备巷道采用双巷掘进的方式。针对辅助运输巷道围岩变形严重以及难以二次利用的问题,通过对巷间煤柱分别在不同阶段建立力学模型以及结合葫芦素煤矿的地质条件,对巷间煤柱留设宽度进行理论分析,最终确定该宽度应不小于35.57 m。结合获取到的覆岩物理力学参数,采用FLAC^(3D)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得到了辅助运输巷在掘进阶段与上区段采场回采阶段影响下的围岩帮部和围岩内部的应力变化关系和位移变化关系,得出葫芦素煤矿在双巷掘进过程中,巷道变形量以两帮移近量为主,巷道两帮出现微小的非对称破坏。在竖直方向上:巷道底板中的应力σ_(y)<巷道顶板中的应力σ_(y)<巷道右帮侧的应力σ_(y)<煤柱中的应力σ_(y)。在水平方向上:煤柱中的最大水平压应力σ_(x)<巷道右侧煤体中的最大水平压应力σ_(x)。提出了深部高应力巷道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采用顶板配合弧形钢带+高预紧力锚杆(索、网)+反底拱充填配合混凝土的联合支护方式。现场监测表明,顶板最大下沉量为90.0 mm,最大底鼓量为55.0 mm,两帮最大内移量为138.0 mm,表明采用该支护方式后的巷道围岩得到明显改善,能够有效控制巷道围岩变形,保护巷道的整体结构,更好地发挥围岩的自承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高应力 双巷掘进 辅助运输巷 应力变化 位移变化 支承压力 围岩变形
下载PDF
微小力测量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海涛 林玉池 +4 位作者 付鲁华 齐永岳 赵美蓉 宋乐 吴颖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11,共4页
介绍了一种微小力值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采用了自主设计的传感器结构,充分利用了圆柱形电容传感器量程大、线性好、边缘效应小等特点,通过高精度直线轴承保证了运动的同轴度,又利用增加屏蔽结构等方法用来消除寄生电容的干扰。检... 介绍了一种微小力值测量系统的设计方法。系统采用了自主设计的传感器结构,充分利用了圆柱形电容传感器量程大、线性好、边缘效应小等特点,通过高精度直线轴承保证了运动的同轴度,又利用增加屏蔽结构等方法用来消除寄生电容的干扰。检测电路基于新型高精度、集成式电容数字转换器AD7747与单片机,实现了对电容变化量dC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为10-5N以下的微小力值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力值 电容变化量 位移变化量
下载PDF
薄煤层工作面沿空留巷“分区段”应力特征及控制技术 被引量:6
7
作者 张磊 《煤炭科技》 2020年第5期33-35,共3页
采用数值模拟结合现场监测方式,对玉华煤业1401薄煤层工作面辅助进风巷“三个区段”围岩变形和应力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制定出“三个区段”对应的巷道控制技术,通过现场变形监测证明了该支护技术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应力变化 位移变化 稳定支护
下载PDF
不同加载速率对磷块岩破坏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尹白琳 吝曼卿 +2 位作者 石明汉 高成程 王国均 《化工矿物与加工》 CAS 2023年第8期26-31,38,共7页
为了探究磷块岩受力后的动态响应规律,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作用下的磷块岩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PFC3D颗粒流软件,对加载速率与峰值应力、破坏形态、裂纹扩展数量及位移变化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磷块岩单... 为了探究磷块岩受力后的动态响应规律,开展了不同加载速率作用下的磷块岩单轴压缩试验,并结合PFC3D颗粒流软件,对加载速率与峰值应力、破坏形态、裂纹扩展数量及位移变化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加载速率下磷块岩单轴压缩过程均经历了压密、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峰后破坏等4个阶段;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试件峰值应力及其应变增大,弹性模量增幅显著,峰后破坏愈加剧烈。PFC^(3D)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模型裂纹数量增多;模型由局部破坏转为剧烈的全局破坏。磷块岩强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试件内部孔隙在较大加载速率作用下闭合不充分,各向异性较强,形成的宏观破裂面更明显,破坏范围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块岩 加载速率 单轴压缩 破坏特性 峰值应力 裂纹数量 位移变化
下载PDF
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地铁出入口影响分析
9
作者 高鑫 《山西建筑》 2024年第12期74-77,101,共5页
基坑开挖会对邻近的地铁结构产生扰动影响,依托合肥某深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建立了基坑与地铁出入口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围护结构以及出入口明挖段和暗挖段结构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 基坑开挖会对邻近的地铁结构产生扰动影响,依托合肥某深基坑工程,采用数值分析手段,建立了基坑与地铁出入口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了基坑开挖及结构施工过程中周边土体、围护结构以及出入口明挖段和暗挖段结构位移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出入口以向基坑方向的水平位移为主;基坑开挖引起的出入口位移超过结构施工两倍,是位移控制的关键阶段,基坑开挖至第一道支撑底是位移控制的重中之重;第一道支撑拆除后出入口向基坑方向的水平位移明显增大;出入口最大位移未超过控制值,结构处于安全状态。结论可为同类型地质条件工程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 邻近 地铁出入口 数值模拟 位移变化
下载PDF
降雨作用下排土场边坡应力变化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万东 陈冉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2-265,共4页
为分析不同降雨类型对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历时72 h的不同降雨类型为加载条件对排土场边坡进行seep-sigma-slope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坡体内负的孔隙水压在降雨8~14 h内逐渐降低,在雨水入渗稳定后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初... 为分析不同降雨类型对露天矿排土场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历时72 h的不同降雨类型为加载条件对排土场边坡进行seep-sigma-slope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边坡坡体内负的孔隙水压在降雨8~14 h内逐渐降低,在雨水入渗稳定后逐渐趋于一个稳定值;初期降雨强度大小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较大,其中雨型A作用下边坡最终安全系数最低为1.422,降低率达11.24%;排土场边坡x、y方向位移在降雨初期增加最快,之后增速渐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雨类型 孔隙水压 耦合分析 边坡安全系数 位移变化 露天矿 排土场
下载PDF
GNSS自动监测系统在某暗涵段边坡的应用与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谢群勇 赵元忆 张少林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22期113-115,共3页
介绍了GNSS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及其原理,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暗涵段边坡为工程背景,设计采用GNSS自动监测技术对该边坡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持续监测。分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暗涵段边坡Y方向位移量比较大,X方向和H向位移相对较小,整体往西方... 介绍了GNSS自动化监测的必要性及其原理,以某抽水蓄能电站暗涵段边坡为工程背景,设计采用GNSS自动监测技术对该边坡进行了长达8个月的持续监测。分析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暗涵段边坡Y方向位移量比较大,X方向和H向位移相对较小,整体往西方向位移;边坡的位移变形量主要发生在前2个月,对边坡进行钢筋桩加固后,边坡的变形量显著降低,目前边坡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监测技术 暗涵段边坡 位移变化
下载PDF
轻型夯施工过程中涵洞结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建奇 司癸卯 +2 位作者 张孟强 邵现田 张启龙 《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8-121,共4页
为了研究轻型夯施工对桥台涵洞结构物的影响,在河北省张承高速公路某标段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试验,分析了轻型液压夯实机补强夯实过程的冲击能量对涵洞安全性的影响。使用位移传感器测试涵背水平位移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涵背水平位移与夯点... 为了研究轻型夯施工对桥台涵洞结构物的影响,在河北省张承高速公路某标段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试验,分析了轻型液压夯实机补强夯实过程的冲击能量对涵洞安全性的影响。使用位移传感器测试涵背水平位移与夯击次数的关系、涵背水平位移与夯点水平距离的关系;并采用位移评价方法评定涵洞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轻型夯产生的冲击荷载作用下涵洞结构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移传感器 涵背 评价方法 位移变化
下载PDF
宏远煤矿上保护层开采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尚二花 赵培云 《能源与节能》 2023年第6期183-187,共5页
以宏远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为了确定上覆14号煤层作为上保护层开采的可行性,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和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研究上保护层开采时需要具备的安全条件以及被保护层位移、应力、变形分布规律,并进... 以宏远煤矿保护层开采为工程背景,为了确定上覆14号煤层作为上保护层开采的可行性,结合实际工程背景和地质条件,采用理论分析、FLAC3D数值模拟等手段来研究上保护层开采时需要具备的安全条件以及被保护层位移、应力、变形分布规律,并进行现场卸压初步检验。结果显示:作为上保护层的14号煤层可以进行安全开采;上保护层开采后,将会在下覆岩体中形成卸压区,被保护层顶板应力也大大降低,同时被保护层上覆岩层发生膨胀变形,其膨胀率达到了0.42%;现场卸压效果初步检验出被保护层上覆煤岩存在不同程度的损伤,发育裂缝有助于瓦斯运移,为被保护层卸压瓦斯抽采创造有利条件。宏远煤矿上保护层(14号煤层)开采作为防突措施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层开采 FLAC3D数值模拟 顶底板应力 位移变化 膨胀率
下载PDF
基于广义Hoek-Brown模型的破碎高边坡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锋 于孙相 +5 位作者 谢秉忠 王周望 廖言丰 马希磊 王冬明 查文华 《城市地质》 2022年第4期452-459,共8页
由于破碎岩质高边坡问题不同于其他边坡问题,在强降雨作用下降水快速入渗,从而诱发边坡失稳。通过对福州市某地区破碎岩质边坡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基于广义Hoek-Brown模型,分别对该地区破碎岩质高边坡在... 由于破碎岩质高边坡问题不同于其他边坡问题,在强降雨作用下降水快速入渗,从而诱发边坡失稳。通过对福州市某地区破碎岩质边坡现场工程地质勘察,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 GTS NX,基于广义Hoek-Brown模型,分别对该地区破碎岩质高边坡在旱季和雨季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破碎边坡在旱季时,最大累计水平位移约为4.144 mm,主要表现为沉降,最大累计沉降约为20.15 mm,岩质台阶坡面最大剪应力无明显变化,碎石土边坡区域无塑性区,整体边坡以及局部碎石土区域岩质台阶边坡稳定;在强降雨作用下,最大累计水平位移约为27.47 mm,最大累计沉降约为28.33 mm,岩质台阶坡面最大剪应力无明显变化,碎石土边坡区域出现了塑性区贯通,说明降雨对于破碎岩质高边坡稳定性影响较大,且在开挖卸荷后的边坡经历降雨后,变形易于在坡体坡脚位置发生陡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碎岩体 高边坡 稳定性 位移变化
下载PDF
沿空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建国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1期130-134,共5页
为了对沿空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静压作用下和动压作用下围岩失稳机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根据工作面和巷道的力学参数,建立模型,研究了上区段巷道围岩稳定性变化情况、沿空巷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回... 为了对沿空动压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研究,分析了静压作用下和动压作用下围岩失稳机理,采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根据工作面和巷道的力学参数,建立模型,研究了上区段巷道围岩稳定性变化情况、沿空巷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回采位置处,下区段巷道围岩主应力、位移变化、塑性区分布情况。研究得出,围岩的位移和主应力变化均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表明在邻近工作面的采动影响下,沿空动压巷道不会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能够满足工作面回采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动压巷道 围岩稳定性 FLAC3D数值模拟 主应力 位移变化 塑性区分布
下载PDF
大跨度双T板屋盖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
16
作者 孙文倩 郑小洁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年第9期35-38,共4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对27m跨的双T板屋盖粮库结构体系建立整体模型,模拟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响应。分别研究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及竖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构件的位移变化。
关键词 大跨度双T板 屋盖结构 水平地震作用 竖向地震作用 位移变化
下载PDF
房柱式开采遗留煤柱骨牌式失稳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森 徐金海 +1 位作者 何青源 秦帅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1,共3页
唐公沟煤矿技术改进前3-2煤层采用的是房柱式开采方式,在进行下位4-2上煤层开采时,顶板的相应区域将受到3-2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的影响而产生应力集中,易造成4-2上煤层开采时两巷片帮、冒顶,工作面煤壁片帮。通过建立UDEC数值模型,研究了... 唐公沟煤矿技术改进前3-2煤层采用的是房柱式开采方式,在进行下位4-2上煤层开采时,顶板的相应区域将受到3-2煤层采空区遗留煤柱的影响而产生应力集中,易造成4-2上煤层开采时两巷片帮、冒顶,工作面煤壁片帮。通过建立UDEC数值模型,研究了4-2上煤层工作面推进过程中3-2采空区遗留煤柱的骨牌失稳现象,分析得出了4-2上煤层工作面位移变化规律及不同煤柱宽度对骨牌失稳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柱式开采 位移变化 数值模型 骨牌失稳
原文传递
采动影响下煤巷围岩变形破坏运移规律及其支护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东辉 《能源与环保》 2019年第9期190-193,共4页
为了确保矿井巷道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特性以及支承压力带宽度与煤层采厚和开采深度的关系,模拟了支护前后巷道沿X、Y方向上的位移变化以及塑性区分布。研究得出,随着开采深度和... 为了确保矿井巷道的稳定性,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理论分析了围岩与支护共同作用特性以及支承压力带宽度与煤层采厚和开采深度的关系,模拟了支护前后巷道沿X、Y方向上的位移变化以及塑性区分布。研究得出,随着开采深度和煤层厚度的增加,支承压力带宽度逐渐增大;当采用联合支护状况下,巷道顶底板变形量最小,塑性区最小,表明该支护方案能够到达稳定岩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动影响 变形破坏运移规律 支承压力 位移变化 塑性区
下载PDF
基坑开挖过程中沉降和支护结构变形研究——以合肥大学城深基坑为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茂松 黄雄飞 +2 位作者 肖建勇 岳阳 李顺群 《福建建筑》 2022年第3期79-82,共4页
为揭示合肥某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既有地铁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沉降、围护桩位移以及斜撑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受支护结构和斜撑共同作用,坑底沉降分布较为均匀。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总位移... 为揭示合肥某基坑在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和基坑周边既有地铁隧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分析研究基坑开挖过程中土体沉降、围护桩位移以及斜撑受力情况。结果表明:受支护结构和斜撑共同作用,坑底沉降分布较为均匀。开挖过程中围护桩的总位移逐渐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其最大位移符合规范要求。在支撑第二道斜撑后,斜撑位移整体呈现逐渐增大趋势,第三道支撑自身的沉降相对较大。当开挖完第三道斜撑下的土体后,所有斜撑的总位移有所上升,其中第一道斜撑变化最为明显,表现为中间较大、两边有峰值的抛物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开挖 数值模拟 沉降 位移变化
下载PDF
台湾两次7级地震前后福建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变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粦华 丁学仁 +3 位作者 李延兴 胡新康 张静华 张中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共8页
福建沿海地区GPS网从1995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6期观测资料,分析该网各GP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发现在1999年9月20日(UTC)台湾集集Ms7.7大地震与2001年12月18日(UTC)花莲东Ms7.6大地震前,各GPS站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 福建沿海地区GPS网从1995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6期观测资料,分析该网各GP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发现在1999年9月20日(UTC)台湾集集Ms7.7大地震与2001年12月18日(UTC)花莲东Ms7.6大地震前,各GPS站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的大幅度偏移,即向东与向南运动的速度明显减小。在集集Ms7.7大地震发生后,各GPS站出现了同步的向东与向南位移的大幅度偏移,即向东与向南运动的速度大幅度增加。福建沿海地区在1997~2001年期间出现的地壳运动的变化不仅在时间上与集集、花莲东两次7级大地震的孕育发生相关,而且二者在形成机理上一致,都是由孕育这两次地震的应力场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地区 地壳形变 位移变化 速度变化 地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