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墨烯在PAO基础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0
1
作者 孔尚 胡文敬 李久盛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2-169,共8页
为了改善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一种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分散剂A)辅助石墨烯分散于聚α-烯烃(PAO4)基础油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监测,并使用UMT-3多功能摩擦试验仪和ContourGT-K型三维轮廓仪考察... 为了改善石墨烯在润滑油中的分散稳定性,利用一种高分子量丁二酰亚胺(分散剂A)辅助石墨烯分散于聚α-烯烃(PAO4)基础油中,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其分散稳定性进行了监测,并使用UMT-3多功能摩擦试验仪和ContourGT-K型三维轮廓仪考察了石墨烯/PAO4分散液的摩擦磨损性能,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磨痕表面的形貌和元素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分散剂A可有效提高石墨烯在PAO4中的分散稳定性,加入分散剂A后,石墨烯/PAO4分散液静置一周后的相对浓度为0.667,是未加分散剂的分散液的7.8倍;石墨烯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显著提升摩擦磨损性能,添加0.8 mg/mL的石墨烯和质量分数为0.2%的分散剂A,跑合期从670 s缩短至250 s,磨损体积减少了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分散性 摩擦学性能 跑合期
下载PDF
挤压膨化茯苓复合营养粉冲调性研究及营养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学琴 秦礼康 张秀军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2-198,共7页
为研发具药食功效的茯苓复合营养粉,将茯苓以10%,20%,30%,40%的添加量分别与薏米、红米、碎稻米混合后,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制成营养粉,对其冲调特性及感官进行跟踪测定及评价。结果表明,在茯苓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复合营养粉不仅糊化... 为研发具药食功效的茯苓复合营养粉,将茯苓以10%,20%,30%,40%的添加量分别与薏米、红米、碎稻米混合后,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制成营养粉,对其冲调特性及感官进行跟踪测定及评价。结果表明,在茯苓添加量为20%的条件下,复合营养粉不仅糊化度、膨化度、水溶性指数(WSI)、吸水指数(WAI)、黏度、鼻饲管流动性、分散时间、分散稳定时间等冲调特性及感官较好,而且茯苓水溶性多糖含量增加了53.96%~59.38%,同时富集了薏苡仁酯或红米多酚等功能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 复合营养粉 挤压膨化 冲调特性 营养评价
下载PDF
废轮胎热解炭黑的研磨改性及其在丁苯橡胶中应用 被引量:9
3
作者 高晗 陈帅 +1 位作者 马振国 夏琳 《橡胶工业》 CAS 2018年第12期1379-1382,共4页
采用研磨法改性废轮胎热解炭黑(CBp),并将其应用于丁苯橡胶中,并与未研磨CBp和炭黑N77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磨可有效减小CBp粒径,有助其在橡胶中较好地分散,且研磨时间越长,CBp的粒径越小,胶料的门尼粘度和F_(max)-F_L值越大;添加研磨... 采用研磨法改性废轮胎热解炭黑(CBp),并将其应用于丁苯橡胶中,并与未研磨CBp和炭黑N77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研磨可有效减小CBp粒径,有助其在橡胶中较好地分散,且研磨时间越长,CBp的粒径越小,胶料的门尼粘度和F_(max)-F_L值越大;添加研磨CBp的硫化胶硬度、300%定伸应力、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增大,物理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轮胎 热解炭黑 丁苯橡胶 研磨 分散性 硫化特性 物理性能
下载PDF
丁苯橡胶/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9
4
作者 张玉德 刘钦甫 陆银平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9-272,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和乳液共混法制备了丁苯橡胶/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高岭土在橡胶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熔融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接近白炭黑填充橡胶,其热稳... 采用熔融共混法和乳液共混法制备了丁苯橡胶/高岭土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分散性能、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结果表明,高岭土在橡胶基体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熔融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基本接近白炭黑填充橡胶,其热稳定性能明显优于白炭黑填充橡胶。随着纳米高岭土用量的增大,乳液共混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当纳米高岭土用量为40质量份时,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橡胶 高岭土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性能 力学性能 热稳定性能
下载PDF
镍钴锌纳米铁氧体的制备及磁热性能 被引量:8
5
作者 赵海涛 王俏 +1 位作者 刘瑞萍 马瑞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13-618,共6页
以乙酰丙酮盐为前驱体,三乙二醇为溶剂,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纳米Ni0.5-xCoxZn0.5Fe2O4(x=0,0.1,0.2,0.3和0.4)铁氧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样品的结构、形... 以乙酰丙酮盐为前驱体,三乙二醇为溶剂,采用多元醇法制备了纳米Ni0.5-xCoxZn0.5Fe2O4(x=0,0.1,0.2,0.3和0.4)铁氧体.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Ni0.5-xCoxZn0.5Fe2O4铁氧体的分散性较好,尺寸均一.在室温下产物的剩磁和矫顽力均较小,表现出亚铁磁性.纳米Ni0.3Co0.2Zn0.5Fe2O4铁氧体的饱和磁化强度达到41.34 A·m2·kg-1,其在交变磁场中升温可达到55℃,表现出较好的磁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性 多元醇法 镍钴锌纳米铁氧体 磁热性能
下载PDF
超微淀粉在LDPE中分散性及其共混体系性能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吴俊 谢笔钧 朱金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128,132,共4页
研究了平均粒径 2 .91μm的超微淀粉偶联改性后在 LDPE中的分散 ,及其共混物熔体流变性和超微淀粉 / LDPE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超微淀粉的偶联量可达 1%。超微淀粉 / L DPE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 ,熔体表观粘... 研究了平均粒径 2 .91μm的超微淀粉偶联改性后在 LDPE中的分散 ,及其共混物熔体流变性和超微淀粉 / LDPE膜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超微淀粉的偶联量可达 1%。超微淀粉 / L DPE熔体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 ,熔体表观粘度降低 ;随着淀粉粒径的减小 ,熔体流动性得到改善。超微淀粉 / LDPE膜中淀粉质量分数可达 5 0 % ,拉伸强度达 15 .6MPa,断裂伸长率为 4 69%。SEM显示超微淀粉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淀粉 LDPE 分散性 共混体系 性能 研究 低密度聚乙烯 流变性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Si747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王强 董继学 +5 位作者 罗建刚 李冬 王廷华 刘晓庆 刘超 刘先梅 《轮胎工业》 CAS 2021年第5期303-305,共3页
研究硅烷偶联剂Si747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面胶配方中以硅烷偶联剂Si747等量替代硅烷偶联剂Si69,并相应调整硫化体系,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和t10延长,t90缩短,FL和Fmax均降低;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稍有降低;胶料中... 研究硅烷偶联剂Si747在半钢子午线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在胎面胶配方中以硅烷偶联剂Si747等量替代硅烷偶联剂Si69,并相应调整硫化体系,胶料的门尼焦烧时间和t10延长,t90缩短,FL和Fmax均降低;硫化胶的物理性能稍有降低;胶料中白炭黑的分散性和动态力学性能明显改善;胶料混炼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钢子午线轮胎 胎面胶 硅烷偶联剂 白炭黑 分散性 物理性能 动态力学性能
下载PDF
改性多壁碳纳米管对合成革用PU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苏 李明华 +1 位作者 章于川 钱家盛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6-28,共3页
用自制的三元共聚物BA-MMA-GMA作为大分子处理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WNTs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当MWNTs加入质量分数为0.2%~0.3%时,MWNTs/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较好,主要表现在... 用自制的三元共聚物BA-MMA-GMA作为大分子处理剂,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表面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的MWNTs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当MWNTs加入质量分数为0.2%~0.3%时,MWNTs/合成革用聚氨酯树脂纳米复合材料其综合性能较好,主要表现在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最大力3项性能上。当MWNTs加入质量分数在0.05%~0.15%时,纳米复合材料的耐水解性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改性 多壁碳纳米管 分散性 纳米复合材料 性能
下载PDF
乙炔炭黑表面氧化改性及对硅橡胶压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段建瑞 李斌 +1 位作者 李帅臻 李覃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85,共5页
采用气相法和液相法分别对炭黑表面进行氧化预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处理后炭黑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填充到硅橡胶中制成导电橡胶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形貌分析,并以压阻... 采用气相法和液相法分别对炭黑表面进行氧化预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等分析手段对处理后炭黑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填充到硅橡胶中制成导电橡胶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试样进行形貌分析,并以压阻试验台测试了所制试样的压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橡胶基质中气相法处理的炭黑分散性好于液相法,结果与炭黑在水溶性基质中的分散性相反。在200℃通O2氧化1h得到的炭黑表面修饰的羟基、羧基等含量高,在硅橡胶中的分布均匀,处理后炭黑的填充导电橡胶电阻降低1个数量级,并且呈良好压阻特性,进一步提高了基于导电橡胶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分散性 气相氧化 液相氧化 压阻特性
下载PDF
纳米碳酸钙的表面改性及其填充107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丁浩 邹华 +1 位作者 王天强 张立群 《橡胶科技》 2018年第11期11-16,共6页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湿法表面改性,探讨改性机理,研究107硅橡胶/改性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效果较好,硬脂酸主要通过化学吸附改性纳米碳酸钙;随着硬脂酸用量增大,纳米碳酸钙的活化度... 采用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进行湿法表面改性,探讨改性机理,研究107硅橡胶/改性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对纳米碳酸钙表面改性的效果较好,硬脂酸主要通过化学吸附改性纳米碳酸钙;随着硬脂酸用量增大,纳米碳酸钙的活化度增大,在107硅橡胶中的分散性提高;107硅橡胶/改性纳米碳酸钙复合材料Payne效应减弱,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和撕裂强度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酸钙 硅橡胶 表面改性 复合材料 分散性 PAYNE效应 物理性能
下载PDF
抗菌PVC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镇江 郭锋 +2 位作者 岑伟 孟阿兰 张振华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3-26,共4页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ZnO/Ag纳米抗菌剂改性处理,将改性后的抗菌剂与聚氯乙烯(PVC)均匀混合后混炼压片,制得抗菌PVC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ZnO/Ag纳米抗菌剂的分散工艺,并对抗菌PVC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 利用钛酸酯偶联剂对ZnO/Ag纳米抗菌剂改性处理,将改性后的抗菌剂与聚氯乙烯(PVC)均匀混合后混炼压片,制得抗菌PVC纳米复合材料。研究了ZnO/Ag纳米抗菌剂的分散工艺,并对抗菌PVC复合材料的抗菌性能及力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的ZnO/Ag纳米抗菌剂沉降率由94.0%减小到0.4%,亲油性和稳定性提高;抗菌PVC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的抗菌率达99%以上,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抗菌剂添加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银 纳米抗菌剂 聚氯乙烯 分散性 抗菌性能 力学性能
下载PDF
还原氧化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威 常庆明 +1 位作者 陈亮 章杰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7-43,共7页
借助分子级混合法和均质机剥离共同作用,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利用SEM、XRD、Roman、XPS和压缩测试对其微观组织结构及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氧化石墨烯能够均匀分散在铜基... 借助分子级混合法和均质机剥离共同作用,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SPS)制备出还原氧化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利用SEM、XRD、Roman、XPS和压缩测试对其微观组织结构及综合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氧化石墨烯能够均匀分散在铜基中并显著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复合材料的压缩屈服强度最高达到481 MPa,比纯铜相应值提升了约2.2倍,维氏硬度较纯铜相应值也提升了约0.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氧化石墨烯 铜基复合材料 还原过程 分散性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多元功能化碳纳米管改性聚酰亚胺复合薄膜的分散性及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明艳 程同磊 +2 位作者 裴鑫 高升 吴子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6-48,52,共4页
用混酸、Fenton试剂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功能化改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系列聚酰亚胺(PI)/MWNTs复合薄膜。对MWNTs功能化前后官能团变化及在PI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和复合薄膜的电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 用混酸、Fenton试剂和硅烷偶联剂KH-550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功能化改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一系列聚酰亚胺(PI)/MWNTs复合薄膜。对MWNTs功能化前后官能团变化及在PI基体中的分散情况和复合薄膜的电性能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MWNTs经多元功能化修饰后在PI基体中的分散性相比单一功能化MWNTs有了显著提高;单一功能化MWNTs的引入使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增加,介电强度降低;引入多元功能化MWNTs使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进一步提高,但介电损耗增加及介电强度下降的幅度减小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亚胺 多壁碳纳米管 多元功能化 分散性 电性能
下载PDF
不同品种炭黑在轮胎胎面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良博 邵路 +1 位作者 王宏 吕宏涛 《橡胶科技》 2022年第8期392-395,共4页
研究不同品种炭黑的理化性能及粒径特性,并从粒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品种炭黑对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小,结构度越低;随着炭黑粒径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交联密度减小,硫化胶的耐磨性能降低,生热减... 研究不同品种炭黑的理化性能及粒径特性,并从粒径角度出发探讨不同品种炭黑对轮胎胎面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炭黑粒径越大,比表面积越小,结构度越低;随着炭黑粒径的增大,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交联密度减小,硫化胶的耐磨性能降低,生热减小;小粒径炭黑N134、炭黑N234和炭黑N220在胶料中的分散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粒径 胎面胶 分散性 物理性能
下载PDF
不同比例黑木耳粉添加对优糖米熟粉冲调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杨瑞芳 汤剑豪 +6 位作者 赵麒 刘艳芳 张怡 张顺君 郭广耀 陈宏柱 白建江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45,共9页
以富含抗性淀粉的优糖稻熟米粉为原料,将黑木耳粉按照质量分数0%、5%、10%、15%、20%添加到优糖稻熟米粉中配成不同比例复合粉,研究不同添加量黑木耳粉对优糖米熟粉糊化特性、冲调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黑木耳粉后,优糖... 以富含抗性淀粉的优糖稻熟米粉为原料,将黑木耳粉按照质量分数0%、5%、10%、15%、20%添加到优糖稻熟米粉中配成不同比例复合粉,研究不同添加量黑木耳粉对优糖米熟粉糊化特性、冲调特性和消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黑木耳粉后,优糖米熟粉淀粉的峰值黏度、保持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随着黑木耳粉添加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黑木耳粉的添加量与复合粉的冲调特性成正比关系。特别是当添加量的质量比达到或超过10%时,复合粉的冲调稳定性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然而,随着冲泡水温的升高,结块率有所增加,而润湿性则相应降低。黑木耳粉添加能够显著提高米粉的吸水率,增强米粉吸水能力。此外,适当比例的黑木耳粉末能显著改善米粉消化性能。综合各项指标,质量分数10%~15%的黑木耳添加量是最佳选择,使米粉质感更佳,口感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糖米熟粉 黑木耳 冲调特性 消化特性
下载PDF
多孔SiO2负载纳米ZnO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超 沈凯 +2 位作者 陈照峰 李曼娜 杨丽霞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1-470,共10页
针对纳米ZnO在制备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其抗菌性能这一缺点,设计实验使得纳米ZnO在溶胶凝胶过程中与多孔SiO2进行复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 针对纳米ZnO在制备以及使用的过程中极易发生团聚从而影响其抗菌性能这一缺点,设计实验使得纳米ZnO在溶胶凝胶过程中与多孔SiO2进行复合。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等可以发现,ZnO很好地复合在多孔SiO2的骨架上并且分散得较为均匀。通过表面积测试(Brunner-emmet-teller measurement, BET)以及光致发光光谱(Photoluminescence spectrum,PL)的测试可以发现,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得到提高且光学性能加强。通过菌落计数法探究复合材料与单组分纳米ZnO的抗菌性能差异以及复合材料中纳米ZnO含量的变化导致的抗菌性能的变化。结论证明,当纳米ZnO与多孔SiO2进行复合之后,材料的抗菌性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抑菌率超过了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氧化锌 多孔二氧化硅 分散性 光催化性能 抗菌性能
下载PDF
碳纳米管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及抗静电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褚路轩 姚伯龙 +1 位作者 李祥 胡张顺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9,共4页
采用混酸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进行处理,引入双键后与丙烯酸正丁酯(BA)、乙酸乙烯酯(VAc)共聚,得到表面接枝高分子聚合物的碳纳米管(MWNT-PBV)。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表征。将MWNT-PBV与环氧树脂机械共混,... 采用混酸法对多壁碳纳米管(MWNT)表面进行处理,引入双键后与丙烯酸正丁酯(BA)、乙酸乙烯酯(VAc)共聚,得到表面接枝高分子聚合物的碳纳米管(MWNT-PBV)。采用透射电镜(TEM)和热重分析仪(TGA)对其进行表征。将MWNT-PBV与环氧树脂机械共混,制得碳纳米管/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测试其力学性能、抗静电性,用扫描电镜(SEM)对其断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纳米管表面成功接枝了聚合物;MWNT-PBV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优良;复合材料的耐冲击性提高约400%;表面电阻明显降低;抗静电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环氧树脂 分散性 力学性能 抗静电性
下载PDF
IPDI型水性聚氨酯预聚体水分散性及乳液成膜物力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彦璞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5-57,61,共4页
以自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PNA型聚酯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水合肼为扩链剂,制备了IPDI型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PNA聚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对IPDI型预聚... 以自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二醇(PNA型聚酯二醇)和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为主要原料,二羟甲基丙酸(DMPA)为亲水单体,水合肼为扩链剂,制备了IPDI型的水性聚氨酯乳液。研究了PNA聚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对IPDI型预聚体黏度和水分散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PNA聚酯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控制在1 400以下时,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NA与IPDI的预聚体具有黏度低、易于水分散的特点,可以实现水分散时不加或少加有机溶剂降黏的目的;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XRD、FT-IR和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对所得乳液成膜物的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用低相对分子质量的(<1 400)PNA合成的IPDI型乳液的成膜物力学性能可以满足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PDI型预聚体 PNA聚酯二醇相对分子质量 水分散性 力学性能
下载PDF
碳纳米管/FEVE氟碳涂膜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运德 刘云芳 +3 位作者 刘博 左禹 迟伟东 沈曾民 《材料导报(纳米与新材料专辑)》 EI 2008年第3期57-58,65,共3页
制备了碳纳米管/FEVE氟碳复合涂膜,研究了碳纳米管在常温固化氟碳树脂溶液中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涂膜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显示,采用DISPERBYK-2050润湿分散助剂可使碳纳米管很好地分散在FEVE基体中;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氟碳树... 制备了碳纳米管/FEVE氟碳复合涂膜,研究了碳纳米管在常温固化氟碳树脂溶液中的分散性以及复合涂膜的力学性能和导电性能。结果显示,采用DISPERBYK-2050润湿分散助剂可使碳纳米管很好地分散在FEVE基体中;碳纳米管的加入显著提高了氟碳树脂涂膜的拉伸强度,并赋予了氟碳涂层良好的导静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VE氟碳树脂 碳纳米管 分散性 力学性能 导电性能
下载PDF
Mg^(2+),Al^(3+)和Fe^(3+)对氟磷灰石表面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姜春燕 敖先权 +2 位作者 曹阳 陈鸿 李松鸿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3-259,共7页
矿物表面性质是影响其分散聚集和浮选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溶液化学分析计算、浊度、接触角及Zeta-电位测试分析,研究了矿浆中,Mg^(2+),Al^(3+),Fe^(3+)等金属离子对氟磷灰石(FAP)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矿物表面性质是影响其分散聚集和浮选行为的主要因素,通过溶液化学分析计算、浊度、接触角及Zeta-电位测试分析,研究了矿浆中,Mg^(2+),Al^(3+),Fe^(3+)等金属离子对氟磷灰石(FAP)表面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离子在溶液中的存在形式随pH值的变化而改变,FAP是亲水性矿物,添加Fe^(3+)对FAP的润湿性影响受pH的影响较大,在酸性环境中,Fe^(3+)对FAP的亲水起促进作用,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下,Fe^(3+)能较好地抑制FAP的亲水。Mg^(2+)和Al^(3+)受pH的影响较小,在中性环境下Mg^(2+),Al^(3+)离子均抑制FAP的润湿性。在pH=3~11范围内,Mg^(2+)主要以+2价的离子存在,压缩FAP表面双电层;Al^(3+)和Fe^(3+)主要是通过水解的作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覆盖在FAP表面,并且Mg^(2+),Al^(3+),Fe^(3+)均会破坏FAP的分散性,促使FAP发生聚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氟磷灰石 润湿性 分散性 金属离子 表面性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