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层稠油油藏减氧空气吞吐增油机理及地质因素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郭小哲 田凯 +2 位作者 庞占喜 高旺来 李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减氧空气吞吐的增油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一维填砂管物理模型实验、二维可视化模型实验及正交实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水驱油、注气及连续生产过程的饱和度、压力、气体等分布特征,清晰描述... 针对鲁克沁深层稠油油藏减氧空气吞吐的增油机理认识不清的问题,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一维填砂管物理模型实验、二维可视化模型实验及正交实验数值模拟分析,得到水驱油、注气及连续生产过程的饱和度、压力、气体等分布特征,清晰描述减氧空气吞吐的抑水增油机理,分析地质条件对吞吐效果的影响,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现场。结果表明:注入的减氧空气70%以上进入高渗水流通道,生产时分散相的气泡膨胀及合并,经过孔喉时产生贾敏效应,水相沿原有优势通道的渗流阻力增加至1.6倍,改变了水流通道,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同时降低了水相渗透率,吞吐后含水率由90.0%最低降至23.0%,有效期达120 d以上,实现了抑水增油的目的。影响减氧空气吞吐效果的地质因素由强到弱依次为储层厚度、层间级差、原油黏度。该研究明确了减氧空气吞吐增油的作用机理,对现场应用价值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氧空气 深层稠油 吞吐 可视化实验 鲁克沁油田
下载PDF
减氧空气与轻质原油低温氧化反应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云飞 魏建光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07-213,共7页
塔河北区块轻质原油与减氧空气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探究其组分变化情况和耗氧量规律。在室内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原油静态氧化实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含氧量及不同注气量的减氧空气对原油的氧化作用;并利用色谱分析对烃类分析,收集... 塔河北区块轻质原油与减氧空气在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探究其组分变化情况和耗氧量规律。在室内使用高温高压反应釜开展原油静态氧化实验,较为系统地研究不同含氧量及不同注气量的减氧空气对原油的氧化作用;并利用色谱分析对烃类分析,收集反应气体进行气体分析,气体组分和原油组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原油样本与减氧空气发生低温氧化反应,重质组分C_(21)以上的组分均下降,低于C_(13)的轻质组分含量均上升;②原油氧化效果随着含氧量上升而增强,反应过程组分对应“拐点”靠前;③含氧量一定时,改变油气比,反应对应的“拐点”不变;含氧量为下降趋势后趋于平缓;④低温氧化过程生成的CO_(2)含量为上升趋势后趋于平缓;⑤在油藏温度(160℃)下,原油主要涉及2个反应热裂解和加氧反应。热裂解反应与含氧量无关,和温度有关,主要反应温度是160~200℃。高碳组分沥青质等重质组分会分解成饱和烃。加氧反应主要是芳香烃,胶质加氧反应也会生成沥青质。当2种反应同时存在时,沥青质参与热裂解的含量大于加氧反应芳香烃等生成的沥青质量,会导致沥青质含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氧空气 含氧量 低温氧化 轻质原油 组分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