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臭氧投加量对微污染淮河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阳
杨忠莲
+1 位作者
吴倩
朱光灿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53-63,共11页
淮河流域某水源水面临微量有机污染物种类增多、藻类季节性暴发而导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增多的问题。试验在淮河流域某水厂建立的深度处理中试装置进行,重点探讨不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各处理单元对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与卤乙酸前体物(HA...
淮河流域某水源水面临微量有机污染物种类增多、藻类季节性暴发而导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增多的问题。试验在淮河流域某水厂建立的深度处理中试装置进行,重点探讨不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各处理单元对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与卤乙酸前体物(HAAFP)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预臭氧-强化常规处理(生物强化滤柱)工艺主要去除三氯甲烷前体物(TCMFP),去除率为70.2%;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单元以去除二溴一氯甲烷前体物(CDBMFP)为主,去除率为56.8%。针对卤乙酸前体物(HAAFP),预臭氧-强化常规单元和O3-BAC深度处理单元都以去除二氯乙酸前体物(DCAAFP)为主,去除率分别为67.9%和45.5%。当预臭氧投加量为1.1 mg/L,主臭氧投加量为2 mg/L时,整个工艺对TTHMFP及THAAF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8.1%和52.4%,说明采用预氧化-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保障出厂水水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饮用水深度处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巢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大小分布、亲疏水性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铭
徐斌
+1 位作者
王安琪
张帆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22-28,共7页
以微污染巢湖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子大小分布模式和亲疏水性分子组成规律,并对其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潜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巢湖原水中的DOM主要以小分子的形式存在。亲疏水性组分的分布为:强疏水...
以微污染巢湖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子大小分布模式和亲疏水性分子组成规律,并对其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潜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巢湖原水中的DOM主要以小分子的形式存在。亲疏水性组分的分布为:强疏水组分占43.48%,弱疏水组分占17.39%,亲水组分占39.13%。在微污染巢湖原水有机物中,分子大小(MS)<1 kDa和10~30kDa的组分具有最大的三卤甲烷(THMs)和卤代酮(HKs)等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生成潜能;同时,MS为5~10 kDa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二氯乙腈(DCAN)和三氯硝基甲烷(TCNM)等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生成潜能。不同亲疏水性组分的THMs和HKs生成潜能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强疏水组分>亲水组分>弱疏水组分。同时,强疏水组分生成最多的N-DBPS,弱疏水组分次之,而亲水组分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大小分布
亲疏水性
溶解性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微污染原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臭氧投加量对微污染淮河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
5
1
作者
杨阳
杨忠莲
吴倩
朱光灿
机构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8期53-63,共11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405002)
文摘
淮河流域某水源水面临微量有机污染物种类增多、藻类季节性暴发而导致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增多的问题。试验在淮河流域某水厂建立的深度处理中试装置进行,重点探讨不同臭氧投加量条件下各处理单元对三卤甲烷前体物(THMFP)与卤乙酸前体物(HAAFP)的去除规律。结果表明,预臭氧-强化常规处理(生物强化滤柱)工艺主要去除三氯甲烷前体物(TCMFP),去除率为70.2%;臭氧-生物活性炭(O3-BAC)深度处理单元以去除二溴一氯甲烷前体物(CDBMFP)为主,去除率为56.8%。针对卤乙酸前体物(HAAFP),预臭氧-强化常规单元和O3-BAC深度处理单元都以去除二氯乙酸前体物(DCAAFP)为主,去除率分别为67.9%和45.5%。当预臭氧投加量为1.1 mg/L,主臭氧投加量为2 mg/L时,整个工艺对TTHMFP及THAAFP的去除率分别可达78.1%和52.4%,说明采用预氧化-强化常规处理-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消毒副产物前体物,保障出厂水水质安全。
关键词
臭氧-生物活性炭
臭氧投加量
消毒副产物前体物
饮用水深度处理
Keywords
ozone-biological
activated
carbon(O3-BAC)
ozone
dosage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
(
dbpfp
)
advanced
treatment
of
drinking
water
分类号
TU991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巢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大小分布、亲疏水性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
被引量:
5
2
作者
陈铭
徐斌
王安琪
张帆
机构
同济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净水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22-28,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478323)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4ZX07405003)
文摘
以微污染巢湖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子大小分布模式和亲疏水性分子组成规律,并对其氯化消毒副产物(DBPs)的生成潜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巢湖原水中的DOM主要以小分子的形式存在。亲疏水性组分的分布为:强疏水组分占43.48%,弱疏水组分占17.39%,亲水组分占39.13%。在微污染巢湖原水有机物中,分子大小(MS)<1 kDa和10~30kDa的组分具有最大的三卤甲烷(THMs)和卤代酮(HKs)等含碳消毒副产物(C-DBPs)生成潜能;同时,MS为5~10 kDa的有机物具有较高的二氯乙腈(DCAN)和三氯硝基甲烷(TCNM)等含氮消毒副产物(N-DBPs)生成潜能。不同亲疏水性组分的THMs和HKs生成潜能从大到小依次均为强疏水组分>亲水组分>弱疏水组分。同时,强疏水组分生成最多的N-DBPS,弱疏水组分次之,而亲水组分最少。
关键词
分子大小分布
亲疏水性
溶解性有机物
消毒副产物生成势
微污染原水
Keywords
molecular
size
distribution
hydrophilicity
and
hydrophobicity
dissolved
organic
matter
(DOM)
disinfection
by-product
formation
potential
(
dbpfp
)
micro-polluted
raw
water
分类号
TU991.25 [建筑科学—市政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臭氧投加量对微污染淮河原水中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杨阳
杨忠莲
吴倩
朱光灿
《净水技术》
CAS
2019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巢湖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分子大小分布、亲疏水性与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势
陈铭
徐斌
王安琪
张帆
《净水技术》
CAS
2018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