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科学》和《自然》上两个递归实验的质疑:基于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 被引量:8
1
作者 丁彧藻 陈保亚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1-89,共9页
递归假说(Hauser,Chomsky&Fitch 2002)认为狭义的语言官能(FLN)只包括计算机制递归并为人类所独有。Fitch&Hauser(2004)对棉顶狨猴的实验支持了递归假说,而Gentner等人(2006)对欧椋鸟的实验否定了该假说。然而,两个实验使用了... 递归假说(Hauser,Chomsky&Fitch 2002)认为狭义的语言官能(FLN)只包括计算机制递归并为人类所独有。Fitch&Hauser(2004)对棉顶狨猴的实验支持了递归假说,而Gentner等人(2006)对欧椋鸟的实验否定了该假说。然而,两个实验使用了无意义的人工语音序列(AB)2和A2B2模式作为基线训练刺激材料,存在方法论的缺陷,主要体现为声音语符列内部离散单位的切分无法确定,从而无法划分其语法结构,因此也无从得知非人类的动物是否学会了中心内嵌递归的上下文无关文法。使用汉语中音节序列为(AB)~2和A^2B^2模式的词语对汉语母语者的测试表明,母语者主要是采用了迭代的规则加工这两种模式,而不是中心内嵌递归的上下文无关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位 递归假说 有限状态语法 上下文无关文法
原文传递
含1组离散裂隙的岩体力学特性及破裂特征研究
2
作者 黄丹 宋文超 +1 位作者 李小青 严伟政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岩石中裂隙分布对岩石的宏-微观力学性质和微裂纹的发育演化规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含有1组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强度、起裂强度、损伤强度等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研究含有1组裂隙岩体的微裂纹发育数量和演化分布规律,揭示裂隙岩体在压缩作... 岩石中裂隙分布对岩石的宏-微观力学性质和微裂纹的发育演化规律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含有1组裂隙岩体的单轴压缩强度、起裂强度、损伤强度等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研究含有1组裂隙岩体的微裂纹发育数量和演化分布规律,揭示裂隙岩体在压缩作用下裂纹扩展的细观力学响应机制。表征单元体的尺寸是裂隙平均迹长的数倍,综合考虑岩石模型、裂隙分布和计算能力,选取裂隙岩体的计算范围为15 m×15 m。研究结果表明:裂隙的倾角、迹长都对裂隙岩体的宏观力学特性存在重要影响;只含有第1组、第2组裂隙的岩体存在明显的脆性特征,峰值强度较高,脆性破坏最终形成清晰的宏观裂纹,破坏带清晰;只含有第3组裂隙的岩体和包含3组裂隙的岩体存在明显的塑性特征,塑性破坏的剪切带不如脆性破坏清晰,模型呈多点粉碎性破坏;同时包含3组裂隙的岩体模型的特征与只含有第3组裂隙的岩体模型特征相近,说明第3组裂隙对岩体的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隙 表征单元体 离散元 起裂强度 损伤强度
原文传递
单元化纵连无砟轨道在限位条件下的温度变形及损伤研究
3
作者 林锦镇 蒋典佑 +3 位作者 刘钰 孙晓丹 杨怀志 谷永磊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1,共7页
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进行单元化,有望从源头上控制温度效应过大引起的结构损伤,降低结构失稳风险,但需要在单元化过程中对轨道结构进行限位。借助数值仿真计算,研究植筋和扣压两种限位条件下不同单元节段长度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变形... 对纵连板式无砟轨道进行单元化,有望从源头上控制温度效应过大引起的结构损伤,降低结构失稳风险,但需要在单元化过程中对轨道结构进行限位。借助数值仿真计算,研究植筋和扣压两种限位条件下不同单元节段长度的纵连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变形和损伤。研究认为:在单元节段的两端,植筋比扣压更能有效控制轨道板纵向变形,而两种限位方式对板角变形的控制效果相差不大;层间纵向位移差的总体控制可由植筋方式实现,而在板角处采用扣压方式更佳。植筋后,单元节段长度对植筋孔的混凝土损伤几乎没有影响;扣压后,当整体温升低于5℃时,单元节段长度对板角的混凝土损伤几乎没有影响,而当整体温升大于5℃时,单元节段长度的影响显著。植筋后,受拉损伤先出现在植筋孔孔壁处,随着整体温升增高,损伤区域朝轨道板横向发展;扣压后,受压损伤最先出现在轨道板板底,随着整体温升增高,损伤区域逐渐向板表发展。两种限位条件对轨道板和CA砂浆之间界面损伤的影响差异显著,植筋时总离缝面积小于扣压,但扣压可有效控制板角处离缝。以3块轨道板为一个单元节段,并采取植筋限位方式控制轨道结构温度变形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单元化 数值计算 纵连板式无砟轨道 限位条件 变形协调
下载PDF
Decomposed Modeling of Controllable and Uncontrollable Components in Power Systems with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ies 被引量:1
4
作者 Hai Li Ning Zhang +2 位作者 Yue Fan Ling Dong Pengcheng Cai 《Journal of Modern Power Systems and Clean Energy》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164-1173,共10页
The high penetration of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ies requires the flexibility from both the generation and demand sides. This raises the necessity of modeling stochastic and flexible energy resources in power system op... The high penetration of variable renewable energies requires the flexibility from both the generation and demand sides. This raises the necessity of modeling stochastic and flexible energy resources in power system operation. However,some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have both stochasticity and flexibility, e.g., prosumers with distributed photovoltaics and energy storage, and 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with stochastic charging behavior and demand response capability. Such partly controllable participants pose challenges to modeling the aggregate behavior of large numbers of entities in power system opera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perspective on the aggregate modeling of such energy resources in power system operation.Specifically, a unified controllability-uncontrollability-decomposed model for various energy resources is established by modeling the controllable and uncontrollable parts of energy resources separately. Such decomposition enables the straightforward aggregate modeling of massive energy resources with different controllabilities by integrating their controllable components with linking constraints and uncontrollable components with dependent discrete convolution. Furthermore, a two-stage stochastic unit commitment model based on the proposed model for power system operation is established. The proposed model is tested using a three-bus system and real Qinghai provincial power grid of China.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is model is able to characterize at high accuracy the aggregate behavior of massive energy resources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controllability so that their flexibility can be fully explo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GREGATION dependent discrete convolution FLEXIBILITY stochastic unit commitment virtual power plant
原文传递
不同转速离散规则的单机组变速优化影响规律研究
5
作者 仇锦先 张仁田 张礼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3-97,共5页
提高程序收敛速度和最优解精度是优化算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江都站不同型号机组变频变速非线性优化模型,分析了动态规划法求解中决策变量转速在同一离散区间不同离散步长、不同离散区间同一离散步长及不同离散区间不同离... 提高程序收敛速度和最优解精度是优化算法研究的重要内容.结合南水北调东线江都站不同型号机组变频变速非线性优化模型,分析了动态规划法求解中决策变量转速在同一离散区间不同离散步长、不同离散区间同一离散步长及不同离散区间不同离散步长等不同离散规则下,对不同型号机组、不同运行负荷变速优化算法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同运行负荷下采用变区间变步长的离散规则,可以在保证机组变速优化算法精度(单位提水费用相对基准方案偏差小于0.25%)的同时,显著提高程序的收敛速度(程序运算时间相对基准方案缩短7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速 离散步长 离散区间 变速优化 单机组
下载PDF
Smoothing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Using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6
作者 THOMAKOS Dimitrios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 Complexity》 SCIE EI CSCD 2016年第2期382-404,共23页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smoothing a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having either deterministic and/or stochastic trends) using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The DCT is a powerful tool which has found frui...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smoothing a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having either deterministic and/or stochastic trends) using the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DCT).The DCT is a powerful tool which has found fruitful applications in filtering and smoothing as it can closely approximate the optimal Karhunen-Loeve transform(KLT).In fact,it is known that it almost corresponds to the KLT for first-order autoregressive processes with a root close to unity:This is the case with most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ime series.A number of new results are derived in the paper:(a) The explicit form of the linear smoother based on the DCT,which is found to have time-varying weights and that uses all observations;(b) the extrapolation of the DCT-smoothed series;(c) the form of the average frequency response function,which is shown to approximate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ideal low pass filter;(d) the asymptotic distribution of the DCT coefficients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deterministic or stochastic trends;(e) two news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appropriate degree of smoothing,in general and under the assumptions in(d).These findings are applied and illustrated using several real world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ime serie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DCT-based smoother that is proposed can find many useful applications in economic and financial time se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non-stationary time series order selection singular spectrumanalysis SMOOTHING trend extraction unit root.
原文传递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设计实用算法
7
作者 郑愔睿 朱杰江 《建筑结构》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40,共5页
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的基本假定,以及混凝土、钢材、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截面设计的实用计算方法。首先将钢材进行单元离散,再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得到各离散单元的抗弯、抗压(拉)承载... 根据《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的基本假定,以及混凝土、钢材、钢筋材料的本构关系,提出了钢-混凝土组合截面设计的实用计算方法。首先将钢材进行单元离散,再用数值积分的方法得到各离散单元的抗弯、抗压(拉)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整个钢材的承载力即为每个离散单元承载力之和。最后根据受力平衡条件,推导出了截面的配筋量计算方程组。方程组中所有参数均在文中给出了解析表达式,使该方法具有运算高效、便于实现电算化的特点。方法不受钢-混凝土组合截面的受力状态、钢材形状的限制,能够解决《规程》中只对特定一种截面形式和受力状态进行设计的问题,适用范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截面 任意形状钢材 离散单元 配筋计算
原文传递
Tb/Fe磁性多层膜模型研究
8
作者 马超 冯唐福 邵俊利 《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7-11,共5页
针对界面反铁磁耦合的Tb/Fe两相交替排列的多层膜,使用能量最小原理方法,推导了离散单元的磁矩方向角度与沿着薄膜厚度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出了沿外磁场方向的平均磁化强度,利用MATLAB软件给出了各自的关系曲线图。结果显示,磁矩方向角度... 针对界面反铁磁耦合的Tb/Fe两相交替排列的多层膜,使用能量最小原理方法,推导了离散单元的磁矩方向角度与沿着薄膜厚度的位置关系,计算得出了沿外磁场方向的平均磁化强度,利用MATLAB软件给出了各自的关系曲线图。结果显示,磁矩方向角度与薄膜厚度位置满足椭圆关系,随磁场增大,磁矩方向角度变化越大,磁化强度趋于饱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多层膜 离散单元 反铁磁性耦合 磁化强度
下载PDF
离散元模拟外槽轮排肥器排量分析 被引量:33
9
作者 张涛 刘飞 +5 位作者 刘月琴 赵满全 张思 李娜 李凤丽 吕冰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98-201,共4页
排肥装置作为免耕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肥性能直接影响播种的出苗率、作物的长势及粮食的产量。为得到外槽轮排肥器不同槽轮工作长度的单位圆周排出质量和质量流率,本文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外槽轮排肥器转速为35r/min,槽轮工作长度... 排肥装置作为免耕播种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排肥性能直接影响播种的出苗率、作物的长势及粮食的产量。为得到外槽轮排肥器不同槽轮工作长度的单位圆周排出质量和质量流率,本文采用离散元软件,对外槽轮排肥器转速为35r/min,槽轮工作长度为15、30、55mm时的排肥过程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外槽轮工作长度为15、30、55mm时,单位圆周排出质量分别为0.036 9、0.069 4、0.135 5kg/r;质量流率分别为0.0215、0.0405、0.0790k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槽轮 排肥器 离散元 质量流率 单位圆周排出质量
下载PDF
全球离散格网的建模方法及基本问题 被引量:32
10
作者 赵学胜 王磊 +1 位作者 王洪彬 李颖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9-34,共6页
全球离散格网(Discrete Global Grid,DGG)模型是数字地球及空间信息格网的基础,不同的建模方法不但影响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全球GIS的操作功能。该文介绍了DGG的评价标准,将DGG的建模方法归纳为3种类型:经纬度格网模型、... 全球离散格网(Discrete Global Grid,DGG)模型是数字地球及空间信息格网的基础,不同的建模方法不但影响空间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效率,而且影响全球GIS的操作功能。该文介绍了DGG的评价标准,将DGG的建模方法归纳为3种类型:经纬度格网模型、自适应格网模型和正多面体格网模型,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球面离散格网模型的几何结构、单元特征和应用模式。最后,提出了DGG在Global GIS中亟待解决的基本问题,包括编码、精度、应用、误差、整合和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离散格网(DGG) 建模方法 剖分单元 全球空间格网(GSG) 全球GIS
下载PDF
基于块体离散元的高速远程滑坡灾害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9
11
作者 刘广煜 徐文杰 +1 位作者 佟彬 王立朝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7-1566,共10页
高速远程滑坡的破裂及致灾机制一直是滑坡灾害难点之一。为了深入高速远程滑坡灾害动力学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块体离散元法的黏结断裂模型,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实现了高性能并行计算,进而开发了地质体从连续到破裂解体过程的耦合模... 高速远程滑坡的破裂及致灾机制一直是滑坡灾害难点之一。为了深入高速远程滑坡灾害动力学过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块体离散元法的黏结断裂模型,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实现了高性能并行计算,进而开发了地质体从连续到破裂解体过程的耦合模拟平台–耦合离散元程序(CoDEM)。在此基础上以2000年西藏易贡滑坡为例,系统研究了滑坡体的"高位崩塌区崩解启动–老滑坡体复活–碎屑流高速流动–堰塞体形成"的全过程。通过对比数值计算结果和现场地质调查资料,表明计算得到的堆积范围、物质组成与滑坡实际状态较为吻合。根据滑坡不同阶段的运动特征,将滑坡灾害区分为4个部分:启动区、缓冲区、流通区和刹车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高速远程滑坡 黏结断裂模型 块体离散元 图形处理器(GPU) 耦合离散元程序(CoDEM)
原文传递
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抽水蓄能-风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道君 王璇 +2 位作者 左剑 呙虎 张磊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0-116,共7页
研究适用于风电大规模接入系统的抽水蓄能-风电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对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风电场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抽水蓄能-风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利用风险约束... 研究适用于风电大规模接入系统的抽水蓄能-风电联合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对于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风电场及抽水蓄能电站的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抽水蓄能-风电联合优化调度方法。利用风险约束理论来描述风电出力的不确定性,将抽水蓄能作为一种平抑风电出力波动性的手段纳入到调度体系之中,以此为基础,研究构建了一种计及风电出力不确定性的抽水蓄能-风电联合优化调度模型,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的模型求解方法。基于10机算例的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与传统调度方法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系统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约束 风蓄联合运行 改进离散粒子群算法 机组组合 风力发电
下载PDF
滞后细观模型在岩石力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关晶波 王建祥 +2 位作者 赵永红 苏先樾 王仁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对以砂岩为代表的所谓“NME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方面的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型进行了评介.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所谓“滞后单元”的描述滞后现象的物理模型——Preisach-Mayergoyz(P-M)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P-M模型应用于模拟岩石的非线性滞... 对以砂岩为代表的所谓“NME材料”的力学行为研究方面的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型进行了评介.首先介绍了一种基于所谓“滞后单元”的描述滞后现象的物理模型——Preisach-Mayergoyz(P-M)模型,然后详细阐述了P-M模型应用于模拟岩石的非线性滞后应力应变关系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唯象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宏观上的滞后表现和“离散记忆”效应.接着本文对应变能耗散的力学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最后,介绍了一种描述弹性波在“NME材料”中传播规律的数学方法,该方法从一般的弹性波传播规律出发,分析了“NME材料”特殊的力学性质给弹性波传播带来的影响,揭示了产生特殊的弹性波传播规律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后细观模型 岩石力学 非线性细观弹性材料 离散记忆效应 P-M模型 滞后细观弹性单元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与门控循环单元的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立峰 王智 吴思橙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06-1312,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重建图像,对其填充处理后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求取最大、最小DCT系数的差值,选取一定帧数长度数据作为网... 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与门控循环单元(GRU)的垂直管道气液两相流流型识别方法。该方法基于电阻层析成像(ERT)系统的重建图像,对其填充处理后进行离散余弦变换(DCT),求取最大、最小DCT系数的差值,选取一定帧数长度数据作为网络输入,对流型进行识别。分析了输入序列长度对CNN-GRU、CNN及GRU网络分类准确的影响,确定了最佳输入向量维度分别为60、65及50,使用实验数据对3种网络进行训练、测试,结果表明,CNN-GRU网络分类准确率最高,平均流型识别准确率可达99.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流型识别 离散余弦变换 卷积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电阻层析成像
下载PDF
基于改进约束序优化方法的带安全约束的不确定性机组组合问题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楠 王璇 +3 位作者 周峥 陈道君 黎索亚 李宏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9-117,共9页
为快速有效地求解考虑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的SCUC问题,在现有约束序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确定性SCUC问题求解的改进约束序优化算法。该方法针对序优化的粗糙模型和精确模型分别融入了离散变量识别策略和无效安全约束削减策... 为快速有效地求解考虑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接入的SCUC问题,在现有约束序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不确定性SCUC问题求解的改进约束序优化算法。该方法针对序优化的粗糙模型和精确模型分别融入了离散变量识别策略和无效安全约束削减策略。相比于传统求解方法,提出的改进约束序优化算法在充分发挥传统序优化计算效率方面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算法的紧凑性,降低了计算冗余度,有效提升了算法的求解效率。基于IEEE-118节点标准算例的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序优化 无效安全约束识别 离散变量辨识 考虑安全约束的机组组合 风力发电
下载PDF
确定裂隙岩体渗透系数张量的一维环单元模型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俊奇 汪志刚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75-586,共12页
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确定一直是渗流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广义达西定律,提出一种新型空间一维环单元模型来计算三维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该模型简化了以往复杂的三维面状流模型。通过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一维环单元模型的合理性进行... 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确定一直是渗流领域研究的重点。本文基于广义达西定律,提出一种新型空间一维环单元模型来计算三维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该模型简化了以往复杂的三维面状流模型。通过解析法和数值模拟法对一维环单元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利用面单元模型校核该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裂隙岩体,环单元模型计算得到的渗透张量,与现场压水试验校核过的数据相比,误差在合理范围之内,与面单元模型计算得到的结果相比,基本相同;环单元模型是一种可行、精度高且实用的简化模型,比面状流模型简单,在计算渗透张量时能极大地减小运算规模,优化了算法。研究成果可为确定裂隙岩体的渗透张量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裂隙网络 环单元 渗透张量 面单元 定水头法
下载PDF
基于传输矩阵的激光谐振腔模式计算 被引量:7
17
作者 秦应雄 唐霞辉 +1 位作者 钟如涛 李正佳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63-1468,共6页
建立了激光谐振腔往返传输矩阵,通过求解往返传输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获得了激光谐振腔模式特征。该方法可以用于快速计算同阶贝塞耳函数的所有谐振腔模式和衍射损耗,其结果与Fox-Li数值迭代方式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分别就对称谐振... 建立了激光谐振腔往返传输矩阵,通过求解往返传输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获得了激光谐振腔模式特征。该方法可以用于快速计算同阶贝塞耳函数的所有谐振腔模式和衍射损耗,其结果与Fox-Li数值迭代方式计算结果完全一致。分别就对称谐振腔往返传输矩阵的A^2与单程传输矩阵A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之间的关系和物理意义,以及非对称谐振腔往返传输矩阵AB与BA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之间关系和物理意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建立了数学表达式,并可以通过改变传输矩阵来提高计算效率。分析了对称共焦腔离散单元数量对光腔模式计算结果的影响,建立了最佳离散单元数量与谐振腔镜片半径的关系表达式,并实现了大菲涅耳系数共焦腔模式的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谐振腔 传输矩阵 特征值 特征向量 离散单元数量
原文传递
基于NOB的线性自抗扰控制在惯性参考单元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醒飞 王凡 +1 位作者 拓卫晓 周政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3-489,共7页
高增益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应用于系统输出被噪声污染的场合时,性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和限制.针对经典滤波算法噪声抑制效果差,带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利用噪声观测器(noise observer... 高增益的线性自抗扰控制(linear active disturbance rejection control,LADRC),应用于系统输出被噪声污染的场合时,性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和限制.针对经典滤波算法噪声抑制效果差,带宽损失严重的问题,提出利用噪声观测器(noise observer,NOB)降低LADRC噪声敏感,从而提高系统带宽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LADRC的频域特性和离散化效果,明确传感噪声对系统带宽的影响;然后,介绍基于NOB的LADRC实现,并进行系统内稳定性的分析;最后,针对惯性参考单元的位置环,将所提出方案与低通滤波器、预报式跟踪微分器进行对比分析.仿真结果表明,NOB能够在抑制噪声的同时,减小相位损失;硬件实验表明,引入NOB滤波的LADRC,驱动信号的RMSE降低至LADRC的20.47%,系统阶跃响应的上升时间减少56.67%,表明NOB对于降低LADRC的噪声敏感,提高系统带宽具有显著效果,具备相当的工程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自抗扰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离散化 带宽扩展 噪声观测器 惯性参考单元
原文传递
基于颗粒阻尼的管状带式输送机减振研究
19
作者 乔治忠 张振军 +3 位作者 尚书宏 刘启斌 肖望强 陈蕾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48,共5页
针对管带机运行时产生振动及刺耳的噪声问题,文中以管带机支撑钢架为研究对象,基于颗粒阻尼技术提出一项新型的减振降噪措施。建立管带机三维模型,以耗能值为标准,对颗粒的粒径和填充率进行仿真探究,确定阻尼器最佳参数方案。通过现场... 针对管带机运行时产生振动及刺耳的噪声问题,文中以管带机支撑钢架为研究对象,基于颗粒阻尼技术提出一项新型的减振降噪措施。建立管带机三维模型,以耗能值为标准,对颗粒的粒径和填充率进行仿真探究,确定阻尼器最佳参数方案。通过现场试验采集了最佳参数方案下管带机钢架的加速度响应,试验数据表明:管带机支撑钢架在安装颗粒阻尼器后减振率达61%,为煤炭设备减振降噪提供了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带机 颗粒阻尼器 离散单元法 减振
下载PDF
离散单元法技术在《离散单元法理论及其应用》课程中的探索
20
作者 石林榕 赵武云 孙步功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6,130,共4页
离散单元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多个环节,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从耕整地过程、播种过程、田间管理和收获过程方面介绍离散元方法的具体应用,将研究生开展课程内容分解为离散元法接触模型、软件界面操作,基本案例和高级案例... 离散单元法已经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化工程的多个环节,为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从耕整地过程、播种过程、田间管理和收获过程方面介绍离散元方法的具体应用,将研究生开展课程内容分解为离散元法接触模型、软件界面操作,基本案例和高级案例。对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重新建立离散元法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法 研究生课程 案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