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冻结道砟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细观参数优化
1
作者 周文凯 高士博 +1 位作者 王尕平 严颖 《中国科技论文》 CAS 2024年第6期687-694,共8页
为高效准确确定离散元细观参数,针对冻结道砟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模拟,基于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模型参数优化。以线性接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粘结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黏聚力为试验因素,以冻结试样的宏... 为高效准确确定离散元细观参数,针对冻结道砟单轴压缩试验的离散元模拟,基于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进行模型参数优化。以线性接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粘结弹性模量、抗拉强度和黏聚力为试验因素,以冻结试样的宏观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为试验指标,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对试验指标影响显著的试验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进行离散元细观参数优化并验证。优化结果表明,线性接触弹性模量、摩擦系数和粘结弹性模量是影响显著的试验因素,对应的最优参数分别为62.461 GPa、0.281和8.109 GPa。采用优化后参数计算得到的宏观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结果与对应物理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97%和0.19%。该优化方法对离散元参数确定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轴压缩试验 冻结道砟 离散元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 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
下载PDF
基于地聚反应的冷拌沥青混合料强度特性与机理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岩 周圣杰 樊亮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0-349,共10页
利用马歇尔稳定度(MS)强度评价指标,对冷拌沥青混合料(简称冷拌料)在不同地聚添加剂、浸水、不同养生龄期等条件下进行宏观强度试验分析,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离散元模拟等方式,对集料表面的细观结构与地聚物的抗压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马歇尔稳定度(MS)强度评价指标,对冷拌沥青混合料(简称冷拌料)在不同地聚添加剂、浸水、不同养生龄期等条件下进行宏观强度试验分析,并采用荧光显微镜及离散元模拟等方式,对集料表面的细观结构与地聚物的抗压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冷拌料的M S随地聚物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基质沥青与地聚添加剂质量比为4∶3时达到峰值,且在4∶2至4∶3区间,残留稳定度(MS0)的减小幅度最小,强度损失率最低,因此基质沥青与地聚添加剂的最佳质量比为4∶3;强度随养生龄期的增加而增加,而强度增长率随养生龄期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养生时间应不少于3 d;通过荧光显微镜分析,发现集料表面的沥青被地聚物产生的胶凝物裹覆,通过马歇尔稳定度虚拟试验分析,发现试件主要受力方向位于承压点的正下方,集料在受压过程中呈外部受拉内部受压状态,而地聚物产生的胶凝产物可以较好地抵抗竖向荷载,提升冷拌料抗压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物 冷拌沥青混合料 稳定度 荧光显微镜 离散元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大豆饲料粉碎机刀具材料对粉碎效果的分析与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新顺 程改兰 +1 位作者 任天乐 杨博安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91,共5页
试验分析了不同大豆饲料粉碎机刀具材料对粉碎机粉碎效果的影响,对大豆饲料粉碎机,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进行实体测量,建立粉碎机UG模型导入EDEM软件中,并建立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模型进行分析,以2.6~3.5 ... 试验分析了不同大豆饲料粉碎机刀具材料对粉碎机粉碎效果的影响,对大豆饲料粉碎机,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进行实体测量,建立粉碎机UG模型导入EDEM软件中,并建立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模型进行分析,以2.6~3.5 s时间段内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颗粒所受的剪切力与旋转动能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刀具材料对粉碎效果的影响。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究不同大豆数目、不同刀具材料对粉碎机粉碎效果的影响。仿真结果显示: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数目为400和1 000时,粉碎刀具材料为6CrW2Si时大豆所受的剪切力与旋转动能高于粉碎刀具材料为Cr12MoV时大豆所受的剪切力与旋转动能。刀具材料相同时,随着大豆数量的增加,合农70大豆、齐黄35大豆和山宁17大豆颗粒所受的剪切力与旋转动能均明显增加,其中大豆颗粒所受最大剪切力为160.326 N,最大旋转动能为19.758 J。试验与仿真所得结论一致,该结果为其他粉碎机刀具的材料研究设计提供理论基础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 刀具 Edem 材料分析
下载PDF
Using the DEM-CFD method to predict Brownian particle deposition in a constricted tube 被引量:7
4
作者 Florian Chaumeil Martin Crapper 《Particu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4期94-106,共13页
Modelling of the agglomeration and deposition on a constricted tube collector of colloidal size particles immersed in a liquid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The a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r... Modelling of the agglomeration and deposition on a constricted tube collector of colloidal size particles immersed in a liquid is investigated using the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The ability of this method to represent surface interactions allows the simulation of agglomeration and deposition at the particle scale. The numerical model adopts a mechanistic approach to represent the forces involved in colloidal suspensions by including near-wall drag retardation, surface interaction and Brownian forces. The model is implemented using the commercially available DEM package EDEM 2.3~, so that results can be repli- cated in a standard and user-friendly framework.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article-to-collector size ratios, inlet fluid flow-rates and particle concentrations are examined and it is found that deposition efficiency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inter-relation of these parameters. Particle deposition and re-suspension mechanisms have been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thanks to EDEM's post processing capability. One-way coupling with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is considered and results are compared with a two- way coupling between EDEM 2.3 and FLUENT 12.1. It is found that two-way coupling requires circa 500% more time than one-way coupling for similar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crete element method dem Colloids Agglomeration Deposition Simulation
原文传递
垂直螺旋输送机的多尺度结构分析
5
作者 赵炀 孙晓霞 +1 位作者 孟文俊 翟义英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32,共4页
垂直螺旋输送机结构封闭,且输送颗粒量过于庞大,输送机内部颗粒研究困难。这里利用DEM建立了垂直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模型和颗粒模型,将垂直螺旋输送机颗粒流的轴向速度按照多尺度结构划分为宏观尺度结构、介观尺度结构和微观尺度结构,取... 垂直螺旋输送机结构封闭,且输送颗粒量过于庞大,输送机内部颗粒研究困难。这里利用DEM建立了垂直螺旋输送机的输送模型和颗粒模型,将垂直螺旋输送机颗粒流的轴向速度按照多尺度结构划分为宏观尺度结构、介观尺度结构和微观尺度结构,取不同螺距、截面的颗粒进行不同尺度结构橡胶颗粒轴向速度分析研究,证明了垂直螺旋输送机中各尺度结构的颗粒轴向速度分布具有一致性,即宏观尺度结构可由微观尺度结构代替,为垂直螺旋输送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螺旋输送机 离散元法dem 多尺度结构 平均轴向速度
下载PDF
论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07
6
作者 李世海 刘天苹 刘晓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2期3309-3324,共16页
以地质体的渐进、动态破坏为基本出发点,对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通过具体滑坡现象和模型试验说明研究滑坡问题的复杂性;按照山体的破坏程度,划分包括既有破坏、局部再破坏、贯穿性破坏、离散性破坏和运动性破坏几种破... 以地质体的渐进、动态破坏为基本出发点,对滑坡的稳定性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讨论。通过具体滑坡现象和模型试验说明研究滑坡问题的复杂性;按照山体的破坏程度,划分包括既有破坏、局部再破坏、贯穿性破坏、离散性破坏和运动性破坏几种破坏形式,说明破坏类型的转化正是山体渐进破坏的过程;综合分析极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离散元法分析边坡稳定性的局限性;详细介绍基于连续介质的离散元法的特点;建议将滑坡体地表裂缝作为参数分析的基本参量;阐述分析运动性破坏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单纯靠计算方法不能解决工程问题,将计算模型与现场监测结果分析相结合,是正确判断山体当前状态、分析滑坡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破坏形式 滑坡稳定性 极限平衡法 有限元法 离散元法 地表裂缝 监测结果
下载PDF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构建 被引量:70
7
作者 郑文棠 徐卫亚 +1 位作者 童富果 石安池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633-1644,共12页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岩土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三维地质可视化可以展示边坡结构面的空间组合,揭示边坡的宏观破坏模式;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结合和转换可以反映地质信息的仿真性和动态可修... 复杂边坡三维地质可视化和数值模型的构建是岩土工程和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遇到的关键问题。三维地质可视化可以展示边坡结构面的空间组合,揭示边坡的宏观破坏模式;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结合和转换可以反映地质信息的仿真性和动态可修改性。基于AutoCAD平台,借助AutoLisp语言,采用滑动最小二乘法插值拟合,构建三维可视化模型,同时讨论可视化模型与数值模型的转入。优点在于结合了AutoCAD优越的图形编辑功能和ITASCA公司数值软件(FLAC3D和3DEC)的计算功能,并可根据地质信息的变化更新可视化模型和数值模型。该技术与三维可变形离散元法相结合,在白鹤滩水电站进水口高边坡三维可视化和应力变形分析中进行了应用。同时针对3DEC软件前后处理的不足,结合3DEC内嵌的FISH语言和AutoCAD的AutoLISP语言进行编程,探讨3DEC加锚方法、三维合位移等值线云图和塑性区可视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动最小二乘法 三维可视化模型 离散元法 数值模型 塑性区
下载PDF
含双裂隙岩石裂纹演化机理的离散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53
8
作者 蒋明镜 陈贺 +1 位作者 张宁 房锐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259-3268,3288,共11页
采用离散单元法探讨了预制双裂隙岩石的裂纹演化机理。用近期从试验资料提取的无胶结厚度含抗转动能力的岩石微观力学模型和相应的离散单元法商业软件,模拟了含不同预制倾角的双裂隙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作用下裂纹的扩展与贯通规律,揭示... 采用离散单元法探讨了预制双裂隙岩石的裂纹演化机理。用近期从试验资料提取的无胶结厚度含抗转动能力的岩石微观力学模型和相应的离散单元法商业软件,模拟了含不同预制倾角的双裂隙岩石试样在单轴压缩作用下裂纹的扩展与贯通规律,揭示了裂纹演化的宏微观机理。同时,将离散元法DEM岩石试样的裂纹的扩展和贯通规律以及强度特性与室内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预制裂隙之间以及端点处的拉应力集中是导致裂隙岩石破坏的主要原因,且DEM数值试验得到裂纹的演化规律与室内试验结果较为一致。含30°的预制裂隙的岩石试样最容易起裂,含75°的预制裂隙的岩石试样最困难起裂,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裂纹在垂直于主应力方向上的长度不同导致试样受拉区域大小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dem) 胶结模型 预制裂隙 裂纹演化机理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对上软下硬地层扰动研究 被引量:52
9
作者 王俊 何川 +2 位作者 胡瑞青 代光辉 王士民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53-963,共11页
采用Ф800 mm模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研究土压盾构掘进对上软下硬地层的扰动特征,试验充分考虑土压盾构动态施工全过程的影响。建立与室内掘进试验对应的离散元模型定量分析软土超挖现象并挖掘其他地层扰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土压... 采用Ф800 mm模型盾构开展室内掘进试验以研究土压盾构掘进对上软下硬地层的扰动特征,试验充分考虑土压盾构动态施工全过程的影响。建立与室内掘进试验对应的离散元模型定量分析软土超挖现象并挖掘其他地层扰动信息。研究结果表明:土压盾构在硬岩地层中掘进时地表沉降曲面呈现向软土侧展开的"扇面"状;进入上软下硬地层后地表沉降值与范围均急剧增加,沉降曲面呈现自上而下逐渐收缩的"漏斗"状,硬岩侧收缩速度快于软土侧;上软下硬地层地表位移小于均质软土地层,而地中沉降显著大于后者;上软下硬地层地中沉降槽宽度参数沿深度方向呈指数增加,硬岩占断面比例越小,地中沉降槽宽度参数越大。相同埋深条件下,上软下硬地层地中沉降槽宽度参数小于均质软土地层。硬岩占断面比例越大,渣土中砂土所占比例与相应理论值差异越明显。地表水平位移在竖向沉降槽曲线反弯点处最大。研究可为土压盾构在上软下硬地层施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土压盾构 室内试验 上软下硬地层 地层扰动 超挖 dem
原文传递
盘形滚刀破岩过程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41
10
作者 谭青 李建芳 +3 位作者 夏毅敏 徐孜军 朱逸 张佳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07-2714,共8页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的破岩过程以及盘形滚刀的结构参数(刀刃宽、刀刃角)对滚刀破岩特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岩石与盘形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滚刀侵入岩石过程中贯入度、切削力以及裂纹数三者的关系,在此... 为了研究全断面岩石掘进机盘形滚刀的破岩过程以及盘形滚刀的结构参数(刀刃宽、刀刃角)对滚刀破岩特性的影响,利用离散元方法建立岩石与盘形滚刀的二维数值模型,研究了滚刀侵入岩石过程中贯入度、切削力以及裂纹数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得到滚刀结构参数与岩石破碎特性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裂纹的扩展与滚刀受到的切削力密切相关;破岩过程中切削力先增大后减小的循环模式,证实了岩石跃进破碎特性。在盘形滚刀作用下,岩石中的应力是向下、向四周无限扩展的对称的应力泡。滚刀刀刃作用区域,应力值最高,随着滚刀贯入度增加,最大应力减小;远离滚刀刀刃区域,应力呈应力泡形式逐层降低至0。选择滚刀刀刃宽在10~15mm之间,既避免滚刀受到的推力过大,又能提高滚刀的破岩效率;岩石破碎以滚刀刀刃下方向下发展裂纹的扩展为主,刀刃角在10°~20°之间,既能减少滚刀的磨损又能提高破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形滚刀 破岩机制 离散元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模型的土石混合体直剪试验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赵金凤 严颖 季顺迎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土石混合体是由高强度块石和低强度土体组成的一类特殊工程地质材料,其力学性质可通过直剪试验进行确定.论文针对土石混合体的细观材料特性,分别采用球形颗粒单元和非规则组合颗粒单元模拟土体和块石材料,对其在不同含石量和颗粒粘结强... 土石混合体是由高强度块石和低强度土体组成的一类特殊工程地质材料,其力学性质可通过直剪试验进行确定.论文针对土石混合体的细观材料特性,分别采用球形颗粒单元和非规则组合颗粒单元模拟土体和块石材料,对其在不同含石量和颗粒粘结强度下的直剪试验过程进行离散元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随着含石量和粘结强度的增加而增加;通过不同法向应力下直剪试验的离散元分析,确定了不同含石量下土石混合体材料的内摩擦角和粘聚力.论文研究结果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土石混合体的抗剪强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体 直剪试验 离散元模型 含石量 内摩擦角 粘聚力
原文传递
水平滚筒内二元颗粒体系径向分离模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赵永志 程易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2-328,共7页
发展了考虑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和力矩、以及滚动摩擦力矩的三维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及计算程序,对薄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采用本文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流的分层现象.分析... 发展了考虑法向接触力、切向接触力和力矩、以及滚动摩擦力矩的三维三方程线性弹性-阻尼离散单元模型及计算程序,对薄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体系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采用本文的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滚筒内二元S型颗粒流的分层现象.分析了影响滚筒内颗粒分层的因素,讨论了滚筒转速、颗粒装载率等参数对分层的影响,当转速较高时,滚筒内形成大颗粒在外、小颗粒在内、具有圆形界面的月亮模式,当转速较低时形成具有波浪形界面的花瓣模式,并且随着滚筒转速的逐渐降低,花瓣的数量逐渐增加,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完全符合.模拟还得到了花瓣模式的形成过程:混合均匀的两种颗粒在旋转的过程中很快分离,随后在交界区域相互渗透,造成波动界面,最终形成稳定的花瓣模式.一旦花瓣模式形成,滚筒内的颗粒流动出现明显的波动现象,颗粒流的上表面以上弦、下弦形式不断交替,同时流速也快、慢交替.最后探讨了滚筒内花瓣模式分层运动形成的必要条件及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 滚筒 模式形成 离散单元方法
原文传递
强震区断裂活动与大型滑坡关系研究 被引量:36
13
作者 张永双 苏生瑞 +4 位作者 吴树仁 石菊松 孙萍 姚鑫 熊探宇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3503-3513,共11页
活动断裂带与大型滑坡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汶川Ms8.0级地震活动断裂和大型滑坡调查,阐述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总结活动断裂带大型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启动特征和分段特征及其相关... 活动断裂带与大型滑坡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汶川Ms8.0级地震活动断裂和大型滑坡调查,阐述龙门山活动断裂带大型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总结活动断裂带大型地震滑坡的分布特征、形态特征、启动特征和分段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基于野外调查资料,以龙门山中央断裂带谢家店子滑坡为例,采用离散元方法模拟分析滑坡的启动和快速运移过程,提出高速远程滑坡的致灾后果决定于启动方式、飞行路径和堆积特征3个方面。本项研究对于认识断裂活动与大型滑坡之间的关系以及滑坡成灾后果预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工程 汶川地震 地震滑坡 活动断裂 数值模拟 离散元法
下载PDF
船舶在碎冰区航行的离散元模型及冰载荷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紫麟 刘煜 +2 位作者 孙珊珊 卢云亮 季顺迎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68-877,共10页
采用离散元模型对碎冰区浮冰与船舶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研究.碎冰由三维圆盘单元构成,并考虑其在海流作用下的浮力、拖曳力和附加质量.船体结构由一系列三角形单元组合构造.通过海冰与船体单元间的接触判断和接触力计算,确定海冰... 采用离散元模型对碎冰区浮冰与船舶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数值研究.碎冰由三维圆盘单元构成,并考虑其在海流作用下的浮力、拖曳力和附加质量.船体结构由一系列三角形单元组合构造.通过海冰与船体单元间的接触判断和接触力计算,确定海冰与船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以上离散单元模型对不同冰况(冰速、冰厚、冰块尺寸和密集度)以及航速条件下,海冰对船体的动力作用过程进行了数值分析,对比分析了以上因素对船体冰载荷的影响,可为冰区船舶的安全运行和结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元模型 碎冰区 船体 冰载荷
下载PDF
滑坡涌浪流–固耦合分析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2
15
作者 徐文杰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420-1433,共14页
滑坡涌浪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针对现有滑坡涌浪数值计算分析方法中的不足,立足于滑坡涌浪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充分利用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的特点,采用离散元方法(DEM)模拟滑坡体大变形、不连续问题,采用光... 滑坡涌浪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复杂的流–固耦合问题。针对现有滑坡涌浪数值计算分析方法中的不足,立足于滑坡涌浪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充分利用不同数值计算方法的特点,采用离散元方法(DEM)模拟滑坡体大变形、不连续问题,采用光滑粒子流方法(SPH)模拟水体的流体动力学特性,构建SPH-DEM流固耦合算法。开发面向GPU并行加速的计算分析程序(Co DEM),实现SPH-DEM耦合过程的大规模高性能计算分析。运用所开发的程序,对Fahad开展的散体滑坡涌浪模型试验进行同工况下的数值试验,验证程序在模拟滑坡涌浪流–固耦合问题的可靠性。在SPH-DEM耦合分析时,SPH粒子间距与DEM粒径的比值将影响着耦合精度及计算规模;一般地该值小于1/6时,除了对于滑坡入水点附近的涌浪模拟精确性有一定的影响外,对涌浪在远场(距离入水点超过1个波长)影响较小。以1963年意大利Vajont库区滑坡涌浪灾害为例,基于重构的滑坡体及库区的精细化三维数值计算模型,成功再现了从"滑坡运动→涌浪形成、传播→冲击大坝、漫顶"灾害链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分别从滑坡体最终堆积形态(相似度在90%以上)、漫顶最大洪峰流量(约为350×103 m3/s)及对坝体的最大作用力(约为3.9×1010 N)等方面与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均表明所研究成果与已有成果吻合较好。研究表明,SPH-DEM耦合方法可以较好地实现滑坡涌浪灾害动力学过程分析,所开发的CoDEM可以为库区及近水岸滑坡防灾减灾提供高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涌浪 流–固耦合 离散元法(dem) 光滑粒子流(SPH)
原文传递
基于DEM的谷物三维并联振动筛筛分效果研究 被引量:32
16
作者 李菊 赵德安 +1 位作者 沈惠平 邓嘉鸣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8-1022,共5页
依据筛面、稻谷籽粒和短茎秆的实物结构与材料特性建立了分析模型,基于离散元法(DEM)模拟和分析谷物筛分过程;研究了基于并联机构振动筛的8种组合运动形式对谷物筛分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了筛分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及清洁率对筛分效果的影响... 依据筛面、稻谷籽粒和短茎秆的实物结构与材料特性建立了分析模型,基于离散元法(DEM)模拟和分析谷物筛分过程;研究了基于并联机构振动筛的8种组合运动形式对谷物筛分的影响规律;综合考虑了筛分效率与时间的关系及清洁率对筛分效果的影响,提出了筛分效果的评定方法;应用该评定方法来分析三维运动筛面的筛分效果,所得结论为多维振动筛面运动形式的选择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单元法 三维运动 并联振动筛 筛分效果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沥青混合料虚拟疲劳试验方法 被引量:32
17
作者 陈俊 黄晓明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35-440,共6页
为了从细观角度深入分析沥青混合料疲劳机理,运用离散元方法实现了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的虚拟疲劳试验。首先,根据概率理论,建立了由混合料三维体积级配至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数量级配推导公式;接着,根据蒙特卡洛方法,编制了考虑集料... 为了从细观角度深入分析沥青混合料疲劳机理,运用离散元方法实现了沥青混合料小梁试件的虚拟疲劳试验。首先,根据概率理论,建立了由混合料三维体积级配至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数量级配推导公式;接着,根据蒙特卡洛方法,编制了考虑集料不规则形状的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生成程序,以此生成了沥青混合料二维数字试件;然后,结合离散元基本原理,提出了包括沥青混合料离散元模型的建立、离散单元的接触模式选择和疲劳失效判断标准在内的一整套沥青混合料虚拟疲劳试验方法;最后,进行了沥青混合料小梁疲劳试验,并与基于离散元方法的虚拟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虚拟试验结果与真实试验结果相差无几,所建立的虚拟疲劳试验方法可以作为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分析的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混合料 疲劳性能 虚拟疲劳试验 离散元法
下载PDF
基于真实块石形态的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三维数值直剪试验研究 被引量:32
18
作者 徐文杰 王识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152-2160,共9页
块石形态是影响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及宏细观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真实块石形态的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研究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块石三维形态数据库,然后根据粒度组成生成试样内部块石三维空间分布模型,从而构... 块石形态是影响土石混合体细观结构及宏细观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提出一种基于真实块石形态的土石混合体细观力学研究方法,首先采用三维扫描技术建立块石三维形态数据库,然后根据粒度组成生成试样内部块石三维空间分布模型,从而构建土石混合体的数字模型。利用所提出的基于多球颗粒均匀接触的复杂块体表征算法,实现任意复杂形态块体的多球颗粒均匀、紧密接触填充。基于上述方法,建立土石混合体离散元数值计算分析模型,并协同现场试验结果开展三维数值直剪试验研究。根据土体的现场试验结果反演得到离散元数值试验中土颗粒的细观接触力学参数,将其应用于土石混合体数值试验得到了较好的效果。通过数值试验研究表明,土石混合体在剪切过程中的块石效应,使剪切带变得更加宽厚和曲折,在宏观上造成了试样的内摩擦角有增高趋势;而由于块石含量增加,使得其黏结作用的土体含量减小,从而在宏观上表现为试样黏聚力呈略有降低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力学 土石混合体 细观结构 真实形态 离散元 细观力学
原文传递
颗粒堆内微观力学结构的离散元模拟研究 被引量:29
19
作者 赵永志 江茂强 +1 位作者 徐平 郑津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9-1825,共7页
将离散单元法应用到三维堆积过程的模拟计算,探讨了滑动摩擦及滚动摩擦对堆积形成的影响,得到了颗粒堆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发现颗粒堆的形态是由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共同决定的,在堆内颗粒间的作用力基本呈树状结构.在模拟得到的颗粒堆... 将离散单元法应用到三维堆积过程的模拟计算,探讨了滑动摩擦及滚动摩擦对堆积形成的影响,得到了颗粒堆内部的应力分布规律,发现颗粒堆的形态是由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共同决定的,在堆内颗粒间的作用力基本呈树状结构.在模拟得到的颗粒堆中出现了应力分布奇异现象,在堆积角较大的情况下,颗粒堆与地面间作用力的最大值常发生在距堆底中心不远的环状区域,而并非发生在堆底的中心;在堆积角相对较小时颗粒堆与地面间作用力的最大值较容易发生在堆底的中心.对于一个颗粒堆,具体会发生哪种受力情况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积 离散单元法 计算颗粒力学
原文传递
巴西果效应分离过程的计算颗粒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赵永志 江茂强 郑津洋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12-1818,共7页
采用离散单元模型对巴西果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本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垂直机械振动导致的不同大小颗粒的分离现象.分析了影响振动床内颗粒分层的因素,讨论了振动频率、振动幅度等参数对分层的影响,发现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会对... 采用离散单元模型对巴西果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采用本数学模型可以准确地预测出垂直机械振动导致的不同大小颗粒的分离现象.分析了影响振动床内颗粒分层的因素,讨论了振动频率、振动幅度等参数对分层的影响,发现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会对分离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当振动频率或振动幅度较小时,颗粒整体分离效果都较差,但分离的稳定性较好,当振动频率或振动幅度较大时,整体分离效果仍然较差,同时分离的稳定性也较差,振动分离过程中存在一个频率和振幅适中的最优操作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 振动 模式形成 离散单元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