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东章丘市小荆山后李文化环壕聚落勘探报告 被引量:21
1
作者 王守功 宁荫堂 《华夏考古》 CSSCI 2003年第3期3-11,共9页
小荆山遗址是山东后李文化时期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本文着重介绍了小荆山遗址环壕的形状与结构、环壕内地层堆积。通过分析发现 ,小荆山后李文化时期环壕的西半部利用了自然冲沟 ,东部为人工开挖而成。文章对环壕聚落内居址、墓葬的布... 小荆山遗址是山东后李文化时期重要的环壕聚落遗址。本文着重介绍了小荆山遗址环壕的形状与结构、环壕内地层堆积。通过分析发现 ,小荆山后李文化时期环壕的西半部利用了自然冲沟 ,东部为人工开挖而成。文章对环壕聚落内居址、墓葬的布局进行了探讨 ,进而认为 ,在山东地区 ,早在七八千年以前就存在着环壕聚落 ,其后的大汶口、龙山文化时代的一些遗址中也有环壕存在的迹象。小荆山后李文化的环壕是山东境内目前发现最早、结构最清楚的环壕 ,它的发现 ,将带动山东地区史前聚落形态及环壕聚落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章丘市 后李文化 环壕聚落遗址 小荆山遗址 出土器物
原文传递
红山文化人形坐像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田广林 周政 周宇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99-706,共8页
红山文化时代,那些被供奉在宗教礼仪场所接受世俗民众礼拜的神灵,其体态姿势是最显庄严端重的盘坐和垂脚高坐。在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坐姿人形造像的性质,既不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而是有着某种特定宗教礼仪内... 红山文化时代,那些被供奉在宗教礼仪场所接受世俗民众礼拜的神灵,其体态姿势是最显庄严端重的盘坐和垂脚高坐。在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的坐姿人形造像的性质,既不是现实社会中的人,也不是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而是有着某种特定宗教礼仪内涵的人格化神灵形象。兴隆沟陶质人形坐像的性质与东山嘴祭坛和牛河梁女神庙的发现一样,都属于神像。兴隆沟房址灶前出土的坐像,即是红山时代的家族保护神,而远离居住遗址的东山嘴祭坛出土的坐像,则代表的是当时的国中保护神。由祭祀到礼制,由巫者到王者,由部落到国家,这应该就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辽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海地区 红山文化 人形坐像 发现与研究 文明起源
下载PDF
2008~2017年陕西科技考古综述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靓 胡松梅 +4 位作者 杨苗苗 唐丽雅 赵志军 胡珂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70-194,共25页
本文从骨骼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四个方面对陕西近十年来在科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骨骼人类学和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与碳C、氮N稳定同位素、... 本文从骨骼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和环境考古四个方面对陕西近十年来在科技考古研究领域取得成果进行了全面的回顾和总结,其中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和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骨骼人类学和动物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与碳C、氮N稳定同位素、锶Sr同位素和古DNA分析密切相关,它们在解决生物的食性、迁徙和起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植物考古主要是把植物大遗存和植物微体遗存相结合进行研究。环境考古主要从气候变化、沙漠化、水文变化和人地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末次冰期以来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进行研究,总之,科技考古取得可喜成果。更重要的是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和差距提出了未来的解决方案和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考古 发现和研究 陕西
下载PDF
国外早期陶器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涛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0-58,共9页
关于世界最早阶段陶器的探索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在亚洲的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西亚、北非等地区都发现有早期陶器遗存。这些陶器都具有器类单一、器形简单、火候较低、胎土中夹有羼杂物等特... 关于世界最早阶段陶器的探索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据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在亚洲的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以及西亚、北非等地区都发现有早期陶器遗存。这些陶器都具有器类单一、器形简单、火候较低、胎土中夹有羼杂物等特征,表现出早期陶器原始性的一面,但又各有特点,说明在陶器起源阶段,世界各地的经济形态及其发展水平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外 早期陶器 发现与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Web应用的网络安全漏洞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沈子雷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5期19-20,共2页
随着Web应用系统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漏洞被发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Web安全漏洞可以分成基于Web应用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基于Web平台的网络安全漏洞两种。文章通过阐述这两种网络安全漏洞的现状及安全误区... 随着Web应用系统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漏洞被发现,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威胁。Web安全漏洞可以分成基于Web应用的网络安全漏洞和基于Web平台的网络安全漏洞两种。文章通过阐述这两种网络安全漏洞的现状及安全误区,总结几种常见的安全漏洞攻击方法,并提出有效措施以防范黑客攻击漏洞,维护网络系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B应用 网络安全漏洞 发现与研究
下载PDF
齐文化的考古学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钱益汇 《中原文物》 2004年第1期46-53,共8页
齐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对于封齐时间、“齐”得名、营丘地望等 ,历来学者争论不已 ,难以定论。齐文化是指齐国的考古学文化 ,其发现与研究历程可分为四阶段 :文献记载与金石学研究、启蒙、田野资料积累与初步研究和全面深入研究。目前 ,... 齐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对于封齐时间、“齐”得名、营丘地望等 ,历来学者争论不已 ,难以定论。齐文化是指齐国的考古学文化 ,其发现与研究历程可分为四阶段 :文献记载与金石学研究、启蒙、田野资料积累与初步研究和全面深入研究。目前 ,齐文化研究领域涉及齐文化的分期年代、文化特征和文化渊源等多方面 ,但对这些课题都缺乏系统的总结研究。此外 ,关于齐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齐文化与周边文化的关系等问题学术界也少有讨论。有必要总结齐文化 ,发现不足 ,提出新课题 ,从而推动齐文化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文化 文献记载 金石学 田野资料 考古学
原文传递
峡江地区汉晋墓葬考古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索德浩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6-103,共8页
因为三峡大坝建设的契机,峡江地区汉晋时期墓葬大量发现,其研究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在全面搜集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对近年峡江地区汉晋墓葬考古发现和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峡江地区 汉晋墓葬 发现与研究 存在问题
下载PDF
西周成周考古发现与研究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余力 《洛阳考古》 2021年第2期19-24,共6页
对西周成周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对洛阳北窑西周墓地的发掘,为西周成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十年来对西周成周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在对成周所发现的墓葬、陶器、青铜器等遗迹遗物研究的... 对西周成周的考古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经过60多年的考古发掘,特别是对洛阳北窑西周墓地的发掘,为西周成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近几十年来对西周成周的研究,可以归纳为八个方面。在对成周所发现的墓葬、陶器、青铜器等遗迹遗物研究的基础上,学者们对武王是否营建成周(洛邑)、成周与王城的关系、成周的地望、成周的历史地位、成周的结构布局、成周历史变迁等问题展开了讨论。今后对成周的考古调查发掘工作,重点区域是瀍河两岸和汉魏故城一带。对成周的研究,则主要是寻找西周成周的宫殿区,搞清西周成周的详细布局及对西周时期的三座都城进行对比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 成周 发现与研究 展望
原文传递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境内阴山岩画研究历程简论 被引量:1
9
作者 李金娥 李昀熹 《河套学院论坛》 2017年第1期27-32,共6页
阴山岩画发现较早,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过程漫长。最早发现并对阴山岩画进行文字记载的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研究成就最高的是当代"阴山岩画学之父"盖山林先生,大规模开展阴山岩画研究的是进入21世纪后的巴彦淖尔市政府组织引... 阴山岩画发现较早,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过程漫长。最早发现并对阴山岩画进行文字记载的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研究成就最高的是当代"阴山岩画学之父"盖山林先生,大规模开展阴山岩画研究的是进入21世纪后的巴彦淖尔市政府组织引导下的研究团队。对阴山岩画研究历程进行梳理归纳、概括总结,理出一条较清晰的线索、概括出一个较完整的轮廓,为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彦淖尔 境内 阴山岩画 发现与研究 历程
原文传递
枣庄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概述
10
作者 鲁开国 《枣庄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81-88,共8页
枣庄境内汉代文化遗存丰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枣庄境内陆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汉代遗存,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收获,这些对于研究枣庄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历年... 枣庄境内汉代文化遗存丰富。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枣庄境内陆续发现了一些重要的汉代遗存,尤其是80年代以后,为了配合基本建设工程而进行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收获,这些对于研究枣庄的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对历年来枣庄境内的汉代考古发现进行了梳理,同时还对相关的学术研究作了简要的概述,以供学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庄 汉代考古 发现与研究
下载PDF
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的发现与研究
11
作者 李有骞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3-19,共7页
旧石器发现可分为萌芽期、诞生期和发展期,旧石器研究主要包括对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的研究、与相邻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石器制作、石器功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回顾了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历程和研... 旧石器发现可分为萌芽期、诞生期和发展期,旧石器研究主要包括对本区考古学文化内涵的研究、与相邻地区考古学文化关系的研究以及石器制作、石器功能和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文章回顾了黑龙江流域及东临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发现历程和研究成果及其对该地区旧石器考古学的未来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流域 东临地区 旧石器 发现与研究
下载PDF
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被引量:4
12
作者 钟丽萍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2-35,70,共5页
界定情报研究有效性及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的定义,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综述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及研究前沿探测两个领域各评价方法的优势、劣势;总结情报界有效性评价的研究态势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情报研究情报研究有效性情报研究有效性评价非相关文献知识发现研究前沿探测
下载PDF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忠培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43,共6页
本文为作者代表中国考古学会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一、为什么要保护好文物;二、考古学在文物保护中的位置;三、考古学如何在文物保护中发挥作用;四、此次会议取得的成果。
关键词 2009年 郑州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讲话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手工业遗存的发现与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龙国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5-182,共8页
目前,汉长安城发现的手工业遗存可分制陶(砖瓦建筑材料,陶俑),铸钱和铸铁三大门类,分布于汉长安城内、近郊及上林苑三个区域。砖瓦生产以就近为原则,位于建筑附近,建成即平。陶俑生产及铁器铸造集中于汉长安城西北部的“手工业园”。铸... 目前,汉长安城发现的手工业遗存可分制陶(砖瓦建筑材料,陶俑),铸钱和铸铁三大门类,分布于汉长安城内、近郊及上林苑三个区域。砖瓦生产以就近为原则,位于建筑附近,建成即平。陶俑生产及铁器铸造集中于汉长安城西北部的“手工业园”。铸钱位于西汉上林苑内,因建章宫的营建而导致技巧官迁入城内的“手工业园”。都城手工业由不同的职官负责管理,属于官府手工业性质。其职能主要是为都城建设生产建筑材料,为帝王及贵族陵墓生产随葬用品及少量生活用品,为全国铸造钱币或提供技术支持。各行业普遍使用范模成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的标准化水平。叠铸技术广泛应用于金属铸造领域,王莽铸钱叠铸技术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手工业遗存 考古发现与研究
原文传递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纪要
15
作者 张志清 梁法伟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8,共5页
2009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承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新发现及其所涉及的重要学术课题、... 2009年11月,由国家文物局、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河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承办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郑州举行。会议期间,代表们围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新发现及其所涉及的重要学术课题、考古立项与多学科综合研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交流。本文为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学术收获纪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州 2009年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 纪要
原文传递
洛阳夏商周考古百年收获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鹏娟 宋雪明 《洛阳考古》 2021年第4期18-34,共17页
洛阳地处中原核心地带,也是夏商周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留下了丰富的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多年来,为廓清历史迷雾,厘清洛阳地区夏商周文化遗存的文化脉络,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夏商周文化遗存的考古探索,取得了重要考古... 洛阳地处中原核心地带,也是夏商周王朝活动的中心区域,留下了丰富的夏商周时期文化遗存。多年来,为廓清历史迷雾,厘清洛阳地区夏商周文化遗存的文化脉络,考古工作者在洛阳地区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夏商周文化遗存的考古探索,取得了重要考古收获,为夏商周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本文主要总结洛阳地区百年以来,夏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地区 夏商周 发现与研究
原文传递
浅谈民族考古学的学科特点——以审视里耶发现研究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彭永庆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3期39-41,51,共4页
考古学学科的目标是复原历史,复原过去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阐明文化发展的进程,它以独特的学科特点在研究人类社会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残破性、偶然性、参比性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考古学学科要重构历史,... 考古学学科的目标是复原历史,复原过去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阐明文化发展的进程,它以独特的学科特点在研究人类社会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残破性、偶然性、参比性本身所具有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考古学学科要重构历史,必须整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开放学术视野,多角度多层面地解释资料,才能揭示社会历史真相。湘西里耶的考古发现引发了很多研究,笔者试从考古学科的特点对这一发现研究作探讨性的审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学特点 里耶 发现研究 审视
下载PDF
洛阳古代壁画墓考古百年收获
18
作者 徐婵菲 《洛阳考古》 2021年第4期111-123,共13页
洛阳古代壁画墓发现于20世纪初叶,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洛阳发现的壁画墓有70余座,保存有相对完整画面的壁画墓有54座。壁画墓的时代有西汉(含新莽)、东汉、曹魏、北魏、唐、五代、北宋、金代、元代,基本涵盖了壁... 洛阳古代壁画墓发现于20世纪初叶,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洛阳发现的壁画墓有70余座,保存有相对完整画面的壁画墓有54座。壁画墓的时代有西汉(含新莽)、东汉、曹魏、北魏、唐、五代、北宋、金代、元代,基本涵盖了壁画墓从出现到繁盛再到衰落过程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壁画墓由于综合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科技和艺术等诸多领域的信息内容,在墓葬文化研究中占有特殊重要的位置,因而壁画墓备受学界关注。洛阳古代壁画墓,特别是汉代壁画墓,受到学界的高度关注与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考古百年 洛阳古代壁画墓 发现与研究
原文传递
合著网络加权模式下科研团队的发现与评价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任妮 周建农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CSSCI 2015年第9期68-75,共8页
【目的】通过加权的合著网络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和评价某一机构或学科领域的科研团队情况。【方法】利用合著次数、合著人数、作者排名、被引频次等要素构建一种综合性的合著网络加权模型,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科研团队发现和评... 【目的】通过加权的合著网络关系研究,发现、分析和评价某一机构或学科领域的科研团队情况。【方法】利用合著次数、合著人数、作者排名、被引频次等要素构建一种综合性的合著网络加权模型,并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进行科研团队发现和评价的实证研究。【结果】利用该模型发现的虚拟科研团队和评价结果与实际科研团队的调研结果相符。且该方法能够综合多种影响因素,客观评价科研团队的结构组成和影响力情况。【局限】为确保得到现实中科研团队的详细情况以验证该模型的研究结论,选择笔者所在的科研机构作为评价对象,使得实证研究的范围较小;且数据类型覆盖面存在局限性。【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某一范围内科研团队发现、结构关系分析及建设情况评价,有助于快速熟悉团队,为团队的发展完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团队发现 科研团队评价 合著网络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于科研团队发现和评价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4
20
作者 刘璇 朱庆华 段宇锋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1年第3期32-37,52,共7页
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于科研团队的发现和评价,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为科研团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基因工程专业领域2000~2009十年的合著数据为样本,利用2-派系和滚雪球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科研团队,从网络特性指标... 本文将社会网络分析法运用于科研团队的发现和评价,从社会网络分析的角度为科研团队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以基因工程专业领域2000~2009十年的合著数据为样本,利用2-派系和滚雪球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科研团队,从网络特性指标和核心作者指标两个方面对科研团队绩效影响因素进行挖掘,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科研团队绩效影响因素进行了假设检验,最后提出了提高科研团队绩效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网络分析法 团队发现 团队评价 科研团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