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被引量:74
1
作者 沈壮海 史君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1,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产物,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视野、广度和深度还存在问题,缺乏整体... 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信息技术健康发展的需要,是信息技术时代发展的产物,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但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视野、广度和深度还存在问题,缺乏整体观照与宏观视野,没有做到内容的真正融入,实际应用与理论研究都不够深入。因此,需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中整体与部分、变与不变、主体与载体之间的关系,需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宏观规划、规律把握和话语转化,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 路径创新 话语转换
下载PDF
“中华民族共同体”:话语转变视角下的理论价值与内涵探析 被引量:57
2
作者 郝亚明 赵俊琪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共7页
话语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还具有建构社会的功能。从话语转变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围绕"中华民族"概念所引发相关争议的回应,是以"共同体"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 话语不仅仅是传播信息的工具,还具有建构社会的功能。从话语转变的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对围绕"中华民族"概念所引发相关争议的回应,是以"共同体"视域对民族国家理论体系下"民族"概念的超越。"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对"命运一体"的强调,又是对共同性纽带的强调。这一概念表述具有话语创新的价值,对于民族工作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 话语转变 理论价值
下载PDF
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话语转换——从执政能力到治国理政能力 被引量:17
3
作者 齐卫平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4,共6页
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执政能力"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心话语。聚焦执政能力建设,使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建设形成新的方向和实践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崭新部署谋划全局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带到了一... 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背景下,21世纪初"执政能力"成为中国社会的中心话语。聚焦执政能力建设,使进入新世纪后党的建设形成新的方向和实践内容。党的十八大以崭新部署谋划全局发展,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带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治国理政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施政履职的实践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的现实逻辑决定了治国理政能力新话语形成的思想逻辑。执政能力与治国理政能力是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执政能力不等于治国理政能力。从执政能力到治国理政能力的话语转换,具有崭新的时代意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形成正是党中央治国理政能力展现的标志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执政能力 治国理政能力 话语转换
原文传递
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应用:现状、局限与前景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为学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0-99,共10页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开始集中关注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并卓有建树,其中尤其以荷兰学者梵.迪克最为突出。但此研究也存在两方面的局限:话语分析与新闻传播学之间存在隔膜以及话语分析受到语言学的制约。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话语分析的...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批学者开始集中关注新闻文本的话语分析并卓有建树,其中尤其以荷兰学者梵.迪克最为突出。但此研究也存在两方面的局限:话语分析与新闻传播学之间存在隔膜以及话语分析受到语言学的制约。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话语分析的应用,要求适应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一种话语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突显话语分析注重科学客观性、极大包容性的方法论特质,并最终完成话语分析在新闻传播学应用中的改造转型,体现新闻传播学的实践性、科学性和独立性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传播学 话语分析 学科化转型
下载PDF
从“革命”到“建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话语体系转换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爱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20,共7页
马克思主义内在包含了革命和建设两大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性地运用两种话语体系,解决中国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着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 马克思主义内在包含了革命和建设两大话语。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创造性地运用两种话语体系,解决中国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历史任务和时代主题的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实现着从"革命"到"建设"的话语体系转换。话语体系转换对于掌握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话语 建设话语 话语体系转换
下载PDF
互文性理论的发展阶段、现状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邵长超 《理论界》 2015年第11期124-130,共7页
互文性理论的强大解释力逐渐为学界所意识到,并被运用到语篇、语用、话语分析等学科研究中。文章梳理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互文性理论各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深入发掘,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归纳与论证,得出了互文性理论语言学研究的... 互文性理论的强大解释力逐渐为学界所意识到,并被运用到语篇、语用、话语分析等学科研究中。文章梳理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互文性理论各家的基本观点进行了深入发掘,通过对互文性理论的归纳与论证,得出了互文性理论语言学研究的核心观点。并对当前互文性研究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评析,文章指出我们不仅要将互文性概念引入语言学研究中来,引导学界对语篇系统性的关注,更要对互文性现象做进一步的语言学化的分析,致力于将互文性理论改造成语言学自身必不可少的理论组成部分,并结合新时代出现的多样化的语篇形式,构建语篇互文性研究新范式,对各类语篇现象进行透彻的理论分析和充分的结构阐释,推动篇章语言学研究走向深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文性 语篇 文本 语言学化
原文传递
中国国际传播的逻辑转向与话语升级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玉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9-134,共6页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与新媒介引发的国际舆论场变革,亟待中国国际传播实现逻辑转向与话语体系升级。跳出中国国际传播的初级目标、追求与中国"发展优势"匹配的"话语优势"成为国际传播转向的内部诉求,世界局势的... 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与新媒介引发的国际舆论场变革,亟待中国国际传播实现逻辑转向与话语体系升级。跳出中国国际传播的初级目标、追求与中国"发展优势"匹配的"话语优势"成为国际传播转向的内部诉求,世界局势的极速变动与国际传播新态势为话语体系变革提供了外部动力。中国国际传播逻辑转向的完成,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开展国际传播的话语体系升级,包括直面中国和全球热点议题,突破抽象国家形象塑造,给出自主性的"中国方案";立足中国独特文化基因,跳出西方固有话语体系,进行新知识的生产;重视新媒介生态,抓住技术红利,创新国际传播的文本形式;关注个人媒介系统,研究受众心理动机与选择机制,追求平衡的国际传播秩序;建构国际舆论场的强势框架,打破西方媒体的冲突框架,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话语体系 逻辑转向 话语升级 国际传播主体性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转换与话语建构 被引量:9
8
作者 杨彬彬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27,109,共13页
制度话语是制度建设理论的基石。话语转换反映了话语演进的客观过程,话语建构体现了话语创新的主体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转换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反映了制度形态、制度思想、制度表达的内在一致性。建... 制度话语是制度建设理论的基石。话语转换反映了话语演进的客观过程,话语建构体现了话语创新的主体自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话语转换有着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反映了制度形态、制度思想、制度表达的内在一致性。建构新时代的制度话语体系,要深入挖掘其中的本体资源、主体资源、文化资源、介质资源,不断提升话语解释力,以抓住话语建构的起始点;不断提升话语传播力,以抓住话语建构的中介点;不断提升话语认同力,以抓住话语建构的落脚点。话语建构也要与提升制度自信意识紧密结合,切实将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转化为制度认同和制度自信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话语转换 话语建构 演进逻辑 时代资源 话语机制
下载PDF
话语到话语权的转化逻辑与中国话语权的深化路径 被引量:6
9
作者 戴维来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6-38,共13页
话语权问题在激烈的国际博弈中格外凸显,围绕话语的建构与解构的斗争亦相当尖锐。话语权具有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双重内涵,对一个国家的利益扩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话语到话语权的转化遵循一定的逻辑,包括话语吸引力的增强、话语设... 话语权问题在激烈的国际博弈中格外凸显,围绕话语的建构与解构的斗争亦相当尖锐。话语权具有话语权利和话语权力双重内涵,对一个国家的利益扩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从话语到话语权的转化遵循一定的逻辑,包括话语吸引力的增强、话语设定力的塑造、话语对外穿透力的强化,从而建构和深化新的话语权。相较西方,中国话语尚处于弱势,话语权与自身的总体实力还不匹配,中国话语权塑造面临诸多挑战。未来应从治理实践出发,把文化自信转化为话语自信,将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深化中国话语权的提升路径,扩大中国话语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国话语权,服务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权 转化逻辑 全球治理 中国话语权
下载PDF
民间文化场域中“非遗”话语的接合与博弈 被引量:9
10
作者 祝昇慧 《中原文化研究》 2017年第3期66-72,共7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中国开展十余年来,已建构起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国家、市场、学界三方分别生产了非遗的行政话语、产业话语与知识话语。首先是国家层面通过文化政策和行政制度将民间文化纳入到以名录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体...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中国开展十余年来,已建构起一套独特的话语体系。国家、市场、学界三方分别生产了非遗的行政话语、产业话语与知识话语。首先是国家层面通过文化政策和行政制度将民间文化纳入到以名录为核心的"非遗保护体系"以及转型期文化重建当中,进而融入国家叙事的主旋律;其次是市场运作通过将遗产资源变成文化资本,在文化产业、旅游业的兴盛中,促使民间文化既焕发生机活力,又发生变异变质;最后是学界精英通过非遗话语进行多学科的整合和经典化运作,使学术话语由学院延伸到社会公共领域,介入文化实践。上述话语类型的形成反映了民间文化场域中围绕"非遗"展开的话语接合与博弈的过程,并成为透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文化政治的绝佳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话语 民间文化 转型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 被引量:5
11
作者 袁柏顺 李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10-19,共10页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成果。该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调适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变化整体上擘画了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基于语境、话题、意向和评价等四个系统微观要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话语创新和理论创造的成果。该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动态调适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变化整体上擘画了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基于语境、话题、意向和评价等四个系统微观要素,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转换进路进行探究,可以发现它在四个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客观顺应”到发挥“历史主动”的语境更进;从“个别侧重”到“统筹协调”的话题转换;从破“话语陷阱”到立“中国特色”的意向转型;从“单向维度”到“多向维度”的评价转变。这些变化为新时代自我革命话语体系的进一步赓续创新指明了更加清晰的发力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自我革命 话语体系 转换进路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教学话语转型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韩立福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1-44,共4页
后现代语境下的课堂教学话语转型具体表现在:由缺乏情感的表演性教学话语转变为充满人文关怀的真实性话语;由缺乏激情的蔑视性教学话语转变为充满激励唤醒的鼓励性话语;由缺乏理性的独断性教学话语转变为体现科学意识的规范性话语;由强... 后现代语境下的课堂教学话语转型具体表现在:由缺乏情感的表演性教学话语转变为充满人文关怀的真实性话语;由缺乏激情的蔑视性教学话语转变为充满激励唤醒的鼓励性话语;由缺乏理性的独断性教学话语转变为体现科学意识的规范性话语;由强调绝对的真理性教学话语转变为体现质疑精神的批判性话语;由强调单一性的封闭性教学话语转变为体现多元意识的开放性话语;由强调统一的压制性教学话语转变为体现个性意识的差异性话语;由忽视细节的体态性教学话语转变为注重艺术价值的体态性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 教学话语 转型研究
下载PDF
社会转型中“话语空间”的博弈与网络舆论引导 被引量:8
13
作者 高小燕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6-172,共7页
技术改变人类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原有传播格局、舆论生态,也悄无声息且深刻地改变着传受双方的地位,从而影响了我国宣传与舆论引导机制和途径。互联网带来了多元多维度传播状态,政府、媒体、民众等各方都在表达自己... 技术改变人类社会,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原有传播格局、舆论生态,也悄无声息且深刻地改变着传受双方的地位,从而影响了我国宣传与舆论引导机制和途径。互联网带来了多元多维度传播状态,政府、媒体、民众等各方都在表达自己的意见而形成了各自的话语空间。多元话语空间的架构和意见的交锋博弈推进了网络民意的生成。从正向维度来看,网络民意作为新生事物为民主、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新的平台和动力;但是,新的问题和压力也应运而生。本文从社会转型的背景出发分析"话语空间"的博弈带来的问题和压力,并对网络舆论多元化和格局复杂化的机理进行研析,从而对舆论传播引导路径的展开了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空间 网络舆论 社会转型 引导路径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转换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峰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146,共7页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工作,依据时代主题的变迁、历史任务的变化以及话语对象和实践场域的不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的转换,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推进...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高度重视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构工作,依据时代主题的变迁、历史任务的变化以及话语对象和实践场域的不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和话语形式的转换,为夺取中国革命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提供了价值引领、理论指导和精神支撑。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本体转换、主体间转换以及话语空间转换的实践进程中,有效地增强了话语表达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意识形态 话语转换
下载PDF
中国话语建构:来自哲学的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双套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8-63,共6页
话语是对"现实"的说明和解释,反应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话语变革的目的在于让话语符合"现实",而不能走向对"现存"的简单辩护。不过,"现实"是建立在"感性的人的活动"基础... 话语是对"现实"的说明和解释,反应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话语变革的目的在于让话语符合"现实",而不能走向对"现存"的简单辩护。不过,"现实"是建立在"感性的人的活动"基础上的过程集合体,话语理应根据"现实"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话语对"现实"的反映不是复写,而是以理论为中介,话语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要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话语创新,这是中国革命和建设话语演变历程的基本经验。话语变迁也有其自身特点,但从苏联教科书哲学话语失败的教训来看,不能夸大话语的"相对独立性",而应该在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上不断切中"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变革 话语建构 话语创新 实践第一
原文传递
从'大众'到'精英'--论我国犯罪论体系话语模式的转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车浩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8,共8页
近年来刑法学界关于犯罪论体系变革大讨论的背后,是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的对立。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考虑,我国传统的犯罪论体系不同于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结构相对简单,学术含量较低,体现了一种大众话语的立场。但是随着法治社会的建... 近年来刑法学界关于犯罪论体系变革大讨论的背后,是精英话语与大众话语之间的对立。由于历史原因和现实考虑,我国传统的犯罪论体系不同于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结构相对简单,学术含量较低,体现了一种大众话语的立场。但是随着法治社会的建立,法律专业化的趋势要求司法队伍精英化,学术界必须能够提供与之相匹配的理论工具,因此,犯罪论体系必将面临大众话语模式向精英话语模式的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论体系 大众话语 精英话语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话语体系的创新策略研究
17
作者 向继友 李明 孔令琪 《铜陵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57-60,71,共5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承载着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起着引导学生思想和文化行为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鲜活的思想性、内外兼顾性等特点。文章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存在着诸如“千篇一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承载着国家特定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起着引导学生思想和文化行为的作用,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鲜活的思想性、内外兼顾性等特点。文章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存在着诸如“千篇一律”“不接地气”“庸俗化、娱乐化”“政治性和学理性统一不足”等问题,提出以整体思维、系统思维统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话语体系:促进教学话语与生活话语的互融共通;培养教学理念和问题意识的双向养成;坚持“单一性”与“多样化”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群体的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体系 话语转换
下载PDF
从观念到制度的四重转化: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案例分析
18
作者 王琪 景丽丽 《宁夏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02-110,共9页
深化改革是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原则。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背后是海洋政策注意力的深层次变化。制度变迁理论通常将观念改变视为制度变迁的动因。政策话语对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作用,遵循观念话语互动—... 深化改革是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重要原则。海洋行政管理体制变革的背后是海洋政策注意力的深层次变化。制度变迁理论通常将观念改变视为制度变迁的动因。政策话语对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作用,遵循观念话语互动—国家意志转化—制度知识反馈的机理。海洋强国政策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发挥中国海洋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优势,推动海洋命运共同体、利益相关者与政策行动者的观念协同、海洋经济与海洋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海洋综合管理效能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权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海洋行政管理 制度变迁
下载PDF
海外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研究评述
19
作者 张镭宝 《当代中国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9-140,M0007,M0008,共14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经提出便引发海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因此成为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新热点。2019年以来,海外研究者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深耕,详细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内涵释义和价值意蕴,梳理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脉络... 全过程人民民主一经提出便引发海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也因此成为海外中国政治研究的新热点。2019年以来,海外研究者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深耕,详细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成逻辑、内涵释义和价值意蕴,梳理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脉络,勾勒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谱系,形成了多元化的研究范式。虽然海外学者的研究客观上仍然存在许多“空缺”函待填补,但总体上形成了较为积极的认知,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价值意义进行了高度评价,有利于国际社会增进对中国民主的了解。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应立足更广阔的视域,努力探索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世界民主实践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话语体系 实践转化 海外
原文传递
话语转变与政治动员——论陕甘宁文艺运动中的“下乡入伍”
20
作者 冯超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2,共7页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 “下乡入伍”是抗战时期的一项重要文化政策和实践。与重口号宣传而轻组织动员的国统区大后方相比,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甘宁边区,“下乡入伍”作为延安知识分子了解、反映边区军民生活的重要途径,不仅得到了边区机关、学校及各类协会的高度重视和有效组织,成为陕甘宁文艺运动的一个部分;更因为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划分为各具特征的前后两期,在起到知识分子话语转变作用的同时,也对边区军民民族、国家意识的培养及其对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政策制度的接受认可方面,发挥出巨大的政治动员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甘宁边区 下乡入伍 话语转变 政治动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