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技术发展和演变角度论印刷学科属性和技术架构 被引量:23
1
作者 蒲嘉陵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09年第1期32-46,共15页
众所周知,印刷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产业技术基础正在发展变迁,已经波及到印刷产业的方方面面,也将对印刷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一个技术大变革的关节点,本文大跨度地展示并总结了过去几千年印刷技术的形成、演变、发展以及今... 众所周知,印刷产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革命,产业技术基础正在发展变迁,已经波及到印刷产业的方方面面,也将对印刷教育产生深远影响。在这样一个技术大变革的关节点,本文大跨度地展示并总结了过去几千年印刷技术的形成、演变、发展以及今后的趋势,回顾并分析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院校开展高等印刷学历教育以及印刷类专业学科定位的情况,希望能够从中找出印刷类专业的学科定位和系统架构,适应不断发展的印刷技术和产业对高层次印刷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刷产业 技术基础变迁 学科属性 技术架构
下载PDF
国家翻译实践学科体系建构研究 被引量:22
2
作者 任东升 高玉霞 《中国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0,共7页
“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为解释和指导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奠定了术语基础,然而现实中的国家翻译实践牵涉面广大,关乎国家语言安全、国家话语传播、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等战略方面,因而进一步的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乃是以语言学、政治学... “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为解释和指导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奠定了术语基础,然而现实中的国家翻译实践牵涉面广大,关乎国家语言安全、国家话语传播、国家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等战略方面,因而进一步的国家翻译实践研究乃是以语言学、政治学、社会学理论为支柱,辅以符号学、传播学和管理学,借鉴修辞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学科的具有多维性、复杂性、整体性的课题,应遵循知识社会学原理,采取“国家翻译实践概念体系→国家翻译实践论→国家翻译学‘三步走’”的学科建构。本文尝试构建融理论体系、工程技术体系、工程监理体系于一体的国家翻译实践学科体系,旨在拓展翻译学中的学科建构研究,指向超学科研究,前瞻性地引领国家翻译实践系统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翻译实践 国家翻译学 学科体系 建构
原文传递
学科建设:一个生态学视角的研究框架 被引量:9
3
作者 王梅 安蓉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89-93,共5页
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核心。针对传统学科建设的理论缺陷及思维陷阱,生态学理论为学科建设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论文阐述了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分析了学科建设的生态特征,提出了生态学视角下学科建设的研究框架。
关键词 学科建设 生态学 研究框架
下载PDF
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框架构建初探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加林 刘永超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03-2215,共13页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表利用改造的加剧,使得人工地貌研究逐渐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实践亟需提上议事日程。在分析人工地貌学学科框架构建基点基础上,就人工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对地表利用改造的加剧,使得人工地貌研究逐渐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加强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建设实践亟需提上议事日程。在分析人工地貌学学科框架构建基点基础上,就人工地貌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手段、内涵(学科属性)及外延(分支学科、学科关联)等方面探讨了人工地貌学学科体系框架构建问题,并指出人工地貌学是传统地貌学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多学科交叉综合的应用性地貌学科,如何从理论、技术及应用等层面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构建及探讨发展趋势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地貌 学科体系 研究框架 地球表层系统
原文传递
合成生物学发展脉络概述 被引量:4
5
作者 李玉娟 傅雄飞 张先恩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0,共9页
合成生物学作为认识生命的“钥匙”、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实现生命体系的理性设计与编辑,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促进生物技术迭代发展,成为未来生物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经过20余年的发展... 合成生物学作为认识生命的“钥匙”、改变未来的颠覆性技术,打开了从非生命物质向生命物质转化的大门,实现生命体系的理性设计与编辑,为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新范式,促进生物技术迭代发展,成为未来生物产业发展的驱动力。经过20余年的发展,合成生物学领域已取得系列突破,创新应用逐步实现,学科体系渐成。合成生物学的发展脉络可概括为三个方向:一是使能技术与理论创新的系列突破;二是基因组合成与组装能力的迭代提升;三是细胞工厂和新生物系统的构建与应用。在此基础上,阐述合成生物学学科体系框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工程生物学 使能技术 基因组编辑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中共二十大报告两大现代化主题与新时代中国边疆学“学科六定”建设 被引量:1
6
作者 宋培军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6,共9页
继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之后,中共二十大提出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命题。在国家安全现代化视阈下,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反思来路,规划前程。无论是学科建设六要素(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 继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之后,中共二十大提出国家安全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新时代命题。在国家安全现代化视阈下,中国边疆学的学科建设需要进一步反思来路,规划前程。无论是学科建设六要素(学科定位、学科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学科管理),还是高等教育部门“学科六定”(特色、方向、团队、平台、目标、考核),都对中国边疆学提出新的要求。中国边疆学的实质是国家边疆学,进一步把握“国家之边疆”的学科对象、学科框架,有助于中国边疆学夯实基础、把握方向。以国家国土国民安全与边疆地区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抓手,调整中国边疆学的研究方向,成为第二个百年的大势所趋与新时代主题式增长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学 学科依托 学科脉络 学科对象 学科框架 学科主题 学科标识
下载PDF
健康传播的学科转向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少晶 阿迪娜·约提库尔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3年第1期94-106,共13页
本研究从“健康”“传播”等基本概念、研究范式以及研究场域的转向讨论健康传播的学科发展,并反思中国健康传播学科体系的建设。研究认为,学界需要思考整体健康观到生成健康观、信息传递到关系建构、物理社区到数字社群的变化,从而深... 本研究从“健康”“传播”等基本概念、研究范式以及研究场域的转向讨论健康传播的学科发展,并反思中国健康传播学科体系的建设。研究认为,学界需要思考整体健康观到生成健康观、信息传递到关系建构、物理社区到数字社群的变化,从而深度结合中国的问题语境,联合多学科力量推动健康传播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体系 整体健康观 生成健康观 关系建构 数字社区
下载PDF
量子中医学学科基本框架设想 被引量:5
8
作者 韩金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2期238-240,共3页
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基础特征,其形成的电磁辐射场具有高度相干性,与生命体系相互关联,是调节生命功能和生命状态的有效途径。在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量子中医学的概念、任务、理论依据、学科框架,并讨论量子中医学... 机体电磁辐射是生命现象基础特征,其形成的电磁辐射场具有高度相干性,与生命体系相互关联,是调节生命功能和生命状态的有效途径。在大量实验研究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量子中医学的概念、任务、理论依据、学科框架,并讨论量子中医学与传统中医学、西医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中医学 学科框架 设想
下载PDF
“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与研究范畴 被引量:4
9
作者 吴振磊 吴丰华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22,共7页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实践不断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入的产物,也是指导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更有力的经济理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表现为综合性和新兴性。综合性体现在其对部分... "一带一路"经济学是"一带一路"实践不断发展和研究不断深入的产物,也是指导未来"一带一路"建设的更有力的经济理论。"一带一路"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表现为综合性和新兴性。综合性体现在其对部分社会学科和重点经济学科的综合,新兴性体现在其提供并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研究对象和研究主线。"一带一路"经济学的核心研究范畴包括"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效应、"一带一路"的区域发展效应、"一带一路"的协同发展效应等,此外还包括一些相关研究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经济学 学科特点 研究范畴 新型全球化
下载PDF
舰船总体设计中的多学科优化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奇 陈立 +1 位作者 许辉 黄卫刚 《船舶与海洋工程》 2013年第3期6-9,共4页
MDO(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适用于解决复杂工程系统和子系统的设计优化。为推广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在舰船总体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多学科优化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发展应用情况,系统介绍了协同优化算法的应用环境、特征和基本原理,将舰... MDO(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适用于解决复杂工程系统和子系统的设计优化。为推广多学科优化设计技术在舰船总体设计中的应用,阐述了多学科优化技术的基本理论、研究和发展应用情况,系统介绍了协同优化算法的应用环境、特征和基本原理,将舰船总体设计根据MDO的要求分解为浮态与稳性、水动力性能、造价等5个子学科并进行了学科分析,基于多目标协同优化算法建立了舰船总体优化的数学模型及优化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优化 多学科 多目标协同优化 优化框架
下载PDF
鼎足之喻——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科框架再讨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畅 赵鹏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1年第5期42-52,共11页
文章在梳理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借助3个评价学科发展状况的图谱,参考国际遗产保护学科架构,论证了独立的建筑遗产保护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学科框架及其知识图谱的“鼎足”结构。进而,文章简要介绍并反思了人才教... 文章在梳理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学科现状的基础上,借助3个评价学科发展状况的图谱,参考国际遗产保护学科架构,论证了独立的建筑遗产保护学科存在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学科框架及其知识图谱的“鼎足”结构。进而,文章简要介绍并反思了人才教育实验性工作,探讨了人才教育问题各要素之间的“鼎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背景 学科框架 知识图谱 人才教育
下载PDF
论双语翻译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柳琪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336-339,共4页
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翻译心理学这门基于认知理论的交叉性学科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就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翻译心理的系统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和水平。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作者通过探讨翻译心理研究与其他学科... 随着认知科学的迅猛发展,翻译心理学这门基于认知理论的交叉性学科已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就整体发展情况来看,人们对翻译心理的系统研究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规模和水平。正是基于这一思考,本文作者通过探讨翻译心理研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结合翻译心理内部的研究对象,提出了该学科的(内部纵向)理论架构;并且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学科的研究范式,即符号加工范式和神经加工范式等基本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心理研究 理论架构 研究范式
下载PDF
升格与建设:艺术学升格之后学科建设思考
13
作者 黄永健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2年第4期33-38,共6页
艺术学升格要求艺术学学科门类迅速调整已有的学科架构,目前的五个一级学科架构组合,是在参照文学等其它学科门类的建制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学科框架,它基本上对应着当代中国艺术活动的主流层面和主要内容,但是随着艺术新门类不断兴起,艺... 艺术学升格要求艺术学学科门类迅速调整已有的学科架构,目前的五个一级学科架构组合,是在参照文学等其它学科门类的建制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学科框架,它基本上对应着当代中国艺术活动的主流层面和主要内容,但是随着艺术新门类不断兴起,艺术价值结构自我调适,目前这个较为西化的门类学科架构,必然会随着中国艺术学发展壮大而进行必要的调整。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学科框架,全面提高高等艺术教育水平,是确立艺术学门类学科地位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升格 学科建设 艺术学教育 学科框架
下载PDF
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建构研究 被引量:239
14
作者 陈艳君 刘德军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0-57,共8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构图通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对英语的教学目的、教学本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进行了诠释。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建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框架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结构图通过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对英语的教学目的、教学本质、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等进行了诠释。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向,建构本土英语教学理论框架对英语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基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以我国本土的外语教育专家百余年来对英语教学的探究为例,本土英语教学理论框架可由"学得"教学本质观、"以人为本"教学主体观、"工具素养合一"教学目的观、"语文并行,精泛相生"教学内容观和"知行结合"教学过程观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学科 核心素养 本土英语教学 理论建构
下载PDF
中国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框架 被引量:47
15
作者 曲艺 龙花楼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26-1241,共16页
当前,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划定对中国耕地数量保护成效显著,但要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更多的研究仍需聚焦在既定资源数量下的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上。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包含涉及不同学科的多重属性,其转... 当前,18亿亩耕地"红线"的划定对中国耕地数量保护成效显著,但要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更多的研究仍需聚焦在既定资源数量下的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上。耕地利用隐性形态包含涉及不同学科的多重属性,其转型规律的刻画需建立在多学科综合研究框架基础之上。为此,研究结合中国耕地资源管理实践,分析了1949年以来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历程,梳理了分散于管理学、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相关研究进展。结果表明,当前研究在区域性、综合性、多尺度性方面表现不足,这些不足不仅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也弱化了研究结论在耕地管理实践中的可推广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本文提出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引入地理学的研究理念和分析方法,通过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弥补以上不足,并进而从概念框架、具体设计、实践运用三个层次,逐步深入和细化,提出了中国耕地利用隐性形态转型研究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框架,阐述了这一框架的具体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利用 土地利用隐性形态 土地利用转型 多学科综合 研究框架
原文传递
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下人员构架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汪晓东 李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探索在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模式下人员构架的策略。方法通过了解国际结直肠肿瘤MDT的方式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方法,结合我国特大型公立医院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一套具有自身运行管理机制和亚专业特色为基础的结直肠肿... 目的探索在结直肠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MDT)模式下人员构架的策略。方法通过了解国际结直肠肿瘤MDT的方式和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方法,结合我国特大型公立医院的特点,总结归纳出一套具有自身运行管理机制和亚专业特色为基础的结直肠肿瘤多学科交叉协作诊治的人员构架体系。结果在实践中证实并应用的“整体、匹配、自愿、互动”四大原则基础上,通过团队负责人、团队协调人、结直肠外科团队、结直肠肿瘤相关专家团队、专业护理及康复指导人员、MDT工作组人员以及辅助人员所构成的人员群体,探索并建立了有交互联系的“同心圆”式基本人员构架。结论结直肠肿瘤MDT项目组通过探索构建各层次体系,逐步完善可行的MDT人员构架,实现合理的层次关系,但如何建立具有长效机制的创新型MDT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需进一步研究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多学科协作诊治模式 人力资源 人员构架
下载PDF
在情境中理解信息素养——《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探析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桂宾 《大学图书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8-94,共7页
为适应充满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作为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与以前的文件不同,《框架》不再将信息素养限定为一套去情境化的技能,而... 为适应充满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信息环境,2015年2月,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学会颁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简称《框架》)作为指导信息素养教育的纲领性文件。与以前的文件不同,《框架》不再将信息素养限定为一套去情境化的技能,而是采用概念性方法将信息、研究和学术方面的相关理念融为一体。文章以信息素养的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以情境为分析视角,对《框架》的制定背景、哲学基础以及信息素养概念进行解析,并详细阐述《框架》是如何将信息素养及其实施置于情境中的。分析表明:关注情境已成为信息素养研究的必要条件,除了理解信息和信息素养行为外,《框架》强调更要解读它们所处的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素养 情境 学科情境 话语社区 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
下载PDF
论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 被引量:19
18
作者 朱旭东 李秀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共16页
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儿童全面发展“五对概念十二个范畴”的内涵建构,具体包括:(1)儿童道德和公民性发展的伦理学、政治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2)儿童认... 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尝试从多学科视角探讨儿童全面发展“五对概念十二个范畴”的内涵建构,具体包括:(1)儿童道德和公民性发展的伦理学、政治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2)儿童认知与情感发展的心理学、脑科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3)儿童社会性与个性发展的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4)儿童艺术与审美发展的艺术学、美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5)儿童健康与安全发展的人体运动学、营养学、安全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以及儿童大脑与身体发展的脑科学、生理学视角的概念内涵建构。儿童全面发展概念的多学科内涵建构对深化儿童发展的基本理论予以探讨,为更加全面地把握育人目标提供理论借鉴,并为构建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提供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全面发展 多学科视角 “同心圆”概念框架
下载PDF
深圳智慧规划信息平台功能框架与应用探讨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勇军 周丹 +2 位作者 邹海翔 杨波 谭霁壕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6-131,共6页
在粤港澳大湾区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全国首家集规划、国土、生态、交通、市政、海洋等多专业于一体的法定机构,如何推动机构内部资源整合、加强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及提高规划编制等业务工作... 在粤港澳大湾区与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背景下,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作为全国首家集规划、国土、生态、交通、市政、海洋等多专业于一体的法定机构,如何推动机构内部资源整合、加强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及提高规划编制等业务工作效率,已成为其未来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以深圳市规划国土发展研究中心智慧规划信息平台建设为主线,结合中心业务服务转型与信息化发展需要,重点研究基于云环境的MapGIS T-C-V平台架构建设,从数据湖建设、指标模型构建及平台功能设计出发,进行多专业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动态流大数据治理、国土空间规划在线模型库及城市空间模拟等相关技术与应用的探索,在厘清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架构及功能特色的基础上,为新时期规划行业信息化建设摸索经验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专业融合 智慧规划 平台架构 功能框架 数据治理
下载PDF
复杂机电系统多学科设计与仿真集成框架 被引量:5
20
作者 毕鲁雁 焦宗夏 范圣韬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265-3269,共5页
为实现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中多学科应用的集成以及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出了一种复杂机电系统多学科设计与仿真集成框架,并给出了集成框架的参考模型。该集成框架采用了有利于实现设计与仿真应用程序"即插即用"的组件结... 为实现复杂机电系统的设计与仿真中多学科应用的集成以及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出了一种复杂机电系统多学科设计与仿真集成框架,并给出了集成框架的参考模型。该集成框架采用了有利于实现设计与仿真应用程序"即插即用"的组件结构,并建立了机电系统设计与仿真公共信息模型和标准应用组件接口。复杂机电系统多学科设计与仿真集成框架以多学科综合设计与仿真为核心,以公共信息模型为基础,通过标准化应用组件接口实现不同工程领域的设计与仿真工具的集成以及设计和仿真信息交流与共享,从而支持多学科团队间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电系统 多学科设计 公共信息模型 组件接口 集成框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