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300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
作者 龚胜生 李孜沫 +4 位作者 谢海超 王晓伟 张涛 石国宁 陈发虎 《地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976-1996,共21页
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利用历史疫灾史料,建立疫灾时间序列,使用历史断面分析、因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过去272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疫灾流行的频度和强度有长期... 疫灾是人类灾害链网中的顶级灾害。利用历史疫灾史料,建立疫灾时间序列,使用历史断面分析、因子相关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等方法,对中国过去2720年疫灾流行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疫灾流行的频度和强度有长期上升趋势,温暖期形成疫灾低谷,寒冷期形成疫灾高峰。(2)中国疫灾流行总体以夏、秋季为主,但有阶段性差异,15世纪50年代以后,由于疫病种类增多,疫灾频度提高,疫灾的季节性差异逐渐不显著。(3)中国疫灾波动周期主要有620~610 a、320~310 a、230~220 a、170 a、90 a等,它们大都是12 a或11.2 a的倍数,反映了"十二地支"周期的存在和太阳黑子活动对疫灾周期的重大影响。(4)过去近3000年里,中国累积的疫灾广泛度为93.51%,疫灾厚度达16.86层,东南半壁的疫灾比西北半壁的频繁得多、严重得多。(5)中国疫灾区域拓展与土地开发同步,疫灾重心变迁受经济重心的牵引,南宋以前由北向南迁移,南宋以后由东向西迁移;外来疫病输入对疫灾分布格局产生重大影响。(6)疫灾流行既是自然生态现象,也是社会文化现象,疫灾时空分布变迁反映人地关系变迁,人口稠密区、交通沿线区、都城周边区、自然疫源区、灾害频发区都是疫灾多发区。(7)地理环境分异奠定疫灾空间分异,高温、高湿、低海拔地区疫灾易于流行;自然灾害对疫灾具有诱发作用,灾害频繁区也是疫灾频发区,灾害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气候变迁影响疫灾波动,寒冷期疫灾多发,温暖期疫灾少发;人口增加带来的土地开发和人地关系紧张,加剧疫灾的流行;疫灾与战争如影随形,战乱频繁期也是疫灾频繁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瘟疫灾害 时空特征 影响因素 疫灾周期 历史时期 中国
原文传递
杭州地下空间发展展望与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章立峰 闫自海 +1 位作者 彭加强 胡贤国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85-291,共7页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 地下空间作为城市有机体的一部分,在未来城市建设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文章分析杭州城市地下空间(地下交通设施、地下综合体、地下市政设施、人防设施)发展的特点。从开发总量与人均水平、空间分布与开发深度、开发功能3个方面介绍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政策及管理方面与功能开发方面。同时介绍未来杭州地下城的发展策略,并展望其发展蓝图。最后分析杭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过程中亟待思考与解决的工程技术问题,包括:特殊地质及工程技术问题(粉土、粉砂地层,淤泥地层,上软下硬地层等问题;近接施工技术,地下立交技术等)、地下工程防灾问题、景区环境保护问题、地下空间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空间 地下交通设施 地下综合体 地下市政设施 人防设施 发展策略 特殊地质 近接施工 地下立交 防灾 景区环境保护 全生命周期 数字化
下载PDF
沙堆模型动力学特性与灾害系统演化预测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何越磊 姚令侃 +1 位作者 苏凤环 李仕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4-50,共7页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处于周期区与混沌区之间状态的灾害系统,研究其可预测性及预测方法。通过均匀和非均匀沙堆对比实验,发现两类沙堆模型表现出两种动力学行为———自组织临界性和准周期性。采用时序分析、功率谱分析和R/... 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的理论框架,针对处于周期区与混沌区之间状态的灾害系统,研究其可预测性及预测方法。通过均匀和非均匀沙堆对比实验,发现两类沙堆模型表现出两种动力学行为———自组织临界性和准周期性。采用时序分析、功率谱分析和R/S分析等多种方法分析了两类系统的演化行为,反映了灾害系统的可预测特征;进一步提出了灾害预测的几个研究方向及方法。最后以极值统计法为例,介绍了其在两类灾害预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预测 沙堆 自组织临界性 准周期 长程相关
下载PDF
开封地区宋元时期洪涝灾害与气候变化 被引量:9
4
作者 楚纯洁 赵景波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50-1156,共7页
整理分析历史文献资料,提取出北宋和元代开封地区的洪涝灾害信息,对比探讨两个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宋元开封地区洪灾频发,平均2.75~2.89a发生1次,北宋以中度雨涝为主,元代以河流决溢大灾为主。... 整理分析历史文献资料,提取出北宋和元代开封地区的洪涝灾害信息,对比探讨两个时期洪涝灾害发生特征及其反映的气候变化。结果表明,宋元开封地区洪灾频发,平均2.75~2.89a发生1次,北宋以中度雨涝为主,元代以河流决溢大灾为主。北宋前70a洪灾频发,元代则两头少中间多。宋元洪灾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夏季风降水增多或集中是其主要驱动力。北宋洪灾空间差异较小,元代则因距离黄河改道远近而差异较大。北宋前期约40a气候偏干,之后干湿波动频繁,元代相对湿润并延续至后期;宋元洪灾均具有共同的准3、7a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洪涝成因 洪涝周期 气候变化 宋元时期 开封
下载PDF
德钦县城直溪河泥石流成灾模式及运动过程模拟 被引量:8
5
作者 王俊豪 管建军 +3 位作者 魏云杰 高培强 梅傲霜 张东伟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7-195,共9页
云南省德钦县曾多次暴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是云南遭受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直溪河泥石流的分区、物源、流体和堆积等特征,首先确定了直溪河泥石流的5种成灾模式:崩塌-碎屑流、岩质滑坡-碎屑流、土石混合体滑坡-碎屑流、松散... 云南省德钦县曾多次暴发较大规模的泥石流,是云南遭受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根据直溪河泥石流的分区、物源、流体和堆积等特征,首先确定了直溪河泥石流的5种成灾模式:崩塌-碎屑流、岩质滑坡-碎屑流、土石混合体滑坡-碎屑流、松散堆积层-基岩接触面滑坡-碎屑流和松散堆积层内滑坡-碎屑流;其次,采用FLO-2D模型对直溪河在10年、20年、50年和100年一遇暴雨周期下发生泥石流时的运动情况进行模拟,定量分析了不同降雨重现期的最大流速、最大堆积深度、冲出沟口堆积距离和体积规模。结果表明:该泥石流暴发时具有启动加速度大、流速快、破坏力强、流通区长的特点;当100年一遇的泥石流发生时,其最大流速达到了3.07 m/s;最大泥深为2.27 m;泥石流冲出方量为84419 m^(3);致灾面积达到91600 m^(2)。研究结果可为直溪河泥石流灾害防治与治理提供数据参考,为德钦县防灾减灾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溪河 泥石流 成灾模式 暴发周期 FLO-2D 防灾减灾
下载PDF
以灾害周期为基础的灾害护理场景教学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石麟 《中国护理管理》 2012年第1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以灾害周期为基础、以真实场景为教学环境的灾害护理教学设计方法及其教学效果。方法:以156名大专护生为对象,根据灾害周期各期特性,将灾害救护组织管理、现场急救技术、伤检分类、伤员后送、灾害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卫生防疫... 目的:探讨以灾害周期为基础、以真实场景为教学环境的灾害护理教学设计方法及其教学效果。方法:以156名大专护生为对象,根据灾害周期各期特性,将灾害救护组织管理、现场急救技术、伤检分类、伤员后送、灾害心理危机干预、灾后卫生防疫等内容,利用真实或模拟场景进行实战演练教学。结果:83.3%的护生认为该设计方法突出了灾害周期特征,90.3%的护生认为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91.0%的护生认为实践技能得到提高。结论:以灾害周期为基础,以真实场景为教学环境的灾害护理教学方法,设计新颖,特征突出,有助于提高护生学习兴趣和灾害救护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护理学 教学设计 灾害周期 场景教学
下载PDF
清代陕西南部地区洪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怡婷 岳大鹏 +1 位作者 赵景波 杨宇哲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6,共11页
通过整理清代陕南地区洪涝灾害资料,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滑动平均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太阳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1644—1911年陕南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43次... 通过整理清代陕南地区洪涝灾害资料,利用历史文献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小波分析法、滑动平均法等方法进行分析,得到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发生规律及其与气候环境、太阳活动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1)1644—1911年陕南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143次,其中一级偏涝发生最多,占总数的76.22%;(2)陕南地区洪涝灾害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1644—1710年)为洪涝灾害低发期,是频次变化小的平稳洪涝灾害型;第2阶段(1711—1800年)亦为洪涝灾害低发期,是频次变化大的洪涝灾害强振荡型;第3阶段(1801—1911年)为洪涝灾害高发期,为该区清代的洪涝灾害期,是高频振荡洪涝灾害型。在洪涝灾害期,洪涝灾害事件频发,发生了2个洪涝灾害事件和1个长达26年的极端洪涝灾害事件;(3)洪涝灾害期和极端洪涝灾害事件显示,陕南清代1801—1911年为该区多雨气候期,1821—1840年为极端多雨气候事件;(4)研究区降水多集中于夏秋两季,因此夏秋两季洪涝灾害频发,春冬则较少。洪涝灾害在时间尺度上大致存在4年、28年和53年3个震荡周期;(5)洪涝灾害高频期处于小冰期气候波动强烈的阶段,APO值以负相为主,陕南地区降水较多,反之亦然。太阳黑子数与洪涝灾害之间呈现正相关,但这种联系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小冰期 陕南地区 洪涝灾害 灾害周期 灾害成因
下载PDF
渭河关中段近400a来洪涝灾害变化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赵景波 龙腾文 陈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8,共4页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600—1995年396a间渭河关中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等级和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关中段在这一时段内共发生了99次洪涝灾害,平均约4a出现1次;其中轻度涝灾52次,中度涝灾35次,大涝灾... 通过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和统计分析的方法,对1600—1995年396a间渭河关中段洪涝灾害发生频次、等级和周期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渭河关中段在这一时段内共发生了99次洪涝灾害,平均约4a出现1次;其中轻度涝灾52次,中度涝灾35次,大涝灾8次,特大涝灾4次。根据洪涝灾害频次变化,可将这一时期洪涝灾害分为3个阶段,其中1600—1669年和1670—1859年属洪涝灾害少发阶段,但两阶段的变化趋势不一样,前者主要以灾害加剧为特征,后者则主要以灾害频次稳定为特征;1860—1995年是洪涝灾害多发阶段。周期分析发现准3a洪水周期最为明显,其次是7.14a的周期。初步判断准3a洪水周期可能与ENSO(赤道厄尔尼塔和南方涛动是一种海气耦合过程,统一称为ENSO)的2~7a周期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洪灾等级 周期变化 渭河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低温灾害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的研究
9
作者 田志会 牟东明 +1 位作者 李光 李晓雪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4期90-95,共6页
基于粮食主产区1971—2016年低温灾害农作物受灾率,采用Mann-Kendall (M-K)趋势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以及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中国粮食主产区低温灾害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粮食主产区低温灾害风险及灾害... 基于粮食主产区1971—2016年低温灾害农作物受灾率,采用Mann-Kendall (M-K)趋势检验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以及经验模态分解法(EMD)对中国粮食主产区低温灾害变化趋势和变化周期进行分析,以期为降低粮食主产区低温灾害风险及灾害损失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低温灾害农作物受灾率增加趋势显著的省份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四川、安徽、河南和山东省。(2)低温灾害农作物受灾率突变时间主要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及90年代末期,增加趋势显著期主要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至21世纪初期。(3)低温灾害的发生表现为准3年、准6年、准11年和准24年周期,但主要是以准3年为波动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低温灾害 受灾率 趋势 周期
下载PDF
灾害链视角下次生灾害对公众情绪的影响机理研究
10
作者 邵琦 安璐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1-97,共7页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公众面对不同次生灾害的情绪演化差异,研究包括次生灾害特征在内的引起公众情绪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引导社会情绪理性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7·20”河南暴雨话题相关微博为研究对象,使用主题模型与因果... [研究目的]分析比较公众面对不同次生灾害的情绪演化差异,研究包括次生灾害特征在内的引起公众情绪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引导社会情绪理性发展提供依据。[研究方法]以“7·20”河南暴雨话题相关微博为研究对象,使用主题模型与因果关系抽取技术,构造暴雨灾害链并识别次生灾害,分析比较整体视角与次生灾害视角下的公众舆情情绪演化机理。基于情绪认知理论,通过多元回归分析验证生理特征、认知特征、灾害链特征等维度下影响公众情绪演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论]不同次生灾害的情绪演化模式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受到不同次生灾害规模、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公众关注整体变化的影响。对于个体而言,潜在受灾可能性、灾害链结构特征、次生灾害规模等是影响个体情绪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政府引导突发灾害中公众情绪正向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链 突发事件 次生灾害 公众情绪 情绪演化机理 生命周期
下载PDF
基于时变需求的台风灾害应急物资调度模型研究
11
作者 王伊 沈钰博 +1 位作者 陆一宾 郭伦 《物流科技》 2023年第20期22-28,共7页
文章以台风灾害下应急物资调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不同周期各物资的需求量、储备量及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以响应急应时间最短、各受灾点由物资未满足量而引起的总损失最小、成本最低为目标,基于时变需求的台风灾害应急... 文章以台风灾害下应急物资调度的动态变化特征为基础,结合不同周期各物资的需求量、储备量及供求关系的动态变化特性,构建以响应急应时间最短、各受灾点由物资未满足量而引起的总损失最小、成本最低为目标,基于时变需求的台风灾害应急物资调度模型。选取目标案例进行实例应用,收集实际历史数据或结合灾情信息估算有关参数,根据模型编写程序,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多个出救点、多个受灾点、动态多阶段、多种物资类型协调调度问题的解决是合理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灾害 应急物资调度 时变需求 多周期
下载PDF
全息理论与灾害周期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乾云 《灾害学》 CSCD 1995年第1期93-96,共4页
地球系统是宇宙系统的全息缩影,地球上的灾害和天体之间具有全息关系,同样有恒定的周期性。本文根据全息理论对灾害进行分析预测,并建议在灾害研究中应用全息理论.
关键词 全息理论 灾害 周期变化
下载PDF
面向洪灾全生命周期的应急场景模型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文宁 刘涛 +2 位作者 杜萍 邵达青 杨国林 《测绘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4-49,共6页
针对洪灾应急信息缺乏快速准确表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洪灾全生命周期的场景模型。在场景模型要素的选取中,结合地理场景包含的要素以及洪灾本身的特性,分别就洪灾不同阶段的不同应急信息分析,最终确立以时空、人物、事务、事件... 针对洪灾应急信息缺乏快速准确表达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顾及洪灾全生命周期的场景模型。在场景模型要素的选取中,结合地理场景包含的要素以及洪灾本身的特性,分别就洪灾不同阶段的不同应急信息分析,最终确立以时空、人物、事务、事件、现象5大要素作为构建场景模型的基本元素。以主题图为建模工具分别就选取的5大建模元素构建了全生命周期洪灾应急场景主题模型,要素之间通过主题图的关联关系实现关联,该模型能够清楚表达在应急状况下不同阶段的应急信息。结合2018年5月广西玉林发生的洪灾,开展了关于模型分阶段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洪灾全生命周期的应急场景模型能实现对洪灾全生命周期的应急信息表达,对防灾减灾救灾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全生命周期 应急 场景模型
原文传递
清代西安地区干旱灾害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朋 张蓓蓓 杨飞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37-141,共5页
通过收集1644—1911年间的干旱灾害史料,本研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清代西安地区干旱灾害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清代1644—1911年间西安地区共发生87次干旱灾害,平均3.1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49次,中度旱灾27次,重度旱灾11次;... 通过收集1644—1911年间的干旱灾害史料,本研究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清代西安地区干旱灾害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清代1644—1911年间西安地区共发生87次干旱灾害,平均3.1年发生1次,其中轻度旱灾49次,中度旱灾27次,重度旱灾11次;在夏季和秋季发生频次最高,分别为39、26次。清代西安地区干旱灾害可划分为六个阶段,第一阶段(1644—1671年)、第三阶段(1752—1791年)和第五阶段(1812—1841年)为少发阶段,第二阶段(1672—1751年)、第四阶段(1792—1811年)和第六阶段(1842—1911年)为多发阶段,整体呈现少发-频发交替变化。干旱灾害变化存在7a、20a、42a、53a四类变化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区 清代 干旱灾害 周期 小波分析
下载PDF
明代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地区洪涝灾害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艳 岳大鹏 +1 位作者 赵景波 刘乐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87-195,共9页
为探寻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洪涝发生规律,进而对该区的历史时期气候恢复及灾害预测防治提供帮助,搜集整理洪涝灾害历史文献记录,运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明代洪涝灾害等级、频次、周期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 为探寻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洪涝发生规律,进而对该区的历史时期气候恢复及灾害预测防治提供帮助,搜集整理洪涝灾害历史文献记录,运用数理统计、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明代洪涝灾害等级、频次、周期和形成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在明代277年内共发生洪涝灾害73次,平均3.78年1次。轻度洪涝、中度洪涝、大洪涝、特大洪涝分别占发生总次数的19.18%,61.64%,16.44%和2.74%,以轻度洪涝和中度洪涝为主。(2)可将明代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洪涝灾害划分成6个阶段,第1阶段到第6阶段分别在1368—1427年、1428—1487年、1488—1517年、1518—1567年、1568—1587年、1588—1644年。第1,3,5阶段为洪涝少发期,第2,4,6阶段为洪涝多发期。明代洪涝发生频次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明代中后期频次显著高于早期。(3)洪涝灾害季节分布多集中于夏秋两季。(4)明代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洪涝灾害存在4 a, 6 a, 20 a, 58 a左右的发生周期。(5)明代陕西黄土高原中南部洪涝灾害的发生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其发生主要是对气候变暖湿和夏季风活动增强的响应。城市设施不完善、过度开垦等人为因素对洪涝灾害也产生一定影响。综上,该地区洪涝灾害变化阶段明显,主要受自然因素的波动控制,为加强对该区洪涝灾害的防治,亟待进行相关的监测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涝灾害 发生周期 小波分析 明代 黄土高原
下载PDF
关于中国重大气候灾害与东亚气候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36
16
作者 黄荣辉 陈际龙 +1 位作者 周连童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70-787,共18页
在总结中国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亚气候系统对东亚地区水分循环和中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发生的影响;并且,从东亚气候系统各成员,特别是从大气圈中的东亚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在总结中国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的种类、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东亚气候系统对东亚地区水分循环和中国旱涝等重大气候灾害发生的影响;并且,从东亚气候系统各成员,特别是从大气圈中的东亚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中纬度扰动,海洋圈中的ENSO循环、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和印度洋的热力状态,以及从青藏高原的动力、热力作用、高原积雪等来分析和讨论中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此外,还结合1998年夏季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涝以及从20世纪70年代末迄今华北地区的持续干旱所发生的具体实际,进一步分析了东亚气候系统异常对东亚地区水分循环和我国重大气候灾害影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灾害 气候系统 东亚地区 旱涝
下载PDF
自然灾害链式效应结构关系及其复杂性规律研究 被引量:43
17
作者 范海军 肖盛燮 +2 位作者 郝艳广 周丹 贺丽丽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2603-2611,共9页
运用系统理论观点,从数学层面上分析自然灾害系统的链式关系结构,建立自然灾害链式效应数学关系模型。通过对自然灾害结构关系模型的数学分析,揭示自然灾害系统链式响应行为的复杂性规律和运动本质,指出自然灾害复杂响应行为是外部环境... 运用系统理论观点,从数学层面上分析自然灾害系统的链式关系结构,建立自然灾害链式效应数学关系模型。通过对自然灾害结构关系模型的数学分析,揭示自然灾害系统链式响应行为的复杂性规律和运动本质,指出自然灾害复杂响应行为是外部环境复杂输入和自身内部结构关系变化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自然灾害链式关系环是自然灾害复杂性的主要根源;链式关系环的存在使得自然灾害演化过程具有记忆性、不可逆性、自组织性、路径敏感性和间断性,以及与此相关的一切复杂现象。最后,以边坡渐进破坏失稳过程为应用分析示例说明以上研究结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及其防治 自然灾害链式效应 结构关系 数学模型 链式关系环
下载PDF
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森林火灾灾害的响应特征及展望 被引量:46
18
作者 孙龙 王千雪 +3 位作者 魏书精 胡海清 关岛 陈祥伟 《灾害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剖析了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险天气与防火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周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系统阐述了气候变化对森林火灾灾害的影响,论述了当前发生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火灾灾害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特征,重点剖析了火行为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险天气与防火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火周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并提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实现碳减排增汇效应的科学的林火管理策略与合理林火管理路径。最后对今后尚需加强的一些重点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森林火灾灾害 火行为 火险天气 火周期 林火管理策略
下载PDF
基于差异化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电网规划经济性评估方法 被引量:27
19
作者 宋春丽 刘涤尘 +4 位作者 吴军 董飞飞 赵一婕 潘旭东 王浩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849-1855,共7页
基于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原则和要求,综合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和灾害经济学中的"有无对比"原理,提出一套差异化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经济评估体系。考虑差异化规划的加强成本与减损效益并计及灾害发生时间和概率,建立了电网差异... 基于大电网差异化规划的原则和要求,综合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和灾害经济学中的"有无对比"原理,提出一套差异化全寿命周期成本效益经济评估体系。考虑差异化规划的加强成本与减损效益并计及灾害发生时间和概率,建立了电网差异化规划经济性评估模型,提出了累计加强成本、期望净收益和收益成本比指标;综合考虑不同设备使用寿命和投运时间的差异,通过确定统一的研究时间周期,实现了差异化规划从设备级(单元件)到系统级(多元件)的经济性评估。最后通过Garver-6节点算例仿真计算结果验证了该评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异化规划 灾害经济学 全寿命周期成本 经济性评估 评估指标
下载PDF
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灾害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霍云霈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5,共5页
采用1470~2000年旱涝史料,选取兰州、榆中和永登气象资料,将旱涝等级资料延续到2009年建立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等级序列,对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周期性、阶段性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0年兰州地区共发生旱灾145次,涝灾9... 采用1470~2000年旱涝史料,选取兰州、榆中和永登气象资料,将旱涝等级资料延续到2009年建立兰州地区近540年旱涝等级序列,对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性、周期性、阶段性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40年兰州地区共发生旱灾145次,涝灾90次;根据旱涝灾害发生频次可将近540年划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是旱涝灾害低频期,后期是高频期;近540年兰州地区旱涝趋势以旱和偏旱为主,且出现三个以旱为主的上升阶段和四个以涝为主的下降阶段阶段性特点,旱涝存在3~4a周期、25~26a周期和81~82a周期,其中81~82a周期对应太阳活动的80~120a周期;文中初步将公元1581~1588年、公元1634~1641年和公元1926~1930年发生的旱灾确定为干旱气候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地区 旱涝灾害 等级序列 旱涝周期 干旱气候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