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汉语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不对称性 被引量:12
1
作者 萧佩宜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CSSCI 2009年第1期51-58,共8页
本文探讨汉语中两个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的演变,并尝试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语义对立的趋向动词所表现出来的语义不对称性。关于"上"和"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料分析的结... 本文探讨汉语中两个趋向动词"上"和"下"的语法化和语义的演变,并尝试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说明这两个语义对立的趋向动词所表现出来的语义不对称性。关于"上"和"下"的语法化演变,语料分析的结果表现出这两个趋向动词的语法和语义改变完全遵从语法化演变的原则。语法化演变的脉络提供了类型学上的证据,对趋向动词而言,汉语是由一个动词框架语言发展成一个卫星框架语言。在研究"上"和"下"的语法化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上"在与宾语结合时,连用的宾语只能解读为目标含义,而非来源含义,然而与"下"连用的宾语则可以是带有目标或来源含义的词。这样的后接宾语限制形成了"上"和"下"在宾语语义角色上的不对称现象。本文在认知语义学的架构下尝试为"上"和"下"这两个趋向动词的语义不对称性提出一个可能的解释。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对华语教学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语法化 语义不对称性 动词框架语言 卫星框架语言 认知语义学
下载PDF
趋向动词与空间移动事件的概念化 被引量:8
2
作者 黄月华 白解红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9-102,共4页
从参照与突显两个认知机制入手对10个简单趋向动词所表达的基本趋向概念形成的动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趋向概念的形成一方面基于不同的空间移动经验,另一方面则主要基于不同的参照结构以及对不同空间移动要素的突显。
关键词 趋向动词 参照框架 突显
原文传递
“起去”:双音趋向动词语法系统的一个成员 被引量:7
3
作者 邢福义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12,95,共11页
有学者认为"起来"走完了语法化全程,以此作为推理大前提,断定"起去"未完成语法化。本文指出:充当了动词的后置成分,形成了体系性方阵,这是双音趋向动词语法化的充足条件,对系统中的每个成员一视同仁,不分强弱。文... 有学者认为"起来"走完了语法化全程,以此作为推理大前提,断定"起去"未完成语法化。本文指出:充当了动词的后置成分,形成了体系性方阵,这是双音趋向动词语法化的充足条件,对系统中的每个成员一视同仁,不分强弱。文言文里,双音趋向动词充当动词后置成分现象极为罕见,未形成语法系统;在近古白话阶段,双音趋向动词系统方阵已然形成,跟现代汉语的情况基本相同,只存在若干差异。从近古到现当代,"起去"的存在是客观事实。不仅如此,"起去"还在往前走,这有新的用例可以证明。通过"归谬",可以突出显示,以"起来"作为基准的大前提,不能推导出可靠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双音 语法化 起来 起去 大前提 归谬
下载PDF
彝缅语“来”“去”类动词的形式与功能
4
作者 阿茹恒 蒋颖 《民族语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76,共12页
趋向动词“来”“去”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彝缅语“来”“去”类趋向动词根据语义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区分离心与向心的趋向动词,另一类是既包含离心与向心义,又包含高低上下义的趋向动词。彝缅语内部“来”“去”类趋向动词语... 趋向动词“来”“去”是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类。彝缅语“来”“去”类趋向动词根据语义特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只区分离心与向心的趋向动词,另一类是既包含离心与向心义,又包含高低上下义的趋向动词。彝缅语内部“来”“去”类趋向动词语法化程度存在差别,与缅语支相比,彝语支语言趋向动词的语法化程度较高。“来”“去”类动词的语法化过程有层次性、不平衡性及一致性3个突出特点,其主要动因是语言接触与高频重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缅语 趋向动词 语言接触 虚化
原文传递
动趋式不对称现象研究——以附着义、脱离义类动趋式为例
5
作者 罗依薇 《现代语文》 2023年第4期44-48,共5页
“V上”与“V下”、“V(X)来”与“V(X)去”等动趋式,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往往会显示出不对称的情况。以几组隐含(广义)附着或脱离义动词后的趋向成分为例,从身体类和信息类两个方面,对简单与复合趋向式、成对趋向式等不对称现象进行探讨,... “V上”与“V下”、“V(X)来”与“V(X)去”等动趋式,在语义和语用方面往往会显示出不对称的情况。以几组隐含(广义)附着或脱离义动词后的趋向成分为例,从身体类和信息类两个方面,对简单与复合趋向式、成对趋向式等不对称现象进行探讨,发现它们在认知识解和语境分布上各有特点。在此基础上,对这类动趋式的国际中文教学提出相关建议,使学习者能更好地了解其认知动因与语用条件,促进该形式的真正习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趋式 不对称 附着义 脱离义 认知 语用
下载PDF
趋向构式中的体压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图南 吴义诚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7-159,共13页
基于空间属性,运动事件可分为位移和静止两种状态。但从时间属性来看,两种不同状态的运动事件在进行语言编码时并非泾渭分明,如趋向动词和时量短语进行搭配,整个结构就会出现"转动为静"现象,而且这种"错配"在人类... 基于空间属性,运动事件可分为位移和静止两种状态。但从时间属性来看,两种不同状态的运动事件在进行语言编码时并非泾渭分明,如趋向动词和时量短语进行搭配,整个结构就会出现"转动为静"现象,而且这种"错配"在人类语言里具有相当的普适性。本文从构式语法的角度,重点探讨汉语"来/去"和时量短语的搭配,提出:1)相关表达式的形成是构式压制的结果;2)"体"、"现实?非现实"等因素对"来/去"词汇体的压制起重要作用;3)参照时间对不同结构的语义解读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时量短语 构式语法 体压制
原文传递
汉语动趋构式中趋向性动词与饮食类动词共现关系的实证对比研究
7
作者 赵丹 《国际汉语学报》 2017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饮食类动词可泛指"吃""喝"类动词,表示口部活动使食物自身部分或整体消失的过程。由于饮食类动词涉及食物本身的位移趋向,因此,表趋向能力较强,常用于汉语动趋构式。然而,饮食类单音节动词在动趋构式中的使用情况却不一样,且形成的... 饮食类动词可泛指"吃""喝"类动词,表示口部活动使食物自身部分或整体消失的过程。由于饮食类动词涉及食物本身的位移趋向,因此,表趋向能力较强,常用于汉语动趋构式。然而,饮食类单音节动词在动趋构式中的使用情况却不一样,且形成的意义也有所差别。本文在构式语法和框架语义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汉语饮食类动词与趋向动词的共现搭配问题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一、饮食类单音节动词和"下""进"的搭配能力最强。二者搭配属于动趋构式核心义的实例。这是由饮食类单音节动词自身的语义突显和趋向动词自身语义决定的;二、饮食类单音节动词和"来""去"的搭配能力最弱,二者常存在于"V来V去"构式中,表示一种重复进行的动作或状态;三、饮食类单音节动词和"上""出""回""起""过"的搭配多表示隐喻意义,隐喻义的形成符合动趋构式"空间位移→完成义→语法义"的转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动趋构式 饮食类动词 趋向动词 共现关系
下载PDF
挖色白语空间位移事件的表达 被引量:1
8
作者 赵彦婕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54,共9页
挖色白语对位移事件的表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趋向动词作标记,另一种是在不同类型的动词后面附加关联位移标记。不同的标记可以表达不同维度空间的位移变化,位移标记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表达更丰富的内涵。指示空间的位移标记还可以用... 挖色白语对位移事件的表达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趋向动词作标记,另一种是在不同类型的动词后面附加关联位移标记。不同的标记可以表达不同维度空间的位移变化,位移标记之间还可以相互组合表达更丰富的内涵。指示空间的位移标记还可以用于表示时间概念和状态变化,它们所构成的位移事件在表达位移概念的同时,还可表示不同的语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色白语 位移事件 趋向动词 关联位移 位移标记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句子中“下去”的语法化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道宇 《绥化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91-94,共4页
在现代汉句子中,"下去"作为一个语法化不彻底的体标记同时存在着实义动词、趋向动词、体标记等用法,对这些用法进行描写并分析了其语法化的演化路径。
关键词 下去 趋向动词 体标记 语法化
下载PDF
《新疆图志·兵事志》趋向动词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雯雯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主要参照对象,从句法角度对《新疆图志·兵事志》中的趋向动词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出《新疆图志·兵事志》趋向动词共13个,分别是"来、去、至、出、入、进、上、下、归、回、过、起、到",... 以《汉语动词用法词典》为主要参照对象,从句法角度对《新疆图志·兵事志》中的趋向动词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归纳出《新疆图志·兵事志》趋向动词共13个,分别是"来、去、至、出、入、进、上、下、归、回、过、起、到",共使用766次;《新疆图志·兵事志》趋向动词的句法功能主要有:直接充当谓语,即施事+趋向动词;趋向动词+动词;动词+而+趋向动词构成连动形式;动词+趋向动词作趋向补语。通过对照《儿女英雄传》《大唐西域记》和《语法讲义》,发现《新疆图志·兵事志》存在趋向动词使用数量上和句法功能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特殊的成书时间和方志语言的特殊性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图志》 兵事 趋向动词 句法功能
下载PDF
“开来”的历史考察与认知解释
11
作者 唐善生 常颖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9-35,共7页
"开来"是由动词性成分"开来"词汇化而来的一个复合趋向动词,可以表示开启、分离、扩展、容下、体标记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联系的纽带就是作为空间领域的"开来"认知图景。在"V开来"的发展过程... "开来"是由动词性成分"开来"词汇化而来的一个复合趋向动词,可以表示开启、分离、扩展、容下、体标记等多种意义。这些意义联系的纽带就是作为空间领域的"开来"认知图景。在"V开来"的发展过程中隐喻起了重要作用。"开来""开去"的用法具有不对称性,这是由"来""去"的趋向参照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结构隐喻 语法化
下载PDF
概念结构与趋向动词研究的融合——兼评《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
12
作者 宫领强 《语文学刊》 2019年第2期68-73,共6页
趋向动词向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一般多从形式出发来研究趋向动词的语义。《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一书,则运用概念结构理论来研究趋向动词。论文主要从研究背景剖析、研究内容框架分析和研究特色简评三个方面来展... 趋向动词向来是语法研究的热点,一般多从形式出发来研究趋向动词的语义。《现代汉语动趋式的语义框架及其扩展路径研究》一书,则运用概念结构理论来研究趋向动词。论文主要从研究背景剖析、研究内容框架分析和研究特色简评三个方面来展开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结构 趋向动词 研究背景 研究框架 研究特色
下载PDF
趋向动词的视点参照系统分析与构建
13
作者 王宜广 宫领强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8年第1期154-168,共15页
趋向动词内部存在视点参照与非视点参照两种类型。视点参照类型的分析需要从概念语义要素入手,即主体、衬体、视点、方向、位移等。视点参照系统主要表现为视点、主体和衬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层是视点与衬体的分置与共处,第二层是主... 趋向动词内部存在视点参照与非视点参照两种类型。视点参照类型的分析需要从概念语义要素入手,即主体、衬体、视点、方向、位移等。视点参照系统主要表现为视点、主体和衬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层是视点与衬体的分置与共处,第二层是主体与衬体的分置与共处。基于这种认识,趋向动词视点参照系统包括空间视点参照与非空间视点参照,前者分为空间凸显和空间淡化两种视点参照,后者分为状态视点与时体视点两种视点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概念语义要素 视点参照系统
下载PDF
潼关方言的趋向动词
14
作者 姚亦登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50-55,共6页
潼关方言除了"过1"和"过2"以外,还有一个变作阴平调的"过3"。潼关方言给字句里"来、去"可处在"给"的前边。潼关方言一般不说"去北京、去食堂、去上班、去工作",但是可以说... 潼关方言除了"过1"和"过2"以外,还有一个变作阴平调的"过3"。潼关方言给字句里"来、去"可处在"给"的前边。潼关方言一般不说"去北京、去食堂、去上班、去工作",但是可以说"走亲戚、走舅家"。在单纯趋向动词出现的句子里,介词"在"一般必须出现。潼关方言"走"字变作阴平调时,表示说话人告诉听话人与自己共同趋向行为的祈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潼关方言 趋向动词 特点
下载PDF
《元刊杂剧三十种》趋向动词计量考察
15
作者 章力丹 曹炜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11-15,共5页
《元刊》中单音节动词与单纯趋向动词的组合搭配占有统领性地位,这与汉语双音节化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与动词组合的过程中,趋向动词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与它组合的普通动词数量上的优势。从语法功能上看,《元刊》中的趋向动词常作... 《元刊》中单音节动词与单纯趋向动词的组合搭配占有统领性地位,这与汉语双音节化的特点有密切联系。在与动词组合的过程中,趋向动词本身的活跃程度也决定了与它组合的普通动词数量上的优势。从语法功能上看,《元刊》中的趋向动词常作谓语或谓语中心语,在句法结构中,作补语的趋向动词"来、去"等的位置比较灵活,可置于宾语前,也可置于宾语后,但"出、入、上、下、起、到、开"等,它们作补语时只能放在宾语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刊杂剧三十种》 趋向动词 语法特点 计量 考察
下载PDF
“程度副词+趋向动词”性状义用法考察
16
作者 贲成程 《中国语言战略》 2017年第2期53-60,共8页
文章考察“程度副词+趋向动词”性状义用法并从认知上予以解释。“程度副词+趋向动词”组合可作谓语、定语或充当述补结构的补语,表示静态的性状而非动态的位移行为。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看,趋向动词的位移动作义和性状义是人们感知位移情... 文章考察“程度副词+趋向动词”性状义用法并从认知上予以解释。“程度副词+趋向动词”组合可作谓语、定语或充当述补结构的补语,表示静态的性状而非动态的位移行为。从认知语法的角度看,趋向动词的位移动作义和性状义是人们感知位移情景时分别突显过程和非时间关系而形成的两种不同的意象。物体移行的动态过程被突显为侧面时形成动态意象,对应于趋向动词的位移行为解读。而当趋向动词受程度副词修饰时,程度副词对程度的描述使与程度相涉的非时间关系被突显为侧面,从而形成静态意象,对应于趋向动词的性状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向动词 性状义 意象 非时间关系
下载PDF
广州南沙粤语的趋向动词“埋、开、上、落、出”
17
作者 胡伟 甘于恩 陈颖帆 《嘉应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5-88,共4页
广州南沙榄核、大岗粤语表示位置移动时,常使用"埋、开、埋嚟、埋去、开嚟、开去"及"上、落""出"等动词。"埋"表示接近中心点的位移,"开"表示远离中心点的位移。南沙粤语的"埋&... 广州南沙榄核、大岗粤语表示位置移动时,常使用"埋、开、埋嚟、埋去、开嚟、开去"及"上、落""出"等动词。"埋"表示接近中心点的位移,"开"表示远离中心点的位移。南沙粤语的"埋""开"等词还可表示乡村和城镇之间的移动。粤语中"埋、开"系列主要有四种类型。榄核、大岗粤语在表示北南方向的位移会使用"上""落"。粤语中"上、落"有四种类型。南沙粤语趋向动词"出"后接地点,表示前往某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沙粤语 趋向动词 位移 类型
下载PDF
中国手语空间方向动词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小红 《怀化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84-88,共5页
中国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多向动词和单向动词两类。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单向动词从语... 中国手语中的空间方向动词包括多向动词和单向动词两类。多向动词具有多个方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某种手形自由地向多个方向运动,或者以手指自由地指向多个方向,来表达动作的不同方向。多向动词往往同时也是多平面的。单向动词从语义上来讲只有一个方向,与其语义一致,单向动词的手形运动方向也只有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手语 空间方向动词 多向动词 单向动词
下载PDF
汉英机器翻译中趋向动词处理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德根 刘小华 李丽双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6-759,共4页
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对趋向动词的用法和上下文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趋向动词在谓词后面作趋向补语的概率、小概率作趋向补语(即趋向动词在谓词后面作补语的概率介于两个阈值之间)时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了一个基于趋向动词在谓... 在大规模语料的基础上,对趋向动词的用法和上下文信息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到了趋向动词在谓词后面作趋向补语的概率、小概率作趋向补语(即趋向动词在谓词后面作补语的概率介于两个阈值之间)时的上下文信息;建立了一个基于趋向动词在谓词后面作趋向补语的概率统计模型来识别趋向动词用法.同时,根据趋向动词与谓词搭配后词义变化情况,对词典进行了补充.封闭测试识别精确率达99.01%,召回率达96.67%;开放测试识别精确率达98.14%,召回率达96.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翻译 中文趋向动词 词典
下载PDF
汉语趋向动词的句法位置和形态特点
20
作者 郝琦 《语言学研究》 2020年第2期83-99,共17页
本文在"动词框架/卫星框架"这一语言类型的视角下,描写分析汉语趋向动词及相关成分(如受事论元、体助词"了"等)在运动事件的表达中展现出来的形态句法特点,同时在生成句法的新构式主义理论框架下,对这些形态句法特... 本文在"动词框架/卫星框架"这一语言类型的视角下,描写分析汉语趋向动词及相关成分(如受事论元、体助词"了"等)在运动事件的表达中展现出来的形态句法特点,同时在生成句法的新构式主义理论框架下,对这些形态句法特点的形成进行解释。主要结论有:(1)趋向动词中的"上"类字是功能词Path,而"来、去"是表达说话人对路径或运动事件观察的指向义轻动词vdeixis,以Path P或v P/Voice P作为其补足语;(2)汉语的Path语素具有释音缺陷性,有形态上的要求"邻接于[....v...]",表明汉语是弱卫星框架语言(Acedo-Matellàn 2016);(3)汉语动趋式的形态句法表现,如"了"的(不)可插入性,带受事宾语的语序模式等问题,可以通过上述假设得到有效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事件 “动词框架/卫星框架”语言类型 汉语趋向动词 动趋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