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缝合与带线锚钉缝合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任海鹏 陈刚 蔡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9年第4期422-426,共5页
目的探讨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缝合与带线锚钉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8例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96岁。根据缝合方... 目的探讨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直接缝合与带线锚钉缝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7年7月上海市闵行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诊治的68例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8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7.96岁。根据缝合方式将其分为2组,其中直接缝合组38例(38膝),带线锚钉缝合组30例(30膝)。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情况。结果带线锚钉缝合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直接缝合组,但治疗费用明显高于直接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1年时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膝关节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均高于术前[直接缝合组(88.24±1.28)分vs(54.34±4.54)分,(87.28±2.37)分vs(41.65±2.38)分;带线锚钉缝合组(94.12±1.34)分vs(54.57±4.28)分,(92.65±1.25)分vs(42.35±2.64)分];带线锚钉缝合组患者术后1年IKDC膝关节量表评分、Lysholm评分显著高于直接缝合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术后1年Lysholm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均明显低于术前[直接缝合组15.79%vs100.00%,18.42%vs100.00%;带线锚钉缝合组0.00%vs100.00%,0.00%vs100.00%];直接缝合组术后1年的Lysholm试验和Pivot-shift试验阳性率高于带线锚钉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线锚钉治疗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使受损膝关节获得满意的稳定性和功能,术后恢复快,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优先推荐使用带线锚钉修复外伤性膝内侧副韧带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 韧带损伤 直接缝合 带线锚钉缝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修复小腿前侧小面积创面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黎明 徐立炜 +1 位作者 刘毅 李超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患者,均采用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12例皮瓣100%成活,1例皮瓣尾部因血运障碍,发生坏... 目的:探讨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皮瓣修复方法。方法:2016年2月-2018年2月,笔者单位收治13例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患者,均采用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推进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12例皮瓣100%成活,1例皮瓣尾部因血运障碍,发生坏死,二期手术植皮修复。随访3~12个月,外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自由穿支皮下蒂皮瓣设计简单,供区无需植皮,修复后既保证小腿前侧有良好的组织保护,又可最大程度地维持小腿外形,是小腿前侧小面积深度创面的良好修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穿支皮瓣 创面修复 "风筝样"三角皮瓣 胫前 骨外露 直接缝合
下载PDF
面横裂修复方法与修复效果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冼淡 陈巨峰 +5 位作者 王磊 莫础嘉 李金 李捷 劳均平 李嘉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6期635-63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修复面横裂病例的术后分析,希望找到一个面横裂修复的较为理想方法。方法:收集本科2010~2012年的17例面横裂患儿资料,年龄3个月~1岁,全麻下采用粘膜直线法,肌层功能修复,皮肤对偶三角交叉皮瓣修复7例;粘膜及... 目的:通过对不同手术方法修复面横裂病例的术后分析,希望找到一个面横裂修复的较为理想方法。方法:收集本科2010~2012年的17例面横裂患儿资料,年龄3个月~1岁,全麻下采用粘膜直线法,肌层功能修复,皮肤对偶三角交叉皮瓣修复7例;粘膜及皮肤均用对偶三角交叉皮瓣修复5例;粘膜及皮肤均为直线法修复5例。结果:所有病例伤口愈合良好,无口角裂开。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患儿两侧口角位置基本对称,形态良好,瘢痕收缩不明显,粘膜及皮肤均为直线法修复5例中有2例皮肤可见轻微线状凹陷。粘膜及皮肤均用对偶三角交叉皮瓣修复5例,其中3例术后1周左右口内粘膜创口部分充血糜烂。结论:面横裂采用粘膜及皮肤均用对偶三角交叉皮瓣修复方法稍为复杂;粘膜及皮肤均为直线法修复,皮肤可能会出现线状凹陷;粘膜直线法、肌层功能修复、皮肤对偶三角交叉皮瓣修复效果良好,简单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横裂 直线法 对偶三角交叉皮瓣法 修复重建
下载PDF
Influence of immobilization and sensory re-education on the sensory recovery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nerves with direct suture or muscle-in-vein conduits
4
作者 Theodora Manoli Jennifer Lynn Schiefer +2 位作者 Lukas Schulz Thomas Fuchsberger Hans-Eberhard Schaller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38-344,共7页
The influence of duration of immobilization and postoperative sensory re-education on the final outcome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nerves with direct suture or muscle-in-vein conduits was investigated. The final ... The influence of duration of immobilization and postoperative sensory re-education on the final outcome after reconstruction of digital nerves with direct suture or muscle-in-vein conduits was investigated. The final sensory outcome of 35 patients with 41 digital nerve injuries, who either underwent a direct suture(DS) or a nerve reconstruction with muscle-in-vein conduits(MVC), was assessed the earliest 12 months postoperatively using static and moving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as well as Semmes-Weinstein monofilamen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ory recovery in cases with an immobilization of 3–7 days versus 10 days in the DS or MVC group. Moreover,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nsory recovery was found in cases receiving postoperative sensory re-education versus those not receiving in the DS or MVC group. An early mobilization does not seem to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final outcome after digital nerve reconstruction. The effect of sensory re-education after digital nerve reconstruction should be reconsid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digital nerve sensory re-education IMMOBILIZATION digital direct suture muscle-in-vein conduits
下载PDF
改良荷包缝合与直接缝合在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韩辉 侯晓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7期71-73,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及直接缝合在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实施双腔造口还纳手术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改良荷包缝合)和对照组(39例,直接缝... 目的探讨改良荷包缝合及直接缝合在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实施双腔造口还纳手术的78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9例,改良荷包缝合)和对照组(39例,直接缝合)。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失血量少于对照组,排气时间、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伤口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水平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的血清CRP、TNF-α、IL-6、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口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荷包缝合用于直肠癌双腔造口还纳术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伤口感染率低、伤口愈合时间短、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荷包缝合 直接缝合 直肠癌 双腔造口还纳术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断裂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海川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1年第5期12-15,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直接缝合修复法和自体半腱肌移位重建修复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断裂(Ⅲ度损伤)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9月对62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病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修复法(缝合组,23例)和自体半腱肌移位重建修复法(重建... 目的比较分析直接缝合修复法和自体半腱肌移位重建修复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断裂(Ⅲ度损伤)的疗效。方法2002年3月至2009年9月对62例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病例分别采用直接缝合修复法(缝合组,23例)和自体半腱肌移位重建修复法(重建组,39例)治疗,采用改良Lysholm—Scale标准对膝关节进行功能评定,术后6个月行膝外翻应力试验检测膝关节稳定性。比较两种术式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60(12.4±4.8)个月。按改良Lysholm-Scale标准,缝合组和重建组优良率分别为65.2%(15/23)、92.3%(36/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和重建组膝内侧稳定性优良率分别为65.2%(15/23)、97.4%(38/39);膝内后方稳定性优良率分别为60.9%(14/23)、92.3%(36/3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移位重建修复法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断裂,能提供足够张力,达到坚强固定和关节囊缝合的目的,且移位后在解剖学上加强修复该韧带,发挥固有生物学效能,解剖重建,关节功能恢复满意,且创伤小,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副韧带 直接缝合修复 半腱肌移位重建
原文传递
腹壁切口疝的外科治疗
7
作者 于医瑕 马小乐 +1 位作者 刘静 郭建昇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6期7-8,共2页
目的:总结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腹壁切口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随访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行单纯缝合修补20例,复发2例(10%);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修补32例,复发1例... 目的:总结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52例腹壁切口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随访结果。结果: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行单纯缝合修补20例,复发2例(10%);行人工合成生物材料修补32例,复发1例(3.12%)。结论:腹壁切口疝一旦形成,须重视围手术期处理,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是腹壁切口疝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 直接缝合法 补片修补术 围手术期处理
原文传递
创面床准备中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后直接拉拢缝合修复骶尾部Ⅲ度褥疮 被引量:3
8
作者 梁伟中 赵作钧 +2 位作者 吴军玲 钟伟 周正 《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2010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加强创面准备后直接拉拢缝合修复骶尾部Ⅲ度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选择要求修复骶尾部Ⅲ度褥疮的就诊患者60例,褥疮面积3 cm...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加强创面准备后直接拉拢缝合修复骶尾部Ⅲ度褥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9年10月,选择要求修复骶尾部Ⅲ度褥疮的就诊患者60例,褥疮面积3 cm×4 cm至10 cm×12 cm,病程15~70 d.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创面除了常规换药外,还应用rhECF以强化创面准备;对照组创面仅常规换药,手术方式均为直接拉拢缝合.主要观察术后创面Ⅰ期愈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Ⅰ期愈合率达8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仅约13%;对照组术后Ⅰ期愈合率约70%,并发症的发生率达30%,两组间并发症与Ⅰ期愈合率分别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hEGF强化创面准备后使后续手术治疗更加有效,不仅可以增加后续手术治愈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且在筋膜层下便于剥离,血供充足.rhEGF联合直接拉拢缝合是一种简便、有效促进骶尾部Ⅲ度褥疮愈合的方法,尤其适合于高龄并且首次施行手术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面床准备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缝合 褥疮
原文传递
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直接透巩膜缝合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方一惟 赵蓉 +1 位作者 许艺民 马志中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11期845-846,共2页
目的观察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21例(21眼)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患者,通过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确定解离位置和范围,均给予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术后局部抗炎... 目的观察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1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21例(21眼)确诊为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的患者,通过房角镜和(或)超声生物显微镜确定解离位置和范围,均给予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术后局部抗炎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个月~5a,最后随访眼压正常者19眼(1眼因继发性青光眼行抗青光眼手术,1眼行2次手术),眼压仍低者2眼(未再手术),术后视力≤0.1者3眼,0.1~0.6者8眼,≥0.6者10眼。随访时超声生物显微镜资料齐全者12眼,睫状体均复位。结论直接透巩膜缝合术治疗挫伤性睫状体解离疗效确切,方法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解离 直接透巩膜缝合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下载PDF
下颏部位色素痣直接切除缝合法分析
10
作者 刘林奇 陈亮 +2 位作者 王凡 王涛 李哲旭 《中国医疗美容》 2022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探讨如何缩短下颏部色素痣切除遗留的线性痕迹,达到更加美观的美容效果。方法对下颏部色素痣直接切除,分离皮下后直接拉拢缝合,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修剪多余皮肤。结果下颏部色素痣切除后基本上都可以直接缝合,仅仅有少量色素痣切除... 目的探讨如何缩短下颏部色素痣切除遗留的线性痕迹,达到更加美观的美容效果。方法对下颏部色素痣直接切除,分离皮下后直接拉拢缝合,再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修剪多余皮肤。结果下颏部色素痣切除后基本上都可以直接缝合,仅仅有少量色素痣切除后需要延长2mm左右切口,达到平整的切口目的。结论在下颏部因为其真皮层较厚,不容易形成"猫耳",可以采用直接缝合方式缩短切口长度,达到更加美观的美容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颏部 色素痣 直接切除缝合
下载PDF
腱性锤状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刘国立 王皓楠 田德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 比较腱性锤状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08例腱性锤状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54例。保守治疗组采用支具固定6~8周,并指导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 目的 比较腱性锤状指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疗效并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108例腱性锤状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保守治疗组和手术治疗组,每组54例。保守治疗组采用支具固定6~8周,并指导功能锻炼。手术治疗组采用手术治疗(根据不同伤情分别选用长肌腱腱片移植术、伸肌腱止点重建术、伸肌腱直接缝合术治疗),术后予石膏托保护固定6周并进行功能锻炼。随访并比较2组患者患指活动度、欠伸角度、疼痛情况和并发症情况,采用Dargan功能评定法综合评定2组疗效,基于线性相关分析法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保守治疗组随访5~8个月,平均6.3个月;手术治疗组随访4~8个月,平均6.8个月。保守治疗组优良率为81.48%,手术治疗组优良率为8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治疗组患者受伤至治疗时间与疗效呈显著相关性(P<0.05),年龄、受伤指别均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手术治疗组患者受伤至治疗时间、年龄、指别均与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0.05)。手术治疗组中,伸肌腱直接缝合术的优良率高于另外2种术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腱性锤状指患者可首选支具固定保守治疗,但受伤超过3周者建议直接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失败并不影响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腱性锤状指 保守治疗 止点重建 掌长肌腱移植 肌腱腱片移植术 伸肌腱止点重建术 伸肌腱直接缝合术
下载PDF
鼻窦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改良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勇 莫新颖 +1 位作者 刘琳 周元清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3期12-12,共1页
目的:对鼻窭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改良术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好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并进行推广。方法:本研究共选取88例慢性泪囊炎病例(88眼),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治疗及随访。结果:观察组痊愈... 目的:对鼻窭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改良术进行临床应用研究,以期找到一种更好的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并进行推广。方法:本研究共选取88例慢性泪囊炎病例(88眼),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进行相关治疗及随访。结果:观察组痊愈率为96.67%,对照组总痊愈率为98.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外径路鼻腔泪囊吻合术与鼻窦内窥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改良术均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窦内窥下 吻合口 直接缝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