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45篇文章
< 1 2 10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gress in carbon dioxide separation and capture: A review 被引量:98
1
作者 Hongqun Yang Zhenghe Xu +4 位作者 Maohong Fan Rajender Gupta Rachid B Slimane Alan E Bland Ian Wrigh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4-27,共14页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made in CO2 separation and captur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Various technologies, such as absorption, adsorptio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New concepts such...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progress made in CO2 separation and capture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Various technologies, such as absorption, adsorption, and membrane separation, are thoroughly discussed. New concepts such as chemical-looping combustion and hydrate-based separation are also introduced briefly. Future directions are suggested. Sequestration methods, such as forestation, ocean fertilization and mineral carbonation techniques are also covered. Underground injection and direct ocean dump are not cove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al flue gas carbon dioxide SORBENT absorption adsorption membrane SEPARATION SEQUESTRATION
下载PDF
超细Cu-ZnO-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被引量:42
2
作者 丛昱 田金忠 +5 位作者 黄宁表 徐长海 张涛 孙孝英 关文 梁东白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7-250,共4页
采用溶胶 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共沸蒸馏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度范围的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 ,并应用BET ,XRD ,TEM和TPR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同时考察了催化剂上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 采用溶胶 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共沸蒸馏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度范围的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 ,并应用BET ,XRD ,TEM和TPR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同时考察了催化剂上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具有粒度小、颗粒分布均匀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并发现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比大颗粒的工业Cu ZnO Al2 O3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而且随着催化剂粒度的减小 ,甲醇合成活性进一步增大 .研究还发现 ,ZrO2 具有稳定反应活性中心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锌 氧化锆 二氧化碳 加氢 甲醇
下载PDF
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产业化进展及前景展望 被引量:60
3
作者 袁士义 马德胜 +3 位作者 李军诗 周体尧 姬泽敏 韩海水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28-834,共7页
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是最现实可行的规模化减碳技术,也是大幅度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梳理了国外CCUS-EOR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其产业化进展,总结了中国CCUS-EOR技术攻关成果和矿场试验进展情况,分析了CO_(2)捕... 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是最现实可行的规模化减碳技术,也是大幅度提高低渗透油田采收率的关键技术。梳理了国外CCUS-EOR发展的主要历程及其产业化进展,总结了中国CCUS-EOR技术攻关成果和矿场试验进展情况,分析了CO_(2)捕集、输送、驱油与埋存等全产业链的发展现状、面临问题与挑战,指出了中国CCUS-EOR规模化应用在驱油增产、埋存减碳等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提出目前中国CCUS-EOR正处于矿场试验向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针对中国陆相油藏的特点,发挥油田CO_(2)驱油可驱储量丰富、地下埋存空间巨大、地面基础设施完善和井筒注入通道分布广泛等优势,积极与碳源排放企业合作,加快攻关低浓度CO_(2)的低成本规模捕集、超临界长距离输送、更大幅度提高采收率和埋存率、安全规模埋存等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示范工程建设,构建CCUS-EOR全产业链理论技术标准体系,支撑和推动工业化规模应用,以创新链引领CCUS-EOR新兴产业链快速效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CCUS-EOR 碳捕集 输送 驱油 碳埋存 提高采收率 产业化
下载PDF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47
4
作者 张卫东 张栋 田克忠 《中外能源》 CAS 2009年第11期7-14,共8页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CS技术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碳捕集工艺按操作时间可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富...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越来越严重,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被看作是最具发展前景的解决方案之一,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CCS技术成本将进一步降低。碳捕集工艺按操作时间可分为燃烧前捕集、富氧燃烧捕集和燃烧后捕集,其中最有发展前景的是富氧燃烧捕集。CO2-EOR技术虽然不是直接针对性地封存二氧化碳,但其不仅可以解决二氧化碳的封存问题,还能提高油田采收率,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在CCS技术的研究上进行了大量工作,CCS技术已被列入"973计划"和"863计划",北京高碑店热电厂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虽然CCS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二氧化碳泄漏问题、技术难点、建设和运行成本高昂等。CCS技术项目投资较大,如果没有政府在立法和税收机制上的激励与优惠措施,很难真正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好在种种迹象表明,随着全球气候问题的加剧,各国政府越来越重视CCS技术的研发和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S技术 二氧化碳 碳捕集 封存 CO2-EOR
下载PDF
碳足迹解析 被引量:48
5
作者 罗运阔 周亮梅 朱美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其实质就是碳足迹日益增大所致,通过介绍碳足迹概念、类型、标准和计算方法,提出减少碳足迹的措施,旨在让公众了解碳足迹,倡导低碳生活,加强节能减碳的环境意识,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气候变化 碳足迹 碳排放
下载PDF
中国石油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技术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36
6
作者 宋新民 王峰 +2 位作者 马德胜 高明 张云海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8,共13页
全面梳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攻关探索、矿场试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发展历程,系统阐述近年来在CO_(2)驱油机理和矿场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认识和相应的CCUS-EOR工程配套技术成果,指出未来发展前景。经过近60年... 全面梳理中国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攻关探索、矿场试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发展历程,系统阐述近年来在CO_(2)驱油机理和矿场实践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认识和相应的CCUS-EOR工程配套技术成果,指出未来发展前景。经过近60年的探索攻关,创新发展了适合中国陆相沉积油藏的CO_(2)驱油与埋存理论,提出C7—C15也是影响CO_(2)与原油混相的重要组分的新认识,在矿场试验中验证了CO_(2)快速恢复地层能量、大幅提高区块产能和采收率等机理。创建了陆相沉积油藏CCUS-EOR油藏工程设计技术,形成了以保持混相提高驱油效率、均匀驱替提高波及效率为重点的油藏工程参数设计及井网井距优化设计技术,初步形成了CO_(2)捕集、注采工艺、全系统防腐、埋存监测等全流程配套技术。为实现CO_(2)的高效利用和永久埋存,需将油水过渡带油藏统筹考虑,由单油藏升级到构造整体控制区域的规模化CO_(2)驱油与埋存,在构造高部位实施注CO_(2)稳定重力驱,利用CO_(2)开采油水过渡带油藏,超前进行微生物促使残余油、CO_(2)转甲烷等储备技术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捕集、驱油与埋存(CCUS-EOR) 驱油机理 埋存理论 注采工艺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锆催化剂上一氧化碳加氢合成异丁烯 被引量:23
7
作者 李映伟 贺德华 +2 位作者 袁余斌 程振兴 朱起明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5-190,共6页
考察了纳米ZrO2 的制备方法及Al2 O3 和KOH助剂的添加对ZrO2 催化CO加氢合成异丁烯反应的影响 .纳米ZrO2 的制备方法对ZrO2 的物理性质和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干燥并在流动N2 气氛中焙烧制得的ZrO2 催化剂对异丁烯... 考察了纳米ZrO2 的制备方法及Al2 O3 和KOH助剂的添加对ZrO2 催化CO加氢合成异丁烯反应的影响 .纳米ZrO2 的制备方法对ZrO2 的物理性质和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 .用超临界流体干燥法干燥并在流动N2 气氛中焙烧制得的ZrO2 催化剂对异丁烯具有较高的选择性 .Al2 O3 和KOH助剂表现出非常优良的助剂效应 ,在大幅度提高催化剂对i C4烃选择性的同时保持了和ZrO2 同样高的催化活性 .催化剂的酸碱性表征结果表明 ,酸碱性对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影响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催化剂 二氧化锆 一氧化碳 加氢 异构合成 异丁烯 碱性 助剂 酸性 催化性能
下载PDF
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贮量 被引量:38
8
作者 齐光 王庆礼 +4 位作者 王新闯 齐麟 王庆伟 叶雨静 代力民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10、12、15、26和61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乔木、草本和植被总体碳储量,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植被碳库贮量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库贮量逐... 通过样地调查,研究了大兴安岭林区10、12、15、26和61年生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中乔木、草本和植被总体碳储量,并以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落叶松人工林生长过程中植被碳库贮量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加,兴安落叶松人工林植被碳库贮量逐渐增加,61 a时达105.69 t.hm-2,碳汇作用显著;15~26 a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碳汇能力最强.其中,树干碳库贮量占乔木碳库总贮量的54.3%~73.9%,且随林龄增加,其碳库比率和碳密度增加;其余器官碳库比率随林龄增加而减小,碳密度则逐渐增加,直至趋于平衡或末期略有减少.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的轮伐期以≥60 a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兴安岭 兴安落叶松 CO2 生物量 碳密度 植被碳汇 人工林经营
原文传递
碳钢在二氧化碳溶液中腐蚀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赵景茂 顾明广 左禹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1-74,共4页
研究了碳钢在二氧化碳饱和溶液中各种因素对腐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腐蚀速率随CO2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在60℃时腐蚀速率最大;钙离子的存在减缓了腐蚀;当NaCl质量浓度等于30 g/L时,腐蚀速率最大;Mg2+和SO42-离子对腐蚀速率影响不大。
关键词 碳钢 二氧化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气藏天然气成因 被引量:33
10
作者 霍秋立 杨步增 付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7-19,共3页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气藏为高含CO2(含量可高达90.38%)气藏,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CO2的碳同位素值为-4.06‰~-6.61‰,氦同位素比值为3.9×10-6~4.5×10-6。与松辽盆地煤型气、油型气... 松辽盆地北部昌德东气藏为高含CO2(含量可高达90.38%)气藏,烃类气体以甲烷为主。CO2的碳同位素值为-4.06‰~-6.61‰,氦同位素比值为3.9×10-6~4.5×10-6。与松辽盆地煤型气、油型气及国内外典型无机成因气对比,认为昌德东气藏中的CO2主要是来自地幔岩浆的无机成因气,通过断裂向上运移聚集;甲烷及其同系物则为无机气与有机气的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 天然气 成因 松辽盆地 盆地
下载PDF
不同方法制备的Ni/ZrO_2-CeO_2-Al_2O_3催化剂对CH_4-CO_2重整反应的催化性能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春林 伏义路 卞国柱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7-192,共6页
采用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 负载法制备了相同NiO含量的Ni ZrO2 CeO2 Al2 O3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CH4 CO2 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测定了积碳量 .用CO2 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它们的CO2 吸附性能 ,用H2 程序升温脱... 采用水热合成法、溶胶凝胶法和共沉淀 负载法制备了相同NiO含量的Ni ZrO2 CeO2 Al2 O3催化剂 ,考察了它们在CH4 CO2 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稳定性 ,测定了积碳量 .用CO2 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它们的CO2 吸附性能 ,用H2 程序升温脱附方法测试了表面Ni的分散度 .结果表明 ,随温度升高 ,CH4和CO2 转化率降低的顺序是 :溶胶凝胶法≈共沉淀 负载法 >水热合成法 ,并且反应产物中n(CO) n(H2 ) 比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水热法和共沉淀 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稳定性好 ,且前者的活性比后者高 ;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催化剂活性较高 ,但易失活 .积碳量大小顺序是 :水热法 >溶胶凝胶法 >共沉淀 负载法 .与其他方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 ,水热法制备的催化剂对CO2 的吸附量更大 ,而且积碳主要存在于载体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ZrO2-CeO2-Al2O3催化剂 制备 CH4 CO2 重整反应 催化性能 氧化锆 氧化铈 甲烷 二氧化碳 积碳 热热法 溶胶-凝胶 共沉淀-负载法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减排 被引量:25
12
作者 裴克毅 孙绍增 黄丽坤 《节能技术》 CAS 2005年第3期239-243,共5页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减缓和控制气候变暖必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全球协调和规划。《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全球治理的开端。本文依据IPCC第三... 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温效应造成的。减缓和控制气候变暖必须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全球协调和规划。《京都议定书》的生效是全球治理的开端。本文依据IPCC第三次评估报告与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说明气候变暖的可能趋势以及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影响。阐述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控制全球变暖的技术和方法。强调了碳税在减缓二氧化碳排放中的作用。分析气候变暖给我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京都议定书 全球治理 二氧化碳 碳税
下载PDF
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超细Cu-ZnO-ZrO_2催化剂的表征 被引量:24
13
作者 丛昱 包信和 +4 位作者 张涛 孙孝英 梁东白 田金忠 黄宁表 《催化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14-318,共5页
采用原位顺磁共振 (EPR)、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程序升温还原 (TPR)等手段 ,对CO2 加氢合成甲醇用的不同粒度的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ZrO2 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配位状态 ,增... 采用原位顺磁共振 (EPR)、原位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和程序升温还原 (TPR)等手段 ,对CO2 加氢合成甲醇用的不同粒度的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各组分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ZrO2 的加入改变了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和配位状态 ,增加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 ,提高了催化剂的稳定性 .实验还发现 ,催化剂的粒度对各组分的相互作用有着重大的影响 ,催化剂的粒度较小时 ,Cu2 +主要以团簇的形式存在 ,易于被还原 ;催化剂的粒度较大时 ,Cu2 +主要以高度分散的形式存在 ,Cu在ZnO和ZrO2 中分布得更均匀 ,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 ,难于被还原 .TPR的实验结果也得到了一致的结论 .研究还认为 ,合成甲醇的活性中心是高分散的金属铜的团簇 ,而不是孤立的铜原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氧化锌 氧化锆 二氧化碳 甲醇 合成
下载PDF
The TanSat mission: preliminary global observations 被引量:32
14
作者 Yi Liu Jing Wang +8 位作者 Lu Yao Xi Chen Zhaonan Cai Dongxu Yang Zengshan Yin Songyan Gu Longfei Tian Naimeng Lu Daren Ly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18年第18期1200-1207,共8页
The Chinese global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 satellite (TanSat) was launched successfully in December 2016 and has completed its on-orbit tests and calibration. TanSat aims to measure the atmospheric column-averaged... The Chinese global carbon dioxide monitoring satellite (TanSat) was launched successfully in December 2016 and has completed its on-orbit tests and calibration. TanSat aims to measure the atmospheric column-averaged dry air mole fractions of carbon dioxide (XCO2) with a precision of 4 ppm at the regional scale, and in addition, to derive global and regional CO2 fluxes. Progress towards these objectives is reviewed and the first scientific results from TanSat measurements are presented. TanSat on-orbit tests indicate that the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GratingSpectrometer is in normal working status and is beginning to produce LIB products. The preliminary TanSat XCO2 products have been retrieved by an algorithm and compared to NASA Orbiting Carbon Observatory-2 (OCO-2) measurements during an over- lapping observation period. Furthermore, the XCO2 retrievals have been validated against eight groundsite measurement datasets from the Total Carbon Column Observing Network, for which the preliminary conclusion is that TanSat has met the precision design requirement, with an average bias of 2.11 ppm. The first scientific observations are presented, namely, the seasonal distributions of XCO2 over land on a global sca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Sat carbon dioxide Retrieval algorithm carbon flux inversion
原文传递
不同污泥处理与处置工艺的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31
15
作者 刘洪涛 陈同斌 +4 位作者 杭世珺 王洪臣 王伟 李国学 孔彦鸿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6-108,共3页
对我国现行的主流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和收支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干化工艺的CO2直接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均较低,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CO2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分别为生物干化的5.3... 对我国现行的主流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路线: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碳排放进行了计算和收支分析。结果表明,生物干化工艺的CO2直接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均较低,而热干化/焚烧工艺的CO2排放量和碳足迹量分别为生物干化的5.33和4.94倍。将干化污泥用作草坪基质具有一定的碳减排和碳汇增加功能,CO2减排量和吸收量分别达到68.7和648kg/t。从碳净排放量看,热干化/焚烧工艺表现为高碳排放特征(372.9 kg/t),而生物干化/土地利用工艺具有碳减排效应(-643.6 kg/t),符合当前的政策背景与产业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干化 二氧化碳 排放 碳足迹
原文传递
碳中和目标下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 被引量:29
16
作者 汪开英 李鑫 +2 位作者 陆建定 周斌 何勇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0-238,共9页
推动实现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根本。作为国际低碳行动的引领者和开拓者,中国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生产活动是中国温室气体的第三大排放... 推动实现碳中和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推动实现碳中和的根本。作为国际低碳行动的引领者和开拓者,中国承诺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农业生产活动是中国温室气体的第三大排放源,其中畜牧业贡献了农业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的80%,是农业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因此,畜牧业的低碳减排对实现碳中和至关重要。该研究从动物呼吸、动物胃肠道发酵、粪污处理等直接排放源和饲料生产加工、设备设施能源消耗、动物产品加工及运输等间接排放源系统综述了畜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从源头、过程和末端全方位阐述了畜牧业的低碳减排途径。源头减排包括动物的肠道发酵管控、饲料成分升级、粗粮与精粮比例的调整、使用添加剂以及选育优质畜禽品种,过程减排包括畜舍环境及设备能耗调控、畜禽管理方式优化以及精准畜牧业的应用,末端减排包括粪污处理以及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该研究对碳中和目标下的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推动实现碳中和,促进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畜牧业 碳中和 甲烷 氧化亚氮 低碳减排
下载PDF
CO_2在纳米SiO_2/TiO_2悬浮体系中的光催化还原 被引量:22
17
作者 刘亚琴 徐耀 +3 位作者 李志杰 张秀萍 吴东 孙予罕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53-457,共5页
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硅改性的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催化活性的锐钛型二氧化钛,并在其悬浮体系中将CO2光催化还原合成甲醇.采用XRD,TEM,物理吸附,UV-Vis吸收光谱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硅后,氧化硅... 用水热法合成了氧化硅改性的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催化活性的锐钛型二氧化钛,并在其悬浮体系中将CO2光催化还原合成甲醇.采用XRD,TEM,物理吸附,UV-Vis吸收光谱和FTIR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氧化硅后,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之间形成Si—O—Ti键,抑制了TiO2晶粒生长,提高了锐钛型TiO2的比表面积,且随着含硅量的增加,SiO2/TiO2的UV吸收逐步蓝移,禁带宽度增加.还原反应结果表明:SiO2/TiO2具有光催化还原活性,且随着含硅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SiO2质量分数为3.5%时,SiO2/TiO2复合催化剂反应活性最强,5h内甲醇产量可达到21.0mg/L,并有少量甲醛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水热法 光催化还原 CO2
下载PDF
燃煤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6
18
作者 马学礼 王笑飞 +3 位作者 孙希进 师婧 陈锦鹏 党立晨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90-195,共6页
燃煤发电作为我国当前主导能源,其CO_(2)排放在全社会占比较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掌握现有燃煤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在陕北、宁东、准东及哈密4个大型煤电基地内,选择典型燃煤机组,研究... 燃煤发电作为我国当前主导能源,其CO_(2)排放在全社会占比较大。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迫切需要掌握现有燃煤发电机组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以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在陕北、宁东、准东及哈密4个大型煤电基地内,选择典型燃煤机组,研究碳排放强度与机组类型、运行负荷、燃煤品质、空冷方式等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高参数、大容量机组CO_(2)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直接空冷机组CO_(2)排放强度相对较高;随着机组负荷下降,CO_(2)排放强度呈现增大趋势;燃煤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硫分、挥发分等均会影响CO_(2)排放强度,排烟方式、环境温度等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该研究结果可以为工程设计单位开展绿色低碳电厂设计优化及改造提供指导,为发电集团加强碳排放管理和降低碳排放强度提供路径,为电力调度部门优化负荷安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CO_(2)排放强度 碳达峰 碳中和
下载PDF
活性炭表面SO_2的催化氧化三相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8
19
作者 程振民 蒋正兴 袁渭康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3,共7页
在氧和水蒸汽共存的条件下,SO2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而使反应体系变为三相。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反应控制步骤为:H2SO3*+O*H2SO4*。通过对反应速率随硫酸蓄积量线性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 在氧和水蒸汽共存的条件下,SO2在活性炭表面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生成硫酸而使反应体系变为三相。整个反应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反应控制步骤为:H2SO3*+O*H2SO4*。通过对反应速率随硫酸蓄积量线性减少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无法采用内部效率因子的概念加以解释。根据Langmuir-Hinshelwood原理得出活性炭表面存在两类不同的活性中心,其中H2SO4和O2占据一类活性中心;SO2、H2O和H2SO3占据另一类活性中心。证实了大孔不参与反应,仅起到输送和蓄积硫酸的作用,反应是在剩余的微孔表面上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硫 活性炭 脱硫 三相反应 烟气 催化氧化
下载PDF
活性炭负载TiO_2光降解水中敌敌畏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信欣 汤亚飞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研究了以活性炭为载体,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型光催化剂———TiO2/AC来光降解水中敌敌畏。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样体积为300mL时,光照60min,TiO2负载量(质量分数)为0.4%,初始反应液pH=2.0,光催化剂用量为0.85g时,其光... 研究了以活性炭为载体,钛酸丁酯为原料,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复合型光催化剂———TiO2/AC来光降解水中敌敌畏。实验结果表明:在水样体积为300mL时,光照60min,TiO2负载量(质量分数)为0.4%,初始反应液pH=2.0,光催化剂用量为0.85g时,其光降解率可达92.2%,是同条件下,单独采用TiO2粉末作催化剂光降解率的3倍;TiO2/AC复合型光催化剂样品经10次使用后,对敌敌畏的降解率仍然保持在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活性炭 敌敌畏 光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