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 change in a typical oasis region in Tarim River Watershed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被引量:12
1
作者 Fei ZHANG Tashpolat TIYIP +4 位作者 JianLi DING Mamat SAWUT Verner Carl JOHNSON NigaraTASHPOLAT DongWei GUI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3年第1期89-101,共13页
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 (VFC)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 vegetation index is widely used to monitor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RS). In... 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 (VFC)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describe and evaluate the ecological system. The vegetation index is widely used to monitor vegetation coverage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R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conducted a case study of the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which is a typical saline area in the Tarim River Watershed. The current study was based on the TM/ETM+ images of 1989, 2001, and 2006, and supported b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spatial analysis, vegetation index, and dimidiate pixel model. In addition, VBSl (vegetation, bare soil and shadow indices) suitable for TM/ETM+ irrlages, constructed with FCD (forest canopy density) model principle and put forward by ITTO (International Tropical Timber Organization), was used, and it wa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VFC. The estimation accuracy was later prow^n to be up to 83.52%. Further, the study analyzed and appraised the changes in vegetation patterns and revealed a pattern of spatial change in the vegetation coverage of the study area by producing the map of VFC levels in the delta oasis. Forest, grassland, and farmland were the three main land-use types with high and extremely-high coverage, and they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vegetation. The forest area determined the changes of the coverage area, whereas the other two land types affected the directions of change. Therefore, planting trees, protecting grasslands, reclaiming farmlands, and controlling unused lands should be included in a long-term program because of their importance in keeping regional vegetation coverage. Finally, the dynamic variation of VFC in the study area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quantity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rendered by plant cover diigital images to deeply analyze the reason behind the vari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etation fractional coverage (VFC) VBSI (vegetation bare soil and shadow indices) dimidiate pixel model delta oasis of Weigan and Kuqa rivers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Based on Digital Camera Survey Data and a Remote Sensing Model 被引量:6
2
作者 HU Zhen-qi HE Fen-qin +4 位作者 YIN Jian-zhong LU Xia TANG Shi-lu WANG Lin-lin LI Xiao-jing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1期116-120,共5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peed and precis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c). It mainly focuses on fc estimation when fcmax and fcmin are not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00% and 0%, res...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monitoring speed and precision of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fc). It mainly focuses on fc estimation when fcmax and fcmin are not approximately equal to 100% and 0%, respectively due to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with medium or low spatial resolution. Meanwhile, we present a new method of fc estimation based on a random set of fc maximum and minimum values from digital camera (DC) survey data and a di- midiate pixel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is a convenient, efficient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fc monitoring, with the maximum error -0.172 and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0.974 between DC survey data and the estimated value of the remote sensing model. The remaining DC survey data can be used as verification data for the precision of the fc estimation. In general, the estimation of fc based on DC survey data and a remote sensing model is a brand-new development trend and deserves further extensive util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digital camera survey data dimidiate pixel model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leaf area index from high resolution ZY-3 satellite imagery in a catchment dominated by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northern China 被引量:2
3
作者 Tian Wang Fengfeng Kang +3 位作者 Hairong Han Xiaoqin Cheng Jiang Zhu Wensong Zho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2期603-615,共13页
Leaf area index(LAI) is a key factor that determines a forest ecosystem's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land surfaces.LAI can be measured in many ways, but there has been li... Leaf area index(LAI) is a key factor that determines a forest ecosystem's net primary production and energy exchange between the atmosphere and land surfaces.LAI can be measured in many ways, but there has been little research to compare LAI estimated by different methods. In this study, we compared the LAI results from two different approaches, i.e., the dimidiate pixel model(DPM) and an empirical statistic model(ESM) using ZY-3 high-accuracy satellite images validated by field data. We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of LAI of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Mayr plantations with topographic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PM improves the simulation of LAI(r = 0.86,RMSE = 0.57) compared with ESM(r = 0.62, RMSE =0.79). We further concluded that elevation and slope significantly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of LAI. The maximum peak of LAI appeared at an aspect of east and southeast at an elevation of 1700–2000 m.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ZY-3 can satisfy the needs of quantitative monitoring of leaf area indices in small-scale catchment areas. DPM provides a simple and accurate method to obtain forest vegetation parameters in the case of non-ground measurement 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midiate pixel model Empirical statistic 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 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 NDVI ZY-3
下载PDF
密云水库上游植被覆盖度的遥感估算 被引量:594
4
作者 李苗苗 吴炳方 +1 位作者 颜长珍 周为峰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3-159,共7页
该文在对像元二分模型2个重要参数推导的基础上,改进了已有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建立了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根据实际运用时的两种情况,提出了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案。研究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实际情况,设计了模... 该文在对像元二分模型2个重要参数推导的基础上,改进了已有模型的参数估算方法,建立了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根据实际运用时的两种情况,提出了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案。研究结合密云水库上游实际情况,设计了模型应用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法,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了估算。通过密云流域的实地考察,利用照相法对植被覆盖度的估算结果进行了验证,估算精度达85%,表明使用此改进模型进行植被覆盖度遥感监测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NDVI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下载PDF
基于遥感和像元二分模型的内蒙古正蓝旗植被覆盖度格局和动态变化 被引量:133
5
作者 马娜 胡云锋 +1 位作者 庄大方 张学利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为研究区,应用中国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HJ-1A CCD)及美国陆地卫星数据(Landsat ETM+),在充分考虑区域土壤和植被类型等背景基础上,先后使用了MNF、二维散点制图以及PPI方法,得到具有时空针对性的纯净像元;以此为基础,运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得到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数据;最后,结合研究区其它权威土地覆被和土地利用(LUCC)数据,对比分析了本研究所得的植被覆盖度数据精度,评价了2000~2009年间区域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过程,指出本区在实施有关生态工程后植被覆盖度恶化趋势得到遏制。研究结果证明,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地区应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的方法是简洁且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下载PDF
200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被引量:98
6
作者 刘宪锋 杨勇 +1 位作者 任志远 林志慧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4-1249,共6页
以MODIS NDVI为数据源,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近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增... 以MODIS NDVI为数据源,应用像元二分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近2000—2009年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进行分析,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两个方面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2000—2009年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增加趋势,年增速为0.6%(p<0.01);在空间上,黄土高原地区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黄土高原地区的水热条件分布基本一致;植被覆盖度明显改善地区的面积为6 717.35km2,主要分布在陕西延安的北部以及榆林的东北部;一般改善地区面积为180 176.90km2;一般恶化地区面积为27 236.37km2;明显恶化地区面积为852.62km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西安以及太原等地区;气温、降水的增加以及"三北"防护林和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草)等工程的实施是该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原理 时空变化
原文传递
基于像元二分模型的沙漠化地区植被覆盖度提取——以毛乌素沙地为例 被引量:89
7
作者 刘广峰 吴波 +2 位作者 范文义 李晓松 范楠楠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8-271,共4页
以ETM+为数据源,基于植被指数(NDVI)建立像元二分模型,对毛乌素沙地进行了植被覆盖度提取,然后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二者线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92,平均精度为79.4%。研究结果表明,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适合于沙... 以ETM+为数据源,基于植被指数(NDVI)建立像元二分模型,对毛乌素沙地进行了植被覆盖度提取,然后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验证,二者线性相关系数达到了0.92,平均精度为79.4%。研究结果表明,基于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适合于沙漠化地区的植被覆盖度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植被指数(NDVI) 毛乌素沙地
下载PDF
基于MODIS NDVI的三峡库区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 被引量:80
8
作者 吴昌广 周志翔 +3 位作者 肖文发 王鹏程 汪涛 黄子杰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 基于MODIS—NDVI遥感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三峡库区2000—2009年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并在像元尺度上分析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规律及其驱动力。结果表明:三峡库区大部分区域处于高植被覆盖度,并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大于60%的区域占92.35%;近10年来,库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总体呈微弱上升趋势,其中呈显著增加或降低趋势的像元数仅占7.16%,在20个区县中石柱、江津和丰都的植被覆盖度存在退化风险;降水是影响库区植被覆盖度年际波动的主导因子,当年5—8月降水量与年最大植被覆盖度的相关性最高,但在空间上存在差异,其中呈显著正相关区域主要分布于库区西部低山丘陵农业种植区,该区域降水增加有利于植被生长,而部分高海拔地区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与降水呈显著负相关,过多降水反而会抑制植被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NDVI 时空变化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Landsat5/8影像的岷江汶川-都江堰段植被覆盖动态监测 被引量:78
9
作者 彭文甫 王广杰 +4 位作者 周介铭 徐新良 罗怀良 赵景峰 杨存建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975-1988,共14页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指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Landsat5/8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对岷江汶川-都江堰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数据,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植被受损与恢复... 植被覆盖度是衡量地表植被状况和指示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基于像元二分模型,利用Landsat5/8遥感影像和DEM数据,对岷江汶川-都江堰段植被覆盖动态变化进行了监测,并结合高程、坡度和坡向数据,分析了汶川地震前后植被受损与恢复的空间动态格局变化。研究表明:植被覆盖总体良好,大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均在中、高度以上,空间格局上呈现由汶川县东部、都江堰市西北部的龙门山区向两侧减少的总体趋势;地震造成植被受损面积达63808.7 hm^2,且集中分布于海拔567—4331 m、坡度26—51°的范围以及东坡、北坡、南坡和西坡;震后5a,植被恢复面积17786.47 hm^2,主要分布在海拔576—2180 m与3256—3793 m、坡度小于9°和26—51°以及东坡、东南坡和和南坡;高程和坡度对植被损毁与恢复的影响明显高于坡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格局 岷江
下载PDF
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 被引量:62
10
作者 张志强 刘欢 +2 位作者 左其亭 于锦涛 李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49-858,共10页
科学认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时序变化特征,对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MOD13Q1数据产品和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Hurst指数,分析了200... 科学认识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的空间格局和时序变化特征,对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变,综合治理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基于MOD13Q1数据产品和国家气象站降水数据,采用像元二分模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和Hurst指数,分析了2000-2019年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空间格局、时序变化和发展趋势。研究发现:①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度年际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增长速度为0.0603/10 a,月际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过程,8月植被覆盖度达到最大值0.672;②流域中部植被覆盖明显改善,西北部和西部改善程度相对较低;③在空间上,呈现从西北至东南阶梯状增大的分布态势,河南省植被覆盖状况最佳;④降水量是影响植被覆盖空间分布的决定性因素,但对年际变化的影响较小,且对中游的影响程度明显大于上游地区;⑤未来黄河流域植被覆盖发展较好,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占流域总面积的64.51%。研究可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植被覆盖度 MODIS-NDVI 像元二分模型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HURST指数
原文传递
基于TM NDVI的武功山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被引量:59
11
作者 张学玲 张莹 +4 位作者 牛德奎 张文元 李志 李真真 郭晓敏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414-2424,共11页
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区,基于4期TM(Thematic Mapper,专题测图仪)卫星遥感影像,提取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运用ENVI 5.1和Arc GIS 10.0软件计算得到武功山山地草甸的... 以江西省武功山山地草甸为研究区,基于4期TM(Thematic Mapper,专题测图仪)卫星遥感影像,提取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采用像元二分模型,运用ENVI 5.1和Arc GIS 10.0软件计算得到武功山山地草甸的植被覆盖度分布格局及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山地草甸面积减少了9.72%,呈递减趋势。20年来随着武功山风景区成立—旅游业发展—山地草甸生态修复,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增加和减少交替,总体呈上升趋势;(2)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低覆盖度草甸区集中在武功山山脉的西北侧坡面的崖壁和部分山脊线上,而高覆盖度草甸区多分布在武功山山脉的东南坡面;(3)研究区山地草甸退化与改善并存,山地草甸最北端和白鹤峰-九龙山区域的东南坡、南坡低海拔处植被总体呈退化特征;发云界南部的东坡植被总体呈现改善特征。研究期间山地草甸退化面积比改善面积多出1.78%。(4)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的分布格局和地形因子存在较高的相关性(P<0.05):植被覆盖度随着坡向的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变化,总体上山地草甸植被覆盖度的分布为阳坡>平坡>阴坡;植被覆盖度先是随着坡度的上升而升高,在坡度15°—25°时达到峰值,然后随坡度的上升而下降,在45°—90°最低;植被覆盖度随海拔升高呈波浪式下降,1000—1200m最高,在主峰山顶海拔1800—1918.3m最低。遥感解译检验结果证明采用此方法对大面积山地草甸覆盖度分布及变化进行反演可行而准确;在后续研究中将采用不同季相的多期影像数据提取NDVI对研究区植被覆盖度进行长期监测,以便更准确可靠地分析山地草甸演化过程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草甸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武功山
下载PDF
基于MODIS数据的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55
12
作者 吴云 曾源 +2 位作者 吴炳方 李晓松 武文波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12-1718,共7页
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模型,并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001年8月和2007年8月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以像元二分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植被覆盖度定量估算模型,并利用MODIS-NDVI时间序列数据,估算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2001年8月和2007年8月的植被覆盖度,分析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1—2007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较为明显,平均覆盖度增加了2.07%,其中吉林、山西、陕西和宁夏四省变化幅度最为显著,增加幅度分别达到27.37%、14.12%、9.29%和9.22%。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增加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降雨量的增加,主要人为原因是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实施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保护政策,特别是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MODIS NDVI 三北防护林
原文传递
黄土高原近10年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量:57
13
作者 肖强 陶建平 肖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7594-7602,共9页
基于Timesat的非对称高斯函数(AG)拟合法重建MODIS-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黄土高原近10年的植被覆盖度(VC),并分析了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和其与降水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 基于Timesat的非对称高斯函数(AG)拟合法重建MODIS-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了黄土高原近10年的植被覆盖度(VC),并分析了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和其与降水温度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特征。其中森林生态系统平均覆盖度最高,灌木、草地生态系统次之,荒漠生态系统最低,空间差异明显。2010年森林生态系统植被覆盖度达到81.6%,主要包括太行山、吕梁山和秦岭地区。暖温带森林区植被组成以落叶阔叶林为主,覆盖度常年较高,为80%以上。西北部温带草原区,植被覆盖度达到38.8%。温带草地主要依水分梯度,由东南到西北分布有以旱生性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的典型草原,植被覆盖度呈现相应的递减趋势。黄土高原总面积78.6%的地区年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而占总面积19.4%的地区年植被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在空间分布上,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榆林至延安周边地区和秦岭一带;植被覆盖度显著减少区域沿兰州至银川呈条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mesat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降水 温度
下载PDF
中国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遥感估算及其变化分析 被引量:55
14
作者 李钰溦 贾坤 +3 位作者 魏香琴 姚云军 孙俊 牟丽秋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为了分析中国北方地区2000年之后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对中国北方地区2000—2012年植被覆盖度进行定量估算,分析研究区13 a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 为了分析中国北方地区2000年之后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利用MODIS光谱反射率数据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采用像元二分模型对中国北方地区2000—2012年植被覆盖度进行定量估算,分析研究区13 a间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覆盖度年内变化特征体现在最大植被覆盖度一般出现在7和8月份,与中国北方地区植被的生长季相一致;整个中国北方地区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其增长速率为每年0.2%;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变化的空间分布具有较大差异,其中东北、华北和黄土高原等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区的年最大植被覆盖度有较明显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元二分模型 中国北方 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特征
下载PDF
基于MODIS EVI的重庆植被覆盖变化的地形效应 被引量:54
15
作者 朱林富 谢世友 +1 位作者 杨华 马明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023-2033,共11页
基于2000—2015年的MODIS E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结合地形差异修正,分析了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近16 a来,重庆植被以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为主,低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劣覆盖度、中覆盖度和高... 基于2000—2015年的MODIS EVI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结合地形差异修正,分析了重庆市植被覆盖变化在高程、坡度和坡向上的空间分布差异。结果表明:1)近16 a来,重庆植被以低覆盖度和中覆盖度为主,低覆盖度呈下降趋势,劣覆盖度、中覆盖度和高覆盖度呈上升趋势;2)研究区植被显著减少趋势占3.84%,基本不变占81.12%,显著增加占15.04%,植被变化总体上呈恢复趋势;3)在地势低(<400 m)、坡度小(<6°)的区域,植被覆盖度低,但变化趋势显著;在400~1 200 m、6°~15°的区域,植被变化趋势分布出现由优势到非优势或由非优势到优势的转折;4)在地势高(>1 200 m)、坡度大(>15°)的区域,植被覆盖度高,变化趋势较弱,但是在高程大于1 500 m、坡度大于25°的区域也存在植被减少的现象;5)不同坡向上,除了在平地区域植被变化趋势较显著外,其余坡向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MODIS EVI 像元二分模型 地形差异修正
原文传递
生态恢复背景下陕北地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52
16
作者 王朗 傅伯杰 +1 位作者 吕一河 曾源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109-2116,共8页
基于2000—2008年的MODIS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模型对退耕还林(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恢复措施驱动下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动态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8年,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年内呈波动趋... 基于2000—2008年的MODIS影像,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像元二分模型对退耕还林(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生态恢复措施驱动下陕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的植被覆盖度进行了动态评估.结果表明:2000—2008年,陕北地区植被覆盖度年内呈波动趋势,3月的植被覆盖度最差,8月最好;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增加;年最大植被覆盖度在研究期间表现为明显增加;植被覆盖度组成中,低等植被覆盖度面积减少,中等植被覆盖度面积增加;植被覆盖度增加地区的面积占全区一半以上,以研究区东北部尤为明显.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的显著增加是气候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态恢复重建措施的有效性.像元二分模型可以准确模拟区域尺度上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趋势,在区域植被恢复效果定量监测与评估方面具有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时空变化 遥感 生态恢复 陕北
原文传递
QuickBird遥感数据监测植被覆盖度的研究 被引量:35
17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75-380,共6页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遥感数据,运用三波段法、NDVI像元二分法、综合法估算研究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并对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关性均较高(均达到了0.84以上),其中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相对误差不大,精度能达到92%以上。经系统性检验,NDVI像元二分法和综合法的拟合精度较高,模型的整体性较好,可用于QuickBird数据估算植被覆盖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ickBiid遥感数据 植被覆盖度估算 三波段法 NDVI像元二分法 综合法
下载PDF
北运河地区植被覆盖的遥感估算及变化分析 被引量:39
18
作者 孙久虎 刘晓萌 +2 位作者 李佑钢 张洁 孟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7-99,共3页
植被覆盖度作为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分析土壤侵蚀的必要参数。根据1994年和2004年两期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资料,处理和分析并提取北运河地区的NDVI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原理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 植被覆盖度作为衡量地表植被覆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分析土壤侵蚀的必要参数。根据1994年和2004年两期同时相的Landsat TM遥感图像资料,处理和分析并提取北运河地区的NDVI指数,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原理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得出其植被覆盖分类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北运河地区10年来的植被覆盖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NDVI 像元二分模型 植被覆盖度
下载PDF
近15年中国西南地区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 被引量:46
19
作者 郑朝菊 曾源 +2 位作者 赵玉金 赵旦 吴炳方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8-136,共9页
基于MODIS-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获得中国西南地区2000—2014年间的250 m分辨率月度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结合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近15 a间FVC时空变化及与气... 基于MODIS-NDVI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估算获得中国西南地区2000—2014年间的250 m分辨率月度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结合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相关分析和残差分析方法,对西南地区近15 a间FVC时空变化及与气候、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000—2014年间西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年最大FVC显著增加,增加速率为0.096 2 a^(-1)(p<0.05),农田年最大FVC增幅最小(0.031 1 a^(-1),p=0.582);(2)FVC变化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滇北、黔渝地区的森林和灌丛、三江源地区的草地以及广西南部的农田FVC显著增加,但汶川、横断山、川西北等地FVC显著下降;(3)西南地区年最大FVC与秋季降水和夏季均温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320和0.281;(4)2000—2014年间西南地区FVC残差的增加速率为0.023 2 a^(-1),说明人类活动对西南地区植被生长整体上起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像元二分模型 西南地区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2001—2015年天山北坡植被覆盖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45
20
作者 齐亚霄 张飞 +1 位作者 陈瑞 王一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677-3687,共11页
利用天山北坡2001-2015年植被生长比较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 NDVI产品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法进行植被覆盖度提取,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随时间及地形的动态变化和面积加权重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天山北坡6-9月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介于... 利用天山北坡2001-2015年植被生长比较旺盛月份(6-9月)的MODIS NDVI产品数据,结合像元二分法进行植被覆盖度提取,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随时间及地形的动态变化和面积加权重心进行分析。研究表明:(1)天山北坡6-9月多年平均植被覆盖度介于0.4-0.5,以低、中低植被覆盖度为主,各等级植被覆盖度大致呈西北-东南向相间分布;(2)2001-2015年间,植被覆盖度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植被覆盖改善区域(54.42%)大于退化区域(45.58%),西部较东部改善更为明显;植被覆盖度变异类型以弱变异和中等变异为主,植被覆盖度变化类型以稳定型为主;(3)天山北坡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受海拔高度影响明显: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较低植被覆盖度比例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再次上升趋势,较高植被覆盖度则与之相反;海拔3880 m以上低植被覆盖度占绝对优势,较高的植被覆盖度占比逐渐下降直至几乎绝迹;(4)各等级植被覆盖度面积加权重心集中在沙湾县、石河子市、玛纳斯县及呼图壁县;并呈现由集中到相对分散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北坡 植被覆盖度 NDVI 像元二分法 面积加权重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