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数字人:一种体验性媒介——试析虚拟数字人的连接机制与媒介属性 被引量:37
1
作者 程思琪 喻国明 +1 位作者 杨嘉仪 陈雪娇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23,共12页
虚拟数字人是一种体验性媒介,它凭借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能力,承担起连接个体与场景和提供各类场景体验反馈的功能和任务,帮助人们在体验过程中完成新的学习和社会化过程。本文基于虚拟数字人的体验性属性,探讨它在应用与实践过程中的连... 虚拟数字人是一种体验性媒介,它凭借扮演各种角色身份的能力,承担起连接个体与场景和提供各类场景体验反馈的功能和任务,帮助人们在体验过程中完成新的学习和社会化过程。本文基于虚拟数字人的体验性属性,探讨它在应用与实践过程中的连接机制与媒介属性,并探讨其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以及人际交互机制对人与虚拟数字人交互模式的效应,进而提出二者的全新连接模式,以期对未来虚拟数字人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数字人 体验性媒介 连接机制 交互模式
原文传递
虚拟美学特征诌议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勋祥 陈定方 李文锋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143,共3页
虚拟美学是传统美学思想在数字化时代的延续和发展,作为新生事物,尚未有自身的理论体系,而传统的关学思想又难以完全诠释这一视觉审美新领域。鉴于此,文中对虚拟现实的审美特征进行初步的探索和研究。
关键词 虚拟美学 虚拟现实 审美特征 数字媒介 沉浸感
下载PDF
被遮蔽的群体:数字劳工的形成、发展与前瞻 被引量:17
3
作者 罗锋 王路阳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8-104,共7页
数字劳工是社会化媒体大趋势下网民身份的另一种表征,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提升资源流转率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概念溯源,发现在互联网文化培育下,数字劳工呈现出虚拟性、流动性和平等性等特点,由此引申出对数字劳工形成条件的讨论。在数字化... 数字劳工是社会化媒体大趋势下网民身份的另一种表征,也是数字经济时代提升资源流转率的重要驱动力。通过概念溯源,发现在互联网文化培育下,数字劳工呈现出虚拟性、流动性和平等性等特点,由此引申出对数字劳工形成条件的讨论。在数字化空间的形成、想象性关系的建立和商品化用户的实现过程中,大众建构起自由而平等的虚拟交往。然而,深窥数字劳工的日常实践后发现,这种“交往”背后掩藏着商业平台对社会资源的强势占有,消费主义话语遮蔽了用户的劳工身份,也同步带来了数字劳工权责不统一的困境。未来,需通过多方努力澄明网络生态,完善数字治理体系,推动互联网健康、普惠和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工 媒介 大数据 平台经济 网络生态
下载PDF
地球各向异性介质中地震波动理论、检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滕吉文 王光杰 +2 位作者 杨顶辉 张秉铭 张慧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3-90,共8页
地下岩石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不同类型体波间相互耦合,横波发生分裂,波速度频散依赖于传播方向等。薄互层与裂隙定向分布等产生视各向异性,它在石油地震勘探、地震预测和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中有... 地下岩石的各向异性主要表现在地震波速度随传播方向发生变化,不同类型体波间相互耦合,横波发生分裂,波速度频散依赖于传播方向等。薄互层与裂隙定向分布等产生视各向异性,它在石油地震勘探、地震预测和岩石圈物理与动力学研究中有极大潜力和应用前景,并受到广泛重视。为此,文中讨论了地震各向异性研究在解决地球科学问题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在地震各向异性研究领域的各个方面,如波动传播、波场激发、数值模拟、偏移与反演成像,以及应用于油气资源探测、深部地球物理研究和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所取得的新进展。结合笔者参加的第八届地震各向异性国际学术讨论会,及SEG,IASPEI,IUGG等有关学术会议情况,综述了国际上在该领域内的主要成果与发展动向,分析了国际上各国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并对我国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主攻问题与相应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 各向异性介质 地震波动理论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与出版范式转型探析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欣 袁也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0,共5页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的公开化实践。在互联网的媒介物质性作用下,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以链接、多重拼贴、生成性和混杂性为主要特征。一方面,颠覆了印刷时代对“知识”的定义,由此带来知识生产空间的极大释放。另一方面,随着“被动... 出版的本质是知识生产的公开化实践。在互联网的媒介物质性作用下,数字智能时代的知识秩序以链接、多重拼贴、生成性和混杂性为主要特征。一方面,颠覆了印刷时代对“知识”的定义,由此带来知识生产空间的极大释放。另一方面,随着“被动的”读者转向“能动的”用户,图书出版也由传统的知识产品生产者转为知识服务提供者。在万物互联的网络社会中,一种对出版的新的想象由此打开:数字智能时代的图书出版通过跨媒介叙事进行内容生产,搭建贯通线上线下的新型知识服务空间,打造具有公共文化属性的知识服务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出版 数字化转型 媒介变迁 知识生产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边界视角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树含 李晓翔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86-92,共7页
在构建企业融通创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边界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融通创新,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 在构建企业融通创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考察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通创新的影响以及企业边界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融通创新,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数字化转型对企业融通创新的促进作用存在规模异质性,即相对于中小企业,大企业数字化转型更能够促进企业融通创新;(3)数字化转型通过拓展边界促进企业融通创新,即能力、权力和效率边界在数字化转型与企业融通创新间发挥中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融通创新 企业边界 大中小企业
原文传递
数字媒介视域下的文化记忆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余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文化记忆媒介经历多次嬗变,从口述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当下的数字媒介。媒介嬗变为文化记忆当下化提供了基本的结构框架,尤其是数字媒介,对文化记忆的储存、传播和表现产生了诸多新影响。首先,它极大地提升了文化记忆的储存能力... 文化记忆媒介经历多次嬗变,从口述媒介、书写媒介、印刷媒介到当下的数字媒介。媒介嬗变为文化记忆当下化提供了基本的结构框架,尤其是数字媒介,对文化记忆的储存、传播和表现产生了诸多新影响。首先,它极大地提升了文化记忆的储存能力,也产生了“数字黑暗时代”问题;其次,它有利于传播个体关于文化记忆的观点和评价,放大了各群体间关于文化记忆的认知差异,改变了文化记忆的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最后,它为文化记忆的表现带来了非线性叙事,产生了超文本和超作者,并为文化记忆文本提供了互文性链接,提高了多叙事主体间互动频率。不仅如此,数字媒介的影响还延展至文化记忆的代际延续和集体认同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时代 文化记忆 媒介 代际延续
下载PDF
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架构探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祁刚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34-37,64,共5页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传媒介质的多样化、学术期刊读者群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政府对数字化出版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化出版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开始尝试数字化出版。学术... 随着计算机及互联网的普及、传媒介质的多样化、学术期刊读者群阅读习惯的改变,以及政府对数字化出版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学术期刊实现数字化出版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大多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开始尝试数字化出版。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与纸质出版相比,具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主要包括:即时性功能;对文章的内容予以拓展的功能;多媒体运用功能;在线互动功能;传播途径多样化等。但在实现学术期刊数字化出版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学术期刊出版单位应积极转变观念,努力探索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出版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期刊 数字化出版 互联网 传媒介质 多媒体
下载PDF
跨媒介性 被引量:2
9
作者 但汉松 《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10,共15页
“跨媒介性”日益成为当前文学、传播学和艺术研究的热门术语,它似乎可用于描述一切跨越传统媒介边界的表达或再现。然而,由于“媒介”概念本身的含混,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在征用跨媒介性这一衍生概念时,常常陷入混乱与悖谬。到底何为跨... “跨媒介性”日益成为当前文学、传播学和艺术研究的热门术语,它似乎可用于描述一切跨越传统媒介边界的表达或再现。然而,由于“媒介”概念本身的含混,当代文学与艺术研究在征用跨媒介性这一衍生概念时,常常陷入混乱与悖谬。到底何为跨媒介性?跨媒介性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怎样不同的形式特征和文化政治诉求?跨媒介性作为一种具有改变效力的事件,会带来怎样的美学后果与政治挑战?如何看待跨媒介性的限度与风险?本文以文学与造型艺术为本位,试图厘清该关键词的概念特质及意义变迁,并着重思考在数字媒介技术的变革时刻,跨媒介性如何为“后印刷”时代的文学带来新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跨媒介性 艺术 文学 数字媒介
原文传递
当代艺术与新媒体:数字鸿沟,还是混合话语?
10
作者 爱德华·A.尚肯 李镇(编译) 《艺术当代》 2024年第2期80-87,共8页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一直存在着话语分歧.新媒体艺术在寻求合法性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个自主和孤立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界.本文深入分析了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趋同和分歧的中心点.通过讨论平行...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一直存在着话语分歧.新媒体艺术在寻求合法性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个自主和孤立的新媒体艺术的艺术界.本文深入分析了主流当代艺术与新媒体艺术之间趋同和分歧的中心点.通过讨论平行艺术界、后媒介状况、进一步挑衅,对克莱尔·毕晓普、罗莎琳·克劳斯、尼古拉斯·伯瑞奥德等人的观点以及主流当代艺术界的权力结构进行了批判.进而提出弥合裂隙,建构一种混合话语,在和解中对艺术史的正典以及新兴的艺术和文化形式形成新见解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流当代艺术 新媒体艺术 数字艺术 后媒介
原文传递
浅论动态设计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绯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0年第11X期194-195,共2页
随着经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媒体的变迁,现代艺术设计的媒介已经发生变化,尤其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动态设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往提出"动态设计"这个概念只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是建筑结... 随着经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新技术的产生、媒体的变迁,现代艺术设计的媒介已经发生变化,尤其在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中,动态设计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以往提出"动态设计"这个概念只是应用在建筑设计中,是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为拓宽动态设计的艺术研究领域,文章将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和现代动态设计相结合,从动态设计产生的背景和条件、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的提炼与创新入手,对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在动态设计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研究,探索新的艺术设计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设计 数字媒介 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元素
原文传递
解读数字化语境下的新媒体及其商业应用设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白雪竹 徐威贺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6-7,5,共3页
从1967年美国CH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计划,首次提出"NewMedia"一词,"新媒体"的概念就逐渐蔓延开来。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媒体形... 从1967年美国CHS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发表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商品计划,首次提出"NewMedia"一词,"新媒体"的概念就逐渐蔓延开来。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新媒体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产生的新的媒体形态。由于新媒体又不断和传统媒体广泛结合,导致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界限模糊,加上新媒体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新媒体一词应用泛化。但作为一个既成事实的存在,学术界有必要对其概念、范畴进行界定,为其后的学术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本文通过界定媒体与媒介概念的方法,进一步剖析数字媒体与数字媒介、新媒体与新媒介的概念关系,从而得出新媒体的概念范畴,并基于此概念疏理新媒体商业应用设计的类型,以期为今后的新媒体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 媒体 数字媒介 多媒体 新媒体 新媒体商业应用设计
下载PDF
回得去的“故乡”:元宇宙助力乡村振兴研究
13
作者 刘涛 汪瑜 《黑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95-98,共4页
乡村振兴面临自然文化生态资源本身的脆弱,乡镇人才的匮乏,自身经济增长空间有限等问题。乡村振兴虽面临困境,但元宇宙技术带给乡村振兴以机遇,可以形成元宇宙时代乡村振兴路径,打造数字孪生乡村,以乡村乡愁为文化载体,由云建设、共参... 乡村振兴面临自然文化生态资源本身的脆弱,乡镇人才的匮乏,自身经济增长空间有限等问题。乡村振兴虽面临困境,但元宇宙技术带给乡村振兴以机遇,可以形成元宇宙时代乡村振兴路径,打造数字孪生乡村,以乡村乡愁为文化载体,由云建设、共参与打造数字孪生乡村;由云体验、云社交,用数字传递故土乡情;由云消费、云经济,构建乡村新业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乡村振兴 数字孪生 媒介 乡村旅游
下载PDF
基于原始图像数字特征的水印检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世勇 葛建华 赵铁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0-325,共6页
提出了数字水印的一种新的埋入和检测方法.根据图像局部特征系数的统计特性来确定水印的埋入强度,使得水印的埋入强度随图像局部特征数据变化而变化,而尽可能地不改变图像的原始统计特性,水印的检测则使用对相关峰值的估计,给出了水印... 提出了数字水印的一种新的埋入和检测方法.根据图像局部特征系数的统计特性来确定水印的埋入强度,使得水印的埋入强度随图像局部特征数据变化而变化,而尽可能地不改变图像的原始统计特性,水印的检测则使用对相关峰值的估计,给出了水印的埋入及检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图像局部特征系数 埋入强度 检测
下载PDF
再造与重构:“媒介化”影响与行为方式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赵淑萍 王海龙 《中国新闻传播研究》 2021年第5期65-76,共12页
"媒介化"已经成为探讨技术性媒介对文化和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新理论框架,是近十年间对媒介进行研究的新范式。这一范式的诞生与数字媒介的发展关系密切,可以说正是数字媒介的勃发以及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才使媒介化生存、媒介... "媒介化"已经成为探讨技术性媒介对文化和社会变迁产生影响的新理论框架,是近十年间对媒介进行研究的新范式。这一范式的诞生与数字媒介的发展关系密切,可以说正是数字媒介的勃发以及对社会的深刻影响,才使媒介化生存、媒介化生活以及媒介化社会成为现实。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人类的物理接触被大范围"截除",不得不将一部分社会行为迁移到云端。网课、健康码、远程办公、云会议、云考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也加深了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工作、日常生活、社交、消费、教育等具体的社会实践入手,研究了媒介如何在与社会的结合中将自身的特征和逻辑投射到社会中,以及媒介化后的人类、媒介和社会的关系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媒介化 媒介与社会
下载PDF
数码绘画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初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重嵘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48-51,共4页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数码服装设计在色彩图案、材质及款式等具体应用方式上如何来完善设计方案,并着重探讨数码服装设计如何在实践运用中发挥作用,结合市场需求探讨其发展的方向,从而挖掘出数码服装设计顺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 本文从实际出发,分析数码服装设计在色彩图案、材质及款式等具体应用方式上如何来完善设计方案,并着重探讨数码服装设计如何在实践运用中发挥作用,结合市场需求探讨其发展的方向,从而挖掘出数码服装设计顺应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双重价值,体现其在现代设计史中具有的不可否认的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绘画:服装设计 信息传递媒介 表现形式 有效手段
下载PDF
信息媒介下艺术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袁媛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5-216,227,共3页
阐述了当今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和传播,这种技术因素改变了设计的工作程序和传播结构。指出研究艺术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交流与互动"成为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它超越设计本身,改善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大众化&q... 阐述了当今设计需要借助计算机完成和传播,这种技术因素改变了设计的工作程序和传播结构。指出研究艺术设计数字化转型的意义在于:"交流与互动"成为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它超越设计本身,改善人类社会的沟通方式,"大众化"正是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艺术设计 艺术特征 交流与互动
下载PDF
关于数字媒介技术下网络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2
18
作者 孔帅 卢婷婷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0年第7期48-50,共3页
在数字媒介技术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得到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对意义深刻的消解和对身体感官快感的追求,致使人们担心文学的前途命运问题。然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也必然与人的生存相伴,而当下文学发展的真正危机是"文... 在数字媒介技术时代背景下,网络文学得到快速发展,随之带来了对意义深刻的消解和对身体感官快感的追求,致使人们担心文学的前途命运问题。然而,文学作为人的一种基本存在方式,也必然与人的生存相伴,而当下文学发展的真正危机是"文学性"的缺失和淡化。要改变现代人精神匮乏的生活状态,就要重新张扬能使人心灵得到慰藉和精神获得超越的"文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介 网络文学 文学终结 文学性
下载PDF
数字技术对传统图书营销模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来云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第10期95-97,共3页
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些人失去了对纸媒的兴趣而偏重数字化阅读,导致传统图书的阅读量大为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图书市场需加快改革的步伐,创新营销模式并提高自身竞争力。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特点提出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有些人失去了对纸媒的兴趣而偏重数字化阅读,导致传统图书的阅读量大为下降。在这种背景下,传统图书市场需加快改革的步伐,创新营销模式并提高自身竞争力。结合数字技术的应用特点提出数字技术影响下图书营销模式策略,如"特色书店+特色服务"、"电子书店+电子交易平台"、"个别案例+个性化营销"等,以推动传统图书营销方式的革新,提高纸媒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新媒体 传统图书 营销模式
下载PDF
数字轧板测控系统 被引量:1
20
作者 何对燕 《钢铁研究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9-134,共6页
论述了数字闸板测控系统中在高温状态下、低温状态下的尺寸测量技术及上下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分析了数字闸板测控系统的优势,介绍了系统在板坯测量、热轧测量、精整测量、表面质量检测方面的应用。对于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数字 轧制 中厚板 控制系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