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数字劳工研究与中国语境:批判性的述评 被引量:72
1
作者 姚建华 徐偲骕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1-149,共9页
随着传播研究的理论、对象、方法和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一些曾被遮蔽的重要议题开始进入传播学者的视野,其中有的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传播劳动研究。在传播新科技突飞猛进将劳动数字化、数字技术使用者“劳工化”的趋势下,数字劳... 随着传播研究的理论、对象、方法和价值取向的日趋多元化,一些曾被遮蔽的重要议题开始进入传播学者的视野,其中有的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传播劳动研究。在传播新科技突飞猛进将劳动数字化、数字技术使用者“劳工化”的趋势下,数字劳工作为最新的分析范畴,逐渐成为传播劳动研究领域的前沿。笔者梳理了全球数字劳工研究的政治经济学进路和最新成果,即制造和服务业中的数字劳工、媒介产业中的数字劳工、产消合一者和玩工,以及数字经济中的劳工组织,并从中国语境出发,呈现本土学者对该议题的思考与贡献。最后,批判性地检视了上述研究存在的局限和盲点,这同时也是数字劳工研究新的学术生长点和理论创新可能的源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劳动 数字劳工 传播政治经济学 信息与通信技术
下载PDF
“数字劳动”内涵探析--基于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的关系 被引量:63
2
作者 谢芳芳 燕连福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4-92,共9页
近年来,"数字劳动"这一主题在国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领域中备受热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三者关系的梳理,系统地阐释数字劳动的内涵、性质及其发展理路。最后高度肯定了福克斯借用传统... 近年来,"数字劳动"这一主题在国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领域中备受热议。本文试图通过对数字劳动与受众劳动、非物质劳动、物质劳动三者关系的梳理,系统地阐释数字劳动的内涵、性质及其发展理路。最后高度肯定了福克斯借用传统马克思主义剖析数字劳动的理论意义,指出了其在反驳非物质劳动理论,在采用阶级分析理论与剩余价值理论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与矛盾,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数字劳动中的话语权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受众劳动 非物质劳动 物质劳动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原文传递
线上情感劳动与情动劳动的相遇:短视频/直播、网络主播与数字劳动 被引量:41
3
作者 吕鹏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53-76,共24页
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勃兴,线上情感劳动和线上情动劳动这两个区别而又联系的两种理论进路日益在数字劳动之中融合,并使数字平台的研究呈现了新的特色。在论述了二者理论起源与特色后,本文主要阐述两种不同理论的交叉勾连是如何更好地服务... 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勃兴,线上情感劳动和线上情动劳动这两个区别而又联系的两种理论进路日益在数字劳动之中融合,并使数字平台的研究呈现了新的特色。在论述了二者理论起源与特色后,本文主要阐述两种不同理论的交叉勾连是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对当下数字平台和数字劳动的理解。线上情感劳动为数字劳动提供了一种个体的进路,强调的是劳动者的主体性;相对的,线上情动劳动则提供了一种数字劳动研究共同体的取向,更多面向数字平台。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数字劳动,需要网络主播这样以劳动者个体为基础的线上情感劳动,全部的线上情感劳动的集合构成平台的线上情动劳动,从而构成数字平台的特色与特征,它们所定义的平台运作逻辑,即平台风格,又作用于每一个具体的线上情感劳动。以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的数字劳动表现出重视容貌与肉体、关注语言及话术、认可模仿与复制以及强调人设及表演等四个方面的主要特征。本文认为于未来的个案研究而言,线上情感劳动与情动劳动相融合提供了一种有益的方法或视角,乃至框架;同时,相关研究需要重视短视频/直播时代的劳动特性,并需将其放置在具体的在线平台的情境之中进行研究和考察,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实践背景之下的网络主播及其数字劳动;也需要以此为基础,更加深入地拓展对于线上情感劳动和情动劳动理论的理解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情感劳动 线上情动劳动 短视频/直播 网络主播 数字劳动 快手
原文传递
在线众包平台的运作机制和劳动控制研究——以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为例 被引量:37
4
作者 姚建华 《新闻大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32,121,122,共18页
本文是关于众包平台运作机制和劳动控制的探索性研究:从全球外包实践和众包平台的兴起切入,以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为案例分析对象,探究其运作机制和内嵌其中的劳动控制问题。一方面,平台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受到普遍且隐蔽的控制,这是众包... 本文是关于众包平台运作机制和劳动控制的探索性研究:从全球外包实践和众包平台的兴起切入,以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为案例分析对象,探究其运作机制和内嵌其中的劳动控制问题。一方面,平台劳动者的劳动过程受到普遍且隐蔽的控制,这是众包平台中不对等权力关系展演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平台劳动者通过积极组建网络社区进行各种形式的反控制实践。这些实践既展现了平台劳动者的能动性,又为他们提供了有效的支持网络,但却仍受到强大的结构性制约,难以和平台中既存的控制相抗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结合当下众包平台的全球治理经验,本文认为,建构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管理、监督和保障机制应成为众包平台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众包平台 运作机制 劳动控制 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 数字劳动
原文传递
传播政治经济学视域下的媒介产业数字劳工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姚建华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122,共7页
不同于行政主义取向的传播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通过以新闻工作者、动漫创作者、自由作家、出版社编辑人员、新媒体企业实习生、视觉特效师等不同面向的媒介产业数字劳工为研究对象,揭示出他们的劳动不断被商品化、去技能化和分散化的... 不同于行政主义取向的传播研究,传播政治经济学者通过以新闻工作者、动漫创作者、自由作家、出版社编辑人员、新媒体企业实习生、视觉特效师等不同面向的媒介产业数字劳工为研究对象,揭示出他们的劳动不断被商品化、去技能化和分散化的过程,而这些过程与资本对他们劳动过程的控制和劳动力的剥削紧密相连。本文从媒介产业数字劳工的商品化、去技能化和分散化三个过程出发,梳理了该领域的理论聚焦,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媒介产业数字劳工的研究,尤其是对"无酬劳工""不稳定性"等概念的历史性和系统性分析,丰富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强化了其批判的旨趣和人文关怀的学术品格,以及孕育出传播政治经济学者新的实践,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传播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媒介产业 数字劳工 传播劳动
原文传递
作为数据的劳动: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及其治理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吕鹏 《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3-168,共16页
数字科技革命孕育了数字劳动这一新的劳动形式,也催生了短视频/直播这一新的数字平台。平台、数据、国家是网络主播数字劳动治理过程中密切关联又充满张力的三个维度:网络主播是数字劳动的主体;短视频/直播平台是数字劳动的场域;数据是... 数字科技革命孕育了数字劳动这一新的劳动形式,也催生了短视频/直播这一新的数字平台。平台、数据、国家是网络主播数字劳动治理过程中密切关联又充满张力的三个维度:网络主播是数字劳动的主体;短视频/直播平台是数字劳动的场域;数据是数字劳动的生成物,也是平台和国家争夺和治理的对象。在平台上生存的数字劳动者有着数字劳动的自主性,但也面临着剥削并不断被异化,由此而主动和被动生成的各种乱象,以及那些被合理化了的支配关系,体现了数字平台的商业属性与其被期待具有的公共性之间的张力,凸显了国家进行数字劳动治理的必要性。在数字劳动治理的过程中,平台价值与国家价值导向之间的矛盾、平台私权力与国家公权力的矛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数据殖民主义”以资本增殖为中心之间的矛盾等会进一步显露出来。国家要以积极的姿态介入到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治理之中,将其作为新时代数字治理方案的一个有益的切入点,这意味着必须:推动关键数字科技的普及与普惠发展;在数据分类的前提下确定数据权属边界;探索建立国家与平台间的对话合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网络主播 短视频/直播平台 数据 治理
下载PDF
全球平台经济发展中的平台劳动:类型、挑战与治理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建华 《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9年第1期26-39,共14页
在过去的几年中,平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平台型企业快速崛起。2019年,包括亚马逊和微软在内的7家平台型企业位居全球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全球新经济的引领者。与此同时,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规模庞大且形态各异的平台劳... 在过去的几年中,平台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平台型企业快速崛起。2019年,包括亚马逊和微软在内的7家平台型企业位居全球十大市值最高的公司,成为全球新经济的引领者。与此同时,平台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出规模庞大且形态各异的平台劳动,但如何兼顾平台的创新发展和平台劳动者的权益保护给平台劳动的治理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基于此,构建新型的平台用工关系既必要又紧迫,其中,工会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平台型企业 平台劳动 数字劳动
下载PDF
“却顾所来径”:中国数字劳动10年研究的核心议题与知识图谱 被引量:6
8
作者 姚建华 张媛媛 《传媒观察》 2023年第4期80-88,共9页
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平台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为时间轴,回顾和总结了中国数字劳动研究近10年来的核心议题,全景式地展现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而言,近10年来,中国数字劳动研究者围... 本文从传播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平台经济的兴起与发展为时间轴,回顾和总结了中国数字劳动研究近10年来的核心议题,全景式地展现该研究领域的知识图谱,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参考与借鉴。具体而言,近10年来,中国数字劳动研究者围绕着资本、劳动与技术之间的多元动态关系展开了大量理论化的思考与探索,同时立足本土社会语境,将数字劳动与性别、社会关系和情感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揭示出其背后的多重权力关系,展现了宽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社会关切。当前,Web3.0技术带来的种种挑战与机遇亟待相关研究者省思与回应,该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形塑着数字劳动及其研究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数字劳动 平台经济 Web 3.0技术
原文传递
一个超级网红的消亡史: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身份认同及治理——基于MC天佑的媒介生命史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吕鹏 葛孝 《国际新闻界》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55-176,共22页
作为一类独特的网络主播群体,底层网络主播的走红及其陨落昭示着底层人民的数字生存逻辑和数字命运走向。本文以媒介生命史为研究方法,以MC天佑的媒介生命历程作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底层网络主播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数字劳动。... 作为一类独特的网络主播群体,底层网络主播的走红及其陨落昭示着底层人民的数字生存逻辑和数字命运走向。本文以媒介生命史为研究方法,以MC天佑的媒介生命历程作为个案进行深入分析,探索底层网络主播如何通过短视频/直播进行数字劳动。面对底层网络主播“雷同”的媒介生命历程,本文认为主播们在数字劳动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和职业的双重生产,并生成了使主播们在各个平台上进行声名流动的媒介身份。当网络主播无法处理自我认同中的媒介自我身份带来的冲突时,“自我的悲剧”便使网络主播的媒介生命走向陨落;这种被动的“陨落”是治理的必然走向及结果。文章通过对底层网络主播的数字劳动及身份认同的分析,以及治理结果的呈现,强调平台的可供性可以作为文化多元空间内的治理落点,需要用双向思维的连续性连通治理主体和治理对象,从而在善治的思维中探索中国的数字治理路径。一种协商式的治理方式将给予底层网络主播更大的生存空间,也会使其文化生产更有活力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底层 媒介生命史 短视频/直播 网络主播 MC天佑
原文传递
“算法制”伦理:数字社会的组织伦理新向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天语 王硕 刘鸿宇 《自然辩证法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84,共7页
“算法制”是依托算法技术进行劳动整合的数字劳动组织形态。从组织伦理视角来看,算法制是一种不同于科层制与市场制的组织形态,表征着组织伦理联结依据的解构、组织伦理权力结构的变革和组织伦理系统轴心的重建。算法制的发展造就了一... “算法制”是依托算法技术进行劳动整合的数字劳动组织形态。从组织伦理视角来看,算法制是一种不同于科层制与市场制的组织形态,表征着组织伦理联结依据的解构、组织伦理权力结构的变革和组织伦理系统轴心的重建。算法制的发展造就了一系列伦理风险,一方面加深了组织成员在“自然人”和“自由人”两方面的异化,另一方面可能引发组织无法成为伦理实体和道德主体的危机。为此,既要加强算法自身的伦理建构,又要积极推进算法平台的伦理治理。算法制伦理是数字社会中组织伦理研究的全新范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制 数字劳动 组织伦理 组织异化
原文传递
性别的技术政治--中印“程序媛”的数字劳动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孙萍 《全球传媒学刊》 CSSCI 2021年第1期93-107,共15页
通过对比中印两国女性技术人员的工作实践,文章探究了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性别技术政治。信息技术具有社会文化和劳动政治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比中国和印度两国女性的IT工作实践,文章试图展现性别议题在全球化和城镇化框架下如何被定义、... 通过对比中印两国女性技术人员的工作实践,文章探究了信息技术产业领域的性别技术政治。信息技术具有社会文化和劳动政治的双重属性。通过对比中国和印度两国女性的IT工作实践,文章试图展现性别议题在全球化和城镇化框架下如何被定义、重塑和改变。由于中印两国在技术领域所展现的差异化的劳动控制和父权机制,女性程序员面临着截然不同的工作实践和生活命运。此种跨国界的技术生产对比,有助于我们将现今“性别—技术”关系的视角,重新纳入中国信息产业和数字社会发展的潮汐脉络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别 技术 数字劳动 IT产业 中国 印度
下载PDF
数字时代传播政治经济的新现象与新理论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建华 徐婧 《全球传媒学刊》 2017年第3期30-43,共14页
基于数字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对大众传播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数字技术在全球社会引发的种种新现象,持续聚焦包括阶级、社会性别和数字劳工在内的诸多经典的政经议题和范畴,同时注重发掘这些议题和范畴... 基于数字技术新媒体的出现对大众传播与社会的互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传播政治经济学关注数字技术在全球社会引发的种种新现象,持续聚焦包括阶级、社会性别和数字劳工在内的诸多经典的政经议题和范畴,同时注重发掘这些议题和范畴在数字时代语境下呈现出新的学术生长点。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传播政治经济学相关代表论著的文献分析与理论阐释,旨在揭示数字时代的传播政治经济的新现象和新理论,并以此表明传播政治经济学具有的反思性和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政治经济学 新媒体 阶级 社会性别 数字劳工
下载PDF
数字劳动的政治经济学解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谭惠灵 《上海管理科学》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有关的“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范式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劳动的主要形式。数字劳动正在成为推动全世界数字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数字劳动中的风险和困境也在不断地凸显... 随着数字经济、数字科技的发展,与互联网有关的“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的劳动范式被正式提出并逐渐成为数字化时代劳动的主要形式。数字劳动正在成为推动全世界数字经济生产力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数字劳动中的风险和困境也在不断地凸显。如何从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辩证地把握数字劳动,解析数字劳动中的差异性、多样性及风险性存在,对于充分激发数字劳动变量,发展数字经济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风险预警 数字经济
下载PDF
平台经济下的数字劳动研究:基于SLR的多学科视角分析
14
作者 刘苹 张一 《珞珈管理评论》 2024年第3期17-37,共21页
数字劳动是伴随平台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为政府、企业、劳动者以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法,在界定数字劳动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得到... 数字劳动是伴随平台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劳动形式,为政府、企业、劳动者以及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回顾法,在界定数字劳动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检索得到的595篇文献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经济下数字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行为学、战略管理、旅游管理、政治经济学、劳动经济学、传播政治经济学、劳动法学和社会学8个研究范畴。进一步,本文在研究范畴的基础上提炼了平台经济下数字劳动研究的内容框架,并结合内容框架系统阐述了数字劳动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关注重点等问题。最后,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对未来数字劳动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结果对于厘清现阶段平台经济下数字劳动研究的现状,以及推动我国平台经济下数字劳动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经济 数字平台 多学科 系统性文献回顾法 数字劳动
下载PDF
中国媒介产业中实习生的困境研究:以S和X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例 被引量:6
15
作者 夏冰青 《全球传媒学刊》 2018年第4期116-126,共11页
实习生现象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些新闻报道的焦点,但是相对较少的学术文献关注到中国媒介产业中的实习生现象。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生产行业的实习生,以S和X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案例,旨在探究中国互联网行业实习生在工作和生... 实习生现象近年来已经成为一些新闻报道的焦点,但是相对较少的学术文献关注到中国媒介产业中的实习生现象。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中国互联网内容生产行业的实习生,以S和X两家大型互联网公司为案例,旨在探究中国互联网行业实习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从数字劳工的理论视角出发,对中国媒介产业中的实习生制度进行批判性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习生 中国互联网内容生产行业 数字劳工 不稳定性
下载PDF
积极用户与数字劳工:B站影视类UP主的行为探析
16
作者 万丽唯 唐惠华 《新闻知识》 2024年第4期74-82,96,共10页
本文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依托观察与深度访谈,对B站影视类UP主的内容生产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B站UP主是网络社会中的积极用户,甘愿花费时间与精力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体满足、群体认同和价值表达... 本文采用网络民族志的方法,依托观察与深度访谈,对B站影视类UP主的内容生产行为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一方面,B站UP主是网络社会中的积极用户,甘愿花费时间与精力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个体满足、群体认同和价值表达;另一方面,娱乐与数字劳动间的界限趋于模糊,B站通过对劳动行为的控制、对闲暇时间的挖掘和对劳动成果的占有等方式,完成对UP主剩余价值的剥削。本文探究青年UP主在积极劳动与被隐形剥削之间的博弈,跳脱“单向度的人”的局限性,有益于深入了解网络时代青年劳动群体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用户 数字劳工 亚文化 B站 影视类UP主
下载PDF
智能机器的异化危机与批判向度——基于《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之思考
17
作者 黄闪闪 郭春喜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14-22,99,共10页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蕴含的机器思想对数字时代智能机器的异化问题有着重要启示作用。马克思区分机器与工具的区别,指出作为工具的机器进入自动的生产体系后,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关系变得隐蔽,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是资...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蕴含的机器思想对数字时代智能机器的异化问题有着重要启示作用。马克思区分机器与工具的区别,指出作为工具的机器进入自动的生产体系后,劳动与资本之间的矛盾关系变得隐蔽,科学与资本的结合是资本主义异化关系的助推器。数字时代的智能机器在现代劳动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产生新的异化,即机器的智能拜物教问题。客体主体化是数字时代智能机器异化问题的基本表达。从他物到自我是数字时代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智能机器剥削的深入表现。通过对智能拜物教产生的资本逻辑和社会关系批判,马克思机器思想对数字时代智能机器发展的启示表明:必须坚持以数字资源的社会主义应用实现对数字智能异化的积极扬弃;以科技创新为发展动能助力智能自由的实现;以科技创新消解异化困境助力人机融合走向更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机器思想 数字劳动 智能拜物教 批判 启示
下载PDF
公平工作委员会:全球零工平台劳动治理的另类实践与启示
18
作者 姚建华 黄贺铂 《新闻大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26,117,118,共15页
本文聚焦全球零工劳动者在工作中遭遇的诸多困境,以公平工作委员会为例,阐释与探究全球零工平台劳动治理的另类实践与启示,以求协调零工经济创新发展与零工劳动者劳动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社会组织作为零工平台劳动治理主体具有重要的... 本文聚焦全球零工劳动者在工作中遭遇的诸多困境,以公平工作委员会为例,阐释与探究全球零工平台劳动治理的另类实践与启示,以求协调零工经济创新发展与零工劳动者劳动保护之间的动态平衡。社会组织作为零工平台劳动治理主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建构全球体面劳动与推进零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有助于实现政府、平台与社会之间治理结构的制衡与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工作委员会 零工平台 劳动治理 数字劳动
原文传递
福克斯论数字劳动中的剩余价值——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看
19
作者 罗松涛 姜逢禹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1期121-128,共8页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剥削是数字劳动研究的核心问题。当代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福克斯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数字劳动中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其中,福克斯主要分析了互联网产消者、数字劳工... 剩余价值的生产和剥削是数字劳动研究的核心问题。当代传播学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福克斯从传播政治经济学批判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了数字劳动中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在其中,福克斯主要分析了互联网产消者、数字劳工贵族和传统制造业的剩余价值生产形式。他强调剩余价值具有剥削性,并且重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阶级分析立场的重要性,这对当下数字劳动研究有一定启示意义。但需要注意的是,福克斯的剩余价值理论没有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因此只关注生产逻辑,而忽视了资本逻辑的基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克斯 数字劳动 绝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 剥削
下载PDF
“阶级”视角的变迁与文化研究的发展
20
作者 肖祥 《外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8-47,共10页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文化研究的母题之一。文化研究的发展深受阶级视角变迁的影响,以利维斯为代表的文化守成主义者,站在少数精英阶层的立场维护文化传统和秩序;以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者,站在以工人阶级... “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文化研究的母题之一。文化研究的发展深受阶级视角变迁的影响,以利维斯为代表的文化守成主义者,站在少数精英阶层的立场维护文化传统和秩序;以威廉斯为代表的文化马克思主义者,站在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大众立场肯定工人阶级及大众文化的价值;以费斯克为代表的“不加批判的文化民粹主义”,以抽象的“大众”消解阶级,以文化意义的再生产抵抗文化霸权。对“阶级”和政治经济学的放弃一度使文化研究陷入困境和范式危机。文化研究的未来在于与政治经济学结合,回归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和阶级分析,面向数字时代,关注数字劳工(劳动),展开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由此可见,学术立场和价值判断对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阶级分析对于文化研究仍然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级 文化研究 文化守成主义 文化马克思主义 文化民粹主义 数字劳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