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4
1
作者 何进伟 葛淼 +4 位作者 曹利霞 王欣 闫燕春 崔致远 王志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单次呼吸法测定68个单位的15549例健康男性和65个单位的11650例健康女性的肺一氧化碳... 【目的】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单次呼吸法测定68个单位的15549例健康男性和65个单位的11650例健康女性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和气温年较差(X6)的关系。【结果】六项地理因素与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有显著的相关性(男性P=0.001,女性P=0.000)。通过5层神经网络,经过500次至3000次自学习,建立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与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等要素间的非线性、复杂性关系特征模型,并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差值内插出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海拔高度是影响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也在增加;年日照数也与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成正相关关系;而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与其成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弥散量 地理因素 人工神经网络 空间分析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肺膜弥散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改变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蓓兰 刘锦铭 +2 位作者 杨文兰 朱东 王英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6-87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弥散功能的改变,探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对COPD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静息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观察各项肺功能...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弥散功能的改变,探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对COPD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静息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观察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参数从Ⅰ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DLCO(DLCO/VA)、Dm以及Vc等参数则从Ⅱ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Ⅰ级患者Dm较对照组下降,但Vc有增高(均P<0.05)。结论在COPD早期,尽管DLCO值在正常范围,但膜弥散已有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Dm和Vc同时减低,DLCO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Dm及Vc是弥散功能重要和敏感的指标,可反映肺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氧化碳弥散量 膜弥散 肺泡毛细血管床容量
下载PDF
基于趋势面分析的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地理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何进伟 葛淼 +4 位作者 崔致远 王欣 曹利霞 闫燕春 王志奎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3-576,共4页
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与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总云量关系。海拔高度是影响成年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 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中国健康成年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与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年平均相对湿度、年降水量、年平均风速、年平均总云量关系。海拔高度是影响成年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以多元回归分析理论为基础,构造趋势面回归数学模型。应用GIS内插成年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空间趋势图,知晓中国某地地理坐标,用此模型可估算该地成年男性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从空间趋势图可得任意地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氧化碳弥散量 参考值 地理因素 趋势面
下载PDF
血红蛋白浓度对肺一氧化碳弥散量的影响及其校正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甘春燕 冯银合 +1 位作者 魏红英 赵天霞 《当代医学》 2016年第6期45-47,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94例(肺通气功能正常)不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受试者其Hb浓度对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the Lung,DLCO)的影响及对其Hb浓度进行校正的意义。方法将33例Hb>12 g/100 m L受... 目的回顾分析94例(肺通气功能正常)不同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浓度受试者其Hb浓度对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capacity for carbon monoxide of the Lung,DLCO)的影响及对其Hb浓度进行校正的意义。方法将33例Hb>12 g/100 m L受试者设为对照组,30例12 g/100 m L>Hb>9g/100 m L受试者设为A组,31例Hb<9 g/100 m L受试者设为B组;经肺功能仪测试获得3组Hb浓度校正前DLCO、DLCO实测值/预计值(B/P)及校正后DLCOc及DLCOc(B/P)。结果对照组及A组各组组内Hb浓度校正前后比较,DLCO与DLCOc及DLCO(B/P)与DLCOc(B/P)变化均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Hb浓度校正前后DLCO与DLCOc比较差异值为(1.09±0.21),而DLCO(B/P)与DLCOc(B/P)比较差异值为(16.64±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将A组DLCO与DLCOc、DLCO(B/P)与DLCOc(B/P)Hb校正前后差异值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A、B 2组Hb浓度校正后,弥散功能损伤比校正前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正常达标率分别提高36.7%和3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浓度的下降可致DLCO不同程度降低,在对肺功能测试结果进行评价时除需排除其它因素对DLCO的影响外,还需要同时观察DLCO及DLCOc,以正确评估Hb浓度对DLCO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浓度校正 一氧化碳弥散量
下载PDF
运动弥散量测定对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袁玉如 罗炎杰 +1 位作者 曾继军 何太灵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85-188,共4页
为给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依据,作者测定了16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DPF)、19例间质性肺炎(IP)、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22例正常健康人运动前后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以及5项肺... 为给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实验室诊断提供依据,作者测定了16例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DPF)、19例间质性肺炎(IP)、1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和22例正常健康人运动前后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以及5项肺通气、肺容量指标。结果显示:正常人运动后DLCO明显上升;DPF组运动前DLCO即已降低,运动后DLCO进一步降低,改变率达17.95%(P<0.001);而IP组、COPD组运动前后DLCO无差异,表明运动前后DLCO测定对DPF有重要诊断价值。2例运动后DLCO降低的IP患者经追踪观察后发展为DPF,提示IP运动后DLCO降低者应警惕其发展为DPF,对预测IP发展为DPF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间质纤维化 间质性肺病 运动试验 肺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