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晶界扩散技术最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仲武 何家毅 +1 位作者 曾超超 陈世英 《磁性材料及器件》 CAS 2023年第4期97-106,共10页
钕铁硼永磁在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端的发展对钕铁硼磁体的高温性能和矫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界扩散技术是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一项重大进展。它主要将重稀土元素或稀土合金以晶界扩散的方式渗透入磁体内部,... 钕铁硼永磁在新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应用端的发展对钕铁硼磁体的高温性能和矫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晶界扩散技术是烧结钕铁硼磁体的一项重大进展。它主要将重稀土元素或稀土合金以晶界扩散的方式渗透入磁体内部,通过强化硬磁相晶粒表面的薄弱区域,在有效提高磁体矫顽力的同时,大大减少了重稀土的用量,减小了重稀土对剩磁和磁能积的不利影响,显著降低了材料成本。自本世纪初发展至今,晶界扩散技术已迅速实现了工业化。最近几年,晶界扩散在理论和技术层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目前通过晶界扩散技术,烧结磁体的最大磁能积(MGOe)+内禀矫顽力(kOe)已达75以上。基于近期国内外的产业现状和研究前沿,总结了近年来扩散剂、扩散剂包覆技术、扩散方法、选区扩散和扩散基材的最新进展,并对晶界扩散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体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钕铁硼磁体 晶界扩散 重稀土 扩散剂 扩散剂包覆 选区扩散 扩散基材 矫顽力
下载PDF
基于柱弥散光源体内辐照的前列腺扫描光声成像仿体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彭东青 谢文明 +3 位作者 吴淑莲 唐嘉铭 李志芳 李晖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72-378,共7页
光声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前列腺早期检测与成像的新技术.在现有前列腺光声成像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腺体外光源辐照方式由于受外围组织的影响,容易减弱深部前列腺组织的光能量吸收,导致辐照范围减小,引起光声成像深度不足,难以实现... 光声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前列腺早期检测与成像的新技术.在现有前列腺光声成像技术中,通常采用的腺体外光源辐照方式由于受外围组织的影响,容易减弱深部前列腺组织的光能量吸收,导致辐照范围减小,引起光声成像深度不足,难以实现无损前列腺癌的检测.本文基于前列腺组织的结构特征,依据一种以柱状弥散光纤在尿道对前列腺实施光辐照、并利用外置于直肠内的长焦区聚焦式超声换能器检测光声信号的前列腺光声扫描成像技术,构建了光声成像实验系统,开展了仿体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实现样品中吸收体的定位和成像,结合柱弥散光源体内辐照可使成像深度提高,同时侧向成像范围也较大.初步结果表明,借助柱弥散光源进行体内光辐照的光声信号新激发方式结合长焦区超声探头在前列腺癌早期无创诊断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技术 弥散光源 前列腺 光声成像
下载PDF
弥散光经尿道辐照时嵌肿瘤前列腺组织内部光吸收的模拟研究(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彭东青 李晖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0-166,共7页
光声成像技术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前列腺癌成像技术。由于光声成像范围与光能量的吸收分布直接相关,为了优化经尿道光辐照的前列腺光声成像系统的光源参数,必须了解前列腺组织的光吸收分布。根据前列腺组织的形态特征构建了一个... 光声成像技术近年来已成为一种极具前景的前列腺癌成像技术。由于光声成像范围与光能量的吸收分布直接相关,为了优化经尿道光辐照的前列腺光声成像系统的光源参数,必须了解前列腺组织的光吸收分布。根据前列腺组织的形态特征构建了一个嵌有球状肿瘤的三维前列腺光学模型,利用光学分子影像仿真平台(MOSE)比较研究了柱状和球状两种弥散光源经尿道辐照时组织内光吸收分布特性。考查了激光能量和肿瘤处光学吸收系数对肿瘤光吸收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经尿道照明有利于前列腺组织内部光吸收,特别是深处位置。另外,相比于球状弥散光源,柱状弥散光源侧向光吸收分布较均匀,适合于三维扫描光声成像和信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增大输入的激光能量或者肿瘤光学吸收系数可以明显提高肿瘤处光能量吸收,这与组织光学中的有关理论一致。有关结论有助于前列腺光声成像系统的光源优化设计和成像深度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光学 光学分子影像仿真 光吸收 弥散光源 前列腺肿瘤 光声成像
原文传递
基于改进高斯模型的哈尔滨市PM_(2.5)扩散问题实证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魏薇 傅丽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05-211,共7页
2013年初以来,国内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我国城市PM_(2.5)的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根据风场和气象变化对高斯扩散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并提出基于高斯模型的PM_(2.5)扩散预测模型.以哈尔滨市PM_(2.5)近期实测数据为基础... 2013年初以来,国内发生大范围持续雾霾天气,我国城市PM_(2.5)的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根据风场和气象变化对高斯扩散模型进行适当改进,并提出基于高斯模型的PM_(2.5)扩散预测模型.以哈尔滨市PM_(2.5)近期实测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对市区内10个地区的PM_(2.5)扩散和浓度变化做出合理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高斯扩散模型 点源 风向变化条件 坐标转换
原文传递
柱弥散光源内部辐照组织的Monte-Carlo模拟和实验研究
5
作者 彭东青 谢文明 李晖 《光电子.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429-1434,共6页
为无损获取组织中光剂量分布信息,本文构建了弥散光源内部辐照柱状组织的光学模型,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实现了组织内光分布信息的无损预测,有关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提出的模型模拟方法对于由弥散光源在组织内部实施光... 为无损获取组织中光剂量分布信息,本文构建了弥散光源内部辐照柱状组织的光学模型,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实现了组织内光分布信息的无损预测,有关模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基本一致。提出的模型模拟方法对于由弥散光源在组织内部实施光辐照的临床医用中光剂量的无损确定和治疗方案的优化设计有实际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弥散光源 内部照射 MONTE-CARLO方法 光剂量
原文传递
基于湖库水质目标的流域氮、磷减排与分区管理——以天目湖沙河水库为例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恒鹏 陈伟民 +1 位作者 杨桂山 聂小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5-798,共14页
湖库水环境保护在保障生产与生活用水、维系生态平衡、发展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质目标管理是保护湖库水质的最佳管理办法.本文以天目湖地区沙河水库及其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模型模拟沙河水库流域的水文与水质,评估入库污染通... 湖库水环境保护在保障生产与生活用水、维系生态平衡、发展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质目标管理是保护湖库水质的最佳管理办法.本文以天目湖地区沙河水库及其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模型模拟沙河水库流域的水文与水质,评估入库污染通量和主要来源;依据水质目标测算氮、磷污染的容量和减排量,结合土地的生态保护与开发适宜性评估,提出氮、磷污染分区减排和土地管控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沙河水库氮、磷污染物入库通量分别为206.01和3.29 t/a,面源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总入库量的85.7%和67.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输出强度有显著差异,总氮输出强度依次为茶园>耕地>建筑用地>裸地>草地>退耕地>林地>河湖漫滩,总磷输出强度与地表覆盖度有关,依次为裸地>建筑用地>茶园>耕地>草地>退耕地>林地和河湖漫滩.从氮、磷输移过程来看,沙河水库流域总氮排放量为321.64 t/a,进入河流的为255.53 t/a,在河道输送过程中损失19.4%,最终有206.01 t/a进入水库;沙河水库流域总磷排放量为13.42 t/a,进入河流的为7.90 t/a,在河道输送过程中损失58.3%,最终有3.29 t/a进入水库.不同分区河流氮、磷滞留降解率有很大的差异,中田河总氮、总磷滞留降解能力最强,分别为34.71%和84.31%.2009年的通量计算结果显示,沙河水库总氮达到Ⅳ类水质目标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32.01 t/a,入湖削减比例为15.50%,总氮达到Ⅲ类水质目标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59.66 t/a,入湖削减比例为29.00%;总磷达到Ⅲ类水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0.682 t/a,入湖削减比例为20.70%,总磷达到Ⅱ类水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1.479 t/a,入湖削减比例为44.90%.为了实现基于土地利用的面源污染减排管控,选定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能力、地形坡度、土地利用、氮磷分区贡献量、与道路和村落距离等指标综合评估生态保护价值和开发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目标管理 面源污染 源解析 沙河水库 丘陵地区 流域分区 天目湖
下载PDF
城镇街尘污染与平原河网水体的源-汇效应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洪涛 李叙勇 +2 位作者 王为东 陈梅雪 尹澄清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95-1301,共7页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区域之一,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该地区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嘉兴市新塍镇的地表街尘、地表径流、受纳河网水体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揭示了面源污染在平原河网景观格局中和水文条件下的发生及迁移规...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快速的区域之一,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使该地区面源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嘉兴市新塍镇的地表街尘、地表径流、受纳河网水体和沉积物样品的分析,揭示了面源污染在平原河网景观格局中和水文条件下的发生及迁移规律.结果表明,街尘作为城镇各种污染物的载体和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其5种重金属(Cr、Cu、Ni、Pb、Zn)的含量分别是122.5、152.6、90.2、172.1和319.0mg·kg-1,高于城镇土壤和农业土壤.在城镇地表径流过程中,污染物的形态主要为颗粒态.城镇地表径流使街尘发生运移并造成受纳水体的污染物浓度较降雨前有大幅提升,其中,重金属和TSS总浓度分别增加了43%~166%和270%~510%.平原河网的水文条件和景观空间格局特征使地表径流颗粒物在进入水体后发生原位沉积,城镇段河道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比其他河段高.在平原河网地区地表径流的运移过程中,城镇地表是面源污染物的"源",地表街尘是面源污染物的"载体",河道是面源污染物的"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重金属 面源污染 源-汇
原文传递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ground motion parameters of diffuse earthquakes 被引量:2
8
作者 Jian Wu Yanxiang Yu 《Earthquake Science》 CSCD 2010年第1期87-93,共7页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on the basis of near-source satu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 motion, the peak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diffuse earthquakes affecting the nuclear f...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on the basis of near-source saturation characteristic of ground motion, the peak ground motion acceler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diffuse earthquakes affecting the nuclear facility site can be determined by the statistic method.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insufficient statistic samples due to fewer qualified strong earth- quake records on the bedrock site, it also proposes that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ground motion response of the soil, the acceleration records on the soil sit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equivalent acceleration records on rock site for a simultane- ous statistic analysis together with the records on rock site. Consequently, we have obtained by this method the near-source peak acceleration and the acceleration response spectra of small and moderate earthquakes on the site that could meet the need of nuclear facility and mad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the results from relevant researches. This new method for deter- mining diffuse earthquakes is only preliminarily verified in the paper and further research is needed for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earthquake near-source ground motion SATURATION record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Studies in a Physical Model of the Severn Estuary, UK
9
作者 A. Osei-Twumasi R. A. Falconer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2014年第15期1390-1403,共14页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bodies, particularly due to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Coastal waters can receive considerable inputs of pollutants f...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growing concern about the impact of diffuse source pollution on water bodies, particularly due to associated health risks. Coastal waters can receive considerable inputs of pollutants from catchments since they serve as sinks for many diffuse pollutants. Furthermore, bathing waters have in the recent past often failed to comply with the various standards set by different bathing water directives. The Severn estuary has recently attracted a lot of attention in terms of bathing water compliance due to its potential to generat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renewable energy for the UK. It is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that a physical model of the estuary has been set up in the Hydraulics Laboratory at Cardiff University, for studies to be undertaken to mimic the conditions of the prototype. A sandbox filled with non-cohesive sediments within the laboratory has been set up to investigate the behaviour of pollutants in propagating from the idealised groundwater environment into the estuarine waters.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for a semi-diurnal tidal estuary like the Severn, tides have a lesser effect on the transport of solutes than flows from the catchments. Thus the impact of pollution from diffuse sources to marine environments from catchments could be higher in less tidally dominated coastal waters than a tidal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source PHYSICAL Model POLLUTION Severn ESTUARY TIDES
下载PDF
维护良性水循环的城镇化LID模式: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 被引量:149
10
作者 刘昌明 张永勇 +2 位作者 王中根 王月玲 白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19-731,共13页
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良性水循环理念的角度,针对城市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等三大核心问题,以城市雨洪模拟技术和LID优化... 海绵城市是低影响开发模式(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我国城市水问题的重要举措。论文从良性水循环理念的角度,针对城市防洪排涝、面源污染控制以及雨洪资源化利用等三大核心问题,以城市雨洪模拟技术和LID优化技术方法为重点,探讨了支撑海绵城市实施的关键技术方法,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城市雨洪模型;并以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常德市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得出:现状常德城区径流系数在0.33~0.81之间,平均值为0.64;按确保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的实现,采用渗、滞和蓄等多种LID消纳各地块径流,城区90%的地块均能达到控制目标,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总面积分别为496.75、1 338.15和613.21 hm2,占各地块面积的3.9%~31.4%之间。污染负荷SS削减率在45.0%~47.7%之间,平均削减率为46.1%。常德城区通过实施LID措施,雨洪径流和污染负荷的输出量将显著降低,基本能够达到控制目标。研究为常德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方法和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排涝 面源污染 雨洪利用 海绵城市 常德
原文传递
鄱阳湖流域面源污染负荷模拟与氮和磷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32
11
作者 马广文 王圣瑞 +3 位作者 王业耀 左德鹏 于洋 香宝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85-1291,共7页
基于气象、土壤、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农业管理等数据基础上,对输入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上的7个水文站的径流、泥沙和面源氮(N)和磷(P)污染负荷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数据对参数校准和验... 基于气象、土壤、土地利用、数字高程模型和农业管理等数据基础上,对输入鄱阳湖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等"五河"上的7个水文站的径流、泥沙和面源氮(N)和磷(P)污染负荷进行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利用实测数据对参数校准和验证,通过SWAT模型对2003—2012年十年间入湖的径流、泥沙和面源N、P污染负荷进行了模拟.2003—2012年面源总氮(TN)、总磷(TP)、硝氮(NO-3-N)、有机氮(ON)和有机磷(OP)面源污染负荷入湖特征呈现出:时间变化上,年际间变化大、年内集中在4—7月入湖,鄱阳湖N、P污染负荷主要来自于面源污染,入湖面源TN组份中NO-3-N所占比重较高,TP组份中OP所占比重较高的特征;空间分布上,"五河"中赣江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大,流域各项面源N、P污染物入湖量最大;修水流量和流域面积最小,流域各项面源N、P污染物入湖量最小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鄱阳湖 面源污染 氮和磷 校准验证
原文传递
第3代双源双能CT虚拟去钙骨髓成像在多发性骨髓瘤弥漫浸润性病变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勤 孙照勇 +5 位作者 李烁 张海波 李剑 张路 薛华丹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4-119,共6页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双能CT(DSDE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在多发性骨髓瘤(MM)弥漫浸润性病变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31例浆细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全身第3代DSDECT和全身MRI检查。在VNCa... 目的探讨第3代双源双能CT(DSDECT)虚拟去钙(VNCa)骨髓成像在多发性骨髓瘤(MM)弥漫浸润性病变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31例浆细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全身第3代DSDECT和全身MRI检查。在VNCa及常规CT图像测定椎体CT值,评价椎体VNCa CT值与MRI信号强度相关性。以MRI为参考标准,评价VNCa对MM弥漫浸润病变的诊断力。结果 MM弥漫浸润椎体组(n=62)VNCa的平均CT值为(-13.27±18.96)HU,明显高于非弥漫浸润椎体组(n=117)的(-63.31±26.75)HU,(Z=-9.731,P=0.000)。椎体VNCa CT值与T1 WI序列椎体和无退变椎间盘信号强度比值呈显著负相关(rs=-0.592,P=0.000)。VNCa诊断MM弥漫浸润病变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为0.943;VNCa CT值>-37 HU时的敏感性为90.32%,特异性为87.18%。结论第3代DSDECT VNCa骨髓成像具有诊断MM弥漫浸润病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弥漫浸润性病变 第3代双源双能CT 虚拟去钙
下载PDF
长江沉积物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漫反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李超 杨守业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1-19,共9页
赤铁矿和针铁矿是自然界常见的风化产物,对气候环境具有灵敏的指示作用.本文利用漫反射光谱技术,分析了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颗粒物及河漫滩沉积物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沉积物中可见光漫反射光谱一阶导数赤铁... 赤铁矿和针铁矿是自然界常见的风化产物,对气候环境具有灵敏的指示作用.本文利用漫反射光谱技术,分析了长江干流及其主要支流悬浮颗粒物及河漫滩沉积物中赤铁矿和针铁矿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长江沉积物中可见光漫反射光谱一阶导数赤铁矿特征峰出现在565nm处,针铁矿一阶导数主峰出现在505nm处,次峰出现在435nm处.与以往在黄土研究中的结果不同,长江沉积物中针铁矿一阶导数主峰的峰高普遍低于针铁矿次峰的一阶导数峰高.在长江流域内,干流样品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变化不大,而上游支流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总体较低,反映了它们的来源不同和水动力作用影响.长江与黄河沉积物、黄土及粉尘的漫反射光谱数据对比发现,不同环境下赤铁矿和针铁矿含量差别明显,具有一定的气候环境与源区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针铁矿 漫反射光谱 长江 沉积物 物源示踪 矿物学
原文传递
双源CT能谱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14
作者 吉玉刚 陈光强 +3 位作者 范国华 温竞 卢定友 吴旭东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2-1126,共5页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定量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胃镜提示胃癌、术前行双源CT能谱增强扫描、术后病理确诊为Lauren弥漫型或肠型胃癌的患者61例,另搜集胃镜及能谱CT增强扫描均正常的25例患者为对... 目的:探讨双源CT能谱定量参数对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搜集胃镜提示胃癌、术前行双源CT能谱增强扫描、术后病理确诊为Lauren弥漫型或肠型胃癌的患者61例,另搜集胃镜及能谱CT增强扫描均正常的25例患者为对照组。测量动、静脉期标准化碘浓度(ANIC、VNIC)及动、静脉期能谱曲线40~70 keV区间的斜率(λa、λv),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ANIC、VNIC、λa、λv在弥漫型胃癌组、肠型胃癌组及对照组间的差异,并绘制以上参数鉴别诊断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弥漫型胃癌组、肠型胃癌组、对照组的ANIC值分别为(21.4±2.22)%、(20.22±1.64)%、(18.96±1.76)%,VNIC值分别为(58.31±3.49)%、(55.40±3.70)%、(52.71±3.73)%,λa分别为-3.15±0.23、-3.01±0.22、-2.65±0.20,λv分别为-3.62±0.23、-3.37±0.22、-2.85±0.20,以上参数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谱参数ANIC、VNIC、λa、λv鉴别诊断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7、0.722、0.674、0.765;联合VNIC和λv鉴别诊断弥漫型与肠型胃癌的AUC为0.821,敏感度为0.750,特异度为0.758。结论:双源CT能谱参数在鉴别诊断Lauren弥漫型与肠型胃癌方面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弥漫型胃癌 肠型胃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双源CT 标准化碘浓度 能谱曲线
下载PDF
降雨径流对江淮丘陵区农业流域磷素输出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陆海明 张丽 +1 位作者 王妞 邹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165-2173,共9页
选择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上游的花山流域作为代表性流域,研究江淮丘陵区降雨径流对流域磷素输出的影响。2013—2015三个水文年高频次水量水质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断面径流总磷浓度和输出负荷与降雨、径流变化基本同步。研究... 选择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上游的花山流域作为代表性流域,研究江淮丘陵区降雨径流对流域磷素输出的影响。2013—2015三个水文年高频次水量水质同步观测结果表明,流域出口断面径流总磷浓度和输出负荷与降雨、径流变化基本同步。研究期间49%和24%的水样总磷浓度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和Ⅴ类标准,水样超标主要发生在汛期雨洪过程。花山流域单位面积年总磷输出负荷分别为0.72、0.91 kg·hm^-2·a^-1和3.86 kg·hm^-2·a^-1。汛期和夏季总磷输出负荷占全年的比例分别为94%和80%。梅雨期间或台风雨期间单日磷素输出负荷最大值可达全年负荷的12%~18%。2013年和2015年梅雨时期总磷输出负荷占全年输出负荷约60%;2014年梅雨期总磷负荷输出比例仅占全年负荷的11%,受台风“麦德姆”影响,一次台风雨过程磷素输出负荷占全年负荷的22%。花山流域全年10%的时间内发生的5~10次雨洪过程中,约30%的直接径流输出的总磷负荷约占全年总负荷的50%。流域出口断面TP输出负荷主要受流量影响,建立了基于日平均流量的TP输出负荷预测模型。梅雨和台风雨形成的暴雨径流是江淮丘陵区花山流域磷素负荷输出的主要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山流域 面源污染 磷素 梅雨 台风雨
下载PDF
生物组织的δ-P1近似漫反射光学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迎 刘小君 +1 位作者 齐贝贝 田会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80-285,共6页
本文研究了生物组织的改进的δ-P1近似漫反射光学模型,推导了含有等效光源一阶矩的双点源近似空间分辨漫反射解Rδ-P1(ρ).研究表明,考虑等效光源一阶矩的光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具有强的前向散射特性和较大吸收系数的生物组织散射特性;... 本文研究了生物组织的改进的δ-P1近似漫反射光学模型,推导了含有等效光源一阶矩的双点源近似空间分辨漫反射解Rδ-P1(ρ).研究表明,考虑等效光源一阶矩的光学模型,较好地描述了具有强的前向散射特性和较大吸收系数的生物组织散射特性;与漫射近似下的漫反射率RSDA(ρ)相比,新的光学模型能较好地描述光源附近的漫辐射强度分布,并且由于解析表达式中含有散射相函数的二阶参量γ,这对于在近光源区域由空间分辨漫反射测量数据来反演生物组织的光学参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光学 δ-P1近似 等效光源 微区漫反射
原文传递
光源探测器阵列密度对近红外漫射光相关断层成像的影响
17
作者 张睿芝 桂志国 尚禹 《测试技术学报》 2024年第3期308-314,共7页
近红外漫射光相关断层成像技术(Diffuse Correlation Tomography,DCT)是一种乳腺微血管血流成像的新技术,但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不足,高密度光源探测器(Source and Detector,S-D)阵列的布置方式是否可以有效提高DCT空间分辨率目前尚不清楚... 近红外漫射光相关断层成像技术(Diffuse Correlation Tomography,DCT)是一种乳腺微血管血流成像的新技术,但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不足,高密度光源探测器(Source and Detector,S-D)阵列的布置方式是否可以有效提高DCT空间分辨率目前尚不清楚。为了研究S-D阵列密度对于DCT血流重建图像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设计了3种S-D阵列,密度分别为24、48和96。结合蒙特卡洛仿真和DCT血流图像重建方法,研究了S-D阵列对于2种含有高血流异质物(模拟乳腺恶性肿瘤)的乳腺组织血流重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的SD阵列交错排布可以提高DCT血流重建的空间分辨率,可提升临床早期筛查时乳腺恶性肿瘤成像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射光相关断层成像 光源探测器阵列密度 血流成像 图像重建 空间分辨率
下载PDF
近红外漫射光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及探测器排布研究
18
作者 郭楠 郝慧艳 +1 位作者 刘文宇 赵辉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为了研究漫反射光谱法在检测内部组织有效信息方面的径向最远探测距离和合适的探测器排布方式,构建了人体皮下组织模型,利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760 nm近红外光在组织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不同组织的光学特性,建立了脂肪-肌肉双... 为了研究漫反射光谱法在检测内部组织有效信息方面的径向最远探测距离和合适的探测器排布方式,构建了人体皮下组织模型,利用蒙特卡罗(MC)方法对760 nm近红外光在组织中的传输过程进行了模拟。根据不同组织的光学特性,建立了脂肪-肌肉双层MC模型。在模型中,通过调整脂肪和肌肉双层组织的垂直厚度模拟了双层组织的多种情况,分析了不同情况下、不同距离处逃逸光子的分布、数量和剩余权重。结果表明,在该模型下,将探测器排布在距离光源大约3 cm或更近的位置,采集到的光子信号可以有效体现组织内部的信息。基于MC模拟的结果,分析设计了三种可应用于无创血流或血氧检测的探测器排布方式。通过比较发现,多光源-多探测器混合排布设计不仅可以更有效地收集组织的漫射光,提供更均匀的光子分布,而且相较于单光源-多探测器,该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探测器的数量实现对组织同一深度更大面积的检测。这为设计近红外血流或血氧无创检测光谱仪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漫射光 蒙特卡罗仿真 人体组织模型 光源-探测器排布 无创检测光谱仪器
下载PDF
浑浊介质中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量灵敏度解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冰洁 韩同帅 +2 位作者 郭超 孙迪 刘瑾 《光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2-340,共9页
在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浑浊介质中的物质浓度做定量分析时,物质浓度测量的灵敏度与所选的光源-检测器位置有较大的关联。解析了物质浓度测量的灵敏度随光源-检测器距离变化的曲线特点,给出了三个特殊位置:灵敏度全局极大位置、灵敏... 在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对浑浊介质中的物质浓度做定量分析时,物质浓度测量的灵敏度与所选的光源-检测器位置有较大的关联。解析了物质浓度测量的灵敏度随光源-检测器距离变化的曲线特点,给出了三个特殊位置:灵敏度全局极大位置、灵敏度为零的位置和灵敏度局部极大的位置。以葡萄糖在某浑浊介质溶液(含血红蛋白、白蛋白的Intralipid溶液)中的测量为例,从扩散方程、蒙特卡罗模拟、漫反射光谱测量实验三方面,均验证了灵敏度曲线中存在的这三个特殊位置。另一方面,考虑到近红外光源的稳定性、铟镓砷检测器的量子效率与系统噪声等因素的限制,采用仪器的信噪比作为另一个客观指标,对实际测量可得到的灵敏度进行了评价。综合灵敏度曲线的特点和仪器的实际测量水平,给出了测量葡萄糖的最佳位置,可实现最优的测量灵敏度与测量精度。采用优化后的测量位置,葡萄糖的测量灵敏度可提高10倍以上。测量葡萄糖灵敏度的研究对人体组织中的无创血糖检测有较好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漫射光谱灵敏度的解析方法可被借鉴于其他物质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测量位置的优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红外光谱 浑浊介质 漫反射光谱 测量灵敏度 光源-检测器距离 葡萄糖
原文传递
基于漫反射光谱的组织光学参数测量系统与方法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晨曦 孙哲 +2 位作者 韩蕾 赵会娟 徐可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32-1536,共5页
在体组织光学参数测量是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重点,不仅为人体成分无创检测、光学成像、光动力疗法等研究提供基础,并且可以快速获取人体光学参数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研究了利用单一源探距离漫反射光谱在体测量光学参数的测量系统... 在体组织光学参数测量是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重点,不仅为人体成分无创检测、光学成像、光动力疗法等研究提供基础,并且可以快速获取人体光学参数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研究了利用单一源探距离漫反射光谱在体测量光学参数的测量系统与反构方法。漫反射光谱测量系统由宽谱光源、高分辨光纤光谱仪及光纤探头组成,结构简单,测量方便,可准确快速测量样品漫反射光谱。在光纤探头几何形状基础上,研究了光纤收集及系统传递函数,在此基础上对反构算法进行了校正。光学参数反构算法中正向模型基于Monte Carlo以及神经网络方法,适用光学参数范围大,计算速度快;逆向算法采用主成分分析与非线性建模拟合相结合的方法,可抑制测量噪声影响。在测量系统及反构算法基础上,进行了组织仿体光学参数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单一源探距离下漫反射谱,可以较为准确获取吸收系数以及约化散射系数,均方根误差分别达到4.58%以及7.92%。为保证系统测量准确性,测量波长范围应覆盖样品中所含吸收物质吸收峰范围。所研究的在体组织光学参数测量方法为人体成分无创检测及测量条件变化获取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光学参数 漫反射光谱 光纤探头 单一源探距离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