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及超声学特点 被引量:6
1
作者 程扬眉 胡金花 +5 位作者 刘玉净 吴方玲 踞琴琴 殷亚平 钱子龙 韩吉华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分析其超声学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共160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结果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甲...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并分析其超声学特点。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100例(共160个结节)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进行了高频超声检查,并以病理学结果为依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甲状腺结节高频彩超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进行分析,总结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100例患者中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5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50例,腺瘤性甲状腺肿3例,甲状腺腺瘤6例),共107个良性结节,恶性甲状腺结节患者41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共53个恶性结节;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高频彩超诊断甲状腺结节的敏感性为95.33%(102/107),特异性为88.68%(47/53),准确度为93.13%(149/160),与病理学结果一致性较高;良恶性结节的形态、边缘、钙化、纵横比、颈部淋巴结、内部回声及结节内血流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状腺结节的形态、边缘、钙化、纵横比、颈部淋巴结、内部回声及结节内血流分布是区分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特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可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手段,临床可综合分析超声征象以提高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高频彩超 诊断价值 超声学特点
原文传递
肿瘤标志物联合CT薄层三维重建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2
作者 向韬 张晓川 +1 位作者 熊威棵 钟文龙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S01期98-103,共6页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CT薄层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穿刺病理检测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 目的分析肿瘤标志物联合CT薄层三维重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12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穿刺病理检测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水平,并行CT薄层三维重建检查;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构建肿瘤标志物联合CT薄层三维重建预测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方法单独和联合应用鉴别诊断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血中CEA、Cyfra21-1、NSE、CA125、SCCA水平均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病灶形态学改变,包括主要征象:分叶征、支气管截断征、空泡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次要征象:结节与血管相连接、血管集束征、棘状突起等为指标的病灶性质判断结果,利用CT薄层三维重建预测孤立性肺结节良性共75例,恶性共45例;CEA、Cyfra21-1、NSE、CA125、SCCA与CT薄层三维重建联合应用可有效构建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模型为Log(P)=0.754×CEA+0.811×Cyfra21-1+0.698×NSE+0.637×CA125+0.601×SCCA+0.743×CT重建+0.93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NSE、CA125、SCCA与CT薄层三维重建联合应用模型预测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曲线下面积(AUC)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应用,且联合应用模型预测AUC>0.95,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标志物联合CT薄层三维重建构建模型有效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CT薄层三维重建 孤立性肺结节 良恶性鉴别
下载PDF
CT双期增强影像征象在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吴猛 孟玉莲 +2 位作者 刘鹏 李春志 任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10期46-48,83,共4页
目的探究CT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征象在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48例,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征象(钙化、囊变、咬饼征,动脉期包膜,平扫期/动脉期... 目的探究CT双期增强扫描的影像征象在单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48例,采用χ^(2)检验或t检验比较两组良恶性结节的影像征象(钙化、囊变、咬饼征,动脉期包膜,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结节边界变化,平扫期/动脉期/静脉期结节的CT值)的差异性,并对这些影像征象与恶性病变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48例单发甲状腺结节患者中良性病变2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3例,局灶性纤维化、钙化1例,腺瘤6例),恶性病变28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良性病变与恶性瘤变的组间年龄、囊变、静脉期相对动脉期结节边界的变化具有差异性(P<0.05)。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囊变是发生良性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分别为(OR=0.07 P=0.0009,OR=0.08 P=0.0011),静脉期相对动脉期结节边界的变不清是发生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OR=8.33 P=0.0023,OR=8.05P=0.0049)。年龄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进行平滑曲线拟合发现,年龄与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的概率相关,50岁和65岁左右是结节发生恶性病变概率变化的拐点。结论本研究发现单发性甲状腺结节发生恶性病变与年龄具有相关性,囊变是单发性甲状腺良性病变的独立保护因素,静脉期结节边界模糊是甲状腺单发结节恶性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单发结节 增强扫描 囊变 良恶性鉴别
下载PDF
超声弹性评分系统联合超微血管成像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4
作者 邵长忠 杜小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4期68-72,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评分系统(UE)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兰陵县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治疗女性患者95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UE及SM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评分系统(UE)联合超微血管成像(SMI)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兰陵县妇幼保健院行乳腺肿物切除手术治疗女性患者95例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UE及SMI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UE、SMI及两者联合检测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及良、恶性鉴别情况。结果:入选9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乳腺癌(恶性病变)64例(67.37%),良性病变31例(32.63%);将术后病理检查为“金标准”,UE、SMI、UE+SMI乳腺癌检出率分别为64.21%、65.63%、69.47%,诊断K值分别为0.603、0.670、0.854,其中UE+SMI诊断结果与金标准一致性最好;三种诊断特异度、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诊断方法中,以UE+SMI联合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最高,SMI次之,UE最低(P<0.05)。结论:UE+SMI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能有效鉴别良、恶性肿瘤,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超声弹性评分系统 超微血管成像 良恶性鉴别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超声诊断系统在触诊阴性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刘瑞 袁文佳 刘巍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6-410,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超声诊断系统在触诊阴性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病例术前触诊阴性,并行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S-Detect检查... 目的:探讨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超声诊断系统在触诊阴性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结节患者临床资料,所有纳入的病例术前触诊阴性,并行超声检查、超声弹性成像以及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S-Detect检查,术后有完整的病理组织学报告。分别计算超声弹性成像、人工智能S-Detect以及联合诊断方法对于乳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结果:120例患者共检查出153个乳腺病灶,组织病理学检查中良性病灶共97个,恶性病灶共56个。超声弹性成像共检出60个恶性结节和93个良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诊断敏感度75.00%,特异度81.44%,阳性预测值70.00%,阴性预测值84.95%,准确度79.08%。人工智能S-Detect共检出67个恶性结节和86个良性结节,人工智能S-Detect诊断敏感度91.07%,特异度83.51%,阳性预测值76.12%,阴性预测值94.19%,准确度86.27%。二者联合诊断共检出65个恶性结节和88个良性结节,诊断敏感度94.64%,特异度87.63%,阳性预测值81.54%,阴性预测值96.59%,准确度90.20%。与单独超声弹性成像或人工智能S-Detect相比,联合诊断方案AUC(95%CI)为0.864(0.790~0.942),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结论: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算法的超声诊断系统在触诊阴性的乳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辅助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结节 良恶性鉴别 超声诊断 人工智能
下载PDF
CT增强薄层靶扫描与MRCP在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秦鑫 冯志慧 +1 位作者 纪小珍 王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比较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的差异。方法 收集4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行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检查的IPMN患者影像资料,按2017福冈指南专家共识标准,分别分析... 目的 比较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的差异。方法 收集45例经手术切除病理证实、同时行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检查的IPMN患者影像资料,按2017福冈指南专家共识标准,分别分析并计算CT增强薄层靶扫描和MRCP检查病灶出现的征象中,肿瘤强化壁结节≥5mm、主胰管扩张≥10mm、胆管扩张、厚分隔、胰腺萎缩、分支胰管型最大囊肿≥3cm在鉴别诊断IPMN良恶性的准确性、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及特异性,统计比较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各影像征象诊断恶性IPMN两种检查方法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以上四个影像征象,CT增强薄层靶扫描诊断恶性IPMN中的总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分别为:86.67%、87.10%、85.71%,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93.10%、75.00%;而MRCP在诊断恶性IPMN的总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及分别为80.00%、80.64%、78.50%,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89.28%、64.70%,且各征象总的诊断效能,两种检查方法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增强薄层靶扫描,可以作为缺乏MRCP设备的基层医院诊断恶性IPMN的一种有效的替代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 CT增强薄层靶扫描 MRCP 良恶性鉴别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