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差异富集的控制因素 被引量:78
1
作者 姜振学 宋岩 +8 位作者 唐相路 李卓 王幸蒙 王国臻 薛子鑫 李鑫 张昆 常佳琦 仇恒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7-628,共12页
基于涪陵、威远、长宁、泸州、渝东南等地区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结合实验测试分析,总结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差异富集的6个特征:①有机质丰度越高、演化程度越适宜,吸附气量和总含气量越高;②干酪根热解和液态烃裂解联合供气是海相页... 基于涪陵、威远、长宁、泸州、渝东南等地区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结合实验测试分析,总结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差异富集的6个特征:①有机质丰度越高、演化程度越适宜,吸附气量和总含气量越高;②干酪根热解和液态烃裂解联合供气是海相页岩气的主要来源;③富有机质页岩比表面积和孔体积随演化程度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特征,当有机碳含量为2.23%~3.33%时,储集层以油润湿为主,最有利于页岩气富集;④顶、底板厚度越大,页岩气含量越高,末次构造抬升时间越长、抬升幅度越大,页岩气散失量越大;⑤地层埋深与倾角对不同构造部位的控气耦合作用不同,存在两种页岩气差异富集演化模式;⑥生-储-保有效综合匹配决定了成藏品质,有效生气量和时段、适度孔隙演化、良好保存条件在时空的良好匹配是页岩气富集的一种重要配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方 页岩气 差异富集 主控因素 要素匹配 成藏效应
下载PDF
华南地区海相页岩气差异富集构造模式 被引量:20
2
作者 包汉勇 张柏桥 +6 位作者 曾联波 刘超 李凯 罗兵 梁榜 刘皓天 龙幼康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3-1000,共8页
华南海相页岩层系生烃后大多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叠加改造,形成了多类型的构造样式,且不同样式页岩气富集程度差异明显.通过对华南数十口页岩气探井及涪陵页岩气田300多口开发井的分析测试、测井及地震资料的详细解剖,并结合实钻效果分... 华南海相页岩层系生烃后大多经历了多期复杂的构造叠加改造,形成了多类型的构造样式,且不同样式页岩气富集程度差异明显.通过对华南数十口页岩气探井及涪陵页岩气田300多口开发井的分析测试、测井及地震资料的详细解剖,并结合实钻效果分析,建立了一套直接与间接指标相结合适用于华南海相页岩含气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针对华南典型的挤压构造背景,在重点考虑构造紧闭程度(宽缓、窄陡及破碎)和构造形态(正向、负向及斜向)差异性的基础上,提出了24种表征页岩气差异富集的构造模式.指出在区域构造背景相同的前提下,宽缓型构造模式是页岩气富集的最有利模式,窄陡型次之,破碎型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 海相 页岩气 差异富集 构造模式 石油地质
原文传递
海上三角洲相油田剩余油控制因素及挖潜——以渤海湾盆地JZ油田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颜冠山 刘宗宾 +2 位作者 宋洪亮 韩雪芳 王欣然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8-603,共6页
文中以开发中、后期的海上典型三角洲相油田JZ油田为例,研究了各类地质因素及其与工程因素的耦合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对单砂体之间及内部的渗流屏障、低级序的小断层、正向微构造、油层未射孔等因素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深... 文中以开发中、后期的海上典型三角洲相油田JZ油田为例,研究了各类地质因素及其与工程因素的耦合性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对单砂体之间及内部的渗流屏障、低级序的小断层、正向微构造、油层未射孔等因素影响下的剩余油分布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结合JZ油田多年的生产动态资料,总结了该类油田层间干扰型、顶部富集型、砂体差异型、平面动用差异型4种主要剩余油分布模式,并根据目前油田的挖潜效果,对不同分布类型的剩余油提出了相应的挖潜策略。研究明确了此类油田剩余油的分布特征及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佘油 差异富集 控制因素 策略
下载PDF
松辽盆地富氦气藏差异性富集规律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欢欢 梁慨慷 +2 位作者 魏志福 王永莉 曹春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8-646,共19页
氦气是稀缺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辽盆地作为中国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良好的氦气资源显示,但对氦气来源尚无统一的认识,尤其对其富集规律缺少系统总结。基于此,对松辽盆地氦气来源、分布等... 氦气是稀缺战略资源,在国家安全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松辽盆地作为中国大型陆相含油气盆地之一,具有良好的氦气资源显示,但对氦气来源尚无统一的认识,尤其对其富集规律缺少系统总结。基于此,对松辽盆地氦气来源、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归纳,结合构造演化和岩浆作用等对其运移及富集规律做出初步分析,并预测了富氦气藏勘探有利区。结果表明:松辽盆地主要为幔源氦及壳源氦的混合气,幔源氦贡献在南北呈现一定的差异;盆地基底及周缘花岗岩、深大断裂和有利的盖层,是氦气富集的最重要影响因素;盆地中南部为幔源氦聚集的有利区带,东南部是壳源氦的有利富集区带,中央坳陷及东南隆起带是壳幔混源氦气聚集的有利区域。研究结果对松辽盆地氦气的高效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幔源氦 壳源氦 差异富集 松辽盆地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延长组6段油藏差异成藏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时保宏 秦馨雨 +5 位作者 张才利 刘文 刘刚 史婵媛 张雷 勇子树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12-1123,共12页
延长组6段(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石油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其油层埋深大、油-水关系复杂,油藏在垂向和平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利用大量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和试油等资料,结合包裹体和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对姬塬地... 延长组6段(长6段)是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地区石油勘探的重要目的层。其油层埋深大、油-水关系复杂,油藏在垂向和平面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利用大量岩心观察、铸体薄片和试油等资料,结合包裹体和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等地化资料,对姬塬地区长6段油藏地质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油藏的差异富集因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油源条件、砂体类型和储层物性是控制长6段油藏差异富集的关键因素。优质烃源岩、优势砂体和相对高渗区3个有利因素的叠加效应,形成了长6段油藏的富集区。受沉积环境影响,垂向上,姬塬地区长6段的3个亚段中长61亚段砂体厚度大,砂体类型以Ⅰ类为主,横向分布稳定,延伸较远,储层喉道半径较大,物性较好,油气富集程度最高;平面上,东、西部砂体具有厚度大、类型好、泥质夹层少和物性好的特征,加之区内烃源岩厚度大,供烃能力强,是源-储配置有利的成藏区带。姬塬地区中部砂体厚度虽大,但单层砂体薄且层数多,泥质夹层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区内烃源岩厚度较薄。因此,中部储层物性虽较好,但区内储层含油性较差,以产水井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因素 差异富集 油藏分布 长6段 延长组 姬塬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东营凹陷青西地区断裂特征及其控油气作用 被引量:9
6
作者 魏星 孙寅森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4-158,共5页
以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通过油源断层厘定、关键时期断层活动性分析及封闭性计算,探讨了东营凹陷青西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EW向、SN向与NW—SE向3组断裂,不同断裂体系相互切割,形成了... 以研究区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为基础,通过油源断层厘定、关键时期断层活动性分析及封闭性计算,探讨了东营凹陷青西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油气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EW向、SN向与NW—SE向3组断裂,不同断裂体系相互切割,形成了研究区复杂断块型圈闭。研究区主要发育7条油源断裂,均为近EW向断裂;油源断裂控制了平面上油气的宏观分布,其中①,④,⑤号断裂控制辛镇构造的油气分布,⑤,⑥,⑦号断裂为永安镇构造输导油气,新立村地区油气主要依靠②,③,⑤号断裂输导;纵向上,断层的封闭能力控制了油气的差异富集,油气主要富集于砂泥对接同时断裂泥比率SGR大于40%的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源断裂 断层活动性 断层封闭性 差异富集 青西地区
下载PDF
鄂西地区上二叠统海相页岩气富集条件差异与控制因素——以红星区块吴家坪组二段和恩施地区大隆组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宋腾 李世臻 +8 位作者 张焱林 包汉勇 刘皓天 徐秋晨 李浩涵 王昱荦 王亿 谢通 段轲 《天然气地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25-1441,共17页
鄂西地区上二叠统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大,近年来在恩施、红星等地区获得诸多勘探发现,但不同地域页岩气勘探效果不同,储集性能、含气性等富集条件存在诸多差异。以红星区块吴家坪组二段和恩施地区大隆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钻井、测井、... 鄂西地区上二叠统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大,近年来在恩施、红星等地区获得诸多勘探发现,但不同地域页岩气勘探效果不同,储集性能、含气性等富集条件存在诸多差异。以红星区块吴家坪组二段和恩施地区大隆组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和实验室分析测试等资料,开展页岩气富集差异特征精细刻画和控制因素分析。研究发现:①吴家坪组二段与大隆组原始品质较为相似,富有机质页岩厚度略有差异;②吴家坪组二段储集性能、“源—储耦合”性和含气性均优于大隆组,有机质孔保存带来的储集性能差异是造成含气性差异的主要原因;③扬子周缘中—新生代强烈的构造挤压导致恩施地区大隆组初始抬升时间更早、上覆地层剥蚀量更大,页岩气保存条件相对较差;④埋深和构造样式可以有效指示现今保存条件,红星区块吴家坪组二段埋深大、发育在宽缓背斜内,较恩施地区复向斜浅埋藏的大隆组更有利于页岩气富集。综合提出勘探建议,认为两套页岩具有不同的勘探开发难点,应加强对比研究,分类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系 差异富集 页岩品质 源—储耦合 构造抬升 勘探开发策略
原文传递
论海相页岩气富集机理——以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
8
作者 聂海宽 张金川 +8 位作者 金之钧 刘全有 李双建 党伟 李沛 边瑞康 孙川翔 张珂 苏海琨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75-991,共17页
深入探究页岩气富集机理是保障勘探开发高效推进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的系统分析,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生成机理、运移机理、赋存机理和保存机理四个方面对海相页岩气富集机理进行了深入... 深入探究页岩气富集机理是保障勘探开发高效推进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对四川盆地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开发实践的系统分析,梳理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从生成机理、运移机理、赋存机理和保存机理四个方面对海相页岩气富集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讨论了深层和常压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潜力。结果表明:在生成机理方面,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控制了页岩生排烃史、生排烃量和现今含气量;页岩气运移机理涉及运移动力、运移相态、运移方式和运移通道四方面内容,页岩气运移主要是烃源岩内的初次运移,同时讨论了初次运移的影响因素;在赋存机理方面,甲烷—页岩间表现出单/多分子层吸附和微孔充填等多种赋存机制,组分润湿性和孔隙有效性是决定甲烷吸附赋存和解吸运移的关键;在保存机理方面,盖层和物性自封闭是主要的保存机理,构造运动引起的裂缝—流体活动是页岩气保存条件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流体活动时间和期次研究是页岩气保存条件和含气量定量评价的重要内容。页岩气富集机理的系统分析和创新认识为页岩气勘探开发评价提供了重要依据,建议加强页岩气演化历史全过程的动态评价。结合深层和常压页岩气勘探实践,分析了深层和常压页岩气的成因机制及主要特征,指出了下一步攻关内容及勘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五峰组 龙马溪组 富集机理 差异富集 勘探潜力 四川盆地
下载PDF
褶皱变形区正负向构造单元页岩气差异富集特征
9
作者 张梦琳 李郭琴 +6 位作者 寇一龙 李柯 陈佳 徐剑良 何嘉 梁霄 樊骐铖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2-274,共3页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多方位逆冲推覆构造背景的叠合型盆地。四川盆地南缘在多期次的构造叠加和改造作用下,地层的褶皱变形、破裂程度和抬升剥蚀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同一构造褶曲程度在局部应力场的影响下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一个具有多方位逆冲推覆构造背景的叠合型盆地。四川盆地南缘在多期次的构造叠加和改造作用下,地层的褶皱变形、破裂程度和抬升剥蚀程度均有较大差别,同一构造褶曲程度在局部应力场的影响下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研究区位于四川盆地南缘的褶皱变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皱变形区 正负向构造 页岩气 差异富集
下载PDF
基于WGCNA的尿道下裂相关基因鉴定分析
10
作者 刘晓雅 常孟孟 +2 位作者 马文岳 高洪杰 孙丰银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4期6-10,18,共6页
目的利用基因共表达权重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索与尿道下裂发病相关的潜在基因。方法利用WGCNA算法将数据集GSE35034处理并构建基因共表达权重网络,筛选出与尿道下裂相关性最高的模块,通过基因... 目的利用基因共表达权重网络(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探索与尿道下裂发病相关的潜在基因。方法利用WGCNA算法将数据集GSE35034处理并构建基因共表达权重网络,筛选出与尿道下裂相关性最高的模块,通过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对模块中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同时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差异基因。将差异基因导入String数据库,利用Cytoscape软件,找出网络中枢纽基因。将以上3种方法的结果系统分析,筛选出交集中的核心基因。利用外部数据集对核心基因进行mRNA表达变化及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诊断验证。结果基于WGCNA方法得到15个共表达模块。通过差异分析获得了93个满足条件的共同差异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分析最终得到10个核心基因。最后3种方法得到2个交集基因:FBXL16、SYNDIG1。ROC曲线验证了交集基因在尿道下裂患者与正常人中表达存在差异。结论本研究通过WGCNA获得了2个与尿道下裂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关键基因,可用于尿道下裂发病及治疗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基因共表达权重网络 差异分析 富集分析
下载PDF
基于盆腔器官脱垂相关衰老基因的GEO数据库和LASSO回归算法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宁敏琦 何勇 +5 位作者 李秉枢 黄国涛 左晓虎 赵芷晗 韩武岳 洪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8-187,共10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密切相关的衰老基因,并阐明关键基因潜在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以“pelvicorgan prolapse”为关键词检索下载数据集GSE53868和GSE151188获取POP相关基因。...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与盆腔器官脱垂(POP)密切相关的衰老基因,并阐明关键基因潜在的临床意义和价值。方法:利用基因表达汇编(GEO)数据库以“pelvicorgan prolapse”为关键词检索下载数据集GSE53868和GSE151188获取POP相关基因。从Aging Atlas数据库、CellAge数据库和人类衰老基因组资源(HAGR)数据库获取衰老相关基因,2组基因取交集得到POP相关衰老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采用R 4.2. 1软件进行基因富集分析(GSEA)。采用注释可视化和集成发现(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9. 1软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用cytoHubba插件筛选排名前10位的核心基因(Hub基因)。采用R软件CIBERSORT反卷积法分析22种免疫细胞在POP组和对照组患者中的浸润情况。采用LASSO回归算法进一步筛选关键基因,分析关键基因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和诊断效能。结果:通过Aging Atlas、CellAge和HAGR数据库得到724个衰老相关基因,与POP表达谱取交集,提取到含624个基因的POP相关衰老基因表达矩阵,差异分析后得到29个POP相关DEGs,其中表达上调基因2个,表达下调基因27个。GSEA显示,上调通路主要是糖尿病和细胞衰老等通路,下调通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和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细胞对脂多糖的反应、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的负向调节等生物学过程。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是白细胞介素17 (IL-17)、肿瘤坏死因子(TNF)和核因子κB (NF-κB)信号传导途径。PPI网络分析得到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B (IL-1B)、环氧合酶2 (PTGS2)和NF-κB抑制因子α (NFKBIA)等10个Hub基因。CIBERSORT反卷积法分析,中性粒细胞和活化的肥大细胞在POP组患者中浸润比例相对较大,且在相关性分析中活化的肥大细胞与大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生物信息学 差异基因 富集分析
下载PDF
济阳坳陷孤西潜山带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
12
作者 张波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38,共10页
为明确济阳坳陷孤西潜山带油气差异富集特征,指导下步油气勘探方向优选,综合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在潜山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支期以来,孤西潜山带经历了晚三叠世挤... 为明确济阳坳陷孤西潜山带油气差异富集特征,指导下步油气勘探方向优选,综合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在潜山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潜山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差异富集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支期以来,孤西潜山带经历了晚三叠世挤压抬升剥蚀、早—中侏罗世弱挤压到截凸填凹、晚侏罗世挤压抬升剥蚀、早白垩世左行走滑拉张、晚白垩世挤压抬升剥蚀、古近纪右行走滑拉张高位潜山剥蚀等4期挤压、2期拉张、2期走滑、5期剥蚀的演化过程,并于新近纪整体沉降定型,在孤西潜山带形成高位潜山和低位潜山2类潜山,整体具有“NW向断层控带、NE(EW)向断层控山、垒堑相间”的构造格局。多期构造活动作用的叠加,导致2类潜山在源储对接关系、油藏类型和油气富集特征上具有明显差异,高位潜山斜坡带上古生界和中生界地层油藏最为富集,低位潜山各层系均可成藏,且以古生界构造油藏最为富集,同种类型的潜山由于成藏要素配置关系的不同,其油气富集特征也有所差异。埕中、埕东、孤岛等高位潜山斜坡带地层油藏,孤北、垦利等低位潜山下古生界风化壳油藏及内幕构造油藏和上古生界及中生界构造油藏是下步重点勘探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演化 差异富集 成藏模式 孤西潜山带 济阳坳陷
下载PDF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m6A相关基因差异性的鉴定
13
作者 原天祎 刘洪江 +4 位作者 杨增强 卢兴宝 麦麦提依不巴吉 周治衡 崔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59-2165,共7页
背景:已知m6A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研究推测其也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改变,但m6A甲基化修饰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比较匮乏。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寻找m6A相关基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差异性表达,并预测与... 背景:已知m6A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研究推测其也参与了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理改变,但m6A甲基化修饰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研究比较匮乏。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寻找m6A相关基因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的差异性表达,并预测与其相关的miRNA,以进一步阐明m6A甲基化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机制。方法:从GSE123568基因表达谱中分析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对照组差异基因的表达,通过R语言‘limma’包进行差异基因鉴定,并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用R语言的‘ggstatsplot’包对相关基因进行差异性分析。通过GSE74089数据集对差异基因进行交叉验证。构建mRNA-miRNA调控网络。采用共表达分析对共表达模块进行聚类并对模块基因进行富集分析。采用ssGSEA方法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与对照组之间免疫细胞浸润的差异进行量化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13个m6A相关基因,进行PPI网络识别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进一步分析发现YTHDF2有望成为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核心差异基因;②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参与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并与破骨细胞关系密切;③交叉验证分析2个数据集差异基因表达结果一致;④mRNA-miRNA调控网络分析发现YTHDF2与miRNA-27a呈负相关;⑤免疫浸润分析发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上升,YTHDF2与免疫细胞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⑥结论:m6A相关基因YTHDF2可以作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生物标志物,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价值;验证了YTHDF2与miRNA-27a呈负相关,且与CD4^(+)T细胞的浸润程度呈正相关,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并为进一步阐明m6A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中发挥的作用机制提出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6A甲基化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生信分析 差异基因 YTHDF2 富集分析
下载PDF
长宁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沉积古地貌与页岩气差异富集的耦合机制
14
作者 韦国栋 谭秀成 +5 位作者 刘睿 张康斌 郑健 刘洪 陈雷 唐奎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6,共14页
长宁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发育过程存在空间非均质性,导致了高产能区域仅局限于个别构造单元区。通过长宁气田(地区)新获取的钻井等资料,结合龙马溪组沉积古地貌,探究不同地貌单元下的古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阐明地貌单元与页... 长宁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发育过程存在空间非均质性,导致了高产能区域仅局限于个别构造单元区。通过长宁气田(地区)新获取的钻井等资料,结合龙马溪组沉积古地貌,探究不同地貌单元下的古生产力、氧化-还原环境,阐明地貌单元与页岩气富集的联系机制。结果表明:(1)长宁地区龙马溪组沉积古地貌呈现出多级隆洼相间格局,西南与东北部形成两大低幅隆起区,矿物组分空间变化所指示的物源方向与古地貌高度吻合。(2)相较于古沟谷区,古隆起区拥有更丰富的陆源营养物质供给和更高的古海洋生产力,有利于有机质优势富集,且古隆起区近物源的特性使其成为相对高石英含量的脆性区。但随着海平面降低,古隆起区的氧化作用相较于古沟谷区更强,并不利于有机质保存。(3)长宁地区龙马溪组孔隙度、TOC和含气量三者关系紧密,表明有机孔隙是优质页岩孔隙的重要组成。(4)与古沟谷区相比,古隆起区更有利于优质页岩中有机质的生烃和储存,同时也更便于后期的生产压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龙马溪组 沉积古地貌 氧化还原环境 差异富集
下载PDF
西湖凹陷孔雀亭地区复合圈闭发育模式与油气富集差异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尚虎 黄建军 +5 位作者 李昆 万丽芬 庄建建 王丹萍 王修平 蒋涔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8-137,共10页
随着勘探程度不断加深,东海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带全面进入了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勘探阶段,位于保俶斜坡中北部的孔雀亭地区是复合油气藏有利发育区。通过对孔雀亭地区复合圈闭发育的构造沉积背景、断裂-古地貌的控砂作用以及分带、分层系... 随着勘探程度不断加深,东海西湖凹陷保俶斜坡带全面进入了断层-岩性复合油气藏勘探阶段,位于保俶斜坡中北部的孔雀亭地区是复合油气藏有利发育区。通过对孔雀亭地区复合圈闭发育的构造沉积背景、断裂-古地貌的控砂作用以及分带、分层系油气成藏富集规律研究,明确了孔雀亭地区复合圈闭形成条件、发育模式及油气富集差异控制因素。认为孔雀亭地区西高东低的地貌背景、西部古隆起上发育的多条“U”型及“V”型沟谷,NE向断裂坡折及NW挠曲坡折共同控制了多条水系的平面发育特征及砂体展布,与NE向断层匹配形成了典型的断层-岩性复合圈闭,成为孔雀亭地区重要的勘探领域,取得了断层-岩性圈闭勘探突破。孔雀亭地区不同区带油气富集程度不同,圈闭与有效烃源岩距离、砂体规模、储层物性、断层封堵性等要素的匹配程度控制各带油气富集程度。中低带相对近源,断层未断至浅层,保存条件好,受断坡及挠曲坡折共控,为规模砂体卸载区,物性较好,油气相对最为富集,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圈闭 发育模式 差异富集 西湖凹陷
下载PDF
新型合成大麻素ADB-BUTINACA在不同时间段斑马鱼体内的代谢组学分析
16
作者 接昭玮 张文芳 +4 位作者 王继芬 覃仕扬 徐多麒 秦歌 徐鹏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8-576,共9页
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不同时间段斑马鱼体内ADB-BUTINACA的21种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正交信号变换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7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组间代谢物,以7种差异代谢物为特征建立Stacking集成... 采用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技术对不同时间段斑马鱼体内ADB-BUTINACA的21种代谢产物进行分析。首先采用正交信号变换的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7种具有显著性差异的组间代谢物,以7种差异代谢物为特征建立Stacking集成学习模型,对4组不同时间段的斑马鱼体内样本进行分类预测。结果显示,模型预测准确率高达98%,表明筛选的潜在差异代谢物能够有效反映不同时间段原药在斑马鱼体内的变化情况;对7种潜在差异代谢物在4类样本体内的含量变化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差异代谢物的总体含量随着染毒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各类代谢物的含量分布由最初的不均衡趋向于均衡分布。此外,实验发现大部分差异代谢物的代谢路径与羟基化反应密切相关,推测原药在生物体内发生羟基化反应与给药时间推断方面具有一定关联性。实验结果可为药物服用时间推断等相关领域分析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B-BUTINACA 差异代谢物 Stacking集成学习 代谢路径 富集分析 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中南部油气成藏新认识与勘探启示
17
作者 张帅 胡林 +2 位作者 雷明珠 段亮 陈亚兵 《石化技术》 CAS 2023年第4期197-199,共3页
文昌9-7的发现打破了文昌A凹陷近10余年来勘探低谷,但是各构造带油气差异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持续突破。本文通过剖析各构造带成藏关键问题,探讨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并提出文昌A凹陷生烃潜力大幅提升;帚状断裂北东段控制六号... 文昌9-7的发现打破了文昌A凹陷近10余年来勘探低谷,但是各构造带油气差异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制约了勘探持续突破。本文通过剖析各构造带成藏关键问题,探讨油、气富集的主控因素,并提出文昌A凹陷生烃潜力大幅提升;帚状断裂北东段控制六号断裂带珠海组砂体优势展布;珠三南断裂带北部北东、东西向断层交汇处油气垂向运移活跃;南断裂带中、南部恩平组具有三凹供烃优势、油气主要纵向近源富集于恩平组;穿断运移规模是断阶带成藏关键等成藏新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各构造带下一步有利勘探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A凹陷中南部 差异富集 油气成藏
下载PDF
Analysis of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related to cerebral ischaemia in young rats based on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
18
作者 Yu Xia Han Liu Rui Zh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3年第7期1467-1476,共10页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the age of onset tends to be younger,and its internal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 are very complicated,which leads to greate...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the age of onset tends to be younger,and its internal pathogenesis and mechanism are very complicated,which leads to greater difficulties in treatment.Therefore,it is essential to analyze the key pathway that affects the onset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tics.AIM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brain tissue of young and aged rats with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and to analyse their effect on the key signalling pathway involv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ischaemia in young rats.METHODS The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2R online analysis tool was used to analyse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in the GSE166162 dataset regarding the development of cerebral ischaemia in young and aged groups of rats.DAVID 6.8 software was further used to filter th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These genes were subjected to Gene Ontology(GO)function analysis and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key gene pathway that affects the occurrence of cerebral ischaemia in young rats.RESULTS Thirty-five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such as Igf2,Col1a2,and Sfrp1)were obtained;73 GO enrichment analysis pathways are mainly involved in biological processes such as drug response,amino acid stimulation response,blood vessel development,various signalling pathways,and enzyme regulation.They are involved in molecular functions such as drug binding,protein binding,dopamine binding,metal ion binding,and dopamine neurotransmitter receptor activity.KEGG pathway enrichment analysis showed a significantly enriched pathway:The 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signalling pathway.CONCLUSION The c-AMP signalling pathway might be the key pathway in the intervention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 Expression Omnibus database Cerebral infarction in young people RATS differential gene enrichment analysis PATHWAY
下载PDF
滇东北火德红MVT矿床中铊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来自EBSD、LA-ICPMS和TEM证据
19
作者 姜永果 周家喜 +4 位作者 罗开 徐畅 黄智龙 杨昌华 金中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002-3014,共13页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 铊(Tl)是一种战略性关键金属,在高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用途。作为“稀散元素”之一,Tl主要富集于低温贱金属硫化物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是其主要载体矿物。滇东北火德红MVT铅锌矿床中黄铁矿和白铁矿显示Tl的富集,其中白铁矿中Tl含量显著高于黄铁矿,为探究Tl在不同矿物之间的差异性富集机制提供了理想对象。本文对火德红矿床共生黄铁矿-白铁矿开展系统的结晶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结果表明,热液黄铁矿、白铁矿晶粒组构具有一定继承性,与闪锌矿紧密共生,暗示为同一成矿事件的产物。激光剥蚀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原位微量元素含量分析结果显示,黄铁矿和白铁矿中的Tl含量分别为127×10^(-6)~516×10^(-6)和356×10^(-6)~1046×10^(-6),不同含量测点Tl的激光剥蚀时间分辨元素信号曲线均较为平滑,暗示Tl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进入黄铁矿和白铁矿晶格。透射电镜(TEM)进一步证实Tl类质同象直接替换Fe为主,即2Tl^(+)←→□(空位)+Fe^(2+)。结合黄铁矿和白铁矿中Tl与Zn含量的正相关关系,本文认为白铁矿中Tl的超常富集可能与偏酸性条件下富Tl、Zn和Fe等金属成矿流体有关。综合研究表明,火德红矿床黄铁矿与白铁矿中Tl的差异性富集与晶体结构、Tl赋存状态无关,而是流体成分、物化条件共同制约的结果,受到矿物和矿床等不同尺度苛刻成矿条件的影响。与闪锌矿共生的白铁矿是未来寻找铊资源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差异性富集 白铁矿 火德红MVT矿床
下载PDF
Controlling factors of marine shale gas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in southern China 被引量:4
20
作者 JIANG Zhenxue SONG Yan +8 位作者 TANG Xianglu LI Zhuo WANG Xingmeng WANG Guozhen XUE Zixin LI Xin ZHANG Kun CHANG Jiaqi QIU Hengyu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2020年第3期661-673,共13页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marine shale gas in Fuling, Weiyuan, Changning, Luzhou and Southeast Chongqing in southern China,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six factors controlling di... Based on the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practice of marine shale gas in Fuling, Weiyuan, Changning, Luzhou and Southeast Chongqing in southern China, combined with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 six factors controlling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of marine shale gas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1) The more appropriate thermal evolution and the higher the abundance of organic matter, the higher the adsorption and total gas content of shale will be.(2) Kerogen pyrolysis and liquid hydrocarbon cracking provide most of the marine shale gas.(3)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and pore volume of organic matter rich shale increased first and then de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rmal evolution degree of organic shale. At Ro between 2.23% and 3.33%, the shale reservoirs are mainly oil-wet, which is conducive to the enrichment of shale gas.(4) The thicker the roof and floor, the higher the shale gas content. The longer the last tectonic uplift time and the greater the uplift amplitude, the greater the loss of shale gas will be.(5) The buried depth and dip angle of the stratum have different controlling and coupling effects on shale gas in different tectonic positions, resulting in two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models of shale gas.(6) The effective and comprehensive matching of source, reservoir an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shale gas accumulation. Good match of effective gas generating amount and time, moderate pore evolution and good preservation conditions in space and time is essential for the enrichment of shale g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ern China shale gas differential enrichment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factors matching accumulation effe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